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3829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docx

国家科学技术步奖提名书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018年度)

一、项目大体情形

专业评审组:

序号:

奖励类别:

编号:

提名者

韩士群

项目

名称

项目名称

沿海滩涂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创制及应用

公布名

主要完成人

韩士群、严少华、隆小华、刘兆普、周庆、李国峰、赵耕毛、艾玉春、周春霖、顾军

主要完成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盐城师范学院

项目密级

公开

定密日期

保密期限(年)

定密机构(盖章)

学科分类

名称

1

环境科学技术及资源科学技术

代码

610

2

代码

3

代码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农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任务来源

国家发改委、国家科技部、农业部、江苏省等项目

具体计划、基金的名称和编号:

1.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现代农业专项“沿海滩涂特种水产品无公害规模养殖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发改高技〔2003〕1993号)。

2.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集约化农区种养结合生产技术集成与工程示范”(0。

3.国家863计划“微咸水与再生水高效安全利用技术研究”(2002AA2Z4061);

4.国家863计划“滩涂海水灌溉农业示范”(2001AA627040)

5.江苏省水产三项工程“沿海滩涂大水面高效益梭鱼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HYKF-SJ07-0099。

已呈交的科技报告编号:

授权发明专利(项)

15

授权的其他知识产权(项)

新品种2个

项目起止时间

起始:

1997年8月1日

完成: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

二、提名意见

(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

提名者

韩士群

通讯地址

南京市钟灵街50号

邮政编码

210014

联系人

韩士群

联系电话

传真

提名意见:

沿海滩涂是我国重要后备土地资源库,对其高效利用是缓解沿海地区人多地少矛盾、守住耕地红线和节约水资源重大战略举措。

在滩涂匡围蓄淡、引淡工程和生物群落构建的工程化技术基础上建成渔农生态系统,优化了滩涂生态系统。

创制了沿海滩涂土地资源、水资源及生物资源等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及污染物源头控制、水源水质改善、原位修复、污染物减排的水环境保护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的技术体系。

通过理论和原始技术创新、工程化体系创新和体系集成创新,创制的沿海滩涂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新模式,解决了海涂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保护的矛盾,实现滩涂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在我国沿海重度盐渍化荒滩大规模高效利用、产业化和水环境保护上独树一帜。

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获发明专利15件;审(鉴)新品种2个;发表论文237篇(SCI58篇、EI18篇),单篇最高引用356次,CNKI论文总引用2457次;2010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7年、2016年获中国产学研创新成果一等奖2项;自1997年建成良田242万亩;2015-2017年推广万亩次,合计产值亿元,利润亿元。

培训农民2300人次。

固碳亿kg,蓄淡279亿方。

水环境减排万吨氮、万吨磷、24万吨CODCr。

该项目符合申报国家科技进步奖条件。

提名该项目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声明:

本单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所提供的提名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调查处理。

法人代表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三、项目简介

沿海滩涂是我国重要后备土地资源库,对其高效利用是减缓我国沿海地域人多地少矛盾、守住耕地红线和节约水资源的重大战略举措。

项目历经20连年,在海涂匡围蓄淡、引淡和生物群落构建的工程化技术基础上建成渔-农生态系统。

实现土地、生物和水资源等高效利用并爱惜海涂水环境、保障产品质量安全。

创制海涂资源利用与爱惜新模式,解决了开发利用与环境生态爱惜的矛盾。

在我国海涂大规模高效利用、产业化和水环境爱惜上独树一帜。

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1.创制沿海滩涂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及工程化体系

(1)海涂土地资源高效利用:

从生物群落多样性、光能利用和转化、食物链结构、生态位等揭露海涂渔-农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机理,奠定海涂资源高效利用的理论基础。

通过匡围蓄淡、生物群落构建工程,将海涂改成高效鱼-农生态系统。

克服土壤高盐度、低营养和有机质的障碍,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脱盐周期缩短2/3。

(2)海涂生物资源高效利用:

