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1081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4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docx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二

山西省运城市空港新区2017届高三文综模拟考试试题

(二)

2017.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140分)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3年12月28日,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单独二孩”政策依法启动实施。

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决定,实施“全面二孩”政策。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某一时期(通常为一年)内出生的男婴总数与女婴总数的比值,用每百名出生女婴数相对应的出生男婴数表示,下表显示2008—2015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和年出生人数。

阅读材料,回答1-3题。

年份

出生人口性别比

出生人口(万人)

2008

120.56

1608

2009

119.45

1615

2010

117.94

1596

2011

117.78

1604

2012

117.70

1635

2013

117.60

1640

2014

115.88

1687

2015

113.51

1655

1.2008年以来我国人口性别比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B.生育观念的转变

C.“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D.“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

2.结合表中数据分析,“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数量变化及原因是

A.大幅度增加;生育观念转变B.增加幅度较小;生育观念的转变

C.大幅度增加;医疗设施完善D.增加幅度较小;经济压力较大

3.缓解当前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不足问题,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A.坚持“全面二孩”政策B.延迟退休年龄

C.吸引移民D.加快城市化进程

2016年10月17日,国务院《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确定将在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建设国家南菜北运生产基地,以弥补北方蔬菜基地的不足。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4-6题。

4.我国南菜生产基地生产规模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

秋季D.冬季

5.相较于北方的蔬菜生产基地,南方蔬菜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纬度低,热量充足B.经济落后

C.人口众多,市场广阔D.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6.南菜北运主要的运输方式可能是

A.水运B.航空C.铁路D.公路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0日17分35分,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9°N,38°E)非盟会议中心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下图为我国二十四节气和四季划分情况图。

结合材料回答7-8题。

7.与申遗成功当天最接近的季节和节气是

A.我国冬季、立冬B.我国秋季、小雪

C.欧美秋季、大雪D.欧美冬季、冬至

8.申遗成功的时刻,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南极圈以南地区为极昼现象

B.埃塞俄比亚首都当地时间为2016年11月30日12时35分

C.北京此时太阳位于西北方向

D.伦敦此时正值晌午

下图为某山地等高线,1月等温线、雪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9-11题。

 

9.该山所在的大洲可能是

A.南极洲B.亚洲C.大洋洲D.非洲

10.该山地雪线南北坡高度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北坡位于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B.南坡位于阴坡,气温低,雪线低

C.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高

D.南坡位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

11.此时该山海拔1200m处的气温大约是

A.19°CB.30°CC.10°CD.12°C

12.目前,我国针对影响环境的重点污染源大气、水、固体、噪声等四类污染物征收排污费。

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正式实施后,排污费将转换为环保税,税收收入将全部作为地方的财政收入使用。

这一变化

A.会增加地方政府的GDP,实现财政盈余的目标

B.凸显了行政手段的作用,督促企业履行环保责任

C.属于分配关系的调整,体现了效率优先的分配原则

D.使环境执法刚性增强,倒逼高污染、高能耗企业转型升级

13.右图表示某商品供求关系变化与价格变动的关系,其中D为需求曲线,S为供给曲线,E为均衡点。

下列能导致均衡点发生E向E1变化的是

①国际原油产量超预期增长,经济下滑影响石油需求

(该商品为石油)

②为维护粮食安全,我国政府提高粮食最低保护价

(该商品为粮食)

③高铁新开通里程增加,选择民航出行的乘客减少

(该商品为机

票)

④钢铁投资规模增加,住房和铁路等建设投资减少

(该商品为钢铁)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4.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是指投保人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时,保费在税前列支,在领取保险金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其实质是国家给予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产品的个人的税收优惠,达到降税养老的目的。

该险种的推出有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是

①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财政养老负担减轻→养老保障体系更完善

②政府税收减少→宏观调控能力减弱→杜会保障支出减少

③保险公司产品丰富→保费增加→保险公司利润最大化

④个人当期税负降低→商业养老保险销量提高→个人养老品质提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下列关于挤出效应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政府通过出售政府债券为其支出筹资,市场资金减少,从而利率升高,贷款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引起了挤出效应。

B.政府通过增加税收来为其支出筹资,减少了私人收入,使私人消费与投资减少,引起了挤出效应。

C.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政府支出增加引起了价格上升,减少私人消费与投资,引起挤出效应。

D.政府支出增加,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因价格上涨而减少,使投机需求的货币量减少,引起挤出效应。

16.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提交的民法总则草案三审稿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传输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个人信息”。

