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827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docx

墩台身施工作业指导书

新建铁路

银西铁路甘宁段站前工程YXZQ-8标

编号:

ZDS003

 

墩台身作业指导书

 

单位: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银西

铁路甘宁段YXZQ-8标项目经理部

编制:

审核:

审批:

 

2016年10月1日发布2016年10月15日实施

目录

1、适用范围1

2、施工准备1

2.1内业准备1

2.2外业准备1

2.3其它准备工作1

3、人员配备1

4、技术要求2

5、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2

6、施工工艺2

6.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3

6.2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3

6.2.1.场地平整、平台搭设3

6.2.2测量放样3

6.2.3钢筋加工安装3

6.2.4预埋件安装4

6.2.5模板工程4

6.2.6混凝土工程5

7、质量检验标准8

7.1模板安装8

7.1.1主控项目8

7.1.2一般项目8

7.2模板拆除9

7.2.1主控项目9

7.2.2一般项目10

7.3钢筋原材料10

7.3.1主控项目10

7.3.2一般项目11

7.4钢筋加工11

7.4.1主控项目11

7.4.2一般项目12

7.5钢筋连接12

7.5.1主控项目12

7.6钢筋安装14

7.6.1主控项目14

7.6.2一般项目14

7.7混凝土施工14

7.7.1主控项目14

7.7.2一般项目16

8、施工机械及工艺装备17

9、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17

9.1安全生产17

9.1.1安全教育17

9.1.2用电安全管理17

9.1.3设备安全管理18

9.1.4安全保证措施18

9.2环境保护18

墩、台身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银西铁路甘宁段YXZQ-8标段墩、台身施工。

采用大块定型钢模,利用外模架或支架搭设工作平台,起重机配合人工绑扎钢筋、安装模板、实心墩一次(H≦15m)或分次浇筑混凝土,空心墩每次浇筑4m-6m,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拆除模板。

2施工准备

2.1内业准备

施工设计图纸及有关施工资料到位后,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图纸复核,组织相关人员培训、学习相关技术规范及施工细则、设计文件,做好墩身施工的技术准备工作。

并且对技术、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2外业准备

在已完成的承台顶面精确放样、标定墩身十字中心线、墩身轮廓线,将轴线控制线延长至适当位置加以固定并妥善保护。

2.3其它准备工作

(1)承台混凝土浇筑前要预埋墩身钢筋,并根据墩身模板结构尺寸在承台上预埋型钢定位构件。

精确测定墩中心,并用墨线弹出墩台身底面尺寸位置。

同时搭设碗扣式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为防止震动模板,操作平台必须与模板支撑(夹固杆件)分开设置。

(2)在承台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后,对墩身与基础接触面进行人工凿毛,凿毛后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并用水将表面冲洗干净。

(3)根据纵横十字轴线用墨线弹出墩身的截面尺寸线、模板框外轮廓线。

3人员配备

(1)劳动力组织方式:

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2)现场管理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架子队人员配置:

序号

职务

人员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技术负责人

1

3

质检工程师

1

4

专职安全员

1

5

技术人员

3

6

工班长

3

7

实验人员

1

8

测量人员

3

9

调度

1

10

机械工、普工

15

4技术要求

墩身施工必须满足相关规范及设计文件的要求,为减少混凝土收缩及徐变的影响,墩身混凝土连续浇筑。

当间歇浇筑时,相邻模板段浇筑间歇时间不得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

墩台施工中应经常检查中线、高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墩台施工完毕后,应对全桥中线、高程、跨度贯通测量,并用墨线标出各墩台中心线、支座十字线、梁端线及锚栓孔位置。

5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

①《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②《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3-2015)

③《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

④《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⑤《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⑥《铁路建设项目工程试验室管理标准》(Q/CR9204-2015)

6施工工艺

墩台身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将墩身与基础接触面进行施工缝处理→在承台顶拼装钢管脚手架作为墩身钢筋及模板安装平台→墩身钢筋制作与安装→墩身钢模板安装→墩身预埋件安装→罐车运输混凝土就位、混凝土泵车泵送混凝土经串筒入模→插入式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墩身混凝土养护。

6.1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6.2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

