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309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10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9页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docx

研究生教育质量报告

 

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2017学年度)

 

二○一八年三月编制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6-2017学年度)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和监督体系建设的意见》(学位〔2014〕3号)等文件精神,加大研究生教育的建设力度,加强质量常态监控,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现编制《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2017学年度)》,旨在向社会公开我校研究生招生、培养过程、学位授予、毕业及就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国际化等情况,主动接受社会评议和监督,并总结上一学年度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一、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政策,深入实施教育、科技和人才规划纲要,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高级专门人才,为发展中医药特色研究生教育,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学研究型中医药大学提供坚强保证。

(二)研究生教育概况

福建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1985年,我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已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学科相对齐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

是有权推荐优秀本科应届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单位;是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单位;是开展中医、中药学、药学、护理4个专业学位的工作单位。

我校现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有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中药学、护理学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中医、中药学、药学、护理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5个福建省研究生创新基地,2个专业学位联合培养省级示范基地。

目前,我校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3人,中西医结合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站博士后9人;在校研究生1539人,其中学术型博士研究生111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50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978人。

二、规模与结构情况

(一)博士、硕士学位点分布及结构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学位点建设,已建立起门类较齐全、层次多样的学科体系。

目前学校拥有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17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二级学科);有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涵盖4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二级学科);有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各学位点分布情况见表2-1。

表2-1福建中医药大学博、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一览表

层次

学科代码/名称

专业代码/名称

博士

1005中医学※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方剂学

100505中医诊断学

100506中医内科学

100507中医外科学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中医妇科学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针灸推拿学

1005Z1中医康复学﹟

1006中西医结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6Z1中西医结合康复学﹟

1006Z2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硕士

1001基础医学○

100104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1002临床医学

100201内科学

100202儿科学

100203老年医学

100204神经病学

100205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100206皮肤病与性病学

100207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10外科学

100211妇产科学

100212眼科学

100213耳鼻咽喉科学

100214肿瘤学

100215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100216运动医学

100217麻醉学

100218急诊医学

105127全科医学

1005中医学☆

100501中医基础理论

100502中医临床基础

100503中医医史文献

100504方剂学

100505中医诊断学

100506中医内科学

100507中医外科学

100508中医骨伤科学

100509中医妇科学

100510中医儿科学

100511中医五官科学

100512针灸推拿学

1005Z1中医康复学﹟

1005Z4中医文化学﹟

1006中西医结合

100601中西医结合基础

100602中西医结合临床

1006Z1中西医结合康复学﹟

1006Z2中西医结合护理学﹟

1007药学☆

100701药物化学

100702药剂学

100703生药学

100704药物分析学

100705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00706药理学

1007Z1社会发展与药事管理学﹟

1008中药学☆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1011护理学☆

本一级学科不分设二级学科

备注:

1.“※”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为兼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为自设专业;4.“○”为未获一级学科授权

(二)学科设置与经济发展融合度

随着《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系列文件的发布,中医药健康产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

同时,新医改方案、“一带一路”和福建省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促进了中医药事业长足发展,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日益广泛,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极大的机遇。

在学科设置上,学校根据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福建省实施“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的布局,紧扣一流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坚持“总体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目标管理”的方针,按照“扶优、扶强、扶新、扶特”的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制定一系列配套高峰高原学科建设发展的政策举措,通过优先发展、重点支持、特色培育,不断加强以高水平学科方向、高层次人才队伍、高起点科研创新、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准国际交流合作和高质量社会服务为抓手的高峰高原学科建设,争取实现若干学科的率先突破,同时积极开展协同创新,不断提升学校科研和成果转化的能力,使学校成为福建省中医药知识创新和解决中医药重大科技问题的基地,努力在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上发挥带头辐射作用。

(三)研究生规模及结构

2016-2017学年,学校在校研究生1539人,其中学术型博士研究生111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450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978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占全校硕士研究生的68.5%;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020人,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1:

7.2。

详见表2-2、表2-3。

表2-2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学术型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学科

代码

学科

名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博士在校生数

硕士在校

生数

1001

基础

医学

100104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3

1002

临床

医学

100201

内科学

4

100207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1

100208

临床检验诊断学

3

100210

外科学

1

100211

妇产科学

1

100214

肿瘤学

1

100215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27

100218

急诊医学

1

1005

中医学

100501

中医基础理论

4

8

100502

中医临床基础

24

100503

中医医史文献

13

100504

方剂学

1

9

100505

中医诊断学

9

15

100506

中医内科学

5

19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4

19

100510

中医儿科学

1

100512

针灸推拿学

10

46

1005Z1

中医康复学

17

38

1005Z4

中医文化学

1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16

15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32

32

1006Z1

中西医结合康复学

13

16

1007

药学

100701

药物化学

17

100702

药剂学

12

100703

生药学

4

100704

药物分析学

18

100705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1

100706

药理学

9

1007Z1

社会发展与药事管理学

9

1008

中药学

100800

中药学

49

1011

护理学

101100

护理学

33

合计

111

450

表2-3福建中医药大学在校专业学位型研究生人数统计表

专业学位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

专业领域名称

全日制在校生

1051

临床医学硕士

专业学位

中医学

553

中西医结合

306

临床医学

90

1054

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护理

11

1055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

药学

3

1056

中药学硕士

专业学位

中药学

15

合计

978

2016-2017学年研究生因攻读难度、身体状况、提前工作、超过学习年限等原因休学12人,复学11人,退学5人。

(四)重点学科情况

学校在深入贯彻国家与省政府等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按照办学定位和近期、中期及远期发展目标,遵循“扶优、扶强、扶新、扶特”的学科建设导向,突出中医药学科特色和品牌学科优势,坚持以中医药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总体方针,在科学分析各个学科发展优势与潜力的基础上,集中资源与力量,优先建设,率先突破,推动中西医结合、中医学两个学科建设成为福建省高峰学科,推动中药学、护理学、药学三个学科建设成为福建省高原学科,推动临床医学与管理学两个学科建设成为福建省应用型学科。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简称ESI)2017年5月12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校医学论文影响力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在全国中医药院校当中,我校成为继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之后拥有ESI全球前1%学科的中医药院校,总被引用频次在全球机构排3966位,全国排名312位。

目前,学校拥有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福建省重点学科,2个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1个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的学科(临床医学),1个福建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

详见表2-4~2-8。

表2-4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负责人

批准时间

1

中医诊断学

李灿东

2009年12月

2

方剂学

阮时宝

2009年12月

3

伤寒学

张喜奎

2009年12月

4

中医文献学

邓月娥

2009年12月

5

中医脾胃病学

纪立金

2009年12月

6

中医骨伤科学

张俐

2009年12月

7

中医康复学

陈立典

2009年12月

8

中医护理学

陈锦秀

2009年12月

9

针灸学

吴强

2009年12月

10

中药化学

吴锦忠

2009年12月

11

中西医结合临床

刘献祥

2009年12月

12

内经学

纪立金

2012年8月

13

中医养生学

邓月娥

2012年8月

14

中西医结合基础

施红

2012年8月

15

中药分析学

陈丹

2012年8月

16

临床中药学

邱颂平

2012年8月

17

中医急诊学

文丹

2012年8月

18

中医预防医学

张喜奎

2012年8月

19

推拿学

苏友新

2012年8月

20

中医心理学

黄俊山

2012年8月

表2-5福建中医药大学省级重点学科一览表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负责人

批准时间

1

临床医学

文丹

2012年10月

2

中医学

李灿东

2012年10月

3

中西医结合

刘献祥

2012年10月

4

药学

褚克丹

2012年10月

5

中药学

褚克丹

2012年10月

6

护理学

陈锦秀

2012年10月

7

康复医学

陈立典

2012年10月

表2-6福建中医药大学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情况

序号

学科名称

学科带头人

获批时间

1

中西医结合

刘献祥

2012年10月

2

临床医学(康复医学方向)

