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673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八年级上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docx

《八年级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上册.docx

八年级上册

八年级上册复习

一、生字词

譬楣苋胤囊徕钹囿醅撂蔫怵抠羯遽匝丱

髫笄簪蔻磬奁霁旸姮谨壑睾诘嚼黠喾搽

诓蹲踞荸荠煨炖睥睨鞺鞳稽首鄙夷璀璨颛顼秫秸秆

二、成语

1.【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

起兴,指先言他物以触发理想、诱发文思。

2.【引经据典】引用经书、典籍,泛指以文献记载和权威著作为讲话或撰文的材料。

3.【悠游自在】形容悠闲而舒适。

4.【龙吟凤哕】龙在吟啸,凤在鸣叫。

形容非常美妙,抑扬顿挫的声音。

5.【与有荣焉】因而也感到荣幸。

6.【肃然起敬】形容看到、听到或想到某一动人的事迹后出现的恭敬态度和心情。

7.【囊萤映雪】原是车胤用口袋装萤火虫来照书本,孙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奋苦学的故事。

后形容刻苦攻读。

8.【合辙押韵】形容非常押韵。

9.【油嘴滑舌】形容人说话油滑轻浮,耍嘴皮子。

10.【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现在比喻走在前起带头作用。

11.【顾名思义】看到它的名称就联想到它的意义。

12.【如法炮制】指按照一定的方法制作中药。

现比喻照着现成的样子做。

13.【褒贬分明】赞扬和指责某人或某事时,客观的对待,对该赞扬的地方,赞扬,对该指责的,指责。

14.【抑扬顿挫】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5.【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高,高深。

阔,广阔。

16.【屏气凝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屏气,抑制呼吸。

凝神,聚精会神。

17.【拖泥带水】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

18.【千里迢迢】形容路途遥远。

迢迢,遥远。

19.【盛气凌人】以骄横的气势压人。

形容傲慢自大,气势逼人。

20.【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动摇。

21.【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喻,明白。

22.【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持,坚持。

恒,恒心。

23.【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格,推究。

致,求得。

24.【袖手旁观】把手笼在袖子里,在一旁观看。

比喻置身事外,既不过问,也不协助别人。

25.【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段语句。

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6.【味同嚼蜡】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27.【吹毛求疵】故意挑毛病、找差错。

疵,缺点、毛病。

这里指细致到烦琐、挑剔的地步。

28.【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

现指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入理解。

29.【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

多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

30.【豁然贯通】指一下明白了某个道理。

豁然,通达的样子。

贯通,前后贯穿通晓。

31.【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

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

益,好处。

32.【不攻自破】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

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33.【辨伪去妄】把虚伪的和没有事实根据的分辨出来并去掉。

34.【怀古伤今】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

指一种落寞、倒退、悲观的思想情绪。

35.【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悦。

旷,空旷。

怡,愉悦。

36.【气象万千】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气象,景象。

37.【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家稳定,人民和乐。

38.【百废俱兴】一切被废弃的东西都兴办起来,形容各事方兴未艾。

39.【峰回路转】峰峦重叠环绕,山路蜿蜒曲折。

40.【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意趣不在于酒,比喻本意不在此,或比喻别有用心。

41.【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美丽而没有媚态,素雅而不寒酸,形容仪表秀雅。

三、古诗词默写出错字

《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凄吟畔《赤壁》戟郎乔《过零丁洋》廖絮汗《水调歌头》阙绮事

《山坡羊潼关怀古》聚怒踌躇做《饮酒(其五)》远《行路难(其一)》樽箸羞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罥下杖顷厦俱《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狐裘衾辕掣《己亥杂诗》吟

《观刈麦》陇荷饷秉遗穗悬禄晏《月夜》阑窗纱《商山早行》铎槲枳凫

《卜算子咏梅》著妒碾作《破阵子》苔絮邻宵《浣溪沙》簌缲惟漫

《醉花阴》厨袖消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州悠兜鍪

四、课内古诗

(一)文学常识

1.《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选自《刘禹锡集·外集》,刘禹锡,字梦得,唐代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

2.《赤壁》选自《樊川诗集》,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人称“小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3.《过零丁洋》选自《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

4.《水调歌头》选自《东坡乐府笺》,苏轼,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5.《山坡羊潼关怀古》选自《全元散曲》,张养浩,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散曲作家。

6.《饮酒(其五)》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原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7.《行路难》选自《李太白全集》,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选自《杜诗详注》,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诗人,“诗圣”。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选自《岑参集校注》,岑参,唐代诗人,人称“岑嘉州”。

10.《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龚自珍,字瑟人,号定庵,近代思想家、文学家,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驱。

(二)重点课下注释

1.《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酬】这里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长】增长,振作。

2.《赤壁》【折戟】折断的戟。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3.《过零丁洋》【寥落】荒凉冷落。

【山河破碎风飘絮】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比喻自己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丹心照汗青】忠心永垂史册。

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汗青,这里特指史册。

4.《水调歌头》【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宫殿。

【归去】回到天上去。

【琼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

指想像中的仙宫。

【不胜】经受不住。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

【何似】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是圆的呢?

