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1636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76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docx

机械和功节节练16页

简单机械

1.杠杆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阻力越大,动力一定越大

B.阻力臂越短,动力臂一定越长

C.当阻力和阻力臂的大小一定时,动力臂越长,动力一定越小

D.动力臂和阻力臂一定是相互垂直的

2.一根重100N的均匀直铁棒放在水平地面上,抬起一端所需最小的力是(  )

A.50N B.75N  C.25N  D.100N

3.如所示,有一根均匀铁棒,长为L,OA=L/4,重力G=600N,为了不使这根铁棒的B端下沉,所需外力F至少应为________N,若F的方向不变,微微抬起这根铁棒的B端,所需外力F′应为________N。

4.下图13-4-2工具中,省力杠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费力杠杆是__________;等臂杠杆是__________。

5.如图所示,O是杠杆的支点,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跟杠杆始终保持垂直的力F,使杠杆由竖直位置缓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则(  )

A.杠杆始终是省力的B.杠杆始终是费力的

C.杠杆始终是等力的D.以上说法都不对

6.如图所示,等臂杠杆两端各挂一个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铝块(已知ρ铁>ρ铝),杠杆平衡,若将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杠杆将(  )

A..仍平衡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D.无法判定

7.某工人将木头一头抬起,另一头支在地上,在匀速上抬的过程中,该人所用的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那么力的大小将(  )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保持不变D.先减小后增大

8.二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铝球,挂于轻质杠杆两端,当支点O位于某处时,杠杆平衡,如图所示。

现将两球慢慢浸没在水中后,要想使杠杆平衡,下述支点O的移动情况中正确的是(  )

A.向铜球侧移动B.向铝球侧移动

C.不需要移动D.无法判断

 

5题6题8题

9.一个质量是60kg的工人在工作台上粉刷楼房外侧,如图13-4-6所示,上端固定在楼顶,如果动滑轮的质量是2.5kg,工作台的质量是7.5kg,涂料和其他工具的质量是20kg,当他用力使工作台匀速下落时,绳重和摩擦不计,拉力应该为__________N。

(g取10N/kg)

 

10.如图,动力臂80cm,阻力臂2m,当人作用力是200N时,鱼网及鱼总重多少?

(不计竹竿的质量)。

 

11.如图所示,判断杠杆在匀速转动时,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的变化?

12.如图所示是一弯曲的杠杆,O是支点,OB=CA=4cm,OC=3cm。

在B点挂一重物G=10N,在A点加一力,要使杠杆平衡,力F最小值为多大?

 

11题12题

13.如图甲、乙所示,拉力F都是10N,则摩擦力较大的是哪个图?

 

14.如图所示,标出了轮半径和轴半径,物体的质量都相同,则最大拉力是________。

15.如右上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时,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1、F2、F3,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

A.F1最大      B.F2最大      C.F3最大      D.一样大

16.要用30N的力刚好提起重40N的物体,下列简单机械中可以采用的是(不计机械本身重和摩擦)(  )

A.一个定滑轮B.一个动滑轮

C.杠杆D.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17.如图所示,G=200N,滑轮重G′=40N,要使物体能匀速上升2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滑轮的摩擦)(  )

A.F=440N,并向上移动4mB.F=140N,并向上移动4m

C.F=440N,并向上移动1mD.F=480N,并向上移动1m

18.如图滑轮A上挂一重10N的物体B,C为固定点(地面),当滑轮A在力F的作用下向上匀速上升时,滑轮A的速度为重物B上升时速度的________,力F应为_______N(滑轮A和绳重及摩擦均不计)。

19.如图所示,若拉力F=900N,物体A重1500N,不计滑轮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

当绳子自由端移动3m,则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A前进时,物体A与地面间摩擦力是_________N,物体A移动_________m。

 

18题19题20题

20.如图所示,简单机械均不计摩擦,图B中R=2r,其中最省力的是(  )

 

21.如图所示,人对绳的拉力都是F,将各重物匀速提起。

不计动滑轮重,物重最大的是(  )

 

A.G1B.G2C.G3D.G4

22.如图所示,用三种方法拉动同一物体在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1、F2、F3。

则(  )

 

A.F1>F2>F3B.F1<F2<F3

C.F2>F1>F3D.F2<F1<F3

23.如右上图所示,若每个滑轮重均为1N,在绳的自由端用力将重25N的物体匀速提起,不计摩擦,则拉力F=________N。

24.使用图所示的滑轮,将重200N的物体M沿水平地面匀速拉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120N,则拉力F=________N。

