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162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9.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docx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doc

宏观经济学论述题及答案

広观经济学考试论述题(第四大题部分)

六、论述题:

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能否根拯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62.怎样理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7P增加要多一些?

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口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

65.如果政府庭用原来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

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

(a)—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口己买一辆小汽车;(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本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记入GNP?

而人们从政府公债得到的利息不记入GNP?

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出不被看作Z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木,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

74.为什么西方広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

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

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対策?

76.支出曲线和总需求曲线冇什么区别?

77.如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來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大的影响?

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考转移给穷考,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79.消费支出波动比国民生产总值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80.消费和消费支出冇什么区别?

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试解释。

82.税收、政府支出、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83.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84.能否说MPC和APC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

85.存货包括哪些货物?

为什么要拥有存货?

86.为什么仅从存货数量的变化看得不出经济运行是否正常的结论?

87.除了市场利息率,影响资本使用成本的因素还冇哪些?

88.现代货币的木质特征是什么?

89.人们为什么需要货币?

在此问题上凯恩斯理论和古典学派理论有何区别?

90.什么是货币需求?

人们需要货币的动机有哪些?

91.怎样理解货币的交易性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92.怎样理解预防性的货币需求是收入的增函数?

93.怎样理解货币的投机性需求是利率的减函数?

94.什么叫流动性陷阱?

95.通货膨胀对货帀需求发生什么影响?

96.什么叫货币的供给?

97.什么叫名义的和实际的货币供给?

98.什么叫基础货币或货币基础?

99.假定把狭义的货币供给定义为通货加活期存款,即M二Cu+D,则影响货币供给的部门和变量有哪些?

100.什么是准备率?

决定准备率的因素有哪些?

101.为什么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变动法定准备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操作?

102.什么是公开帀场业务?

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什么优点?

103.什么是IS-LM模型?

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104.IS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假定条件是什么?

105.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假疋条件是什么?

106.分析研究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及其决泄因素冇什么意义?

107.在IS和LM两条曲线相交时所形成的均衡收入是否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为什么?

108.为什么政府支岀增加会使利率和收入均上升,而中央银行增加货币供给会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下降?

109.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口动稳址器的作用就越大?

110.为什么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人?

111.为什么投资对利率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越人,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112.为什么边际消费倾向越大,边际税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113.货币政策效果与IS和LM曲线的斜率有什么关系?

为什么?

114.解释为什么未预料到的通货紧缩会改变人们的收入再分配,从而进一步减少总霊求。

115.比较古典和凯恩斯主义模型中,货币供给量增加时,价格水平、总产出、名义GNP、利率、就业量的变化情况。

116.如果你的房东说:

“工资、公用事业及别的费用都涨了,我也只能提你的房租。

”这属于需求拉上型还是成木推进型通货膨胀?

如果店主说:

“可以提价,别愁卖不了,店门口排队争购的多着哩!

”这又属于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

117.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的影响在短期和长期有何区别?

118.假如货币供给量不变,通货膨胀能长久持续下去吗?

119.假如某一政府拥有巨额的预算赤字,并准备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來弥补(这意味着政府要向中央银行出售政府债券)。

当它把借来的钱花出去时,价格水平上升了。

解释其中的原因。

120.失业、就业和不在丁作的区别是什么?

121.摩擦性失业是不是一种白愿失业?

为什么?

122.能不能说有劳动能力的人都有工作做了才是充分就业?

123.简述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

附论述题参考答案

61.最终产品和中间产胡能否根据产甜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

答:

不能。

在国民收入核算屮,-•件产品究竟是屮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加以区别。

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是最终产品还是屮间产品。

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

其实不然。

如呆面粉为面包厂购买,这包面粉是中间产站,如果这包而粉为家庭主妇购买,则是最终产品。

同样,如果而包是而包商店卖给消费者,此而包是最终产品,但面包在生产厂出售给面包上电视,他还是中间商品。

62.解产出等于收入以及产出等于支出?

