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8131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六年级第一单元

信息窗一: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

姓名

常忠芝

学科

数学

年级班

六年级

时间

备:

2013年2月24日上:

年月日

课时

计划4课时实际用4课时

课题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此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进一步提高分析、比较、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

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难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方法

观察法,合作法,讲授法

工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后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达标练习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一、创情导入

 

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三、达标检测

 

四、课堂小结

 

第三、四课时

 

观察统计图,获得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

(1)请自己试着画线段图分析

(2)独立思考,同桌讨论,解决问题。

学生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得出:

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增长百分之几,就是指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人数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我们可以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比2003同期多多少万人,再算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数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

方法一:

列式:

(0.49-0.47)÷0.47

=0.02÷0.47

≈0.043

=4.3%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交流时结合线段图分析

方法二:

0.49÷0.47—1

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出求绿点例题:

10月2日去济南近郊旅游的人数约为1万人,10月3日约为0.8万人。

10月3日比10月2日减少百分之几?

自主练习1

1.说说下面各句分别把谁看作单位“1”,谁和单位“1”比较?

(1)五

(1)班做的好事比五

(2)班多百分之几?

(2)今年产量比去年超额百分之几?

2.(自主练习1)文化路小学五年级有男生100人,女生125人。

(1)男生人数比女生少百分之几?

(2)女生人数比男生多百分之几?

3.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工厂计划制造拖拉机550台,比原计划超额完成了50台,超额了百分之几?

4.自主练习第2题、第3题:

出示题目,引导学生分析关系,然后再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5.判断:

甲比乙多10%,乙比甲少10%   (  )

总结,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学习主要内容。

同步中的相关习题

学生自主解答,集体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解题的思路)

思考:

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的的地方?

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自主练习第5、6题

1.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3)十月份的利润比九月份的利润超过了百分之几?

(4)1999年的电视机价格比1998年降低了百分之几?

2.对比练习:

王爷爷家养了60只公羊,75只母羊

(1)公羊只数比母羊只数少百分之几?

(2)母羊只数比公羊只数多百分之几?

设疑:

都是求相差只数的对应分率,为什么母羊比公羊多25%,而公羊比母羊少20%呢?

3.选择合适的答案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光明小学最近装修了一间多媒体教室

(1)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只用4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2)原计划投资5万元,实际投资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3)实际投资4万元,比原计划节约1万元,节约投资百分之几?

()

A1÷(4+1)B(5-4)÷5C4÷5D1÷5

4.自主练习第7题。

1、同步练习和配套

2、质疑纠错。

 

谈话:

同学们,十一黄金周期间,人们往往选择外出游玩,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济南市客运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如:

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谈话:

我们在计算时,如果除不尽需要保留三位小数,然后再化成百分数。

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

 

让学生分析自己的解答思路,引导学生得出:

先算2004年的客运量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民航的客运量比2003年同期增长百分之几?

提问:

这儿为什么要减去1?

出示随机练习

(1)4是5的( )%   

5是4的( )%

(2)5比4多( )%  

  4比5少( )%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解答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题目,这节课我们来运用学到的解题方法,去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题目。

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解决好每个问题的。

出示题目:

一个乡去年原计划造林12公顷,实际造林14公顷,实际比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

把问题改为“计划比实际少造林百分之几?

”怎么求?

组织学生检测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从贴近生活实际出发,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让学生思考讨论,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解题方法的归纳。

使计算的结果的保留的位数有章可循

重点考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以鼓励的语言开始,给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让学生看清楚单位“1”的不同,解题过程是不一样的

检验学习效果

板书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

方法1:

(1-0.8)÷1方法2:

1-0.8÷1

=0.2÷1=1-0.8

=20%=0.2

=20%

 

教学反思

 

信息窗2:

青岛假日游——百分数实际问题

姓名

学科

年级班

时间

备:

年月日上:

年月日

课时

计划3课时实际用课时

课题

百分数实际问题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能够正确解答“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难点

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方法

转化法情景法

工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后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

三、巩固练习

四、达标检测

五、课堂小结:

六、作业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二、合作探究

三、巩固练习

四、达标检测

五、全课总结

六、作业

第三课时

仔细观察情境图,收集题中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解决第一个红点例题。

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

(1)读题。

找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学生画图并自己试做。

列好算式后,请学生独立计算,最后再交流计算结果

引导学生得出:

我们把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已知到海滨风景区的占总人数的84%,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人数,就是求102万人的84%是多少。

所以用乘法。

(1)张红看一本200页的书,已经看了全书的80%,看了多少页?

