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3221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9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 推荐.docx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2推荐

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土建工程十三标

 

白云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土建施工十三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一年一月

 

白云路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

序号

名称

编号

1

《白云路站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图》

2

《13标施工组织设计》

3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年版

4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

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8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GB50119-2003)

9

《白云路站车站主建筑施工图》

1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1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120-99)

12

《地铁设计规范》

(GB50157-2003)

2工程简介

2.1工程概况

白云路站位于北京路与白云路交叉口地下,车站沿南北向布设。

本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右ⅡCK8+165.766,设计起点里程为右ⅡCK8+100.966,终点里程为右ⅡCK8+363.766。

车站为标准站,平面形状主要为矩形,车站外包总长264.4m,标准段外包宽度19.7m,盾构井段宽23.8m,

 

结构底板主要位于圆砾土层。

车站标准段平均开挖深度约16.35m,北端盾构井段深约18.5m、南端盾构井深约17.6m。

根据地质资料基坑开挖范围内的土层主要为填土、粉质粘土、圆砾土。

基坑围护结构类型采用厚度为800mm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体系,第1道支撑采用800mm×800mm钢筋混凝土撑,支撑间距为6m,两撑间设置了400mm×600mm的钢筋混凝土联系梁,第2道撑为直径Φ609mm,厚度t=16mm的双拼钢管支撑,第3道撑为Φ609mm,t=16mm单拼钢管撑。

在盾构始发(接收)井部,设置了第4道Φ609mm,t=16mm钢管撑,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需进行1次倒撑。

水平封底采用高压三管旋喷,桩径1000mm咬合800mm梅花形布置,旋喷桩隔水帷幕厚度3m,盾构井与标准段过渡部分厚度6m。

白云路站在7~10轴部分设置逆作顶板(现已施工完成)以便交通疏解,逆作顶板下主体结构采用盖挖顺做法施工。

3车站结构设计

3.1车站结构主要尺寸

1

建筑面积

13381.86m2

2

层数

地下2层

3

层高(m)

端头井(m)

负1层5.55m

标准段(m)

负1层5.55m

负2层8m

负2层6.26m

4

结构形式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5

结构断面

尺寸

底板厚度(mm)

1000

侧墙厚度(mm)

800

柱断面(mm)

700×1100、600×900

梁断面(mm)

900×1600、900×1400、900×1100、800×900、700×1600、2000×1000、1300×1100、700×1100、1000×2300、450×600

中板厚度(mm)

400

6

抗震等级

工程设防烈度

8度

地下结构抗震等级

三级

3.2混凝土设计等级

本车站明挖主体结构工程所使用混凝土强度等级如下:

(1)顶板(顶板梁),中板(中板梁),底板(底板梁),侧墙,内墙采用混凝土强度等级C35。

顶、底板及顶、底梁、侧墙应采用高性能防水混凝土,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P8。

(2)立柱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

(3)底板下素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采用C20。

(4)顶板盾构井开孔及出土孔周边梁、板混凝土需采用钢纤维混凝土,钢纤维掺量不得<60kg/m。

钢纤维几何参数的要求需满足以下规定:

钢纤维长度lf为40~50mm,直径0.4~0.8mm(当采用非圆形截面的钢纤维时,按面积相等的原则换算成圆形截面的等效直径),钢纤维长度对直径的比值即长径比为50~100)。

钢纤维混凝土采用的粗骨料粒径不宜大于20mm和钢纤维长度的2/3。

钢纤维混凝土中钢纤维所占体积百分数即钢纤维体积率为0.5%~2.0%。

3.3混凝土结构受力主筋净保护层厚度

构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1)顶板、底板、侧墙受力主筋:

迎土侧(外侧)为50mm;背土侧(内侧)为40mm;中板为30mm;

(2)顶、底板梁受力主筋:

外侧为50mm,内侧为40mm;中板梁受力主筋:

40mm;

(3)立柱受力主筋:

35mm;主体结构内部电梯井:

30mm;

(4)箍筋、分布筋和构造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20mm。

(5)站台板、支撑墙:

20mm;

上述钢筋保护层厚度为允许的最小保护层厚度,施工中不得随意变化。

为了确保混凝土保护层的设计厚度,保护层垫块可用细石混凝土制作,其抗侵蚀能力和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水胶比不低于0.4。

3.4钢筋及焊条要求

本车站明挖主体结构工程所使用钢筋及焊条要求如下:

(1)采用HPB235级、HRB335级钢筋,材质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筋第一部分》(GB1499,1-2008)及《钢筋混凝土钢筋第二部分》(GB1499,2-2007).