这一规定

①进一步明确了公民在现代信息社会中享有的个人信息权利

②通过禁止性法律,排除组织和个人公开他人信息的合法性

③加大了对非法获取或买卖个人信息的刑事打击力度

④有利于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使公民免受非法侵扰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17.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勇气,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新天地、创造新奇迹。

九十六年来,中国共产党一贯高度自信,这是因为

①历史和人民选择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

②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与时俱进的品质

③坚持以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

④走与群众相结合道路,获不竭力量之源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

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被专门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这让草原儿女感觉倍受鼓舞。

为做好庆祝活动,各级自治机关开展一系列活动,下列属于自治机关开展的活动的是

A.恩和民族乡积极开展那达慕大

会体育系列活动

B.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经典回放七十年——内蒙古歌舞乐影视作品集萃》

C.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协举行“见证自治区发展进程的图片、史料、老物件展示活动”

D.内蒙古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组织征集创作蒙古族歌曲活动

19.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近距离展示了稀世珍宝的复活技术,讲述了一批故宫文物修复者的“日常”:

擦掉黄花梨箱柜铜组件上的锈,显出黄澄澄的光;一个个齿轮的调适,大座钟上的野鸭终于能扇动翅膀;颜色已经黯淡了的瑟,一层一层刷上新漆后华彩焕然……经历岁月风尘而破旧残损的各种文物在一双双神奇的手中重新焕发光彩。

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是因为

A.文物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B.文物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是中华文明博大的重要标志

C.文物是中华文化的精神标识,是增强文化竞争力的根本途径

D.利用现代元素修复文物,可以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20.如图所示,“镜面效应’’描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种“奇怪”现象,即良好的企业发展态势并不必然造就稳定且高绩效的员工队伍,企业发展态势和员工心理几乎不成正比,而是构成反面对称。

这启示企业

A.矛盾无处不在,要持续激发负工的工作热情

B.部分决定整体,要注意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

C.具体分析问题,要致力于增强企业的扩张力

D.树立创新意识,要努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1.读右图,人们发现,面对母语或自己非常熟悉的语言,大脑往往能自动纠错,把英语中的字母顺序打乱也会得到类似的效果。

这里的“自动纠错”

A.是人脑自然而然的无条件反射

B.是基于对事物间联系的把握

C.说明要素之间的关系优于整体

D.关注到了矛盾双方的区别和对立

22.下列诗句中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①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②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

(宋欧阳修《古瓦砚》)

③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唐白居易《乐府•杨柳枝》)

④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唐杜甫《绝句·江碧鸟逾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3.经公众投票和最终评议,获得“2016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荣誉的是:

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火海救人英雄王锋、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支月英……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标准是:

为推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在各行各业具有杰出贡献或重大表现;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为社会公平、人类生活环境做出突出贡献;个人经历或行为,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

这一评选标准体现出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②人生价值的实现是自我奋斗的结果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24.中国衣冠服

饰制度自夏商时期已见端倪,到周代渐趋完善并成为“昭名分,辨等威”的工具,战国时期则出现了“七国异族,诸侯制法,各殊习俗”的现象。

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服饰多元成为主流B.等级政治走向消亡

C.思想领域百家争鸣D.宗法礼制逐渐崩溃

25.沈约撰《宋书·州郡志》曾感慨道:

“地理参差,其详难举,实由名号骤易,境土屡分,或一郡一县,割成四五;四五之中,亟有离合,千回百改,巧历不算,寻校推求,未易精悉。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

A.郡县制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C.对地方郡县的记载比较模糊D.地方行政区划变动比较频繁

26.孔子本人罕言“性与天道”,而朱熹则常提“理”“气”“性”“太极”等形而上的概念。

这一变化体现了儒学

A.思辨化的趋向B.信仰重建的完成

C.普及化的实现D.伦理纲常的弱化

27.明代农民被越来越深地卷入市场网络之中。

种植较广的经济作物,首推棉花和桑树,江南和华北都形成了大面积植棉区,蚕桑业则集中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福建、广东等地则利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广泛种植甘蔗、荔枝、龙眼等经济作物。

材料说明

A.明朝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明朝农业经营方式发生根本转变

C.明朝农业以专业化生产为主D.明朝农作物的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28.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

“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

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

”这表明他

A.主张“中体西用”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

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

29.清帝退位之初,曾有记

者问孙中山为何对“近日北京之政争”不甚注意,孙中山明确表示目前对中国的社会革新,“比党务与政治问题更有兴趣”。

材料中“社会革新”主要是指

A.振兴民族经济、改善民众生活B.反对军阀专制、捍卫民主共和

C.进行思想文化、教育上的启蒙D.号召民众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

30.下表是1935-1937年中国工矿业生产简表(单位:

吨)。

对该表蕴含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生铁

锰矿

1935年

256565

787061

36091747

31400

1936年

114315

809996

39902985

43400

1937年

556347

956683

37230469

79187

A.政府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B.官僚资本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C.政府实施了经济统制政策D.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结合

31.在新中国实行的各种版本的护照中,1950年版、1953年版、1958年版护照均为中俄文对照;1971年版、1975年版改为中法、英文对照,这一时期因私护照几乎为零;1980版将1975年版的“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改为“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国有效”;2005年签发的400万本护照中,80%是因私护照。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20世纪50年代护照版本体现了我国“一边倒”外交政策

B.20世纪70年代的中法、英文护照表明中美建交的实现

C.为扩大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合作,不再注明护照限定范围

D.2005年因私护照数量大量增加,推动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32.为了弥补《十二铜表法》对财产侵害问题上规定的不足,罗马法规定:

“因违法杀害他人的奴隶、四足动物或家畜者,应对其所有人按照它们被杀前一年内的最高价格予以赔偿,而对其他财物的损害,以它们在最后30天内的最高价格为准。

”这一规定

A.促进了罗马商品经济发展B.是罗马法趋于理性的表现

C.限制了奴隶主贵族特权D.体现了对奴隶和财产的尊重

33.有学者认为,明末以来,美洲的豆类、番茄、玉米、甘薯、辣椒等作物向中国、东南亚的广大地

区传播,以其丰厚的产出和充足的营养支撑着众多的人口,打破了传统的粮食结构,引起“餐桌革命”。

“餐桌革命”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市场的形成B.工业革命的开展

C.“商业革命”的影响D.亚洲人口的膨胀

34.备受世人推崇的美国1787年宪法解决了邦联体制的弊端,但在宪法正文中根本没有出现奴隶这个词,更没有涉及解决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以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美国宪法违背了民主的精神B.当时黑人对民权要求不强烈

C.美国宪法并未实践人民主权D.体现原则与妥协的宪政精神

35.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实际上4年就完成了。

这项“自上而下的革命”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大大增加——虽然是以杀戳、饥荒和大批的人口迁移为代价。

对于斯大林来说,前进时付出的高昂代价是不重要的。

他说,“我们落后于发达国家50年或100年”,“要么我们这么做,要么就完蛋”。

这种情况说明当时苏联

A.从事经济建设必然导致流血牺牲B.避免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C.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体现D.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2—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4分)

材料一: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有大小矿山约15万座。

由于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过度开采,很多矿区已进入中晚期,面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等方面的巨大挑战。

因开采而枯竭的废弃矿坑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矿山修复成为了很多废弃矿坑当下棘手的难题。

材料二:

地处重庆渝北区石船镇西部的铜锣山北段,海拔512-718m,森林覆盖率达80%,夏季气温比重庆主城区低5°C-10°C。

20世纪70年代开始,该地进行大规模碎石开采,高峰期碎石企业达50余家,形成大大小小的矿坑不计其数。

材料三:

2014年石船镇启动铜锣山废弃矿区综合开发项目。

2016年11月重庆市渝北区政府提出,进一步加强旅游环境与景观保护,健全旅游配套设施,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服务质量,打造两江国际影视城、悦来电影小镇、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等一批具有自然特色和人文景观的旅游精品项目。

下图示意铜锣山矿山遗址公园所在位置及范围。

 

(1)结合图文材料分析石船镇的地理位置。

(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石船镇废弃矿区综合治理的有利条件。

(8分)

(3)分析石船镇矿区综合治理对矿区修复的借鉴意义。

(6分)

(4)分析石船镇矿区综合治理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

(6分)

37.(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巴经济走廊位置和巴基斯坦地形

图。

 

材料二:

2016年12月6日,由31辆集装箱车组成的“横贯中巴经济走廊”商贸车队近日抵达中巴经济走廊最南端的瓜达尔港。

这是中巴经济走廊提出三年多来,首个贯通走廊的商贸车队,也是中巴双方真正实现货运车队贯穿走廊。

(1)分析中巴经济走廊在巴基斯坦境内穿越地

区的地形特征。

(6分)

(2)结合材料分析中巴经济走廊能够迅速贯通的原因。

(7分)

(3)分析中巴经济走廊贯通对巴基斯坦沿线地区的影响

(9分)

38.(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报告再次指出要“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材料一生活中的闲置品超乎我们的想象,据统计,一辆小轿车每天平均的闲置时间有23小时,小区停车位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空着的……分享经济应时而生,“不求拥有,只求使用”成为了新潮流。

分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即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进行资源匹配,整合重构了闲置资源,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成本,并最终打破了原有的商业规则,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价值创新的新形态。

目前全球分享经济呈快速发展态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路子,通过分享、协作方式搞创业创新,门槛更低、成本更小、速度更快,这有利于拓展我国分享经济的新领域,让更多人参与进来。

(1)结合材料一,描述分享经济的典型特征。

(6分)一般情况下,环保主义者、出租车公司老板和不习惯上网的老年人,是否都乐于拥抱分享经济?

