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4195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3 大小:13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3页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3页
亲,该文档总共9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1项目名称

某制盐有限公司60万吨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

1.1.2建设单位

某制盐有限公司

1.1.3项目拟建地点

湖北省某市四里棚

1.1.4可行性研究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咨询资格证书编号:

工咨甲

1.2研究工作依据与范围

1.2.1研究工作的依据

(1)某制盐有限公司2004年9月编制的60万吨/年真空制盐技术改造项目建议书。

(2)某制盐有限公司提供项目设计基础数据。

(3)某制盐有限公司委托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

1.2.2研究工作的范围

技改项目生产能力为60万吨/年精制盐、4万吨硫酸钠。

其中第一阶段新建一条年产40万吨精制盐生产线,工程内容包括水采扩容、热电站、制盐车间、成品仓库;第二阶段对现有的20万吨/年精制盐生产线进行盐硝联产技术改造。

本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为:

60万吨/年真空制盐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以开采岩盐盐矿资源、矿山卤水为原料,生产精制盐和硫酸钠产品生产装置、配套辅助生产工程、公用工程等设施,本技术改造工程组成见表1-1。

表1-1本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组成表

序号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备注

1

主要生产工程

1.1

矿山采输卤工程

采卤车间

1.2

卤水净化工程

卤水净化车间

1.3

盐硝工程

盐硝车间

年产60万吨精制盐、4万吨无水硝

2

辅助生产工程

2.1

包装贮运

包装贮运车间

2.2

循环水系统

3

公用工程

3.1

热电站

3.2

供电及通信工程

3.3

给排水工程

3.4

总图工程

1.3研究工作概况

1.3.1研究工作过程

工作期间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组与某制盐有限公司技术人员交流项目情况,结合建设单位提供的方案意见,收集项目设计的现场基础资料,开展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

1.3.2项目研究的原则和指导思想

(1)执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全国制盐工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中国盐业总公司的行业发展规划。

(2)在消化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工艺路线,以降低产品能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和企业经济效益为目的。

1.3.3重点研究的问题

对国内外硫酸盐氯化物型卤水盐硝联产工艺技术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结合某制盐有限公司盐矿卤水,将国内外先进成熟技术消化吸收用于本工程。

对工艺设备及材质、自控仪表、公用工程和总图运输等方面进行方案优化,采用符合实际情况的合理方案。

1.4推荐方案与研究结论

1.4.1产品方案与生产规模

1.4.2.1产品方案

(1)精制盐

精制盐产品质量优于GB/T5462-2003工业盐标准,见表1-2。

表1-2精制盐质量标准

序号

项目

指标

工业盐优级

备注

1

NaCl(干基)%≥

99.1

2

H2O含量%≤

0.3

3

水不溶物%≤

0.05

4

硫酸根离子%≤

0.3

5

钙镁离子%≤

0.25

(2)硫酸钠

硫酸钠产品质量符合GB6009-2003Ⅰ类一等品标准,见表1-3。

表1-3硫酸钠产品质量标准

指标名称

一等品

优等品

备注

硫酸钠(以Na2SO4计)含量,%≥

99.0

99.3

水不溶物含量,%≤

0.05

0.05

钙、镁(以Mg2+计)总含量,%≤

0.15

0.10

氯化物(以Cl计)含量,%≤

0.75

0.12

铁(以Fe计)含量,%≤

0.002

0.002

水份含量,%≤

0.20

0.10

白度,度≥

80

80

1.4.2.2生产规模

本工程生产规模:

精制盐60万t/a、硫酸钠4万t/a。

1.4.3生产方法

本工程在消化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盐矿卤水的具体情况和适应原料卤水中Na2SO4的含量变化要求,本研究报告推荐工艺技术路线意见如下。

(1)采用烧碱-纯碱法卤水净化工艺。

原卤加入烧碱进行反应除去硫酸镁,除镁卤水与纯碱进行反应除去硫酸钙杂质,得到含有氯化钠和硫酸钠组分的精制净化卤水。

(2)多效蒸发制盐-母液回收法提硝工艺

精制卤水经四效蒸发制盐,固液分离盐、脱水、干燥后为成品盐;制盐母液经回收系统蒸发制硝,固液分离硝、脱水、干燥后为成品硝。

制硝母液循环至制盐蒸发系统。

本工程采用的生产工艺在装置投资、产品能耗和质量等方面指标具有国内较先进水平;所用技术国内已有生产实用或相近工艺生产装置,技术可靠性高;工艺适应性强,可适应原料卤水中Na2SO4的含量变化要求;产品能耗和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较好。