充分利用海水鱼虾种质资源,形成海生苗种梭鱼、脊尾白虾等品种的工程化淡化技术;形成异育银鲫等耐盐驯化技术。

成立选育耐盐菊芋与油菜的株型模型,创建挑选耐盐植物新品种方式,育成适生、高产、优质菊芋新品种2个。

成立其栽培与高效培肥技术体系。

(3)水资源高效利用:

建成海涂匡围蓄淡、引淡的水池养殖工程,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水资源;形成循环水养殖技术;优化配置了沿海滩涂农业水资源,确信了养殖废水对土壤发育与植物生长安全的浇灌量、淋洗份数、浇灌时刻等关键技术参数。

2.创新形成了海涂水环境爱惜与产品质量操纵的综合技术

(1)初创了藻源性环保饲料添加剂及有利微生物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氮、磷和有机质等污染物减排的源头操纵技术。

(2)创新地研发出补充碳源的生物膜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及漂浮湿地等调控水环境和微生态结构的原位修复技术。

(3)形成了生态养殖模式,逐级净化、植物和A/O生物膜耦合强化净化的水源水质改善、循环水养殖和污染物减排技术。

(4)成立海涂水体、底质和产品的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判和预测重金属在鱼体内积存量;形成独具特色的水池有毒蓝藻和有害三毛金藻治理技术,形成藻毒素操纵和危害分析与关键操纵点的水产品质量保障技术。

3.构建了海涂生态农业产业链

在海涂地域建成万亩水产品和5万亩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产业基地。

由项目集群向产业链体系延伸,形成了沿海滩涂的渔、农结合产业链。

获发明专利15件;审(鉴)新品种2个;发表论文237篇(SCI58篇、EI18篇),单篇最高引用356次,CNKI论文总引用2457次;2010年获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2017年、2016年获中国产学研创新功效一等奖2项;自1997年建成良田242万亩;2015-2017年推行万亩次,合计产值亿元,利润亿元。

培训农人2300人次。

固碳亿kg,蓄淡279亿方。

水环境减排万吨氮、万吨磷、24万吨CODCr。

五、客观评判

1.“海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研究及其产业链构建”该功效针对海涂土壤脱盐慢、引淡洗盐改土本钱高、耐盐植物品种缺乏等瓶颈制约的问题,应用生态高值农业理念,研发构建了海涂生态高效农业技术体系及产业链,取得重大创新功效,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菊芋耐盐育种和轻简化栽培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应用推行前景广漠。

(评判机构:

中国农学会,2016年1月11日,附件)。

2.《高效滨海盐土农业技术体系创制与推行应用》鉴字意见

[教BP2011]第005号鉴定意见:

“…鉴定委员会以为,该项目研究时刻长,技术功效积存厚实,功效集成与成熟度高,推行应用面积大,在海涂微咸养殖单体原创性功效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滨海盐土高效利用与快速改良、高效滨海盐土农业技术体系创制等集成创新功效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鉴定委员会主任:

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研究员;副主任:

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翟虎渠教授,西北农林大学副校长吴普特教授。

2011年6月教育部主持。

(附件)

3.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验收意见

“沿海滩涂特种水产品无公害规模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江苏明天滩涂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下属公司)承担],项目在江苏省滩涂公司大丰市海北垦区万亩养殖基地,建成养殖水面万亩,滩涂大水面规模化养殖技术推行面积达40万亩以上,特种水产品梭鱼养殖面积达50万亩以上,项目实施期间异育银鲫、鲻鱼(梭鱼)和脊尾白虾等水产品被认定为江苏省无公害水产品,并制定了相应的无公害养殖技术规程和无公害渔用配合饲料等企业标准。

创建了引流水诱捕工程技术,减少了鱼体捕捞损伤率,降低了生产本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项目实施后,年产鱼、虾2万吨左右,直接经济效益超过亿元。

通过养鱼改土,增加土壤有机质,缩短盐土改良周期,节省了-盐土改良本钱,增加了土地后备资源。

(附件)

4.江苏省农业三项工程项目验收证书

“滩涂大水面匡围养鱼及其产业化技术”集成了土壤改良、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利用与爱惜、生物调控技术、水生动物营养、农田水利工程技术等,通过大水面滩塘建设工程技术、种养技术技术,将高效快速改良盐土与滩涂开发有机结合。

