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731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docx

巴彦淖尔自然概况

巴彦淖尔市自然概况

巴彦淖尔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5°12′~109°53′,北纬40°13′~42°28′,东与包头市、乌兰察布盟为邻,南与伊克昭盟隔河相望,西与阿拉善盟毗连,北与蒙古国接壤,总面积64413平方公里,至2005年底总人口173.20万人。

市人民政府驻临河区新华东街,邮编:

代码:

区号:

0478。

拼音:

Bayannao'erShi。

【行政区划】巴彦淖尔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4个旗。

即临河区、五原县、磴口县、杭锦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

下设有48个苏木、镇、10个街道办事处。

 临河区:

新华办事处、团结办事处、解放办事处、车站办事处、先锋办事处、东环办事处、西环办事处、铁南办事处、北环办事处、曙光办事处、狼山镇、新华镇、干召庙镇、乌兰图克镇、双河镇、城关镇、白脑包镇。

  磴口县:

巴彦高勒镇、隆胜合镇、渡口镇、沙金套海苏木。

  五原县:

隆兴昌镇、巴音套海镇、塔尔湖镇、胜丰镇、新公中镇、天吉泰镇、银定图镇。

  杭锦后旗:

陕坝镇、头道桥镇、二道桥镇、三道桥镇、蛮会镇、团结镇、双庙镇、沙海镇。

  乌拉特前旗:

白彦花镇、大佘太镇、小佘太镇、乌拉山镇、新安镇、西小召镇、明安镇、先锋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

  乌拉特中旗:

海流图镇、乌加河镇、德岭山镇、石哈河镇、巴音乌兰苏木、川井苏木、新忽热苏木、呼勒斯太苏木。

  乌拉特后旗:

呼和温都尔镇、巴音布拉格镇、潮格温都尔镇、巴音前达门苏木、获各琦苏木。

【历史沿革】早在原始社会,巴彦淖尔市境内阴山以北地区就有人类居住,使用的石器多为刮削器,过着以狩猎为主的生活。

夏商西周至春秋,鬼方、猃狁等民族游牧于此。

战国时,赵国云中郡管辖达到阴山南,林胡、楼烦等民族游牧于阴山北。

秦时,秦九原郡范围达到阴山南,匈奴民族活动在阴山以北地区。

西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设五原、朔方二郡。

朔方郡领县十(朔方、广牧、沃野、临河、临戎、三封、窳浑、呼遒、渠搜、大城、修都),其中临河县、沃野县在今临河区境内,临戎、三封、窳浑县在今磴口县境内。

汉武帝下诏募民屯边,始有一定规模的从事耕种的农业。

元始二年(公元2年)朔方郡有户34338户,人口人。

五原郡领县十六(九原、临戎、河阴、曼柏、武都、南舆、固阳、西安阳、河目、宜梁、成宜、广牧),其中河目、西安阳、宜梁、成宜等县在今乌拉特前旗境内;广牧县在今五原县境内。

东汉初匈奴南单于分部众屯此,东汉末年朔方郡、五原郡废。

东汉末至十六国,南匈奴等民族游牧于此。

北魏,怀朔、沃野二镇在境内有建制。

唐,初属丰州辖境,后为中、西受降城境域。

宋、辽、金、夏,巴彦淖尔地区东境迭次属辽、金国,西境为西夏国属地。

元,阴山南属大同路云内州,阴山北属德宁路,统归中书省直辖。

今磴口县则属甘肃行省宁夏路。

明初分属山西东胜卫和陕西宁夏卫辖境,未几,皆入于北元。

清,后套地区属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右翼后旗地。

顺治五年(1648年)设置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今乌加河以北以东)。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设五原厅。

  中华民国元年五原厅改县。

民国3年(1914年)设绥远特别行政区,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

民国14年(1925年)设置临河、大佘太设治局,民国16年(1927年)设置磴口县。

民国17年(1928年)绥远特别行政区改设为绥远省,当时境内设有五原县、大佘太设治局(民国20年7月大佘太设治局更名安北设治局)、临河设治局(民国18年10月临河改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

民国31年(1942年)绥远省在后套实行新县制,增设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和陕坝市镇筹备处。

时境内设有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米仓县、狼山县、晏江县、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和陕坝镇筹备处。

