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29135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军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军神.docx

《军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神.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军神.docx

军神

(一)交流信息,走进文本

同学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是《军神》,文中的军神是谁呢?

(展示画面,认识伟人形象。

)你了解他吗?

说说你心目中的刘伯承(交流资料,体验快速阅读的方法。

(二)整体感知,切入中心              

资料主要告诉我们刘伯承的右眼是怎样受伤的,以及伤势如何。

大家对《军神》这一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告诉大家,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讲了刘伯承做眼部手术而拒绝使用麻醉剂的事。

不用实施麻醉而进行手术,这个故事一定很吸引人!

难怪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军神的话。

并有感情地读一遍:

“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你堪称军神!

4、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5、引导质疑:

读了这句话,你又有什么疑问吗?

(生可能提出:

“堪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

……)               

(三)读中感悟, 语境体验

 1、过渡: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

那好,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的话。

(学生勾画后再读读。

2、指名汇报。

               

3、朗读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的段落:

“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谁愿意读读把这段话?

(指名朗读)

4、从这位同学的朗读声中你们听出了什么?

从哪儿听出来的?

(自由回答:

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刘伯承有着惊人的毅力……)               

他为什么在手术前坚决要求不打麻药呢?

你从课文的哪一自然段知道的?

(请生回答:

刘伯承想到自己今后的工作需要一个清醒的大脑,因此在手术前坚决要求不打麻药,表现了一个军人坚定、顽强的性格。

)               

5、引导看图。

让学生随着教师的描述观察图画,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

“这就是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他一声不吭,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同学们想读读这段话吗?

(自由练读)

6、请闭上眼睛,想象一下:

如果此时是你躺在手台上,你可能会怎么样?

7、沃克医生在给这个坚持不用麻醉的病人做手术时,会怎么样呢?

画出写沃克医生为刘伯承做手术的有关语句。

(指名汇报)

8、引导朗读:

“手术台上,一向……可以哼叫。

”自由读话,并想想这段话主要抓住了沃克医生的什么来写?

(神态、情绪变化)               

9、从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体会到了沃克医生很紧张、关心刘伯承;体会到了刘伯承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体会到了刘伯承的坚强意志)能将你们体会到的表达出来吗?

(集体练读)

(五)探究升华,提升情感

同学们,读完全文,刘伯承将军的伟大形象一定在你的脑海中刻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手术台上令人震颤的一幕也一定还浮现在你的眼前。

如果当时你也在手术台旁,亲眼目睹了这次手术,你会怎样称赞刘伯承呢?

小结升华:

刘伯承能承受别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正因为他有一种钢铁般坚强的意志,他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是中华儿女的楷模。

我们每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意志,即使在工作、学习、生活的道路上遇到坎坷和挫折,也一定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所以,我希望我们都能成为象他这样的人。

 (六)课后延伸,强化主题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学习了这篇课文,在课文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

如果同学们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课后你们可以阅读一些有关介绍刘伯承事迹的故事书,也可以在网上去查阅有关刘伯承的资料,以便增加对刘伯承的了解。

(五)撰写碑文,提升情感

  当学生受到刘伯承坚强意志的感染时,我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军神》这个故事发生在重庆的临江门外,如果我们重庆人民想在那儿立一座碑来纪念刘伯承元帅,你会在碑上写点儿什么?

此时,学生内心的真实感受会在笔下流淌,学生的情感将会获得提升。

青年时代的刘伯承在反袁救国的斗争中,屡建战功,为四川反袁各派所瞩目。

丰都战役中子弹从他右眼射进太阳穴穿出,可他却大难不死,成为一个传奇军神武将。

1916年刘伯承回到四川,与王伯常、康云程等组织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4支队”并担任军事指挥。

在攻打丰都的战役中,刘伯承身负重伤,失去了右眼。

他来到重庆治疗眼伤,在三个多小时割除腐肉、理顺血管的手术中,刘伯承拒用麻药,医生一刀一刀割着,刘伯承端坐在椅子上,满头大汗,一声不吭,连一向傲慢的德国医生都佩服地说:

“了不起,了不起,你才是真正的中国好汉”,还连连赞叹“你真是军神!

”不久,刘伯承担任了熊克武所部的第9旅参谋长。

袁世凯死后,四川政局处在军阀混战中,刘伯承率众讨伐北洋军阀,打了不少胜仗。

他严谨大胆的军事谋略,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使他的名声在四川广泛传播。

他的部队常使敌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有人说刘伯承是天上的一条龙下凡,有人说他是刘伯温再世。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的13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下列词语:

年龄、土匪、拒绝、麻醉剂、施行、勉强、过奖、诊所、惊疑、从容、镇定、目光柔和、肃然起敬。

2、理解描写人物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重难点:

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

设计理念: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的精神,本课的教学,围绕两条线展开:

一是刘伯承手术前的神态;二是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原因,由学生质疑、读书解疑、自主探究为主领悟课文内涵。

教学媒体:

多媒体及CAI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回顾内容。

1、生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

2、CAI播放一段再现历史背景的录象,并配上导语:

“1916年,在重庆临江门外,一个外国人开设的诊所里,发生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故事。

一位军人在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用麻药。

主治医生也不得不赞扬他为军神。

这位军人就是刘伯承。

二、质疑问难,切入中心。

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具体了解这个曾发生在刘伯承身上的震撼人心的故事。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很多同学已经被课文中的人物深深的打动了,你们还记得沃克是怎样赞美刘伯承的吗?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那段话并画下来。

2、读一读这段话,质疑问难。

(“堪称”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说刘伯承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堪称军神”?