陈立典

2012年10月

表2-7福建中医药大学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培育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获批时间

1

康复技术与药物研发创新平台

陈立典

2012年8月

表2-8福建中医药大学ESI学科情况

序号

学科名称

国内排名

全球排名

被引频次

篇被引次数

1

临床医学

312

3966

8628

8.76

(五)学科评估水平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于2016年在全国95个一级学科(不含军事学门类等16个学科)范围内开展第四轮学科评估,共有513个单位的7449个博硕士一级学科参评。

评估结果按照“精准计算、分档呈现”的原则,根据“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为9档公布。

我校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参评规则,组织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临床医学等6个一级学科参加全国第四轮学科整体水平评估,最终结果如表2-9。

表2-9福建中医药大学各学科第四轮评估结果一览表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档次

占比

全国排名

中医药

院校排名

参评

单位数

1006

中西医结合

B

前30%

并列第10名

并列第7名

54

1005

中医学

B-

前40%

并列第12名

并列第12名

34

1008

中药学

C-

前70%

并列第26名

并列第19名

43

1011

护理学

C-

前70%

并列第36名

并列第4名

59

备注:

我校药学与临床医学未进入该类学科排名的70%,没有相应排名。

其中药学的全国参评院校104所,临床医学的全国参评院校86所。

(六)学位点合格评估和动态调整情况

根据省学位办《关于做好2017年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对照国务院学位办下发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我校组织申报了中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中药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虽然最终未能获批,但学校从中更精准的梳理了问题导向,积极制定建设方案和目标,为下一轮的学位授权点申报做积极的准备;在校内第一轮学位点自评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各学位授权学科再次自评和聘请国内同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我校第二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工作,并将各学科的自评报告与国务院学位办2017年发布的《学位授权审核申请基本条件》进行比对,将比对结果、专家函审意见反馈给相关学科,推动各学科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学位授权学科绩效评价机制和运行机制,为新一轮邀请专家进校进行学位点评估工作打下基础,确实加强学科学位点的内涵建设。

三、招生与就业情况

(一)研究生招生及生源情况

1.规模与结构

2017年,全校共招收各类研究生62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3人(含境外生4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60人(含境外生3人),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442人(含境外生3人,长学制转段360人)。

图3-1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录取各类研究生构成图

 

2.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大陆地区)

2017年报考我校博士研究生109人,计划招生23人,实际录取23人,圆满完成大陆博士生招生任务。

详见表3-1。

表3-1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学科

代码

学科

名称

报考人数

招生

计划数

录取人数

报到人数

一志愿录取数

录取硕博连读博士人数

录取申请审核制博士人数

1005

中医学

60

7

7

7

7

0

2

1006

中西医结合

49

16

16

16

16

3

0

合计

109

23

23

23

23

3

2

3.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大陆地区)

2017年报考我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共239人,计划招生156人,录取156人[其中一志愿录取105人(含推免生13人)]。

实际报到151人,放弃入学资格5人。

详见表3-2。

表3-2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学科代码

学科名称

大陆

地区

报考

人数

大陆

地区

招生

计划

大陆地区统招录取人数(含推免生)

2017级大陆地区报到人数

大陆地区一志愿录取数(含推免生)

推免生人数

1001

基础医学

0

0

0

0

0

0

1002

临床医学

58

18

18

17

16

4

1005

中医学

76

57

57

55

54

1

1006

中西医结合

20

28

28

27

22

0

1007

药学

28

19

19

19

1

1

1008

中药学

11

23

23

22

1

1

1011

护理学

46

11

11

11

11

6

合计

239

156

156

151

105

13

(注:

一志愿录取含校内调剂生)

2017年报考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共737人,计划招生439人,录取439人[其中一志愿录取433人(含推免生18人,医学长学制转段360人)]。

