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3708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2.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docx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

安全科普知识问答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人们通常把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性气体都叫做煤气。

煤气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造成灾难。

下列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使用人工点火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要坚持“火等气”的原则,即先将火源凑近灶具然后再开启气阀;

B.经常保持燃气器具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使用过程中遇到漏气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

C.燃气使用十分方便,即使燃气器具处于工作状态,只要其运行稳定,门窗关闭完好,人也可以长时间离开;

D.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

2.生活中发生烫伤,可以采取以应急措施,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对只有轻微红肿的轻度烫伤,可以用冷水反复冲洗,再涂些清凉油就行了。

B.烫伤部位已经起小水泡的,可以直接用小刀或细针将其弄破,然后再涂抹一些药膏,以加快药物吸收。

C.烫伤比较严重的,应当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

D.烫伤面积较大的,应尽快脱去衣裤、鞋袜,但不能强行撕脱,必要时应将衣物剪开;烫伤后,要特别注意烫伤部位的清洁,不能随意涂擦外用药品或代用品,防止受到感染,以免给医院的治疗增加困难。

3.烟花爆竹在许多城市已经明令禁止燃放了,但在有些地方仍然是允许的。

在明令禁止的地方,大家要认真遵守当地的有关法规;在允许的地方,燃放烟花爆竹时该注意安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儿童燃放爆竹时应该由大人带领。

B.为了防止发生火灾,严禁在阳台、室内、仓库、场院等地方燃放鞭炮。

也不允许在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燃放。

C.燃放时,应将鞭炮放在地面上,或者挂在长杆上,不要拿在手里,这样做很危险,容易发生伤害。

D.点燃鞭炮后,若没有炸响,应马上上前查看,及时排除隐患。

4.横穿马路,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应特别注意安全。

下列做法中不安全的行为是:

()

A.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B.穿越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线;在有过街天桥和过街地道的路段,应自觉走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

C.穿越马路时,要走直线,不可迂回穿行;在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应先看左边,再看右边,在确认没有机动车通过时才可以穿越马路。

D.没有人行横道的路段,在确认前后左右都没有车后,可以翻越道路中央的安全护栏和隔离墩。

5.当在居住的楼房中遭遇火灾时,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打开门窗,以利用观察火情的发展。

B.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C.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D.逃生时。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6.运动创伤中重度擦伤不妥当处理是()

A.冷敷法。

B.抬高四肢法。

C.热敷法。

D.绷带加压包扎法。

7.着火时,当楼梯已被烧断,通道已被堵死,下列方法不妥当的是()

A.立即从楼上往下跳。

B.比较低的楼层,可以利用结实绳索(也可以床单,窗帘布等物撕成条拧结成绳)拴好绳索,沿绳爬下。

C.若被困于二楼,也可以先向外扔一些被褥坐垫子,然后攀着窗口或阳台往下跳。

D.可以转移到其他比较安全的房间,窗边或阳台上,耐心等待消防人员援救。

8.关于我国的地震预报制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国家实行地震预报统一发布制度。

B.国务院负责发布全国性的中长期预报。

C.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社会通报地震预报信息。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负责发布本行政辖区内的中长期预报、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

9.车辆平路刹车失灵时的处理方法:

()

A.挂空挡,拉手刹,强行停车脱险

B.换低速档,拉手刹,强行停车脱险

C.踩刹车,拉手刹,强行停车脱险

D.直接拉手刹,强行停车脱险

10.乘坐地铁遇到停电事故时,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乘客应保持冷静,切勿惊慌,不要随便乱走。

B.在站台候车遇到停电时,按照站台内的疏散指示标志,安全有序地撤离至地面。

C.机车运行中遇到停电时,应立即打开门窗或敲碎门窗玻璃,离开列车车厢,迅速撤至地面。

D.疏散时要听从指挥,顺次向指定的车站或方向疏散。

11.在床下寻找物品时,照明应当使用:

()

A.手电筒

B.蜡烛

C.打火机

D.火柴

12.家庭中为了防止煤气泄漏,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闻到燃气味,立即开窗通风。

B.闻到燃气味时,立即打电话通知有关部门,请求尽快修理。

C.用肥皂水涂在管道接缝处,检查漏气位置,并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修。

D.使用液化石油气炉时,应该先点火,后开气。

13.出现中暑的症状时,处置不正确的是:

()

A.多喝水

B.及时到医院就诊

C.冷敷

D.不能从事剧烈劳动

14.“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所伤害”是()的原则。

A.三同时

B.三不放过

C.三负责制

D.全面安全管理

15.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A.主要

B.全部

C.全面

D.部分

16.《安全生产法》规定:

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A.生活设施

B.福利设施

C.安全设施

D.其他设施

17.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储存实行审批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经营销售实行许可制度,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实行()。

A.登记制度

B.备案制度

C.资质认定制度

D.检查制度

18.安全色中的()表示提示、安全状态及通行的规定。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红色

19.为了防止事故,应有哪些人参与事故预防工作,并担当责任?

()

A.用人单位

B.全体职工

C.用人单位和全体职工

D.地方政府

20.下列哪项措施能最有效地改善企业的安全水平?

