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710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docx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集体备课教案表格式打印版

课题

14文言文二则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

3.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4.《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6个生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义。

3.背诵《学弈》。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

2.板书:

学弈,指导书写“弈”。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4.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

“学弈”呢?

你怎么知道的呢?

弈:

下棋学弈:

学下棋(板书)

2、作者简介。

3、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教师指导。

   

6、指名说全文大意。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

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板书)

(2)一人虽听之(……的话),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板书)

2.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

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

(“之”字)

3.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

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

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4.“为是其智弗若与?

”这句意思是什么?

思考讨论: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师:

哪个词是第二个人?

这句话该怎么读呢?

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朗读好全文,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3.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修改补充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

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

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

依据是什么?

(3)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

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

可取吗?

(5)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

为什么?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

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

(3)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

 

-------------------------------------------------------------------------------------------------------------------------------------

--------------------------------------------------------------------------------------------------------------------------------------------

课题

16表里的生物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

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教学

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补充修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板书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学生读。

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

你课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了吗?

  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

 

 

(3)教师适当总结。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琴弦清脆添加拒绝恐怖蟋蟀

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默读,提高默读的速度。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补充修改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开火车读。

3.齐读课题《表里的生物》

4.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深入学习课

1.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由读课文。

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作者对表里的生物十分感兴趣、充满好奇?

2.再次阅读课文,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3.指名反馈。

学生结合课文相关的句子谈体会。

 (比如1、6、15自然段)心理描写夹杂在叙事之中,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小作者的内心世界,和他共同感受童年的天真无邪。

 在文中找出这些语言和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在体会这些语句的时候要让学生明白,心理描写一是有提示语,易发现。

二是没有提示语,难分辨,必须仔细阅读才行。

4.标点符号的特点。

  冒号(冒号在本文出现了多次,应该以此为契机,让学生掌握冒号的规范使用)冒号的作用:

(1)提起下文

(2)提取下文(3)引起下文(4)解释或说明(5)总结上文

  以第7自然段为例,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引起下文,究竟是怎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呢?

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这段描写要指导学生朗读好,并争取积累下来。

  分号:

并列的两个分句间的停顿,往往是为说明几个方面的内容时才会使用。

第1自然段和16自然段都有这样的句子。

   

 

板书

内容

 

 

         

课题

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课型

精读课文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词语。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3.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4.能够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教学重点

 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教学难点

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诞、澡、械、授”等11个生字。

在文本中理解“司空见惯、敏锐、见微知著、锲而不舍”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从具体事例中正确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讲述自己受到的启发。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说一说你最崇拜的科学家是谁吗?

2.你们知道科学家们主要依靠什么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吗?

3.教师小结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谁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词语:

 

4.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5.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把这句话画出来。

三、细读课文,理清条理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每个自然段都写了什么,给课文划分段落。

 2.学生交流段落划分,说明分段理由。

 3.教师对照板书进行小结:

 四、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找出作者为证明自己的观点所列举的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了解每个

2.事例都是按照“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的顺序来介绍的。

3.能够仿照课文写法,用几个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4.拓展阅读文段,说说自己在《千年圆梦在今朝》中体会到的科学精神。

教具准备

 课件

一复习

 

二、细读课文,交流感悟

1.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作者是用哪些事例来具体说明自己的观点的?

2、再请大家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看看三段话在写法上、内容上有什么相同点?

全班交流,

这些事例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三个确凿的事例,由此可以看出科学家们都是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追根求源,最后把“?

”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作者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板书)

3.你还能列举出这样的事例吗?

4.课文中哪些语句令你深受启发,作出标注。

5.交流令自己深受启发的语句,说明从中受到的启示,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段。

三、再读课文,感悟写法

   1.默读全文,边读边想:

这篇课文跟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这篇课文围绕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列举具体事实加以证明。

这样的文章叫做论说文,也叫做议论文,不同于我们经常阅读的记叙文。

本文所用的证明事例的方法:

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疑——找到真理

 

 

 

板书

内容

 

教学反思:

―――――――――――――――――――――――――――――――――――――――――――――

―――――――――――――――――――――――――――――――――――――――――――――

-――――――――――――――――――――――――――――――――――――――――――――

                 

课题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2.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学

重点

 快速默读课文,讲述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上学方式和今天的不同。

教学

难点

大胆想象,能与同学交流未来的学习生活可能的样子。

教具

准备

课件

一、情境导入

2155年时,孩子们还要去学校上课吗?

他们会不会视纸质图书为古董?

让我们跟随玛琪的故事,一起去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吧。

 四、课堂总结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交流了未来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读完《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文章,你是不是对现在的学校、厚厚的课本有了一点珍惜感呢?