答:

产出指GNP的生产,以及新创造的价值,而不是各经济部门的产品总和,例如长期以來我们所讲的工农业总产值。

假定某纺纱厂1年产出成品(纱)值20万元,其中包括消耗棉花价值为15力元(我们用棉花代表生产纱的耗费的全部屮间产品的价值),则创造的价值只有5万元,而不是20万元。

为什么产岀等于收入呢?

如果我们暂不考虑折1口和间接税,那么,新创造的这5万元价值就被认为是生产纱所投入的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管理才能)共同创造的,因而要化为这些要素的报酬,即工资、地租、利息、利润。

其中利润是产品卖价20万元扣除原材料价格、工资、利息、地租后的余额。

假定工资是2万元,利息是1.5万元,地租是5千元,则利润就是1万元。

正由于在国民收入核算把利润看成是产品卖价扌II除成木后的余额,因此,总产出总等于总收入。

总产岀总等于总支出是指就全社会來看,总产出总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岀。

例如,假定一件上衣卖500元,就意味着消费者购买时支出500元,而这500元又是许多与之冇关的生产经营者(如棉农、纱厂、织布厂、制衣厂、售衣商等)创造的价值即产出。

上衣是如此,千千力力最终产品也是如此,因而就全社会來看,总产岀就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

63.能否说某公司生产的汽车多卖掉一些时比少卖掉一些时,G7P增加要多一些?

答:

不能。

该公司对GNP创造的作用表现是看它在某年生产了多少汽车,而不是卖掉了多少汽车。

多卖掉一些或少卖掉一些,只会使存货投资多一些或少一些,而不会使GNP生产发生变化。

64.假如某人不出租他的房子而是自己使用,这部分房租算不算GNP?

答:

算。

因为这里虽没发生市场交换活动,但自己住自己的房子时房子也提供了效用,因而被看作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创造了价值。

他的房子如杲不自己住而租出去也可以收到房和,这部分房和也应记入GNP。

总Z,不管房了是自己住还是出租,这部分房租都应记入GNPo

65.如果政府雇用原來领取失业救济金的人员做工作人员,GNP会发生什么变化?

答:

GNP增加了,因为这些人员原来领的失业救济金不计入GNP,而现在作为政府雇员领取报酬要记入GNPo

66.在下列两项中每一项所发生的情况在国民收入核算中有什么区别?

(a)—个企业为经理买一辆小汽车以及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一辆小汽车;

(b)你决定买本国产品消费而不是买进口货消费。

答:

(a)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买辆小汽车要作为投资记入GNP,而这个企业给这个经理发一笔额外报酬让他自己买小汽车在国民收入核算中要作为消费记入GNPO

(b)假如一•个消费者买木国生产的轿车消费,则该购买支出要记入GNP,若购买进口轿车消费,则该消费支出耍作为进口从GNP中扣除。

67.“总投资增加时,资木存量就增加”的说法对吗?

答:

不对。

总投资等于重置投资加净投资。

总投资增加时净投资不一定增加,而只有净投资增加时,资木存量才能增加。

例如,某年某国总投资增加1000亿美元,重置投资也是1000亿美元,则净投资为零,资本存量并未增加。

68.为什么从公司债券得到的利息应记入GNP,而人们从政府得到的公债利息不计入GNP?

答:

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从人们手中借到了钱做生产用,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就是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对看作是资木这一要索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收入,当然要记入GNP。

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投入生产活动,而往往川于弥补财政赤字。

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从纳税人身上取得收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69.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能称为投资?

答:

经济学上所讲的投资是增加或替换资本资产的支出,即购买新厂房、设备和存货的行为,而购买债券和股票只是-•种证券交易活动,而不是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们买了债券和股票,是一种产权转移活动,因而不属于经济学意义的投资活动,也不能记入GNP。

当公司从人们手中取得了出售债券或股票的货币资金再去购买厂房或机器设备时,才是投资活动。

70.为什么住宅建筑支岀不被看作之耐用消费品支出而看作是投资支出的一部分?

