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758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3.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docx

标题学年高中新三维一轮复习历史人民版江苏专版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第1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1.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

(1)秦统一的原因:

时代趋势;国力基础;个人条件;重用人才。

(2)主要业绩:

①政治制度: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颁布《秦律》。

②经济制度:

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拓疆、交通和文化:

北击匈奴,修万里长城;征岭南,修灵渠,设三郡;修驰道,规定车同轨;统一文字。

(3)功过评价:

①灭六国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人民的愿望;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③扩大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④广建宫殿陵墓,劳民伤财;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

(1)面临问题:

地方割据势力的威胁尚未清除;对边疆的有效控制尚未完成;沙俄势力东进。

(2)重大举措:

①平定“三藩”,有利于安定统一。

②收复台湾,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巩固了海防。

③三征噶尔丹,打击民族分裂势力。

④抗击沙俄入侵,签订《尼布楚条约》,确定中俄东段边界。

⑤册封五世班禅,加强对西藏的管理。

(3)评价:

①功绩:

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繁盛时代——康乾盛世。

②过失:

大兴文字狱;实行闭关政策;未能紧跟时代潮流,为后来中国的落后埋下隐患。

3.秦始皇、康熙帝二者的共同特征

(1)文治武功,雄才大略。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康熙是中国封建社会晚期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缔造和巩固了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基本奠定了中国辽阔的版图,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2)都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秦始皇建立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康熙帝设南书房。

(3)都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东西方的先哲  

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1)历史地位:

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其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并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主要思想:

①政治思想:

主张“仁”(核心)和“克己复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②教育思想:

在中国开私人办学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3)历史影响:

①孔子对中国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

②儒家思想传播到亚洲各国,与西方文化并称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化形态。

③儒家文化对欧洲的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1)主要思想:

①哲学思想:

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②政治思想:

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③强调法治。

④注重教育:

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

(2)评价:

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

3.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1)相同点:

①时代:

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头的地位。

②政治思想:

孔子主张“仁”,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

③教育:

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

④影响:

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向,在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2)不同点:

①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

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

②柏拉图相信灵魂不死,孔子对殷周以来的鬼神观念持怀疑态度。

 中外杰出的科学家  

1.杰出的科学家

人物

活动

地位

精神

詹天佑

主持建成中国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和铁路

近代中国伟大的铁路工程师

热爱祖国、不畏艰难、勇于创造

牛顿

①著有《自然哲学中的数学原理》(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②创“归纳—演绎”研究方法

“近代科学之父”

勤奋探索、勇攀高峰、追求科学

2.科学家取得科技成就的共同原因

(1)个人品格:

几乎每一个科学家都有勤奋好学、持之以恒的良好品格,这是古今中外科学家获得成功的内因,也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因素。

(2)社会环境:

社会经济发展是推动科学技术发展最深层的动力,国家和社会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是科学家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外因。

(3)内外交流:

内外交流的发展有利于科学家取长补短,近代留学教育是内外交流的重要形式,有利于落后国家的科技较快地赶超西方国家的先进科技成就。

(4)爱国思想:

爱国精神是众多科学家最深厚的精神动力,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这一因素的作用更大,更是调动科学家科技救国的强大动力。

                                            

1.(10分)(2018·盐城期中)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一生的文治武功,臻于极致。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康熙(本名玄烨,在位于1662年至1722年)在各项标准上,符合了传统中国所谓内圣外王的尺度,他既仁慈又不乏决断力。

他在国内主持大政,也带兵领将驰骋于边疆。

在位61年,也正是满清在中国巩固其统治的日子。

公元1696年康熙亲率兵8万出塞,与蒙古领袖噶尔丹周旋,军中有西方式的地车,为前所未有。

1689年《尼布楚条约》签订,于是将北部疆域固定化。

及至康熙在位末年,国库充实,于是诏令全国人丁税以公元1711年为准则,以后人口增加亦不增税。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中国“内圣外王的尺度”是什么?

(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熙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

(4分)

(3)有人说,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抹“落日余晖”。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2分)

解析:

(1)问,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内圣外王是指对内具有圣人的才能,对外施行王道,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达到治国安邦“外王”的目的。

(2)问,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概括即可。

第(3)问,康乾盛世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抹“落日余晖”,说明是封建社会后期的最后的盛世,但和当时的世界形势相比,已经开始落后于西方。

答案:

(1)尺度:

加强内心的道德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达到安邦治国的“外王”目的。

(2)主要措施:

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平定噶尔丹叛乱;抗击沙俄入侵;轻徭薄赋。

(3)理解:

出现最后一个封建盛世,但在空前强化的专制社会环境下,没有主动融入工业文明潮流,造成近代中国的落后。

2.(10分)(2018·苏州名校联考)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柏拉图都生活在社会大变革的时代,都希望提出一套救世良方,何为良政?

