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0498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3.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 专题03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docx

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双基双测AB卷专题03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解析版

建议用时:

60分钟

姓名:

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

1、选择题(每题3分,共20题,满分60分)

1.张明同学在探究世界军事史时惊奇地发现:

在英国的陆、海、空三军中,海军被称为“皇家海军”,空军被称为“皇家空军”,唯独陆军不被称为“皇家陆军”。

以下是他对这一奇怪现象的几种猜测,其中较为科学的是()

A.陆军在对外作战中作用较小

B.陆军数量太少

C.王室不原谅“新模范军”打败王党军,查理一世被处死

D.陆军中没有皇家子弟

【答案】C

【解析】

考点:

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克伦威尔

2.1701年颁布的英国《王位继承法》规定:

当今国王和丹麦安娜公主死后且无后嗣时,为保障我们的宗教、法律和自由,制订更详明的规定是必要的和必不可少的。

这应当由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

该规定说明英国

A.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B.议会与国王在政治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C.国王有权独立确定英国王位继承人

D.议会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来限制王权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的能力,由材料中的“以国王的权力加以规定”信息可推断出D是符合题意的。

回顾已学史实可知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使国家权力重心开始由国王转移至议会,故AB错误;再由材料中的“国王陛下商得贵族院和平民院议员的同意”,可知C项有误。

故选D。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

【名师点睛】君主立宪制特点:

君主权力受到法律限制,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议会是权力中心);

国王统而不治,成为虚君;

内阁对议会负责;

随着议会改革的推进,选举权不断扩大。

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

它是“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得决定性的转折点”。

“转折点”在此主要是指()

A.王权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

C.国王与议会之间形成了制衡关系D.责任内阁制形成

【答案】B

【解析】

考点: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概况

【名师点睛】关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注意把握到以下方面:

(1)确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一条主线:

议会的发展演变。

(3)两个趋势:

国王权力逐渐削弱和议会权力不断增强。

(4)三个转移:

立法权力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力由国王转移到内阁;政治权利由贵族民主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民主,并下移到公民民主。

4.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结合法国历史上的政体变迁过程可知法国的政体变化充满了曲折和反复,远远超出了其他任何国家。

所以获得“各种政体的实验场”称号。

5.“光荣革命”后,内阁大臣由国王任命并对其负责。

后来,国王意识到政务方针必须得到议会的认可,于是逐渐过渡到在议会多数派别中遴选大臣。

到安妮女王时期(1702~1714年),大臣们有事先在自己中间协商,协商好了再向女王报告,取得女王认可。

这表明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国王仍旧拥有行政权力

C.责任内阁制已基本形成D.议会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答案】B

【解析】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完善·英国君主立宪制

【名师点睛】英国国王(女王)名义上是国家元首、联合王国武装部队总司令和英国国教的世袭领袖。

就法律地位而言,国王(女王)可以任免首相、各部大臣、高级法官和各属地的总督,召集、停止和解散议会,批准和公布法律等。

实际上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与封建专制制度下拥有绝对权威的封建君主相比,立宪君主只能是依法而治的君主。

其存在主要作为国家的象征。

6.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会议发言中说:

“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让议会参与,也有权不让议会参与。

没有哪位明智的国土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蚀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合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加,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

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A中侵蚀错误;B中主旨国王权力错误;C中控制内阁错误。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内阁制

【名师点睛】英国君主立宪制要求按照“一、二和三”复习:

一对矛盾:

议会与国王的矛盾贯穿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全过程。

两个趋势:

国王的权力逐渐削弱,议会的权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移:

立法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移到内阁,议会主导权由贵族资产阶级转移到工业资产阶级。

7.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

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

“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

D.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议会改革

8.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都是()

A.民族独立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废除奴隶制D.南北实现统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美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北美独立战争,首要目标是反对英国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首要目标是反对西班牙、葡萄牙的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故选A。

拉丁美洲的资产阶级的力量很弱,只是作为革命的一般动力参加了运动,运动领导权掌握在土生白人地主手中,B不符合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排除B。

废除奴隶制和南北实现统一是后来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即南北战争要解决的问题,排除CD。

考点: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北美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北美和拉丁美洲独立战争的相同点。

9.某学者的论文题目是《论1787年美国宪法制订的民主性基础的缺失》,其论证的论据应该是

A.美国是一个由移民组成的新国家B.对黑人和印第安人推行种族歧视

C.曾经长期受到英国野蛮殖民统治D.宪法借鉴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精华

【答案】B

【解析】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

10.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设立国立大学,美国的大学分为私立大学和公立大学(公立大学主要为州立),在最高水平的大学中,私立大学占主要位置。

这一局面反映了()

A.人民主权原则B.联邦制的原则

C.三权分立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美国联邦制。

ACD项,人民主权原则强调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原则是美国1787年宪法中所确立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自由平等原则强调天赋人权、人人平等,材料均未体现上述观点,排除。