(2)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如果采用焊接接头则按施工条件进行试焊,合格后正式施作。

焊接工艺及质量按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的有关规定执行。

(3)焊条:

HPB235钢采用E43xx型,HRB335钢采用E50xx型。

4结构工程施工特点与施工控制重难点

4.1施工特点

(1)车站将地下连续墙与内衬墙叠合,形成叠合墙,作为车站的外墙,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2)本站结构形式复杂,板体较厚,为大体积砼施工,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以减少混凝土的水化热。

4.2施工控制重难点

(1)本工程工期要求很紧,需要统筹策划、协调安排,严格控制工程施工进度,结构施工时安排平行流水作业,多开工作面,以加快施工进度。

(2)本工程强调结构自防水,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Co,同时入模温度以温差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0Co,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中心温度的差值不得大于20Co。

水泥用量不小于260kg/m3,水灰比不得大于0.45,坍落度控制在100mm以内。

入模温度和泵送坍落度在100mm以内的混凝土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关键,也是施工控制的重难点。

(3)在结构施工前,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施工时做好工程结构测量放样,确保结构尺寸准确是确保结构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

(4)确保工程周边建筑及管线的安全,是本工程环境保护的重点。

5施工总体方案

5.1车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概述

⑴车站采用明挖顺筑法施工。

⑵车站明挖主体结构按“纵向分段,竖向分序”流水作业,每段从下到上顺作施工。

⑶模板与支架的配置在满足现场施工的前提下经济合理的配置。

钢筋现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安装。

砼采用商品砼,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工地;入模采用满足混凝土坍落度为100mm及以下的混凝土输送泵输送;捣固采用插入式振动棒;现场作业区吊装及运输主要采用1台25t汽车吊、一台50t汽车吊及一台16t龙门吊。

5.2施工区段划分

5.2.1划分原则

分段长度应考虑结构受力、一次砼灌注能力、砼水化热、抗裂、砼收缩与徐变等的影响,并结合本车站的具体特点综合考虑。

施工分段划分的原则如下:

①施工缝设置于纵梁弯矩、剪力最小的地方,即跨距的1/4~1/3位置。

②分段位置和各层板上楼梯口、电梯井口等位置尽量错开。

5.2.2施工区段划分

车站沿纵向共划分为10区,分区施工,沿车站纵向由南端向北端施工作业,沿车站竖向由下向上进行流水作业。

根据施工总体安排,确保盾构始发井按时提交,车站主体结构施工:

组织平行流水作业,主体结构分段见图5-1。

图5-1主体结构分区图

6车站主体结构施工组织安排

6.1单段结构施工作业时间表

表6-1明挖车站单段主体结构施工作业时间表

作业名称

1、接地网、防水层、垫层施工

2、底板、底梁及部分侧墙钢筋、模板

3、混凝土浇筑及等强

4、负二层板、梁钢筋、模板、支架

5、混凝土浇筑及等强

6、拆除第四、第三道钢支撑

用时

4天

8天

8天

4天

8天

2天

作业名称

7、负一层板、梁钢筋、模板、支架

8、混凝土浇筑及等强

 

9、拆除第二道钢支撑

10、顶板、梁钢筋、模板、支架

11、混凝土浇筑及等强

12、拆除第一道钢支撑

用时

4天

8天

1天

4天

8天

1天

作业名称

13、顶板防水层及顶板保护层混凝土

14、拆除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及顶板覆土回填

用时

4天

10天

共计

86天

明挖基坑主体结构单段作业时间按74天来安排。

6.2施工时间安排及进度管理方法

(1)施工时间安排

车站主体结构工程计划2011年4月10日开始施工,2011年7月28日施工完,共计112天。

其中白云路站南端头于2011年6月20日提供盾构始发条件。

(2)施工进度管理方法

1)根据总体工期要求,指定单段工期计划,对现场施工进度实行动态追踪管理。

2)施工过程中,将施工计划按各个阶段所展开的工序逐一分解到作业层,采用各种控制手段保证项目及各项工程活动按计划开始,在施工过程中记录各个工程活动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及完成程度。

6.3施工设备与劳动力安排

6.3.1机械设备配备

序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电焊机

 

15

2

空压机

BH-12/7

4

3

风镐

G10

20

4

钢筋弯曲机

 

4

5

钢筋切断机

 

4

6

氧焊切割设备

 

台套

10

7

混凝土输送泵

1

8

混凝土振捣棒

 

