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7992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945.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精品.docx

最新高三地理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精品

省丹中基础知识回归题

根据地球公转图判断1-4题。

1.从图中可判断出

A.太阳位于地球公转轨道的正圆心

B.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

C.地球从①到④位置为一天

D.①②③④位置对应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日

2.当地球位于E点时

A.湖北省正值冬季

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北回归线上的白昼时间比南回归线上短D.北京正午太阳高度比广州小

3.当地球由E点运动到F点时

A.运动速度由快到慢B.昼夜长短变化量大的地方在南北回归线上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的地方昼夜长短都相同

D.北印度洋海区由盛行西南季风转为东北季风

4.假如地球自转方向与图示相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恒星日将长于太阳日B.北京的地方时仍早于伦敦的地方时

C.太阳将西升东落D.水平运动的物体,北半球左偏,南半球右偏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据图判断5-7题

5、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数码是

A①B②C③  D④

6、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B长江口河道右偏

C恒星日与太阳日不等长D中纬度四季更替

7、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①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②地球上太阳直射的范围增大③北极出现极昼的天数增加④7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的比值减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8、关于右图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有

A、A图反映了北京高温多雨的季节

B、B图反映了罗马温和多雨的季节

C、C图反映了全球昼夜平分的季节

D、D图反映了地球公转速度最慢的时期

读大陆架剖面示意图(右图),回答9-12题:

9.对海底地形判断,正确的是

A.①是洋盆B.②是大陆架

C.③是大陆坡D.④是海沟

10.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①③处

11.海洋丰富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A。

①处B.②处C.③处D.①③处

12.海洋矿产资源锰结核广泛分布在

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

读图.完成下面13--17题

1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乙为海洋,甲为陆地

B.我国的夏季风属环节②

C.环节④能给陆地补充淡水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14.若此图表示水平大洋环流示意图,且甲、乙两地全年昼夜基本上平分,则该环流中易形成规模型渔场的是

A。

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15.若此图表示北太平洋大洋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是南赤道暖流B.②是东澳大利亚暖流

C.④是北太平洋暖流D.③是加那利寒流

16.若此图表示大气热力环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处等压面比丁处同值等压面位置高B.甲处等压面比乙处同值等压面位置高

C.甲处气压高于乙处D.甲处气压低于丙处

17.若此图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则

A.①表示水汽输送B.②表示蒸发C.④表示径流D.③表示下渗

18.下图洋流系统属南太平洋中低纬的是

19.右图是太平洋西经170°附近某观测站,水温随深度变化的曲线是

A.①曲线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

20.下图是世界大洋中海水热量的收支情况及其纬度分布,以下有关该图所示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低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B.高纬度海区热量收入小于支出

c.A海区水温的季节变化比B海区大

D.A海区热量来自洋流,B海区热量来自太阳辐射

下图是森林生态系统示意图,读图判断2l——23题。

21.图中所示反映的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

①亚洲②非洲③欧洲④北美洲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③④

22.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该森林生态系统环境发育的典型土壤是棕壤

B.河流水量丰富,夏季为汛期,冬季为枯水期

C.该森林生态系统正遭受严重破坏

D.雨季来临时草木茂盛,百花盛开,旱季草木凋零,一片荒芜

23.有关该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地区,人文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①一般是世界人口最为稀疏地区之一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便利

③农业发达,高度的机械化④适宜热带作物种植生产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读长江三角洲形成示意图,回答24--25题。

24.长江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B.沉积作用

C.侵蚀作用D.搬运作用

25.长江入海口处形成的沙洲,将来有可能与哪岸相连

A.北岸B.南岸

C.右岸D.不可能与河岸相连

26.下面示意图中,符合陆地自然资源概念的图例是

20世纪50年代,我国地质工作者在松嫩平原发现了大型油气田。

读图回答27--28题。

27.根据地质构造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

A.向斜B.背斜C.断层D.地堑

28.图中储油构造中,数字①②③分别代表

A.气、水、油B.气、油、水

C.水、气、油D.油、水、气

29.与该构造相近的储水类型是

A.潜水B.承压水C.断层储水D.溶洞储水

读“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图”,回答30一38题。

30.由图示可以看出,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是

①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②地壳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非常活跃的场所③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进而导致地球面貌的根本变化④导致地表元素的迁移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1.土壤特有的本质属性是

A.土壤质地B.土壤肥力C.土壤水分D.土壤母质

32.土壤是一种

A.可更新资源B.不可更新资源C.能源资源D.社会资源

3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土壤主要由矿物质和有机质组成

B.矿物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C.土壤有机质多集中在深层D.土壤水分和空气贮藏在土壤中,流动性小