请从经济学角度说明理由。

(8分) 

材料二 《中国分享经济发展报告2016》显示,2015年中国分享经济市场规模约为19560亿元,参与分享经济活动的总人数已经超过5亿人,预计到2020年分享经济规模占GDP比重将达10%以上。

但从实践层面看,分享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

当前社会信用环境不够好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瓶颈。

另外,资源分享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比较淡漠,分享经济涉及的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一直是被社会关注的热点;相关法律的调整跟不上其发展速度,传统的监管手段和方法在分享经济面前也难以实施。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在实现分享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家与公民应该扮演的角色。

(12分)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小镇建设可圈可点,一批文化小镇、旅游小镇、科技小镇、工业小镇、商业小镇、金融小镇等纷纷涌现、蓬勃发展。

2016年7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和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将特色小镇建设推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诗中的朔州曾是一个荒漠遍野的蛮凉之地,这也是之前很多人对西北边塞的初见。

如今的朔州正在默默耕耘,在政策的春风下全力打造一个充满生机的塞上“绿洲”右玉县位于朔州市最北端,多年来,莜面、荞面、豆面、玉米面、黄米面等大量输出,使这里形成了独特的粗粮饮食文化,吸引了周边不少省市的游客来当地品尝。

与此同时,右玉县牛羊成群,还彤成了大规模的畜牧业、屠宰业和肉食加工业,在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下,完成了“养殖——屠宰——加工——输出”的闭合产业链,成功打响了以“玉羊”为名的首个品牌。

近年来,右玉县政府着力打造宜居小镇,大力开发生态文化旅游资源,以举办“西口风情”生态旅游文化节为契机,打造边塞风情、生态体验、消夏避暑等特色品牌。

据了解,近年来,每年都有很多国内外知名艺术家和国内高校艺术院系师生常住右玉,进行艺术品创作,形成了国内艺术品界独有的“右玉现象”。

为此,右玉县正式推出了“中圆油画写生季”,并在右卫古镇建设艺术粮仓,推动文化旅游产品从单纯观光、休闲、度假向艺术品创造转变。

(1)结合材料,说明右玉县在打造特色小镇过程中是如何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

 

(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右玉县为什么重视打造小镇文化特色。

(12分)

(3)借鉴右玉县经验,请你就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提出两条建议。

(4分)

40.(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古希腊城邦时代起,欧亚非的滨海贸易就已经展开。

……但在公元2世纪前,中国与罗马没有直接的贸易关系。

据《后汉书》记载,大秦“其王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彩与之交市。

故遮阂不得自达”。

当时的东西方贸易主要通过中国的河西走廊,经过塔里木盆地南北边缘到中亚、西亚,一直到罗马。

这条商路在3世纪初中断后,东西方贸易主要靠海路。

4-5世纪,由于日耳曼人对西罗马帝国的侵扰和中国的割据混战,东西方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552年,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宣布丝绸由帝国政府官营。

之后,东西方贸易又趋于繁荣,中国向西方输出的商品除了丝绸还有大量瓷器,大量黄金从西方向东方流动。

11-13世纪,十

字军东征把西欧也卷入东西方贸易中来,地中海城市国家大发战争财,商品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而在东方,蒙古人建立的大帝国,保障了东西方的贸易通道更加安全,古老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

14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帝国崛起,迫使欧洲开始寻求到东方的新商路。

——摘编自高德步、王钰《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1840年以前,中国贸易是在独立自主的条件下展开的,很长时间内都是以中国为主导的,显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在贸易中的优势地位。

在19世纪大多数的年头里,占据进出口贸易货值绝对多数的,出口是茶叶,进口则是鸦片,这两种商品深刻影响了19世纪的中国,并使中国深深卷入经济全球化的旋涡中去。

19世纪晚期,中国的茶叶出口逐渐出现危机,尤其是印度、锡兰产的茶叶逐步在英国市场上战胜了中国茶。

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印度、锡兰茶叶生产模式的优越性所致:

大种植园和机器加工的生产方式,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保证了质量。

——摘编自黄敬斌《19世纪中西贸易的关键情节》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在中西贸易中的特点、影响因素。

(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相比,19世纪中国在中西贸易中发生了哪些变化。

由此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13分)

41.(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最快、情况最为复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