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37359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生物必修三.docx

高中生物必修三

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一、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1.体液:

体内都含有大量以水分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统称为体液。

2.内环境:

为了区别于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这个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细胞外液的成分

a.水,无机盐(Na+,Cl-),蛋白质(血浆蛋白)

b.血液运送的物质

营养物质:

葡萄糖甘油脂肪酸胆固醇氨基酸等

废物:

尿素尿酸乳酸等

气体:

O2、CO2等

激素,抗体,神经递质维生素

c.组织液,淋巴,血浆成分相近,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很多的蛋白质,细胞外液是盐溶液,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

d.血浆各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保持动态的稳定,所以分析血浆化学成分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内物质代谢情况,可以分析也一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

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血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

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

毛细血管壁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

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淋巴、组织液

注意:

(1)内环境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以及植物没有所谓的内环境。

(2)人的消化道、呼吸道、尿道等属于人体与外界相通的环境,故汗液、尿液、消化液、泪液等不属于内环境,而是外界液体。

(3)血浆蛋白≠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是血浆中蛋白质的总称,属于内环境的成分;而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是内环境的成分。

(4)血液中的物质不一定是内环境成分,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属于内环境成分,但血液中的血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

(5)不同体细胞所处内环境

4、理化性质(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a.渗透压:

一般来说,溶质微粒越多,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渗透压越高,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功能:

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

b.酸碱度正常人血浆近中性,7.35--7.45

缓冲对:

一种弱酸和一种强碱盐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

c.温度:

有三种测量方法(直肠,腋下,口腔),恒温动物(不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与变温动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不同.温度主要影响酶。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平衡中.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直接参与物质交换的系统:

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

间接参与的系统(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内分沁系统)-免疫

人体稳态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调节也是相对的。

5、组织水肿形成原因: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

如淋巴管堵塞

2)渗透问题;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

①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

②营养不良

③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6、尿液的形成过程尿的形成过程: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尿液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2、稳态

(1)概念: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叫做稳态。

(2)意义:

维持内环境在一定范围内的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

(3)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1、单细胞(如草履虫)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作媒介进行物质交换

3、组织液、淋巴的成分与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淋巴中蛋白质含量较少。

4、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①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无机盐中Na+、cl-占优势细胞外液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渗透压;

②正常人的血浆近中性,PH为7.35-7.45与HCO3-、HPO42-等离子有关;

③人的体温维持在37°C左右(一般不超过1°C)。

5、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1)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a.稳态的基础是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

b.调节机制:

神经-体液-免疫

c.稳态相关的系统:

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系统(及皮肤)

d.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若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调节能力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稳态会遭到破坏

⑵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1、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神经元。

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神经元的结构:

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轴突(长)]构成。

2、反射: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3、反射弧: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

感觉神经末稍和与之相连的各种特化结构,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将感受器的兴奋传至神经中枢

神经中枢:

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构成

传出神经:

将神经中枢的指令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

运动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兴奋:

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如神经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的过程。

(2)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

(3)兴奋的传导过程:

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受到刺激,

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

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膜内:

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

(4)兴奋的传导的方向:

双向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突触:

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兴奋的传递方向:

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内,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即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是:

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上个神经元的轴突→下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6、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结构基础。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

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语言中枢的位置和功能:

书写中枢(W区)→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H区)→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V区)→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3)其他高级功能:

学习与记忆

2、激素的调节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

(1)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体液调节还有CO2的调节

(2)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

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人体正常血糖浓度;0.8—1.2g/L

低于0.8g/L:

低血糖症

高于1.2g/L;高血糖症、严重时出现糖尿病。

人体血糖的三个来源:

食物、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三个去处:

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蛋白质等

血糖的含义:

血浆中的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

3.9-6.1mmol/L)

血糖平衡的调节

A血糖高→胰岛B细胞→胰岛素增加→①促进血糖氧化分解、脂肪的转化、合成糖原②抑制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降低(体液调节)

B血糖高→下丘脑(感受器)→胰岛B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C血糖低→胰岛A细胞→胰高血糖素增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体液调节)

D血糖低→下丘脑(感受器)→胰岛A细胞(效应器)同上(神经—体液调节)

E血糖低→下丘脑→肾上腺→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原的分解、非糖物质的转化→血糖升高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人:

多食、多尿、多饮,体重减轻

调节血糖的激素:

(1)胰岛素:

(降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2)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A细胞

作用机理: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岛素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胰岛素的分泌