34.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土壤就是陆地的表层部分B.土壤的成分包括矿物质、有机质和水

C.土壤是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D.土壤中矿物质所占比例越高,土壤肥力越高

35.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

A.矿物质和有机质B.有机质和水分

C.矿物质和空气D.土壤中水、肥、气、热等的协调程度

36.对土壤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

A.动物B.人类生产活动C.植物D.自然环境

37.两种对我国农业生产起重要作用的土壤是

①褐土②灰化土③水稻土④紫色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8.下列土地利用形式,属合理经营管理、用养结合的是

①南方红壤区补充熟石灰,增施有机肥②黄土高原地区,发展耕作业③青藏高原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④黄淮海地区,小麦返青时,浇水施肥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读“陆地自然资源在人地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图(右图)”回答39—41题:

39.该图中,代表自然资源的字母是

40.图中数码标注的箭头的含义正确的是

A.①——加工B.②——沉淀

C.③——提供D.④——生产与消费

41.自然资源在协调人类社会与陆地环境组成的系统平衡中的作用是

A.重要作用B.一般作用C.次要作用D.核心作用

凡是能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是物质的运动,统称为能源。

请解答以下与能源有关的42—43题。

42.读图,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

A.煤炭、石油、沼气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

C.太阳能、风能、波浪能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

43.煤、石油、天然气和生物能资源的能量形成和转换利用过程基本上是

A.太阳辐射能——化学能——热能B.太阳辐射能——机械能——电能

C.生物能——电能——化学能——热能D.太阳辐射能——机械能——化学能

44.各组物质和能量全部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水稻、家禽、潮汐能、森林B.化石、地热、自然金、铁矿石

C.工矿用地、地震波能、太阳能D.二次能源、野生动物、草地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图,回答45-46题

45.该地区的地质演变过程可能是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沉积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沉积——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变形——外力侵蚀、沉积

D.岩层上升——水平运动——外力侵蚀、沉积

46.关于地质构造与生产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生产安全考虑,修地下隧道应选在甲处

B.寻找地下水一般应选在甲处

C.钻探石油一般选在乙处

D.从生产安全考虑,修地下隧道应选在乙处

47.根据下列各概念的相互关系,图中大、中、小椭圆依次代表

A.海陆间循环、陆地循环、海上内循环

B.地下水、潜水、承压水

C.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D.陆地水、地表水、冰川

读自流水盆地示意图,回答48-49题:

48.图中A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分类应属于

A.承压水B.潜水C.凝结水D.渗入水

49.新疆坎儿井引水工程开发的地下水来源于

A.降水B.冰雪融水C.河流水D.湖泊水

读下图回答50—51题.

50.若此图表示生物循环,则

A.表示植物吸收二氧化碳

B.A表示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C.B表示释放能量和水汽

D.图示过程并不代表有机质的合成与分解

51.若图中字母C、D、E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则

A.C表示蒸腾B.E表示落叶

C.D表示地面降水D.植物不参加水循环

读下面某“地形剖面图”,回答52-54题:

52.图中正确表示移动沙丘的是

53.我国最大的流动沙漠分布在

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

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54.若想固定移动沙丘,植树种草位置应选在①沙丘陡坡一侧②沙丘缓坡一侧③沙丘移动的前方④沙丘移动的后方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读右图的模式图,解答55—56题

55.若该图表示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则提高箭头a的数量的重要手段是

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B.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

C.加大科技投入D.加大农业机械的投人

55.若用扩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投入,来增加箭头a的数量,则该种农业类型为

A.混合农业B.粗放农业C.密集农业D.自给农业

56.若该图表示纺织工业的投入一产出模式,则

A.箭头b中原料占最重要的比重B.箭头b中劳动力占最重要的比重

C.箭头b中资金占最重要的比重D.箭头b中技术占最重要的比重

读右图的模式图,解答57—58题

57.若图中阴影部分为阿根廷的牧牛业,a表示密集农业,则c可能是

A.混合农业B.畜牧业C。

自给农业D.粗放农业

58.若图中a表示甘蔗生产、b表示渔业生产、c表示水稻生产,则阴影部分表示

A.种植业B.畜牧业C。

混合农业D.粗放农业

读下图,解答59—61题

59.图示区域的区位优势有

①丰富的铁矿资源②充沛的水资源③广阔的市场需求④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①

60.图示工业区衰落最为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①机械工业②钢铁工业

③化学工业④煤炭工业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61.图中所示区域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太复杂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煤炭的能源地位提高④世界性钢铁生产过剩