何事,为什么。

【千里共婵娟】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着美好的月光。

婵娟,指月亮。

5.《山坡羊潼关怀古》【伤心秦汉经行处】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

经行,经过。

6.《饮酒(其五)》【结庐】构建房舍。

结,构建、构筑。

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欲辨已忘言】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辩,辨识。

7.《行路难(其一)》【樽】古代盛酒用的器具。

【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同“值”,价值。

【箸】筷子。

【今安在】如今身在何处。

安,哪里。

【长风破浪】比喻政治理想。

【云帆】高高的船帆。

【济】渡。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挂罥】挂着,挂住。

罥,挂。

【长】高。

【沉塘坳】沉到池塘水中。

坳,水边低地。

【呼不得】喝止不住。

【俄顷】一会儿。

【漠漠】阴沉迷蒙的样子。

【向昏黑】渐渐黑下来了。

向,渐渐。

【娇儿恶卧踏里裂】孩子睡相不好,把被里蹬破了。

【雨脚如麻】形容雨点不间断,向下垂的麻线一样密集。

【何由彻】如何挨到天亮。

【安得】如何能得到。

【广厦】宽敞的大屋。

【庇】遮盖,掩护。

【寒士】贫寒的士人。

【突兀】高耸的样子。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控】拉开。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

【惨淡】阴暗。

【掣】拉,扯。

10.《己亥杂诗》【吟鞭】马鞭。

吟,指吟诗。

【落红】落花。

(三)赏析

1.《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

(1)主旨:

这首诗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

(2)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这两句诗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上什么,社会总是向前发展,未来肯定比现在好。

(3)赏析“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的关怀,有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4)简要说明诗中添加典故的作用。

用典,即在诗歌中援引史实,使用典故。

古诗很讲究用典,表达更生动、含蓄,可以收到言简义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赤壁》

(1)主旨:

借曹操和周瑜的故事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胜的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这句是诗人即物起兴,以小见大,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的存亡,同时暗示自己胸有大志却不被重用。

3.《过零丁洋》

(1)主旨:

追忆了自己艰辛的抗元经历,表现忧国之痛和以死明志、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2)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风飘絮”比喻自己家破人亡、孤苦伶仃,“雨打萍”比喻国家命运惨淡、危在旦夕。

写出了国家的命运危在旦夕,个人的命运也动荡不安。

(3)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两个地名对仗工整,写出形式的险要、境况的危苦,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担忧和对自身处境的忧虑。

(4)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自古谁无一死,惟愿留下一颗忠心永垂青史。

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5)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气节?

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

4.《水调歌头》

(1)主旨:

表达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还抒发了对弟弟的思念。

(2)哪一句是词人由出世到入世的过渡?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抒发了怀人之情,也写出了亲人不能团聚的惆怅。

(4)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集中体现了词人由心有所郁结到心胸开阔的乐观旷达情怀。

(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放大宽慰,只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这美好的中秋月色。

5.《山坡羊潼关怀古》

(1)主旨:

借凭吊潼关故迹,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朝代怎样更替,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

(2)赏析“峰峦如聚”

拟人,不仅写出了峰峦之多,而且化静为动,赋予群峰以生命意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峰聚集的状态。

(3)赏析“波涛如怒”

拟人,赋予水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黄河汹涌澎湃、奔腾咆哮的气势。

(4)赏析“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写作者远望长安,往日辉煌的西都,如今却是一片荒凉,顿生悲凉伤感之情,这是国家由盛到衰的真实写照。

6.《饮酒(其五)》

(1)主旨:

作者描写了自己的生活环境,表达了自己归隐闲适心情,心志高远,作者从自然境界中领悟了人生的真谛,坚守自己的心愿归隐田园,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这两句诗形象写出了诗人归隐后所追求并达到的物、我两种境界。