6.2.1.场地平整、平台搭设

施工前场地清除杂物、换除软土、平整压实。

场地位于浅水、陡坡、淤泥中时,应搭设工作平台;工作平台必须坚固稳定,能承受施工作业时所有静、活荷载,同时还应考虑施工设备能安全进、出场。

6.2.2测量放样

利用施工现场附近复核报批过的导线点和水准点,采用全站仪与钢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墩位放样,根据设计图,用全站仪放出墩台中心线及墩位轮廓线并弹出墨线,便于在过程中复核,用水准仪测量模板顶高程,确定墩身高度,测量人员、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图尺寸进行复核,并形成记录,确认无误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6.2.3钢筋加工安装

(1)根据图纸,做钢筋下料单,工班根据下料单加工、分类编号堆放。

下料时要根据墩台钢筋编号和供应钢筋的尺寸,统筹安排,以减少钢筋的损耗。

(2)钢筋制作前应调直、除锈;钢筋安装前,应对预埋钢筋进行调直和除锈除污处理,对基础混凝土顶面应凿去浮浆,露出新鲜混凝土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并清洗干净。

(3)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加工成型后运至现场进行绑扎安装,安装时严格控制钢筋间距。

钢筋品种、级别、规格、间距、形状、接头位置及焊条、焊缝等均应符合设计图纸和《验标》有关要求。

(4)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

(5)每次安装时应先将露出混凝土面的钢筋绑扎,再接长钢筋,每接长一根钢筋应和其它钢筋在中部和顶部绑扎固定,避免钢筋弯曲和倾倒。

(6)为保证墩身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护面钢筋骨架与模板之间必须用不低于墩身混凝土强度的垫块支撑,确保钢筋保护层。

(7)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要符合《验标》要求。

6.2.4预埋件安装

墩台身钢筋施工时应注意预埋垫石钢筋、综合接地预埋件、吊篮槽道及预留围栏立柱孔等相关预埋件。

综合接地预埋件安装完成后应测量其电阻,确保小于1欧姆,其它预埋件安装完成后应检查其位置型号,并填写记录。

6.2.5模板工程

墩台身钢筋安装完毕经监理工程师检查合格后,即进行墩身模板的安装。

墩身模板采用厂制大块钢模拼装。

6.2.5.1模板加工

(1)模板采用钢摸,由面板、纵横加劲肋等组成,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满足施工要求且有模板计算书。

(2)模板的组装焊接,采用组装胎具定位及合理的焊接顺序。

(3)模板加工毛刺、焊渣清理干净,除锈彻底,防锈涂漆刷均匀。

(4)手工校正模板的变形时,不得碰伤其棱角,且板面不得留有锤痕。

(5)模板使用前须进行现场组拼、编号,并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使用。

6.2.5.2模板安装

(1)钢模板进场后先行试拼装,合格后进行模板安装。

(2)依据墩身纵横十字线用墨线弹出模板的的外轮廓线。

放好轴线、模板边线、水平标高控制线。

模板安装前,应先除锈,并涂刷脱模剂。

模板与模板之间的接缝处应用胶皮或海绵填塞,防止漏浆。

(3)支模前在底节模板底口抹砂浆找平层,其作用为防止模板底口漏浆、模板底口找平。

(4)模板吊装应设置吊装扁担。

每安装完成一组模板,应立即紧固螺栓,并安装有松紧调节的缆风绳与模板顶四角拉结(缆风绳倾角约45°),调整模板位置、垂直度、标高。

(5)模板安装就位后,根据墩柱的放样尺寸先调整好下端模板位置,再用全站仪调整上端模板中心位置,按规范要求控制好模板的垂直度。

(6)模板安装完成后,技术人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6.2.6混凝土工程

墩台身混凝土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拌制、罐车运输到工地,吊机吊装混凝土或混凝土汽车泵泵送混凝土或天泵泵送混凝土经串筒入模。

6.2.6.1混凝土搅拌

(1)准备工作

搅拌站必须严格掌握混凝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计量系统应定期检定,搅拌机经大修、中修后,应对计量器具重新进行检定。

每一工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检查(用法码校检),并记录检查台帐。

(2)拌合

混凝土原材料计量后投入搅拌机,充分搅拌后,再投入外加剂,并搅拌均匀为止。

搅拌时间按不小于120s。

(3)骨料含水率测试

搅拌混凝土前,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准确测定因天气变化而引起的粗细骨料含水量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施工配合比。