1.4.4主要原料、燃料及动力供应

(1)卤水由本工程自建矿山供给。

生产精制盐所需的原料卤水由本公司水采车间提供,本公司现有采区面积1.84km2,C+D级保有储量NaCl18452.9万吨,可供开采的NaCl2768.00万吨,根据《规程》规定和本采区开采的实际情况,截至2003年底采区仅K2和K5两个开采层NaCl保有储量11071万吨,按采区资源回收率25%,尚可采出制成原盐的NaCl量:

2768万吨,按制盐生产能力60万吨/年计算,现有采区可连续开采35-40年以上。

(此不包括目前正在申办的矿区扩容面积2.5km2)。

(2)蒸汽由本工程自备热电站供给。

本技改工程自备热电站新建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其产汽量可达75t/h,可以满足新制盐设备的需要。

(3)用电由本工程自备热电站供给。

本技改工程自备热电站新建一组600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现有3000k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运行状态良好,两台机组并网运行可满足技改后的用电需求。

(4)水由本工程供排水系统供给。

目前在距厂区2km的富水河设有取水泵站一座,装有两台10sh-9型水泵(其中一台备用),额定流量480m3/h,实际流量250m3/h,整个技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完成后供水量将有缺口,拟在紧邻厂区的盐水河安装一台补充水泵予以解决或沿铁路线新设置一条输水管线。

1.4.5环境保护

本工程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卤水净化车间、盐硝车间。

设计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三废”治理与主体工程“三同时”的原则进行。

生产废水闭路循环回收至矿山采卤;盐硝干燥尾气和烟道气经除尘后达标排放;卤水净化钙镁泥回矿区矿井。

以保证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排放物达到地方和国家“三废”治理和排放要求。

同时配合总图和建筑设计,加强厂区绿化规划,改善生产环境,建设文明生产工厂。

1.4.6装置定员与人力资源

装置定员474人(卤水净化和盐硝车间及贮运),管理人员由公司调配,生产人员及部分技术人员可向社会招聘。

1.4.7项目总投资

项目报批总投资13758.73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12515.14万元,铺底流动资金542.74万元。

1.4.8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本工程项目实施进度建议为1年。

1.4.9研究结论

(1)本工程利用云应地区丰富的地下岩盐资源生产精制盐,资源是有保障的。

(2)本工程在总结国内已有生产装置经验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国内外生产技术的优点,所确定的生产工艺技术成熟、设备稳妥可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工程投资、产品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竞争能力。

(3)本工程项目结合原有条件进行技术改造,投资较省、效益较好、抗风险能力较强。

1.4.10主要技术指标

本技术改造工程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3。

表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生产规模

1.1

精制盐

万t/a

60

1.2

硫酸钠

万t/a

4

2

产品方案

2.1

精制盐(GB/T5462-2003工业盐)

万t/a

60

2.2

硫酸钠(GB6009-2003Ⅰ类标准)

万t/a

4

3

项目报批总投资

万元

13802.85

3.1

建设投资

万元

12515.14

3.2

铺底流动资金

万元

586.86

4

投资指标

4.1

单位产品占用固定资产投资

元/吨

206.50

按盐硝计算

4.2

百元销售收入占用流动资金

10.18

5

定员总计

474

6

全年生产时数

小时/a

7200

7

主要原料、物料、燃料需用量

7.1

原卤

万m3/a

227.2

7.2

蒸汽

万t/a

61.44

盐硝车间

7.3

万kWh/a

4511.52

全厂用电

7.4

直流水

万m3/a

243.2

全厂用水

7.5

烧碱

t/a

1215

7.6

纯碱

t/a

3180

8

主要原料、物料、燃料消耗定额

每吨盐硝产品计

8.1

原卤

m3/t

3.55

8.2

蒸汽

t/t

0.96

8.3

kWh/t

70.49

全厂用电

8.4

直流水

m3/t

3.80

全厂用水

8.5

烧碱

kg/t

1.90

8.6

纯碱

kg/t

4.97

9

年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14599.61

10

产品成本

元/吨

228.12

11

年均销售收入

万元

19221.00

12

年均利税

万元

5843.03

13

年均利润

万元

2900.08

14

全员劳动生产率

万元/人.年

40.55

15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

吨/人.年

1499

16

借款偿还期

5.64

含建设期1年

17

投资回收期

17.1

投资回收期

6.16

税后(含建设期)

