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615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docx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鸟的天堂》教学设计

朱慧敏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课标分析:

  《鸟的天堂》是一篇经典课文,然而,在保护生存环境日趋重要的今天,又赋予了这篇精品佳作以新的内涵,所以,我努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积极探究中获得思想启迪,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教材分析:

  《鸟的天堂》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侧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感悟植物的力量,体味生命的美丽。

文章是著名作家巴金先生的作品,记述了作者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描绘了大榕树的庞大

  茂盛和鸟儿活动景象的活泼与自由,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中的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三、学生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发散思维强,想象力丰富,但对问题的理解不能深入,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口语交际逻辑性比较差。

根据学生的这些情况,我会充分发挥学生的长处,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和学生同攻难关,为学生良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应接不暇”造句。

 

   3、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感受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体会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有关部分。

 

    2、想象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以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五、教学策略:

  情景教学法:

通过形象的语言和多媒体图片展示,将学生带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陶冶情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达到一定效果。

  合作探究法:

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语文课程的讲授必须关注到学生个体的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进取精神。

  讲授结合法:

俗话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在课堂教学中讲读结合,让学生自主学习,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语言,在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我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提高自学能力。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投影仪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的有关句段,背诵第7、8自然段感受大榕树的美丽奇特。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会用“陆续”造句。

 

    3、认识“鸟的天堂”,初步体会景物动态和静态描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 

  1.作者简介。

 

  2.揭示课题。

 

  (对作者巴金作简单介绍,既是一种文学修养的熏陶,也是从语文的内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

(1)读正确;

(2)读通顺。

 

  思考:

谈谈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自由读是一种面向全体、照顾差异的读书方法,目的在于让每个学生能对课文有一个完整初步的了解。

) 

  2.检查反馈。

 

  

(1)课堂交流:

你对“鸟的天堂”的认识。

 

  (这个问题的设计旨在促进学生认真阅读,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完美,但有助于了解学情;教师的宽容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的信心。

) 

  

(2)个别读课文,随机学习生字和部分新词。

 

  (读的是个别学生,检查出的问题要面向全体。

字词的学法似乎有些凌乱,但有实效。

)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脉 

  1.速读课文。

 

     思考:

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怎样分?

为什么?

 

  

(1)自己读读、划划、想想。

 

  

(2)小组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

” 

  (简化分段,强调清晰分段的思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体会景物的静态和动态描写。

) 

  2.检查反馈。

 

  四、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轻声读课文第5、7、8自然段,想象所描写的情景。

 

  2.质疑:

在这些句段中,有那些你不太理解的问题?

 

     (尊重学生的质疑,鼓励学生相互作答,教师重点指导。

质疑是一种重要能力,既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的阅读知识和能力,又激发学生边读边思。

) 

  3.在这些句段中,选择你最喜欢的有感情朗读。

 

  

(1)尝试有感情朗读。

 

  

(2)朗读指导。

 

  (3)有感情朗读有关句段。

 

  4.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背诵7、8自然段。

(机动) 

  (给学生选择的权利,也就是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培养学生自主的阅读能力。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的有关句段,感受“鸟的天堂”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应接不暇”、“留恋”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应接不暇”造句。

3.精读课文,体会课文描写景物动态和静态的方法,了解作者观察描写的精细、巧妙。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感受情趣 

  1.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第一部分的第5、7、8自然段。

 

  

(1)比较:

这三段话之间有什么不同点?

 

  (引导学生在感性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分析,领悟作者观察、描写之巧妙。

) 

  

(2)尝试将这三段话按树根、树枝、树叶的顺序改写成一段话。

 

  (这是一项语言表达练习,同时也是理解的深化。

) 

  2.自由读课文第12、13自然段。

 

  

(1) 思考:

用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并想想你的感受来自于课文的什么地方?

 

  (宽泛的问题,有利于扩大学生的阅读心理空间,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素质。

) 

  

(2)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点拨:

 

      ①理解“我们继续拍掌……有的在扑翅膀”一句。

 

       A.想象句子所描写的情景。

 

       B.有感情朗读句子。

 

      ②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应接不暇”。

 

  二、熟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课文。

 

  比较:

两个部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在这里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做出比较,教师应有限度的认可这些答案,并引导学生认识在内容和写法上的本质联系和区别,比如静态与动态等。

) 

  2.有感情朗读课文第一、第二部分有关句段。

 

  三、延伸课文,鼓励探索 

  1.置疑。

 

  (在置疑中帮助学生解决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弥补一些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可以称为教学民主,也可以理解为因学而教。

) 

  2.介绍“鸟的天堂”的地理位置、历史与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美。

 

  四、作业 

  1. 背诵课文12、13自然段。

 

  2. 尝试用静态、动态描写的方法描写一处景物。

(选做题) 

   

  (三)课后系统部分——教学后记

  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的分析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为今后的课文学习和写作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经过这一节轻松愉快的教学活动,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由被迫学习转变为自主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就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开端,让学生的积极性大增,增强了学生独立的自觉性。

  当然,课堂教学中的许多情景是无法预设的,我们更应关注的是生成的精彩。

学生不但是具有灵活变通的个体,而且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我们在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同时,也应对特定情境下生成的五彩缤纷的课堂谨慎把握。

但是,这节课是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在读中培养阅读能力,在读中发展思维,在读中陶冶情操,为学生营造开放而活力的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