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0453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docx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如正式引用,须自行核实)

那些年不分彼此的师生关系

——何丽春教授的口述校史

学生记者樊耀华陈思郑文江谢展

【一】采访时间

2018年4月22日9:

30—11:

30

【二】采访地点

广州中医药大学大学城校区基础楼231室〔医古文教研室〕

【三】人物简介

何丽春,女,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古文教研室主任、教授、医学硕士。

从事医古文教学及中医药古代文献整理研究工作29年,近年致力于近代岭南医家医著学术整理研究。

【四】采访记录

记:

尊敬的何教授,您好!

特别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来同意我们的采访。

据我们了解,您是从1980年开始就读于我校的,那么请问您当时入校的情景是怎么样的?

与现在相比怎么样?

述:

那变化实在是太大了。

记:

我们听说学校往常像养鸡场一样。

述:

我觉得并不完全是。

我入学的时候,现在的机场路原本全是泥路,三元里也是农村,从桂花岗到学校的路上全是泥地,而且校门是在现在的路边,后来建机场路的时候就把校门挪进来了一些,校门比较简陋,上面写着“广东中医学院”,因此学校当时的环境的确是比较差。

1956年的时候咱们学校叫广州中医学院,后来文革时候改成广东中医学院。

我入学时就叫广东中医学院,入学不久后就发一个校徽,每个人必须要佩戴。

后来又改回叫广州中医学院。

我1980年8月入学,当时只有77级、78级、79级和80级四届学生,其中77级有30个中药专业的学生,其他的基本上中医专业。

我的专业是中医医疗专业,当时也并非面向全国招生,我们年级有242位同学,有40位是广西的,其余基本上广东的。

记:

您能描述一下当时教您的老师吗?

述:

当时的老师年龄都较大。

比如教我内经的沈炎南教授等。

另外,每一门课的不同章节常由不同老师来教,跟现在是不同的。

记:

那您认为,当时是出于如何样的考虑才会分得这么细呢?

述:

那个当时我也不了解。

可能刚恢复高考,学生与老师都很有热情,因为忽然间能够正大光明地学习了。

而且学生少,一个学校才几百个学生,造成老师多,学生少的局面。

1978年开始第一次恢复招研究生,我们学院全国招生10人,能够看出当时学生很少。

学校环境也的确不如何好,现在的综合教学楼,是把往常的中药楼推到重建的,原来中药楼下确实是解剖室。

事实上当时教研室与办公室大多都在中药楼里。

只有4栋学生宿舍,有两栋到现在还保留着。

记:

那现在的三元里校区跟当初的三元里校区相比,地域有扩张吗?

述:

缩小了。

原来我们学校建院时的范围是很大的,包括了雕塑公园那一带。

当时旧礼堂确实是我们的饭堂,饭堂的楼上有小走廊、小骑楼,那儿确实是我们的阅览室。

记:

那时的藏书有多少呢?

述:

可能没有多少藏书。

阅览室放有几张乒乓球台,我们就围着乒乓球台读书。

每天要很早去霸位才行。

记:

当时的教学楼就一栋吗?

述:

是的,我们当时所有的大课基本上在大阶梯教室上的。

一个年级分成2个大班上课,每个大班大约120多人。

解剖课会分成小组来上课。

因此我们的活动,一般基本上以大班为单位的。

记:

当时的教学楼和宿舍楼都那么少,学校的其余地方是做什么用的呢?

述:

现在学生饭堂那一带基本上菜地。

尽管当时政府划给我们学校的面积很广,然而地是属于三元里农民的,他们经常会进来种地,不断地蚕食,学校面积就越来越少了。

我们学校原本只有孤零零的几栋楼,后来在我当老师的时候逐渐建起了图书馆、教室楼、针推楼。

记:

礼堂的作用是什么呢?

述:

礼堂是整个学校活动、开会的场所。

往常的学校小卖部给改装成了一个小舞台,外观结构没有变。

我入学那时,学校的条件依旧挺简陋的,唯一漂亮一点的房子确实是办公楼。

住宿方面,往常男女生是分开住的,假如要小组讨论的话,就去男生宿舍。

记:

当时开会都会讨论什么内容呢?

