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182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38.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docx

经济学原理第七章课后题答案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复习题:

1、解释买者的支付意愿、消费者剩余和需求曲线如何相关。

答:

需求曲线反映了买者的支付意愿。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总面积是一种物品或劳务市场上所有买者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2、解释卖者的成本、生产者剩余和供给曲线如何相关。

答:

供给曲线的高度与卖者的成本相关。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

供给曲线以上和价格以下的总面积衡量市场的生产者剩余。

3、在供求图中,说明市场均衡时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

答:

4、什么是效率?

它是经济决策者的唯一目标吗?

答:

效率是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除了效率外,经济决策者还应该关心平等。

实际上,市场交易的好处很像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一块蛋糕,经济决策者不仅要关心如何奖经济蛋糕做大,即效率;还要考虑如何在市场参与者之间分割这块蛋糕,这就涉及公平问题。

5、看不见的手有什么作用?

答:

每一个市场参与者都会尽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看不见的手指引他们在相互竞争中达到一个并非他们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这就是市场均衡点。

在均衡点上,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总和最大化,整个社会福利达到最大。

6、说出两种市场失灵的名字。

解释为什么每一种都可能使市场结果无效率。

答:

市场失灵包括市场势力和外部性。

如果某一市场上存在市场势力,即只有极少部分(可能是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控制的市场价格,他们就会使价格倾向于对他们这一小部分人有益的水平。

于是,市场价格和数量背离供求平衡,社会福利达不到最大,市场失去效率。

外部性是某些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它使市场福利还要取决于买者评价和卖者成本之外的其他因素。

由于买者和卖者在决定消费和生产时并没有考虑这种负作用。

所有,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市场均衡可能是无效率的。

问题与应用:

1、加利福尼亚早来的寒流使柠檬变酸。

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

在柠檬市场上消费者剩余会有什么变动?

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

柠檬变酸,消费者对柠檬的评价下降,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剩余减少。

如A图所示,柠檬质量下降,使需求曲线从D1下降到D2,APE是原先的消费者剩余,A’P’E’是变动后的消费者剩余,APE>A’P’E’。

由于柠檬价格的下降,柠檬水的投入成本减少,柠檬水的价格也下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柠檬水市场上消费者剩余增加,如图B所示。

2、假设法国面包的需求增加。

在法国面包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面粉市场上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用图形说明你的答案。

答:

价格

由于需求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法国面包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A,价格从P1上升到P2,销售量从Q1上升到Q2,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P2BE2。

由于面包产量上升,它的生产要素面粉的需求量也会上升。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面粉的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生产者剩余增加。

如图B所示,生产者剩余从面积P1BE1增加到P2BE2。

10、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许多地方经历了严重的干旱。

A.用水市场的图形说明干旱对水的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答:

干旱使水的供给曲线S向左上方移动到S’。

水的均衡价格从P0上升到P1,均衡数量从Q0下降到Q1。

B.但是,许多社区不允许水价变动。

这种政策对水市场有什么影响?

用你的图说明会出现短缺还是过剩。

答:

这种政策使水市场发生了短缺。

水的供给量Q2小于水的需求量Q3,如下图。

干旱时的均衡价格P1

C.1991年《华尔街日报》上的读者来信指出,“要求所有洛杉矶居民在他们1986年用水水平的基础上从3月1日起减少10%的用水,从5月1日起再减少10%。

”作者根据效率和平等原则批评这种政策,他说:

“这种政策不仅奖励那些在1986年‘浪费’水更多的家庭,很少能鼓励那些还能再减少用水的消费者,(而且)……惩罚了那些无法立即减少用水的消费者。

”洛杉矶这种制度在哪一方面使水的配置无效率?

又在哪一方面看来不公平?

答:

这种制度没有把水卖给对它评价最高的人。

要求每个消费者都同比例减少自己的用水量,那些平时用水很浪费的人减少这个比例的用水对他的效用不会有多少影响。

但那些平时就很节水的人减少这个比例的用水,会使他们的消费者剩余大大减少,因为他们对水的评价比浪费水的人高,但市场又不能满足他们的交易要求。

另外,这种制度没有给人们一种主动节水的激励,人们只要将用水量减少规定的比例就没有理由再减少更多的用水量。

所以,这种制度使水的配置无效率。

这种制度对平时节水的消费者不公平。

因为他们每节约1单位水的成本要大于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但他们又和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被规定了相同的节水比例。

D.假设洛杉矶改为允许水价一直上升到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这会使水的配置较有效率吗?

