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824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docx

第二十章刑法各论概述

第一章刑法各论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刑法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犯罪的直接客体B.犯罪对象

C.犯罪的同类客体D.犯罪的社会危害程度

2.我国刑法分则规定的大多数罪状是(   )。

 A.简单罪状     B.空白罪状

 C.叙明罪状     D.引证罪状

3.下列属于绝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B.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C.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D.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4.我国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绝大多数法定刑属于()。

A.绝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

C.相对确定的法定刑D.宣告刑

5.刑法第258条规定: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

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

6.刑法第151条第4款规定:

“犯第1款、第2款罪,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本规定的罪状属于()。

A.简单罪状B.叙明罪状

C.引证罪状D.空白罪状

7.在条文中不直接说明某种犯罪的构成特征,而只是指出该罪违反的有关法规的,属于()。

A.引证罪状B.空白罪状

 C.简单罪状D.叙明罪状

二、多项选择题

1.刑法理论将法定刑分为()。

A.相对确定的法定刑B.绝对确定的法定刑

C.绝对不确定的法定刑D.绝对不定期刑

2.下列属于相对确定的法定刑的是()。

A.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B.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C.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D.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

三、名词解释

1、罪状 2、叙明罪状 3、引证罪状 4、空白罪状

5、法定刑6、绝对确定的法定刑7、相对确定的法定刑8、宣告刑

四、简答题

1、简述刑法分则体系的特点?

2、简述我国刑法分则中罪状的种类?

3、简述我国刑法中相对确定法定刑的表现形式?

4、空白罪状和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是什么?

第一章 刑法各论概述(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2.C3.A4.C5.D6.C7.B

三、多项选择题

1.ABC2.ABCD

三、四(略)

第二章危害国家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某甲是我国某国家机关的高级公务员,多次利用其工作便利,与境外某机构相勾结,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某甲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

( )

A、分裂国家罪                      B、间谍罪

C、为境外窃取、刺探情报罪           D、背叛国家罪

2、某甲原系某外国情报部门特工,利用某所掌握的信息,潜入我国内地策动我武装部队人员进行武装暴乱,危害我国国家安全。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

A、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B、煽动分裂国家罪

C、武装暴乱罪                     D、武装叛乱罪

3、某公司职员甲某多次向境外特务机构发电子邮件,出谋献策预谋推翻人民政府,建立反动政权。

甲某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

( )

A、分裂国家罪              B、颠履国家政权罪

C、间谍罪                  D、背叛国家罪

4、某外国机构长期资助我国一网络媒体利用其网络资源,以造谣、诽谤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该外国机构构成何种犯罪?

( )

A、颠覆国家政权罪(犯罪预备)    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背叛国家罪

5、甲系一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其到国履行公务期间叛逃,严重危害了我国国家安全,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 )

A、叛逃罪  B、投敌叛变罪  C、间谍罪  D、背叛国家罪

6、战争期间,我国某企业为敌人提供武器装备、军用物资。

该企业构成何种犯罪?

( )

A、颠覆国家政权罪  B、资敌罪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背叛国家罪

7、某甲经常以造谣、诽谤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某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

A、煽动分裂国家罪  B、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  C、颠覆国家政权罪  D、分裂国家罪

8、甲原系一国有企业干部,后来利用到国外出差的机会投敌叛变,加入该国间谍组织,后来在受该组织派遣回国执行间谍任务时被我国安全机关抓获。

请问对某甲的行为应如何处断?

( )

A、以投敌叛变罪论处  B、以间谍罪论处  C、以投敌叛变罪与间谍罪论处  D、构成牵连犯,从一重处断

9、某甲明知某乙是潜入我国进行武装暴乱分子,仍然为其提供吃住,还专门为其收购了20来件军服、子弹1000发,则某甲的行为已经构成:

( )

A、武装暴乱罪  B、投敌叛变罪  C、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  D、窝藏罪

10、下列哪种行为不构成间谍罪?