10

9

汽车吊

25t

1

10

汽车吊

50t

1

11

龙门吊

16t

1

6.3.2施工劳动力组织

施工作业队单工序劳动力配备见表6-2

表6-2施工作业队单工序劳动力配备表

序号

工种

人数(人)

1

施工队长

1

2

技术员

2

3

安全员

2

4

质检员

2

5

总领工

1

6

钢筋班领工

2

7

模板与支架领工

2

8

砼班领工

2

9

龙门吊司机

2

10

钢筋工

15

11

模板工

15

12

架子工

12

13

砼工

8

14

普通工人

8

合计

74

主体结构施工时,分两班作业,每班配置74人,施工高峰期人员需求为150人。

6.4施工组织管理

结构工程涉及到钢筋、模板、砼以及防水等多个工序,施工中每一环节的好坏对整体施工质量影响都很大,这是本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

同时,模板与支架施工的安全也是施工控制的重点之一。

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加强施工组织管理及工序技术衔接,施工过程中在落实部门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实行行政领导和主要管理人员工地值班制度和工序技术负责制度。

初步安排如表6-3。

表6-3现场管理人员安排表

序号

工序或工作内容

主要责任人

职责

1

施工总负责

项目经理

赵卫星

全面管理、协调

2

安全总负责

项目副经理

许多

3

生产总负责

项目副经理

薛敬坤

4

技术总负责

项目总工

曾良峰

5

施工现场管理及工序组织协调

安质部

孙豪

安全、文明管理;质量控制

工程部

王龙飞、许俊峰

技术管理、质量控制

物设部

曾耀友

物资、设备管理

实验室

王龙

试验

调度

甄晓亮、李向阳

现场协调

施工队

2人

现场全面管理、执行指令

6

施工测量

工程部

王林

定位测量、测量管理

7

施工监测

工程部

罗山彪

监测点埋设、监测实施、数据处理及上报

8

物资设备管理

物设部

李领军

合理组织原材料采购、验收和保管;材料、机具、设备的合理调配,对工程材料、机电设备质量和管理负责

施工队

1人

9

质量管理与工序报验

施工队

1人

施工质量检查,按合同、设计、规范要求施工;按三检制、报验程序进行隐蔽工程、各工序检查评定

工程部

陈润峰

安质部

孙豪

10

安全管理

安质部

孙豪

负责施工安全检查、安全培训教育、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等工作

施工队

1人

7明挖结构工程施工方法

7.1施工准备

(1)在结构施工前,先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并经监理和业主复核。

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后进行测量、放样及验收,严禁超挖。

(2)结构施工前,对围护结构表面进行有效的防水处理。

(3)在每一结构段施工前首先进行接地网施工,并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接地网施工结束后,再施做垫层。

(4)做好主体结构图纸会审工作,并对内衬墙、顶板模板支撑系统进行设计、检算,报监理、业主审批。

(5)提前进行接地等材料的进场、检验。

(6)对结构施工顺序、施工进度安排、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向作业队及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认真交底。

7.2单段主体结构施工流程

本站结构采用由下至上的顺作法进行施工,车站端头井主体结构施工流程见图7-1。

接地网施工

垫层防水层施工

底板、梁混凝土浇筑(含防水层)

拆除第四道支撑,并置倒换支撑

负二层板、梁浇筑混凝土

拆除第三道支撑

负一层板、梁浇筑混凝土

拆除第二道支

顶板、梁浇筑混凝土

拆除第一道支撑

顶板防水层、保护层施工

覆土回填、恢复路面交通

内部主体建筑施工

等强

等强

 

等强等强

 

等强

 

图7-1 车站端头井主体结构施工流程图

7.3接地网施工及杂散电流腐蚀防护施工

7.3.1接地网施工流程

接地网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沟槽开挖与钻孔→灌注降阻剂→回填→测试→结束。

7.3.2接地网施工工艺

7.3.2.1接地体沟、槽、孔施工方法

(1)每段基坑开挖至距基底设计高程20~30cm范围内时,测放出垂直接地体及水平接地体位置,开始进行接地网施工。

水平接地体沟槽采用小型挖机开挖。

(2)垂直接地体上部沟槽采用小型挖机开挖,下部Φ150mm竖直孔采用GXY-15钻机成孔。

7.3.2.2接地体的敷设

(1)水平接地体敷设时,先将沟槽清理干净,然后敷设接地体并按要求与相邻的接地体连接。

(2)垂直接地体安装前,先将孔内清理干净,然后放入垂直接地体并与水平接地体焊接。

7.3.2.3降阻剂的灌注

需要进行降阻剂灌注的区段,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降阻剂生产厂家的产品使用说明进行降阻剂的灌注。

