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80949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docx

微机原理题目及知识点整理

填空题

1、8086CPU内部按功能可分为 总线接口单元 和 执行单元 两个独立单元。

它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负责CPU对存储器和外设的访问 和 负责指令的译码、执行和数据的运算 。

p17、p18

2、CPU总线包含三种不同功能的总线,双向的有 数据总线 和 控制总线 ,单向的有 地址总线 。

其中 地址总线 的位数决定了CPU可以直接寻址的内存范围。

比如,8088CPU有20 根数据总线, ⑩ 根地址总线,所以,其最大内存容量 1MB 。

p6//字节编址

3、IO/M、WR和RD这三个信号构成了微机系统的基本控制信号,组合后可形成四种基本的总线控制,即 存储器读 、 存储器写 、 I/O读 和 I/O写 。

p96

4、在最小组态下,8086CPU地址总线是由 3 片地址锁存器进行锁存和驱动,其数据总线采用 2 片数据总线收发器,以增加数据总线的驱动能力。

//8086地址线为20位,数据线为16位,地址锁存器与数据总线收发器均为8位。

5、80386CPU对存储器的管理分为分段和分页管理机制,分段管理是将 逻辑地址  转换为 线性地址 ;分页管理是将 线性地址 转换为物理地址。

6、CPU对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就是对I/O接口中各端口的读/写操作。

7、当CPU进行读操作时,外部数据通过数据总线送往CPU;当CPU进行写操作时,CPU数据输出到主存或外设。

8、衡量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最主要是主频和字长。

//主频:

微处理器的时钟频率;字长:

微处理器单位时间内的处理位数。

9、8086的中断系统中硬件中断分为两类:

一类是不可屏蔽中断,其是通过CPU的NMI引脚进入的;另一类是可屏蔽中断,其是通过CPU的INTR引脚进入的。

p97

10、接口技术是专门研究处理器和外部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方式、接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的。

11、8086的中断系统以位于内存0段的000H~3FFH区域的中断向量表为基础,中断向量表中最多可容纳256个中断向量,这些中断对应的中断类型号为0~255。

p156

 

知识点整理

1.CPU的读写操作、微处理器的性能指标:

参考填空题6、7、8。

2.中断响应中两个总线周期。

p160

主要是对于时序图的理解,熟悉书中160页内容,理解两个总线周期的作用。

第一个周期8259A收到外设的中断请求(IR0~IR7),分析请求并向CPU请求中断(INT),CPU做出响应(INTA*),锁住总线(LOCK*),8259A在级联方式时选择从片(CAS0~CAS2,输出被响应中断的从8259A的编码);

第二个周期CPU发出第二个响应(INTA*),8259A把中断向量号送上数据总线(D0~D7),CPU利用向量号执行中断程序。

主要理解其中“4)8259A收到第一个INTA有效信号后,使最高优先权的ISR置位,对应的IRR复位”即进入中断服务状态,“5)8259A在收到第二个INTA有效时,把中断向量号送上数据总线,供CPU读取”即让CPU处理中断。

补充:

关于中断还可能会考查关于中断级联的问答题,要求画出连接:

3.三大总线,DB和AB决定什么。

p7

微机三大总线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是微处理器与存储器与I/O接口之间信息传输的通路。

地址总线(AB):

由微处理器向外设的单向总线,用以传输微处理器将要访问的外设的地址信息。

地址线的数量决定了系统直接寻址空间的大小。

数据总线(DB):

微处理器与外设间数据传输线,为双向总线。

读操作时,外设将数据输入微处理器,写操作时,微处理器将数据输出外设。

数据线的数量决定了一次可传输数据的位数。

控制总线(CB):

双向总线,用于协调系统中个部件的操作,有些信号线将微处理器的控制信号或状态信号送往外界,有些信号线将外界的请求或联络信号送往微处理器。

控制总线决定总线功能强弱与适应性的好坏。

4.DMA及相关。

其传送过程涉及的信号。

p140、p151、p189~p193

直接存储器存取DMA是一种外设与存储器之间直接传输数据的方法,适用于需要数据高速大量传送的场合。

DMA数据传送利用DMA控制器进行控制,不需要CPU直接参与。

传送过程涉及的信号(参考p189~p190):