17.2

投资回收期

5.08

税前(含建设期)

18

投资利润率

%

19.11

19

投资利税率

%

38.51

20

财务内部收益率

20.1

财务内部收益率

%

18.25

税后

20.2

财务内部收益率

%

24.52

税前

 

第二章项目背景与发展概况

2.1项目的提出

2.1.1建设单位情况

某制盐有限公司为广东省盐业公司、湖北省盐业公司以及自然法人共同发起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年产精制盐20万吨,企业在册职工305人。

2.1.2项目提出背景

某市地处华中地区、长江流域,区位交通、工业基础较好。

公司矿区位于某市境内,有丰富的地下岩盐资源。

经湖北省鄂东北地质队勘探探明氯化钠储量大,岩盐矿体埋深较浅、易于建井开采。

岩盐的化学组分主要为氯化钠,其他成分为少量硫酸钠、硫酸钙和硫酸镁,符合工业开采利用标准。

某制盐有限公司现有制盐设备为原孝感地区盐碱厂1987年所建,设计规模10万吨/年。

该工程因资金不足,配套项目不完善,自1988年投入运行后,运行状态一直不太理想,未能达到设计规模,虽经1995年、2000年两次改造,生产能力年产精制盐20万吨,但因工艺落后,主体设备超期服役,制盐蒸发罐、加热室等专用设备腐蚀严重,导致能耗高、产量低,阻碍着产量与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而且危及安全,制约企业的发展,威胁企业的生存。

面对省内及全国制盐企业纷纷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增产扩能、做大做强的趋势,本公司必须进行技术改造,否则企业将没有出路。

2.1.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技改项目建设公司利用某市矿区丰富的岩盐资源优势,采用先进合理的工艺技术生产食用和工业用盐,盘活闲置资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因此,本工程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2.2建设项目在国民经济中所处的地位

2.2.1项目类别

本项目为化工原料类项目。

2.2.2项目在国民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盐是化工重要的基本原料,是烧碱、纯碱以及相关下游产品的主要原料,本项目建设对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2.3项目的发展概况

2.3.1项目工作过程

某制盐有限公司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与有关主管部门、相关工程公司进行广泛交流、咨询;在市场情况进行调查、厂址现场勘察选择的基础上确定进行本技术改造项目。

中国中轻国际工程有限公司结合企业的具体情况和某制盐有限公司提出的方案意见后,在消化吸收国内外现有工艺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工作,编制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3.1世界盐业产销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全世界盐年产量约2.2亿吨,我国2004年产量4100万吨,占世界盐产量的18.9%。

世界盐的需求量约2.1亿吨,盐的国际贸易量每年2000万吨左右,一半在亚洲市场,日本进口800万吨、韩国100万吨、台湾90万吨,主要用于制碱工业。

据美国盐业协会预测,今后5-10年世界盐的总产销量增长速度为2-3%,其中亚洲市场年增速5%以上,到2010年全球盐的产销量将达到2.7亿吨左右。

3.2我国制盐产能及需求调查

(1)盐资源分布

我国盐资源十分丰富,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自治区有海盐、井矿盐、湖盐资源。

海盐:

主要集中在辽宁、天津、河北、山东、江苏的北方海盐区以及福建、浙江、广东、广西的南方海盐区。

井矿盐:

主要集中在四川、湖北、江苏、江西、湖南、云南、山东、安徽及陕西,产量较大的主要有四川、湖北、江苏等省。

湖盐:

主要分布在青海、内蒙、新疆及西藏,此外还有分布在山东、四川、湖北等地的天然卤水。

(2)全国盐的产能、产量、需求及其变化趋势

我国2004年产盐4100万吨,每年以5-8%的速度持续增长。

其中沿海十省区的海盐占61%,中南、西南等省区井矿盐占28.8%,西北几省区的湖盐占10.2%。

未来海盐由于受气候、滩涂开发、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的影响制约,产能产量难有增长,随着国民经济发展,盐的需求增加主要依靠井矿盐和湖盐的增产来满足。

