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4370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docx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管弦和鸣》教学设计

1、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教学目标

1、专注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能根据不同乐器的音色,分辨出常见乐器。

2、能熟悉感知音乐主题片段。

3

、在欣赏过程中,随音乐哼唱旋律,能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到作品中去,感受和体验各种管弦乐器的音色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教学重点

了解和拓展西洋管弦乐队的相关知识,掌握管弦乐队的分类。

教学难点

学会辨别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的辨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闲聊波尔卡》的演奏片段通过观看,请同学们说出,录像中

都有哪些乐器出现?

教师:

好,大家听出了不少乐器,这些乐器都属于管弦乐队,那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来完整了解一下什么是管弦乐队。

二、熟悉西

洋管弦乐队编制

西洋管弦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通常称“交响乐队”。

它是20世纪传入我国的。

教师按顺序播放各乐器组演奏的音乐。

西洋管弦乐队一般分为四组:

弦乐器组——小提琴、中提琴等;

木管乐器组——短笛、长笛、双簧管等;

铜管乐器组——圆号、小号、长号、低音号;

打击乐器组——定音鼓、大鼓、小鼓、锣等。

三、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

指南》

1、作品背景、作者简介

《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是英国作曲家布里顿于1946年专为青少年了解、西洋管弦乐而创作的作品。

2、欣赏第一部分——主题

作品由珀塞尔音乐主题,主题变奏及赋格三个部分组成。

我们先来欣赏第一部分,并分析乐曲先后出现了哪些组乐器。

请同学们对照体验探究内容,欣赏第一部分并根据乐器组出现的先后顺序填空?

3、欣赏第二部分

乐曲在珀塞尔主题的基础上,进行了十三次变奏,每一段变奏曲都重点介绍一种乐器或一组乐器,下面就让我们来逐一认识它们吧!

变奏一:

长笛、短笛,急板。

两支长笛交相辉映就像是曙光初照的小鸟的鸣啭。

之后短笛声又像是一只尖尖细细的小鸟鸣唱而来。

变奏二:

双簧管。

甜美柔润的音色,优美的旋律,使变奏恬静、淡雅。

变奏三:

单簧管,舞曲,旋律轻盈明快。

变奏四:

大管。

低沉的音色,带有诙谐的色彩。

变奏五:

小提琴,雍容华贵,

波兰舞曲柔和明亮。

变奏六:

中提琴,柔和如歌,好似一位好听的女中音在吟唱动人的歌谣。

变奏七:

大提琴,圆舞曲节拍,运用了大量的切分节奏,亲切感人。

变奏八:

低音提琴。

低沉厚重,高把位上的旋律悠扬动听。

变奏九:

竖琴,用琶音及滑奏等技巧奏出了各种华彩性的乐句。

变奏十:

圆号,绚丽的色彩。

变奏十一:

小号,快速的进行曲,联想到奔驰而过的轻骑兵,伴小军鼓另人兴奋。

变奏十二:

长号及低音号,号角性的旋律,庄重、坚定。

变奏十三:

打击乐器,热闹而有趣。

四、完整欣赏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解了西洋管弦乐队中的不少乐器。

每件乐器都可以发出独具特色的美妙声音,但最震撼、最迷人的还是合奏的声音。

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够充分挖掘自己的“特色”,以最佳的状态融入到我们班级的大乐队当中,奏出最美最辉煌的篇章!

2、査尔达什舞曲

教学目标

1.了解

小提琴常见的演奏技法,及其音乐表现特色。

2.欣赏小提琴独奏《查尔达什舞曲》,为乐曲划分段落并了解小提琴主要演奏技法。

3.对小提琴及小提琴曲产生兴趣,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1.分段欣赏《查尔达什舞曲》,准确概括各段落情绪。

2.能分辨出作品中使用

的小提琴演奏技法,并对该技法的演奏特点有所认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曾介绍过最富歌唱性的乐器——小提琴。

历史上的小提琴作品非常多,小提琴也曾为我们演绎了无数的动人故事。

小提琴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演奏技法多样,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小提琴的构造。

2.出示小提琴图片,教师介绍小提琴结构。

(小提琴结构图)

二、欣赏

(一)分主题欣赏

1.师:

现代意义上的小提琴最早是在十六世纪出现的,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这和它善于表现深切情感的音色有着直接的关系,很多如泣如诉的旋律都是由小提琴演奏出来的,现在请大家欣赏一段小提琴演奏的美丽的旋律,请你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段旋律在音乐上有什么特点,小提琴在演奏上又有什么特点。

2.播放《查尔达什舞曲》第一部分音频,学生回答。

(《查尔达什舞曲》第一部分音频)

3.师:

这段音乐中,小提琴一直在使用连弓进行演奏,旋律的节奏比较宽松,使用了很多八度的大跳和装饰音。

旋律从低音3开始,有一种深沉略含忧伤的味道。

这是我们比较熟悉的小提琴抒情的一面,它的倾诉、它的歌唱常常能打动我们的心灵。

但小提琴的表现力远远不只如此,小提琴也非常擅长表现充满热情的场面,现在我们就欣赏一段小提琴充满热情的表演,请大家对比刚才那段抒情的音乐,感受下小提琴是如何演奏热烈场景音乐的。

4.播放《查尔达什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查尔达什舞曲》第二部分音频)

5.师:

请大家说说这段音乐小提琴的演奏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

6.师:

这段音乐小提琴演奏使用的是快弓,它和连弓表现出的形象是完全不一样的。

采用这样的演奏方法也是由这段音乐的特点决定的,这段音乐速度非常快,采用的是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表现了一种非常热烈的情绪。

(二)为作品分段

1.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这两段音乐其实是

属于同一首作品——《查尔达什舞曲》,这是匈牙利的一种音乐体裁。

它的特点是由慢而忧郁的旋律和快而热烈的旋律两部分构成。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查尔达什舞曲》是由意大利作曲家蒙蒂创作的,他把查尔达什舞曲的结构进行了拓展,这首作品是由四个部分构成的,现在请大家完整欣赏一遍这首作品,请根据我们听过的两个主题把这首作品的四个部分划分出来。

2.播放《查尔达什舞曲》全曲音频,学生划分段落。

(《查尔达什舞曲》音频)

3.师:

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首作品的四个部分是怎样划分的?

有什么样的特点?

学生自由回答。

(这首作品是按慢──快──慢──快来划分四个部分的,前面欣赏过的慢的段落是第一部分,快的段落是第二部分,第四部分从反复第二部分的旋律开始。

4.师:

我们再来单独听赏一遍作品的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请同学们对比一下第三段和第一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小提琴出现了什么新的演奏技法?

学生回答。

(《查尔达什舞曲》第三部分音频)

5.师:

第三段音乐和第一段音乐在旋律上都使用了大跳作为主要的手段,但第三段小提琴的演奏出现了和弦,增加了旋律的厚度,使音乐更加富有气势。

在第三段的最后,小提琴使用了泛音的技法,仿佛是要引发人们的无限联想。

我们再单独来听一下小提琴泛音的这个部分,感受下泛音的特点。

(《查尔达什舞曲》泛音部分音频)

三、拓展对小提琴的认识

师:

们欣赏了《查尔达什舞曲》,也了解了小提琴的连弓、快弓、泛音的演奏,还有一种小提琴经常会使

用到的演奏技法——拨弦。

几个世纪以来,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在不断成熟和完善,正是这些不同的演奏方式表现出一个个丰满的形象。

连弓的抒情.快弓的热烈.拨弦的跳动感都赋予了音乐迷人的魅力。

现在,小提琴还经常使用在电声乐队中,为小提琴这古老的乐器打印上了现代的气息。

四、听辨游戏

教师将听赏过的小提琴演奏片段分别播放,请同学说出是什么演奏技法。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通过学习《查尔达什舞曲》,我们了解到了小提琴的表现力非常丰富,演奏技法多样,下面我们

欣赏吕思清演奏的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在悠扬的小提琴演奏中结束今天的课程。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视频)

3、梦幻曲

教学内容:

听一听《梦幻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梦幻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

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绪,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通过欣赏,感受音乐中动人的抒情风格和芬芳的幻想以及每一段落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情境;能区别乐器小提琴和大提琴。

3.通过音乐游戏《都睡着啦》,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听赏乐曲《梦幻曲》,让学生初步了解西洋乐器大提琴独奏营造谧静甜美的表现力感受乐曲跌宕起伏,婉转流连,探索、表现乐曲表现的情境。

2.能随着乐曲的情绪把自己的幻想用动作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粘贴板,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发四块粘贴板;并要求学生给自己组里起个好听的名字,如:

“梦幻队”“梦想队”等等。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师:

同学们好,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课件,闭着眼睛的小姑娘)可是这个小客人不理我们,她在干什么呢?

(引导说出在听音乐)对,她在听音乐,是什么音乐这么好听,让我们也来听一下。

(三)新课教学。

1.初步完整感受。

师:

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课件出示:

听这首乐曲你联想到什么?

心里有怎样的想法?

播放乐曲,生静听。

给发言积极的一组粘上一面彩旗。

师:

噢,有些小朋友说听了想打瞌睡,有些小朋友说想睡觉,那小朋友你们平时是怎样睡觉的呀?

师:

你是倒在床上就睡着的吗?