述:

学校规定每周四下午基本上政治学习。

上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诊断学等基础课的时候,老师会给大伙布置题目,让大伙下去查资料,然后就分组讨论这些问题。

往常读书与现在读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往常讨论的风气好,每一次讨论都有老师参加。

另外,当时我们还有做早操的规定。

规定每天早上六点半要在足球场做早操,大班长负责叫大伙起床。

记得我们的大班长是五十年代的人,喜爱对我们实行半军事化治理呢。

记:

大班长是您的同班同学吗?

述:

是的。

因为文革,我们这几届的学生的年龄相差都比较大。

我们班年纪最大的入学时差不多25岁了,最小的是14岁。

当时,每周一至六上课,周日放假。

每天早上做早操时,都会有老师到场。

因此给人的感受,每个老师基本上跟学生在一起的。

我们的辅导员比我们的大班长才大了一岁,当时也没有成家,与我们住在一起,玩在一起。

给我们上课的老师们,大多年龄偏大,而且一般话不太标准,为了理解上课内容,我们就记笔记。

下课了再互相参考同学的笔记,以填补空缺。

上面提到过,〔何教授强调〕当时的老师是特别负责的,每次学生的讨论都会参加。

另外,当时研究生也与我们本科生住在一起,他们也会拿问题与我们一起讨论。

每做完早操,大伙就开始背书,也没有强制性要求,只是假如不这么做的话,好像确实是不上进的表现一样。

当时大伙都憋了一股子劲要学好中医〔教授言语中充满着正能量〕,而且77、78级的师兄师姐们由于文革期间都没有机会好好读书,他们特别珍惜读书的机会,我很佩服他们。

记:

那您觉得,什么时候开始这种良好风气消逝了呢?

述:

这种风气也不是完全消逝了。

只是当时的那种氛围,与现在有了一点不同。

比如,现在的学生比较重视外语,我们那么比较重视经典。

那时经典的学时有100多节。

我读书的时候,中西医的课程比例是8:

2,后来就变成了7:

3。

所以,到后来学习的过程中就明白了,比例是很难用时间去衡量的,因为中医的教材都比较薄,当时我读的是4版教材,中基中诊合并起来才100多页。

西医教材基本上很厚的,因此有些同学也花了较多精力在上面。

然而只要有时间,大伙讨论的大多是中医的问题。

我们特别敬重我们的老师,他们不需要被要求发表多少论文、做多少课题,然而他们一样能够成为大伙心目中公认的名教授,他们永恒的课题确实是钻研中医古籍,教好学生。

我入学的时候,学校教授很少。

每一位都很厉害,包括那时候的讲师,也特别厉害、特别敬业。

〔抑扬顿挫地念着〕

记:

是面向全国聘请的吗?

述:

不是的,往常民国时候的名老中医,有些来我们学校任教。

我入学的时候,许多全国名老中医、广东省名老中医基本上我们的老师。

老中医注重的确实是中医中药这一方面,他们一般不开西药的,但治疗效果特别的好。

记:

现在的学生追求自由,认为大学不应该有太多规定,您是如何看的呢?

述:

我觉得自主学习是对的,往常也是以自主学习为主。

当时我们有许多时间基本上不用上课的,不像现在有许多的任选课。

当时五年期间就只有30多门课,没有其余任选课公选课,剩下的时间基本上自习时间,而且自习时间大伙真的都在自习。

而且往常没有社团活动,只有学生会,文娱活动也不多。

记:

那当时的学生会举办一些什么样的活动呢?

述:

当时只有校级的学生会,学生会的工作确实是把学生的要求与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沟通。

然而假如开展活动的话,要紧以班级为单位,因此班长职责很重大。

因为活动大多数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像去电影院看电影等。

另外,最热门的活动确实是每年一次的表演。

记:

当时大伙都会出什么节目呀?

述:

〔何教授如数家珍般〕例如唱歌、诗歌朗诵、乐器表演等。

记:

当时的电影题材都有哪些?

述:

80年代电影题材大部分是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做贡献的励志电影。

我印象最深刻的确实是,1982年进行了主题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演讲活动。

我参加了,最后获得了广东省首届大学生演讲竞赛二等奖,还给我发了三本字典作为奖品,分别是新华字典、语言学字典。

当时学校广播站成立的时候,我是首届播音员。

每天中午、晚上都会播报国内外以及学校的新闻。

记:

老师,你能够描述一下那时候你的一天的生活流程吗?