7.3.2.4接地体沟、槽、孔的回填

接地体的沟、槽、孔的回填采用粘土或现场圆砾土,用机械进行夯实。

7.3.2.5接地体的连接方法

接地体之间的连接采用铜焊,焊条材质应与接地体材质相同。

7.3.2.6接地体连接方式

(1)铜排平弯(厚度方向弯曲)垂直连接:

先将支线铜排连接端弯曲部分弯制成具有大于铜排厚度2倍厚度的内半径,连接直线段的长度为2倍铜排宽度,长度方向的两个棱边和宽度方向的一个棱边进行焊接。

(2)铜排立弯(宽度方向弯曲)垂直连接:

先将支线铜排连接端弯曲部分弯制成内半径大于铜排宽度1.5倍的弯,连接直线段的长度为2倍铜排宽度,长度方向的两个棱边和宽度方向的一个棱边进行焊接。

(3)同向铜排连接:

同向铜排采用上下搭接,搭接长度为铜排宽度的2倍。

两个长棱边和两个短棱边进行焊接。

(4)铜排折角垂直连接:

支线折角后与主线进行焊接,连接直线长度不小于铜排宽度的2倍。

(5)铜排与铜管垂直连接:

铜排与铜管连接,除接触部位的周围进行焊接外,加设与连接铜排规格一致的铜排弯制成的与铜管外径相同的弧形卡子,卡子棱边分别与铜排、铜管焊接。

(6)同向铜管连接:

采用铜管对接处焊接后,再加设外套铜管的方式,外套管的长度大于100mm,外套管与连接管外壁进行焊接。

7.3.3接地网施工技术要求及措施

1)接地网在车站底板垫层下的埋设深度不小于0.6m,若底板垫层底部标高有变化,仍保持0.6m的相对关系。

2)接地网的引出线要求引出车站底板以上0.5m,引出线上应安设止水板。

3)每一节段接地网施工完后进行接地电阻、接地电位差及跨步电位差测试,整个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及设计有关规定。

量测方法:

按DL475-92《接地装置工频特性参数测量导则》执行。

4)水平接地网沟用粘性土回填密实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接地网施工全过程应严格按GB50169-92《电气化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

6)在垫层施工期间,不仅对接地引出线进行绝缘处理,而且采取有效保护装置并设立明显标志保证其不受损坏。

7.4基底处理与垫层施工

7.4.1基底处理及施工准备

⑴垫层施工在接地网经测试和验收合格后进行。

⑵排干基坑内的积水,保持基坑干燥。

⑶如有超挖,超挖部分采用填充C15素砼进行处理,并将基底清理干净,经自检和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垫层砼施工。

⑷测量与设置垫层标高控制桩点。

7.4.2垫层砼浇注

砼为C20泵送商品砼,人工配合砼泵进行浇筑,利用平板振动器捣固。

7.4.3垫层施工注意事项

(1)机械开挖尽量一次成型,避免二次开挖扰动原状地基,增加回填数量和施工难度。

(2)垫层向底板施工分段外延伸2.0m以上。

(3)根据预先埋设的标高控制桩控制垫层施工厚度满足设计要求,并及时收面、养生,确保垫层面无蜂窝、麻面、裂缝,垫层施工允许偏差按表7-1执行。

 

表7-1垫层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检查频率

检查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厚度

+30-20

每施工段

≥4

尺量

2

高程

+5-10

10m

≥4

水准仪量

7.5车站主体钢筋混凝土框架施工步骤与方法

7.5.1钢筋工程

主体结构钢筋在垫层施工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安装。

底板钢筋在垫层上绑扎,中板、顶板钢筋在模板上绑扎。

施工时,在模板与主筋之间加设垫块,确保钢筋保护层厚度。

施工板时,先立好板纵梁(下翻)底模,绑扎梁钢筋,之后立纵梁侧模及板底模,最后再绑板钢筋;侧墙钢筋由作业人员搭架绑扎。

各层板梁钢筋的绑扎顺序为:

先绑中间梁,再绑板,并做好梁板钢筋骨架的交错穿插布置工作。

侧墙钢筋的绑扎顺序为先绑扎临土面钢筋,再绑扎背土面钢筋。

其它零星结构如站台板墙、楼梯的钢筋绑扎顺序按常规进行。

7.5.1.1施工准备

⑴详细阅读施工图及说明,了解主体结构工程概况,检查钢筋施工图编号是否齐全。

⑵检查构件各部分尺寸是否吻合,钢筋编号有无重复情况。

⑶核对钢筋的材质、规格、直径、式样及根数是否存在施工图与材料表不相符的情况。

⑷钢筋的配筋是否有与设计构造规程或验收规范不相符之处。

⑸检查施工机具及工艺条件,保证满足工程质量要求。

⑹钢筋原材料的检查与验收。

7.5.1.2技术问题的处理

⑴钢筋施工图与材料表有差异时,与设计取得联系,进行修正和确认。

⑵对于不作为受力钢筋的辅助钢筋(架立钢筋、分布钢筋以及其他辅助钢筋),为了方便施工,在符合构造规定的条件下,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可做适当的修改。