糖尿病

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防治:

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

斐林试剂、尿糖试纸

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凡是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

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

负反馈:

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反的作用,使输出信息减弱的调节。

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

寒冷或过度紧张→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又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这就是反馈调节(生态系统中也存在)。

体温调节:

A寒冷环境(神经—体液调节):

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

a增加产热:

①骨骼肌战栗②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分泌,加快物质分解,提高新陈代谢③立毛肌收缩

b减少散热:

①血管收缩②血流量减少③汗腺分泌减少,甚至停止分泌

B炎热环境(神经调节):

皮肤温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散热:

汗腺分泌,血管舒张

主要产热器官:

肝脏和骨骼肌

主要散热器官:

皮肤

激素调节的特点:

微量和高效

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三、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1):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

(2)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

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

直肠、口腔、腋窝

3、体温相对恒定的原因: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产热器官:

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散热器官:

皮肤(血管、汗腺)

水盐平衡调节:

A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效应器)→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作用重吸收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神经—体液调节)

B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效应器)→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水盐平衡调节:

A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垂体(效应器)→抗利尿激素(下丘脑合成,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作用重吸收水)→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水→减少尿量(神经—体液调节)

B饮水不足、失水过多、吃的太咸→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大脑皮层(效应器)→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补充水分

结论: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

①内分泌腺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体液调节可以看做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②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两者常常同时调节生命活动。

如:

幼年时甲状腺激素缺乏(如缺碘),就会影响脑的发育;成年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使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4、免疫调节

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免疫系统的功能:

防卫功能、监控和清除功能

体液免疫(抗原未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①浆细胞→抗体②记忆细胞

18、免疫(抗原进入细胞):

抗原→吞噬细胞→T细胞→①效应T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②记忆细胞

免疫失调疾病:

A防卫不足:

几乎失去一切免疫功能—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逆转录病毒)

B防卫过度:

①免疫系统攻击自身而引起—自身免疫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②发作快,消退快,非首次接触抗原时发生—过敏反应—皮肤荨麻疹

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在生产中往往应用的并非动物激素本身,而是激素类似物

1、催情激素提高鱼类受孕率:

运用催情激素诱发鱼类的发情和产卵,提高鱼类的受孕率。

2、人工合成昆虫激素防治害虫:

可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引诱剂(性外激素类似物),干扰雌雄性昆虫间的正常交配。

3、阉割猪等动物提高产量:

对某些肉用动物注射生长激素,加速其生长。

对猪阉割,减少性激素含量,从而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人工合成昆虫内激素提高产量:

可人工喷洒保幼激素,延长其幼虫期,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第3章植物激素调节

1、生长素的发现:

1、胚芽鞘:

尖端产生生长素,在胚芽鞘的基部起作用;

2、感光部位是胚芽鞘尖端;

3、琼脂块有吸收、运输生长素的作用;

4、生长素的成分是吲哚乙酸;

5、向光性的原因:

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在胚芽鞘中

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伸长区)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在胚芽鞘尖端(有光无光都产生生长素)

能够横向运输的也是胚芽鞘尖端

感性运动与向性运动

①植物受到不定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总运动.称为感性运动.(含羞草叶片闭合)

②植物受到一定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局总运动.称为向性运动.(向光性,向水性)植物弯曲生长的直接原因:

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光,重力,人为原因)

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原因:

①:

横向运输(只发生在胚芽鞘尖端):

在单侧光刺激下生长素由向光一侧向背光一侧运输(重力)

②:

纵向运输(极性运输):

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不能倒运

③:

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向光生长素多生长的快,背光生长素少生长的慢),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

生长素:

合成部位:

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

分布部位:

主要在生长旺盛的部分(原因:

单侧光、重力)

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IAA)

运输:

极性运输:

从形态学上端运到下端(主动运输)

非极性运输:

韧皮部

生理作用特点:

两重性(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表现:

①敏感程度:

根>茎>芽②发育程度:

幼嫩>衰老

赤霉素:

①合成部位: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②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促进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果实的生长。

脱落酸:

①合成部位:

根冠、萎焉的叶片②分布:

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③主要作用:

抑制细胞的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细胞分裂素:

①合成部位:

根尖

②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的分裂0

乙烯:

①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部位

②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的成熟

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1、生长素是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而是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生长素

2、作用:

a、促进细胞的生长;(伸长)

b、促进果实的发育(培养无籽番茄);

c、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d、防止果实和叶片的脱落;

3、特点具有两重性:

 

高浓度促进生长,低浓度抑制生长;既可促进生长也可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顶端优势:

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在侧芽附近积累,侧芽对生长素浓度比较敏感,因此受到抑制,顶芽不断生长,侧芽被抑制的现象(松树)

说明: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生长素具有两重作用.