从早上到中午到晚上。

述:

我差不多上基本上一样,不仅是我,我们那个集体基本上那样的,每天早上六点十五分起床。

记:

一年四季基本上如此吗?

述:

差不多吧。

〔小记者们都十分惊讶〕我们就六点十五分起床,然后六点半到操场做早操,做完早操就读书去了,读完书就去饭堂,7点到7点半去饭堂吃早餐。

8点上课,一节课是45分钟,到12点就去饭堂吃饭,吃完就到宿舍休息。

我从来都不午休的,我中午基本上在看书,看小说。

下午两点半到五点半上课,晚上7点钟每个人都到教室自修。

教室基本上灯火通明,每一间教室都坐满人。

因为规定教室11点就关灯,因此我们一定要11点之前回到宿舍。

熄灯后有些同学还会点蜡烛或打手电筒接着读书。

每天都一样,没有什么其他特别的。

记:

那自习是学校安排的吗?

述:

课程表写着自习,自己就去读书,没人监管的。

我们有些同学喜爱睡懒觉,然而他也可不能不去上课。

同学们都很自觉,总感受考试比不上别人就好难受。

另一方面,那时候老师能很好地和学生打成一片,不管再有名的老师,也可不能有架子。

你能够在他散步的时候向他请教,或者陪着老师散步,在散步中探讨医学的问题,他们都会很乐意。

再比如,你有亲朋好友生病了,或者有老乡生病需要找老师看病的时候,你跟老师说一声,老师们都会很乐意地让你把病人带到他家里无偿地给病人看病,热情得很。

我读书的时候就有带老乡给我的老师们看病,他们从来不拒绝,每次都很热情地告诉你什么时候把病人带过去,直截了当敲老师家里的门,连水果都不用给老师送。

那时候老师与学生接触多,老师对学生基本上很关怀的,我们和许多老师的关系特别紧密,一直到现在也是特别好的,那时候老师是从各方面去关心你的。

大伙都很穷,逢年过节没有回家的同学,老师还请你到家里去吃饭,平时还到宿舍关怀你,中秋节给你送个月饼吃,基本上自己做的月饼与大伙共享。

那时候因为人少,因此老师与学生关系这么好,而且那时候人很纯洁,学生、老师都单纯,没有太多的想法,也没有啥功利心。

反正国家包分配,只要好好学,毕业了就有工作,因此也不担心有什么出路问题,你要学得好,才能对得起国家对你的培养,而且那时候还不用交学费,一分钱也不用。

记:

那时候的上大学是免费的?

述:

那时候基本上免费的。

记:

是所有都免费?

述:

不是。

学杂费是免的,那买纸笔是需要自己买的。

我们每个月是有助学金的,没有奖学金。

每个人报上自己家庭情况,依照每个人的家庭情况给你助学金,最少是12块钱,最多是24块钱。

假如家庭没有收入,24块钱差不多能够维持你的正常学习生活了,还有同学省下钱来买书。

我收的是12块,因为我父母基本上有工资的,因此我就领的是最低那档。

记:

那是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呢?

述:

每个学生都有,除非你提出来不需要。

当时按国家规定女生是26斤粮食,男生好像是32斤粮食,还有肥皂票、布票等其他的一些票。

有粮票才能买粮食才能吃饭。

那时候就给你发饭票,有一毛钱的、两毛钱的、五毛钱的、一分钱的、五分钱的。

往常一个馒头三分钱,一个面包五分钱,一个菜有肉的是一毛钱,粥是一分钱,我们女生18块钱能够完全满足需求。

记:

除了奖学金还有粮票发对吧?

述:

不,你把粮食关系转到学校,学校依照你是26斤粮食就你发26斤的饭票给你。

但我们女生常常是吃不完这么多的。

这是花钱买不了的,是国家定额的,因此经常把饭票给男生。

因此女生18块钱解决伙食费,家里寄点钱过来就能买些书之类的东西。

当时书最贵的是两三块钱,大辞典那些很厚的是几块钱,其它的医书几毛钱。

记:

那时候买饭需要饭票,买书是不需要书票的吧?

