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749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66.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3单元 第13课 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docx

第3单元第13课春之声配套练习Word版含答案

第13课 春之声

学习重点

 1.分析意识流小说的结构特点,把握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意义。

2.赏析两种“时空”交错安排的效果。

王蒙的“快乐八法”

1.多接触、注意、欣赏、流连大自然。

万物静观皆自得,世事“动观”亦相宜。

到了对大自然无动于衷,只知道“斗斗斗”的时候,你的细胞就要出麻烦了。

2.多欣赏艺术,特别是音乐。

能不能听得进音乐去?

这大体上是您需要不需要请心理医生咨询的标志。

3.遇事多想自己的缺点,多想旁人的好处。

不要钻到牛角尖里出不来,不要越分析自己越对,旁人越错。

4.不管您是不是有一点点“伟大”,您一定要弄清楚,其实您与常人无异。

5.注意劳逸结合。

注意大脑皮层兴奋作用与意志作用的调剂,该玩就玩玩,该赶就赶赶,该等就等等……永不气急败坏,永不声嘶力竭。

6.幽默一点,要允许旁人开自己的玩笑,要懂得自嘲解嘲。

7.小事情上傻一点。

该健忘的就健忘,该粗心的就粗心,该弄不清楚的就不清楚,过去了的事就过去了。

8.要多有几个“世界”,多有几分兴趣。

可以为文,可以做事,可以读书,可以打牌,可以巨著,可以清雅……可以惜阴如金,可以闲适如羽,可出可入,可庄可谐,失之东隅,得之桑榆。

您还要怎么样呢?

文本导学

1.读准字音

(1)单音字

①涟漪(    )  ②铁砧(  )  ③偌大(  )

④高亢(  )⑤针灸(  )⑥忏悔(  )

⑦喧嚣(  )⑧贫瘠(  )⑨瓦瓴(  )

⑩采撷(  )⑪和煦(  )⑫晕眩(  )

⑬筵席(  )⑭揿动(  )

(2)多音字

     ②

2.辨形组词

(1)

  

(2)

  (3)

3.理解词义

(1)风尘仆仆:

 

(2)熙熙攘攘:

 

(3)天伦之乐:

 

(4)各得其所:

 

(5)梦寐以求:

 

(6)垂头丧气:

 

(7)乌合之众:

 

(8)坚忍不拔:

 

4.选词填空

(1)成规·陈规

①作家应该用心观察生活,用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小说创作或者是文学创作的________。

②民航却抱住________不放,不愿调高免票和半价票儿童身高的上限,说到底还是自我保护意识在作怪。

(2)坚韧·坚忍

①一个成功的人应该具备骆驼的________、狮子的勇气与婴儿的纯真。

②一个人能否拥有________不拔的意志力、一往无前的勇气以及成熟独立的人格,对事业的成败起决定作用。

1.小说采取了“意识流”的联想手法,表达了主人公岳之峰复杂的感情。

请阅读全文,说说小说主要表达了主人公的哪三种情感。

(1) 

(2) 

(3) 

2.以课文第一、二段为例说明小说主人公的意识是如何“流动”的。

答:

1.结合小说的内容,体会小说的题目“春之声”蕴含了什么含义。

答:

 

2.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圆舞曲》是一个巧合还是必然?

那么在这里又有什么含意呢?

答:

  

3.文章第4段写到斯图加特的奔驰汽车工厂和西门子公司有什么作用?

答:

 

 

4.说说第15段作者批评什么,赞美什么。

答:

 

 

5.作者写到闷罐子车里的三洋牌录音机有何作用?

答:

 

 

6.小说的结尾处,作者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破烂的闷罐子车和崭新的火车头,在这里有什么意义呢?

答:

 

这篇小说存在着两种“时空”交错安排的形式:

一是闷罐子火车里狭窄而拥挤的现实时空,一是主人公岳之峰海阔天空自由联想的心理时空。

你认为将这两种时空形式交错安排有什么好处?

