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53042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90.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docx

08年西城理综一模084

北京西城区2008年4月抽样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

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题号

1-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总分

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Cu64

第I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在下列表格中找到对应题目的相应选项涂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反应可在人体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两种氨基酸形成二肽

B.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C.抗毒素与外毒素结合

D.氧与血红蛋白结合

2.分析图中小麦对不同元素需求量的数据,下列推断

合理的是

A.小麦对P、K的需要量与生长发育时期呈正相关

B.在营养生长期,P可再利用,而K不可再利用

C.果实和种子形成阶段,小麦对P的需要量多于K

D.开花期K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不重要

3.生产实践中配制微生物发酵所需要的培养基时,一般

遵循“经济节约”的原则。

如“以野(野生植物)代家(栽培植物)”、“以纤(秸秆)代糖(淀粉)”、“以氮(非蛋白氮)代朊(蛋白氮)”、“以烃代粮”等。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以野代家”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加入更多的生长因子

B.“以纤代糖”能为某些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能源

C.“以氮代朊”是因为铵盐、硝酸盐等是微生物常用的氮源

D.“以烃代粮”培养的微生物可以用于净化被石油污染的海域

4.若将3H—TdR(一种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加入细胞培养液中,正在进行DNA复制

的细胞就会立即摄取。

在相同条件下,向连续培养的两组细胞培养液中同时加入3H—TdR,定时取样,检测被标记细胞所占的百分比。

将两组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t0t1t2t3t4t5……

加入

标记物

255075100100100……

255075808080……

A.两组都有25%的细胞不在细胞周期中

B.两组细胞复制期所占时间相同

C.甲组的细胞周期时间比乙组长

D.乙组约有20%的细胞在细胞周期中

5.为保障人体健康,必须严格限制用量的是

A.用SO2漂白食品B.用小苏打制作糕点

C.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D.用O3对游泳池中的水进行消毒

6.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A.同位素:

1H、D+、T2

B.电解质:

H2O、CH3COOH、NH4HCO3

C.非极性分子:

C60、CO2、CH2Cl2

D.同系物:

、、

7.右图是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用于

A.用浓盐酸跟二氧化锰反应制取Cl2

B.用浓氨水和生石灰制取NH3

C.用电石跟水反应制取C2H2

D.用浓硝酸跟铜反应制取NO2

8.下列关于ⅠA族和ⅡA族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ⅠA族和ⅡA族的元素均为金属元素

B.在同一周期中,单质与水反应,ⅠA族比ⅡA族剧烈

C.在同一周期中,单质的熔点,ⅠA族比ⅡA族高

D.ⅠA族与ⅡA族阳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同周期的稀有气体原子相同

9.可逆反应:

aA(g)+bB(s)

cC(g)+dD(g),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反应过程中某物质在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T2ΔH>0

B.T1>T2ΔH<0

C.P1<P2a=c+d

D.P1<P2a+b=c+d

10.下列数据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烷烃的含碳量与烯烃的含碳量

B.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均相等的NaCl与CH3COONa溶液中阴离子总数

C.0.1mol的OH—与0.1mol的—OH中所含质子数

D.由过氧化氢和高锰酸钾分解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时转移的电子数

11.对于体积相同的①(NH4)2SO4、②NH4HSO4、③H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的pH相同时,3种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B.溶液的pH相同时,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①

C.溶液的pH相同时,由水电离出的c(H+)大小顺序是③>②>①

D.若3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都相同,则溶液的pH大小顺序是①>②>③

12.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①Na+、②Ba2+、③Cl一、④Br一、⑤SO32一、⑥SO42一离子中的若干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且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1)

用pH试纸检验

溶液的pH大于7

(2)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CCl4振荡,静置

CCl4层呈橙色

(3)

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4)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有白色沉淀产生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④⑤B.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②⑥

C.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①D.不能确定的离子是③⑤

13.下列叙述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结构

B.玻尔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各种原子的发光现象

C.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

D.赫兹从理论上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14.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气体的分子势能),在温度升高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B.外界一定对气体做功

C.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不变

15.如图是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示意图,S为单缝,S1、S2为双缝,P为光屏。