“沃克为什么会大叫、惊呆”?

三、体会“军神”,领悟写法。

1、大家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

古语说:

“善于发问是学习的开端”。

快速浏览课问,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刘伯承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的话,用“----”画下来。

2、指名汇报。

3、出示描写刘伯承在手术台上表现的段落:

“病人一声不吭......抓破了。

”谁愿意读一读?

4、听了他的朗读,你们有什么感想?

5、出示图,师描述图,调动生情感:

“这就是躺在手术台上的刘伯承,他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巨大的痛苦:

一声不吭,双手紧抓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

6、集体练读这段话。

7、正是刘伯承这一系列坚强、无畏的言行,带给了沃克许多的意外,引起了他一系列的情感变化。

请大家找一找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的句子,用“~~~~”画出来,再读一读,看看沃克医生的情绪、神态有什么变化?

8、生交流汇报(师引导学生分“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来说)

9、沃克医生为什么会有如此强烈的变化?

从他的神态、情绪的变化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10、交流汇报。

集体练读。

11、故事的主人公是刘伯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呢?

分角色朗读刘伯承和沃克的对话。

(通过读,了解侧面烘托)刘的话应从容、镇定;沃的话要根据其神态、情绪变化,把握好语气。

12、小结:

采用侧面烘托的写法是本篇课文的特点。

文中还有很多描写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

四、升华探究,称赞军神。

1、读完全文,刘伯承将军的伟大形象一定给你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到底是人还是神呢?

现在由你们自己来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2、刘伯承将军为什么会有如此超人的毅力呢?

结合课文中的语句和课外搜索的资料来说明。

3、(出示刘伯承将军的照片)这就是有着钢铁般坚强意志和远大理想抱负、并称为军神的刘伯承,让我们面对他,同沃克医生一起来称赞他吧!

(齐读称赞军神的话)

4、你还想说什么呢?

六、课外延伸

1、阅读《刘伯承》传奇

2、你能把《军神》改编为课本剧,很同学们演一演吗?

板书设计:

17、军神意堪手术前手术中手术后志称

刘伯承拒绝麻醉→强忍疼痛→受到赞赏坚军

沃克态度冷漠→由衷赞叹→肃然起敬强神

川中名将 虎啸龙吟——刘伯承元帅

  

 

  刘伯承(1892—1986年),四川省开县人,1912年考入重庆将校学堂。

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

在护国、护法战争中,历任连长、旅参谋长、团长,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北伐战争时期,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暂编第15军军长。

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任中共前敌委员会参谋长,后留学苏联,1930年回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书记,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参谋长兼中央纵队司令员,中央红军先遣队司令,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师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中原军区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是第二、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毛泽东称其“是条龙”。

刘伯承小传

(1)

  

(一)

  1892年12月4日,刘伯承出生于四川省开县赵家场。

他出生时正逢祖父去世,全家披麻戴孝,所以便唤他“孝生”。

后来父亲按家族谱序,给他取学名刘明昭,字伯承。

刘伯承祖上靠开荒种地和打铁为生,生活非常贫困,到了祖父刘正富时生活才稍有好转。

5岁时,刘伯承被送往私塾求学,成绩优异。

可在他14岁时,父亲便病逝了,他被迫辍学,种田割草,挑煤织席,以他稚嫩的双肩挑起全家的生活重担,然而全家仍要靠借债度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旨在推翻清王朝的革命风潮此起彼伏。

刘伯承毅然参加了反对清政府的学生军。

曾有人劝他经商发财,他慷慨激昂地说:

“大丈夫理应仗剑拯民于水火,岂能只顾一身之富贵,缠恋于家中老小?

”1921年,刘伯承满怀壮志考入重庆将校学堂,年底,即以各科全优的成绩提前毕业,被分配到熊克武的四川陆军第5师,第二年以排长身分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战斗。

由于缺乏经验,这次战斗失败了。

多年以后回忆起来,刘伯承坦率地说:

“当时我有勇无谋,这一仗没有打好。

”刘伯承并不是天生的军事家,他天才般的指挥艺术和赫赫战功都是经过孜孜不倦的学习和一次次实战拼打摸索出来的。

1913年,刘伯承参加了熊克武等发动的四川讨袁战争,因表现突出在火线上升任连长。

  1916年刘伯承回到四川,与王伯常、康云程等组织成立了“四川护国军第4支队”并担任军事指挥。

在攻打丰都的战役中,刘伯承身负重伤,失去了右眼。

他来到重庆治疗眼伤,在三个多小时割除腐肉、理顺血管的手术中,刘伯承拒用麻药,医生一刀一刀割着,刘伯承端坐在椅子上,满头大汗,一声不吭,连一向傲慢的德国医生都佩服地说:

“了不起,了不起,你才是真正的中国好汉”,还连连赞叹“你真是军神!