答:

住宅建筑当年建造为私人购买和使用的房屋总值Z所以列为投资一•部分,是由于住宅能长期供人居住,提供服务。

他比一般耐用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更长,因而把住宅的增加

看作是投资的一部分。

当然,房屋被消费的部分可算作消费,假定它是岀租的话所取得房租可以记入GNPo

71.为什么存货被算作资木,存货变动会被算作投资?

答:

存货对厂商來说,像设备一样,能捉供某种服务,例如,当市场发生意料之外的需求增加时,存货可应付这种临时增加的需要,同时,生产过程要连续不断地维持下去,仓库也必须有足够的原料储备。

至于商店,更需要库存必须的商品,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

可见,库存对厂商的正常经营來说是必不可少的,它构成资木存量的一部分。

GNP是某经济社会在每一时期所生产的产品价值。

如果把存货排除在GNPZ外,所计得的就只是销售额,而不是生产额。

例如,某国某年生产了9000亿美元产值,但只卖掉8500亿美元,还冇500亿美元耍作为存货投资计入GNP,即看作企业口己购买存货的支出计入GNPo

72.为什么政府转移支付不计入GNP?

答:

凶为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的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个人和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

例如,政府给残疾人发放救济金,这不是因为残疾人创造了收入,相反倒是因为他丧失了创造收入的能力,从而失去生活來源才给予救济。

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入GNP而后者计入GNP,因为后者发生了实在的交换活动。

比方说,政府给公立学校教师发薪水是凶为教师提供了教育工作的服务。

73.在统计中,社会保险税增加对GNP、NNP、NI、PI、DPI这五个总量中那个总量有影响?

答:

社会保险税实质上是企业和职工为得到社会保障rfn支付的保险金,它由政府有关部门(一般是社会保险局)按一定比率以税收形式征收。

社会保险税是从国民收入中扣除的,因此,社会保险税增加并不影响GNP、NNP、N1,但影响PI。

社会保险税增加会减少PI,从而也从某种意义上会影响DPI。

然而,应当认为,社会保险税增加并不直接影响,因为一旦PI决定以后,只有个人所得税的变动才会影响DPI。

74.为什么西方宏观经济学家通常可假定产量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答:

宏观经济学之所以假定产量决定于总需求,可以从企业的行为上做出冋答。

在正常条件下,大多数企业总是在有某种超额生产能力的情况下运转的。

例如,美国制造业生产能力的平均利用率约为86%,-•些机器闲置着作为备用品;另一些机器只在三班中开两班。

同样,劳动力不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即使是充分就业时,西方社会大约有5—6%的劳动力处于所谓自然失业率状态。

因此,一旦市场对产品需求增加时,企业就有相当大余地通过增加生产能力和利用率來增加生产,企业可以把以前每年雇的人召回,或让一些工人加班加点,增加生产。

同样,当需求下降时,企业也会做出同样反应,减少生产。

因此,把经济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看,可以把整个社会的产量看作是由总需求决定的。

在短期内,总需求的波动会引起GNP的波动。

75.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

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人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民收入和就业将会产生什么变化?

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対策?

答:

凯恩斯所讲的育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所谓供给价格是导致金业肯雇用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晶是所必需取得的收益,这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索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所有产品供给价格之和即总供给价格。

所谓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格。

总需求价格是全部金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总和。

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人于总供给价格时,亦即一定就业量下预期收益会超过引致这一就业量所必需的收益时,企业会扩人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则会缩减生产,减少雇员。

只有当总需求价格和总供给价格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人预期利润,从而生产既不扩人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是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因此,假圧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丁•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表明冇效需求不足,于是失业率就会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就会下降。

凯恩斯认为,这时就需要有政府出來用膨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加以T预,以降低失业率,捉高国民收入水平。

76.总支岀曲线和总需求曲线有什么区别?

