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0985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65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测量施工方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7测量施工方案.docx

17测量施工方案

亳州工业园区7#还原小区建设项目

测量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中铁建设集团济南分公司第二十三项目部

2015年5月1日

目录

1、编制依据1

1.1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1

1.2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1

1.3测绘院给定的坐标及高程点1

2、工程概况1

2.1工程总体概述1

2.2结构设计概况2

2.3各建筑单体概况2

3、施工测量准备3

3.1测量准备3

3.2内业准备4

3.3图纸阅读5

3.4测量基准点的校核5

4、施工安排5

4.1项目构架图5

4.2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工5

4.3建筑物定位坐标点、水准点的引用6

4.4平面控制网的测设7

4.5高程控制网的测设12

5、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作业13

5.1平面施工测量13

5.2高程测量16

5.3模板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18

6、内装修施工阶段的测量18

7、外装修施工阶段的测量18

7.1线位复验18

7.2竖线投测19

7.3标高复测19

7.4注意事项19

8、沉降及位移观测19

8.1塔吊基础沉降观测19

8.2建筑物的沉降观测20

8.3基坑变形观测20

8.4施工电梯及外架沉降观测21

9、施工要点及验收方法21

9.1验收流程及人员21

9.2步步校验22

9.3验线处理等级22

10、测量人员的基本准则22

11、仪器的检验和使用22

11.1仪器的检验22

11.2仪器的使用23

12、测量资料23

13、实测中应注意的问题23

13.1标高引测23

13.2线位投测23

13.3计量器具24

13.4做点、弹线24

14、质量要求24

15、成品保护25

16、安全文明施工25

17、环保措施25

18、成本节约措施25

19、附图26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

《亳州工业园区7#还原小区建设项目施工总承包合同》

《亳州工业园区7#还原小区建设项目施工定位图》

《亳州工业园区7#还原小区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亳州工业园区7#还原小区建设项目施工图纸》

1.2标准、规范、规程及其他

表1-1

序号

施工规范、规程名称

编号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3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4

《城市测量规范》

CJJ/T8-2011

5

《建筑变形测量规程》

JGJ8-2007

6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1.3测绘院给定的坐标及高程点

表1-2

序号

类型

点号

坐标值(m)

备注

1

坐标点

C1

3749090.878(X)

497150.386(Y)

2

C2

3748850.905(X)

497150.493(Y)

3

高程点

H1

37.734m

2、工程概况

2.1工程总体概述

工程总体概述表2-1

序号

名称

内容

1

工程名称

亳州工业园区7#还原小区建设项目

2

工程地点

亳州市工业园区利辛路以南、研发路以东、振谯路以西、桃园路以北

3

建设单位

亳州金地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4

监理单位

河北方舟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5

工程类型

□公建□工业建筑■住宅□市政□公路□其他

6

结构类型

□框架■框剪□框筒□筒中筒□钢结构

7

栋数及层数

共计8栋单体工程,层数:

4#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5#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6#楼为地上32层,地下1层;7#楼为地上30层,地下1层;8#楼为地上33层;14#楼为地上33层;15#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16#楼为地上33层,地下1层;地下车库为地下1层

8

建筑面积(m2)

20.04万平方米

9

檐高

4#、5#、6#、8#、14#、15#、16#楼96m,7#楼87.75m

10

层高说明

商铺首层4.5m,二层4.2m,住宅2.9m

11

合同工期

合同工期720天,计划工期720天。

2.2结构设计概况

结构设计概况表2-2

序号

项目

内容

1

结构形式

住宅

剪力墙结构

地下车库

框架剪力墙结构

配套商业

框架结构

2

基础形式

住宅

墙下筏基

地下车库

平板式筏基

配套商业

独立基础

3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

二级

4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

丙类

5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6

人防设置等级

6级

人防所在层

5#、6#楼-1层;局部车库-1层

2.3各建筑单体概况

各建筑单体概况表2-3

栋号

地上层数

地下层数

檐口高度(m)

每栋总建筑面积

(地上建筑面积)(m2)

地下室层高(m)

标准

层高

4#

33

1

96

25546.09(24794.98)

3.5

2.9

5#

33

1

96

21706(21054)

3.5

2.9

6#

32

1

96

27034.52(26281.52)