A.①⑧B.②③C.①④D.②④

读图,解答62——63题

62.该图反映的生产方式是

A.大批量、标准化B.中小批量、定制式

C.中小批量、标准化D.大批量、定制式

63.这种工业生产方式充分利用了

A.能源、资源条件

B.现代高速交通、通信技术条件

C.劳动力条件D.资金条件

读下图,分析回答64—69题

64.下列不属于图示内容反映的是

A.断层B.褶皱C.滑坡D.岩层运动方向

65.造成图示构造形成的力主要是

A.张力B.挤压力C.摩擦力D.垂直挤压力

66.下列可能由图示作用形成的地貌是

A.天山山系B.泰山C.汾河谷地D.东非裂谷

67.下列不属于图示内容反映的作用是

A.外力作用B.内力作用C.地质作用D.地质构造

68.图示构造是由

A.岩浆活动引起的B.地壳运动引起的

C.变质作用引起的D.流水作用引起的

69.在地貌上,大的断层常形成

①裂谷或陡崖②储油构造或储水构造③高大的山脉或沟谷、河流④块状山地或谷地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④

右图为某地地层示意图,读图回答70~73题。

70.图中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A①B②C③D④

71.花岗岩和玄武岩分别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72.下列岩石形成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④③B②③④C③②①D④②③

73.①③所代表的岩层中不可能找到

A铁矿B铜矿C石油D锑矿

表1为我国某地气候统计资料,据表1完成74—75题。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风力≥8级的日数

1.5

5.6

0.6

0.8

21.4

平均气温(0C)

-3.2

13.7

27.3

14.4

13.2

降水量(mm)

3.3

43.2

247.3

26.2

669.4

74.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B.华北平原C.宁夏平原D.江汉平原

75.该地区国土整治的重点是

A.水土流失的治理B.荒漠化的防治C.商品农业基地的建设D.农业中低产区的治理

分析甲、乙、丙、丁四地气象资料(图4),完成76一78题。

76.有关四地气温与降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气温年较差小于乙地    B.甲地年均温高于乙地

C.丙地雨季的开始早于丁地    D.丙地降水季节变化小于丁地

77.若乙地纬度与丙地大致相当且大气环流形势相同,则导致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乙地处于山地北侧,丙地处于山地南侧B.乙地受暖流影响,丙地受寒流影响

C.乙地受海洋影响小,丙地受海洋影响大D.乙地海拔低于丙地

78.有关四地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可能位于埃及南部   B.乙地可能位于美国西北部

C.丙地可能位于印度西北部  D.丁地可能位于我国南部

图7是亚洲水稻分布圈,回答79~80题.

79.有利于水稻生产的自然条件是

A.雨热同期,地势平坦B.冬雨夏干.灌溉便利

c.土壤肥沃,沿江沿海D.精耕细作,科技领先

80.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亚洲发展水稻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居民以米饭为主食B.单位面积产量高

c.水利工程设施完善D.劳动力资源丰富

读《江苏省常州市工业分布状况图>,回答81—83题:

81.图中铁路、河流的名称分别是

A.京沪线、京杭大运河B.京广线、长江

C.京九线、淮河D.沪杭线、黄浦江

82.关于图中工业企业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区呈环状,分布于市区的外缘

B.工厂企业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市区东南郊是大气污染类工业的最佳区位D.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

83.改善该城市环境的举措中,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A.地面硬化、河道渠化B.树种单一化、植被人工化

C.“中水”资源化、垃圾焚烧化D.郊区城市化、出行公交化

读《清洁生产产品生命周期示意图>,回答84—85题:

84.字母M表示的环节是

A.产品包装运输B.产品使用回收

C.环境D.原材料加工

85.在清洁生产中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A.从原材料开采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

C.从产品废弃物处置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全过程评估

图5是太平洋盐度随纬度和深度变化剖面图(单位‰)判断86—87题。

 

86.海水盐度与海水深度的关系是

A.海水盐度随海水深度增大而增大B.海水盐度随海水深度增大而减小

C.表层海水盐度随深度变化较大,深层海水盐度差异不大

D.海水盐度随深度增加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87.P处比Q处表层海水盐度高,主要因为P处比Q处

A.蒸发量大B.降水量少C.径流少D.海域广

88.下列漫画(图10)所揭示的主要问题,在城市地区表现更为突出的是

 

读下图(图中L1=L2=L3),完成3~4题:

89.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地球自转线速度和

角速度都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90.春秋分日,图中A、C、D、E、F各点中,与B点昼长相

同且地方时不相同的有几个

A.4个B.3个C.2个D.1个

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水热状况示意图,回答91—93题。

91.三地区中,海拔较低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乙地和丙地

92.三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极地气候

93.以上地区水热条件的变化属于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D.同一地点的季节变化

图3为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四地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据图回答94—96题。

 

a.b.c.d.