(绳子、滑轮重及摩擦不计)

25.如图所示四个滑轮组,如果滑轮的重力和一切摩擦及丙组的板重不计,重物G的重力为600N。

要将重物匀速提起,四种情况下拉力F分别为F甲=_________,F乙=_________,F丙=_________,F丁=_________。

28.如图所示,利用定滑轮、动滑轮及滑轮组匀速向上提升重物。

已知作用在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甲=F乙=F丙=50N。

则:

 

25题26题

(1)不计动滑轮重和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时,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____N,G乙=________N,G丙=________N。

(2)动滑轮重3N,不计绳与滑轮之间摩擦,提升的物重分别是G甲=________N,G乙=________N,G丙=________N。

(3)当物体被提升2m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分别是s甲=_______m,s乙=_______m,s丙=________m。

(4)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速度都是0.2m/s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分别是:

v甲=________m/s,v乙=________m/s,v丙=________m/s。

26.如图所示,当水平拉力F为20N时,刚好使放在水平地面上的200N的物体匀速直线运动,求物体与地面的摩擦力。

 

27.如图13-5-13所示,若加在绳的自由端的拉力F=G/3,试画出绳子的绕法。

28.一根绳子只能承担5000N的力,用它提起1.8×104N的重物,

应选什么样的滑轮组?

怎样绕线?

画出绕线图。

 

二、功

一、填空题:

1.一位重600N的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当汽车水平驶过100m的距离时,该同学对书包所做的功为______J,汽车底板的支持力对同学所做的功为______J。

2.用水平推力是200N的力,将一木箱在水平方向上匀速地椎动了5m,水平推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

3.用500N的举力,将杠铃匀速地举高,若所做的功为250J,那么举高的高度是__________。

把重为200N的箱子,放在10m高的凉台上,用100N的水平拉力,匀速地将箱子移至2m的地方,那么,外力对箱子所做的功是__________。

4.沿着长2m、高0.5m的斜面,将重为103N的物体,匀速地推到斜面的顶端,那么,人反抗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_____。

5.重为100N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移动80m,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

二、选择题:

1.一颗质量为20g的子弹从枪堂中水平射出,子弹在枪内受火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的平均作用力是600N,枪膛长60cm,射出后子弹在空中飞行1200m,则气体对子弹做的功是()

A.0.18JB.120JC.360JD.7.2×105J

2.如图所示是一个两面光滑的斜面,θ<α。

同一个物体分别沿AC和BC斜面受拉力匀速运动到C点时,所需拉力分别为FA、FB,所做的功分别为WA、WB。

则()

A.FA=FB,WA=WB

B.FA<FB,WA<WB

C.FA<FB,WA=WB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二、是非题:

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这个力就能做功。

()

2.只要有力同时还有距离,那么,这个力就能做功。

  ()

3.只要物体能通过一段距离,同时物体又受到力的作用,这个力就能做功。

()

4.一个人用200N的拉力提着货物,使物体匀速下降了1m,重力所做的功是200J。

()

5.若F=100N可使物体G匀速升起2m,那么,F所做的功是200J。

()

三、计算题:

1.马拉着重2×104N的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了500m,做了3×105J的功,求马的水平拉力是多少?

 

2.在平地上,用5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N的箱子,前进了10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

如果把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m,他做了多少功?

 

3.某人用100N的水平拉力,将5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移动8米,拉力做了多少功?

若他用100N的力竖直向上提此重物,他对物体做多少功?

 

4.一个150N重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现用30N的水平推力推它前进10m,则推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J?

地面的支持力对物体做的功是多少J?

 

5.使用滑轮组,在不考虑滑轮重及摩擦的情况下,动力做功100J,物体上升0.5m,则此物体的重力是多少?

 

6.一个滑块质量2kg,在光滑斜面上由A滑到B,如图所示。

已知AB=40cm,斜面对物体支持力是17N,求:

在A到B的过程中,重力和支持力各做功多少?

