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4649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docx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

云梦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

为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促进新课程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深化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据有关政策法规和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定。

一、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一)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

它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和任课教师教学计划,所有计划均按学期制订。

1、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总体安排,必须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拟订,经学校行政会议讨论通过,在开学三天前印发至所有基层部门及任课教师,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后三天内交教导处审定并印发到本组教师。

3、学科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

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1、教案内容要求。

(1)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

(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5)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6)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8)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2、个人备课。

(1)认真钻研教材,详细查阅有关教学参考书和资料;

(2)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3)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5)编写教案。

3、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

(1)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

(2)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4)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

(5)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6)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

4、教案检查。

学校要完善教案检查制度,教导处每学期要定期检查全校教师的教案2次,组织学生评教活动2次,召开学生座谈会1次,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并反馈给有关教师。

教案结果要实行定性评价,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果,并盖教导处专用章。

(三)课堂教学

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

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2、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3、教师要仪表端庄,为人师表。

男教师不留长发,女教师不化浓妆。

不带手机进课堂,课堂上不抽烟、不与外人交谈。

除特殊情况外,教师不准坐着上课或把腿搭在讲台上讲课。

4、教师讲课要使用普通话,声音宏亮、吐字清晰,语言简练、准确、生动形象;板书设计合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字体规范、工整,不写错别字,严禁随意乱画。

5、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

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

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1、作业一般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

课堂作业的训练和检查都要在课堂上完成,课外作业的布置要符合:

(1)、针对性:

突出重点,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类训练。

(2)、科学性:

注意知识能力训练的前后衔接,各科要顾全大局,精选习题,难易适度,份量适当。

难度以大多数学生水平为准。

初中生课外作业量:

每天不超过1.5小时。

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两周一次;数学原则上每课一次作业,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语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两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每周不少于一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置课外作业。

小学生课外作业量:

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

2、批改作业要做到:

(1)、及时认真。

一定要在下次上课前把作业发还学生;教师的批语要贴切中肯,简明扼要,具有指导性和鼓励性并写明作业等级和批阅日期。

(2)、要做好作业批改记录,内容包括学生完成作业情况、主要成绩与问题、情况分析等并定期对批改记录进行整理。

(3)、及时讲评。

教师应督促学生认真检查作业,弄清错误的原因,自觉订正;对于作业中带有共性的错误,要认真讲评。

3、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并将结果公布。

学校每学年要组织一次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

(五)指导实验

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树立科学研究观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

1、严格按课程标准规定开足开齐实验课,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95%以上,学生实验开出率要达到90%以上,不能以讲实验、画实验、看挂图代替做实验,学生的实验报告教师要及时批阅。

2、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六)辅导学生

课内、外辅导是教学工作的延续和补充,也是因材施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环节。

1、辅导要有计划。

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2、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3、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避免疲劳战。

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七)学业考核与评价 

1、加强考试管理。

各年级组应由教导处安排组织统一考试。

凡按课程标准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学业成绩评价,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学业成绩评价可在期末提前进行。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

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

义务教育阶段,按7:

2:

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70%,小综合题占2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的原则组织命题。

3、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应严格按5:

3:

2进行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含小考、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及平时表现等)占20%。

  

(八)教学总结与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

学校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特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小学高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

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

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二、规范教学常规管理行为

1、规范办校办班行为。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分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均衡配备教师,均衡编班教学,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利;严格控制班额。

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不超过50人;普通高中不超过60人。

2、科学安排作息时间,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各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县教育局下发的《县教育局关于调整义务教育学校作息时间的通知》文件要求,保证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课外活动内容和时间,控制家庭作业总量,坚决纠正各种随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的做法,切实把课内外过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依法保障学生的休息权利。

3、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展教学活动,按规定开齐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严禁随意提前结束新课。

高度重视信息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地方课程等项课程的开设,并纳入学生学业水平考试评价之中。

坚持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坚持学生每天上大课间操、做眼保健操制度,保障学校开展团队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间。

4、严格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不组织、不参加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各种统考、联考或其他竞赛、考级等活动。

考试内容不超出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不得随意提升考试难度,不出偏题、怪题。

严禁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给班级、学生排列名次。

不得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和安排座位、考场。

5、确保节假日师生的法定休息时间。

严禁中小学校以任何名目(包括家长委员会、培训中心)利用寒暑假、双休日组织学生有偿补课。

严禁教师对学生实行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不私自在校外兼课、兼职,不组织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

教师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和父母在外务工的留守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

三、教学常规工作督导检查

建立教学常规督导检查机制。

县教育局将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落实力度,把落实情况与年度考核、中考指标分配、绩效工资发放、职称评定、评先表模等挂钩。

对于办学行为不规范,学生流失比例较大的学区与学校予以通报批评。

各学区要加强对教学常规管理的督导检查,建立全方位、经常化的督导检查机制。

每学期至少要组织3次(每学年6次)常规教学检查,包括备、教、辅、改、测各环节的检查,每学期按局规定的学科举行1次质量测评,抽查、测评结果都纳入考核内容。

各学校要实行常规教学月查制和月奖惩制,把常规检查情况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落实常规工作考核机制,并将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检查落实结果在校内予以公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社会的监督。

四、教学常规工作考核奖励

1、建立完善目标激励机制,增强质量意识。

设立教育教学先进学校及中考质量奖,完善义教阶段学科抽考制度,每学期至少抽考文化课1—2科,按优秀率、合格率、人平分设奖。

设立教研成果奖,评选学科带头人、优秀论文、教研项目先进负责人、比教学活动学科优胜者等。

2、调动教师教研活动积极性,把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过程与效果与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评职评模挂钩。

各校各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6次专题教研活动,每位教师须间周参加1次教研活动,规定校长、行政人员、教师的听课节数并确保落实的真实性。

丰富、探索教学改革组织形式,增强教研工作实效性。

坚持落实“三课”制度,一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上好示范课,二是教师全员参与上好达标课,三是青年教师上好提高课,建立师徒结对制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每位教师确定1个教研主题进行专题研讨,强化科研项目研究落实,提高科研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