按你的观点,这种做法比报纸文章中提到的同比例减少用水公平呢,还是不公平?

什么方法能使市场解决方法更公平?

答:

允许水价一直上升到需求量等于供给量,这会使水的配置较有效率。

市场是最有效率的资源配置手段。

这种做法与报纸文章中提到的同比例减少用水存在一样的问题,是不公平的。

水价上升,平时浪费水的消费者可以比平时节水的消费者更容易减少用水量,从而减少水费支出。

可以采取适当的补贴使市场解决方法更公平。

 

第八章应用:

税收的代价

复习题:

1、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如何把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变动与税收收入进行比较?

解释原因。

答:

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都会减少。

我们可以用税收前后的总福利来比较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变动与税收收入,看税收前的福利与税收后的福利谁大谁小。

税收前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后的福利=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税收收入。

税收前的福利大于税收后的福利,说明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

反之,则小于。

2、画出有物品销售税的供求图。

说明无谓损失。

说明税收收入。

答:

如下图所示,对一种征税减少了消费者剩余(面积B+E表示减少量)和生产者剩余(面积C+F表示减少量)。

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减少大于税收收入(用面积B+C表示),税收引起了无谓损失(用面积E+F表示)。

卖者得到的的价格P2

没有税收时的价格P1

买者支付的价格P3

3、供给与需求弹性如何影响税收的无谓损失?

为什么有这种影响?

答:

供给与需求曲线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大;供给与需求曲线曲线的弹性越小,税收的无谓损失越小。

因为供给与需求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决定了税收扭曲会使市场结果有多大变动。

4、为什么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还是小的看法不一致?

答:

专家对劳动税无谓损失大还是小的看法不一致,部分是由于他们对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的看法不一致。

在任何一个市场上,供给和需求越富有弹性,该市场上的税收对行为的扭曲就越大,而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是在改变的。

5、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有什么变动?

答:

当税收增加时,无谓损失增加,并且无谓损失的增加要快于税收规模的增加。

税收增加时,税收收入先增加,然后随着税收规模越来越大,市场收缩非常之大,以至于税收收入开始减少。

问题与应用:

1、批萨饼市场的特征是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和向右上方倾斜的供给曲线。

A.画出竞争市场均衡图。

标出价格、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有无谓损失吗?

解释原因。

答:

没有无谓损失。

自由竞争市场使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点,消费者对该物品的评价等于生产者的成本。

在均衡状态下,总剩余达到最大,如左图。

均衡价格P

价格

B.假设政府强迫每个批萨饼店每卖出一个批萨饼缴纳1元税。

说明这种批萨饼税的影响,确定并标出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以及无谓损失。

如何把每块面积与税前的情况相比较?

答:

这种披萨饼税使卖者得到的价格降低,买者支付的价格上升,销售量从Q1减少到Q2。

消费者剩余由税收前的面积A+B+E减少到税收后的面积D。

税收收入为面积B+C。

无谓损失为面积E+F。

税收前没有税收收入和无谓损失(见下图)。

买者支付的价格P3

没有税收时的价格P1

卖者得到的的价格P2

C.如果取消税收,批萨饼的消费者和卖者的状况在变好,但政府会失去税收收入。

假设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他们的部分收入给予政府。

各方的状况能比有税收时变好吗?

用你的图上所标出的面积作出解释。

答:

如果取消税收,消费者和生产者自愿把收入交给政府,他们对市场的需求和供给就不会改变,市场仍处于原有的均衡状态。

虽然买者实际支付的价格上升了,卖者实际得到的价格下降了,但销售了不变。

买者和卖者所得减少的部分都交给了政府,不存在无谓损失。

各方的状况必有税收的时好。

如上图所示,如果披萨饼的生产者交给政府的收入是C,消费者交的是B,此时消费量仍是Q1,生产者剩余是面积D+F,消费者剩余是A+E,没有无谓损失。

10、大多数州对购买新汽车征税。

假定现在新泽西州要求汽车中间商每卖一辆汽车向州政府叫100元税,并计划在下一年把每辆汽车的税增加到150元。

A.说明这种税收增加对新泽西汽车销售量、消费者支付的价格和生产者得到的价格的影响。

答:

这种税收增加对新泽西汽车销售量下降,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上升,生产者得到的价格下降。

B.做一个表,表示税收增加前后的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政府收入和总剩余的水平。

答:

100元税收时

150元税收时

变动

消费者剩余

A+B+C

A

-(B+C)

生产者剩余

J+K+L

L

-(J+K)

政府收入

D+E+G+H

B+D+G+J

B+J-E-H

总剩余

A+B+C+D+E+G+H+J+K+L

A+B+D+G+J+L

-(C+E+H+K)

C.政府收入有什么变动?