述:

买书不用书票。

买穿的,就要布票,买布自己做衣服,买猪肉也要猪肉票。

记:

那时候辅导员的职责与现在的有什么不一样?

述:

我们有什么情况都能马上找到辅导员的,跟辅导员沟通,辅导员就像我们的大哥哥一样。

我们的辅导员只是比我们班年龄最大的同学大一岁。

他完全就像一个哥哥那样尽心尽力的关心你。

遇到其他困难的情况,同学之间也会互相关心。

那时候除了学习之外,没有太多的竞争。

因为那时候穷,没有什么能够攀比的,唯一能够攀比的确实是学习成绩。

往常的老师会鼓舞大伙有自己的心得,有自己的想法。

比如考试,你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体会,假如你能表达明白就能加分,考试的卷面就能够加分。

而且老师的判分,是没有人去质疑的,因为当时师生之间基本上特别信任,而且师生关系特别融洽,可不能有人说老师给多一分或少一分。

然而现在的考试方法不同,就给一个标准答案,你一切要按标准答案,不同意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就算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加分,因为上面检查的时候我没法交代。

记:

上面都要检查些什么?

述:

上面要紧是教学督导,或隔一段就有教学评估。

有一些专家过来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试卷和评分标准、上课质量等,这是一个系统的评估。

往常的老师大多不按书本上内容讲课,我们做的笔记基本上特别有用的。

现在大多是按书本来教的,因此学生记不记笔记都一样。

有一个PPT之后更麻烦,现在都倡导电子教学,然而去听课,我的感受是记不下来老师讲了什么,只能把一些要紧的东西记下来但不能记得全面。

还有PPT上的内容我顾得看却顾不得听,顾得听又顾不得写,就会很忙。

然后听完回来一看,书本上都有觉得没意思。

而且现在有些年轻的老师太依赖PPT,没有PPT讲不了课,可能是对教材不熟悉。

往常,我们刚来的时候老师基本上有讲稿而且板书的。

我当了老师29年,依旧沿用我的老师的方法,用讲稿。

我们的讲稿是一字一句写下来的,什么地方该讲、不该讲、要注意,都有一个讲稿的,那除了有教案以外还要有一个完整的讲稿。

因此可不能出现这部分内容我在那个班讲到第一段,下一节课我在其它班讲到第二段的情况。

因为在面对不同班级的学生,我要内心有数,比如面对七年制的学生和面对五年制的学生就不一样,我要明白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那个在我的讲稿里面是写得很清晰的。

我现在用的依旧那种四百字的稿纸,依旧一字一句的写,写了过一段时间整理补充,每学期上课前要整理补充一下。

假如画的乱七八糟至难以辨认,我会再抄一遍,同时在原来的基础上完善。

当老师以来,我差不多有许多稿了,都放在家里。

刚当老师的时候,因为是新老师嘛,对许多问题的看法没那么深刻,你没那么多东西讲的,因此讲得很快,哗哗哗的就过去了。

但后来有自己的长期研究体会后,你讲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且面对不同学生讲的东西是不一样的,除了差不多的那些以外。

现在许多老师都没讲稿了,或者说直截了当在电脑上敲几下就打印下来,那没用的,那得自己入脑了才有用。

记:

〔一个劲儿地点头〕我现在就走入如此的误区。

我现在记的笔记是记一下老师上课的大纲,然后自己把它弄成电子版的。

述:

我也能理解,因为你现在记下来的东西跟往常上课的东西不大一样,往常的老师是老中医,基本上长期搞临床然后来教学的。

往常有一些老师讲课,可能条理性没那么好,讲课可能东一锤西一棒,但你把它笔记记下来,绝对是有用的,几十年回来看依旧有用的,因为它不是课本里面的东西,是在课本差不多理论框架基础上的发挥。

因此,你再回来看那笔记是很有用的,基本上书本里面没有的。

然而现在吧,你现在做笔记确实是把课本的内容照搬上去,如此的笔记就没有意义了。

你抄也确实是抄一遍书而已,没有想法。

往常呢,那些老中医们关于临床的积存、对中医理论的理解,他们是很有想法的,古文功底很好,古医籍读得多,因此对问题的理解与认识角度比起我们现在的人来讲那就与中医思维更加契合,更容易探得中医的奥妙。

