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0236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积的近似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解决问题并用近似数表示结果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3、感受求积的近似值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说明自己确定的近似数位数的合理性。

课前准备资料:

常见水果的含糖量。

教学方案: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创设情境

1、师生谈话导入,通过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引出常见水果的含糖量。

由学生喜欢吃的水果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自然引出新的内容。

师: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吃什么水果?

学生可能会说:

苹果、葡萄、梨、桃……

师:

你知道这些水果的含糖量分别是多少吗?

教师对水果含糖量作了调查,同学们看几种常见水果含糖量:

(教师出示)

●每千克西瓜、草莓含糖0.04千克~0.07千克。

●每千克梨、葡萄、桃子含糖0.08千克~0.10千克。

●每千克苹果、橙子含糖0.09千克~0.13千克。

●每千克猕猴桃含糖在0.08~0.14千克。

2、教师介绍猕猴桃,让学生理解“每千克猕猴桃含糖0.08~0.14千克”的实际意义。

了解数据表示的实际意义,为解决含糖量问题打基础。

其中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各种水果中营养成份最丰富、最全面的水果,每千克猕猴桃含糖在0.08-0.14千克之间。

板书:

猕猴桃每千克含糖:

0.08~0.14千克

师:

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

每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0.08千克,最多含糖0.14千克。

二、自主学习

1、最低含糖量问题。

(1)提出“0.6千克猕猴桃至少含糖多少千克?

”的问题,师生列出乘法算式,让学生估计0.08×0.6的积是几位数。

估计积有几位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也为学生的自主计算打基础。

师:

王位阿姨买了0.6千克猕猴桃,要算0.6千克猕猴桃最少含糖多少千克,怎样列式?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

0.08×0.6

师:

估计一下,0.08×0.6的积是几位小数?

生:

三位。

(2)提出“用竖式计算的要求”,鼓励学生自主尝试。

为学生创造利用已有的知识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经历自主探索、计算小数乘小数积的小数部分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

师:

你们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出结果吗?

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出现的计算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3)交流计算的方法。

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的,使学生明白:

计算0.08×0.6,先算8×6=48,因为0.08和0.6两个因数有三位小数,积也应有三位小数,但是48只有两位,所以要在48前面补0占位。

师生共同进行竖式计算,使学生理解小数乘小数积的位数少,点小数点时需要在前面用0补足的道理。

师:

谁愿意把你的竖式计算过程介绍给大家?

学生说,教师板书,并进行对话。

生:

写0.08×0.6的竖式,计算8×6=48。

教师板书:

师:

0.08×0.6的积是三位小数,而8×6积只有两位,怎么办?

生:

在48的左边补一个0占位,在0的左边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写0。

教师边重复学生的话,边完成板书。

0.08×0.6=0.048

如果学生直接口算8×6=48,再在横式的积48的左边补0点上小数点,教师要给予鼓励。

(4)教师提出“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的要求,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同时,使学生知道,取小数的近似值与整数求近似数方法一样,要看保留数位的下一位上的数。

0.048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8比5大,要向百分位进1。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知识迁移的能力。

出示大头蛙要求: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师:

谁还记得我们在认识更大的数时,把一个精确数改写成近似数,使用的是什么方法?

生:

四舍五入法。

师:

进行小数计算,当计算的结果小数数位比较多时,一般也都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0.048的小数部分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怎样取近似数?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说法:

●去掉千分位的8向前一位进一,结果是0.05。

●得数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点后第3位,千分位上的8比5大,向百分位进1,结果是0.05。

……

师:

说得很好。

根据“四舍五入”法,0.048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千分位上的数,千分位上的8比5大,要向百分位进1,即,0.048保留两位小数是多少?

生:

是0.05。

师:

用什么符号表示0.08×0.6积的近似数是0.05呢?

生:

约等号。

教师肯定并板书:

0.08×0.6=0.048≈0.05(千克)

2、最高含糖量问题。

(1)提出问题

(2),师生列出算式。

鼓励学生先估计积是几位小数,再用竖式计算,最后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为学生提供运用已有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师: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0.6千克猕猴桃至少含糖约0.05千克,那么0.6千克猕猴桃最多含糖多少千克呢?

怎么列式?

学生说,教师板书。

0.14×0.6

师:

先估计一下积是几位小数,再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要给学生独立计算的时间。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师生进行对话,交流学生计算的结果,讨论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

在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小数乘小数积的位数不够时积中点小数点的方法。

师: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怎样想的?