诗人在低、仰的瞬间与南山默契相同,进入了一种悠闲淡远、恬淡的佳境。

“见”无意中看见,把人与物融为一体,而“看”“望”等是有意看,把人和物拉开了距离,不符合文章的思想。

7.《行路难(其一)》

(1)主旨:

本诗集中体现了作者遭馋免官的矛盾心情,抒发了他怀才不遇之情,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2)赏析“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冰塞川”和“雪满山”象征着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也象征着前途渺茫,用比喻照应题目,写出了世途艰难,寓含无限悲慨,表达了作者惆怅和悲痛之情。

(3)赏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借典故,梦想自己有朝一日像古人一样为统治者信任重用,建功立业,同时也含蓄表达出诗人愤懑、苦闷及执着追求远大志向的信念的感情。

(4)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诗人沉郁中奋起,也坚定了自己“长风破浪”实现理想的信心,重新扬起了沧海扬帆的勇气,表现了他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主旨:

本诗叙写了茅屋为秋风所破,又遭大雨,而彻夜难眠的遭遇,由此他联想到了受苦受难的民众,想到了国家及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主旨:

本诗内容有咏雪和送别两方面。

前十句从不同的侧面咏雪,展示了唐代西北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表现了对边塞生活的热爱,赞扬了将士坚定的意志。

后八句主要写送别,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惆怅、惜别之情。

(2)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边塞一夜大雪,突出了边塞将士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3)赏析“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路远、风雪猛、难行走,表达了作者的惆怅、惜别和担忧之情。

10.《己亥杂诗》

(1)主旨:

本诗抒发了作者辞官离京时的复杂心情,表现了作者不甘沉沦、不畏挫折和愿意为国效力的性格,以及献身精神。

(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议论抒情,以“落红”自喻,表明心志,写出了他不甘退伏、憧憬未来的爱国情怀。

五、课内文言文

《与朱元思书》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艺文类聚》,吴钧,字叔庠,南朝梁文学家。

2.课下注释

【共色】一样的颜色。

【从流飘荡】(乘船)随着江流飘荡。

从,顺、随。

【缥碧】青白色。

【直视无碍】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形容江水清澈。

【甚箭】甚于箭,比箭还快。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

【寒树】使人看了有寒意的树,形容树密而绿。

【负势竞上】这些山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轩邈】意思是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轩,高。

邈,远。

这里作动词用。

【直指】笔直地向上,直插云天。

【千百成峰】意思是形成无数山峰。

【泠泠作响】泠泠地发出响声。

泠泠,拟声词,形容水声的清越。

【相鸣】互相和鸣。

【嘤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

嘤嘤,鸟鸣声。

【千转】长久不断地叫。

千,表示多。

转,通“啭”,鸟鸣声。

【鸢飞戾天】鸢飞到天上。

这里比喻极力追求名利的人。

鸢,一种凶猛的鸟。

戾,至。

【望峰息心】意思是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经纶事务】治理政务的人。

经纶,筹划。

【窥谷忘反】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反,通“返”,返回。

【横柯上蔽】横斜的树枝在上边遮蔽着。

柯,树木的枝干。

【在昼犹昏】即使在白天,也像黄昏时那样昏暗。

【疏条交映】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

3.主旨

本文叙述了作者乘船自富阳至桐庐所见景色,描绘了这一段的山水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的山水风光的闲适随意心情,自然突出了作者对世俗官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地表达了爱慕美好大自然,退隐避世的高洁志趣。

4.段意

(1)统领全文,写了自富阳至桐庐的山水之美。

(2)具体描绘奇山异水。

先写异水,再写奇山。

5.赏析“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起了反复渲染的作用,写了树木遮空,昼夜不分,既照应了对前面寒树的描写,又给山水增添了奇异色彩,使结构更加严谨。

《五柳先生》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原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诗人。

2.课下注释

【何许】什么地方。

许,处所。

【不详】不知道。

【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

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

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造,往、到。

辄,就。

【期】期望。

【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

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

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

还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屡空】经常是空的。

【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

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俦,辈、同类。

【衔觞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

觞,酒杯。

3.主旨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扬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4.赏析“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求知的满足,追求精神的享受,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安慰,也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体现。

5.赏析“箪瓢屡空”

不仅写他贫困,而且含蓄的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情操,赞扬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6.赏析“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引用黔娄之妻的话,再写五柳先生的志向,与古人类想必,高度赞扬了他。

7.文章反复使用了很多的否定句,请简要说明这些一下这些否定句的作用。

世人看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志趣和人格的坚持。

这样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赞叹,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马说》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韩愈文选》,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首。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曾巩,王安石。

2.课下注释

【祗】只是。

【骈死于槽枥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骈死,并列而死。

【一食】吃一顿。

【或】有时。

【食】通“饲”,喂。

【外见】表现在外面。

见,通“现”,表现。

【且】犹,尚且。

【策之】鞭打马。

策,马鞭子,这里使用鞭子打的意思。

【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

道,正确的方法。

【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

材,通“才”,才能。

【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临】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其真无马邪】真的没有(千里)马吗?