答:

总支出曲线表示在每-收入水平上总支出量AE,如图示,AE线与45?

线的交点表示总值出等于总收入。

AEO线表示其他情况不变时,价格水平为P0时的总支岀曲线,乂AE二C+T+NX,AEO线与45?

线的交点决定收入水平为YO;AE1线表示价格水平上升为P1时的总支出曲线AE1线与45?

线的交点决左收入水平为Y1。

总需求曲线表示与不同的价格水平所对应的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如图(b)示。

由图@)可导岀图(b)o将不同价格和相应的均衡产量或收入(也等于总支出)的组合点连接起来,就得到总需求曲线AD。

价格水平越高,总需求量或者说均衡总支出量越小;反Z亦然。

也即价格水平和总需求量之间存在反向变化的关系。

77.ill果消费的变化是国民收入变化带来的,那么,这样的消费和自发投资对国民收入是否有同样人的影响?

答:

没有同样人的影响。

由自发投资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以后,引起的消费称引致消费,这样的消费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小于口发投资对国民收入的影响。

只冇消费不是收入变化带来的,而是其他因素引起的时候,方会和自发投资一样对国民收入发生影响。

78.有时候一些西方经济学家断言,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穷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什么?

答:

他们的理由是,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蓿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木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屮的比重必然人于富者),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移给穷者,可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倾向,从1何捉高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支出水平,于是总收入水平就会随Z提高。

78.消费支出波动比GNP波动要平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从长期来看,消费支出和GNP按相同的比率增长。

但从短期或从经济角度来看,消费支出和GNP都有波动,消费支出比GNP波动要小。

这是由于:

GNP中包含折旧、、公司为分配利润等项内容,而个人可支配收入则不包含这些;个人对支配收入包含诸如失业保

险和补会保险等政府转移支付,而GNP屮不包含这些。

由于税收和政府转移支付的存在,因而当经济衰退时(时),税收减少,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增加,;反Z,当经济高涨时(即GNP时),税收,政府给个人的转移支付减少,使得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量小于经济衰退程度(即GNP的增加量)。

税收和转移支付起到了口动稳定器的作用,个人可支配收入波动的幅度要小于GNP波动幅度。

而消费支岀则依赖于个人可支配收入,显然,消费支出波动要比GNP波动要小,即消费支出波动比GNP波动要平稳。

80.消费和消费支出有何区别?

答:

一般来说,消费品可分为三类;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劳务。

耐用消费品的特征是消费期常常会持续一年以上,比如汽车。

非耐用消费品是在购买的当年就消费完的。

而劳务则是购买和消费同时进行的。

消费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品后的消费过程,消费支出是指消费者购买消费品的开支。

从数量上来看,消费和消费支出的区别在于耐用消费品的消费和消费支岀(购买)上。

由于耐川消费品的消费不仅是在购买的当年,而耍连续好几年;而非耐川消费品的购买时在某一年一次性完成的,因此,消费的波动要比消费支出平稳。

81.按照凯恩斯观点,增加储蓄对均衡收入会有什么影响?

什么是“节俭的悖论”?

试解释。

答:

储蓄和投资來决定国民收入的模型可用下图來描述。

交点E0表示计划的投资等于储蓄,这点决定了均衡投资水平Y0

假设消费函数为C=a+bY,则储蓄函数为S=?

a+(l?

b)Y,则增加储蓄也就减少消费,

即减少消费函数中的a、b值。

a变小,懣味着下图中的储蓄线上移;b变小,意味着图中的储蓄线以图中的A点为圆心逆吋针转动。

这两者均町导致均衡点E0向左移动,也就是均衡收入下降。

增加储蓄可导致均衡收入下降,这是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增加消费或减少储蓄会通过增加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増加,经济繁荣;反Z,减少消费或增加储蒂会通过减少总需求而引起国民收入减少,经济萧条。

由此得出一个看来自相矛盾的推论:

节制消费增加储蓄会增加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事,但由于会减少国民收入引起萧条,对整个经济來说却是坏事;增加消费减少储蓄会减少个人财富,对个人是件坏事,但由于会增加国民收入使经济繁荣,对整个经济來说却是好事。

这就是所谓的“节俭的悖论”。

82.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这三者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有何区别?