材料反映的是美国没有国立大学,这是因为美国1787年宪法中规定联邦制下地方各州有一定的教育自主权,体现了中央与地方分权的原则,故B项正确。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这一规定()

A.加强了中央权力,兼顾了地方分权B.类似中国的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

C.强化了总统权力,捉高了行政效率D.其本质是‘主权在民,权力制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立法权由国会掌握,行政权归于总统,司法权属于联邦最高法院。

”反映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

三权之间相互制约,国会可以以弹劾等诸多形式限制总统,总统可以以“行使否决权”等形式限制国会的权力,而联邦最高法院则可以通过违宪审查的形式限制国会的立法权和总统的行政权,此外,总统对司法权也有制约,表现在联邦最高法院的人事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受总统控制。

故选D;A是联邦制的影响,排除;剪刀石头布游戏规则只有单向制约,没有平衡关系,排除B;C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美国1787年宪法·分权制衡原则

【名师点睛】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三大原则

(1)联邦制原则。

宪法规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在联邦与州的关系上,肯定了联邦的权力高于州的原则,同时也确定了联邦与州的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

将立法、行政、司法权分别授予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个部门,三权分立又相互制约,有效防止了专制独裁的出现。

(3)民主制原则。

总统和议会议员都由民选产生。

12.1875年法国制宪会议讨论宪法草案时各派争执不休,共和派议员瓦隆提出一项修正案:

“为了选举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一个国民议会,选举以绝对多数进行,总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

”该修正案以353∶352票获得通过,以迂回的方式肯定了共和制度。

这反映了

A.共和政体是妥协的产物B.各派别间有斗争有合作

C.共和派内部的团结合作D.共和制度最终得以巩固

【答案】A

【解析】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785年宪法》

13.美国的创始人之一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

“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以外,是无法修理的。

”汉密尔顿所说的“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

A.总统制B.联邦制

C.分权制D.邦联制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美国建国初期实行邦联体制,中央政府软弱无力,无法应对内忧外患,随后通过制定1787年宪法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美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结构上的基本错误”是指邦联制,故D项正确;ABC都属于1787年宪法的内容,故排除。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4.1871年俾斯麦对当时欧洲关系作过比喻,说欧洲大陆像挤乘在同一辆马车里的旅客,面面相觑又满怀狐疑地相互戒备着,如有人将手摸向口袋里的手枪,其邻座则己做好先扣扳机的准备。

造成这一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法德地位的变化改变了欧洲格局

B.英国放弃均衡政策插手欧洲大陆事务

C.美国积极向欧洲扩张自己的势力

D.欧洲国家担心俾斯麦挑起世界大战

【答案】A

【解析】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统一

【名师点睛】1870年爆发的普法战争打破了相对平稳的欧洲均势关系,德意志帝国崛起,法国衰落,从而加剧了列强之间的矛盾,促使欧洲国家重新调整相互之间的关系。

德国力图以一个联合起来的欧洲,孤立法国,法国力图复仇,与英俄逐渐接近。

15.1883年,德国帝国议会通过了第一部国家社会保障立法《疾病保险法》,1884年颁行了《意外事故保险法》;1889年通过的《老年和残废保险法》;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在柏林发起第一届国际劳工保护会议等等,这些都走在世界前列。

这些现象能说明

A.德国民主化程度日益提高

B.福利社会在19世纪末已经成熟

C.社会主义运动推动法制化

D.德国现代化以政府为主导力量

【答案】D

【解析】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的现代化

【名师点睛】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比较:

(1)相同点: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都是以法律形式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国家元首都是君主,实行世袭制。

(2)不同点:

①君主方面:

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不掌握实权;而德意志皇帝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拥有实权,具有专制主义色彩。

②政府方面:

英国首相由议会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与内阁一起对议会负责;而德国政府的宰相由德意志帝国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③议会方面:

英国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掌握国家主权,限制王权;而德国议会只拥有制定法律和批准预算的权力,对政府和皇帝没有监督权。

16.宪法通过后,共和派在众议院选举中获得多数席位。

1877年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内阁辞职,并解散众议院。

共和派在重选中获胜,麦克马洪遭到彻底失败后承认:

“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

该事件对法国政治产生的影响是

A.维护了“议会至上”的原则

B.君主派顺应历史主动退出历史舞台

C.形成了内阁向总统负责的传统

D.最终确立了共和政体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不能将行使解散众议院之权树立为治国的体制”可以得出在法国政治体制中,维护“议会至上”的原则,故A项正确;B项错误,君主派不是主动退出;C项错误,内阁和总统对议会负责;D项错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标志着共和政体的最终确立。

所以答案选A。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法国的民主共和

【名师点睛】法国共和政体确立艰难的原因:

(1)法国是一个农业占统治地位的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2)法国资本主义发展发展相对缓慢,工业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处于弱势,共和派力量不强大。