( )

A、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  B、参加间谍组织  C、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任务  D、为境外组织、人员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犯罪中( )可以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A、背叛国家罪  B、分裂国家罪  C、武装叛乱罪  D、间谍罪

2、下列有关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罪的客体为中国的国家安全

B、该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资助境内组织者个人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

C、该罪的主体只能是境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人

D、境内组织或者个人资助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的行为,也可以构成该罪

3、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表述下列有哪些是正确的?

( )

A、危害国家安全罪的犯罪主体并无身份的特殊要求,一般主体都可以构成

B、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

C、危害国家安全罪的主观方面既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D、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行为方式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4、背叛国家罪具有哪些特征?

( )

A、本罪的主体只能是中国公民

B、本罪在主观上只能是故意

C、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勾结外国,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

D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的国家安全

5、某市一国有企业由于市政府的长期不当干预经营,被迫宣布破产。

一部分职工对此非常不满,于是该企业原工会主席的带领下集体去市政府请愿,由于领导的不当处理导致职工们情绪激动,并发生了一些过激行为,后来在公安的机关干预才平息下来,请问对该工会主席及其他积极参与请愿的职工应如何处理?

( )

A、以武装暴乱罪论处  B、属于一般群众闹事行为

C、构成妨害公务罪    D、不构成犯罪,应以说服教育为主

6、某公司职工甲在出国旅游的时候,对其所到某国的生活方式极度向往,回国后整日在想如何出国,不安心工作。

终于该职工采取偷越国境的方法,跑到那个国家去。

请问对该职工应如何处理?

( )

A、构成投敌叛变罪                  B、构成背叛国家罪

C、如果情节严重,按偷越国境罪处理  D、如果情节不严重,则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7、境内外机构组织或个人向下列哪些对象提供资助、实施背叛国家罪、分裂或者煽动分裂因家罪等的,可以构成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活动罪?

( )

A、境内组织  B、境外组织  C、境内个人  D、境外个人

8、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间谍罪?

( )

A、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的

B、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的

C、为外国机构窃取国家秘密的

D、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的

9、关于背叛国家罪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是错误的?

( )

A、某外国公民在我国境内时,勾结所在国政府,危害我国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

B、只有与外国政府、政党以及就敌对势力机勾结的,才可以构成背叛国家罪

C、本罪属于行为犯,不以危害结果的实际发生为既遂要件

D、本罪行为在实施本罪的过程中又实施了其他犯罪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应按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处理

10、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履行公务期间触犯了下列哪些行为,危害中华全国国家安全的,可以构成叛逃罪?

( )

A、勾结外国政府 B、擅离岗位 C、叛逃境外 D、在境外叛逃

11、下列哪些属于《刑法》第111条规定的“情报”?

( )

A、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尚未分开的事项

B、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依照规定的不应公开的事项

C、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事项

D、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已经公开的事项

12、下列哪些行为是间谍罪的客观行为:

( )

A、参加间谍组织

B、明知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提供国家秘密的

C、为敌人指示轰炸目标。

D、接受间谍组织代理人的任务

13、下列哪些行为可以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

A、为境外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B、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没有标明密级事项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而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的 

C、通过互联网将国家秘密或者情报非法法发送境外机构、组织和个人

D、将国家秘密通过互联网予以发布,情节严重的

14、为境外窃取、剌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

A、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单位

B、主体既可以是中国公民,也可以是外国公民

C、主观上既可以直接故意,也可以是间接故意

D、既可是故意为间谍组织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15、资助危害国家犯罪活动罪,是指境内外机构组织或者个个实施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

对于该罪中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应如何理解?

( )

A、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等

B、要求所资助的行为必须已实施

C、不要求所资助的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必须已实施

D、特定危害国家安全犯罪的行为不能是由境外人员实施的。

三、名词解释

1、背叛国家罪2、分裂国家罪3、武装叛乱、暴乱罪

4、叛逃罪5、间谍罪6、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四、简答题

1、简述背叛国家罪与分裂国家罪的区别。

2、简答间谍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五、论述题

试述危害国家安全罪的概念与特征。

六、案例分析题

1、甲于1998年被A国间谍机关招募为间谍。

经特工训练后,甲于1999年接受A国间谍机关的派遣,潜入我国境内剌探、搜集我国家机密情报。

2002年甲再次被A国派遣潜入我国境内B市,被公安人员捕获。

甲在被抓捕时,开枪抗拒,打死公安人员一人。

请问:

甲构成何罪?