 

三、功率

1.平直公路上的甲、乙两辆汽车,在相同牵引力作用下匀速行驶,如果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与乙()

A.牵引力做功之比为2∶3B.牵引力做功之比为3∶2

C.牵引力的功率之比为1∶1D.汽车所受的阻力之比为3∶2

2.甲、乙两台机器,甲的功率比乙的大,则()

A.甲做的功比乙做的功多B.甲做功比乙做功快

C.甲做功所用的时间比乙的少D.以上说法都不对

3.初三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了功率的知识后,想估测某同学上楼的功率有多大,已知该同学从一楼上到三楼用了10s,则他上楼的功率大约是()

A.3WB.30WC.300WD.3000W

4.甲、乙两个集装箱的质量相等,起重机把甲以1m/s的速度提升10m;再以2m/s的速度把乙提升相同的高度,那么()

A.两次做功一样多B.第一次做功多

C.第二次做功多D.无法比较

5.体育课上,小明用100N的水平力把放在地面上重5N的足球踢了出去,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了30m停下,在球滚动的过程中,脚对球所做的功为()

A.150JB.500JC.3000JD.0

6.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物体做的功多,功率一定大。

()

(2)物体做功时间短,功率一定大。

()

(3)物体做功多,需要的时间不一定多。

()

7.质量为40kg的某同学,在体育课上用12s的时间匀速爬到了一根竖直长杆的3m处。

则在这段时间内,该同学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___J,功率为_____________W。

(g=10N/kg)

8.某起重机将1000N的重物沿竖直方向提起,重物由静止开始先向上做变速直线运动,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

已知重物在做变速运动的30s内上升了16m,在接着的10s内又匀速上升了8m,若空气的阻力不计,则在匀速直线运动中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W。

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使重40N的重物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拉力F=4N。

若物体移动的速度为2m/s,求:

(1)拉力F在2s内做的功;

(2)拉力的功率。

(2)拉力的功率为4W。

10.如图所示,在50s的时间内,男孩提着重15N的小提琴水平向左匀速走了100m,女孩用5N的水平拉力拉箱子向右匀速走了100m,他们中,对物体做功的是_______________(选填“男孩”或“女孩”),做功的功率是_______________。

11.甲、乙两人用力之比为2∶5,各自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之比是3∶2,所用的时间之比为2∶1,则甲、乙的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__。

12.(2010上海浦东模拟,8)图是中国科学家正在建造的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核聚变“人造太阳”。

在组装时,需要用如图所示的滑轮把重为1000N的物体匀速提升12m,则作用在滑轮上的拉力F为___________N,绳子对重物所做的功为____________J。

若提升重物所用的时间为1min,则绳子对重物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___W。

13.小红每天都练习跳绳,跳绳时她所穿鞋的总质量为0.4kg,平均每分钟她跳绳120次,假定每次双脚抬离地面的高度均为5cm,则每上升一次她对鞋做的功为____________J;她跳绳时对鞋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___________W。

(g取10N/kg)

14.体育课上,汪洋和李鹏在练引体向上,汪洋突发奇想,对李鹏说:

“咱俩谁做引体向上的功率大?

(1)请你告诉他俩怎么比较功率的大小。

(2)如果汪洋的体重已知,要测出他的功率,还需要测出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

(3)写出测量的具体步骤并写出功率的表达式。

(4)测量中为了便于记录测量数据,请你帮助他设计出实验数据记录表。

 

15.如图15-3-5所示,某矿产工人用200N的水平拉力,抓紧绳子的一端,沿水平方向向右运动,在10s内将矿井里质量为32kg的物体提升4m。

若不计一切摩擦,求:

(1)矿工在10s内所做的功和他做功的功率;

(2)动滑轮受到的重力;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取g=10N/kg)

 

二、机械效率

1.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越省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B.越费力的机械,其机械效率越高

C.做的有用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D.有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2.要提高某一机械的效率,可以采取的正确方法是()

A.增加机械做功的时间B.减少机械做功的时间

C.有用功一定,减少额外功D.增加重物上升的高度

3.小刚用一个动滑轮把50kg的物体提高1m所用的力是294N,那么他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是()

A.490J、490JB.490J、294J

C.588J、294JD.588J、490J

4.课本图中的三种方法中,运沙子做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J,其中第____________种方法做的总功最少,第________________种方法的效率最高。

5.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钩码,已知钩码总重8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N,绳子自由端被拉上去了30cm,则使用该滑轮组做的总功为___________J,额外功为__________J,这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

6.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倾斜程度的关系”实验中,要保证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_________相同。

要达到探究目的,需要测量不同倾斜程度的斜面的机械效率,那么,测机械效率时,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越省时间B.机械效率可能等于1

C.机械效率越高,越省力D.机械效率越高,有用功占总功的比例越大

8.如图15-2-2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提升的重物均为500N,动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子重。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

C.甲图中的机械效率等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9.下列哪种措施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A.增加物体移动的距离B.改变绳子的绕法

