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79961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9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docx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解说词

杜甫是唐代最温厚的诗人,《春夜喜雨》这雨为什么是喜?

因为他来的是时候,而且他来的方式是一种温柔的方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晚上大家都安睡了,他悄悄地进入了这个村庄,细细的春雨温润的润物,所以这样的雨,在晚上,在夜里,在我们最需要他的时候来到,就好像我们最需要一个人引导我们的时候,就好像我们听到的很多温润的话语一样。

所以老杜虽然写的是雨,但用意却在乎人,因此这首诗经常用来比喻教化人生、润入心田,所以我认为不愧是“诗圣”,写出来的诗有感动、有深度。

我们唐朝的时候,妇女还不裹脚的时候,男男女女也有跳舞的风气,这种“踏歌”风俗实际上是,上身基本不动,手拉在一起,靠脚跺出鼓点来的一种舞蹈。

所以这里的“踏歌”是一种歌舞形式。

因为这是一首送别的诗,所以这其中的情感是一定要有夸张的成分在里面,才能表达出我们之间的深情厚谊、恋恋不舍。

送别在我们的古诗词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有壮别,如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就是壮别,“儿女共沾巾”这是一种境界,惜别,也很美,也很温暖,但是如果诗中只有惜别,那就是人生中缺了一种豪情。

这三首都是写豪情,你比方说“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当曹植写《赠白马王彪》的时候,他是内心非常沉重的。

因为白马王、任城王和他,他们三个一块儿去见他哥哥曹丕,结果任城王就在见了曹丕之后不明不白的死了,他和白马王的封地很近,本来应该一块儿走,但是曹丕不让他们一块儿走。

这哥俩关系很好,但是曹丕不让他们同路而行,所以他在很悲愤的心情下写“丈夫志四海,万里尤比邻”这个能够看出曹植的气魄来,虽然我自己不得意,但是我还是有这样一颗雄心,剩下两首,每一个的范围不一样,有的是对自己很亲近的人(相知无远近,万里尚比邻),有的是对特定意义的同道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有的可能更宽泛像“丈夫志四海”,一切有志的大丈夫都可以引这句话,但是心情都是一样的,离别不一定只是悲悲戚戚的事情,如果我们想到有相知、有知己,有丈夫之志,那么即使隔着千里、万里、那么就是邻居。

)有惜别,如这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还有如凄别,凄凄惨惨的,多在男女朋友之间的。

古人的交通很不方便,比如我从北京送你到南京,今天我们分别了,也许明天就见面了。

但是在古代这一走就得走俩月,回来又得俩月。

通个信,一个月,家书抵万金是不是?

所以要再见面的几率不太高,所以分外似的分别和离别格外珍惜,就要大量的去咏叹。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首诗很有气派,而且还翻用了我们上次说的李贺的诗。

最重要的是这里面展露了一种观念,就是“宜将剩勇追穷寇”,我们古时候都说穷寇莫追,意思是说,得饶人处且饶人,给人留条活路去了。

项羽当年就是这么干的,放了刘邦,最后自己乌江自刎。

毛泽东说我们在这里要吸取教训,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所以你看,在这首很有豪情的诗里讲了一个很深刻的历史道理。

而我们写诗的时候大家往往会注意到一个现象,一讲道理,诗就不好读了,就干瘪瘪的,没有意思了。

而且最后还说了“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看吧,人间变了,最后两句非常抒情啊。

毛主席的这首诗真的是古为今用,点铁为金。

陶渊明是为数不多的,身体力行,自己去种田的人。

一般的田园诗为什么写不亲切,都是士大夫高高在上,我看着你种田,我说种田乐,真好,我是我是站在岸上看的。

陶渊明不一样。

所以你说为什么陶渊明是田园诗的鼻祖,他不仅是第一个写田园诗,而且他也是有一种真正热爱田园的精神。

在陶渊明的时代,有一个人叫钟嵘,他编了一本书叫《诗品》,这个诗品就把当时包括陶渊明在内的很多诗人排为上品、中品、下品。

很奇怪,陶渊明的诗被他列为中品里面,这就说明陶渊明的诗是很淳朴的,。

就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后面说“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全部都在写生活的本真的东西,没有那么强的修饰性。