  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

1950年3月成立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辖五原、临河、安北、狼山、米仓(1953年9月撤,改设杭锦后旗)、晏江县(1953年10月撤,改设为达拉特后旗)及陕坝镇。

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时属乌兰察布盟。

1952年10月,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合并,改设为乌拉特中后联合旗。

1954年绥远省撤销,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改设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

河套行政区人民政府设在陕坝镇,辖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1958年4月撤,划入乌拉特前旗)、狼山县(1958年4月撤,划入杭锦后旗)、达拉特后旗(1958年4月撤,划入五原县)、杭锦后旗、陕坝镇(县级,1958年4月撤,划入杭锦后旗)。

1956年,甘肃省所辖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州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巴彦淖尔盟,盟政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

1958年,河套行政区、巴彦淖尔盟合并,成立新的巴彦淖尔盟。

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迁至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辖阿拉善旗(1961年撤,分设为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1958年由乌兰察布盟划归,1960年7月~1963年12月间隶属于包头市)、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8年由乌兰察布盟划归)、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1960年7月~1964年7月间为巴彦高勒市)、乌达市(1961年7月设)。

1969年7月,将阿拉善左旗划出归宁夏回族自治区,阿拉善右旗、额济纳旗划出归甘肃省。

1970年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由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迁临河,10月设置潮格旗,时巴彦淖尔盟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乌达市(1975年8月划出)。

1982年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分别更名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1984年12月,临河县改设为临河市(县级)。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巴彦淖尔盟和县级临河市,设立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

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驻临河区,巴彦淖尔市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五原县、磴口县和临河区。

【地形地貌】巴彦淖尔市北部为乌拉特草原,中部为阴山山地,南部为河套平原。

  乌拉特草原南接阴山山地,北连蒙古国草原,面积30600多平方千米,约占全市总面积的47%。

乌拉特草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海拔在900~1500米,地面坦荡,起伏较小,是天然的草牧场。

东部由南向北呈阶梯状降低,海拔由1500米降至950米;中部分布低山丘陵,海拔1300~1500米;西部为倾斜高原,海拔从1500米降至900米,向西北倾斜,广泛而零散地分布着沙漠和戈壁,面积较大的沙漠有博克特沙漠,沙漠里有梭梭灌木林。

乌拉特草原畜牧业悠久兴盛,牧养骆驼、山羊。

二狼山白山羊和戈壁红驼、白驼驰名中外。

  阴山山地横亘于河套平原与乌拉特草原之间,南坡陡峭,像一道屏障立于河套平原之北;北坡平缓,缓接乌拉特草原。

面积近19100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积的29%。

山地矿藏丰富,硫铁、铜锌闻名遐尔。

巴彦淖尔市已探明的60多种矿产资源中,有11种居内蒙古自治区首位,有7种列内蒙古自治区第2位;巴彦淖尔市已探明的锌矿资源占内蒙古自治区的68%,已探明的铅矿资源占内蒙古自治区的60%。

这些矿产资源绝大多数集中分布在获各琦、乌布拉格、东升庙、炭窑口、甲胜盘5个矿区。

同时矿产资源远景储量也非常可观。

  河套平原河套平原海拔在1000米左右,南有黄河滋润,北有狼山环抱,面积近15900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24%。

植被繁茂,人口密集。

黄河流经巴彦淖尔市200多公里。

巴彦淖尔市有534千公顷水浇地(相邻的土默特平原水浇地为267千公顷,银川平原为400千公顷)。

  河套平原是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灌溉条件优越,灌、排工程体系完善。

全年日照时数长达3100~3300小时,光热资源丰富,是中国日照时数最多的地区之一。

河套平原农田设施完善,土地肥沃,灌、排便利,种植业发达,经营水平高。

物产丰富,主产小麦、玉米、葵花、河套蜜瓜等。

  河套平原可划分为乌兰布和洼地、后套平原、明安川和三湖河平原四部分。

  乌兰布和洼地乌兰布和洼地位于河套平原西端,狼山和黄河之间,包括磴口县大部分,杭锦后旗的西部,面积约3400平方千米,是乌兰布和沙漠的北部,占整个沙漠的三分之一。

海拔1050~1030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坡降比为1/5000,是个封闭洼地。