在我国沿海重度盐渍化荒滩大规模快速、高效产业化开发上独树一帜。

(附件)

5.《海岸带盐生经济植物中试与产业化开发》鉴定意见

“……并以此核心技术为基础,将海涂盐土资源、多种水资源与各类经济耐盐植物综合利用结合起来,构建了海涂农渔复合的清洁生产系统。

项目整体水平处于国内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附件)。

6.《海涂适生菊芋品种及其轻简化节本增效栽培技术引进与创新》验收意见

“②……培育出3个海涂适生的菊芋新品种(系),耐盐系数提高一个品级,产量提高10%以上,含糖量提高1%以上……。

③集成了“南菊芋1号”等菊芋品种在滨海盐渍土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滨海含盐量%左右的盐渍土上块茎产量达3t/亩以上,亩产值约1800元,节约农本20%左右,海涂种植业亩效益约1200元;……⑥专家组一致以为,……在菊芋育种技术、滨海盐渍土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附件)。

7.查新报告

(1)从生物群落多样性、光能利用和转化、食物链结构、生态位等揭露海涂渔-农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机理。

(2)通过匡围蓄淡、生物群落构建工程,将海涂改成高效鱼-农生态系统。

克服土壤高盐度、低营养和有机质的障碍,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脱盐周期缩短2/3。

(3)形成海生苗种梭鱼、脊尾白虾等品种的工程化淡化技术;形成异育银鲫等耐盐驯化技术。

选育了耐盐特质植物新品种,集成了海涂低耗栽培技术体系

(4)开发出藻源性环保饲料添加剂,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及有机质排放的源头操纵技术,并取得了3项国家发明专利。

(5)研发的补充碳源的生物膜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

(6)构建滩涂咸淡水的大水面高效益生态养殖模式,环境负荷量氮(LN)和磷(LP)别离比单养银鲫模式减少%、%。

节约水资源,减少养殖废水排放量。

(7)创建了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评判和预测重金属在鱼体内积存量;开辟新地形成了水池有毒蓝藻和咸淡水特有的有害三毛金藻的治理技术。

(8)依照科技链、产业链与价值链深度融合原则,成立了海涂盐土农业多行业产业群与多层次产品产业链。

8.专家评判

在以朱兆良院士为鉴定专家委员会主任对课题“江苏省农产品清洁生产创新研究与实施”鉴定,其中关于沿海滩涂大水面养殖的评判为:

“针对水产品无公害治理中的问题,提出水产品生产全程操纵体系,制定相关水产品技术操作规程,将BP人工神经网络应用与滩涂大水面水产养殖,提出了渔业生产用药处方制,及HACCP治理技术等……,形成的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空白,且技术先进、可操性强,易推行。

”鉴定专家委员会一致以为,该课题具有瞻性、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有效性,整体水平国内领先。

(附件)

9.他引情形

发表论文237篇(SCI58篇、EI18篇),单篇最高引用356次,CNKI论文总引用2457次。

论文收录和引用检索报告“该功效完成人之一的SCI收录论文总引用405次,他引356次,CNKI论文总引用1984次,他引1754次。

”(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N03,2017年1月13日,附件)。

10.专利转让情形

(1)南芋9号菊芋新品种转让经费1000万元(附件);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转让6件,转让经费290万元(附件)。

(2)国家发明专利“小球藻生长因子提取方式”转让费50万元,产生经济效益亿元。

六、推行应用情形

1.推行应用情形

研究功效前后在江苏省盐城市、南通市等沿海滩涂地域推行应用,其中2015-2017年合计推行面积达万亩次。

产值亿元,新增利润亿元。

应用单位名称

应用技术

应用开始时间

应用结束时间

应用单位联系人

手机

经济、社会效益(万元)

盐城市农业委员会

沿海滩涂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创制及应用

2015-01-01

2017-12-31

南通市农业资源开发局

沿海滩涂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创制及应用

2015-01-01

2017-12-31

江苏旭日滩涂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海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研究及其产业链构建

2015-01-01

2017-12-31

江苏旭日滩涂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海涂生态高值农业技术研究及其产业链构建

2012-01-01

2014-12-31

七、要紧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不超过10件)