而钟嵘那个时代的人恰恰相反,喜欢比较华美的诗,喜欢形容比较强的诗,陶渊明的诗在当时不属于最上品,但在我们现在看来这真是返璞归真的好诗。

所以我们说真正的好诗是能经得起千年流传为亿万人识得,方为珍品。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

这个清白是双关语,既是石灰的那种白色,又是品行的一种纯洁。

在诗上,于谦非常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写了一个最白的东西“石灰”,写了一个最黑的东西“煤”,“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做官能做到“但愿苍生俱饱暖”这个境界,做人做到“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个境界,无论是做官还是做人,于谦都是第一等的。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的娄山关是非常著名的,特别是他说,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是他在长期的战斗生活当中看到无数次的这样的景象,在脑袋里盘桓了许久,积累起来的对生活的写真,苍山如海,象征着革命的征途;残阳如血,象征着征途当中的艰难。

同时他也是非常浪漫的。

而且娄山关一站对当时的红军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首词,长空雁叫霜晨月,很早的时候就出发了,晚上才回来,所以他写的是战斗的全过程,但是你能听到战斗的枪炮声吗?

你能听到战场上的厮杀声吗?

听不到!

作者以高度概括的浪漫的笔触,只用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概括性非常强,高度的艺术概括,确有闪烁出一种浪漫的情怀。

烹羊宰牛且为乐

为什么李白讲“烹羊宰牛”怎么不讲“烹猪宰鸡”呢?

因为在唐朝的时候,猪的地位是很低的。

一直到苏东坡的时候地位还低,他造那个东坡肉是因为富贵人家不屑于吃猪肉,而老百姓也不知道怎么吃猪肉。

鸡那个时候都不算是肉,唐太宗反腐败的那会儿规定,御史出朝的时候,公务接待还不能上肉,当时有个御史叫马周,其实出去的时候也是吃肉了的,就被人举报。

唐太宗审这个案子,一看吃了什么,吃鸡,唐太宗自己说“吃鸡怎么能算吃肉呢?

”所以马周没有触犯刑律。

但是牛和羊就不一样,《礼记》的时候就讲,天子吃什么,天子三牲都得吃,牛羊猪都得吃。

然后诸侯吃牛,卿吃羊,大夫吃猪,士吃鱼,普通老百姓吃素。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

很清俊,杜牧虽是晚唐人,但是诗歌的这种风格却颇有盛唐的风味,尤其是在绝句的这个问题上,既没有给人感觉晚唐诗人那种哀叹没落的情调,同时色彩上也不像晚唐诗人来得那么浓艳,这是杜牧本人的个性,他号兵学,自己又做过刺史,家族显赫,他是京兆杜家,是个贵族,这个人好言兵略,好谈国论。

他自己心中又有很高的志向,这些都使得他的诗歌迥异于晚唐诗坛的这样一种风采。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屠苏酒和一般酒有个最大的区别,我们中国人讲礼,别的酒都是长者先喝,幼者后喝。

只有屠苏酒,因为它是过年的时候喝,必须是幼者先喝,老者后喝。

所以到宋朝的时候,苏辙就说嘛,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我都七十多岁了,所以可能从六十多岁的时候,他就是他们家年龄最长的那个人,所以他就是每年最后一个喝屠苏酒。

道理在哪呢?