其,难道。

邪,通“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3.主旨

文章借千里马与伯乐的传说,用托物言志的方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不遇明君、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重用人才。

全文寄托了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愤懑控诉和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懑。

4.段意

(1)写了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2)揭示了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3)写了统治者的愚妄,表达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送东阳马生序》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宋学士文集》,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2.课下注释

【致】得到。

【假借】借。

【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书。

弗,不。

之,代指抄书。

【走】跑。

【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

【以是】因此。

【硕师】学问渊博的老师。

硕,大。

【叩】请教。

【德隆望尊】道德声望高。

【稍降辞色】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

辞色,言色和脸色。

【援疑质理】提出疑问,询问道理。

援,引、提出。

质,询问。

【叱咄】训斥,呵责。

【至】周到。

【俟】等待。

【负箧曳屣】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表示鞋破)。

【穷冬】隆冬。

【皲裂】皮肤因寒冷干燥而开裂。

【舍】这里指书舍、书馆。

【支】通“肢”,肢体。

【媵人】这里指服侍的人。

【汤】热水。

【沃灌】浇洗。

【衾】被子。

【寓逆旅】住在旅店。

逆旅,旅店。

【被】通“披”,这里是穿的意思。

【缨】帽带。

【腰】腰佩。

【容臭】香袋。

臭,气味,这里指香气。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缊袍敝衣】破旧的衣服。

缊,旧絮。

敝,破。

【略无慕艳意】毫无羡慕的意思。

慕艳,羡慕。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口体之奉,指吃的穿的。

3.主旨

作者自叙了青少年的时期的求学的学习经历和学习态度,勉励读者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4.段意

(1)主要写作者青少年时期学习的艰难经历。

(2)作者从师求学的艰苦生活。

5.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求学不易,要刻苦、诚信、尊师重道的道理,这是学有所成的关键。

6.文章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富家子弟的奢华与自己的贫寒、条件优越于自己的低劣作对比,鲜明且有说服力,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的效果没有决定性影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求学态度,勤且艰。

7.文章给我们的启示什么?

业精于音荒于嬉。

《小石潭记》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课下注释

【篁竹】竹林。

【如鸣珮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珮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

【水尤清冽】水格外清凉。

尤,格外。

【全石以为底】潭以整块石头为底。

【卷石底以出】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意思是(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

可,大约。

许,用在数词后表示的约数,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空游无所依】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

【俶尔远逝】忽然向远处游去。

【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明灭可见,时而看得见、时而看不见。

【犬牙差互】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

【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

【悄怆幽邃】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悄怆,忧伤的样子。

【清】凄凉。

【隶而从者】跟着同去的人。

3.主旨

这篇游记描写了小石潭及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抒发他贬居生活、寂寞处境中孤起悲凉心情。

4.段意

(1)作者发现小石潭的景色。

(2)写了小石潭的游鱼和潭水。

(3)写了小石潭的游鱼及岸边的景物。

(3)写了作者对小石潭的总体印象与感受。

(5)介绍了同游的人。

5.“伐竹取道”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这里人迹罕至,为下文环境寂寥埋下伏笔。

6.请赏析作者的一忧一乐?

写出了作者被贬谪的愤懑难平之情,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摆脱抑郁,但是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凉的环境出发,忧伤悲凉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岳阳楼记》

1.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正,世称范文正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

2.课下注释

【谪】封建王朝官史降职或远调。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越,及,到。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

和,和乐。

【具】同“俱”,全,皆。

【胜状】胜景,好景色。

【属】同“嘱”,嘱托。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宽阔无边。

横,广远。

际涯,边。

【朝晖夕阴】或早或晚(一天里)阴晴多变化。

晖,日光。

【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

【然则】虽然如此,那么。

【极】尽。

【迁客】谪迁的人,指降职远调的人。

【骚人】诗人。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不同吧?

览,观赏。

得无……乎,莫非……吧。

异,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