因此,井矿盐和湖盐在盐的总产量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按盐的用途在我国的消费量比例为:

食用盐占生产量18%,工业用盐约占79%,其它用盐占3%。

而在工业用盐中两碱用盐占90%。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盐化工业的转移,特别是化工两碱企业的发展,盐的需求量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盐业协会预测:

“十一.五”期间全国两碱工业用盐年需求量将平均年递增14.24%。

总需求量年均递增7.3%,到2010年盐的需求总量将达到6930万吨。

见表3-1。

表3-1全国盐市场需求预测表万吨

盐类

2005年

2010年

“十一.五”平均年递增

备注

两碱用盐

3975

5330

14.24%

食用盐及其他

965

1150

4.33%

小工业用盐

410

450

13.92%

合计

5350

6930

7.31%

3.3国家盐业基本政策

(1)各国盐业的管理体制。

各国盐业管理基本上是两种方式,一种完全市场化,一种是国家控制。

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盐业市场完全放开,实行开放和自由竞争。

(2)我国实行盐业核准制和食盐专营制

根据国务院颁发的《盐业管理条例》,开发盐资源,开办制盐企业(含非制盐企业开发盐资源),必须经省级盐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

开采盐矿,必需按照矿产资源法的有关规定,领取采矿的许可证。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制盐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国家发改委)核准。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食盐专营办法》规定:

国家对食盐实行专营管理。

并明确国家发改委是国务院盐业主管机构,负责食盐专营许可证的审批、发放、监督管理工作。

食盐专营许可证分为食盐生产许可证(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食盐批发(含转代批发)许可证、食盐准运证。

国家对食盐生产、分配、调拨实行指令性计划管理。

国家对食盐实行定点生产制度,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不得生产食盐。

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必需具备国家法定的条件,经过国家发改委批准,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证书有效期为三年。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厂址

4.1资源

矿区矿埋藏浅、储量大、品位高,有害杂质含量低于国家规定要求,是一个较好的矿体。

4.2原材料

卤水由矿山供给,采用钻井水溶法连通井组开采工艺。

现拟建井组8对,通过输卤管道送至厂区,年输送能力约400万m3以上,原料卤水成份见表4-1。

烧碱、纯碱、絮凝剂和盐酸等辅助原料需要外购,其数量规格见表4-2。

表4-1原卤成份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NaCl

g/l

290

2

Na2SO4

g/l

20

3

CaSO4

g/l

1.80

4

MgSO4

g/l

0.80

表4-2外购辅助原料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烧碱

100%

t/a

1215

2

纯碱

100%

t/a

3180

3

絮凝剂

t/a

4.83

4.3动力

4.3.1动力

生产所需的蒸汽、电力由自备热电站供应,自备热电厂配置为75t/h和35t/h锅炉各一台,6000kW和3000kW汽轮发电机组各一组。

4.3.2供水

本工程矿区采卤、车间用水由厂区改造后的供水系统供应。

4.3.3动力需用量

动力需用量见表4-3。

表4-3动力需用量估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来源

备注

1

净化、盐硝电力

kWh

2738

热电站

2

盐硝蒸发

t/h

91.9

热电站

0.49MPa

盐硝干燥蒸汽

t/h

4.4

1.0MPa

3

m3/h

377.8

供水系统

4.4厂址选择

生产区位于某市内,利用原有厂区进行建设,建厂地点条件较好。

 

第五章工程技术方案

5.1项目组成

项目组成见表5-1。

表5-1项目组成表

序号

工程类别

工程名称

备注

1

主要生产工程

1.1

矿山采输卤工程

采卤车间

1.2

卤水净化工程

卤水净化车间

1.3

盐硝工程

盐硝车间

年产60万吨精制盐、4万吨无水硝

2

辅助生产工程

2.1

包装贮运

包装贮运车间

2.2

循环水系统

2.3

机修车间

3

公用工程

3.1

热电站

3.2

供电及通信工程

3.3

给排水工程

3.4

总图工程

5.2生产技术方案

5.2.1矿山工程

5.2.1.1制盐对原料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

(1)卤水供应量450m3/h

(2)卤水成份指标

表5-2卤水成份

成份

含量(g/l)