西南部多为流动沙丘,东北部为半固定、固定沙丘及平坦沙地,平坦沙地可开发利用。

  后套平原后套平原位于河套平原腹部,西起巴彦高勒、隆盛合、太阳庙一线,东至乌梁素海和西山咀,北至狼山南麓1200米等高线,南至黄河。

东西长约180千米,南北宽约60千米,呈扇形,面积10000平方千米,海拔1020~1050米。

在南高北低的冲积平原与北高南低的洪积平原之间形成一条东西向凹陷地带,即现在的排水总干沟所在地。

黄河冲积平原是后套平原的主体,南北宽40~50千米,面积约750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一般海拔1020~1040米,西高东低,坡降为1/3000~1/5000,南高北低,坡降1/4000~1/8000,仅局部地方微有起伏,便于河流灌溉,种植业发达。

地表5米左右的粘性土,西部多为粉砂和亚砂土,东部以亚砂土、亚粘土为主。

5米以下还有厚层的粘土存在。

有不少碟形风蚀洼地和风积沙丘、河梁、沙垅。

风蚀洼地、黄河改道遗留下的天然堤和古河间低地以及灌溉的废渠道,积水而形成许多大小湖泊。

黄河冲积平原在靠近黄河岸边地带是河漫滩,宽150~5000米,高出黄河水面0.5~1.5米,河漫滩的外侧为黄河阶地,高出河漫滩0.5~1.5米,地表平坦开阔。

乌加河以北为洪积平原,沿狼山、查斯太山南麓呈条带状分布。

地形向南倾斜,坡度一般3°~7°,海拔1040~1200米。

组成物质,从扇顶至边缘,由粗逐渐变细。

在黄河冲积平原和山麓洪积平原间的过渡地带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面积较窄。

  明安川明安川位于河套平原东部,巴彦查干山之南,乌拉山之北,为一山间盆地,西至乌梁素海,东至台梁以东1200米等高线,东西长50千米,面积约1800平方千米。

盆地中部为黄河冲积平原,南北两侧为冲积洪积平原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黄河冲积平原呈三角形,西宽东窄。

沙漠呈东西向带状分布于黄河冲积平原的中部,长约近40千米,宽9千米,面积350平方千米,称苏吉沙漠。

此外还有风蚀洼地,长有喜湿植物。

冲积洪积平原呈带状分布,上面生长白刺、柠条、芨芨草和苦豆子等固沙植物。

洪积平原分布在两侧山麓地带,北部面积比南部大,上面生长牧草。

三湖河平原三湖河平原位于河套平原的东南端,乌拉山与黄河之间,西起西山咀,东至巴彦淖尔市与包头市交界,东西长70千米,南北宽3~15千米,面积700平方千米,为一狭长地带,地势由山麓向黄河、由西向东倾斜。

地面坡降度平均1/7000左右。

海拔1010~1200米,可分为河漫滩、黄河冲积平原、山前冲积洪积平原、山麓洪积平原四部分。

河漫滩分布于黄河北岸,大致在防洪堤以南,高出黄河枯水位0.5~5米,南北宽数十米不等。

密生着喜水植物红柳林。

黄河冲积平原在防洪堤以北,面积最大,约420平方千米,地势平坦。

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位于冲积平原之北,面积很小,为一东西向狭长地带,宽约1~2千米,高出冲积平原4~7米,形成一级阶地。

山麓洪积平原在乌拉山南麓,110国道以北,由北向南倾斜,海拔1050~1200米。

组成物质较粗大,以花岗岩、片麻岩为主,常与砂壤土混合,上面生长牧草。

乌兰布和沙漠位于河套平原西端,市境西南部,狼山和黄河之间,包括磴口县大部分,杭锦后旗的西部,面积约3400平方公里,是乌兰布和沙漠的北部,占整个沙漠的三分之一。

海拔1050~1030米,自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坡降比为1/5000,是个封闭洼地。