因为过年对于年轻的人的来说是得年,老者是失年。

对于幼者而言当喜。

而对于老者,不能说悲。

但是送走了那么多美好的年华,所以最后一个喝。

所以我们中国很多的礼都是有他的道理在的,不是我们简单理解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国古代的鸟都有固定的意象,比如说上期的拣尽寒枝不肯栖的鸿雁,清高的意象。

子规啼血,子规有一种悲切的意象,用子规在这里做一个意象的烘托。

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之美有很多很多方面,你看一种诗的时候心中涌起无限多的意象,这就是就是中国古诗的美。

营造了王昌龄被贬南方偏远地区的一种悲伤的气氛。

我觉得李白真是不同凡响的大诗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枝”要有这样的想象力,才能想到我的心跟着风,跟着明月到你的身边。

所以我经常在想大唐,那样一个非凡的时代,每个诗人都有空前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每当他们想要表达的时候就有无限的句式来供他们驱使。

我想即便他们可能没有做高官,也没有丰厚的食禄,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丰富。

掷果盈车

潘岳

掷果的不是别人,是一群老太太,就是我们现在跳广场舞的这帮大妈们这个级别的人。

他们可能对美男子表达喜爱之情来的比较奔放直接。

看见美男子谁都喜欢,但是年轻小姐们不方便这么直接,可是老太太,阿姨们都不管那么多了。

所以最后是老妪掷果盈车,但最后搞得潘岳也是很狼狈啊。

老太太对潘岳扔水果,应该是对他喜爱表达一种甜蜜之情。

这就是一个爱美之情。

任何一个时代都是爱美的,都喜爱姣美的容颜。

我们这个时代追星,人说只看其外表,不求内在,其实我们都希望我们追的星,不仅有好看的外在,也相信他有一个非常美好的内心。

潘岳也是,潘江陆海,潘岳是和陆云、陆机他们齐名的,你潘岳要就是个小帅哥,没有内在,那老妪也不至于那么喜欢。

所以美还是内在和外在的统一。

在外的容颜很容易消逝,得到的喜爱也只是一时的,而无法得到一个真正的尊重。

长安米贵

白居易

一个年轻人来到大城市长安,两手空空,没有任何依傍。

他找到当时一个文学老前辈顾况。

顾况说,你这个名字就不好,还白居易,白白居住在长安很容易?

长安米很贵的,很难留下来的。

白居易把“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诗句给他看,顾况一看就说,米再贵,你都可以留下来。

这是一个关于才华的故事。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植《七步诗》

“三曹”里面才华最高的应该是曹植,过去有一句话说他,词采华茂,骨气奇高。

就是说他的诗词采非常的繁茂,立意很高、气很高。

他这是典型的知识分子的脾气,作作诗、饮饮酒、交交文人朋友可以。

你让他弄政治,弄不过他哥哥。

《七步诗》实际上是两个才子之间的战斗,因为曹丕也是个大文人,中国第一首文人的七言诗就是曹丕写的。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写尽了一个文人在政治的重压底下,特别是在自己的同胞兄长重压之下,那种精神压抑和委屈和不满。

所以我们说,他写的《洛神赋》,他写的美女篇,都开创了一个新的诗歌时代。

谢灵运评曹植,天下才共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曹植也是既有颜值,又有才华的典范。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

其实韦丛和元稹的婚姻只维持了七年,这七年的感情达到了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更可以说是表达上后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可以说元稹是个写法的“情圣”,也不能说他不是事实中的情圣,但是他的表达感情这方面确实有他独到之处。

这或许也是中唐诗人的一个特点,中唐已经不是李白那个志存高远的那个时代,不是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那个时代了,他更多的关注的是很细腻的生活的本真,人际关系怎么样,与亲朋好友之间的这个关系怎么样,所以在表达方面,其实要比盛唐多了一份细腻婉约的情怀。

李白们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感受到的是一个蓬勃的天才的世界,而当元稹白居易们“曾经沧海难为水”的时候是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更细腻更深层的文人的世界,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世界。

所以中国的古典诗词真是一个巨大的文化宝库,我们需要怎样的精神慰藉,他就能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怀抱。

韦丛作为一个家境优越的女子,嫁了他之后也没有享受到任何福分,反而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又是那么英年早逝。

这首诗真是字字血泪,相信每一个女子看到这样的诗句,都会怦然心动的。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其实我们能够发现王维是个多情的人,尤其是这首《相思》。

南国的红豆,是寄托着情人之间的相思之意。

唐朝的诗,特别是盛唐的诗有个特点,他不复杂,特别简单,语言的表达有时候甚至像白话一样。

其实就是语浅而情深。

这个特别重要,因为如果诗写得佶屈聱牙,它一定流传不广,他这首诗流传广在哪儿呢?