3.5

2.9

7#

30

1

87.75

17106.2(16566.2)

3.5

2.9

8#

33

1

96

14747

3.8

2.9

14#

33

1

96

14719.2

3.8

2.9

15#

33

1

96

24794.98

3.8

2.9

16#

33

1

96

25546.09(24794.98)

3.5

2.9

地下车库

/

1

/

33672

3.8

/

3、施工测量准备

3.1测量准备

3.1.1施工测量:

包括工程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测量仪器的检定与校核,测量数据准备,施工场地测量等;

3.1.2检查专业图的平面位置标高是否有矛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人员反应便于及时解决。

3.1.3认真做好测量成果与现场定位桩的交接工作,并妥善保存和保护。

3.1.4为保证建筑物定位依据点的准确性,对定位依据点使用前必须进行内业校算和外业校测,定位桩点不少于3个。

3.1.5人员的组织。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要求,项目部指派专业测量负责人肖广宗负责本工程施工测量工作,指派人员持有岗位资格证书和上岗证,并且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各施工队指定两名或以上具有一定测量技术经验,能准确熟练运用仪器的测量员配合项目测量负责人进行现场施测。

为保证建筑物楼层放线的测量精度,采用了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等。

测量仪器配置详见下表:

测量仪器配置表表3-1

序号

仪器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检定日期

备注

1

全站仪

GTS-102N

1台

2015.5

仪器配套设备齐全有效

2

经纬仪

DT202C

1台

2015.5

3

水准仪

32XL

1台

2015.5

4

激光垂准仪

DZJ20C-1

1台

2015.6

5

水准标尺

5m

1把

2015.5

6

钢卷尺

50m

1把

2015.5

7

钢卷尺

5m

5把

2015.5

注:

所用测量器具必须送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计量器具检测单位进行检定,保证测量器具使用的准确性、可靠性。

同时,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器具必须及时复检,以保证测量器具在有效期限内。

所有仪器的使用项目部将制定测量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将仪器使用及保管责任到人,督促测量人员严格、正确操作方法,并爱护、保管好仪器。

3.2内业准备

人员培训:

施工前,由项目部总工组织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土建工程师、技术员、测量员、资料员等技术相关人员认真仔细学习测量规范、规程,熟悉各种位置的测量、测设方法。

同时,由技术负责人进行测量技术交底,明确测量要求。

测量作业要求如下:

3.2.1严格执行审核原始数据的正确性,坚持测量工作步步校核,坚持自检、互检、交叉检的制度,合格后由土建工程师验线;

3.2.2遵循“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工作程序;

3.2.3测量记录要及时,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清楚、原始依据正确;

3.2.4测量计算的基本要求:

依据准确、计算有序、方法科学、步步校核、结果可靠,记录中数字的位数反映测量的精度,例如水准读数精确至毫米;

3.2.5测量结果现场标识要统一、明确,务必确保不让施工现场任何相关人员误解;

3.2.6测量人员必须明确为工程服务的目的,工作中必须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

测量人员必须要虚心学习、及时总结经验,发扬开创进取的创新精神。

3.3图纸阅读

3.3.1测量为工程服务,所有施工测设必须以图纸为依据,因此测量作业前,必须熟悉掌握图纸,对施工图中的每一结构部位的形状、尺寸、位置都了如指掌;

3.3.2工程施工中,由项目部资料员负责将工程的设计变更、洽商及时送达技术室,专业技术负责人及测量人员对变更内容仔细解读,并将变更内容标识到图纸中,现场按设计变更放线。

3.4测量基准点的校核

使用前,为保证建筑定位依据点的准确可靠,需对基准点进行业内核算和业外校核。

无误后,才能作为各栋楼及车库的建筑定位依据。

通过对甲方给予的坐标和高程点进行复核,误差范围均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能够准确使用。

4、施工安排

4.1项目构架图

图4-1项目构架图

4.2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工

项目管理人员职责分工表表4-1

序号

职务

姓名

职责

1

总工

毕作超

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工程测量的技术管理工作,测量方案的审核,对工程测量定位、基槽放线进行验收,并定期对测量放线抽查验收;负责组织计量员检查计量设备的使用情况