答:

 

 

链接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文化活动家,曾任中国文化部部长。

1934年10月生于北平。

1953年,19岁的王蒙写出了他的处女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

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这篇小说成为50年代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

此外,王蒙还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其中《夜的眼》、《海的梦》、《春之声》、《风筝飘带》和《布礼》等,被文坛称为王蒙的“集束手榴弹”。

《春之声》是王蒙借鉴“意识流”创作手法的代表作,被誉为“新中国意识流小说的开山之作”。

2.背景展示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空前的浩劫,无论在教育科技还是在经济建设方面,中国都处在一个停滞不前的状态。

粉碎“四人帮”之后,人们希望尽早结束社会动乱,把我国建设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国家。

这股猖獗十年、祸国殃民的政治势力终于被扫除掉,真是大快人心!

结束“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使中国获得了有利的发展契机。

小说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内容。

3.文体知识

意识流小说的特征

意识流小说常常是以一件当时正在进行的事件为中心,通过触发物的引发,人的意识活动不断地向四面八方发射又收回,经过不断循环往复,形成一种枝蔓式的立体结构。

它通常借助自由联想来完成叙事内容的转换,往往打破传统小说正常的时空次序,出现过去、现在乃至未来的大跨度的跳跃。

人物心理、思绪的飘忽变幻,情节段落的交叉拼接,现实情景、感觉印象以及回忆、向往等的交织叠合,象征性意象及心理独白的多重展示,往往使叙事显得扑朔迷离。

文内文外

《春之声》内容及艺术赏析

无论对王蒙本人还是对新时期的小说创作来说,《春之声》都是一篇值得重视的作品。

这个篇幅不大的短篇小说热忱地表现和歌颂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大地出现的新的希望和转机,揭示出一个富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主题。

作者曾以直面现实的勇气揭露出我们生活进程中出现的曲折和矛盾,但他并非只是一味地描绘社会生活的阴暗面,相反,他总是注意从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准确把握时代本质,给读者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精神上的鼓舞。

《春之声》通过主人公岳之峰在闷罐子车里由见闻引起的丰富联想,让人们聆听到一个新的时代正大步迈来的铿锵脚步声。

从困难中露出希望,从冷峻中透出暖色,使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在艺术表现上,《春之声》或许更值得我们重视。

它是新时期文学中率先运用“意识流”手法写成的小说。

它突破了传统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描写方式,而把反映现实生活的焦点集聚在人物心理内象的直接袒露上,以有限的篇幅充分展示主人公在特定的环境中涌现出的复杂、丰富的内心活动,意识的自然流动,通过对人物内心图景的细致描绘,勾勒出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命运遭际和思想性格,同时也表示出社会生活丰富而又纷杂的面影。

小说采用“放射性结构”,有力地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纵笔所向,今昔中外、乡风城貌,了无拘牵,以极精练的笔墨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

此外,意味深远的象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描述,也是其艺术上的显著特色。

类文品悟

春 夜

春夜微凉,风温柔地吹过,携着清新的花草气息。

晚上9点多钟,值班民警王泉和廉水突然接到一个市民打来的求助电话:

“民警值班室吗?

你们快过来吧!

我出来遛弯发现在劳务市场西门处的烧烤门前的马路牙下面躺着一个醉鬼。

天气这么冷,别把他给冻坏了,大过年的!

“谢谢了,我们知道了,马上过去!

”王泉和廉水不容分说,踩响警车油门,直奔出事地点。

到了以后,发现这个醉鬼早已不省人事,站都站不起来。

冰凉的身体,满身的酒气,满身的泥土。

两位民警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廉水说:

“先把他弄上车吧。

然后再联系他的家人。

王泉和廉水一人拽着醉鬼的一只胳膊把他弄上车。

上了车,醉鬼眼睛向上翻着,嘴里嘟嘟囔囔也不知道说的是啥。

王泉说:

“大哥,怎么能联系上您家里人?