知识产权类别

知识产权具体名称

国家

(地区)

授权号

授权日期

证书编号

权利人

发明人

发明专利有效状态

1.发明专利

一种盐碱地改良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中国

ZL20131

2015年7月29日

1740365

南京农业大学

隆小华;刘莉萍;叶更新;张天构;刘兆普

有效

2.发明专利

一种专用于盐碱地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

ZL20141

2016年3月16日

1989859

南京农业大学

隆小华;刘玲;刘兆普

有效

3.发明专利

一种盐碱地油菜套播菊芋的栽培方法

中国

ZL20141

2017年1月4日

2336681

南京农业大学

隆小华;刘兆普

有效

4.发明专利

一种室内人工海水循环养殖斜带石斑鱼的方法

中国

ZL20131

2016年1月27日

1934195

南京农业大学

王涛;隆小华;刘兆普;

有效

5.发明专利

一种用于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中国

ZL20111

2013年6月5日

1209939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韩士群;罗佳;宋伟;严少华;周庆

有效

6.发明专利

富营养水体除磷、除藻的生态型絮凝剂制备方法

中国

ZL20151

2017年2月1日

2368097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周庆;韩士群;邱敬云;张燕

有效

7.发明专利

产毒藻类脱毒工艺、其产品及应用

中国

ZL20121

2014年3月26日

136716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韩士群;严少华;周庆;罗佳;宋伟

有效

8.发明专利

试剂级藻蓝蛋白规模化制备

中国

ZL20121

2014年9月24日

1487015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韩士群

有效

9.发明专利

小球藻生长因子(小球藻精、CGF)提取方法

中国

ZL021

2004年9月1日

170320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韩士群

有效

10发明专利

菊芋块茎海水水培的方法

中国

ZL031

2007年3月28日

315892

南京农业大学

刘兆普;隆小华;李艾洋;刘玲;陈铭达

有效

许诺:

上述知识产权用于提名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形,已征得未列入项目要紧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九、要紧完成单位情形表

单位名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排名

1

法定代表人

易中懿

所在地

江苏

单位性质

事业单位

传真

邮政编码

210014

通讯地址

南京市钟灵街50号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人

伍玉洁

(科研处)

单位电话

024

移动电话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针对沿海滩涂的土壤盐度高、养分低和有机质匮乏等直接用作农田的障碍性,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创制了“沿海滩涂资源高效利用与水环境保护”技术体系,克服了传统海涂改良模式的周期长、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等缺点,实现了沿海滩涂的高效养殖-快速改良-控制产品质量安全-环境保护一体化。

1.创新地构建了渔-农改土模式,通过工程化应用将荒滩改为高效渔-农生态系统,使生产力极为低下的海涂变成接近高产鱼塘和高产农田,克服了土壤盐度高、有机质和营养低的障碍,产生较高经济效益。

2.充分利用滩涂咸淡水体特点和海水鱼类种质资源,开发适合咸淡水养殖的滩涂特色品种梭鱼、脊尾白虾、沙光鱼等,形成了大水面的常规鱼和滩涂特色品种的高效益生态混养模式。

3.形成了海涂养殖环境保护与产品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

首创了藻源性环保饲料添加剂及有益微生物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氮磷及有机质排放的源头控制技术;创新地研发出补充碳源的生物膜材料、纳米材料等新型材料及漂浮湿地等调控池塘环境和微生态结构的原位修复技术;形成了生态沟渠逐级净化、植物和生物膜强化净化的水源水质改善、循环水养殖和污染物减排技术。

声明:

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保证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法定代表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单位名称

南京农业大学

排名

2

法定代表人

周光宏

所在地

江苏

单位性质

大专院校

传真

邮政编码

210095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卫岗1号南京农业大学科学研究院

联系人

陈俐

(科研处)

单位电话

移动电话

06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进行滨海盐土高效利用与快速改良、建设高产农田的试验研究,构建了科学上合理、经济上可行的海涂高效持续的生态经济结构与新型模式,并且在长期的实践中,集成了一系列完整而系统的技术体系。