在第四纪黄河冲积物和洪积物上覆盖着近代风成沙丘,西南部多为流动沙丘,东北部为半固定、固定沙丘及平坦沙地,平坦沙地可开发利用。

【气候资源】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大沙多,无霜期短;温差大,四季分明。

光能资源太阳辐射总量全盟各地差异不大,均在150~155.3千卡/厘米2,直接辐射占55—70%,散射辐射占45~30%。

全年日照3l00~3400小时。

因此,巴盟光能资源丰富,再加光能与水热同步,昼夜温差大,有利作物早熟和瓜果类的光合作用,从而使甜菜、瓜果和苹果梨等糖分高,品质好。

热量资源年平均气温3.7—7.6℃,阴山以北热量偏少,河套平原西南部较高。

大于等于10℃积温2371.3—3184.4℃。

无霜期105—145天。

热量由于巴盟海拔较高,温度比同纬度低海拔地区,年平均温度低3—4℃。

热量资源不够丰富,作物生长属一年一作地区。

河套地区温度较高,夏作物生长发育一季有余两季不足。

降水和蒸发全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53.1毫米,从东到西递减,前旗217.1毫米,五原177.1毫米,临河141.2毫米,杭后l39.6毫米,乌中旗海流图209.1毫米,乌后旗海力素126.8毫米,而乌兰布和区只有95毫米左右。

山地比平原一般多30~40毫米,乌拉山是全盟降水最多地区,最高达400毫米左右。

风力资源全盟年平均风速2.6~6.3米/秒,阴山以北地区一般在6米/秒左右,河套平原多在3米/秒以下。

气象灾害巴盟气象灾害有干旱、风沙、山洪、冰雹、干热风与霜冻等,给农牧林业生产带来各种程度不同的损失。

其中干旱是主要的自然灾害,除河套有引黄灌溉外,其它地区有十年九旱之说,特别对牧区畜牧业生产危害极大。

干热风一般每三年出现一次,主要危害河套春小麦的后期生育,遭致青枯早衰,千粒重降低而减产。

【水资源】全盟水资源由地表水、地下水和过境水三部分组成。

其中,地表水来源于内陆河水系与黄河水系。

内陆河水系分布在阴山以北的高原上,共有河沟34条,流域面积3.1万公里2。

多年平均径流量O.94亿米3。

黄河水系包括汇入黄河支流共177条,多为季节性山洪沟,流域面积3.4万公里2,多年平均径流量2.37亿米3。

黄河水系和内陆河水系两者相加,全盟多年平均径济流量3.3l亿米3。

主要是过境黄河水,自二十里柳子上游8公里处的治沙渠口进入盟境,流经磴口县、杭锦后旗、临河市、五原县、乌拉特前旗,于池家圪堵出境,境内全长345公里。

入境后,坡度变小,水流干稳,平均每年引水45~50亿立方米,是河套农业的命脉。

黄河多年平均过境水径流量为315亿立方米,水量的年际和年内变化主要取决于上游水量的补给条件。

河套灌区每年引进的黄河泥沙量有2500万吨以上。

乌梁素海系蒙古语,意为杨树湖。

位于乌拉特前旗境内的后套平原东端,此地原是生长杨树的低洼地,后因山洪和灌区退水汇集于此而形成,是我国八大淡水湖之一。

湖区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0公里,水域面达45万亩,是旅游观光的胜地。

全市地下水综合补给量为32.1亿米3,可开采储量l8.1亿米3,其中河套平原区分别为l9.31亿米3和9.9亿米3。

黄河在本盟境内流长340多公里,多年平均径流总量315亿米3,其中部分为巴盟河套灌溉所用。

【土地资源】全盟总土地面积9832.7万亩。

按照利用现状分为七大类:

(1)耕地。

(2)园地。

(3)林地。

(4)草地。

(5)非农业用地。

(6)水域占地。

(7)难利用地。

2.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概括地讲,有以下几点:

(1)人均占有资源量大,质量较差,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2)地形错综复杂,有山地、丘陵、平原、沙漠等,利用上问题较多。

(3)农业土地资源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4)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很大潜力。

3.土壤特征与改良利用

根据地貌类型、土壤组合类别和改良利用方向,全盟共划分七个改良利用区:

(1)河套平原灌淤土、盐土的改良利用。

(2)乌兰布和沙漠的改良利用。

(3)乌拉山灰褐土的改良利用。

(4)狼山一色尔腾山粗骨钙土的改良利用。

(5)东部低山丘陵粟钙土的改良利用。

(6)东北部棕钙土的改良利用。

(7)戈壁沙漠灰棕漠土的改良利用。

【生物资源】植物资源本市野生植物较贫乏,以旱生植物为主,约有野生植物94科378属913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7属12种,余下为种子植物。