师:

噢,有的小朋友上床了还要想想今天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才睡觉,有的小朋友睡不着要翻几个身,那你能听着音乐表现一下你是怎样准备睡觉的吗?

2.分段聆听。

第一乐段。

师:

天色暗了下来,四周静悄悄的,小朋友要睡觉了,你是怎样睡觉的?

播放第一段音乐,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动作表演准备睡觉。

师: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段音乐是怎样的感觉?

很吵闹吗?

(平静,柔和)

第二乐段。

师:

好,现在有好多小朋友“睡着”了,老师想知道小朋友你们平时睡着了会怎样?

生:

做梦。

师:

你会梦见什么吗?

假如你现在睡着了,你会想些什么?

     

师:

我们来看看我们那位小客人,她在做什么梦?

播放第二段音乐,及课件图片(小姑娘变成了一只小鸟,在森林里快乐的飞翔舞蹈,看见美丽的花朵,摘了几朵,飞去送给了她喜爱的妈妈和老师,祝她们节日快乐)。

师:

恩,原来这个小客人是个很细心的小姑娘,我们一起站起来学习一下小姑娘好吗?

(看画面,让学生跟着老师学习简单的律动)

师:

小朋友你们听了这段音乐,你们会做怎样的梦?

请小朋友听音乐表演,可带上自己喜欢并相配的头饰,要求学生站起来自由

表演,给有创新的组分别粘上彩旗。

师:

小朋友都表演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吗?

(请学生为乐曲起名字)

给有创新的一组粘上彩旗。

师:

德国的舒曼叔叔也给这个乐曲起了一个名字叫《梦幻曲》(让学生读课题),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看黑板。

 (出示主旋律)

师:

大家看,这几句句子音比较多,旋律有

较大的起伏(教师手势上下演示),

我们一起来听音乐哼唱一下,好吗?

师生听音乐哼唱,教师要做相应的上下手势,表现旋律的跌宕起伏。

师:

你们的声音真好听,老师都被你们吸引住了,再唱一遍给我听好不好!

师:

好,小朋友想想我们这一段音乐用哪一种线条或颜色来表现呢?

学生练习。

给表现好的组粘上彩旗。

师:

老师已经看到了小朋友的好多梦想,你们的理想是美好的,是伟大的!

但梦想不能光靠想,只有梦想醒后勤奋的人才能将梦想变为现实。

小朋友你们能做个勤奋的人吗?

生:

…… 

3.完整体验。

师:

舒曼叔叔写的《梦幻曲》好听吗?

喜欢不喜欢?

那好,咱们再听一遍,

把你感受到的和学到的知识都表现出来!

师:

你知道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吗?

(大提琴)

介绍大提琴:

(用课件对比认识)出示大提琴与小提琴的图片,主要让学生看图片和听声音来区别和掌握认识大、小提琴。

师:

这首乐曲好听吗?

它还有用钢琴来演奏的,你们想听吗?

欣赏钢琴演奏的《梦幻曲》。

(四)综合游戏

师:

大家积极性

这么高呀!

那我就再领大家做一个《都睡着啦》游戏。

教师带学生跟音乐做音乐游戏,在游戏中要节奏练习“他睡着啦  ”。

(五)小结

师:

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

生:

(自由畅谈)

师:

看来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老师真为大家感到高兴。

今天我们通过听赏优美的《梦幻曲》,共同感受了舒曼叔叔抒情、遐想的作品风格。

有机会我们再欣赏他的更多作品,同学们再见!

4、大进行曲

教学目标:

1.能够乐于欣赏优美和壮美的乐曲。

2.通过欣赏乐曲,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简述优美与壮美的不同风格特点以及能够正确的判断和区别优美和壮美这两种不同音乐美范畴的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知道有时候一首乐曲并非都是一种美的范畴。

教学用具:

多媒体及钢琴。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进行简短的自我介绍。

2.播放4首乐曲片段(悲剧美、欢乐美、优美、壮美),让学生谈谈这几首乐曲的旋律特点是什么样的以及听完后的感受。

教师总结:

不同的音乐元素形成不同的音乐美,不同的音乐美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

提问:

“我们把音乐美分为哪几个基本范畴?

”学生可答:

“音乐美可以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二、欣赏作品:

1.仔细聆听《大进行曲》的片段。

提出问题:

演奏形式是什么?