南京农业大学就海涂重盐土蓄雨养鱼固碳改土技术与工程配套的集成、海涂强度盐渍化土耐淹耐盐植物-田菁、鱼混作养技术与操作规程、海涂中度盐渍化土麦鱼套作养技术等多方面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江苏南通、盐城两市海涂上进行了示范推广。

创建了海涂多水源高效、安全、循环利用模式,提出小流域尺度上以海水(含地下入侵海水)利用为中心的降水(含过境水)、地表水(含湿地水)、地下水(含咸水与微咸水)、土壤水与养殖废水多水源良性循环利用的模式,并集成了半干旱地区集雨技术、地下水回补等技术;在海南季节性干旱的乐东地区,进行南方热带滨海盐土海水养殖与海水灌溉耐盐经济植物的农渔复合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研究,为海涂清洁生产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选育了高耐盐新资源植物新品种,建立了海涂轻简栽培规程,集成了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技术体系。

这些模式与技术,在沿海各省海涂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产业链构建方面发挥了骨干作用。

声明:

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保证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法定代表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单位名称

盐城师范学院

排名

3

法定代表人

方忠

所在地

盐城市,亭湖区

单位性质

省属高校

传真

05

邮政编码

224002

通讯地址

江苏省盐城市开放大道50号

联系人

汤克明

单位电话

05

移动电话

对本项目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情况的贡献:

(限600字)

 

建立了生物改良滨海盐渍土的技术体系,在沿海滩涂得到了广泛应用与推广,产生了显著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在产业链构建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声明:

本单位同意完成单位排名,遵守《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承诺遵守评审工作纪律,保证所提供的有关材料真实有效,且不存在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和《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及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情形。

如有材料虚假或违纪行为,愿意承担相应责任并接受相应处理。

如产生争议,保证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工作。

 

法定代表人签名:

单位(盖章)

年月日年月日

 

要紧完成人情形表:

姓名

排名

技术

职称

行政职务

工作

单位

完成

单位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韩士群

1

研究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项目总体设计与实施。

从光能利用和转化、食物链结构、生态位等角度揭示了沿海荒滩人工改造为鱼-农生态系统增产、高效的机理(论文15-18)。

构建了鱼-农生态模式,实现滩涂盐土快速改良(获奖证书4)。

开展滩涂生物质资源开发,形成了养殖尾水净化循环利用技术(论文23-27)。

形成了源头控制技术、原位修复技术、水产品质量控制技术(论文68-78)。

严少华

2

研究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1988年起,一直从事高位围滩蓄雨养鱼、滨海盐土鱼(水)粮(旱)交替轮换等多种盐土利用新模式的创制,土体脱盐速度快、土壤培肥效果好、综合经济效益高,在江苏沿海进行了大面积的推广应用,是江苏海涂高效利用最早的创始人之一。

(附件论文50-51,获奖证书1、3-5)。

隆小华

3

副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2002年起,一直在江苏大丰、山东莱州等基地从事滨海盐土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工作,创建了咸水组培与栽培交替胁迫筛选耐盐高效植物品种的方法,育成了%左右盐土上生长的菊芋、油菜等新品种(系),集成了菊芋等耐盐植物轻简、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揭示了耐盐新资源植物修复盐土的效应,制定了相关耐盐植物盐土栽培技术规程。

(专利1,2;论文88、90、97、101、105)

刘兆普

4

教授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一直从事海涂种养复合模式研发、耐盐植物新品种选育、成果转化模式研究与示范,创建了海南、江苏、山东3个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海涂试验基地,选育了2个植物新品种,设计并实施了海涂产业链及产业群建设。

(附件论文89-94,101-103、105-107,获奖证书2)

周庆

5

副研究员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设计研发新型脱氮除磷材料,参与研发漂浮湿地与A/O生物膜强化净化的水源水质改善、循环水养殖和污染物减排技术,主要负责漂浮湿地与新材料调控池塘水环境和微生态结构的原位修复技术与生态安全性,并在机理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贡献。

(论文4、64、65、70、78,专利6)

李国峰

6

副研究员

 

科长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一直在江苏沿海滩涂从事养殖技术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曾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将约8万亩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