用绿光从左边照射单缝S时,可在光屏P上观察到干涉条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减小双缝间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

B.增大双缝到屏的距离,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C.将绿光换为红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减小

D.将绿光换为紫光,干涉条纹间的距离增大

  

16.下图是用同一曝光时间拍摄自行车运动的一组照片。

通过照片,我们可以判断自行车运动最快的是下列图中的

17.如图所示,两根间距为d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间接有电源E,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30°。

金属杆ab垂直导轨放置,导轨与金属杆接触良好。

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

当磁场方向垂直导轨平面向上时,金属杆ab刚好处于静止状态。

若将磁场方向改为竖直向上,要使金属杆仍保持静止状态,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磁感应强度B     

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减小  

C.减小导轨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θ  

D.将电源正负极对调使电流方向改变

18.图中B为理想变压器,接在原线圈上的交变电压有效值保持不变。

灯泡L1和L2完全相同(阻值恒定不变),R是一个定值电阻,电压表、表流表都为理想电表。

开始时开关S是闭合的。

当S断开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

B.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C.电流表A2的示数变大

D.灯泡L1的亮度变亮

19.有三颗质量相同的人造地球卫星1、2、3,1是放置在赤道附近还未发射的卫星,2是靠近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的卫星,3是在高空的一颗地球同步卫星。

比较1、2、3三颗人造卫星的运动周期T、线速度v、角速度ω和向心力F,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

C.v1=v3F2>F3

20.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水平推力F1、F2分别作用在a、b上。

一段

时间后撤去推力,物体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两物体的v-t图线如图所示,图中

AB∥CD。

则整个过程中      

A.F1的冲量等于F2的冲量

B.F1的冲量大于F2的冲量

C.摩擦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摩擦力对b物体的冲量

D.合外力对a物体的冲量等于合外力对b物体的冲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题共180分)

21.(18分)

(1)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电磁感应现象。

当有电流从电流表的正极流入时,指针向右偏转。

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当把磁铁N极向下插入线圈时,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B.保持磁铁在线圈中静止,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

C.磁铁插入线圈后,将磁铁和线圈一起以同一速度向上运动,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

D.当把磁铁N极从线圈中拔出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

(2)某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实验步骤如下:

A.按装置图安装好实验装置;

B.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d;

C.用米尺测量悬线的长度l;

D.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小角度摆动。

当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并计数为0,此后小球每经过最低点一次,依次计数1、2、3……。

当数到20时,停止计时,测得时间为t;

E.多次改变悬线长度,对应每个悬线长度,都重复实验步骤C、D;

F.计算出每个悬线长度对应的t2;

G.以t2为纵坐标、l为横坐标,作出t2-l图线。

 

结合上述实验,完成下列任务:

1用游标为10分度(测量值可准确到0.1mm)的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

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3所示,读出小球直径d的值为cm。

②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作出t2–l图线如图4所示。

根据图线拟合得到方程t2=404.0l+3.5。

由此可以得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m/s2。

(取π2=9.86,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从理论上分析图线没有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不应在小球经过最低点时开始计时,应该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开始计时;

B.开始计时后,不应记录小球经过最低点的次数,而应记录小球做全振动的次数;

C.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l图线;

D.不应作t2–l图线,而应作t2–(l+

d)图线。

 

22.(16分)如图所示,半径R=0.1m的竖直半圆形光滑轨道bc与水平面ab相切。

质量m=0.1㎏的小滑块B放在半圆形轨道末端的b点,另一质量也为m=0.1kg的小滑块A,以v0=2

m/s的水平初速度向B滑行,滑过s=1m的距离,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

已知木块A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

取重力加速度g=10m/s²。

A、B均可视为质点。

(1)A与B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vA;

(2)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v;

(3)在半圆形轨道的最高点c,轨道对A、B

的作用力N的大小。

 

23.(18分)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有沿y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在y<0的区域

内有垂直坐标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一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从y轴上A点以沿x轴正方向的初速度v0开始运动。

当电子第一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C点;当电子第二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坐标原点;当电子第三次穿越x轴时,恰好到达D点。

C、D两点均未在图中标出。

已知A、C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分别为d、2d。

不计电子的重力。

(1)电场强度E的大小;

(2)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3)电子从A运动到D经历的时间t.