如何实现良政?

这是他们孜孜以求的命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定公问:

“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

”孔子对曰: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

材料二 除非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使得哲学和政治这两件事情结合起来……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注:

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各做各的事情。

……如果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理想国》

(1)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心目中理想的统治者应具备的最主要的素质是什么。

(3分)

(2)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孔子和柏拉图分别追求怎样的理想国家。

其实现手段有何不同。

(5分)

(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孔子与西方先哲的治国理念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分)

解析:

(1)问,从材料中的“为政以德”、“哲学家做了我们的国王”相关内容可以作答,应该注意的是材料一中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使臣以礼”都是“礼”的范畴,从根本上讲也是“仁”的外在表现。

(2)问,从材料中可知孔子希望通过君臣的相互理解、和谐共处来稳定等级秩序;柏拉图则强调三种人各尽其责、遵守法律来实现社会公正。

第(3)问,根据孔子将社会理想寄希望于君臣的和谐可知其主张人治;从柏拉图强调法律的重要性可知他们主张法治。

答案:

(1)孔子:

道德(仁)。

柏拉图:

哲学知识(治国知识)。

(2)孔子:

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柏拉图:

正义、法治。

手段:

孔子: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柏拉图:

三种人各做各的事;所有的人都服从法律。

(3)不同:

孔子主张人治;西方先哲主张法治。

3.(10分)(2018·海安中学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铁路多系借外款兴筑,路权之损失姑不具论,即就路工本身而言,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不但薪给特殊优厚,而且常需假事权于翻译,而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旧时多指不正当的收费常规),国家损失甚大,铁路之成本亦自然提高。

——凌竹铭《詹天佑先生年谱》

材料二 “在我受命此工作前,即使出任之后,许多外国人公开宣称中国工程师绝不可能担当如此艰巨的重任,因为要开山凿石,并且修建极长的隧道!

“夫本路当建筑之初,工程浩大,同事各员,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

今幸全路告竣……”

——詹同济《詹天佑日记书信文章选》

就全路建筑工款平均每公里支出来看:

津浦铁路119000元、京汉铁路95600元、京奉铁路94600元、京张铁路48600元。

——高宗鲁、凌鸿勋《詹天佑与中国铁路》

(1)据材料一,分析近代中国修建铁路成本高的原因。

(6分)

(2)据材料二,概括京张铁路修建的特点。

从中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品格?

(4分)

解析:

(1)问,材料一的关键信息“多系借外款兴筑”,可见资金缺乏,举借外债;“掌理工程之高级人员多属外籍”,可见高薪聘用外方人员,技术力量薄弱;“常需假事权于翻译”,可见依赖翻译;“不肖之徒则不免从中作弊,而购料有折扣,包工有陋规”可见经办人员从中作弊。

(2)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昼夜辛勤经营缔造,常患难齐欧美,鄙人默坐而思,亦夫战战兢兢,深虑有志未能,莫敢自信。

今幸全路告竣”说明是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对比其他铁路的支出,“京张铁路48600元”说明成本低廉。

第二小问,从材料中可见詹天佑热爱祖国,甘于奉献,勇于担当。

答案:

(1)原因:

资金缺乏,借外债;技术力量薄弱,高薪聘用外方人员;依靠翻译,难以监督;经办人员从中作弊(或获取购料回扣、包工有不正当的收费规则)。

(2)特点:

中国自主设计施工;工程浩大、艰巨;成本低廉。

品格:

爱国;奉献;勇于担当。

4.(10分)(2018·扬州中学月考)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牛顿的《原理》巩固了从数学与机械角度理解自然界的新科学方法,也打开了科学方法之门。

对启蒙运动的思想家而言,科学的胜利是革命性的,意味着理性战胜了迷信。

以应用力学具体呈现的牛顿学说,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知识要素和精神资本。

到了18世纪末的25年里,曾讲授并实践牛顿力学知识的那些自认接受启蒙的英国人,许多都投入到牟利的蒸汽引擎业、运河公司、工厂式的制造业。

——摘编自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

材料二 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或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

据称,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伟大的精神调整。

牛顿体系花了50年左右获得了普及,导致一种伟大的知识自满。

宇宙万物似乎都是人的理性可以领会的。

牛顿跟大多数科学家一样,继续相信上帝的存在,他本人并没有把自己的科学思想应用到宗教和社会上,但科学揭示出来的物质世界成了许多思想家心中的样板,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希望用来改造人类社会,他们希望使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

——摘编自帕尔默等《现代世界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能体现牛顿学说中的科学著作和科学体系分别是什么?