C.增加物体的质量D.增加动滑轮的个数

10.小红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提出下列假设:

①机械效率可能跟动滑轮重有关

②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重有关

③机械效率可能跟被拉物体上升的高度有关

④机械效率可能跟承重绳子的段数有关

然后小婷设计了如图15-2-3所示的实验验证,进行对比来验证小红提出的假设,则该实验验证的假设是()

A.①B.②C.③D.④

5.如图,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如果没有刻度尺,对于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只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受到的重力G,然后___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物升高,读出拉力F的值就可以算出η=____________。

6.如图所示,小刚用如图所示的动滑轮,拉着物体M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重20N,它受到的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水平拉力为25N。

2s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_________J,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

7.李明在做“测定斜面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他把测得的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并算出了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斜面长s/m

斜面高h/m

物重G/N

拉力F/N

有用功/J

总功/J

机械效率

0.5

0.25

2

1.5

0.5

0.5

100%

在相互交流中,李洋一眼就看出李明测得的机械效率是错的,他告诉李明机械效率不可能为100%。

(1)请你帮李明找找机械效率为10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李明测得的实际机械效率应为_______________。

(2)若李明还用这个斜面去拉重为5N的木块,该斜面的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___。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用一个动滑轮将重600N的物体匀速拉上高处,拉力应不小于____________N,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75%,则拉力应为_______________N。

9.(2010浙江杭州模拟,33)如图所示,小周学过有关“机械效率”的知识后提出了一个问题: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没有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他做了在斜面上匀速拉动物块的探究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斜面的倾斜程度

物体重G/N

物体上升高度h/m

沿斜面拉力F/N

物体移动距离s/m

有用功W有/J

总功W总/J

机械效率η

1

较缓

5.0

0.10

1.6

0.50

0.50

0.80

63%

2

较陡

5.0

0.15

2.2

0.50

0.75

1.1

68%

3

最陡

5.0

0.25

3.1

0.50

(1)根据表中数据,可求出第三次实验的有用功为______________J,总功为_____________J,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认为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斜面越陡,越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对上述实验数据的分析,你对斜面机械效率的问题可获得的初步结论是:

________。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在其他条件

不变的情况下,斜面越陡机械效率越高

10.(2010四川遂宁模拟,43)如图15-2-7所示,用滑轮组提起重900N的物体,绳子自由端拉力F为400N,重物在20s内匀速上升了10m。

求:

(1)物体上升的速度;

(2)提起物体所做的有用功;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一根杆秤,因秤砣磨损一部分,由它称得的质量比被称物体的真实质量(  )

A.偏大      B.偏小      C.不变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若在两边的钩码下各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  )

A.杠杆仍保持平衡      B.杠杆A端下降

C.杠杆B端下降      D.无法判断

3.下列物品属省力杠杆的是(  )

A.杆秤   B.天平  C.长把钳子      D.镊子

4.(2010浙江台州)如图13-2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

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

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

5.有一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两位同学各拉测力计的一端,使测力计在桌面上静止,测力计的示数为5N,忽略该测力计与桌面间的摩擦,则两位同学所用的力(  )

A.均为5N    B.均为10N    C.均为2.5N    D.分别为5N和10N

6.小强同学在锻炼身体时,沿竖直杆下滑,若他滑下的过程中某一段可看做匀速运动,则在这段过程中(  )

A.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他对杆的压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下

D.杆对他的摩擦力和他的重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7.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关于汽车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汽车受平衡力作用B.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C.汽车受到的合力为零D.汽车受到的各个力大小都相等

8.关于自行车部件的设计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尾灯只是一种装饰

B.车轮的外胎上做有凹凸花纹是为了节省材料

C.把套上做有凹凸花纹只是为了美观

D.车轴上装有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

9.一辆汽车停在水平面上,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

B.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弹性形变;汽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也发生了形变

C.车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0.如图13-3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三个力,即F1=10N,F2=2N,以及摩擦力的作用。

已知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应为(  )

A.10N,方向向左B.2N,方向向右

C.2N,方向向左D.零

11.如图13-4所示,一斜面置于水平地面,地面粗糙。

斜面上放一物体,恰能匀速下滑。

由此可以判定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的方向应为(  )

A.左B.右

C.有摩擦D.上述三种可能都存在

12.在水平木板上放一物体,物体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把木板的一端逐渐抬起至竖直的过程中,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到零

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先增大,后保持不变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减小

13.如图13-5,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重力G和很小的水平作用力F,处于静止状态。

现保持F方向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