2

技术主管

林亮飞田崇房

指导测量放线、放样工作,复核放样资料,审核测量记录;参加每月计量器具使用情况检查,负责工程施工测量方案的编制。

3

土建技术员

林军

指导测量放线、放样工作,复核放样资料

4

测量员

肖广宗

负责工程施工测量交底的编制、参加日常施工测量的验线工作,以及各项测量记录的填写、报审等工作,并根据施工测量方案,全面负责工程的施工测量放线和验线工作,完成所属各项测量任务;建立施工项目测量档案、台帐,收集、整理、编制测量竣工资料;负责仪器管理和一般校正,建立仪器管理台帐;负责测量施工日志的记录;甲方、监理或上级部门需要时,负责提供有关测量成果或依据;参加每月计量设备使用情况检查;负责仪器的送检工作,协助完成放线和验线工作,并做好文字记录,做好内业资料工作;维护、保养仪器设备和工具,并确保其安全;负责记录每月计量检查内容,留存自查记录和整改记录;负责计量系统的填报工作。

5

质检员

王涛涛

负责日常测量验线工作

6

资料员

郑圆

负责对测量资料进行保存、归档工作

7

施工队测量员

——

负责各楼的放线工作

4.3建筑物定位坐标点、水准点的引用

4.3.1定位测量放线。

根据施工总平面图以及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物(构筑物)定位(放线)测量记录》进行建筑物定位测量,闭合定位依据桩C1、C2无误后,向场区引测四个导线点,作为建筑物的依据控制桩。

4.3.2现场引测平面控制导线点。

依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成果表C1、C2坐标向现场引测四个控制点(K1、K2、K3、K4),引测原则是四点必须通视,便于测量施工,精度要符合测角中误差±10”,边长相对中误差1/10000。

(见附图一:

导线点引测示意图)

控制点周边用钢管等做好围栏,起到保护控制点的作用,以确保不受外界干扰破坏。

控制点附近喷涂测量标识,起到警示降低破坏的作用,同时也易于后续发现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施工期间如果控制点受到破坏,需及时转移控制点,并校核确保施工的准确性。

4.3.3现场标高引测。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成果表中的H1(37.734m),采用附合测法,前、后视等长的原则,用水准仪往返两次引测到场区内。

在现场利于施工的地方引测4个基准点,每次在楼座引测标高时,必须闭合这4个基准点,并且每个一定时间进行联测,以作相互检校。

检测后的数据成果必须做误差分析,以确保水准点的准确使用,现场所有的高程必须根据这几个点进行抄测。

待施工至首层后,在首层易于向上传递标高的位置布设高程的标准点,通过往返检测合格后,标注“▼”红漆作以标识建筑标高(一般为建筑1m线),精度要求闭合差必须≤±10√nmm(n为测站数)。

(见附图二:

现场标高引测示意图)

4.4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4.4.1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要求:

(1)平面控制应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2)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建筑和结构施工图及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3)控制桩点应选择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4)布设要求见表4-2,本工程等级为二级:

建(构)筑物平面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表4-2

等级

适用范围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一级

钢结构、超高层、连续程度高的建筑

±9

1/24000

二级

框架、高层、连续程度一般的建筑

±12

1/15000

三级

一般建(构)筑

±24

1/8000

4.4.2根据本工程现场情况、设计与施工的要求,按照便于施工、控制全面,能长期保留的原则,以校测闭合后的建筑物定位坐标点(测绘院给定的)为基准点,依据建筑物的施工图纸计算出轴线的距离,用延长直线法引测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线,测设场区平面轴线控制网。

(1)4#楼控制轴线1、8、12、19、27、31、38、A、E、H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24#楼控制轴线

(2)5#楼控制轴线1、5、9、15、22、26、30、A、F、P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35#楼控制轴线

(3)6#楼控制轴线1、4、12、18、25、30、35、42、C、J、S、U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46#楼控制轴线

(4)7#楼控制轴线1、4、12、18、25、30、35、42、C、J、S、U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57#楼控制轴线

(5)8#楼控制轴线1、5、10、14、18、A、E、L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68#楼控制轴线

(6)14#楼控制轴线1、5、10、14、18、A、E、L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714#楼控制轴线

