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5834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3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4页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docx

一年级第七八单元教案

课题

9 明天要远足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

3、正确书写“才、明”。

教学过程

独立学习

迁移导入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们,秋天的时候,我们与家人、老师、同学经常会进行什么活动?

(郊游、登山……)如果明天你要去郊游,你的心情会怎样?

你会想些什么呢?

2.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儿歌《明天要远足》。

先学检测

师板书课文题目,生齐读课文题目。

①学习“明”字:

后鼻音,音节是míng,左右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日+月=明。

或者结合字义巧记:

日月同辉——明。

可以组词:

明天。

②引导学生理解“远足”。

师问:

“足”是什么意思?

(脚)“远足”呢?

(比较远的徒步旅行)

读了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注意听准字音。

2.同学们喜欢这首小儿歌吗?

请试着轻声读一读。

提出读文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把这首儿歌读通顺。

(3)用笔圈出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

3.指名读文,其他同学想一想:

这首儿歌有几小节?

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这首儿歌有3个小节。

主要内容是一个小朋友明天要远足,今天夜里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了。

4.她都想到了什么?

环节二

三、细读课文,随文识字

1.读文识字。

(1)指名读第一小节。

思考:

远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

(睡不着)

(2)小作者睡不着觉,首先想到了什么?

(大海)

(3)小作者想的是什么地方的海呢?

“那地方”指的是什么地方?

认读“那”字,组词:

那里;“那”的反义词是“这”。

(4)在小作者的心里,那地方的海怎么样?

(颜色很多)

你们想去看看大海吗?

(课件出示大海的图片)

你们知道大海都有什么颜色吗?

(蓝色、黑色、绿色)

教师边出示课件边解释大海颜色的变化。

(5)小作者是听谁说的大海有很多种颜色?

(老师)

识记“老”字。

你能用“老师”说一句话吗?

(6)小作者对老师的话持什么态度?

(怀疑、不相信……)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7)指导朗读。

“真的”读重音,句末语气上扬,要读出疑问的语气。

学生练读。

2.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

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  

目——(  )  耂——(  )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小节。

整体达标

巩固生字。

(1)开火车读学过的生字:

睡、海、那、老、师、真、吗。

(2)说出下面的部首的名称,并说出带有下面部首的字。

(课件出示)  

目——(  )  耂——(  )

拓展练习

四、课后小结,激发探究

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小作者要去远足,因兴奋,想到了大海而睡不着觉。

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呢?

下节课我们再来学习。

教学反思

课题

9 明天要远足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认识目字旁。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读出句子的语气。

3、正确书写“才、明”。

教学过程

独立学习

比一比,再组词。

真()才()老()

具()寸()者()

迁移导入

一、复习引入,温故知新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明天要远足》这首小儿歌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儿歌的第一小节。

让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学习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睡、那、海、真、老、师、吗。

2.小作者除了想到大海外,还想到了什么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先学检测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是因为我们要()。

2、那地方的云,真的像同学说的,那么()柔软吗?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细读课文,悟文识字

1.学习第二小节。

指名读,思考:

(1)小作者还想到了什么?

(那地方的云)

(2)你见过的云都是什么样的?

(3)小作者想到的“那地方的云”是什么样的?

(洁白柔软)

(4)相机指导朗读。

小作者和你们有一样的感受,一样的心情。

这么美丽可爱的白云,太吸引她了!

你能读出这种兴奋的心情和白云的美丽吗?

(5)小作者是怎么想到那地方的云是美丽的呢?

(听同学说的)

2.学习第三小节。

指名读,思考:

小作者越想越兴奋,此时她的心情怎样?

(着急)

(1)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到底什么时候,才天亮呢?

(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小作者有多着急?

(特别着急)那你能读出这种急切之情吗?

(3)除了着急,你还感觉到了什么?

(无奈)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

(4)在“唉”的后面还有一个标点符号“——”,它叫破折号。

你们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交流)

(5)在前面的两个小节中,也出现了这个“唉——”,同学们也试着读一读。

(6)小作者是这样急着天亮去——(远足),她太高兴了,所以她翻过来翻过去,睡不着觉。

你有过这样的心情吗?

说说你当时的感受。

(7)你觉得她的心里还会想些什么?