(3)法国封建势力强大。

(4)欧洲其他国家几乎都参与了对法国的武装干涉。

17.1790年,汉密尔顿指出:

“宪法授予政府制定所必须的一切适用应当法律之权,故只要宪法没有特别禁止者均不违宪。

”这一言论在当时

A.有利于加强联邦权力B.是对州权主义的维护

C.完善了三权分立原则D.体现了民主共和精神

【答案】A

【解析】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18.1824年,法国史学家米涅的《法国革命史》问世,在书的最后他写道:

“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

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

A.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B.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

C.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D.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据材料“1814年是延续了25年的大动荡结束的一年。

今后要长期治理法国,就只能首先满足引起法国革命的双重需要,在政府中,要有真正的政治自由,在社会方面,要有物质福利,这是不断提高的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14年,拿破仑战争结束,米涅认为法国社会改造的时代任务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和经济基础,故C正确。

警惕封建主的反攻倒算和君主制的复辟,目的仍然是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故A排除。

材料未涉及改善工人待遇以避免社会革命,故B排除。

制定宪法确立资产阶级共和体制,属于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政治基础,故D排除。

考点: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

19.1875年以后,法同确立了共和政体,议会处于政治运行的中心,党派林立,内阁更迭频繁。

1958年,戴高乐就任总统,修改宪法,规定总统拥有任命总理、解散议会等权利。

这一政治体制的变化

A.有利于政局稳定B.确立了总统国家首元的地位

C.剥夺了议会的主要权利D.有助于两党制的形成

【答案】A

【解析】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法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总统制

【名师点睛】

20.铁血宰相俾斯麦说:

“社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任何一个有养老金的人.都会比那些没有这样期望的人更容易得到满足,更容易管理”这反映了当时德国()

A.政治家以联邦议会进行斗争B.摆脱了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

C.用非暴力手段加强社会控制D.以民主制度实现了社会公平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

材料没有体现联邦议会进行斗争的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普鲁士专制主义传统的传统,排除B。

材料中“杜会保险是一种消除革命的投资”说明非暴力手段也可以巩固统治,故选C;材料没有体现民主制度实现了社会公平,故排除D。

考点:

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起源与发展·民主政治的扩展·德国的君主立宪制

2、非选择题(第21题20分,22题20分,满分40分)

21.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根据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一“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两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

大总统之任期为四年……应依照手续选举之。

材料二“宪法规定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会。

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议会采取两院制,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通过的法律。

材料三“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未经议会准许……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宪法第15条:

“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第18条:

(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

“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帝国国会按普遍、平等的选举法选举产生。

请回答:

(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四国的政治文献,按照顺序写出四国的政治文献的名称。

(2)以上材料反映出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基本类型?

并指出建立代议制的不同方式。

(3)从国家元首产生上看,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何不同?

对于君主和议会的关系,材料三和材料四规定有什么不同点?

(4)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资本主义代议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答案】

(1)材料一出自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出自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材料三出自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材料四出自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4分)

(2)基本类型:

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方式:

英、法、美三国: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德国:

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6分)

(3)元首产生方式:

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法国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君主和议会的关系:

英国国王是形式的国家元首,王权受到议会限制;德国皇帝权力巨大,议会受皇帝控制。

(6分)

(4)影响: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4分)

【解析】

(3)本题通过对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四部宪法的考查,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设问从资料来源、归纳类型、对比鉴别到概括特征,难度不断加大,认识不断深入。

此题考查的是宪法的基本内容,英国国家元首是国王,德国国家元首是皇帝,都是世袭的,美国和法国的总统是国家元首,他们都是选举产生。

(4)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试题,回答问题围绕代议制特点。

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主要是是依据代议制的特点以及影响从“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促进人类社会的民主化进程”的角度思考回答。

考点: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特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德政体的特点。

【名师点睛】

邦联制和联邦制

邦联制和联邦制是复合制国家结构的两种形式。

邦联制与联邦制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是主权国家之间的联合体,区别在于邦联不形成新的国家,而联邦则形成新的国家。

在邦联制下,组成邦联的各成员国仍然是具有完整独立主权的国家,而在联邦制下,联邦组成单位已经不完全具有独立主权国家的要素。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

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

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

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

——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

材料二共和国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而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对多数票选出。

总统任期七年,连选得连任。

……共和国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

总统公布两院所通过之法律,监督并保证其施行。

……总统统率武装部队。

总统任命全体文武官员。

议会由参众两院组成,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任期九年,每三年改选三分之一。

——摘编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共和制与德国君主立宪制在选举形式上的不同点。

【答案】

(1)特点:

实行君主立宪制,但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实行联邦制;普鲁士在联邦中享有特殊地位。

意义:

巩固了德国统一;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不同点:

君主或国家元首产生方式不同:

德国君主立宪制下君主由世袭产生;法国共和制下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

议会产生方式不同:

法国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用普选方式选出;联邦议会由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组成,帝国议会由普选和直接选举产生。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和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对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