备注

NaCl

≥290

Na2SO4

≤20

CaSO4

≤2.0

MgSO4

≤0.8

5.2.1.2现有卤井的运行状况及采卤能力

表5-3现有卤井的运行状况及采卤能力

井组号

投产日期

运行状况

产卤量(m3/h)

华3-源3

1980年

严重带病运行,宜停采处理

15.00

华6-源6

1993年

运行正常

35-40

华10-源10

1995年

运行正常

45.00

华7-源配7

2002年

处于建槽后期

35、后期可达45

从表5-3中分析:

现有四对正常运行的卤井的产卤能力为150m3/h,只能满足20万吨/年的生产所需;剩余300m3/h的产卤能力需要8对新卤井供给。

5.2.1.3采段划分及布井方案

采段划分及布井方案见附《采区平面布置图》。

(1)为了便于卤井布置和卤井运行管理,将采区划分为两个块段。

采段划分:

以汉宜公路为界,北部与铁路之间为北采段,公路以南至采区边界线为南采段。

(2)布井方案

北采段已施工华1-源1、华2-源2、华3-源3、华4-源4、华9-源9、华10-源10等6对盐井,尚可布井面积仅0.28km2,先期设计布置对接井3对(附1/5000平面图)即华11-源11、华12-源12、华13-源13,作为先期投产卤井。

后期拟在华8、华11、源10、源5之间小范围内布置两对井组开采K8层,再在华13-源13东西侧布置三对井组开采K8盐。

南采段已施工华6-源6、华7-华8配两对盐井,尚可布井面积0.45km2,可布设压裂井组6-7对,作为年产原盐60万吨的补充配套卤井工程。

5.2.1.4与制盐能力相配套的卤井工程

制盐生产要求供卤量300m3/h

采供卤扩大损失系数:

1.1

设计总采卤能力:

300×1.1=330m3/h

对接井单位时间产卤量:

40~50m3/h

八组对接井产卤量8×40~50m3/h=320~400m3/h

新钻进八对对接井后与原四对正常生产的卤井(150m3/h)可以满足年产60万吨制盐生产的要求。

5.2.1.5采区配套设备及设施

(1)配套的主要设备

配套的主要设备见表5-4。

表5-4主要设备

设备名称及规格型号

需配备台数

现有台数

说明

DG46-50×11建槽泵

2

2

运行正常

150D-30×10采卤泵

5

3

需新增2台套

以上设备经维修更新后可满足新、老两期制盐设备生产的需要。

(2)设施

1)采卤用母液水池有4个,总容量为1800m3,卤水池分为原卤池和精卤池各一个,容量均在4500m3以上,在不采卤的情况下,可维持生产近8小时,能够满足生产和维修的需要。

2)输卤设施

目前采区内有三台输卤泵、二条输卤管线,三台输卤泵流量均为400m3/h,且采区地势较高,离厂区较近,二条输卤管线分别为Ф351×10mm无缝钢管和Ф219×8mm无缝钢管。

技改后,输卤泵采用两开一备的运行方式,完全能够满足制盐所需卤水的供应。

3)采卤用水设施

厂区三级泵站现有两台母液泵输送母液水,流量为486m3/h,能满足现有20万吨/年的需要。

技改后,尚需增加一台设备,采用两开一备的运行方式,或者另外安装两台输送能力较大的设备,才能够满足将来生产所需。

输卤管线现有两条,分别为Ф351×10mm无缝钢管和Ф273×10mm石油套管,完全能够满足采卤所需母液水供应。

4)采卤设施

水采现有三台150D-30×10采卤泵,需新增两台采卤泵,将来采用四开一备的运行方式。

同时两台DG46-50×11建槽泵运行良好,可以满足技改后制盐所需卤水的供应。

见附《水采基地平面布置图》。

5.2.2卤水净化

5.2.2.1卤水净化车间组成

卤水净化车间由除钙镁反应、钙镁泥处理工段组成。

5.2.2.2卤水净化工艺技术路线比选综述

盐矿属于硫酸盐氯化物型矿床,原料卤水中除主要成分NaCl和Na2SO4以外,CaSO4、MgSO4等杂质。

未经净化的原料卤水直接去制盐和提硝,在预热和蒸发过程中CaSO4、MgSO4等杂质以难溶盐的形式析出,附在管壁上形成结垢,影响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致使生产上频繁清洗预热器和蒸发罐、能源浪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