学生介绍,教师及时对话。

如:

师:

先来说一说0.14×0.6计算的结果是几位数?

生:

是三位数。

师: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生:

先计算14×6等于84。

教师板书:

师:

0.14×0.6的积有三位小数,14×6的积是84,怎么办?

生:

在8的前面补一个0,点上小数点后,整数部分写0。

0.14×0.6计算的结果是0.084。

教师完善板书:

(3)重点讨论“0.084保留两位小数时是怎样想的?

”这个问题,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写出算式:

0.08×0.6≈0.8(千克)。

通过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师:

0.084保留两位小数怎样做呢?

生:

按照“四舍五入”法,0.084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小数部分第三位,第三位上的4比5小,舍去,所以,0.084保留两位小数是0.08。

学生如果有其他说法,只要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然后板书:

0.08×0.6≈0.8(千克)。

三、尝试练习

1、出示“试一试”,使学生理解“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的意思。

然后鼓励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选择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求积的近似值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

刚才我们一起解决了猕猴桃的含糖量问题,而且学会了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

现在,请同学们看“试一试”的题目,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你知道“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的意思吗?

生:

要求我们根据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自己确定得数保留几位小数。

师: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2、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的。

给学生提供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并能对自己确定的小数位数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根据生活经验确定保留小数位数的意义。

师:

这种空调每天耗电多少千瓦时?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

0.9×24=21.6(千瓦时)

师:

电费按每千瓦时0.52元计算,这个空调每天需要电费多少元?

谁来说一说计算的结果?

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会说出不同的答案:

●保留两位小数的。

因为人民币元以下只有角和分,没有比分更小的货币了,所以以元作单位算到小数点后的第三位,保留两位小数就可以了,结果是11.23元。

●保留一位小数的。

现在分币基本上都不用了,所以我认为应保留到角,也就是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11.2元。

……

对于第二种想法,教师首先肯定有一定道理和现实性,然后说明,因为电费是按国家规定计算的,不能有一分的差错,所以要保留到人民币的最小单位“分”,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

教师板书:

21.6×0.52≈11.23(元)

四、课堂练习

1、“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并把求出的近似值填在书上表中。

交流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积的近似值的。

同一个积保留不同小数位数的综合练习。

巩固用四舍五入法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师:

请同学们看练一练第1题,谁能说一说这道题的要求?

生:

算出0.07×2.8的积,把积分别保留整数、一位小数、两位小数,填在对应的表格中。

师:

很好,请同学们按要求把求出的近似值填在书上表中。

学生试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交流时,要关注学习稍差的学生,重点说一说0.07×2.8,0.32×0.54保留整数是怎样想的。

通过交流,使学生理解:

求积的近似值时,要弄清保留的小数位数,再看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上的数字“四舍”或“五入”。

重点说说0.07×2.8保留两位小数是0.20,小数末尾的0起占位作用,它表示精确的程度,不能去掉。

2、“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独立试做,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保留整数的。

体会求积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巩固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师:

谁来汇报一下计算的结果?

保留整数后的近似数是多少?

生:

列式是“645×0.62,用竖式计算结果是399.9米,保留整数,要看小数点后面第一位,9比5大,要向整数部分个位进一,个位上9加1等于10,要向十位进一,十位上9加1等于10,再向百位进一。

所以,399.9保留整数是400。

645×0.62≈400

3、“练一练”的第3、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结果及想法。

进一步体会求积的近似值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师:

练一练第3题、第4题,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看哪个同学能都做对。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4、“练一练”的第5题。

先让学生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再独立完成。

交流时,说一说为什么保留两位小数。

运用知识解决对换外币的问题。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师:

当前人们对外交流日益增多,常常需要用人民币和外币兑换。

张阿姨送给红红的文具盒折合人民币多少元呢?

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再根据自己的经验,确定保留几位小数。

学生自己计算。

师:

谁来说一说计算的结果?

是怎样想的?

生:

因为在银行人民币和外币的兑换不能有一分的差错,所以要保留到人民币的最小单位“分”,也就是保留两位小数,答案:

7.21元。

五、问题讨论

根据近似值判断准确值,答案不唯一,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交流,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是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的逆思考练习。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师: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非常棒,下面我们来看“问题讨论”,两个因数的积保留两位小数是4.77,准确值可能是下面哪些数?

自己先想一想,也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讨论的结果,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

学生可能会说:

●我把每一个数都保留两位数,就知道了。

●我先去掉小于4.765的数4.764,再去掉大于4.775的数,4.779、4.781,就剩4.769和4.7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