请求和响应信号:

总线请求HRQ与总线响应HLDA(用以获取总线控制权)、通道请求DREQ0~DREQ3和通道响应DACK0~DACK3;

传送控制信号:

地址选通ADSTB和地址允许AEN(锁存和发送地址)、地址线A0~A7和数据线DB0~DB7(在传送期间分别用于输出低8位与高8位存储器地址)、存储器读MEMR*、存储器写MEMW*、I/O读IOR*、I/O写IOW*。

5.8237控制下进行“存储器读写传送”对应有效信号、两个周期。

DMA读:

把数据从存储器传送到外设。

MEMR*有效从存储器读数据,IOW*有效把数据写入外设;

DMA写:

把外设输入的数据写入存储器。

IOR*有效从外设输入数据,MEMW*有效把数据写入存储器。

DMA传送时序图:

两个周期:

空闲周期:

复位后及没有DMA请求则处于空闲周期,8237A作为从设备受微处理器控制,在此周期8237A始终执行Si状态。

有效周期:

8237A在Si状态采样到DMA请求则进入有效周期,8237A作为主控芯片控制DMA传送操作。

6.8253计数器位数及写控制字时A0、A1的状态。

p177

每一个计数器通道有一个16位减法计数器。

写控制字时A0、A1的状态为1、1,即高电平。

CS*A1A0

I/O地址

读操作RD*

写操作WR*

000

40H

读计数器0

写计数器0

001

41H

读计数器1

写计数器1

010

42H

读计数器2

写计数器2

011

43H

无操作

写控制字

7.8255A控制字、分组、工作方式、端口位数。

p203~

控制字包括方式控制字及端口C置位/复位控制字,参考书p208~p209。

分组:

3个数据端口分为两组进行控制,A组控制端口A(PA0~PA7)和端口C的上(高)半部分(PC4~PC7);B组控制端口B和端口C的下(低)半部分(PC0~PC3)。

工作方式:

有3种工作方式:

方式0、方式1和方式2,参考书p204~p207。

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主要用于无条件传送和查询方式的接口电路,3个端口均可工作在此方式;

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主要用于程序查询和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端口A和B可工作在此方式;

方式2双向选通传送方式,适用于与双向传送数据的外设及程序查询和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只有端口A可工作在此方式。

端口位数:

均为8位,注意C端口分上下。

8.8259初始化命令字约定及确定使用哪个操作命令字。

p163、p167

初始化命令字必须按照ICW1~ICW4的顺序写入。

ICW1(初始化字)和ICW2(中断向量字)必须写;

ICW3(级联命令字)由ICW1的SNGL(D1,决定是否级联)决定,SNGL=1则不需写ICW3,SNGL=0则需写入ICW3;ICW4(中断方式字)由ICW1的IC4(D0)决定,为1要写,为0则不写。

操作命令字的确定(参考书中p167的例子):

moval,0ah;0AH=00001010B

out20h,al

nop

inal,20h

看端口地址,20h为偶地址则A0=0,那么输出的命令字有ICW1、OCW2和OCW3(参考p159),再看命令字内容,ICW的D4固定为1,排除;OCW2的D4D3固定为00,排除;所以为OCW3。

那么读了哪些内容?

D2D1D0=010,所以是读了IRR的内容(参考p166表7-5)。

如果为奇地址如何区分?