它是唱的,它是当时给李龟年唱的,所以又叫《江上赠李龟年》。

李龟年作为一个歌者,是受到很多“大神”的青睐的,王维、杜甫都给他写过诗,而这个诗实际上是通过李龟年的歌唱广为流传下来的。

实际就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诗和歌这种密切的联系。

我们要是能够恢复这种传统,诗词的推广的力度就会更大。

“当地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引用的是李贺的诗。

李贺因为很年轻就去世了,保存下来的诗不多,一共就240多首。

毛主席点评过得是八十多首,就是贺诗的三分之一,他都喜欢的不得了。

你要说李白也好,杜甫也好,都没有李贺的多。

李贺算是数一数二的,词里头毛主席最喜欢辛弃疾,因为辛弃疾是一个真正的战士,是一个上马杀敌,下马檄文这样的战士。

毛主席的诗有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所以对辛词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所以诗里头取李贺奇丽,取辛弃疾悲壮。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辛弃疾的词真好,难怪毛泽东喜欢。

“醉里挑灯看剑”既有豪情内心又有万丈的失落,喝醉了,把灯挑起来,把自己放了十年的宝剑垃出来看。

没辙呀,是吧?

他还说呢“却将万字平戎,换得东家种树书”我现在要这剑有何用?

就像那歌唱的,要这铁棒又何用,对不对?

他要这宝剑没有用,要这战书也没有用,为什么呢?

拿着书跟人家种苹果那书换了,为什么呢?

怀才不遇啊。

所以他说“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我想那么多没有用,头发都白了一大半了,只能做个田舍翁。

所以我们说辛弃疾的词的确是发愤为词,但是不改英雄气,所以历来的英雄都喜欢他的词。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秋浦是在安徽,李白这个人对安徽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去皖南,当然主要是因为谢脁了。

“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他特别喜欢谢朓的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本来写的是别人的写作风格,但实际上,既说的是李白自己,有说的是谢朓的风格。

他在安徽写,“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写谢朓楼的风光写得酣畅伶俐,同时在秋浦,又在感慨岁月的流逝,“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所以我们说诗人的创作得江山创作之助,到了一个特定的境遇里,看见眼前的美景,看见古人流连的遗迹,看到秋浦的景象,想到自己老大尚且无为,所以白发有三千丈,时间未必有三千年。

所以我们说,李白这个人写诗无论在长度上,空间上,还是容量上,岁月上,都达到一种极限。

这种极限性的表达实际上,体现了他对自己和未来的一种最大期待。

也意味着,这种期待而不可得,陷入一种空前的巨大的失落。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琵琶行》里最核心的描写当然不是这段音乐描写,而是大家都知道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我经常想一个人的艺术创造力,到底能维持多长时间,白居易回答了这个问题。

三十五岁的时候,他还只是长安郊县做一个小小的科级干部,跟朋友看了一趟仙游寺,想起当年天宝往事,写了《长恨歌》,写得多好啊,“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天才,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立刻轰动天下。

十年以后,已经四十五岁了,我看你到了江州这个小地方,你还能写出什么来,遇见了一个商人妇,一曲琵琶曲,立刻引起了艺术天才的无边想象。

仅仅是这段音乐的描写,一会儿急,一会儿缓,一会儿疏,一会儿密,一会儿高,一会儿低,间关错杂,反映的是诗人极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他是江州司马,江州司马就是江州市的副市长,那地位不低,这个女性是什么,一个歌女出身,“老大嫁做三人妇”,和他的地位差别很大的。

仅仅一曲琵琶曲,他就说“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样一种认同和心态,白居易是很伟大的。

能够俯下身来和对方平视,交换内心,所以《琵琶行》是千古佳作,应该备受推崇、反复咏叹,方得其中真味。

毛泽东的诗可以看做是中国革命史的一个诗歌的记录,在这之前他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跟着当时是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实际上,你发现毛泽东在每一个最重大的历史关头,他都有诗作留下来。