它们所体现的新科学方法主要指的是什么?

牛顿本人是如何处理科学与宗教关系的?

(6分)

(2)据材料一、二,概括牛顿学说对近代社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4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依据教材内容回答。

第二小问,据材料一“牛顿的《原理》巩固了从数学与机械角度理解自然界的新科学方法”归纳。

第三小问,据材料二“牛顿跟大多数科学家一样,继续相信上帝的存在”,即关注科学的同时,信仰上帝。

(2)问,据“也打开了科学方法之门。

对启蒙运动……意味着理性战胜了迷信”“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知识要素和精神资本”“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伟大的精神调整。

……导致一种伟大的知识自满”“他们希望用来改造人类社会,他们希望使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等信息归纳。

答案:

(1)著作: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体系: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方法:

从数学与机械角度理解自然界。

方式:

关注科学,信仰上帝(没有将科学与宗教对立起来)。

(2)影响:

推动近代科学革命;推动欧洲启蒙运动;推动英国工业革命;推动人类精神调整和知识自信;推动人们用科学思想认识和改造人类社会。

第2讲 近现代的革命领袖

 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  

1.美国国父华盛顿

(1)主要事迹:

①领导独立:

参加第一届大陆会议,在第二届大陆会议上组建大陆军并任大陆军总司令;1776年宣布独立;1783年,英国被迫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②开国立制: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任第一届美国总统。

③确立国策:

制定了许多开创性的政策;不当终身总统。

(2)评价:

①是美国开国元勋,在独立战争期间,身为大陆军总司令,功绩卓著。

②主持制定1787年宪法,为美国民主制度的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③当选美国第一任总统,两届总统期满后,坚决不再连任;为以后美国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树立了范例。

④为美国的建立和国家的民主建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美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2.一代雄狮拿破仑

(1)主要活动:

①军事起家:

在土伦之役、保卫巴黎和远征意大利过程中展现出杰出的军事才能。

②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发动“雾月政变”和称帝;颁布《拿破仑法典》;对外击败反法同盟。

③从帝国皇帝到孤岛囚徒:

扫荡封建势力,称霸欧洲大陆;两次退位。

(2)评价:

①是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

②领导法国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挽救了法国的危机。

③颁布《拿破仑法典》,体现法律平等,严格规定私有财产的合法性,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

④不断发动对外征服战争,使整个欧洲大陆陷入战争深渊,破坏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发展,也导致拿破仑帝国的覆灭。

3.华盛顿与拿破仑的比较

华盛顿

拿破仑

革命背景

北美独立战争和建国

法国大革命

贡献

领导独立战争;建立共和国;从行动上捍卫民主

稳定秩序;颁布法典;反对外来干涉

局限

对种植园奴隶主的妥协;保留黑人奴隶制

恢复君主制;实行独裁统治;后期发动侵略战争

影响

确立了一些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亚洲觉醒的先驱  

1.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1)主要活动:

①辛亥革命前:

创建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②辛亥革命中: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辛亥革命后:

发动“二次革命”和两次护法运动。

④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

在中共和苏联帮助下,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第一次合作。

(2)评价:

①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

②他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与振兴,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③他是领导人民结束旧时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

2.圣雄甘地

(1)主要活动:

早期政治斗争;宣传甘地主义思想;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调解印度各教派的矛盾和教派纷争。

(2)评价:

①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甘地主义的创始者,被尊为“圣雄”。

②进步性:

创立并宣传甘地主义思想,指导了民族解放运动;一生多次领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英国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局限性:

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缚了人民的手脚,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甘地始终对英国政府抱有幻想;崇尚印度传统文明,反对工业文明是历史的倒退。

 无产阶级革命家

1.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1)理论贡献:

①青年时代汲取了人类优秀理论与文明成果,在1848年2月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晚年致力于资本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研究,1867年秋,《资本论》出版,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

(2)革命实践:

①1846年初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第二年改组“正义者同盟”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②1848年德国革命爆发,他回国创办《新莱茵报》;1864年“国际工人协会”成立,马克思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

③1871年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巴黎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编写《资本论》。

2.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1)主要活动:

①建党工作:

创建布尔什维克党,形成列宁主义。

②领导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后,发表《四月提纲》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③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④晚年对十月革命和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论述,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2)评价:

①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

②为俄国、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3.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1)主要活动:

①民主革命时期:

参加中共一大;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领导长征;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亲赴重庆谈判;领导三大战役;建立新中国。

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晚年错误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给党和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

(2)评价:

①是伟大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②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毫无争议的功绩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仍然受到中国人民的崇敬。

4.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主要活动:

①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②“文化大革命”后支持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成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

④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⑤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邓小平理论。

⑥为了实现祖国统一,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2)评价:

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是20世纪继孙中山、毛泽东之后对中国历史命运有重大影响的伟大人物。

5.中外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品质

(1)胸怀宽广、志向高远,以国家民族甚至全人类的解放和进步事业为己任。

(2)勤奋好学、积极探索,以丰富的知识和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

(3)勇于实践、实事求是,结合实践不断检验、完善和更新已有的思想理论体系,不盲从迷信权威和经验。

                                            

1.(10分)华盛顿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还是卓越的政治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独立宣言》发表后,华盛顿立即派遣大陆会议代表秘密前往法国寻求财政和军事援助,取得了大量的贷款和价值达600万英镑以上的武器,并运回美国,对大陆军在萨拉托加的胜利和转变战局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778年,美国同法国在巴黎缔结了友好通商条约和反英军事同盟条约。

此后不久,法国即派出陆海军开赴北美与美国并肩作战。

——方庆连《国际关系史》

材料二 我们处理外国事务的最重要原则,就是在与它们发展商务关系时,尽量避免涉及政治。

我国独处一方,远离他国,为什么要摒弃这种特殊环境带来的优越条件呢?

为什么要放弃我们自己的立场而站到外国的立场上去呢?

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同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以致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之中呢?

——华盛顿《告别辞》

材料三 华盛顿作为开国领导人并没有自己什么独特的外交观念……他并不是根据机敏的计算,而是由于机智的领导以及在欧洲出现的新问题的时候从综合他的主要顾问们的不同的看法中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尔斯《美国外交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华盛顿的外交活动及作用。

这体现了他的外交策略是什么。

(3分)

(2)材料二中华盛顿的外交主张是什么?

结合所学,说明其目的和地位。

(5分)

(3)上述材料体现了华盛顿哪些治理国家的智慧?

(2分)

解析:

(1)问,据材料一中的“前往法国寻求财政和军事援助”等信息概括活动和策略,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作用是加速了北美独立战争的胜利。

(2)问,据材料二中的“尽量避免涉及政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命运同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交织在一起,以致把我们的和平与繁荣,陷入欧洲的野心、竞争、利益关系、古怪念头,或反复无常的罗网之中呢”等信息分析其主张及目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主张体现了孤立主义外交方针。

第(3)问,综合材料信息,紧扣题意,多向概括即可。

答案:

(1)活动:

寻求援助(与法国军事结盟)。

作用:

推动了北美独立运动的胜利。

策略:

利用强国(利用大国间矛盾)。

(2)外交主张:

不卷入欧洲内部的冲突(不介入欧洲政治)。

目的:

维护国家利益;创造和平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资本主义发展)。

影响:

孤立主义先导(孤立主义外交在长时期内为美国统治者所遵循和发展)。

(3)智慧:

立足国情;与时俱进;善于吸取意见。

2.(10分)拿破仑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时代一位颇具争议的杰出的代表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拿破仑尽管在政治上实行个人集权并恢复帝制,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但他试图完成革命。

早在法国大革命之初,革命的领袖们曾宣布他们的理想是推翻全欧洲的专制政体,扫除额外特权,普及共和体制,然而这一理想只是在拿破仑手中,严格地说,是在他的武力征服中,开始输出到欧洲其他国家。

——摘编自徐新《西方文化史》

材料二 失败反把失败者变得更崇高了,倒了的波拿巴仿佛比立着的拿破仑还要更高大些。

拿破仑是战争中的米开朗琪罗。

他是重建废墟的宗师巨匠,是查理大帝、路易十一、亨利四世、黎塞留、路易十四、公安委员会的继承者,他当然有污点,有疏失,甚至有罪恶,就是说,他是一个人;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

——摘自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拿破仑最终“亲自当上了法国皇帝”的原因。

结合史实说明他是如何“完成革命”的。

(7分)

(2)据材料二,指出雨果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并由此谈谈评价历史人物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3分)

解析:

(1)问第一小问,主要依据所学知识归纳、概括,可以从拿破仑个人因素、法国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等角度思考。

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中的“但他在疏失中仍是庄严的,在污点中仍是卓越的,在罪恶中也还是有雄才大略的”等信息概括;第二小问,从理论原则上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