(2)工人叔叔要加工1500个零件,还剩下10%没有加工完,还剩下多少个没有加工完?

自主练习第7题

(1)画图,理解题意

(2)小组交流,列出算式后汇报

1只列式不计算

(1)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5人,上学期期末跳远测验有80%的同学及格,及格的同学有多少人?

(2)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2100千克油菜子可以榨油多少千克?

2、一袋大米240千克,已经吃了25%,还剩多少千克?

3、合唱小组有女生120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0%,有男生多少人?

4、自主练习9、12题

1.看信息窗,请学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问题

(1)小题是请他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快速完成。

 

2.请学生把第

(2)题的信息和问题完整读一次,以明确题意。

(1)读题,找出题中的条件:

2003年旅游收入约8.38亿元,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

(2)独立理解题意,思考:

2004年比2003年同期增长2.3%中的2.3%是什么意思?

回答得出:

2004年比2003年增长的占2003年的2.3%

独立完成,检验学习效果

谈谈自己的收获

完成同步和配套中的相关习题,质疑纠错。

 

同学们,青岛作为国家著名的旅游胜地,气候怡人,景色优美,每年“十一”期间都会迎来大量游客到青岛旅游,我们能生活在这样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非常的幸福。

预设:

(1)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2)到其他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根据学生的提问,有选择的进行板书,

谈话:

要求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该怎样计算呢?

你能不能联系前面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解答方法,先自己想一想该如何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谈话:

我们在列式时为什么要用乘法计算?

组织交流

组织检测

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会了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并且还了解到每年黄金周到青岛旅游的人有很多,那么随之而来的是青岛的旅游收入也逐渐增多。

出示信息窗

预设:

(1)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

(2)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

引导学生得出:

方法

(1)先算出2004年比2003年增长多少亿元?

再加上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就等于2004年的。

方法

(2)先算出2004年旅游收入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然后再算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

而要求2004年旅游收入是2003年的百分之几,我们是把2003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收入看作单位“1”,2004年旅游收入就是2003年的(1+2.3%),要求2004年“十一”黄金周青岛旅游收入约多少亿元,就是求2003年的(1+2.3%),列式为8.38×(1+2.3%)

出示试题:

1.基本练习:

自主练习第6、8题

1.看算式补充问题:

(1)班学生今年共做好事400件,其中男生做了75%

①?

①400×75%

②?

②400×(1-75%)

③?

③400×[75%-(1-75%)]

2、我国第一大岛台湾岛面积约35760平方千米,第二大岛海南岛面积约是32200平方千米.台湾岛的面积比海南岛大百分之几?

(百分号前面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3、工程队原计划一周修路24千米,实际修了28千米.实际修的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

实际比原计划多修百分之几

 

组织学生巩固练习

从赞美青岛开始,让学生受到美的感染。

充分预设,分类处理,

引入正题

说明列式的理由其实就是对解题思路的理解过程

初步检测,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检验学习效果

通过预设,掌握学生学习动向,关注课堂时间分配

通过分析比较。

加深理解题意,准确掌握解题方法并优化解题方法。

板书

百分数实际问题

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大约有多少万人?

102×84%=102×0.84=85.68(万人)

答:

到海滨风景区的游客有85.68万人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去年的基础上的学习,学生学的很轻松。

不需教师讲解,自己就能解决。

在学习的过程中组长的作用很大,煅炼了他们的能力。

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姓名

学科

数学

年级班

六年级

时间

备:

年月日上:

年月日

课时

计划3课时实际用课时

课题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练习,体会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正确理解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重要性。

具有较强的解题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在学习中感受青岛的美丽,让学生感到生活在青岛是多么的自豪。

教学

重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难点

掌握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解答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解题能力

方法

情景导学合作探究

工具

多媒体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后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四、达标检测

五、回顾总结

六、作业

第二课时

第三课时

根据信息窗中告诉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多少万人?

读题,思考:

(1)比2003年同期增长2%,这里的2%是哪两个数量比较的结果?

(2)这两个数量比较时,要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

单位“1”是已知还是未知?

(3)2003年的2%是哪个数量?

回答得出:

(1)这道题是把2003年黄金周来青旅游的人数看作单位“1”,它是未知的数量。

(2)这里的2%是2004年比2003年同期多的人数相当于2003年的2%。

(3)2003年的2%也就是增长的人数。

1.自主练习第3题

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答。

2.自主练习第4题

 

3.自主练习第11、13题

同步中的习题

总结自己的做法

同步中剩余习题

完成配套,

检测

出示题目:

2004年“十一”黄金周来青岛旅游的约102万人,比2003年同期增长2%。

谈话:

你打算怎样来表示你理解到的题意?