(8)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环节二

三、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本课的4个生字“才、明、同、学”。

(1)课件出示字的笔顺,学生书写。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笔顺规则及间架结构。

比如“明”是左右结构的字,左右结构的字的两部分一般要分别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和右半格。

引导学生观察左右两边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部分的起笔是左低右高。

“学”是上下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学”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上宽下窄,结构紧凑,上下不分家。

(3)教师范写,学生书写。

(4)学生临写。

(5)反馈交流,展示评议,评选“小小书法家”。

2、布置作业。

整体达标

写笔顺,并组词。

才:

()同:

()

明:

()学:

()

拓展练习

小作者的想象力多么丰富呀!

希望同学们也能像小作者一样,多发挥你们的想象力,也希望同学们能像小作者一样幸福、快乐。

回家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一听,让他们也感受到你的快乐。

教学反思

课题

10 大还是小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先行独立学习

1.出示字卡“大”。

师:

同学们,请大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

大)

师:

上课时,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大。

你知道和它意思相反的字是什么吗?

(生答:

小)

2.出示字卡“小”。

师:

请小声地读这个字。

(生读:

小)上课时,回答问题声音不能太小,否则别人就听不到了。

老师要看看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

(同时出示字卡“大小”)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大小)

迁移导入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启发质疑

1、质疑:

你认为自己是大还是小呢?

能说说为什么吗?

(指名回答)

师:

有一个小朋友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是怎么回答的呢?

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大还是小》。

(板书课文题目)

2、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疑问?

(师生梳理出主要问题)

先学检测

1.自主探究学习。

教师出示自探提示一。

温馨提示一:

(1)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把词语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拼读课前圈画的生字,要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2.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检查自主学习情况。

(1)我会读

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注:

“时、候、觉、得、穿、衣、服、自、己、很、快”要带拼音。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自主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

④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2)我会认

①这些词中有些生字需要我们记住,瞧,它们已经从词中跳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

②识记生字:

  

③我来考考大家:

 

“我在洞穴里发现了一颗牙。

”(穿)

这是我们的识字办法之一——编谜语,猜谜语。

接下来要看你们的本领了,说说你们的识字办法吧!

(学生自由选择生字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

④小结:

识字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用加一加、换一换的方法,还可以用猜字谜的方法,但要注意编的字谜要合理。

⑤指名认读,齐读。

环节二

三、写字指导(自、己)

1.交流谈话。

师:

你觉得在这十一个生字中哪个字最简单?

(己)组一个词好吗?

(自己)现在我们就来写好下面这两个字。

(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自、己)

师:

听,这两个字宝宝在说悄悄话呢!

它们正在问大家:

“我们有相似的地方,你们发现了吗?

”(发现了,它们都是独体字)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

4.展示评价。

环节N

四、再次朗读,解决问题

1.认识了这些字宝宝,并写了两个生字。

温馨提示二:

(1)再次读一遍课文。

边读边找书中的小朋友到底是怎样回答的,标出相关语句。

(2)练习读好这些句子,为朗读展示做准备。

2.学生先自由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然后在小组内展示朗读。

教师巡视。

3.指名展示朗读。

巩固练习

1、说说自己的收获。

2、学生谈收获。

课题

10 大还是小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会写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先行独立学习

复习回顾,质疑导入

课件出示词语。

时候 觉得 穿衣服 自己 很小 快点儿

(1)指名读。

用“自己”说一句话。

(2)开火车读。

(3)小组比赛读。

迁移导入

一、复习回顾,质疑导入

回顾问题。

师:

请大家想一想上节课我们都提出了哪些问题?

什么问题我们没有解决?

(1)“我”为什么一会儿说自己大,一会儿又说自己小?

(2)“我”到底是大还是小?

先学检测

出示自探提示。

围绕这两个问题,仔细读课文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用“____”画出来。

想一想:

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2)“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用“  ”画出来。

想一想:

为什么这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精读感悟,解决疑惑

1.根据自探提示先自主学习,然后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相机引导。

(1)“我”觉得自己“很小”。

“我够不到按钮的时候,我听到雷声喊妈妈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小。

①“我”觉得自己很小的原因是什么?