(4)坍落度测试

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符合理论配合比的要求,偏差要符合《验标》要求。

6.2.6.2混凝土运输

采用混凝土罐车运送混凝土,以确保浇筑工作连续进行。

混凝土搅拌车运输、管道泵送运输质量保证措施及注意事项如下:

(1)保证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保持均匀性,运到浇筑地点时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并具有要求的坍落度和含气量等工作性能。

(2)运输混凝土过程中,对运输设备采取保温隔热措施,防止局部混凝土温度升高(夏季)或受冻(冬季)。

(3)减少混凝土的转载次数和运输时间,从搅拌机卸出混凝土到混凝土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以不影响混凝土的各项性能为限。

(4)当罐车到达浇筑现场时,使罐车高速旋转20~30s,再将混凝土拌和物喂入泵车料斗。

6.2.6.3混凝土浇筑

(1)混凝土采用泵送混凝土浇筑,在浇筑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混凝土泵送工艺进行。

入模以不发生混凝土离析控制为度,控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超过2m时采用串筒配合入模。

(2)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混凝土夏季最高入模温度不大于30℃,选择室外气温较低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现场高温季节用凉棚或防晒网遮盖,尽量避免混凝土被阳光直射等。

混凝土冬季最低入模温度不小于5℃,新浇筑与已硬化的混凝土界面的温差不大于15℃,选择室外气温较高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用土工布加塑料布包裹保温。

(3)墩身混凝土采取分层浇筑,合理分层,全断面连续浇筑,一次成型。

施工中应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尽量减少上下层新老混凝土的温差和间歇时间,防止出现冷缝现象。

(4)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沿高度均匀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混凝土的一次摊铺厚度约在30cm左右,以充分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

间隙时间不得超过规定,应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浇筑完上层混凝土。

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为50~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

振动棒要快插慢拔,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时插点均匀,成行或交错式前进,以免过振或漏振,振动棒振动时间约20~30s,每一次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拔出振动棒。

混凝土以不再下沉、无气泡冒出、表面泛浆为度,振捣时不得紧靠模板和预埋件进行振捣。

(5)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必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6)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

(7)当工地昼夜平均气温低于+5℃、最低气温低于-3℃,混凝土施工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6.2.6.4混凝土养护

(1)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尽量减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时间,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紧密覆盖防止表面水分蒸发。

(2)混凝土终凝后即开始养护,一般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12h内应覆盖养护。

混凝土带模养护期间,应采取带模包裹、浇水或喷淋洒水等措施进行保湿养护。

(3)拆模前的墩身采用洒水养护,保持墩身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在任意养护时间内淋于混凝土顶面和模板上的养护水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4)养护期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宜超过65℃,混凝土表面与环境之间的温差不宜大于20℃,养护用水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得大于15℃。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环境温差不得大于20℃。

(5)混凝土拆模后,应对混凝土采用覆盖洒水等措施进行潮湿养护,也可在混凝土表面处于潮湿状态时,迅速采用塑料布包裹。

有条件地段应尽量延长混凝土的包裹保湿养护时间。

(6)在任意养护时间,若淋注于混凝土表面的养护水温度低于混凝土表面温度时,二者间温差要符合《验标》不大于15℃的要求。

(7)冬季混凝土采用保湿蓄热法养护,即在模板四周覆盖篷布,喷涂保温隔热材料等,形成良好的保温层。

拆模后,喷涂养护液,并用透明塑料布等保温材料包裹。

(8)混凝土养护期间,对混凝土的养护过程作详细记录。

6.2.6.5模板拆除

(1)墩身混凝土应按规范要求的频率制作试件,并在同等条件下随墩身进行养护,采取相同的养护措施。

以便准确测定拆模龄期。

(2)已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3)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

拆模时,严禁用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脱模后应将板面灰渣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后待用。

(4)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拆除模板,应选择在白天气温较高的时期,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直接接触冷空气骤然降温。

模板拆除后,及时浇水后包裹覆盖墩身。

7质量检验标准

7.1模板安装

7.1.1主控项目

1)模板及支(拱)架的材料质量及结构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和测量,查阅资料。

2)模板及支(拱)架安装必须符合施工设计要求。

安装必须稳固牢靠,模板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积水和杂物应清理干净。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和测量,查阅资料。

7.1.2一般项目

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未有规定的,应符合表7.1.2-1的规定。

表7.1.2-1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少于2处

梁、柱、板、墙、拱

5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少于3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梁、柱、板、墙、拱