廉水说:

“问也白问,看他那样,恐怕连一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

还是看看他的手机最近联系的人是谁。

王泉从他的兜里翻了好几次也没找到手机。

又从他身上仔细搜索一遍,发现身份证还真带着。

原来这个醉鬼叫李山青,今年42岁,家住的位置还挺远,具体位置还是不详。

这酒喝多的人最大特点就是呼呼地睡,山青打着鼾睡得云山雾罩。

廉水凑到山青跟前,这酒气就像一股寒流直冲他的鼻孔。

“山青哥,您醒醒,我们把您送回家吧!

山青翻着眼睛,看着廉水。

“我,我没家。

你——你是谁?

“我是警察啊!

”一听警察,山青一愣,晃晃悠悠地站不起来。

“警察,我他妈的也当过警察呢!

”山青说着说着又呼呼地睡。

山青是个无业游民,前几年做买卖赔了本,后来就经常酗酒,妻子带着孩子离婚后,没有了约束,喝酒更加厉害。

这不越喝越升级,都喝到外面地上了。

“这可咋办?

一问三不知。

”王泉搓着手说。

“这样吧,咱也不能为他一个人转悠,执勤的任务还很多。

要不咱俩把他拉到队里,让他先睡着吧!

睡好了,这酒也就醒了。

”廉水一听有道理,就把山青直接拉到队里。

王泉端来一碗温开水,青山一把抢过去“咕咚咕咚”灌下去,倒在沙发上呼呼大睡。

廉水苦笑一下,脱下自己的警服大衣给他盖在身上。

此时已是后半夜两点。

王泉和廉水被这山青醉鬼折腾得有些精疲力尽,但一想到春夜为百姓执勤,心里就感觉很幸福和快乐。

俩人相互不知不觉靠在椅子上睡着了!

等到天亮的时候,他俩发现山青离开了队里。

桌子上留了张纸条,上面歪歪斜斜地写着——警察同志:

谢谢你们救了我。

多亏你们春夜执勤,也多亏那个好心人。

哪天我请你俩喝酒!

——山青”

王泉和廉水相视一笑:

“还想喝啊!

微感言:

 

素材运用

点击文本

《春之声》中,岳之峰想再多看一眼那一节装有小鸟、五月、烟草花和约翰·斯特劳斯的神妙的春之声的临时代用的闷罐子车。

他好像从来还没有听过这么动人的歌。

这是春天的旋律,带来了早春的消息。

他觉得如今每个角落的生活都在出现转机。

运用示例

是的,祖国虽然落后,但是,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从不向命运低头,不向落后投降。

不管富强之路多么曲折,多么崎岖,也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改革的春风已经吹来,古老的中国“正随着这春天的旋律而轻轻地摇摆着,熏熏地陶醉着,袅袅地进行着”。

祖国的繁荣,民族的复兴,是每个中华儿女最热切的渴望、最深沉的梦想。

提醒:

完成作业 第三单元 第13课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

(1)①liányī ②zhēn ③ruò ④kànɡ ⑤jiǔ

⑥chàn ⑦xiāo ⑧jí ⑨línɡ ⑩xié ⑪xù ⑫xuàn

⑬yán ⑭qìn

(2)①ɡē ɡā ②hùn hún ③chàn zhàn ④fènɡ fénɡ

2.

(1)瞌睡 唠嗑 

(2)针灸 炙烤 (3)熙熙攘攘 土壤

3.

(1)比喻旅途劳累的样子。

(2)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

(3)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

(4)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5)睡梦中都想着寻找,形容迫切地希望着。

(6)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7)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群人。

(8)意志坚强,不可动摇。

4.

(1)①成规 ②陈规

解析 “成规”指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办法。

“陈规”指已经不适用的规章制度;陈旧的规矩。

(2)①坚韧 ②坚忍

解析 “坚韧”指坚固有韧性。

“坚忍”指(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而不动摇。

整体把握

1.