引导让学生画线段图,根据图进一步理解以上3个问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

要求

(1)先审题,画出线段图

问:

题中的数量间的相等关系是怎样的?

(足球场座位总数×5%=送出的门票数)

先让学生独立写出出油率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通过比较,使学生体会到,第

(1)

(2)题所用的数量关系式是相同的,只是已知数量与所求问题不同,所以解题方法也不同。

练习时,要让学生说一说每道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比较一下每道题中两个小题在数量关系和解答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百分数几类问题的理解。

巡视指导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当我们已知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

几的数是多少了,怎么求这个数。

集中讲解共性问题

对学生成绩进行评定。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思考,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等量关系的把握是解题的重点,所以课堂上一定要求学生写出来,提高解题的能力和技巧

解决问题的首要重点是分析,分析的方法多种多样,而画线段图解决百分数问题是最佳途径。

板书

已知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这个数

解:

设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x万人。

X+2%X=102

1.02X=102

X=100

答:

2003年同期来青岛旅游的约有100万人。

 

教学反思

这节课是针对上面两节课学习的实际应用问题。

学生在解决时还可以。

只有几个别的学生不是很熟练。

课下再给其讲解补课。

信息窗3:

纳税

姓名

学科

年级班

时间

备:

年月日上:

年月日

课时

计划2课时实际用课时

课题

纳税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知道它们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思维的深刻性。

情感态度

价值观

了解孔子以及孔子的家乡曲阜,受到初步的儒家思想的教育。

教学

重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

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

理解税率、折扣的含义。

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方法

合作探究

工具

多媒体课前布置收集有关纳税和折扣的资料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后记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三、巩固应用,拓展练习。

四、达标检测

五、全课小结

六、作业

第二课时

收集信息图,说出信息图中的数学信息。

1、解决第一个红点问题

提出疑问

 

全班交流

 

重点明确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营业额的3%是多少。

总结出“求营业税”问题的基本方法:

税额=营业额×税率。

2、小练习:

自主练习第1题。

3、解决第二个红点问题。

结合在生活中常遇到的打折问题理解后独立解答

1、自主练习第4题

同步

说出自己的收获

同步中剩余习题

 

1完成配套

2到商场去,收集相关折扣的信息,自编一道应用题

谈话:

同学们,“十一”黄金周还在继续,今天我们要去的地方是曲阜。

曲阜可是我们山东有名的文化圣地,同学们中有去过曲阜的吗?

谁能来给我们介绍一下曲阜都有哪些历史名胜?

指名学生简单说一说曲阜的名胜古迹,如果学生没有知道的,老师可以简单介绍一下。

谈话:

既然曲阜是一个如此有文化渊源的城市,那么它的人气如何呢?

让我们来看一组资料。

教师直接提出问题:

如果按3%的税率缴纳营业税,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

疑问大都会集中在有关纳率、税率、税额的相关知识上。

谈话:

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去搜集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下面让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教师适时补充。

你认为要求应上缴门票营业税多少万元,就是求什么?

为什么?

组织交流

谈话:

为了游览“三孔”,光明小学的师生遇到了一些困难,让我们去看盾能不能帮上忙。

“八五折”是什么意思?

你在生活中,遇到过有关折扣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理解汇率的含义,即汇费占汇款总数的百分之几,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解答。

巡视指导

 

检查评价

知道曲阜是孔子的故乡,了解孔子

问题集中显现,便于教师有重点的讲解

课前收集的资料交流,使学生充分了解纳税常识。

将此题转化为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来解决,和前面学习的知识想融合。

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什么事折扣,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提高学习百分数知识的兴趣

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促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板书

纳税

黄金周期间曲阜市应上缴门票收入营业税多少万元?

折扣

1150×3%=34.50(元)一折=

=10%

税额=营业额×税率二折五=

=25%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和纳税有着关联的课,孩子们比较感兴趣。

我在上课之前就安排学生回家看一下自己家中的存单是什么样子、问问家长纳税是怎么回事。

这些对于学习这两节课都起了很大作用。

首现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

再上课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知识,对于不懂的他们都想弄明白。

所以这两节课上得非常活。

姓名

学科

年级班

时间

备:

年月日上:

年月日

课时

计划课时实际用课时

课题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价值观

教学

重点

难点

方法

工具

教学活动

教学任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教后记

板书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