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11451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xx市xx区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

  1.2项目性质:

新建

  1.3项目类型:

生产发展

  1.4项目管理单位:

xx市农牧局

  1.5项目实施单位:

xx区农牧局

  xx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6项目实施范围:

xx区xx镇xx村。

  1.7项目建设内容:

新建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大棚育苗温室4座,面积13824(3456×4)平方米,总占地30亩;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00栋,占地400亩;办公培训区及生产基础设施配套等,占地10亩;项目建设总占地440亩。

  1.8项目目标:

育苗中心年育苗能力达到7392万株,育苗移栽2.24万亩,使项目区大中拱棚蔬菜生产提早上市20-30天,产量提高15-20%,总增产蔬菜1344万公斤,增加纯收入1205万元;日光温室平均亩产6000公斤,亩产值达到1.44万元。

  1.9项目建设年限:

项目建设期为一年(2015年),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2008年3-7月份完成,8月份投产;二期工程8-9月完成,10月份投产。

  1.10项目投资:

总投资2709.4万元,申请财政支持2225.4万元,占82.1%,地方配套484万元,占17.9%。

其中财政投资第一期工程投资1164.05万元,第二期工程投资1061.3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第一期工程配套476万元,第二期工程配套8万元。

  1.11项目效益:

育苗中心年均育成品苗7392万株以上,年总收入为1580万元,可实现直接纯收入750万元。

日光温室投入生产后,若用于设施生产,以亩产6000kg计,总产蔬菜240万kg,总产值约480万元;若用于育苗生产,年均育成品苗8000万株以上,年总收入为1600万元,年可实现直接纯收入600万元。

2、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2.1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由于市场需求的拉动,全国蔬菜生产迅猛发展,供求关系发生变化,形成了全国大市场大流通的产销格局,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蔬菜生产在数量上,由自给型向外向型转变;在质量上,由常规蔬菜向精品高档菜过渡;在市场上,实行绿色、无公害准入制,突出品种特色,打品种差和时间差;在技术上,实行组装配套节本增效技术和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市场竞争力;在加工上,采用预冷贮藏、保鲜、整理、包装、脱水处理等措施,减少损失、延长货架期、提高效益;在产品营销上,扶持培育各种形式的蔬菜营销组织、协会、合作社、龙头企业和营销贩运大户。

由于上述菜产业系列化开发应用,使我国蔬菜产值大幅度上升,成为仅次于粮食的第二大产业,以及出口创汇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

但近几年出现国家在宏观政策上强调粮食安全,南方和中东部各地蔬菜面积萎缩,蔬菜价格上扬,我们应充分发挥耕地资源多的优势,发展耐贮藏、冷凉性、特色、无公害、季节性市场空挡蔬菜。

在蔬菜面积上采取人减我增,抓住机遇增收。

  十一五以来,xx市xx区政府把蔬菜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带动第二、三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点来抓,依靠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科技推动和市场带动,通过建基地、抓示范、促流通,基本实现了鲜菜由季节性生产到周年生产、周年供应的历史性跨越,促使了蔬菜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规划至十一五期末,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日光温室面积2万亩,大中拱棚6万亩,露地种植7万亩。

  xx市xx区被国家规划为高寒山区优质蔬菜生产基地,被自治区列为区域优势特色冷凉优质蔬菜生产基地。

按照自治区蔬菜产业发展意见,以xx区为核心,大力开发冷凉气候资源发展夏季冷凉露地蔬菜生产。

xx区以其海拔高、夏季冷凉,小区域灌溉条件优越,环境无污染等特点,是我区发展夏季无公害、绿色特需绿叶菜、果类菜、食用菌的优势区域。

围绕当地的气候特点和区域特色,种植6-9月份我国南方市场需求的特种叶菜(菜花、西兰花、白菜、甘蓝、菜心、芥兰、生菜等)和根茎类(萝卜、胡萝卜、莴笋等)蔬菜,我市必须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实施"夏菜南下"战略,把该区建成为"西菜东调"生产基地。

  2.2项目由来

  国家农业部提出"挖掘区域优势,突出地方特色",要求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

根据自治区蔬菜产业南移发展战略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区把设施农业作为发展农村经济、调整种植业结构、引导农民奔小康的支柱产业,建设设施农业基地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2.1设施农业以发展日光温室和大中拱棚为主。