但现在不是如此的,现在学的数理化自然科学的东西,基本上为你学西医打下的基础。

中医这种思维方法、对问题的认识,就不是现代自然科学知识背景下能够很快地领悟的。

记:

我们现在学西医的话很容易就懂了,然而学中医的话就容易模模糊糊,好像摸到又好像没摸到。

述:

对,上次我也跟你们说最关键确实是一个“悟”,确实是要领悟。

什么原因往常学医的人容易悟,大师也多,现在的人难悟,就因为我们从小学习的那个基础是不一样的。

人家读儒家经典读四书五经,他们的那种思维方法跟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一样,他们了解古代哲学与文化,假如有这种基础,要进入学中医的境界是很快的。

那天深圳创新班有个同学说,他学了中医之后有点迷茫,感受中医是摸不着的、很玄,因此他觉得很郁闷。

他中学学习数理化学得很好的,现在来到那个地方,感受都用不上了,大伙都抹平了从头学起,因为专业的学习跟基础的教育是不一样的。

我们小学中学学习的基础知识真的是没有为我们学中医打下好的基础。

那什么原因在八十年代前期,就1977年以后这几届学生就厉害一些呢?

因为当时尽管他们经历了文革,但在文革期间,许多人因为没有别的东西好玩,没有电视可看,没有其他的娱乐节目,我们的唯一乐趣确实是读书,因为当时没有现在的网络条件,我们读的书基本上纸质版的。

然而,我们现在确实是应付考试差不多很累了,而且外界的信息来源太多,因此,现在的学生是知识面很广、信息量很大,但很难安下心来去钻研一样东西,要紧是因为那种思维方法也很难让你进入到那个层面。

因此我个人总觉得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要改变这种现状很难!

只能与时俱进。

我就想,师生之间要建立一种信任,老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与知识水平、带动学生学习的气氛,那种讨论的氛围要浓一点。

我们往常就一听说哪个研究生说要开题或者说在做什么报告,总是想方设法地去听的。

就因为自己能去多了解一些,〔微笑〕感受自己是属于那种积极向上的人,得到一种满足感。

现在上课,经常有学生爱听不听的,这跟老师也有关。

他们跟我的老师比,我认为我的老师们有些尽管口才不太好,但他们基本上有料的,很敬业!

那时候的人,没有那么多的物质追求,因此在学术方面沉得下心。

现在的环境造成了许多老师必须要抓紧时间发多少文章,做多少课题,就像完成任务一样,那是做不好学问的。

记:

就像我们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一样,老师们为了应付任务而做研究。

述:

有些人是如此。

假如一个人不是把做学问当作一种乐趣,而是作为一个谋生的手段,确实是一种只是应付的话,那是很累很辛苦的。

因此我也很同情现在的学生。

我们那时候的氛围是同意老师慢工出细活的,慢慢敲都行。

但现在不一样,总是要考核、评估,一年多少篇、多少份〔文章〕。

这如何行?

学生考试就背答案,背那些东西有意思吗?

中医许多东西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它许多基本上相互关联的,假如你不能融会贯通,而是天天在那儿做选择题,整天ABCD的多无聊啊!

〔面部表情丰富〕我觉得自己挺幸运的,找到自己的乐趣,研究自己喜爱的东西。

从小我是在部队医院长大的,比如教书确实是我的乐趣〔眼里闪烁着喜悦〕。

我从小盼望自己成为一名医生或者是一位老师。

我很幸运我学过中医、上过临床,这实现了我当医生的愿望。

在那个学校当老师,当老师的愿望也实现了,很满足的。

大学毕业的时候,我能够选择当老师也能够选择临床,然而我后来当了老师,我的老师们认为我适合当老师,而选择医古文教研室是我自己的选择。

记:

老师您能够说一说您在医古文教研室一直走来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变化吗?