②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2)“我”觉得自己“很大”。

“我自己穿衣服的时候,我自己系鞋带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大。

①“我”为什么觉得自己很大?

(因为“我”能做很多事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了。

②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的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

(高兴)

③请你高兴地读一读这句话。

(3)你觉得自己什么时候很大?

(指名回答)让我们一起齐读。

环节二

三、写字指导

1.课件出示田字格里的生字:

衣。

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读一读。

(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生字,教师评价学生朗读情况。

你是用什么方法认识这个生字的?

2.书写生字。

(1)同学们观察一下,这个生字的结构是怎样的?

(“衣”是独体字。

(2)请同学们看好这个字的笔画顺序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好吗?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跟着书写。

重点强调笔顺,要先撇后捺。

(3)学生描红、写字,教师指导点拨,提示书写姿势。

(4)展示评价。

整体达标检测

巩固练习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教学反思

课题

11 项 链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先行学习

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

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

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迁移导入

一、感受美,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

听,这是什么声音?

(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

(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

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

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先学检测

1、自由读课文,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组词。

3、检查学习效果。

3、课件出示生字,学生抢认生字。

组织学生开火车认字。

4、自由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

大海好玩吗?

小娃娃快乐吗?

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

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环节二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

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

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

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

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5.指导书写:

(1)白(第一次书写):

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

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

都学会了吗?

接受挑战吧!

整体达标检测

拓展练习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文章,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教学反思

课题

11 项 链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多种识字方法识记11个生字,规范、正确、工整地书写4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悟文章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过程

先行学习

教师引导:

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迁移导入

一、复习巩固,激趣导入

1.教师引导:

认读生字卡片,进行扩词,复习生字,指名读全文。

2.教师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美,体会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

先学检测

《项链》写的蓝蓝的,黄黄的,雪白雪白的,小小的海螺、和笑嘻嘻的。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体会快乐——品味美

(一)品味第1自然段——美景

1.指名读,问:

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

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

感受到大海很美。

(板书)

4.师:

第1自然段只用了三句话就让我们体会到了大海的美,作者可真了不起。

那他都用了哪些词语呢?

和同桌找一找,用波浪线画一画,并说一说你的体会。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现这些词语:

蓝蓝的 黄黄的 小小的

②师:

什么蓝蓝的?

什么黄黄的?

什么小小的?

请你试着说出这样的短语:

(   )的(   )。

③什么又宽又远?

什么又长又软?

你能说出这样的短语吗?

又(  )又(  )。

④“雪白雪白”这是什么样的短语?

(ABAB式)“雪白雪白”可以形容什么?

试着说一说。

⑤师:

“哗哗地”是拟声词。

“哗哗地”可以形容什么?

它的后面是表示动作的词语,所以用“地”。

试着说一说其他拟声词。

师:

你们说得真美,这么美的词句,我们该怎样读呢?

(想象,带表情)按大家说的我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自己练一练——指名读,评价——男女生读。

(二)品味第2自然段——快乐

1.指名读,问:

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自由读,问:

你有什么感受?

3.汇报:

快乐。

(板书)

4.第2自然段用了很多精彩准确的动词,你能找到吗?

用三角号画一画,并和同桌做做动作来体会那份快乐。

①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并板书,出示课件,体会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

笑 迎 捡 穿 挂 落 穿 挂

②指名表演。

③师:

让我们先快乐地读一读吧!

自读——指名读,评价——小组赛读。

④师:

我们已经体会到了快乐,那小娃娃的快乐是什么呢?

(有海螺和贝壳穿成的项链)

其实啊,大海也很快乐,你知道大海的快乐是什么吗?

(有快活的脚印穿成的项链,所以说,大海的项链就是——快活的脚印!

⑤那就让我们带着小娃娃的快乐,带着大海的快乐齐读第2自然段。

环节二

三、升华快乐——欣赏美

1.多美啊,让我们尽情尽兴地随着音乐齐读课文吧!

2.大家读得太好了!

读够了吗?

我想这时我们看着书读已经表达不出我们心中的酣畅了,那就让我们全体起立,边做动作,边带着表情,配着优美的旋律,背诵吧!