通过近几年的发展,目前日光温室种植面积约7500亩,年总产蔬菜4500万公斤,总产值约1.35亿元,形成清河镇东红园区、头营镇马园园区和蒋河园区、三营镇新三营园区四大具有典型带动作用的示范园区。

其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激发了全区农民对日光温室生产的积极性,已成为我区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

大中拱棚建设于2007年开始,至目前已建成1.8万亩。

在种植规模上,由过去零星种植逐渐向集中连片、群体经营过渡;在种植技术上,全面应用节本增效技术和温室配套技术,使亩产值较以前提高20%以上;在品种结构上,由叶菜类生产发展到果菜类生产,生产的作物种类已由菜蔬类发展到西甜瓜、草莓、食用菌、林果等,为设施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2.2根据xx区的自然条件,加强发展设施农业是当前和今后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具有见效快、收益高、风险小等特点,属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相对延长生产时间,提早上市

  xx区无霜期短,春季晚霜结束迟,秋季早霜来临早,极大地制约着露地蔬菜的生产。

建设育苗温室,通过设施提前育苗,待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相对延长蔬菜生产时间,提前采收上市,抢占市场空档,提高市场占有率。

通过2002-2006年试验,示范西红柿、辣椒育苗移栽分别较直播田提前上市29天、20天。

直播番茄结果层数4-5层,育苗移栽番茄可达到7-8层。

番茄增加结果层数2-3层,单株增加产量1-1.5公斤。

亩增产量3000-3750公斤,亩增产值1500-2250元;辣椒、甜椒单株增加产量0.5公斤,亩增产量1900公斤,亩增产值950元;西芹比直播价格高2倍以上,亩增产值1500元以上,大白菜提前上市,亩增产值800元。

  2.3.2提高间套、复种比例,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xx区年平均气温6.5-7.5℃,有效积温2500-3200℃,无霜期135-160天,气候特点形成一年一作光温有余,一年两作光温条件不足。

依托相对冷凉的气候资源,充分利用育苗移栽技术,可提高间套复种比例,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增加农民收入。

据2003-2005年麦后复种大白菜育苗移栽试验,亩产量可达5000-6000公斤,亩增加纯收入600-800元。

  2.3.3推进蔬菜产业升级

  在不同的生态区域内,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基质育苗、无公害标准化栽培,建立示范点,引领农民自身育苗,推广小温室、拱棚育苗改变传统的蔬菜直播的落后生产方式,从而向着间、套、复种规范种植发展,使蔬菜生产区域的农民向一村一品的种植,形成品种规模优势、市场优势,提高蔬菜种植业经济效益。

  2.3.4提高蔬菜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目前xx区蔬菜产业化生产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发展势头强劲,但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大中城市实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使蔬菜生产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通过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采用基质育苗移栽、无公化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才能生产出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和优势产品。

育苗移栽标准化栽培技术较直播商品率提高85%,生长整齐,成熟一致,产品规格标准,商品达到市场要求,提高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市主要依靠小拱棚和日光温室一家一户进行育苗移栽或直播,一是速度慢影响茬口安排,二是种苗质量差,三是效益低。

因此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为27万亩设施农业提供优质种苗,保障设施农业的顺利实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4.1项目区选址定位准确

  项目区距xx市较近,在清水河流域同类地区中典型特征明显,有相对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丰富的耕地,交通便利,与本区蔬菜生产基地联系较为紧密,完全可以建成同类地区的"经济隆起"地带。

  2.4.2有一定发展基础

  2002年xx县蔬菜站从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天缘公司引进无土穴盘育苗技术进行温室育苗试验示范,当年在杨郎和彭堡设育苗点共育苗50万株,定植西芹和甜椒94亩,稀植垄栽西芹试验获得成功;2002年深秋,在清河镇北塬和东红村设立育苗点,为马园日光温室园区提供番茄、黄瓜、甜椒等穴盘苗,保证了120栋温室的正常生产;2003年在头营和彭堡镇设立育苗点,育苗移栽西芹和甜椒2004亩,经济效益显著。

2006-2007年建设了2栋七连栋育苗温室,为头营镇马园园区和蒋河园区提供种苗,推动了本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升级。

通过近几年的试验、示范和推广,技术人员不仅全面掌握了温室育苗技术,而且系统地总结出一套育苗技术规程,为本区蔬菜育苗移栽推广和标准化生产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2.4.3技术服务有保障

  xx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现有技术干部43人,其中:

高级农艺师11人,农艺师10人,助理农艺师22人,技术力量雄厚,近年先后承担过头营马园蔬菜园区、杨郎蒋河蔬菜园区,清河镇北塬、东红"四位一体"生态项目,农业部国家旱作农业综合项目等大型项目的建设,积累了成功的项目建设和管理经验。

同时,xx区、乡、村三级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健全,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科技队伍,又与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和兰州大学干旱生态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多年合作,技术力量能确保大型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顺利完成。

2.4.4地方党委、政府重视蔬菜产业发展

  近两年,xx区委把蔬菜种植作为本区支柱产业进行重点培育,并出台了"xx区关于扩大蔬菜产业基地的意见",要求各涉农部门和蔬菜种植乡(镇)做好组织协调、资金配套方面的工作,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和资金支持。

3、项目区概况

  项目区分核心区和示范区,核心区位于xx市xx区头营镇二营村,距银平公路1公里、xx市区26公里。

该区域海拔1550米,年降雨量300-400毫米,年平均气温7.4℃,无霜期140-160天,≥10℃以上有效积温2691.9℃。

土质以浅黑垆土为主,土地平坦肥力较好。

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开采利用建设滴灌或喷灌设施。

项目核心区现有深度140米、每小时流量50立方米的机井4眼,可保证日光温室生产用水。

项目示范区包括头营镇的河谷川道区,总耕地面积24.1万亩,其中水浇地6.8万亩,种植作物以小麦、玉米、瓜菜、油料为主,以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农业面积2007年达到3000多亩,其中马园设施农业示范区2000多亩,目前是我市最大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因此该区域具有发展设施农业良好的设施、技术基础和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项目建设指导思想、原则和编制依据

  4.1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财政部、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专项资金管理的意见为指针,以xx区"135"工作思路为指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题,以切实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整体效益为目的,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中心,以发展设施农业、抗旱节水特色种植、生态养殖业、特色经果林、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加快整村推进扶贫综合开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2建设原则

  4.2.1坚持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原则。

因地制宜,合理配置资源,集中连片开发,整村推进。

发展设施农业、抗旱节水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特色林果产业,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创建"品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

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切实让农民得到实惠。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4.2.2坚持经济效益优先的原则。

集中财力,优先支持优势特色明显的设施蔬菜及露地蔬菜、抗旱节水种植、生态养殖、优势林果等资金、技术、劳动力投入密集、产出效益高的产业。

使其充分发挥在加快整村推进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4.2.3项目资金整合的原则。

围绕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这一主题,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因地制宜,统筹规划,连片开发,集中项目,整合优化项目资金,集中财力办大事思路。

集成创新,发展现代农业,以设施农业、抗旱节水特色种植、设施养殖业、设施园艺、农业服务体系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展示新成果、新技术、新品种,做给农民看、帮助农民干,带着农民赚,达到解决农民"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通过科技引领,培育县域农业经济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从而推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实效。

  4.2.4统筹规划,优化投资结构的原则。

按照全区"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以及设施农业、旱作节水农业发展规划,整合各类支农资金,优化投资结构,发展具有区位优势的特色产业。

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让农民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4.2.5因地制宜,做强做大产业的原则。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集中资金投入,集中建设、连片开发,打造设施农业、旱作节水特色种植、生态养殖、特色林果产品的品牌。

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不断提升农业产业经营水平,做强做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4.2.6突出重点,提升效益的原则。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重点发展设施蔬菜及冷凉蔬菜、特色种,植,使规模优势转化为品种规模优势,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强设施农业在县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4.2.7坚持部门协作,优势互补的原则。

按照资金来源,各部门和乡镇在区支农资金整合协调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下,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按照项目规划,强化项目实施的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保证项目实施进度和质量。

  4.3编制依据

  4.3.1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若干政策意见》

  4.3.2自治区党委、政府《宁夏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4.3.3自治区农牧厅《宁夏中部干旱带及南部山区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4.3.4《xx市设施农业技术规范》

  4.3.5《xx区农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4.3.6《xx区2007-2010设施农业发展建设规划》