±5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000,且小于15

拉线尺量

梁、板、墙

l/1500,且小于15

5

两模板内侧宽度

+10

-5

尺量不少于3处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注:

1h为柱高(mm)。

2l为梁、板跨度(mm)。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留置应符合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未有规定的,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1.2-2的规定。

表7.1.2-2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预留孔洞

中心位置

10

尺量

尺寸

+10

0

尺量不少于2处

2

预埋件

中心位置

3

尺量

外露长度

+10

0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7.2模板拆除

7.2.1主控项目

1)拆除承重模板及支(拱)架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未有规定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7.2.1的规定。

表7.2.1拆除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强度要求

序号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达到混凝土设计强度标准值的

百分率(%)

1

板、拱

<2

≥50

2~8

≥75

>8

≥100

2

≤8

≥75

>8

≥100

3

悬臂梁(板)

≤2

≥75

>2

≥100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拆模前进行一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

7.2.2一般项目

拆除非承重模板时,应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3钢筋原材料

7.3.1主控项目

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按批检查其直径、每延米重量并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GB1499)等的规定。

检验数量:

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1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按批抽样测量直径、称量每延米重量并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检验。

2)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混凝土垫块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应不应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标准。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垫块制作单位每半年提供一次第三方检测报告,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和检测报告。

7.3.2一般项目

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7.4钢筋加工

7.4.1主控项目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HPB235)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m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7.4.1-1)。

2)受拉热轧带肋钢筋的末端应采用直角形弯钩,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HRB335)或3.5倍(HRB400),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HRB335)或5倍(HRB400)的直线段(图7.4.1-2)。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HPB235)、12倍(HRB335)或14倍(HRB400)(图7.4.1-3)。

4)用光圆钢筋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图7.4.1-4);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设防特殊要求的结构应符合相关抗震规范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数量的10%进行平行检验,且各不少于一件。

检验方法:

尺量。

7.4.2一般项目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表7.4.2的规定。

表7.4.2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全长

±10

尺量

2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20

3

箍筋内净尺寸

±3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按钢筋编号各抽检10%,且各不少于3件。

7.5钢筋连接

7.5.1主控项目

1)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

2)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钢筋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应按批抽取试件做力学性能检验,其质量必须分别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和《铁路混凝土工程钢筋机械连接技术暂行规定》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钢筋接头外观质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以同等级、同规格、同接头形式和同一焊工完成的每200个接头为一批,不足200个也按一批计。

施工单位每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进行见证检验,但至少一次。

检验方法:

钢筋接头外观检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观察和尺量。

施工单位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做拉伸试验,对闪光对焊接头增做冷弯试验;监理单位检查试验报告并进行见证检验。

3)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焊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b机械连接接头的受弯构件不应大于50%,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

c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在受压区不得大于50%。

d钢筋接头应避开钢筋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e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

“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上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f“同一连接区段”长度:

焊接接头或机械连接接头为35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绑扎接头为1.3倍搭接长度且不小于500mm。

凡接头中点位于该连接区段长度内的接头均属于同一连接区段。

g当施工中分不清受拉区或受压区时,接头设置应符合受拉区规定。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

7.6钢筋安装

7.6.1主控项目

1)安装的钢筋品种、级别、规格、数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

2)钢筋保护层垫块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要求时,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数量不应少于4个/m2,并应均匀分布,设置牢固。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

观察和尺量。

7.6.2一般项目

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专业验收标准的规定,未有规定的,应符合表7.6.2的规定。

表7.6.2钢筋安装及钢筋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一处

2

同一排中受

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0mm

+10

0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c<30mm

+5

0

注:

表中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实测偏差不得超出允许偏差范围。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

7.7混凝土施工

7.7.1主控项目

1)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进行测定,测定值应在理论配合比坍落度控制范围内。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或每工作班测试不应少于一次;监理单位全部检查测试结果。

检验方法:

施工单位进行坍落度测试;监理单位见证试验。

2)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

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工作班至少测温3次并填写测温记录;监理单位至少测温一次。

检验方法:

温度测试。

3)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己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

与新浇筑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

检验数量:

施工单位每部位测温一次并填写测温记录;监理单位每部位测温一次。

检验方法:

温度测试。

4)施工缝的留设位置和连接形式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