”不久,刘伯承担任了熊克武所部的第9旅参谋长。

袁世凯死后,四川政局处在军阀混战中,刘伯承率众讨伐北洋军阀,打了不少胜仗。

他严谨大胆的军事谋略,一往无前的勇敢精神,使他的名声在四川广泛传播。

他的部队常使敌军闻风丧胆,溃不成军。

有人说刘伯承是天上的一条龙下凡,有人说他是刘伯温再世。

  1926年,刘伯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

1926年,杨公、刘伯承、朱德等人依照中共中央的指示,成立中共四川地委军事委员会,组织领导了沪顺起义。

沪顺起义是我党历史上第一次武装暴动,为中国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27年刘伯承担任参谋长,和周恩来、贺龙等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

1927年11月,南昌起义失败,刘伯承赴苏联留学,三年后归国,先后担任中共长江局军事委员会书记、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及军委编译科科长、中央红军学校校长兼政治委员等。

1932年,中央军委成立总参谋部,刘伯承任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朱德参与指挥了第四次反“围剿”并取得胜利。

这个胜利成为蒋介石的“最大的耻辱”。

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调集一百万军队,两百架飞机对红军发动了更为猛烈的攻击。

这时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也来到了中央根据地。

李德推行军事教条主义,与左倾路线的领导者站在一起,完全不考虑中国实际,使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刘伯承和他们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34年5月的一天,刘伯承严肃地对李德说:

“如果我们不停止这种拼消耗的战术,采取机动灵活的方针,根据地将丧失,红军将会拼光,我们将变成千古罪人!

”李德听了,恼羞成怒,大发脾气,还嘲笑刘伯承:

“你连一个参谋的水平都不如,亏你还进过伏龙芝军事学院。

”刘伯承因此被撤消了红军总参谋长职务,被贬到红5军团任参谋长。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红军损失惨重,被迫开始了战略大转移。

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刘伯承所在的红5军团担任全军的后卫。

蒋介石设置了四道封锁线妄想消灭红军,而红军将士则在错误路线的领导下,忍受着疲惫、风雨,拖着沉重的行李辎重,去面对异常严峻的敌情。

负责殿后的红5军团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

然而,尽管敌军前堵后追,刘伯承总能在处境危恶的时候沉着地指挥官兵作战,化险为夷,保卫了中央领导机关的安全。

1934年12月14日,黎平会议作出在川黔边建立新根据地的设想,并调刘伯承任军委总参谋长。

刘伯承亲自指挥,创造性地用竹排架设浮桥,使全部红军顺利飞跃乌江天险,并迅速攻克猪场、团溪,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智取遵义,强夺娄山关。

刘伯承率部靠智谋夺取遵义,大快人心,使红军战士看到了希望,也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遵义会议以后,刘伯承协助毛泽东、朱德指挥和组织了红军四渡赤水的战役。

每次渡河架桥,刘伯承都亲自拄着拐杖,指挥工兵架桥、护桥。

四渡赤水后,红军开始进军云南,准备抢渡金沙江入川。

金沙江水深江阔,水流湍急,敌军飞机天天在江面上低飞侦察,局势非常严峻。

中央军委命令刘伯承率干部团抢占皎平渡,渡江的红1军团和红3军团都因江阔水急,渡江未能成功,皎平渡成了红军唯一的生路。

刘伯承率部昼夜兼程,来到皎平渡附近的一个村子,很快缴获了两艘木船,并且出其不意全歼国民党一个连和保安队,完全控制了皎平渡。

接着,刘伯承亲自视察渡口,命令干部团沿北岸向东西两侧派出部队,一为寻找船只,二为防止敌人从两侧进攻,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又找到4艘木船。

刘伯承兴奋地电告军委:

“皎平渡有船只6艘,每日夜能渡1万人。

军委纵队5日可渡河。

”军委急令红1、3军团速到皎平渡渡江。

部队渡江之前,刘伯承组织了渡江委员会,并雇请内行船家帮助摆渡,还派第3营翻山抢占通安镇,以消除敌军的威胁。

刘伯承站在江边亲自指挥渡江。

5月3日,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人过了江,他们称赞刘伯承在渡江战斗中指挥有方,组织巧妙。

毛泽东高兴地说:

“前几天,我们一些同志还担心,怕我们渡不过江去,大家挤上绝路,当时我就对恩来、朱德同志讲,没关系,四川人说刘伯承是条龙下凡,江水怎会挡得住龙呢?

他会把我们带过去的。

”经过九天九夜,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

红军渡江后,刘伯承下令:

“把船全部烧掉!

让蒋介石望江兴叹吧。

”第二天,当敌军大部队赶来时,江水浩淼,连红军的影子也没看见。

渡江以后,刘伯承任司令,带领红军主力顺利通过彝民区,留下了和彝人首领小叶丹歃血结盟的佳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