是正的还是负的?

答:

政府收入变动,是正是负还需要考察这种税收规模使新泽西州的汽车市场处在拉伐曲线的哪一边。

如果150元/辆的税使市场处在拉伐曲线不利的一边,则政府收入变动为负;如果150元/辆的税收下,市场仍处在拉伐曲线有利的一边,则政府收入变动为正。

D.无谓损失有什么变动?

是正的还是负的?

答:

无谓损失增加。

税收增加会使市场规模进一步减小,产生更大的无谓损失。

E.给出一个理由,说明为什么新泽西州的汽车需求是相当富有弹性的。

这种汽车需求富有弹性使额外的税收增加还是减少了政府收入?

该州应该如何努力减少需求弹性?

答:

假设新泽西因为收入水平较低,使汽车需求相对富有弹性。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上升就会有许多人退出市场,市场规模随税收的增加而收缩的很快,无谓损失太大,税收收入负增长。

该州应增加对居民购买汽车的补贴,使需求弹性减小。

 

第九章应用:

国际贸易

复习题:

1、没有国际贸易时存在的国内价格告诉我们一国的比较优势是什么?

答:

假设我们想知道没有国际贸易时,M国生产汽车是否有比较优势。

可以把M国国内汽车价格同世界汽车价格相比。

如果M国国内的汽车价格低于世界价格,则M国在世界市场上具有生产汽车的比较优势。

反之,则是外国生产汽车有比较优势。

通过将某种物品的国内价格与世界价格相比较,我们可以知道某国在生产该物品上是否有比较优势。

2、什么时候一国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

什么时候成为进口者?

答:

当一国某种物品的国内价格低于它的世界价格时,该国成为这种物品的出口国;反之,该国成为这种物品的进口国。

3、画出一个进口国的供求图。

允许贸易之前,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是多少?

有自由贸易时,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是什么?

总剩余有什么变化?

如左图,在允许贸易之前,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生产者剩余是面积B+E;有自由贸易时,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B+C+D,生产者剩余是面积E。

在允许贸易前,总剩余面积是A+B+E,有自由贸易时,总剩余面积是A+B+C+D+E,增加了面积C+D。

O

P1

没有贸易时的国内价格P0

价格

答:

4、描述关税是什么并描述关税的经济影响。

答:

关税是对国外生产面在国内销售征收的税。

关税提高了物品的国内价格,减少了国内消费者的福利,增加了国内生产者的福利,并引起了无谓损失。

5、什么是进口限额?

比较它与关税的经济影响。

答:

进口限额是对国外生产而可以在国内销售的物品的数量限制。

进口限额的经济影响与关税基本相同。

这两种,贸易类型之间唯一的差别是:

关税筹集了政府收入,而进口限额引起了许可证持有者的剩余。

6、列出一般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5种观点。

经济学家如何对这些观点作出反应?

答:

一般用来支持贸易限制的5种观点有:

(1)工作岗位论。

自由贸易反对者认为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减少了国内的工作岗位。

经济学家认为,自由贸易在消灭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主要是消灭了一国没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的工作岗位,创造了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的工作岗位。

并且,贸易的好处是依据比较优势而言,一国必定在某些物品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

每个国家的工人最终会在该国有比较优势的行业中找到工作。

(2)国家安全论。

当某一行业受到来自国外的竞争威胁时,自由贸易反对者往往宣称,该行业对国家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允许它进行自由贸易会威胁到国家安全。