5、项目产品需求预测与销售分析

  5.1产品需求分析

  5.1.1xx区的自然条件适合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生产,7-9月份是我国华北、华中及东南沿海地区蔬菜生产的淡季,市场大量需求甘蓝、菜花、白菜、萝卜、西芹等蔬菜,而相喜凉蔬菜能够夏季正常生产,茄果蔬菜能够越夏生产。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优势,形成夏季反季节露地蔬菜基地,再运用设施农业技术,适期播种、育苗移栽,可以错开上市,7、8、9、10四个月的蔬菜可源源不断的补给华北、华南等地,可稳定提高经济效益。

目前xx区夏季瓜果菜面积达到6万亩左右,年总产量1亿多公斤,部分瓜果菜如南瓜、西芹、夏季大白菜、胡萝卜、番茄、辣椒等外销河南、陕西、青海、四川、广州等省市,市场前景看好。

预计上述市场年需求量在5亿公斤以上,而本地可供应量最大才能达到1亿公斤,市场空间巨大。

  日光温室生产以满足本区居民消费为目的,现以xx区人均日消费鲜菜按0.5公斤计算,日消费量约20万公斤,冬春需求量3600万公斤,按目前xx区日光温室生产能力计算,冬春茬蔬菜生产量约4500万公斤,其他4县平均每年在本区调运冬春蔬菜约3000万公斤,缺口3900万公斤,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缺口更大。

  5.1.2育苗生产以xx区现有发展水平衡量,有日光温室7500亩,大中拱棚1.8万亩,每亩育苗移栽按3000-3300株计算,需成品蔬菜苗木7650-8420万株,而目前的育苗移栽能力还不到1000亩;按照xx区设施农业规划,至2010年日光温室要达到4万亩(2万座),大中拱棚6万亩,均按育苗移栽计,需成品苗2.4-2.6亿株。

不管是目前还是将来,果蔬育苗将是发展设施农业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5.1.3标准化生产是蔬菜产业发展必然趋势。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给我们带来机遇的同时,面临新的挑战 面对国内外市场对蔬菜无公害化严格要求,无公害化将成为蔬菜准入市场的首要条件。

xx区是传统的农业区,绝大部分地区不存在"三废"污染,加之经济条件的限制,施用化肥、农药的水平较低,完全适合从事有机、绿色及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育苗移栽技术是标准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区内外市场需求,筛选出具有一定区域优势,适合当地生产条件、市场前景看好的果蔬菜品种,组织无公害化生产,尽快培育出自己的品牌,提高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可进一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达到农民增收的目的,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5.2产品销售方案、营销策略

  一是与发展设施农业的企业、合作组织和农民签订果蔬定购合同,实行订单生产;二是加快蔬菜保鲜库建设,力争在8月份建成并投产使用,延伸销售链;三是组织民营销售队伍,建立营销网络;鼓励科技人员与外商联合建设标准化蔬菜基地,产地与销地相结合,拓宽营销市场。

  5.3市场风险预测

  该项目技术推广,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改变农民多年来蔬菜直播的落后生产方式,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通过育苗移栽技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早上市,相对延长生产和上市销售时间,提高产量和商品率,提高市场竞争能力,防御市场风险。

主攻西芹、大白菜、甘兰等叶菜和西葫芦、辣椒、西红柿等果菜作物,变品种优势为市场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2008年xx区仅大中拱棚的建设面积2.7万亩,育苗移栽面积为建设面积的75%,具有可行性,而且育苗移栽为多数农民所认识,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没有市场风险。

6、项目建设地点、时间、内容及目标

  6.1建设地点

  xx市工厂化育苗中心拟建在xx区头营镇二营村,距银平公路2公里、xx市区26公里,总面积440亩,水电路三通,交通运输条件好,通讯方便,水源充足,气候条件也适宜蔬菜、瓜果、花卉生产。

  6.2建设内容

  按照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原则,因地制宜选址,建设集繁苗区、新品种选育和新技术试验示范生产展示区,占地430亩;办公培训区,占地10亩等为一体的种苗繁育示范基地,总占地面积440亩。

  6.2.1土建工程

  新建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育苗温室4组,面积13824(3456m2/组×4组)m2,占地30亩,墙基础及矮墙建造1040m3、柱墩及预埋件316m3、室内地坪铺设789m3;新建高标准日光温室200栋,占地400亩。