应如何处罚?

2、甲与乙、丙多次聚合并策划起草了“合同胞书”,所立了反动组织,印制宣传文件,煽动推翻人民民主政权,并物色发展成员。

乙策动其好友丁参加反动组织,却遭丁一口拒绝。

甲、乙、丙三人害怕罪行暴露,遂密谋杀人灭口,一天,乙借故将丁骗到自己的家中,事先已躲藏在乙家的甲、丙二人用准备好的尖刀将丁杀死,并拿走了丁随身携带的皮包,内有人民币3000元。

事后,甲、乙、丙三人又将丁的尸体投入水中。

请问:

甲、乙、丙三人构成何罪?

3、丁某是某市机关干部,由于在境内贪污了大量金钱害怕受到刑罚处罚,就偷偷地把资产转移到境外,然后趁自己独自出国考察之机投奔国外;随后又在国外参加了间谍组织,向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我国秘密情报,并多次发表反华文章,污蔑我人民民主权专政政权。

请问:

丁某的行为如何定性?

说明理由。

第二章  危害国家安全罪(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D2、C3、B4、C5、A6、B7、B8、A9、C10、D

二、多项选择题

1、BC2、ABD3、BD4、ABCD5、BD6、CD7、AC8、AB9、AB10、BCD11、AB12、ACD13、ABC14、BC15、ACD

三、四、五(略)

六、案例分析题

1、甲参加外国间谍组织,构成间谍罪。

间谍罪,是指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为敌人指示轰击目标,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

其在潜入我国后开枪打死警察又构成故意杀人罪,应数罪并罚。

2、甲乙丙三人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故意杀人罪、盗窃罪,应数罪并罚。

三人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行为构成颠覆国家政权罪。

后又出于故意杀人,构成故意杀人罪。

杀人后又盗窃财物,应定盗窃罪。

3、丁某参加外国间谍组织,构成间谍罪。

丁某是某市机关干部,由于在境内贪污了大量金钱害怕受到刑罚处罚,就偷偷地把资产转移到境外,构成贪污罪。

丁某趁自己独自出国考察之机投奔国外,构成叛逃罪。

第三章危害公共安全罪

一、单项选择题

1、甲某为了防止自己西瓜地里的瓜被盗,在瓜地的周围拉上电网天黑龙江时便通上高压电,一日晚,将来偷瓜的乙某电死。

甲某的行为构成:

( )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正当防卫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乙某盗窃正在架设中的高压电线500米,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1万元。

乙某的行为构成:

( )

A、破坏电力设备罪                  B、盗窃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破坏交通工具罪

3、司机丙冬季清晨出车,因天气寒冷,汽车无法启动,便点燃木材烤油箱,不料起火爆炸,当场炸死3人。

丙的行为构成:

( )

A、失火罪                 B、过失破坏交通工具罪

C、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 D、破坏交通设置罪(未遂)

4、某铁路巡道工甲某,为了排斥同事乙某,以使自己独得奖金,提高工资,故意把一枚方头槽钉插入钢轨接缝处,企图造成事故,嫁祸于乙某,致使某次列车险些脱轨倾履。

甲某的行为构成:

( )

A、破坏交通工具罪(既遂)     B、破坏交通工具罪(未遂)

C、破坏交通设施罪(既遂)     D、破坏交通设施罪(未遂)

5、司机某甲在给汽车时加油时,将自认为已熄灭的烟头扔到地上,未完全熄灭的烟头将地面上的残油引燃,并使加油站内的汽油爆炸燃烧,引起大火,烧毁了整个加油站,甲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

( )

A、爆炸罪  B、失火罪  C、放火罪  D、过失爆炸罪

6、甲系出租汽车司机,因被单位批评,为发泄私愤,驾车驶入闹市区向密集的人群中冲去,当场轧死5人,撞伤19人,对甲的行为构成哪种犯罪?