⑶因材料供应条件不能满足施工图纸的要求,需要进行钢筋代换计算,确定代换方案,并办理技术核定手续。

⑷受力钢筋、或涉及其他受力部位和结构构造的修改,应通过设计单位进行修改。

7.5.1.3钢筋下料与制作

⑴配料单:

钢筋加工制作前,由工程部编制配料单,内容包括钢筋材质、直径、式样、根数以及下料长度。

下料长度应按钢筋工艺要求进行计算,不能直接采用施工图中材料表的数据。

⑵标识牌:

标识牌的内容包括工程名称、图号、构件编号和钢筋根数、编号、规格、下料长度、形状。

⑶制作成型:

钢筋制作成型前必须先做样板,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批量制作。

钢筋成型正确,平面上无翘曲不平的现象,弯起钢筋的弯起点位置以及光圆钢筋末端弯钩应符合规范规定。

⑷钢筋除锈:

钢筋进场后应采取覆盖防雨措施进行妥善保管,防止钢筋锈蚀,钢筋表面不允许有油污和粒状、片状锈斑,对产生污染和锈蚀的钢筋应在使用前进行除污、除锈处理,严重污染、锈蚀和带有颗粒状、片状锈的钢筋严禁使用。

⑸钢筋的调直:

盘圆钢筋使用前,采用钢筋调直机,按施工规范规定进行调直。

7.5.1.4钢筋安装

⑴钢筋位置定线:

梁的箍筋位置划在纵向钢筋上,板、墙的钢筋划在模板上,柱的箍筋位置划在对角线纵向钢筋上,底板钢筋每个方向的两端各取一点划在垫层上,划线后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钢筋绑扎。

⑵在结构墙与板、板与梁等连接处钢筋密集,施工之前必须认真阅读图纸,弄清不同型号钢筋的摆放位置,并进行合理安排,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⑶钢筋间距:

钢筋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上下层钢筋之间采用马凳筋,以保持钢筋间距的正确。

⑷钢筋保护层:

采用砂浆垫块,用以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砂浆垫块厚度等于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平面尺寸为40×40mm,垫块在制作时埋入20号铁线,用以固定垫块,砂浆垫块采用与结构砼相同配比的砂浆制作。

⑸钢筋接头与钢筋绑扎:

钢筋接头在梁中应纵向布置,在柱中应环向布置,箍筋绑扎时应注意弯钩方向,不得任意颠倒,端部的弯钩应与所靠模板垂直,不得倾斜或平放。

箍筋的绑扎均应与主筋互相垂直,不得滑落、偏斜,四个内角与主筋平贴紧密,位置正确,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绑扎铁线采用20号铁线,相邻绑扎点的铁线缠绕方向相反,铁线拧转至少一转半以上,并随手将绑扎铁线端头拧向钢筋骨架内部。

钢筋绑扎时,应注意钢筋的相交位置和排列,安排好绑扎顺序,钢筋接头位置和搭接长度应符合规范规定。

⑹预埋件及预留孔处的钢筋处理:

因预埋件的安装需要移动钢筋时,应将钢筋向一边移动,但不能把钢筋局部弯曲,钢筋移动后如果造成过大间距时,应加设一根同一直径的钢筋。

⑺下道工序的预留钢筋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预留,并做好保护措施。

⑻钢筋按设计要求加工安装、允许偏差按表7-3、表7-4执行。

表7-3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冷拉率

不大于设计规定

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根)

1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成型长度

+5

-10

1

3

弯起

钢筋

弯起点位置

±20

2

弯起高度

0

-10

1

4

箍筋尺寸

0

5

2

用尺量,宽、高各计1点

 

表7-4钢筋安装允许偏差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顺高度方向配置两排以上受力筋的排距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2

用尺量

2

受力钢筋间距

±10

2

在任意一个断面量取每根钢筋间距最大偏差值计1点

板、墙

±10

2

基础

±20

4

3

箍筋间距

±20

5

用尺量

4

保护层厚度

±5

每个构件或构筑物

5

用尺量

板、墙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