(1)怀念父老之乡情。

(2)忧国忧民之衷情。

(3)呼唤春天之深情。

2.第一段:

车身摇晃→人们摇晃→童年的摇篮→躺在故乡小河水面上摇晃→故乡和故乡的父母。

第二段:

火车的噪音→歌曲乐音→广州风铃的清音→美国的抽象派音乐→杨子荣的咏叹调→京剧锣鼓的噪音→火车的噪音。

重点突破

1.题目取自小说火车上录音机里传出的德语歌曲和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同时也蕴含了80年代初期人们对“时代”的特定认指方式。

小说标题运用象征手法扣合了“我们生活中出现的希望和转机”这个主题。

2.火车上的歌曲《春之声圆舞曲》用在这里是作者有意安排的。

它比喻祖国的春天,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未来的无限希望和憧憬。

3.写出了中德差别,对中国现状不满,但又充满信心与期待。

4.批评指手画脚总批评别人的人,赞美忍辱负重、埋头苦干的人。

5.它是在沉寂封闭中产生的新兴事物,说明人们的生活开始改变了。

6.破烂的闷罐子车是落后生活的象征,而崭新的火车头则代表着未来生活的希望。

美点赏析

岳之峰在闷罐子火车的小空间里联想世界大空间,在半明半暗、嘈杂拥挤的环境里联想着一个现代文明世界,在时来运转的时候联想着昔日命运多艰的岁月。

这小与大、嘈杂拥挤与现代文明、几十年的坎坷多艰与瞬间的时来运转,这两两的不对称在他心理上形成一种躁动不安的张力,这种张力直接诉诸读者的感觉,产生比较复杂的艺术触动,在心理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单元写作学案

走近自然 感悟自然

训练目标

 掌握记游性散文的基本结构;运用记游性散文的写作手法,去走近自然、认识自然、感悟自然,抒写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本单元所选的散文,既有秀美迷人的黄山奇景,又有粗犷豪放的西部风情,更有晶莹澄澈的湖光山色,让我们全方位地领略了自然的绮丽风姿。

《黄山记》不仅向读者展示了雄伟瑰奇的无限风光,还让读者获得相关的地理、历史知识,同时也歌颂了时代的力量和景色的美好。

《瓦尔登湖(节选)》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优美景色,细致入微地描写了湖水的颜色变化,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思想情怀。

《巩乃斯的马》则借助对马的形象的描绘,表达了一种对不受羁绊的生命力与进取精神的向往和追求。

大自然是五颜六色的,它生命的真谛是什么呢?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驼走大漠”,这和谐的景象正透露出大自然生命的真谛。

当你从地上拾起一片火红的枫叶时,你会感受到它的热烈与悲壮,那火红的枫叶恰似大自

然特有的语言,它给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生命感悟。

聆听大自然的声音,那凉凉的流水淌过蜿蜒绵亘的小溪的声音;那云雀直冲云霄的鸣叫声;那雄鹰振翅搏击长空的声音,会让你更深一层地理解大自然的深邃与神秘。

当你将脚丫伸入清澈的溪流中时,当你在森林中尽情沐浴着清新的阳光时,你已经与大自然进行了零距离的接触,你能不有所感悟吗?

让我们借助优美的文字去感悟大自然,一起走进大自然,拥抱大自然,倾听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千姿百态,感受大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探寻人类文明在自然中的足迹,思索人类与自然亲密而微妙的关系,提高自己感受和欣赏自然美的能力,并掌握各种描写自然美景的技巧,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来,留作美好的回忆。

技法指导

文本借鉴

万水千山总是情

——游记的写作技法指导

当我们徜徉在青山绿水、长亭名楼之间,抒发着“万水千山总是情”的感慨时,总想用笔将这些见闻和感受写下来,以表心中的赞美之情。

那么怎样才能写好游记呢?