(7)15#楼控制轴线1、8、15、20、27、31、38、A、D、H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815#楼控制轴线

(7)16#楼控制轴线1、5、12、19、25、31、38、A、C、G轴的1m控制线,如下图:

图4-916#楼控制轴线

(8)车库控制轴线1-29、2-3、2-9、2-18、2-23、2-27、2-A、2-E、2-J、2-N、2-U、2-a、2-g轴,如下图:

图4-10车库控制轴线

4.4.3控制桩点应该布设在建筑物周围,控制桩点一定不要布设在基坑开挖线内或太靠近待建建筑物,以保证长期保存和使用。

4.4.4控制桩点的布设:

(1)将经纬仪对中于各大角点,定出轴线控制桩及引桩和后视点,每条控制线上不少于两个桩点两个后视点,分布情况主要考虑轴线间的闭合校核。

(2)控制桩点必须进行妥善保护:

轴线控制点要定在比较安全的位置,定桩的程序:

经校核建筑物控制网准确无误→初定位挖坑→定位(木桩上作点)→混凝土浇注、砌砖。

精确定位(木桩上钉米钉子)。

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桩位和后视点(用红油漆标识)。

4.5高程控制网的测设

4.5.1根据测绘单位提供的水准点,在现场布设高程控制网,作为施工临时水准点,并做好测量标识。

布设高程控制时,各标高控制点的误差在2mm以内为合格。

4.5.2水准点应布设在通视良好、沉降稳定的位置。

4.5.3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网的精度。

4.5.4高程控制网的等级及观测技术要求:

高程控制网的等级为三级,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4-2: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表表4-3

等级

高差全

中误差

(mm/km)

仪器

型号

水准

标尺

与已知点

联测次数

附合或闭合环线次数

平地

闭合差

(mm)

三等

±6

AL12-32

双面

往返各一次

往返各一次

±12√L

注:

L为往返测段附合水准路线长度(km)

5、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测量作业

5.1平面施工测量

5.1.1平面施工测量的要求见表5-1:

施工层放线允许偏差表表5-1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外廓主轴线长度L(m)

L≤30

±5

2

30<L≤60

±10

3

60<L≤90

±15

4

90<L≤120

±20

5

120<L≤150

±25

6

细部轴线

±2

7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8

非承重墙边线

±3

9

门窗洞口线

±3

5.1.2地下部分轴线的测量控制:

(1)土方开挖、载体桩施工的测量控制:

建筑物轮廓线、基坑开槽灰线控制:

根据建筑物主轴线平面控制网及基础施工图,在待建场地内投测建筑物轮廓线;依据土方施工方案中基坑放坡系数,在建筑物轮廓线基础上放出基坑开槽灰线。

本工程±0.000以下施工使用现有的轴线平面控制网即可满足使用。

考虑到基坑边的稳定性,待基坑开挖完毕后,将轴线控制线引测至基坑边0.8m处,以便基坑内载体桩投测,同时在对面场地上做好相应的后视点。

本工程±0.000以下作业面积较大,每一施工区平面必须保证同一方向投测两条以上的轴线控制线,以保证轴线间尺寸的校核。

(2)基础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

基础施工阶段,基础底板和层间平面轴线定位采用经纬仪直接向待测投测轴线控制线。

为保证测设的精度要求,每个待测面至少要投测3条轴线控制线。

使用前要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方可根据轴线控制线在该平面上放出相应的轴线和细部线。

为便于测设,每个施测面的控制线应保持上下一致,以保证层间平面轴线逐层向上传递。

基础轴线、墙柱轴线的投测,依据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及基础、主体结构施工图,向基坑内投测基础、主体轴线,并在边坡护壁上做出明显标记。

当每一平面或每一施工段测量放线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互检,自检、互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3)墙柱结构施工阶段的测量控制:

依据建筑物平面轴线控制网、建筑及结构施工图,在楼板上投测墙柱轴线的控制线,投测完毕后进行角度、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根据轴线控制线放出墙柱边线及500mm控制线,放线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互检,自检、互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5.1.3地上部分轴线的测量控制:

(1)点位竖向投测:

本工程共8栋建筑,均采用激光垂准仪“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

每栋楼或流水段设置3个投测点,可选用机电设备预留洞上下投测,并保证测量精度,并且点位传递到各楼层后,要能通视,以便用经纬仪测出轴线控制线。

点位投测精度要求见表5-2:

点位竖向投测允许误差表5-2

序号

项目

允许误差(mm)

1

每层

3

2

总高度H(m)

H≤30

5

3

30<H≤60

10

4

60<H≤90

15

(2)平面轴线的测设:

因本工程地上部分的轴线控制采用激光垂准仪“内控法”进行轴线的竖向传递,所以在首层必须确保轴线控制线的精度,并在首层楼板上放置轴线控制点(内控点),作为上部结构轴线传递的基准点。

设置基准点采用预埋钢板(尺寸为10cm×10cm),并在钢板上刻划“十”字作为标记,以便使用激光垂准仪向上传递各楼层控制线。

从首层顶板开始每层顶板摸板安装时预留内控点的上传孔洞(利用机电设备预留孔),内控点必须保证每个施工区有四个点,以便闭合,预留洞的位置必须准确无误(事先应向施工队详细交底),以满足激光垂准仪向上投测轴线控制线的方便可靠。

图5-1内控基准点

各楼层点位传递上来后,用经纬仪测出轴线控制线,再用经纬仪及钢尺对轴线控制线进行角度和距离校核,经校核无误后,根据轴线控制线放出各细部轴线,放线完毕后,必须进行自检和互检,自检、互检合格后及时填写楼层放线记录表并报监理验线,以便能及时进行下道工序。

图5-2轴线竖向投测示意图

5.2高程测量

5.2.1高程传递原则及要求:

施工过程中进行标高引测,采用水准仪向基坑内和施工层传递,每层至少传递3个水准控制点以便相互校核,以其平均点引测水平线。

测量抄平时,应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点范围的中心位置,并进行一次精密定平,水平线标高的允许误差为±3mm。

同时,考虑到建筑物的沉降因素,在地上部分施工时,将标高作适当的调整。

标高传递的要求见表5-3:

标高竖向传递允许误差表5-3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每层

±3

2

总高H(m)

H≤30

±5

3

30<H≤60

±10

4

60<H≤90

±15

5.2.2高程传递:

(1)高程控制点的联测:

在向基坑内或地上楼层引测标高时,首先联测高程控制网点。

经联测确认无误后,方可引测所需的标高。

(2)地下部分高程的测量控制:

土方开挖施工高程控制:

采用高程传递法。

随着基坑挖土深度的不断增加,以现场内±0.000或+1.000高程点为基准点,用5m塔尺逐段向下传递,作为机械挖土深度的控制依据。

基坑底的高程控制:

为了保证±0.000以下高程点的准确性,坑底标高基准点的引测方法采用悬吊钢尺法,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采用水准仪以中丝读数法往基坑测设附合水准路线,将高程引测到基坑施工面上。

标高基准点用红油漆标注在基坑侧面上,并标明数据。

具体方法是在基坑边架设一吊杆,从杆顶向下挂一根50m钢尺,钢尺0点向上,在钢尺下端吊一重锤,随后在基坑外的高程控制点上测出塔尺上的前视读数、钢尺上的后视读数,然后在基坑内读出钢尺上的前视读数、基坑标高控制点塔尺上的后视读数,引测几个距基底1.000m的标高基准点,作为基底施工的高程依据。

悬吊钢尺法引测坑底标高基准点示意图见下图:

图5-3悬吊钢尺法引测坑底标高基准点示意图

基础施工的高程控制:

基础的标高控制利用筏板基础的柱插筋做参照点,用水准仪抄测标高控制点,并用红油漆做好标记,测量允许误差为±5mm。

(3)地上部分高程的测量控制:

工程出±0.000以后,可通过拆模后的柱或钢管向上拉尺将标高传递至施工层。

首层柱拆模后,以现场高程控制点为依据,将首层楼板标高的建筑1.000m线引测至建筑物四角及中间部位柱上,并用红油漆作好标记,以此作为向上引测标高的依据。

如下图:

图5-4建筑1m线标识

施工层标高基准点的引测使用拉尺法,每个区段至少拉测出两个以上的标高基准点。

引测到各施工层的标高基准点,应选择在拆模后的柱上,不得选在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