把你的感想记录在写作本上吧!

板书:

 

教学反思:

                                  

口语交际辩论

课型

口语交际 

授课时间

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辩论的一般常识,提高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2.学会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标记材料。

3.辩论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找到对方漏洞并且抓住漏洞进行反驳。

教学重点

 学会收集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梳理、归纳和标记材料。

教学难点

辩论时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对方的论述,找到对方漏洞并且抓住漏洞进行反驳。

教具准备

课件

一、谈话导入,引入辩题

二、介绍辩论类型`

①演讲式辩论②擂台式辩论③对抗式辩论

三、介绍辩论特点

1、双向性2、对抗性3、思辨性4、通俗性

四、课文提要

1.辩论前,要做充分准备。

 

2.辩论时,既要证明自己,又要反驳别人。

①我方陈述时,要充分利用时间,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对方陈述时,要注意倾听,抓住对方的漏洞。

③自由辩论时,进一步强调我方观点,并针对对方观点进行有效的反驳。

五、辩论技巧

1.化害为利,转败为胜2.肯定其正,剖析其误

3.晓以利害,以情动人

4.巧设问题,因势利导

六、辩论计谋

七、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任选一个感兴趣的辩题,然后每个人抽签决定做

 

课题

习作: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课型

习作课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印象中最深刻的科幻故事,体会故事中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以及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带来的影响。

2.放飞想象,大胆设想,根据提示写一个神奇的科幻故事。

3.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评选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教学

重点

放飞想象,大胆设想,根据提示写一个神奇的科幻故事。

教学

难点

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评选出奇特而又令人信服的科幻故事。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交流印象中最深刻的科幻故事,体会故事中看起来令人信服的科学技术,以及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和命运带来的影响。

2.放飞想象,大胆设想,根据提示写一个神奇的科幻故事。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还是要问你们两个问题:

你是谁?

从哪里来?

2.提问: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打开抽屉里的小信封,现在回答问题:

现在你是谁?

你来自哪里?

你有什么本领?

(外星人、大白、机器猫......)

2.板书课题。

二、启发点拨,开拓思路

1.提问:

同学们喜欢科幻故事吧,咱班有没有科幻迷,勇敢地来讲一讲,那你能为大家分享一个你最感兴趣的科幻作品吧!

2、学生回答(预设:

海底两万里、三体、流浪地球......)

科幻故事是在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进行合理设想创造出来的。

——刘慈欣

3.现在知道写科幻故事有哪几点要素了吗?

三、思考交流,合作表达

1.对于未知的事物,你最想知道什么?

2.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困惑,想通过科技来解决?

四、课堂

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相互分享了神奇的科幻故事,这节课我们就来创造科幻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主创作

1.在你的笔下,人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他们可能有哪些不可思议的科学技术,这些科幻故事中的人物又有怎样的奇特经历呢?

动笔写一写吧!

三、交流想象,评改作品

1.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师生共改。

2.教师范文展示

三、修改佳作,激励发表

1、分四人小组自评自赏。

(教师巡视、筛选、指导)

2、小组推荐同学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师生再次进行示范性评赏。

3、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向有关少儿报刊投稿。

 

 

课题

语文园地五

课型

语文园地

授课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分享自己在小学六年生活中养成的提高学习效率,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4.了解赵孟頫字体的特点,感受赵孟頫字体的秀丽柔美,稳健大方的特点。

5.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教学重点

1.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2.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

理解“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句子的含义,并能背诵。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分享自己在小学六年生活中养成的提高学习效率,让人终身受益的良好学习习惯。

2.能够借助在文言文里学过的生字推想“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等词语的意思。

3.能联系课文内容,品读语句,体会引用的好处,与同学交流引用在习作中的运用。

教具准备

课件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语文园地2.板书课题。

 

二、交流平台

1.通过六年的学习,我们养成了很多良好的习惯,这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使我们终身受益。

今天就来分享一下好的学习习惯吧!

2.学生交流。

3.出示好习惯儿歌:

三、词句段运用

1.你能借助文言文里学过的文字,推想下面词语的意思吗?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2.出示句子,联系课文内容体会引用的好处。

你在习作中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引用?

3学生交流。

4、总结引用作用

 

四、课堂总结

1.这一节课,我们分享了好的学习习惯,还一起分享了阅读的好处,希望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能用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帮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用阅读丰富自己。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下列成语的含义。

走马观花自愧弗如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过犹不及赴汤蹈火

1.接下来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五的书写提示。

二、书写提示

1.赵孟頫2.欣赏赵孟頫书法作品

3.一起走进书法世界,感受书写的魅力。

4.学生交流感受。

三、日积月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