 

24.(20分)某种小发电机的内部结构

平面图如图1所示,永久磁体的内侧为半圆

柱面形状,它与共轴的圆柱形铁芯间的缝隙

中存在辐向分布、大小近似均匀的磁场,磁

感应强度B=0.5T。

磁极间的缺口很小,可

忽略。

如图2所示,单匝矩形导线框abcd绕

在铁芯上构成转子,ab=cd=0.4m,bc=0.2m。

铁芯的轴线OO′在线框所在平面内,线框可

随铁芯绕轴线转动。

将线框的两个端点M、N

接入图中装置A,在线框转动的过程中,装置A能使端点M始终与P相连,而端点N始终与Q相连。

现使转子以ω=200π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

在图1中看,转动方向是顺时针的,设线框经过图1位置时t=0。

(取π=3)

(1)求t=

s时刻线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2)在图3给出的坐标平面内,画出P、Q两点

电势差UPQ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要求标出横、纵坐

标标度,至少画出一个周期);

(3)如图4所示为竖直放置的两块平行金属板X、

Y,两板间距d=0.17m。

将电压UPQ加在两板上,P与X相连,Q与Y相连。

将一个质量m=2.4×10-12kg,电量q=+1.7×10-10C的带电粒子,在t0=6.00×10-3s时刻,从紧临X板处无初速释放。

求粒子从X板运动到Y板经历的时间。

(不计粒子重力)

 

25.(14分)丁子香酚可用于配制康乃馨型香精及制作杀虫剂和防腐剂,结构简式如图。

(1)丁子香酚分子式为。

(2)下列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跟丁子香酚反应的是。

a.NaOH溶液b.NaHCO3溶液c.FeCl3溶液d.Br2的CCl4溶液

(3)符合下述条件的丁子香酚的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种,写出其中任意两种的结构简式。

①与NaHCO3溶液反应②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

③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条件

(4)丁子香酚的某种同分异构体A可发生如下转化(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

提示:

RCH=HR’RCHO+R’CHO

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B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16分)有M、A、B、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M元素的单质是自然界最轻的气体。

A、B、D、E分别在右表(周期表的一部分)不同的空格内占有相应的位置,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7。

试回答:

(1)将A、B、D、E的元素符号分别填在上表相应的空格内。

(2)在A、B、D、E四种元素的最简单氢化物中,沸点最高的是_________(填化学式),由D、E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__________晶体。

(3)A、B、D、M可组成多种18电子分子,其中两种的结构可分别表示为M2B—BM2

和AM3—BM2,请根据这两种分子的结构特点再写出2种具有18电子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用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右图为某些元素单质的沸点与元素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其中各点为元素周期表前20号中的部分元素,原子序数连续。

元素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质A与元素②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2—离子存在于人体中,能使人过早衰老,但在催化剂存在下很快转化为M2D2、D2等物质,该转化过程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6分)A~G为中学常见的化合物,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已略去)。

A是绿色固体,含H、C、O、Cu四种元素。

常温下D为无色无味气体,B为黑色粉末,E能发生银镜反应。

 

请回答:

(1)D跟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中一定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课外小组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通过测定某些装置中试剂的质量变化,探究A

中各元素的质量关系。

 

①为使数据准确,还需补充装置,请你在方框内绘出装置图并写出试剂名称;

②向装置中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装置中药品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实验时,该药品未见明显变化,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何判断A已完全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更精确的测定得出如下数据:

A受热后完全分解,固体由8.0g变为6.0g,装置乙增重0.90g。

写出A的化学式(表示为碱式盐):

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海水综合利用的流程图如下。

(1)用NaCl做原料可以得到多种产品。

①工业上由NaCl制备金属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用惰性电极电解100mL0.1mol/LNaCl溶液,若阴阳两极均得到112mL气体(标准状况),则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_(忽略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③电解氯化钠稀溶液可制备“84消毒液”,通电时氯气被溶液完全吸收,若所得消毒液仅含一种溶质,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离出粗盐后的卤水中蕴含着丰富的镁资源,经转化后可获得MgCl2粗产品。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Mg(OH)2