述:

我刚进来的时候是助教,也是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如此一步步走过来的。

我刚留校的时候,教研室长辈比较多,我们特别尊敬老师。

刚留校我们是最年轻的,除了备课上课确实是去听其他的老教师的课,可不能放假就马上回家的,放假了也反复听老师讲课,听不同老师的课,从头听到尾,〔记者惊讶地笑了〕听完之后对比自己找出自己欠缺的,要注意的地方都记录下来,学习他们的教学方法,学习他们对文章、知识的理解,听完之后再自己备课,重新整理。

从1985年到现在29年积存下来,我们教研室不管年长的依旧年轻的,他们关于一个词语是如何解释的,这句话是如何理解的,有没有矛盾的地方,有没有什么不同的认识,最后教研室讨论的结果是怎么样,这些我都能够明确的告诉你。

这得益于当时的老教师对我的教育和关心。

往常人吧,情况也比较多,但心是静的;现在情况也依旧那么多,然而心不容易安静。

心不静确实是很浮躁、很着急、不平和,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拿不到,那也拿不到。

因为我是搞医古文过来的,这也跟我的老师们有关系,我一直都不是着急的,基本上一步步地上来,从来都没有想过要破格什么的,因为我觉得许多事基本上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不需要去争的。

因此,学中医的就要慢慢来。

记:

老师你说选方向很重要,有想法应该把它写下来,不要有时候忘了。

述:

我觉得,学中医不能只顾自己埋头学习,要多跟别人聊,要兼收并蓄。

因为许多理论的东西不是所有人都搞得明白的,不辩就不明。

比如说看书看到有什么问题不明白,就要跟不同的人聊天,看别人有什么看法,不同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他的理解就不一样,关于某个问题你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要单单是听一个老师讲,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知识面都不一样,他说是如此,不等于真的确实是如此。

因为每个教授的知识面不一样,或者他的信息来源不一样。

因此老教授要跟他聊,年轻人也能够跟他聊,因为年轻人有发散性思维。

记:

然而如此聊的机会比较少。

述:

那能够跟同学聊,确实是大伙关于一些问题要多组织讨论,确实是不给分数的,直截了当是讨论问题,这很重要。

找一些师兄师姐请教也行。

现在来了大学城校区后,许多老师很忙,没多少时间坐下来和学生探讨问题。

我这辈子经历的我们学校最大的事确实是学校整体搬迁到大学城了。

记:

老师您能描述一下当时学校整体搬迁到大学城的情况吗?

述:

反正就像搬家一样就搬来了。

2004年我们第一批进来的时候水电、风扇等这些基础设备都还没有。

设备也还不齐全我们也来了,来了以后依旧没有思想预备的,老觉得不可能那么短的时间搬到这边来。

然而事实是老师们天天坐公交,没位置坐就站着来回,科韵隧道也还没有修通,每次来都需要一个多小时,那段时间老师是很累的。

因为我们在三元里买的房,这边的教师公寓是提供给年轻人的,我们也不能在那个地方租房,因此天天这么来回跑,许多人确实是吃不消,很累。

往常大学城校区那个地方几乎什么都没有,树都依旧小树苗,天气特别炎热,到处基本上灰尘,整个大学城基本上建筑工地。

因为我们刚刚进来的时候是一期工程,教学区就只有教室楼和工科楼和我们的基础楼等,后来的二期工程才有运动场、体育馆这些建筑。

记:

搬迁的时候要搬什么呢?

述:

什么都搬。

刚开始几年是两边〔新校区和旧校区〕都有教研室的,后来就整体搬过来了,三元里的就清掉了。

例如这些书桌是2004年新配备的,我们就把教研室的书、能用的东西都搬过来,现在还有许多书籍放在箱子里,我们只是把一部分放出来。

因为原来那边的书柜是整片墙的,拿过来之后就没有地方放了。

搬了十年了,依旧没有地方放。

因此,我觉得如此搬过来之后,由于客观的缘故,老师要两头跑,造成老师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就大大减少,在三元里时可不能如此。

记:

师生打成一片、不分彼此的情景令我们向往,我们记住了。

老师,现在时候也不早了,您也要赶回三元里校区,今天的采访就先到吧,感谢老师抽出宝贵的时间给我们耐心讲述了这么多内容,我们听后都觉得收获很大,从中也受到了许多的启发,再次感谢老师您今天精彩的口述校史!

附注:

照片两幅见以下两页

图1.何丽春老师〔右〕在同意采访

图2.何丽春老师〔左二〕与学生记者〔从左到右〕陈思、郑文江、樊耀华合影

〔注:

学校关工网站刊发时间:

2018年1月23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