  6.2.2田间工程

  平整土地400亩,改良土地200亩;架设高压线路3km,低压线路3km;硬化道路3km。

  6.2.3配套基础设施培训及信息中心、生产管理、办公用房、食堂及农残检测用房970m2、库房100m2、锅炉房100m2、新建围墙500m。

电动伸缩大门1套,广告宣传牌1套,电子显示系统一套。

铺设暖气管道1000m,地下供水管道800m,新建深水井1眼并配套地下管道2.5km。

  6.2.4配套设施

  配套育苗温室通风、遮阳、喷灌等机械化控制系统;生产日光温室节水灌溉、卷帘机、热风炉、棉苫等设施。

  6.2.5仪器设备及育苗材料

  购置气候数据自动化观测设备4台;移动式喷灌机8台;移动育苗床3456m2;热风炉60台;种苗运输车2辆;增压蓄水池1座100m3,抽水泵4台;地温仪、温度仪、干湿度测量仪各16台;计算机2台;穴盘10万盘;基质960m3,其中蛭石560m3,草炭400m3。

  6.2.6新品种引进及试验示范

  引进蔬菜、花卉、果树、苗木等新品种20个,试验、示范面积200亩。

  6.3技术路线

  按照突出种苗繁育、带动产业发展的思路,本着因地制宜、以点带面、梯次推进的原则,大力发展瓜菜种苗、花卉种苗繁育和果树苗木繁育,推动蔬菜、瓜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提质升级。

采用以下技术路线:

  瓜菜种苗繁育:

育苗设施选择→确定品种→种子精选与处理→营养钵或苗盘无土育苗→小气候控制与水肥管理→成苗→适期移栽。

  6.4建设年限和进度

  2008年。

该项目分两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完成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育苗温室2组、高标准日光温室100栋及配套设施建设。

具体进度为:

3-4月份完成工程设计和工程招标,5月份完成整地,6-7月份完成工程建设,8月份投入生产;二期工程完成2组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育苗温室、100栋高标准日光温室的建设,具体进度为:

8-9月份完成工程建设,10月份投入生产。

  6.5项目建设目标

  6.4.1总体建设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和实施,达到"一个完善"、"一个满足"、"两个提高"、"一个推动"和"一个带动"的目标。

一个完善:

即完善立足本市、面向周边地区的瓜果、蔬菜、花卉等特色优势产业的现代化种苗繁育体系;一个满足:

即年培育瓜菜种苗7392万株,基本满足项目区及周边对瓜菜种苗的需求;两个提高:

即提高种苗生产的准备水平和科技含量;一个推动:

即推动种苗生产提质升级。

一个带动:

即切实带动农民增收。

  6.4.2工厂化育苗中心建设目标6.4.2.1建设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育苗温室4组,占地面积为30亩,年育苗能力达到7392万株,提供以xx区头营镇为主,辐射周边区域约2.5万亩设施农业生产所需的优质种苗,使设施蔬菜生产提早上市20-30天。

  6.4.2.2开展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筛选出10-20个抗逆性适应性强、市场前景看好的蔬菜、花卉、果树等优良新品种,作为主栽换代品种,以解决我市设施农业生产中作物种类及品种缺乏和杂乱问题。

  6.4.2.3进一步提高设施生产作物产量和品质,其中蔬菜产量提高15-20%。

7、项目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1估算依据

  本项目投资估算主要依据2001年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国家有关水土保持工程的规程、规范、相关标准进行编制。

投资估算中工程措施、林草措施、封育治理措施单价主要依据2001年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概算定额》进行计算,并按照国家计委、水利部等部门《关于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估算编制办法》,宁夏区计委、农牧厅、林业厅等行政管理部门关于退耕还林还草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的有关补粮、补款和投资定额、政策规定标准、技术规范的规定,宁夏区计委、水利厅关于小型饮水工程,基本农田建设补助定额标准和技术规范等规定进行估算。

  7.2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709.4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支持2225.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1%,地方配套48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9%。

  7.3支持环节

  财政支持资金主要用于9连栋双层充气膜塑料育苗温室4组、高标准日光温室200栋建设及其配套设施、仪器设备购置等,其中第一期工程投资1164.05万元,第二期工程投资1061.3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办公用房、库房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试验示范费用,其中第一期工程配套476万元,第二期工程配套8万元。

详细预算表。

8、效益分析

  8.1经济效益

  育苗中心年均育成品苗7392万株以上(按年育成2次,每次可育苗924万株/组*4组),年总收入为1580万元,扣除年折旧费230万元、各项生产投入和人工费用600万元,年可实现直接纯收入750万元,投资回收期为2.5年。

  200栋高标准日光温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