答:

总支出由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净出口四部分组成。

税收并不直接影响总支出,它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再影响总支出。

税收的变化与总支出的变化是反方向的。

当税收增加(税率上升或税收基数增加)时导致人们可支配收入减少,从而消费减少,总支出也减少。

总支出的减少量数倍于税收增加量,反之亦然。

政府购买支出肓接影响总支岀,两者变化是同方向的。

总支岀的变化量也数倍于政府购买的变化量,这个倍数就是政府购买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对总支出的影响方式类似于税收,是间接影响总支出,也是通过改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影响消费支出和总支出。

但与税收不同的是政府转移支付的变化是与总支出同方向变化的,但倍数小于政府购买乘数。

上述三个变量(税收、政府购买、转移支付)都是政府可以控制的变量,控制这些变量的政策称为财政政策。

政府可以通过财政政策來调控经济运行。

例如,增加1美元的政府支出,一上來就使总需求增加1美元,因为政府购买直接就是对最终产品的需求。

可是增加1美元的转移支付和减少1美元的税收时,只是使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减少)1美元,若边际消费倾向是0.8,则消费支出只增加(减少)0.8美元,这0.8美元才是增加1美元转移支付和减税1美元对最终产品需求的第一轮增加(减少),这一区别使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税收乘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使政府购买乘数人于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和税收乘数。

83.试述乘数理论的适川性。

答:

我们有公式AY=k・AA,其中k为乘数值,AA为自发需求的变化,它包括•投资变化AT,政府购买变化AG和转移支付变化ATR等因索。

这个公式表明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k倍变化。

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岀(即需求)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以k倍值增加。

一般说來,需求增加有两个后果:

一是价格水平上升;二是产出水平(即收入水平)上升。

只冇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口发需求增加AA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k・AA。

当然经济屮己实现充分就业时,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A只会导致价格水平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或实际收入水平)上升。

一般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岀水平同时上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

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大部分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瓶颈状态”,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

因为这种某些资源的“瓶颈状态”会使利用其他闲置资源成为不可能。

84.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总是大于0而小于1?

答:

不能这么说。

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在一般情况下确实是大于0而小于1,但不是一直如此。

因为这两个概念仅指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消费还受许多非收入因素的影响,如金融资产、价格预期、货币幻觉等等。

即使是纯粹的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消费倾向不总是大丁0而小丁-1的。

以某个家庭消费为例,这个家庭一直维持着较高的消费。

但在某一时期,由于意料不到的原因而使收入人幅度减少。

当这个家庭的成员预期这种洁况只是暂时时,他们就会动用储蓄來维持平稳的消费水平(消费者一•般都有平稳消费的偏好),也就是说,这个家庭在这一•时期的消费人于收入,其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人于1。

还有,根据生命周期假设,年老退休时,其收入小于消费,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人于1。

同样,就整个社会而言,当出现战争、天灾等情况时,也可能出现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都人于1的情况。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斯密西斯(A.Smithies)的实证研究,消费倾向确实存在大于1的情况。

85.存货包括哪些货物?

为什么要拥有存货?

答:

存货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待售的制成品。

以美国为例,存货数量巨大。

存货对每年销伟量比率达到23〜25%。

存货对于生产和销伟都是必不可少的,有以下儿个理由:

(1)存货是保证销售稳定的必要条件。

一方曲,由于市场需求千变万化,厂商不可能完全预测到;另一方面,货物不能立即被生产出来或立即从制造商那儿得到,存货销售者必须拥有一定量的存货以及时满足市场需求。

(2)存货是保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

现代生产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耍有原材料、半成品等必要的储备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