奇地址输出的命令字有ICW2、ICW3、ICW4和OCW1,根本区分不出来,所以应该不考。

9.同步异步的传输单位。

p234

异步通信以字符为传输单位,同步通信以帧为传输单位。

10.CS作用、串行接口的典型结构。

p239

CS为片选信号,用以选中芯片,只有当一个芯片的片选信号有效时,微处理器才能对此芯片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

串行接口的典型结构参考书中p239~p240。

主要是发送/接收的保持/移位寄存器组成的双缓冲结构对串/并数据的转换以及如何实现串行数据的发送与接收。

串行数据的发送:

来自CPU的并行数据存放在发送保存寄存器中,发送时数据进入发送移位寄存器,加入起始位、校验位和停止位逐位输出(串行数据)。

串行数据的接收:

接收到的串行数据在接收移位寄存器中去除起始位、校验位和停止位转换成并行数据,接收完一个字符后送入接收数据缓冲寄存器。

11.高速缓存主要解决的问题。

缓存数据,主要解决CPU与存储器之间速度不匹配的问题,以提高处理效率。

12.接口技术研究的问题。

CPU和I/O设备之间传送的信息。

三种技术,编址方式。

p134、p136、p140

接口技术研究的问题:

外设在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信息格式以及工作速度方面彼此差别大,不能与CPU直接相连,必须经过转换电路即I/O接口。

传送的信息:

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

数据传送方式(三种技术):

程序方式(分为无条件传送与中断传送)、中断方式与DMA方式。

p140

编址方式:

I/O端口与存储器地址独立编址、I/O端口与存储器地址统一编址及I/O地址译码。

13.计算存储芯片构成存储系统。

p110

芯片的存储容量=存储单元数×每个存储单元的数据位数=2M×N

M为地址信号(地址线数量),可以区别2M个存储单元,N为每个存储单元保存的数据位数。

可参考书中p111的例子。

14.中断分类相关。

p153

参考书中p153,除了分类还可以了解中断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对应的标志位。

内部中断(软件中断):

除法错中断、指令中断、溢出中断、单步中断。

外部中断(硬件中断):

非屏蔽中断、可屏蔽中断。

15.结合引脚的总线四种操作组合。

p96

总线操作

信号

IO/M*

WR*

RD*

存储器读

MEMR*

存储器写

MEMW*

I/O读

IOR*

I/O写

IOW*

16.分时复用技术。

p95

同一引脚在不同时刻具有不同的功能,优点是可以减少对外引脚的个数。

常见的是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的复用,在不同的时钟周期输出不同的数据(参考书中p95)。

17.为何需要接口电路:

参考知识点12.

18.8088的逻辑结构。

参考p18的图2-2及上下文。

主要是理解总线接口单元及执行单元的作用,分别执行哪些操作。

地址加法器的作用(p23):

将逻辑地址中的16位段地址左移二进制4位(相当于在段基址最低位后添4个“0”),然后与偏移地址相加获得20位物理地址,以进行寻址。

19.中断相关、中断向量、中断向量号计算。

p156

中断相关参考知识点14,对于中断向量可参考填空题11题。

主要是中断向量号计算,依照公式

中断向量的地址(物理地址)=中断类型号(n)×4

来计算地址或类型号(也叫向量号),以及写出中断入口地址。

这里举个例子(不是老师给的题):

PC机采用向量中断方式处理8级中断,中断号依次为08H~0FH,在RAM0:

2CH单元开始依次存放23H、FFH、00H和F0H四个字节,该向量对应的中断号以及中段程序入口是?

解答:

每个中断向量在中断向量表中占4个字节。

低16位存放中断程序的偏移地址IP,高16位存放中断程序的段地址CS。

对于本题,中断类型号:

2CH除以4得0BH; 中断程序入口地址CS:

IP为F000:

FF23H。

这里要注意除法运算的进制问题,以及入口地址的书写。

20.六个周期及相互关系、五个地址。

p98、p23

六个周期(p98):

指令周期:

一条指令取值、译码到执行完成的过程。

包含多个总线周期。

总线周期也称机器周期:

伴有数据交换的总线操作。

包含多个时钟周期。

时钟周期:

CPU进行不同的具体操作,处于不同的操作状态。

时间长度为时钟频率的倒数。

空闲周期:

时钟周期的一种,一般是芯片空闲时所处的状态,CPU在此状态进行内部操作,没有对外操作。

等待周期:

时钟周期的一种,一般是芯片等待是所处的状态,CPU在等待周期维持之前的状态不变,直到满足某种条件进入下一个时钟周期。

//例子可参考p99的写总线周期。

五个地址(p23):

物理地址:

对应每个物理存储单元都有一个唯一的20位地址,微处理器通过总线存取存储器数据时采用这个地址。

逻辑地址:

分段后在8088内部和用户编程时,采用的“段地址:

偏移地址”形式称为逻辑地址。

偏移地址:

主存单元距离段起始位置的偏移量。

线性地址:

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变换之间的中间层,线性地址是一个32位无符号整数,过逻辑地址变换得到。

虚拟地址:

从0号单元开始编址,顺序分配符号名对应的地址单元,不是主存中的真实地址,故称为相对地址、程序地址、逻辑地址或称虚拟地址。

《软件设计师教程》p116

21.DMAC如何控制总线。

参考知识点4、5。

DMAC通过总线请求HRQ与总线响应HLDA来向CPU申请获取总线控制权,通过地址允许AEN来将锁存的高8位地址送入系统总线,DMA传送时用来屏蔽其它的总线驱动器。

通过MEMR*(IOR*)与MEMW*(IOW*)来实现存储器与外设通过总线的数据传输。

22.三大总线形成相关。

最小模式:

地址总线:

CPU的AD0~AD7,A8~A15,A15~A19通过地址锁存器8282(3片)构成。

 

数据总线:

直接由AD0~AD7提供,或通过数据收发器8286(8088为1片,8086为2片)供给。

 

控制总线:

直接由CPU的控制线供给。

最大模式:

地址总线:

CPU的AD0~AD7,A8~A15,A15~A19通过地址锁存器8282(3片)构成。

数据总线:

通过数据收发器8286(8088为1片,8086为2片)供给。

控制总线:

通过总线控制器8288供给。

最大模式配置和最小模式配置有一个主要的差别:

最大模式下多了8288总线控制器。

23.片选信号:

参考知识点10

 

24.8255的初始化编程。

p208

主要是按题目要求对照控制字格式(p208)写控制字,然后写地址,写控制字,送到控制端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给出四个地址,则应使用控制端口的地址,如给出地址:

端口A60H,端口B61H,端口C62H,控制端口63H,则应使用63H。

另外还有置位某一端口的某一位与端口C的置位/复位,参考书p209。

方式控制字格式图:

例如:

要求:

A端口:

方式1输入;C端口上半部:

输出,C口下半部:

输入;B端口:

方式0输出

方式控制字:

10110001B或B1H,初始化的程序段:

movdx,0fffeh;假设控制端口为FFFEH

moval,0b1h;方式控制字

outdx,al;送到控制端口

例如:

设8255A的A口、B口、C口和控制字寄存器的端口地址分别为80H,82H,84H和86H。

要求A口工作在方式0输出,B口工作在方式0输入,C口高四位输入,低四位输出,试编写8255A的初始化程序。

 

方式控制字:

10001010B或8AH,初始化的程序段:

movdx,86h;控制端口地址为86H

moval,08Ah;方式控制字

outdx,al;送到控制端口

//感觉应该也可以直接out86h,al这种方法,因为8253采用这种方法,地址也没有什么不同,不太确定,考试还是按要求为妙。

 

25.8253的初始化编程、脉冲信号编程或功能描述。

p181

主要是按题目要求对照控制字格式(p181)写控制字,按地址送到控制端口。

依然要注意分清地址。

方式控制字格式图(p181,通道即计数器,BCD计数即十进制计数,使用的为BCD码):

初始化编程例如:

要求计数器0为方式3,采用二进制计数,控制端口地址为43H

方式控制字为00初始化的程序段:

moval,36h;36H=00110110B

out43h,al;写入方式控制字

写入计数值例如:

要求计数器0写入技术初值1024(=400H),计数器0地址为40H

程序段(接在初始化程序段后):

movax,1024;计数器初值

out40h,al;写入低字节计数值

moval,ah;高字节数据放入al

out40h,al;写入高字节计数值

功能描述即根据命令字的格式写出功能即可。

26.8259的功能描述。

p163

参考书中p163~p167。

功能描述只要根据命令字的格式写出功能即可。

需要注意各方式字对应的A0,可参考知识点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