这个诗作留下来的时候,里面有对当时历史现场的,或困苦、或彷徨、或迷茫、或奋进的一种描述。

但作者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他作为诗歌创作的主体,他对形式的判断和对自己的期许永远都是积极和主动的,这点是最难得的。

中国古代的文人诗是从汉代开始发起的,《长歌行》这首诗,从唐代的五言诗的发展,如果向回看,显得还是有些过于质朴,甚至有些稚嫩,但是我们应该说,在汉代特别是东汉末年,这些诗歌普遍有个主题,就是对人生苦短,对时光的流逝特别关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我们现在的民间的俗语,老百姓说这句话,是对孩子说的,没有人会想到这还是以前的一首诗,而他所关注的话题,即便到了两千年以后的现在,我们依然也在关注,所以说,那些最质朴的真理,那些最天真的表达,那些看似最为简单的结构,恰恰是我们最为享受的,也恰恰能够成为浸润我们心田的最丰厚的资源。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等到漫山遍野的花都开遍的时候,她在丛中笑,我只是从容的看着这一切,我们感觉到了一种雍容、大度,俯瞰江山,无限的希望和江山尽在眼中,大气磅礴,虽则是写梅花,但是陆游的梅和其他文人的梅花,在他这里都成了小小的梅花,堪称王者之梅。

其实是身份不同,心境不同,陆游的梅是寒士之梅,毛主席的梅,是战士之梅。

他首先是一个战士,然后才是一个王者。

他在战斗当中成长、崛起,然后有了这样的心胸和气象,所以有了这样的梅花。

古代讲梅兰竹菊,这是君子,这个君子应该是有非常丰富的品格的,这两种品格对于完整的诗意也好,对于完整的人生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

做寒士的时候是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做战士的时候有“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这样的傲骨,这两者的兼容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代表中国形象的梅花。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灵王的喜好非常奇特,好瘦的,大臣一天吃一顿饭,扶着墙走,还跟中世纪的欧洲女性似的还束腰。

所以我想,战国的时候,秦楚是两个大国,楚的比秦的地盘还大,将士也多。

但是两国气象完全不同,楚国的比较诡异,秦国是粗声大嗓的秦人,击缶而歌的这种人。

楚国“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其实墨子是在讲,“上有所号,下比甚焉”春秋的时候为什么百家争鸣,其实百家这些士都是想找到人主,找到赏识自己的主,那么这个主喜好什么,士可能就投其所好什么,去跟他讲什么。

因为这些主的喜好太不同了,所以怎么样,所以百家争鸣,一百种投其所好的想法都出来了。

杜甫这首诗被认为是老杜平生第一首快诗,他当时在四川,成都,听到唐朝的官军从安史叛军的手中收复了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非常的兴奋,所以“却看妻子何愁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兴奋的都发狂了,立马想到的第一个念头,马上我就要回家,所以他非常巧妙的把若干地名都嵌在书中,这也是一种功夫。

这既显示一种作者快马加鞭想要回家的心情,同时也展示了作者的一种诗才。

所以杜甫写诗,写这样的快诗确乎不多,一生忧愁多于快乐,能有快乐的也跟国家大事有关。

这个很有意思,可以看做是中国古代的第一条家训。

这是《史记》讲的,周公的儿子封到鲁,他就跟她的儿子交谈一下怎么到鲁地做这个王。

你说我的这个身份是不是很高贵,他儿子说很高贵。

那你看我周公说你看我是怎么样处理周围的事务的。

我吃一次饭,我三次把吃的东西吐出来,我是要求士,只要有士来见过,我一定要跟他们说一说,他们心中的想法。

我是有这样的态度,所以天下才能归心于我。

我才能够帮助我的侄子,把天下治理的这么好。

那么你,你的威望不及我,你的能力可能也不及我,你现在要到鲁地去做王了,你看看你该怎么办。

这是最早的“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来历。

《短歌行》这首诗,要去分析他不如去读他,深沉的生命哲思和远大的政治抱负完美的结合在曹操一个人身上。

所以毛泽东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是非常喜欢、欣赏曹操的。

为什么呢?