经济学家认为,当存在对国家安全的正当关心时,保护关键产业可能合适。

但这种观点肯定会诱使一个行业的人夸大他们在国防中的作用,以得到免除外国竞争的保护。

(3)幼稚产业论。

这种观点认为,新兴行业应受到贸易限制的保护,以有助于该行业的建立。

在保护期后,该行业会成熟起来,能够与国外竞争者竞争。

经济学家认为,幼稚产业论在现实中难以实施。

为了成功运用保护,政府要确定哪个行业最终是有利的,并确定这些行业的利益是否大于保护给消费者带来的代价。

这种保护对象的确定是困难的,往往在政治上强有力的行业得到了保护。

而且,保护一旦实施,就很难取消。

另一方面,保护不是必须的。

(4)不公平竞争论。

这种观点认为,只有各国都按照同一规则行事,自由贸易才是合理的。

如果各国的企业服从不同的法律和管制,那么,国际市场上的竞争是不公平的。

例如,一个粮食出口国给予该国农民大量补贴。

粮食进口国的农民会认为,这种补贴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使两国粮食行业在自由贸易的竞争中变得不平等。

经济学家认为,进口国的农民的确要蒙受损失,但进口国的消费者从低价中受益。

而且,消费者得到的好处大于生产者的损失。

粮食进口国仍会因为自由贸易而使其总剩余增加。

(5)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该观点把贸易限制看作是在自由贸易中讨价还价的筹码,认为贸易限制的威胁有助于消除外国政府业已实施的贸易限制。

经济学家认为,如果这种威胁不起作用,该国会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

7、实现自由贸易的单边与多边方法之间的差别是什么?

各举一个例子。

答:

实现自由贸易的单边方法是通过一国单方面取消自己的贸易限制来实现的。

英国在19世纪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多边方法是多个国家相互间进行谈判共同减少贸易限制的方法。

WTO就是一个重要的例子。

问题与应用:

1、美国只是世界橘子市场的一小部分。

A.画出表示没有国际贸易时美国橘子市场均衡的图形。

确定均衡价格、均衡数量、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答:

B.假设在贸易之前世纪橘子价格低于美国的价格,而且,现在美国橘子市场开放贸易。

确定新的均衡价格、消费量、国内生产量以及进口量。

再说明国内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变化。

国内总剩余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

如上图,每个橘子市场开放后,新的均衡价格等于世界价格P1。

进口量=Q1-Q2。

没有贸易时,生产者剩余是面积B+E,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总剩余是面积A+B+E。

进行国际贸易后,消费者剩余是面积A+B+C+D,生产者剩余是面积E,总剩余是面积A+B+C+D+E,增加了面积C+D。

9、假设日本的技术进步降低了世界电视机价格。

A.假设美国是一个电视进口国,而且,没有贸易限制。

这种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美国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

美国的总剩余会发生什么变动?

答:

这种技术进步使世界电视机价格下降。

在美国市场上,电视机以世界价格销售,美国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

而且,消费者剩余的增加大于生产者剩余的减少。

美国总剩余增加。

B.现在假设美国对电视机进口有限额。

日本的技术进步如何影响美国消费者、美国生产者和进口许可证持有者的福利?

答:

进口限额使美国国内电视机价格高于世界价格。

但是,日本的技术进步仍使美国消费者剩余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

但是,其增加和减少幅度都小于没有进口限额时的水平。

进口许可证持有者的福利增加,因为他们可以以更低的价格从国外进口电视机。

 

《经济学原理》第五、六、七章练习题

刘应洪

一、名词解释

1生产函数2技术系数3总产量4平均产量5边际产量6规模经济7内在经济8内在不经济9适度规模10等产量线11等成本线12短期13长期14短期总成本15短期平均成本16短期边际成本17长期总成本18总收益19平均收益20边际收益21显明成本22隐含成本23完全竞争市场24垄断竞争市场25完全垄断市场26寡头垄断市场

二单项选择题

1由企业购买或雇佣任何生产要素所发生的成本是指

A明显成本B隐含成本C固定成本D可变成本

2边际成本是指

A总成本除以产量B平均成本除以产量C投入的生产要素每增加1个单位所增加的产量D增加生产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3假如总产量从100单位增加到102单位,总成本从300增加到330,那么边际成本等于