作曲家是用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胜利凯旋将士的英勇形象的。

2.介绍《阿依达》的创作背景。

再把《大进行曲》的第一段让学生跟琴

演唱一遍,以体会壮美的

音乐特征。

(引导学生回答)

旋律

节奏

速度

力度

庄严凝重

规整

中速

铿锵有力

3.简单介绍创作者以及剧情。

4.通过欣赏《大进行曲》片段,来分析主奏乐器。

以及分析进行曲的几个主要特点。

5.下课。

5、小步舞曲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一)能在欣赏《小步舞曲》中,感知乐曲婉转如歌和活泼跳跃两个不同段落主题所表现的情绪以及乐曲的演奏形式。

(二)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

二、过程与方法:

学会用自主学习、体验与合作学习等方式,在信息交流、听、唱、奏、演等多种实践活动中初步认识“小步舞曲”这一体裁及其音乐风格特点。

三、知识与技能:

能用歌唱、演奏、舞蹈、指挥等方式表现乐曲《小步舞曲》。

教学重难点

欣赏《小步舞曲》,感知乐曲两个不同段落主题表现的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展示

(一)通过歌唱、律动、指挥、演奏等方式复习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二)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三)改进提升,完整表演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二、认识小步舞曲

(一)信息共享

主题:

小步舞曲

形式:

小组擂台

说明:

热烈的“擂台”形式中,学生交流课后自主习得的“小步舞曲”知识信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了他们收集信息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听辨巩固

形式:

游戏“音乐大冲浪”

方法:

听辨三首乐曲中哪首为“小步舞曲”。

说明:

对“小步舞曲”有了初步了解后,进行听辨练习,加深对“小步舞曲”特性的记忆。

三、欣赏乐曲《小步舞曲》

(一)引出课题

(二)欣赏乐曲A段

1.感受乐曲第一主题

2.学唱乐曲第一主题 

说明:

学生在一系列由简至难的学习过程中,完成了从熟悉乐曲主题到哼唱、记忆主题的过程,从而加深了对乐曲的感知与理解,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积淀。

(三)完整欣赏《小步舞曲》

说明:

学生在完整欣赏乐曲时能够巩固乐曲主题的记忆,并且听辨、感受乐曲两个不同主题情绪,培养学生独立的音乐感受和见解。

(四)分段欣赏《小步舞曲》

1.欣赏乐曲B段

说明:

利用形象、直观的图式辅助以及一系列贴近学生思维逻辑的问答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准确把握乐段情绪,并能用指挥、伴奏等方式表现该乐段。

2.欣赏乐曲A’段

说明:

依据乐曲创作背景,合理创设“舞会”情景,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舞蹈表现手段演绎此乐段,发展了学生的舞蹈表演能力,享受到美的愉悦。

四、总结与思考

说明:

拓展质疑,引出“圆舞曲”体裁,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6、鼓手的战争

教学目的

1、认识i(do)的唱名并唱准其音高。

2、通过用乐器给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节奏感和旋律感。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电子琴、电脑课件、小鼓、响板、碰铃。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读谱知识i[do]

出示音阶图,通过童话故事复习已学过的单音1、2、3、5、6的基础上,引入新知识i[do]的学习。

并区分1和i之间是音高不同,唱名一样。

三、歌曲学习

小朋友们,熊猫哥哥想和大家玩个闯关游戏,你们有没有信心顺利到达终点,获得胜利呢?

1、反义词语音节奏练习(熊

猫哥哥闯关问题一)

如:

师:

我说长长我说短短

我说上上我说下下

我说前前我说后后

我说左左我说右右

我说笑笑我说哭哭

我说黑黑我说白白

2、节奏模仿练习(熊猫哥哥闯关问题二)

3

-

4

3

-

4

㈠××××│×××—‖

㈡×××.×│×××—‖

以上节奏练习:

⑴教师分别拍以上各节奏,学生记忆模仿后,出示节奏谱,再拍一拍。

⑵在第一条节奏练习上,在节奏不变的情况下,创作新的语言来表现节奏。

如:

我的衣服│真漂亮—‖

3、发声练习

⑴根据以上节奏出示旋律。

⑵师生一起识谱。

⑶学生跟琴用“啦”模唱第二条旋律。

⑷学生跟琴视唱谱。

4、歌唱学习

⑴范听第一遍,比比谁的耳朵灵。

提问:

a、听听歌曲中使用了什么打击乐器?

(小鼓)

b、歌曲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⑵范听第二遍

提问: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

你能给这首歌取个名字吗?

⑶出示歌谱,并给歌曲分句,请学生找

出节奏相同的地方,再范听一遍。

⑷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边拍边读)

⑸学唱歌曲

采用听唱法,引导学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做到有感情的演唱。

⑹器乐伴奏

出示乐

谱碰铃×—— │×——‖

响板 ×××0│××× 0 ‖

小鼓 ×××│×××‖

每种打击乐均由教师示范演奏方法,学生模仿。

然后逐步跟着音乐敲打,最后教师弹琴,部分学生用打击乐演奏,其他学生伴唱。

四、小结

让学生自己概括本课的所学内容。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