1.要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

世间的万物,各有特色:

同样是水,有的流水潺潺,有的波涛滚滚;同样是树,有着树种、高矮、粗细的区别;同是观日出,海上、山上就各具特点。

要想突出景色的特点,观察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下列选段,赏析一下在观察角度上有哪些技巧。

而瓦尔登湖更为出奇,甚至站在同一点上,湖水也忽蓝忽绿。

俯仰于天地之间,它同时兼备了两种颜色。

从山顶看去,它呈现蓝天的色彩,走近湖边,看到岸边细沙浅水处,水泛着黄澄澄的水波;再远一点,呈现淡绿,愈远色泽愈深,最后水波荡漾呈现一色的黛绿。

但有时在阳光的映衬下,近岸的湖水呈现一片鲜嫩的碧绿。

[梭罗《瓦尔登湖(节选)》]

技法归纳 首先要多角度地进行观察。

比如上看、下看、近看、远看,要变换各种观察角度。

就像一个摄影师,一会儿把镜头摇远,一会儿拉近呈大特写,一会儿又俯拍、仰拍,这样文章才有动感。

游踪就是游览一个地方所经过的路线、踪迹。

观察时要采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明确观察点。

在观察中,凡有变化的、能体现事物特征的地方都要牢记心中,这样就容易抓住景物的特征。

(2)阅读下列诗句,品悟其在选择景物上有什么特点。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技法归纳 前一句写山上一尘不染的松树、皎洁的月光,以及月光穿过树叶的缝隙在林间留下班驳的影子,都给人以明净清幽的感受——这是通过静态描写来突出山中的静谧。

后一句则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这是动态描写。

这样以动衬静,更反衬出了山中的宁静。

在安排好观察顺序后,还要注意在景物选取方面体现动景和静景的结合。

“动静结合”的确是一种很好的写作方法。

2.在仔细观察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后,还要把好写作成文这一关,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阅读下面两个选段,思考一下在选材上应体现怎样的要求,为什么?

①我们这里另外还有一个清清如许的湖泊,它就是位于九亩角的白湖,在瓦尔登湖西面约2.5英里处。

不过以这里为核心方圆12英里内,虽然还有不少湖泊,我可以说了如指掌,但找不出第三个湖泊有如许一泓清泉的纯洁之性。

[梭罗《瓦尔登湖(节选)》]

②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极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

……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

而三大主峰之中的天都峰,海拔只有1810米,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

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

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

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徐迟《黄山记》)

技法归纳 选段①中作者主要写瓦尔登湖,略写白湖是为了强调只有白湖和瓦尔登湖具有“如许一泓清泉的纯洁之性”的特点。

写游记运用材料时要依据中心取舍材料。

因为旅途见闻的内容丰富多彩,不可能什么都写进文章里,所以下笔前首先要理一理自己的思绪,想一想本次游览的主要感受是什么。

确立一个中心,然后决定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不写。

题材的取舍,首先要选新颖有趣的内容,更要选有个性、有地方特色的材料,特别是文中涉及的一些人文资料,如选段②中“元明清数百年内的旅行家”的登山情况,不仅使文章主题鲜明,中心突出,而且读起来更有文化内涵,增加了文章的社会价值。

紧扣游踪,疏密有致。

以游踪的变化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完整有序地写出重要的游览过程。

用浓墨重彩突出重要的点,跳出一般性的过程交代,使整篇文章成为几个主要景点活动的有机组合体。

(2)阅读下面的选文,品悟景情交融的艺术效果。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

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

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

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

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

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

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

(徐迟《黄山记》)

技法归纳 写好景物,注入感情。

古人云:

文章是案头的山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

描写名山秀水是游记的重头戏,写好的关键是注入自己的真感情。

作者游踪所至,美景在目,心有所感,形诸笔墨,往往物中有我,景中见情,不仅写出了山水的蓬勃生机和无穷妙趣,还能含蓄蕴藉、意味隽永地把作者的身世和人生理想表现出来,达到直抒胸臆、情景交融的效果。

(3)阅读下面的选文,赏析其在语言表达方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

阳光一照,丹崖贴金。

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

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

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

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

(徐迟《黄山记》)