A30B330C300D15

4已知产量为99单位时,总成本等于995元,当产量增加到100单位时,平均成本等于10元,由此可知边际成本为

A10元B5元C15元元

5短期边际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相交之点称为

A停止营业点B均衡点C最低点D收支相抵点

6在一般情况下,厂商得到的价格低于以下哪种成本将停止营业

A平均成本B平均可变成本C边际成本D平均固定成本

7在任何市场中,厂商的平均收益曲线可以由

A他的产品的供给曲线表示B他的产品的需求曲线表示C行业的产品供给曲线表示D行业的产品需求曲线表示

8以下最不可能成为垄断者的是

A一个小镇上唯一的一名医生B可口可乐公司C某地区的电力公司D某年地区的自来水公司

9、垄断竞争厂商在短期时,

A一定能获得超额利润B一定不能获得超额利润C只能获得正常利润D获得超额利润生亏损及正常利润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10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B有差别的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别的D以上都不对

11生产函数表示

A一定数量的投入,至少能生产多少产品B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最多要投入多少生产要素C投入与产出的关系D以上都对

12由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对各种商品购买所发生的影响称为

A价格效应B收入效应C替代效应D以上都对

13等成本线向外平行移动表明

A产量提高了B成本增加C生产要素价格按相同比例上升了D以上都对

14规模报酬递减是在下述哪种情况下发生的

A连续地投入某种生产要素而保持其他生产要素不变B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C不按比例连续增加各种生产要素D上述都正确

15蜜蜂到苹果园采蜜,苹果园依靠蜜蜂授粉,养蜂场和苹果园之间产生了

A外部经济B外部不经济C内部经济D内部不经济

16当边际产量为零时,达到最大。

A总产量B平均产量C总产量和平均产量D不确定

17下一行业中哪一个最接近完全竞争模式

A飞机B卷烟C大米D汽车

18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的条件是

AP=ARBCP=MRP=MCDP=AC

19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是

A同质的B有差异的C既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有差异的,D以上都不对

20是指由一家厂商完全控制一个部门的市场结构

A完全竞争B完全垄断C垄断竞争D寡头垄断

21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和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的共同点是他们只能获得

A平均利润B超额利润C经济利润D正常利润

22完全竞争市场上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A与横轴平行的线B与纵轴平行的线C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D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23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如果某行业中的厂商的商品价格等于平均成本,那么

A新的厂商要进入这一行业B原有厂商要退出这一行业C既没有厂商进入也没有厂商退出这一行业D既有厂商进入也有厂商退出这一行业

24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的的主要相同之处是

A都存在阴谋勾结以限制产量B在长期中,生产的低效率C行业中都存在法律上的进入

25当发生以下哪种情况时,厂商将会倾向于进入一个行业

A该行业存在超额利润B规模经济不构成一个主要的进入壁垒C该行业的主要资源不被现存的厂商所控制D以上都对

三多项选择题

1短期总成本可分为

A固定成本B平均成本C可变成本D明显成本E隐含成本

2短期边际成本分别与的最低点相交

A短期固定成本B短期平均成本C短期平均可变成本D明显成本E隐含成本

3在短期内不能调整的生产要素主要有

A原料B燃料C生产工人数量D厂房和设备E管理人员

4完全竞争市场的具有特点

A不存在任何外在力量的干预和控制B存在数目众多的经济主体C市场上出售的商品是同质的D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E市场信息是畅通的

5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是

A市场上各种生产资源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B厂商的数目比较多C产品之间存在差别D产品是同质的E只有一家厂商

6作为价格领袖的寡头一般是指

A支配型价格领袖B被支配型价格领袖C效率型价格领袖D晴雨表型价格领袖E默契型价格领袖

7西方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分为几种

A劳动B机器和厂房等C资本D土地E企业家才能

8对厂商生产活动的限制主要包括

A法律上的限制B税收政策C限产或价格管制政策D反垄断政策E国有化政策

9等产量曲线

A可以是无限的B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可能相交C其斜率为负D同一平面上两条等产量曲线可以相交E在平面上由左上方逐渐向右下方倾斜

10西方经济学只研究了和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A劳动B土地C资本D企业家才能E劳动力

11有一个可变投入的生产假定

A技术水平不变B技术水平变化C技术系数不变D技术系数变化E资本不变,增加劳动的投入

12短期生产成本主要有几大类

A短期总成本B短期固定成本C短期可变成本D短期平均成本E短期边际成本

13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涉及这样几个问题

A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B成本与收益的关系C市场问题D市场需求问题E竞争对手的状况

14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B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变化C技术系数是不变的D技术系数是可变的E产量的变化分为递增、递减、绝对减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