( )

A、交通肇事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故意杀人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7、甲欲杀死仇人乙,在乙开的出租车座位下安装了定时炸弹,结果不仅炸死了乙,同时炸死了乘客丙、丁,还炸毁了出租车,甲的行为构成了:

( )

A、破坏交通工具罪    B、故意杀人罪和破坏交通工具罪  

C、爆炸罪    D、爆炸罪与破坏交通工具罪

8、公司电工甲,自恃技术熟练,在检修电路时违反规定操作,造成电路着火,使部分设备被烧,损失10万元。

甲的行为构成:

( )

A、失火罪                         B、放火罪

C、玩忽职守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9、甲见村庄附近灌溉电站机房长时间不用,于某日晚上潜入机房,砸毁价值10余万元配电设备,盗取其中的导线,导致整个机房报废。

某甲的行为构成:

( )

A、盗窃罪           B、破坏电力设备罪

C、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D、盗窃罪和破坏电力设备罪

10、甲组织、领导了恐怖组织,在一次恐怖活动中,甲亲手杀害了一名无辜妇女,对甲:

( )

A、应按故意杀人罪处罚     B、应按组织、领导恐怖组织罪处罚      

C、应按武装叛乱罪处罚    D、应按AB数罪井罚

11、某甲系省射击运动队的教练,依法配置有枪支。

一日,某乙向某甲借枪打猎,某甲碍于情面,就将枪借给某乙用了半天,某甲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

( )

A、非法出借枪支罪             B、玩忽职守罪

C、非法出租枪支罪             D、不构成犯罪

12、实验小学校长某甲,对本校已被确实为危房的校舍不作任何加固处理,也不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致使校舍在使用突然倒塌,造成死亡8人,重伤16人的严重后果,甲已构成:

( )

A、玩忽职守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教育设施重大责任事故罪    D、过失致人死亡罪

13、甲企图劫机,乙明知甲某的劫机意图,但碍于朋友情面将枪借给甲,甲劫机未遂被击毙,乙的行为构成:

( )

A、资敌罪                         B、非法出借枪支罪

C、背叛祖国罪                     D、劫持航空器罪

14、某公司饲养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甲某在公园附近的山坡上播种了玉米,为了防止老鼠和野猪对庄稼的破坏,他在播种的玉米种里拌了氧化乐果液农药,并一再告诫公园的野生动物饲养员不要让野生动物到庄稼地来,但是,不久5只珍贵的野生动物吃了甲播种有毒玉米死亡。

那么,甲某的行为属于:

( )

A、投放危险物质罪           B、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C、意外事件,不构成犯罪     D、非法杀害珍贵野生动物罪

15、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者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又具体实施了杀人罪行为的,应当(  )处理。

A、以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从重处罚

B、从重处断

C、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D、以故意杀人、绑架或爆炸罪从重处罚

16、甲为了泄愤报复,用炸药将一段铁轨炸毁,致使一辆途经的列车发生倾覆,致使十人死亡,数十人重伤的严重后果。

甲的行为应构成(  )

A、爆炸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

17、某厂更夫傍晚烧完更房火炕锁门回家吃饭,约3个钟头后回厂,发现火炕起火,烧坏被褥与更房,电话线也烧断,等呼救来人灭火,已烧毁车间厂房5间与机器多台,损失数十万元。

某甲的行为构成(  )。

A、玩忽职守罪         B、重大责任事故罪

C、失火罪             D、放火罪

18、王某在学校的操作上练习骑摩托车,因技术不佳,将陈某撞伤,陈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王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重伤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19、乔某为防止自己种值的水果被盗,在果园周围拉上电网,天黑时便通上高压电,一日晚,将偷水果的张某电死,乔某的行为构成(  )

A、故意杀人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

C、意外事件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0、某汽车运输公司工人赵某,因对公司经理不满,遂指使常与其喝酒的孙某将本公司的一辆面包车炸毁。