技法归纳 选文在语言上力求精美。

本段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展开了联想、想象,描写了天都峰壮美迷人的画卷。

“真正的散文是充满诗意的,就像苹果饱含着果汁一样。

”散文的真情实感、灵活的表达方式,需要优美的语言才能相称。

技法总结

1.多个角度观察,抓住景物特征。

2.明确观察顺序,动静结合选点。

3.依据中心取材,紧扣游踪铺叙。

4.融入真情实感,语言流畅精美。

升格研讨

1.病例诊断

[原文呈现]

游狼山

①我们南通是个依江傍海、景色宜人的花园式城市,狼山更是闻名遐迩。

我们一家计划周日前往游玩。

周六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了些面包、饼干以及饮料,准备爬山路上用。

还特意去了一趟药店,买了一包创可贴,预防爬山过程中刮伤、碰伤。

真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②第二天吃过早饭,我们就直奔狼山。

③一路上爸爸告诉我们,狼山古称狼五山、紫琅山,相传有白狼踞其上,所以又叫白狼山。

据史籍记载:

唐天宝年间,鉴真东渡日本,曾经过此山以避风浪。

它位居全国佛教八小名山之首呢!

④我们在车上远望狼山,只见一片翠绿,雄伟的宝塔屹立在山顶,十分壮观。

不一会儿,到了山脚下,我们没上缆车,沿着花岗岩铺成的台阶向上攀登。

山上人来人往,喜气洋洋。

山路两旁古木参天,千姿百态,不禁令人暗暗称奇。

狼山不高,父亲说才104.8米,面积18公顷,在多山的地方,根本就算不上什么山。

但在南通,却是大名鼎鼎。

真是应了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⑤说笑间,不知不觉我们就登上了山顶。

从山上向下俯视,马路四通八达,楼房一幢接一幢,江面上停泊着几艘豪华的大轮船,码头旁的大吊车犹如长颈鹿玩具,好一片壮观景象。

⑥狼山因为坐落在一马平川、沃野千里的江海平原之上,耸立在一望无垠的长江之滨,所以显得特别突兀高大。

登上支云塔,仿佛觉得不是站在一座百米小山之上,而是置身于九霄云外了。

那长江入口处的大海,更是水天相连,烟波苍茫,好一派江天寥廓、沧海浩瀚的壮丽景象;滚滚的万里长江,犹如一条闪光的缎带,从遥远的天际蜿蜒而来,奔腾入海;辽阔的江海平原,从脚下一直伸展到无边的远方。

怪不得宋朝大诗人王安石来此,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赞叹:

“遨游半是江湖里,始觉今朝眼界开。

”想起萃景楼前两根石柱上的那副楹联: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举头四顾海阔天空。

⑦狼山之名所以闻名,更因为它和历史文化名人联系在一起。

如“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近代革命先驱、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就葬在狼山。

还有法乳堂内的十八高僧巨幅瓷砖画像,出自南通籍画家范曾之手,同样令人敬仰。

⑧下山途中,妈妈感慨地说:

“一切为中华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人们是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说的真好!

⑨快乐的狼山游,真是难忘而甜美的记忆。

[问题诊断]

(1)第①段中写晚上超市购物及买药有什么作用?

能删掉吗?

(2)第⑥段中写狼山“显得特别突兀高大”是否过于笼统,没有突出山的特点?

(3)第⑥段中景物描写的顺序是否合理?

如不合理,该怎样调整?

(4)第⑥段结尾处在描写叙述之后是否应该增加点抒情文字?

(5)对第⑨段结尾你有什么看法?

2.升格路径

本文以游狼山的游踪为主线,叙写了游山的见闻和感受,体现了游记的文体特征。

作者思路清晰,从自然山水写出了人文内涵,写出了狼山与其他旅游景点不同的个性、特点和意义。

其中的神话传说、名人故事、经史典籍、古人诗文、墓葬文物、景点楹联等等,大大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和阅读价值。

因为作者善于穿插,所以结构匀称,毫无堆砌之感。

但本文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