图3

94.能够反映南京的气候特征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95.若a所示地点位于我国某商品粮基地内,则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有(

A.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B.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D.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96.d图所示地区的河流与a、b、c三地的河流比较,其主要水文特征是()

A.水量变化大B.汛期长C.结冰期长D.含沙量大

读海南岛图完成97~99题。

9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海南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

98.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接近

A.消费市场       B.原料产地

C.科学技术发达地区   D.能源基地

99.海南岛蔬菜生产的“旺季”出现在冬季,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市场、热量  B.交通、热量C.市场、水分   D.交通、水分

读“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GDP增长曲线图”(图1),回答100—101题

 

100.下列关于三个经济地带经济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地带的GDP占全国的70%以上

B.三个经济地带的经济差异突出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上的差异

C.自然原因是造成我国经济地带性差异的主要原因

D.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三个经济地带之间的人均GDP差距已明显缩小

101.为实现三个经济地带的协调发展,可将东部经济地带的

A.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耗能、高原料消耗、大量运输的企业移到中西部地带

B.术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带C.资金密集型工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带

D.对外经济贸易、国际金融、高档消费品加工、通信设备、海洋开发等高、精、尖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带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02—104小题。

102、图中①②③三条运输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是

A、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电

D、煤炭、石油和天然气

103、为降低成本、减少污染,“坑口电站”适用于

A、①输送线路B、②输送线路

C、③输送线路D、三条输送线路均可

104、“西电东送”设想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B、治理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

C、解决中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D、增加西部地区的河流航运能力

读板块示意图,完成105~106题:

105.图中①~④段板块界线中,与其它三段板块界线类型不同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6.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多火山活动,

图中与此相关的板块是

A.aB.bC.cD.d

读“黄土高原某小流域示意图”完成107-109:

107.黄土高原小流域综合治理的重点是

A.保持水土B.提高中、低产田的产量

C.改良土壤D.解决农村燃料不足

108.关于甲、乙、丙、丁四处利用和治理措施,叙述不合理的是

A.甲处通常用作耕地B.乙处适宜开垦成梯田,种植水稻

C.丙处应大力植树造林D.丁处打坝建库

109.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A.植被破坏B.人口过度增长C.贫困D.环境恶化

下图是世界某一地区的地形剖面图。

据此回答110—112题。

110.甲地在地质构造上属于

A.地垒B.地堑C.向斜D.背斜

111.关于乙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多信仰伊斯兰教

B.社会稳定,经济高度发达

C.终年温和多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D.夏季炎热干燥,水资源紧张

112.图中城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其名称是

A.梵蒂冈B.圣地亚哥C.耶路撒冷D.麦加

分析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完成113~116题。

113.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abcB.adbc

C.dbacD.dcba

114.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洪涝灾害B.b——土壤肥力

C.c——灌溉水源D.d——生长积温

115.有关四大区域主要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a——水能B.b——煤、石油

C.c——石油、煤、天然气、水能D.d——煤、石油、水能

116.四大区域目前以公路运输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是

A.aB.bC.cD.d

下图是综合治理之前黄淮海平原上辛店洼某一地形断面(AB)与水位示意图,回答117-118题

117.②线表示的河流水位一般出现在

A.春夏季节B.夏秋季节

C.秋冬季节D.冬春季节

118.辛店洼低产农田的限制因素是

A.因灌溉方法不合理引起的土壤盐渍化

B.重用轻养致使的土壤肥力不足

C.低湿洼地的渍涝

D.水蚀、风蚀作用导致的土壤肥力低下

图6为一示意图,读图完成119—122题。

119.若图示曲线为某谷地地形剖面图,a、b、c三处岩石年龄关系为a=c>b,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1剖面处是背斜构造②剖面处是向斜构造

③一般中午时d气压略高于a④深夜c地常吹山风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20.若图示曲线为等高线,且c>d,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a、b、c、d各点气压最高的是d点②若有一小溪,其流向是b流向d

③b、d的相对高度大于a、b的相对高度④b、d处于山脊上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只选一项且选对者得1分,其余情况均不得分。

仍运用图6回答121—122题。

121.若图示曲线为近地面等压面,此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d各点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