赵构成( )

A、爆炸罪                  B、破坏交通工具罪

C、故意毁坏财物罪          D、破坏生产、经营罪

21在下列犯罪中,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的是( )

A、丢失枪支不报罪           B、交通肇事罪

C、放火罪                   D、破坏交通工具罪

22、根据刑法的规定,破坏交通工具罪的法定对象有( )

A、火车、汽车、电车、拖拉机     

B、汽车、电车、船只、摩托车

C、电车、船只、航空器、火车轨道

D、船只、航空器、火车、汽车、电车

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交通肇事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应以过失致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论

B、不作为可构成交通肇事罪

C、如果行为人在窃取或者夺取的财产中发现有枪支、弹药或者爆炸物,而予以非法持有或者私藏的,则在盗窃罪或者抢夺罪之外,另行构成非法持有、私藏枪支、弹药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D、行为人在组织、领导或参加恐怖活动组织后,具体实施了杀人、绑架、爆炸等犯罪行为的,应当将所实施的具体的犯罪行为和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实行数罪并罚。

24、张某为了表现自己的英勇行为,将造纸厂一造纸原料草垛点燃后再去救火。

但火迅速蔓延无法控制。

张某虽奋力扑救,但仍造成损失20万元。

自己也被火烧伤,张某的行为构成( )

A、放火罪                       B、危害公共安全罪

C、失火罪                       D、破坏集体生产罪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B、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

C、交通肇事罪中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在交通肇事后,行为人为逃避追究而逃亡现场,致使严重受伤的被害人因得不到及时有效救治而死亡。

D、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是选择性罪名。

2、下列犯罪中,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是( )

A、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B、交通肇事罪

C、劫持航空器罪              D、重大责任事故罪

3、魏某受恐怖活动组织的指派潜入大陆进行恐怖活动,先后杀害3人,绑架1人。

其行为构成何各犯罪?

( )

A、组织、领导、参加恐怖活动组织罪       B、故意杀人罪

C、绑架罪                  D、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4、采取下列哪些手段或者方法劫持航空器可以认定为持航空器罪?

( )

A、暴力方法                        B、胁迫方法

C、与暴力胁迫相似的其他方法        D、不作为方法

5、下列哪些人可以成为交通肇事罪的主体?

( )

A、列车长、轮机长            B、公路保养员、铁路扳道工

C、交通警察、交通管理人员    D、机场工作人员

6、下列行为中,构成放火罪的有( )

A、以放火为手段杀人,烧毁了数十间房屋

B、为了自杀,采取自焚的手段,但火烧毁了公园的一部分建筑

C、犯罪后,为掩盖罪证而放火,火势蔓延到附近的建筑物,损失不小

D、出于嫉妒放火烧毁了邻居的柴草垛,但不会危及公共安全

7、下列情形中构成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有:

( )

A、私自架设电网致人伤亡

D、破坏矿井通风设备

C、投放微生物或放射性物质进行破坏

D、在人群密集处驾车撞人致使多人伤亡

8、违规制造、销售枪支罪的客观方面是( )

A、以非法销售为目的,超过限额或者不按照规定品种制造、配售枪支的

B、以非法销售为目的,制造无号、重号、假号的枪支的

C、非法销售枪支

D、在境内销售为出口制造枪支

9、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罪中的公共安全是指( )

A、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安全  B、重大公共财产安全

C、公共财产的安全    D、正常的生活、工作、生产的安全

10、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公共安全的哪些罪名,应承担刑事责任( )

A、放火  B、投毒   C、破坏交通工具   D、爆炸

11、某公安派出所所长甲某,乘民航飞机执行任务,将1支“六四”式手枪和50发子弹及警用匕首两把放入公文包中,委托熟人避开机场安全检查带上飞机。

在飞行中,甲某与邻座的乙某在闲聊中发生激烈争吵,断而互相扭打,甲恼羞成怒,掏出包中手枪,顶住乙某脑门说:

“信不信用我一枪打死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