实际报到428人,未报到11人(其中长学制转段学生本科未正常毕业取消录取资格10人,自动放弃入学1人)。

详见表3-3。

表3-3福建中医药大学2017年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招生录取情况

专业学位代码

专业学位类别

专业

类别

大陆地区报考人数

大陆地区招生计划数

大陆地区统招录取人数(含推免生)

2017级大陆地区报到人数

大陆地区一志愿录取数(含推免生)

推免生人数

长学制转段

1051

临床

医学

中医类

555

288

288

281

288

9

238

中西医

结合类

161

138

138

134

138

5

122

1054

护理

12

5

5

5

5

3

0

1055

药学

1

2

2

2

0

0

0

1056

中药学

8

6

6

6

2

1

0

合计

737

439

439

428

433

18

360

经统计,2017年一志愿报考人数较2016年增长39%。

2017年一志愿录取率(含长学制转段)为90%,与2016年基本持平,其中学术型一志愿录取率(含校内调剂生)为67%,较2016年略有增长,中医硕士专业学位型一志愿录取率为100%。

(二)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

1.2016-2017学年,学校继续开展统招、硕博连读、申请-审核制等博士招生选拔方式,博士招生计划向参与学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或承担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的导师或团队倾斜,“2011创新平台”的博士招生计划单列。

2017年招收2名“申请-审核制”博士研究生,3名硕博连读博士研究生。

2.根据各学科师资队伍情况、生源情况,结合重点学科、优势学科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及培养质量的要求,合理调整研究生招生规模:

硕士招生以基地接纳容量和培养质量为重要依据,适当调整减少中医专硕统招生规模,并根据导师队伍实际情况及生源条件,提前细化各专业各类别考生招生计划,并加强对相关学科及招生学院的指导,规范操作。

3.2017年起医学学术型初试综合科目(中医综合和西医综合)改由招生单位自命题,我校初试自命题科目由原来5个综合科目共14门课程增加到7个综合科目共25门课程。

为保证命题质量与安全,研究生院组织各学科合理设定初试科目,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完善保密硬件设施和管理规章制度,严格命题保密操作程序,顺利完成201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项工作。

4.为保证学科学位委员会学术自主权,有效促进学科对导师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的规划,提高招生质量,研招办在宏观指导调控、应对改革前瞻性研究基础上,通过责权下放,在招生各环节加强对学科工作培训,提供政策解读、风险分析把控,进一步理顺了学校-学科-学院招生管理的关系。

例如均由一级学科设定招生条件,由学科根据导师队伍情况、报考生源情况等因素,学科各自下达分专业招生计划等。

(三)学位授予情况

1.学位授予人数及如期获得学位率

2016-2017学年,我校授予各类研究生学位共计519人,其中授予学历研究生医学博士学位16人(13人如期获得学位,如期获得学位率为81.3%);授予学历研究生医学硕士学位156人(152人如期获得学位,如期获得学位率为97.4%);授予学历研究生硕士专业学位322人(316人如期获得学位,如期获得学位率为98.1%),其中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316人、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6人;授予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人员医学硕士学位25人。

2015-2016学年学校无撤销学位情况。

详见表3-4~3-6。

表3-4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2017学年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

及如期获学位率统计表

学科代码

学科

名称

专业

代码

专业名称

博士学位授予人数(学术学位)

博士如期获学位率

授予学位数

大陆

港澳台

境外

普通

全日制

非全日制

1005

中医学

100504

方剂学

100.0%

1

1

100508

中医骨伤科学

50.0%

2

1

1

1005Z1

中医康复学

100.0%

1

1

1006

中西医结合

100601

中西医结合基础

85.7%

7

5

2

100602

中西医结合临床

87.5%

5

4

1

合计

81.3%

16

11

0

2

3

表3-5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2017学年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人数

及如期获学位率统计表

学科

代码

学科

名称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硕士学位授予人数(学术学位)

硕士如期获学位率

授予学位数

大陆

港澳台

境外

普通全日制

非全日制

1002

临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