9.6

11.1

①粗产品的溶液中含有Na+、Fe2+、Fe3+和Mn2+,需将Fe2+、Fe3+、Mn2+转化为沉淀除去。

Fe(OH)2呈絮状,常将其转化为Fe(OH)3而除去(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见表)。

若只加一种上述

(1)中得到的产品,该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控制溶液的pH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家用电热水器不锈钢内胆表面镶嵌镁棒,利用电化学原理来防止内胆腐蚀,

写出正极的电极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下表是两组关于果蝇眼色遗传的杂交实验:

实验一

实验二

P

♀红眼×♂白眼

♀红眼×♂白眼

F1

皆为红眼

♀红眼×♂红眼

红眼:

白眼=1:

1

♀白眼×♂红眼

F2

红眼:

白眼=3:

1

♀:

♂=1:

1

白眼性状只出现在雄果蝇中

♀皆为红眼,♂皆为白眼。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野生型纯种红眼果蝇培养瓶中偶然出现了一只白眼果蝇,说明白眼性状是

的结果。

(2)实验一的结果与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相比不同点是性状的遗传与____________有关。

因此断定果蝇眼色的遗传属于遗传。

(3)实验的结果证明了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

(4)用遗传图解解释实验二中F1产生F2的现象。

(显性基因用W表示,隐性基因用w表示)

 

30.(18分)今年1月中旬以来,一场持久的特大冰雪灾害袭击了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严重的冰冻除了给灾区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外,更是令原本郁郁葱葱的森林成片倒伏,树木大量死亡,对南方的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

(1)对于植物体来讲,在遭遇冰雪时,如果气温是缓慢降低的,则植物体细胞间隙会先结冰,细胞出现现象,导致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受到伤害。

如果环境温度是骤然降低的,则细胞内会结冰,冰晶会破坏细胞的

系统,影响了等代谢活动,导致细胞死亡。

(2)南方森林中的常绿阔叶林与北方落叶阔叶林相比,其对寒冷气候的适应性。

调查发现,此次冰冻灾害在粤北山区呈现以下特点:

一般在海拔300米以上就可见到植物受害现象,500米至1300米植物受害情况最为严重,1300米以上植物受害程度逐渐减轻。

请分析1300米以上植物受害较轻的原因是。

(3)这次灾害对生态系统结构最为严重的影响是,

这种变化导致性的极大破坏,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的。

现在科学家已经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为灾后重建制定科学的方案。

 

31.(18分)目前,我国运动员正加紧训练为参加北京奥运会做准备,随着天气变暖,升高的温度对运动员的营养代谢会产生一定影响。

为证实某些假设,研究者做了以下观察:

让自行车运动员连续5天进行大强度的训练,尽量消耗肌糖元;之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运动能力与糖摄入量关系”的研究,结果如下表。

分组

观测时间

运动强度

维持运动时间

高糖膳食组

连续3天

尽力蹬车

50.2~80.2min

低糖膳食组

连续3天

尽力蹬车

31.8~51.4min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此项研究的目的是:

证实适当提高糖的摄入量可能。

(2)运动时,运动员体温调节的过程会加强,从而保证体温相对稳定。

研究人员发现生物体细胞受到热刺激后,大部分蛋白质的合成暂时受到抑制,随后某些特殊基因被激活,会合成一些特殊蛋白质,解除了上述抑制。

说明“特殊蛋白质”的合成是机体对热环境的。

(3)研究表明,原因是这样的饮食提高了的储备,保证运动中的供应。

(4)大运动量的训练,除了使糖的利用增加外,的消耗比平时也要明显增加。

通常运动后,尿氮排出量也相应增多,说明组织细胞的代谢也加强了。

因此运动员除了要补充糖更要及时补充。

 

北京西城区2008年4月抽样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Ⅰ卷(选择题共20题每题6分共120分)

1.C2.C3.A4.B

5.A6.B7.C8.B9.C10.B11.D12.A

13.C14.A15.B16.D17.C18.D19.B20.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题共18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