因为他身上不仅有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的那种大略,同时有文人的天下的这种情怀。

他也忧患生命的短暂,但是他更忧患国家能否长治久安。

曹操在我们的电视机前的形象总是很严肃,实际上,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年轻的时候跟袁绍干过不少荒唐事,包括他跟朋友吃饭的时候,放声大笑,这个头栽在菜盆子里,弄得一身的菜汤,喜悦时欢欣鼓舞,严肃时面若冰霜,决断的时候当机立断,所以这是一个性情极为丰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写出《短歌行》,才能成为诗歌史上伟大的诗人。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定风波》

说不尽道不尽的苏东坡,尤其是在黄州的时候创作了大量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怪的是,苏轼遭遇了三次贬谪,每一次的被贬经历,不仅没有让他消沉你,反而奉献给了中国文化史最辉煌的篇章。

苏轼对中国文化史贡献甚巨,一方面是诗词文以及政治上的贡献,还有一方面是遭遇挫折,别人要把你在人生上归零的时候,你永远在你的人生答卷上写的是一百分。

这是最让我们钦佩的地方。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夸人没有比这个夸得更妙的了。

夸夸别人,安慰别人,没有比这个更夸张的了,您一定能成名。

唐诗很有意思,王维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可是高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可见我们看出在当时“三观”在交错中前行,有的人是在担心往前走的更远,为朋友担心没有人认得你,可怎么得了。

可是也有朋友说,你走的越远,你的声名传得越高,传得越远。

所以高适写这个“千里黄云白日曛”,他是乐观的一面;王维是牵挂的一面;李白写“”是什么都不顾的一面;杜甫是沉甸甸的温厚的一面。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这个人非常的豪爽,他的一生其实也经历了很多挫折,但是这个人性格上很豁达,再受磨难他都不在乎,才会有“前度刘郎今又来”。

所以他这个人虽然受过很多挫折,但是最后活到七十多岁,晚年在洛阳还和白居易在唱和。

而柳宗元受到挫折以后,在柳州刺史的任上去世了,死的时候只有四十七岁,所以旷达对于人生来说,还是非常必要的。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李白《望庐山瀑布》

李白写庐山,诗其实还不少。

像“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气象很大。

但是这个诗不是气象大,是飘逸。

我们说李白这个人身上总有一些气质,和一般诗人不太一样,他的诗总有一种落拓不羁,行侠万里的感觉,写山、写水、写人、写物、写雷、写电都是这个范儿,所以归根结底是什么范儿呢?

是盛唐范儿,所以此种诗只有盛唐才有。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1925年,这值大革命高潮的时候,在湘江边上,看“万类霜天竞自由”,天地之辽阔,宇宙之穹隆,当年的毛主席才30刚出头,那真是意气风发,胸怀壮志,所以想起了过往的英雄,看到了江天的万类,然后想到了曾经的同学,特别是最后那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绝对可以和他后来的“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可以说是遥相呼应,千古好词。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

八百里指的是一头牛,讲的是两个富人的故事。

晋朝有两个富人,一个叫王恺,一个叫王济。

王恺养了一头叫八百里的牛,把它养得十分娇贵。

王济就说两个人来射箭比赛,只要王济赢了就把八百里宰了,结果王济果然赢了,八百里也被宰杀。

这讲的是个炫富斗富的故事,不可取。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苏轼

我们国家西高,东低,所以流水多是自东向西,向西流基本是不可能的。

所以这里苏轼表现的是旷达的人生态度,水还能回流,青春依旧在。

也给我们以启示,如何正确的面对生命,面对年老。

 

何满子

何满子白居易和元稹都写过,这里面确实是歌姬,是个人,但是何满子由于犯了法,她写了首曲子寄给皇上,希望得到宽恕,但仍依法处置。

后来的何满子就大多说是曲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苏轼

女性要是读到这首中国第一首悼亡词,一定会被苏轼的深情所打动。

其实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年龄也不大,不到40岁。

但是他写这首词悼亡的对象,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