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905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40.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家长会参考资料.docx

家长会参考资料

15岁“乖孩子”蒙塑料自杀,生前作文值得每个父母、老师警醒!

就在前几日,深圳一名15岁少年蒙塑料自杀,年少生命以这样极端的方式告别世界,实在令人揪心。

为什么一个花季少年会如此草率的结束自己的生命?

这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挫折呢?

他的离世,又会给家长、老师们带来哪些警示呢?

15岁少年,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告别世界

1月6日,深圳当天的天气较好,中午出了太阳。

家住龙岗区平湖街道华南城附近一个小区的刘先生原本要晒被子,却发现念初三的儿子新新(化名)躺在床上,已经没了气息。

刘先生自己做了十多分钟人工呼吸之后,120赶到现场又进行了紧急抢救,随后宣告抢救无效。

警方目前已初步排除他杀可能。

对于新新自杀的原因,家长认为是前两天儿子曾因欺骗老师被要求写检讨书,事后却交不出来,这是孩子自杀的导火索。

而校方提供了一份新新写的作文,里面写着:

他们(父母)给我的厚重的爱我开始觉得沉了,我想去推开。

这个悲剧,引发了不少人的唏嘘。

究竟导火索是什么,小编并不想做判断,也不敢妄自揣测。

只是惋惜这个孩子正值青春年少,本应是天真无邪的年龄,却以蒙塑料袋自杀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听话的孩子说,他给自己的心装了一把很难打开的锁

新新的父母都是福建人,初中学历。

2001年,两人在老家生下了新新,夫妻俩只有这一个孩子,孩子出生后一直由夫妻俩自己来带,小时候,孩子在老家上了幼儿园。

2006年,夫妻俩带着新新一起来深圳闯荡,在龙岗区平湖街道一处居民房里开设了一个小店。

新新的父亲说,新新从小比较乖,不惹事,听老师的话,不管是在小区也好,还是在学校里,和别人的关系都是挺好的,从来没有逃过课。

新新小学时成绩优秀,上了初三分到快班,成绩有所退步。

但新新的父亲说,对孩子的要求不高,能上高中就行了,没有想过一定要上什么学校才行,至于将来是否要考大学,还没有想那么远。

据学校提供,新新在最近一次参加考试,命题作文《心声》中写到了父母。

在这篇文章里,新新写道:

对我来说,一句感恩的话比错事更加难以开口。

从前,我是一个非常听父母话的孩子,从不反抗他们,只是有点贫嘴。

但是时光飞逝,我已经长大了,他们给我的厚重的爱我开始觉得沉了,我想去推开,生怕将这份爱打翻,但我每每用力,换来的是更多的沉重。

我去找母亲商谈,我问母亲,妈,你觉得我现在几岁了?

母亲说:

不论你几岁,你都是妈的好儿子。

母亲是理解了我的话,可是她的理解太单纯了,于是就在这充满爱的气氛中结束了我第一次人生商谈。

小时候我对他那些风光的“陈年旧事”半信半疑。

随着时间的脚步,我也理解了父亲的话语,父亲他从来没有对我说过谎,我也信任父亲是一个正直的人,我认为他的心对我一向是打开着的。

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再商谈了,只要打开自己的内心,他们一定会理解的。

但是小时候父母不认为我的秘密是秘密。

当然我也不认为。

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给自己的心装了一把锁,事到如今再去打开已经非常困难了。

我强去打开他,这种感觉就像撕裂一般疼,心中的话像洪水一样涌来,但被我凝成了一句心声:

“感谢你们,我已经长大了!

从新新父母的介绍,还有新新的作文,都可以看出,他是个“好孩子”,懂事,听父母的话。

然而,从他的《心声》中,不免看出,这个孩子的心却太过沉重。

他和家长的沟通,似乎不太顺畅。

最后,写给警醒家长和老师的5句话:

有一句名言,你不懂孩子的世界,是因为你不懂的蹲下来和他说话。

悲剧已经发生,逝去的生命无法追回,但是,对我们父母、老师来说,却是要警醒和反思的。

第一、孩子太“乖”,不一定是好事

很多家长、老师高兴,自家孩子听话。

但太听话,太乖了,却不一定是好事。

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从心理角度来说,孩子青春期叛逆是正常的。

相反,孩子都没有反抗,没有不“乖”,才是家长和老师们应该担心的。

有时候,孩子外在的乖巧懂事可能是孩子内心的一种自我控制与压抑。

长期、过度的自我压抑,会令孩子变得自我,时刻处于应激状态,非但不能形成放松的态度和良好的自我接纳,反而会总是紧张的、自我监督与否定的。

所以,如果孩子该幼稚的时候不幼稚,该调皮的时候不调皮,该犯错的时候不犯错,该叛逆的时候不叛逆,请家长们一定要警惕起来,关心你的孩子。

第二、爱孩子,但不要给得太沉重

“要不是为了孩子……”“为了孩子,我当年……”父母有时这么说,其实是强调自己爱孩子,而非真的是自己付出多少。

殊不知,这样的说辞或行为,对于年少的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了,他们可能背负不起。

孩子会感恩父母,感谢他们的爱,但同时也会因为这沉甸甸的爱而束缚。

他会不敢表现自己,不敢让父母担心,从而无限缩小自己,失去自己。

第三、俯身,多用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老师和家长要记得,当孩子主动与你交谈的时候,一定要俯下身来倾听。

因为,当孩子的主动诉说得不到回应的时候,那么很可能他从此就会关上心扉,如同那个15岁自我的少年一般,认为“没有再商谈的必要了”。

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卢勤说过:

很多父母总是苦恼,我们创造了生命却难以让生命更精彩;我们付出了爱,却收获不到爱的果实。

这是为什么呢?

爱孩子是人之常情,天下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

然而怎样爱孩子,并不是每个做父母的都明白的。

爱孩子就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不会在自己没了解实际情况前去做错误的决定,去发表不恰当的言论。

第四、不要给孩子压力,要教会孩子舒缓压力

不要以为,只有大人有压力,孩子也会有。

为什么我们总会忽略孩子的压力呢?

大人懂得缓解、释放压力,而大多数孩子不懂。

有时候,家长不和老师知道,他们首先是孩子的压力来源。

所以,当家长,首先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

除此之外,还要帮孩子身上的压力卸一卸,教会他们解压的方法,让孩子不要承担太多。

第五、别把孩子,永远当作是个孩子

父母似乎都抱着这种心态:

不论你几岁,在我眼中,你永远都是孩子。

孩子10岁,父母当他是孩子。

而孩子15岁了、20岁了,父母还抱着孩子10岁的心态对待。

父母忘了自己会老,孩子会长大。

但是孩子却不一样,他会逐渐长大。

他会强调和父母平等的对话,渴望得到理解。

他们会有自己的世界,有父母不参与的生活,并且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

逝者已逝,失去的生命已经无法挽回,但是这件事带给人们的警示却应该长存心间,对待孩子、对待青春,家长和老师们要学会反思,在爱孩子的同时,更要懂得如何去“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