应用:

棉花摘心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园林绿篱的修剪.

解除顶端优势就是去除顶芽(棉花摘心)

四、生长素的应用:

促扦插枝条生根,(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效果不同,扦插枝条多留芽)促果实发育,(无籽番茄,无籽草莓)

防止落花落果,(喷洒水果,柑,桔)

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甚到杀死植物) 

果实的发育过程:

植物激素: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特点:

内生的,能移动,微量而高效 

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2.4-D,NAA,乙烯利)

五、其他植物激素:

 

1、赤霉素(GA)

合成部位:

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幼叶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的伸长引起植株增高(恶苗病,芦苇伸长),促进麦芽糖化(酿造啤酒),促进性别分化(瓜类植物雌雄花分化),促进种子发芽、解除块茎休眠期(土豆提前播种),果实成熟,抑制成熟和衰老等

2、脱落酸(ABA)

3、合成部位:

根冠、萎焉的叶片分布:

将要脱落的组织和器官中含量较多 

主要作用:

抑制生长,表现为促进叶、花、果的脱落,促进果实成熟,抑制种子发芽、抑制植株生长,提高抗逆性(气孔关闭),等 

3、细胞分裂素(CK)

4、合成部位:

根尖

主要作用:

促进细胞分裂(蔬菜保鲜),诱导芽的分化,促进侧芽生长,延缓叶片的衰老等 

4、乙烯

合成部位:

植物体各个部位

主要作用:

促进果实的成熟

1.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2.植物激素的概念:

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3.植物生长调节剂:

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种群的特征

①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②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大小和密度的直接因素

③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衰老型)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④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

2、种群密度的测量方法:

①样方法(植物和运动能力较弱的动物)

②标志重捕法(运动能力强的动物)

③取样器取样法(蚯蚓)

④血球计数板计数法(微生物) 

3:

①种群:

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

②群落: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

③生态系统:

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4、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

①“J”型增长曲线条件:

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

②“S”型增长曲线条件:

资源和空间都是有限的 阴影表示在生态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环境阻力) 

5、K值(环境容纳量):

在环境条件不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

6、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区别种群密度)

7、种间关系

①互利共生:

根瘤菌、大肠杆菌等(同生共死)

②捕食:

先增加者线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 

③竞争:

不同种生物争夺食物和空间(如羊和牛)强者越来越强弱者越来越弱(你死我活)

④寄生:

蛔虫,绦虫、虱子、蚤

种群密度

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

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以及濒临动物种群的拯救和恢复有重要意义。

丰富度:

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5.种间关系比较

6、群落的空间结构:

a、定义:

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b、包括:

垂直结构:

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意义:

植物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能力;

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所以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垂直结构);

水平结构:

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它们呈镶嵌分布。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一、生态系统

定义:

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

5、物质循环

特点:

具有全球性、循环性

举例:

碳循环的形式:

CO2

7、物质循环和能量循环两者关系:

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物质循环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作为物质循环动力

8、实践中应用:

a.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

b.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c.能量多极利用从而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d.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9、大气中CO2过高会引起温室效应减少温室效应的措施:

a、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使用新能源.

b、植树造林,保护环境.

③原因:

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力大小由生态

系统的组分和食物网的复杂程度有关,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但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超过自我调节能力限度的干扰会使生态系统崩溃。

抵抗力稳定性越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如:

森林)。

抵抗力稳定性越弱恢复力稳定性越强(如:

草原、北极冻原) 

④应用:

a.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的投入保

证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二、生态环境的保护:

 

1、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而且出生率大于死亡率,所以近百年来呈“J”型;

地球的人口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对生态系统产生了沉重压力。

3、我国应对的措施:

a、控制人口增长

b、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 

c、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农业发展 

4、全球环境问题:

a.全球气候变化

b.水资源短缺

c.臭氧层破坏

d.酸雨

e.土地荒漠化

f.海洋污染

g.生物多样性锐减

5、生物多样性

6、①概念:

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6、可持续发展

①定义:

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是追求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发展。

一、生态系统的结构

1、定义:

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

2、类型:

自然生态系统:

包括水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

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大于人工生态系统

3生态系统的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