种子植物以草本植物为主,有728种,其中年生草本占优势,共566种,占野生植物总数的61.65%。

另外,有木本植物36科78属178种,以灌木为多,乔木仅占31种。

巴盟植物资源包括作物、林木、药用植物和牧草等。

其中农作物有粮食、豆类、油料、糖料、蔬菜、瓜类、果树以及各类特种用途作物等。

林木主要有油松、落叶松、杨树、柳树、榆树、桦树、果树以及梭梭、柠条等灌木。

药用植物有420多种,大部分是野生,人工栽培的居少数,主要有苍耳、扁蓿、兔丝子、车前、蒲黄、芦根、苦豆根、蒲公英、枸杞、麻黄、甘草、党参、大黄、板兰等。

牧草主要有针茅、沙葱、锦鸡儿、百里丝、冰草、红沙、碱蓬、芨芨、芦草以及草木栖、苜蓿、毛苕、紫穗愧等。

野生动物资源野生动物在地理区划上属于古北界的蒙新区,以适应于荒漠和草原的种类组成。

野生动物种类较贫乏。

据不完全统计,分布在市境的兽数有7目15科49种,占内蒙古自治区兽类总数的43%;鸟类有17目44科199种,占自治区鸟类总数的55%;爬行类13种;两栖类4种;还有多种昆虫。

兽类52种,鸟类229种,爬行类12种,两栖类4种,还有许多昆虫。

由于各类野生动物的适生不同,使得各类野生动物分别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栖息和繁衍。

阴山以北的乌拉特高原,主要分布有野驴、鹅喉羚、黄羊、狐、沙狐、沙鼠、跳鼠等20多种兽类,还有百灵鸟、鹰、隼等10多种鸟类,爬行类有沙蜥等3种,两栖类甚少。

乌拉山、色尔腾山、狼山山地,分布有斑羚、盘羊、狍子、赤狐、獾子、黄鼬、艾虎、兔等多种兽类,还有石鸡、雉,岩鸽、鸮、鹫等近百种鸟类,爬行类有多种麻蜥和蛇,湿润地区有蛙,是野生动物最丰富的地区。

仓鼠、田鼠等十几种鼠类。

莺、麻雀等几十种鸟类。

乌兰布和沙漠多见沙蜥、蛇等爬行类。

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大鸨、玻斑鸨、野驴、豹和北山羊8种;二级保护动物有松雀鹰、灰鹤、荒漠猫、岩羊、黄羊、斑羚、多种隼等23种。

 

指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行政区域土地面积(平方公里)

人口就业

年末总人口(人)

#男性(人)

#乡村人口(人)

年末总户数(户)

#乡村户数(户)

出生人口(人)

死亡人口(人)

全社会就业人员(人)

第一产业(人)

第二产业(人)

第三产业(人)

在岗职工人数(人)

乡村劳动力(人)

#农林牧渔业(人)

国民经济综合指标

生产总值(万元)

第一产业(万元)

第二产业(万元)

工业(万元)

第三产业(万元)

人均生产总值(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

#国有(万元)

集体(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万元)

私营企业(万元)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万元)

按管理渠道分

#基本建设(万元)

更新改造(万元)

房地产开发(万元)

地方财政收入(万元)

地方财政支出(万元)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万元)

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万元)

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元)

指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农村牧区经济

耕地面积(公顷)

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公顷)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公顷)

有效灌溉面积(公顷)

农牧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

化肥施用折纯量(吨)

农村用电量(万千瓦小时)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万元)

粮食产量(吨)

油料产量(吨)

甜菜产量(吨)

独立核算工业

工业企业单位数(个)

#内资企业(个)

工业总产值(万元)

内资企业(万元)

国有企业(万元)

集体企业(万元)

股份合作企业(万元)

联营企业(万元)

有限责任公司(万元)

股份有限公司(万元)

私营企业(万元)

其他企业(万元)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万元)

外商投资企业(万元)

工业企业增加值(万元)

工业企业资产总计(万元)

工业企业负债合计(万元)

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万元)

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万元)

建筑业

建筑企业单位数(个)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人)

建筑业总产值(万元)

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业

公路里程(公里)

邮电业务总量(万元)

本地电话用户(户)

 

指标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国内贸易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万元)

#贸易业(万元)

餐饮业(万元)

科技教育卫生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人)

幼儿园数(所)

学龄儿童入学率(%)

小学学校数(所)

小学专任教师数(人)

小学在校学生数(人)

普通中学学校数(所)

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人)

初中在校学生数(人)

高中在校学生数(人)

卫生机构数(所)

#医院(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