()

A.聘请安全员

B.实施全面安全管理

C.增发补助费

D.加强安全宣传教育

21.在进行电焊操作时,必须()

A.佩戴装有适当滤光镜片的眼罩或面罩

B.佩戴太眼镜

C.佩戴呼吸器

D.如果工作时间短,可以不佩戴防护用品

22.在上下班、因工外出或者工作调动途中遭受非本人责任的意外事故或者患疾病死亡的,()申请工伤保险

A.不可以

B.可以

C.有的不可以

D.无明文规定

23.国家对煤矿安全监察实行()的管理体制。

A.垂直管理、分级监察

B.统一管理、定期监察

C.直接管理、专项监察

D.分级管理、分级监察

24.加强煤矿瓦斯检测是预防煤矿瓦斯事故的重要措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矿应建立瓦斯监控系统,对瓦斯实施连续定点监测、监控

B.煤矿必须建立瓦斯巡回检查制度,并严格执行

C.煤矿必须配备足够的专职瓦斯检查员,瓦斯检查员必须持证上岗。

D.充分依靠人的感觉器官探测瓦斯,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

25.万一煤矿井下发生火灾事故时,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迅速向井口往外逃生

B.迅速佩戴自救器

C.辨明方向和火灾发生位置,沿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危险区域

D.不要惊慌,有组织的撤退

二、多项选择题

1.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

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大家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

A.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B.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C.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D.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

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2.当中小学生独自在家时,要注意避免陌生人进入而发生意想不到的危险。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独自在家,要锁好院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B.如果有人敲门,千万不可盲目开门,应首先从门镜观察或隔门问清楚来人的身份,如果是陌生人,不应开门。

C.如果有人以推销员、修理工等身份要求开门,可以说明家中不需要这些服务,请其离开;如果有人以家长同事、朋友或者远方亲戚的身份要求开门,也不能轻信,可以请其待家长回家后再来。

D.不邀请不熟悉的人到家中做客,以防给坏人可乘之机。

3.对地震灾害,目前还不能准确地作出预报。

但长期的观察研究表明,地震前是会出现一些征兆的,能够提醒人们提高警惕。

这些征兆主要有:

()

A.动物出现异常:

例如大量的蛇爬出洞来长距离迁移;家禽家畜不吃不喝,狂叫不止,不进窝圈;大量的老鼠白天出洞,不畏追赶;动物园里的动物萎靡不振,卧地不起等。

B.地下水发生异常,例如震区的枯井突然有了水,井水的水位突然大幅度上升或下降,井水由苦变甜、由甜变苦等。

C.出现地光和地声:

临震前的很短时间里,大地常会突然发出彩色的或强烈的地光,还可能发出轰隆隆的或像列车通过,或像打雷般的巨响。

D.有的人也有异常感觉:

地震发生前,某些人也会有异常感觉,特别是老人、儿童、患病者可能更为明显。

4.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

避免雷击应当做到:

()

A.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

B.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

C.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

D.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

5.当学生发现财物失窃时,下列属于正当行为的是:

()

A.保护现场,不翻动现场物品。

B.立刻通知学校保卫部门,学生宿舍安全部门,政教处。

C.对怀疑对象进行逼问、搜查。

D.发现存折、信用卡被盗窃,立即办理挂失手续。

6.当遇到地铁火灾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车厢内发生火灾时,乘客可按动车厢报警按钮。

B.火灾初起时,用车厢内的灭火器,扑灭火灾;无法进行灭火自救时,应保护自己,有序逃生。

C.逃生时乘客应采取低姿势前进,但不可匍匐前进;要用湿润织物捂住口鼻,向逆风方向疏散。

D.疏散时,应远离电轨,防止触电。

7.被困火场时,可以采用下列方法创造临时避难场所:

()

A.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但不能打碎玻璃。

B.用湿毛巾、湿床单等物品堵住门窗缝隙,并不断浇水,等待救援。

C.高层建筑有避难层或避难间时,可进入避难层或避难间难。

D.情况紧急时,人也可以躺在浴缸水中。

8.电器火灾的扑救方法及注意事项有:

()

A.立即关机,拔掉电源插头或拉下总闸,切断电源。

B.发现是导线或电器外壳的可燃物着火,用棉被等覆盖物封闭窒息灭火。

C.切断电源后用水灭火。

D.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灭火。

9.当在居住的楼房中遭遇火灾时,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打开门窗,以利用观察火情的发展。

B.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C.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D.逃生时。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10.交通事故报警时,应当注意:

()

A.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事故当事人、知情人应在第一时间拨打122电话报警。

B.报警时,应准确地描述事故发生地点、事故类型、现场概况、人员伤亡等情况。

C.铁路、水运、航空运输过程中发生事故,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D.如果发现有肇事逃逸,要准确记住肇事车辆的特征和车牌号码。

11.地震瞬时避震的基本原则包括:

()

A.保持镇静,就近躲避。

B.选择室内结实、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

C.选择室外开阔、安全的地方。

D.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2.外出或在公共场所,遇到的社会情况会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自我防范方面应当注意:

()

A.不接受陌生人的钱财、礼物、玩具、食品,与陌生人交谈要提高警惕。

B.带的钱物要妥善保存好,不委托陌生人代为照看自己携带的行李物品。

C.不搭乘陌生人的便车,不接受陌生人的邀请同行或做客。

D.外出的衣着朴素,不戴名牌手表和贵重饰物,不炫耀自己家庭的富有。

13.公共场所的防火规定有哪些?

()

A.不在公共场所内吸烟和使用明火;不带烟花、爆竹、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

B.车辆、物品不紧贴或压占消防设施,不应堵塞消防通道,严禁挪用消防器材,不得损坏消火栓、防火门、火灾报警器、火灾喷淋等设施

C.学会识别安全标志,熟悉安全通道

D.发生火灾时,应服从公共场所管理人员的统一指挥,有序地疏散到安全地带

14.煤矿瓦斯爆炸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

B.存在能够引爆瓦斯的引火源

C.混合气体中氧浓度在12%以上

D.工人违章作业

15.煤尘爆炸的“三要素”是()

A.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B.煤尘浓度达到爆炸界限

C.存在能够引爆煤尘的引火源

D.井巷通风不良,产生瓦斯积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