环节N

四、书写快乐——畅谈美

是啊,我们把一串串可爱的脚印留给了海滩,也把我们的快乐留给了大海,把童年的快乐永远地珍藏在了自己小小的心田里。

此时此刻,你一定也回忆起自己童年中许多快乐的事了吧。

有哪里给你带来过快乐呢?

你也当当小作家,写一写吧!

(配乐)

达标检测

师:

你们的童年真让人羡慕啊!

感谢你们把我带回到美好的童年,我想把我童年时最喜欢的一首歌与你们分享,让我们一同走进童年的快乐中吧!

(播放歌曲《童年》,在音乐声中自然结束课。

拓展练习

你们可真了不起,大海也相信同学们一定会画出更美的画。

回家后,请同学们画一画你最喜欢的大海,明天带过来,好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题

语文园地七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1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表示亲属的词语中的生字,了解家人中的一些称呼。

(重点)

2.初步掌握形声字的特点。

(重、难点)

3.正确书写“了、才、长、山、儿、四、我、心”这八个字,掌握生字书写的笔顺规则,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难点)

4.理解并积累八字成语,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

5.在师生共读中,丰富语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教学过程

先行学习

迁移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语: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接到孙悟空寄来的请柬,邀请小朋友们到他的花果山一游。

你们高兴吗?

西天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魔,可谓是困难重重。

今天我们的“花果山之旅”,可爱的美猴王也设置了重重障碍,需要连闯“三关”才能到达,你们有信心吗?

2.课件出示闯关图。

先学检测

课堂交互学习

环节一

二、分层闯关,巧学夯知

1.识字加油站。

(1)过渡:

勇敢机智的孩子们!

让我们一起来到第一关。

(谁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人?

课件出示:

哥哥 姐姐 弟弟 妹妹 爸爸 妈妈 伯伯 叔叔 爷爷 奶奶)

(2)尝试认读。

①个人认读,同桌互拼订正。

②汇报:

指名学生读词语。

③分组开火车认读。

(3)教师强调这些词语中的第二个字读轻声。

(4)诵读积累。

①男女生赛读。

②齐读。

(5)小结:

小朋友们真能干!

我们顺利闯过第一关。

2.我的发现。

(1)过渡:

小朋友们,别高兴得太早哟!

瞧!

第二关是什么呢?

(2)揭示第二关内容。

(课件出示“我的发现”的内容。

孙悟空挑衅地说:

“你们知道这两组生字有什么特点吗?

”)

①小组内讨论。

②学生试着说一说。

③教师小结:

第一组“明、晚、昨、时”这些字都是日字旁,都和太阳有关。

第二组“妈、奶、姐、妹”这些字都是女字旁,都和女性有关。

它们大都是形声字,左边表义右边表声。

3.字词句运用。

A.比一比,写一写。

(1)激趣促写:

孙悟空的本领特别大,唯独书写规则是他的弱项。

他把这个难题抛给你们了,你们有信心攻克这一关吗?

(2)火眼金睛:

课件出示“书写提示”。

①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②汇报交流。

③尝试书写。

④展评反馈。

B.看图写词语,再说一两句话。

(1)过渡:

小朋友们,你们这么聪明可爱,书写得这样认真,孙悟空想给大家增加点难度,大家有信心完成吗?

(2)课件出示书中的图画。

4.日积月累。

(1)过渡:

小朋友们,你们轻松地闯过了三关,孙悟空可高兴了!

他想送给你们几条成语。

只有会读会背的同学才能拥有它们!

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出示成语。

学生自由读,同桌互读。

(3)指名朗读。

(4)教师讲解成语的意思。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种什么,收什么。

后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比喻前人为后人造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

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意指学问、成绩等达到很高程度后继续努力,争取更大进步。

(5)小组赛读。

男女生对读。

(6)带着理解齐读成语,背诵成语。

(7)谈谈对这些成语的理解。

(8)交流搜集的八字成语。

环节二

三、初读故事,整体感知

1.过渡:

瞧!

孙悟空在津津有味地讲故事呢!

我们也去听听吧!

(课件播放朗读动漫。

2.学生借助拼音尝试自己读故事,要求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做上标记。

3.同桌一起读故事,注意读音。

4.教师指导细读。

(1)第1自然段。

①请学生读第1自然段。

②圈画喜欢的词语或句子读给大家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③男女生赛读。

④交流猴子为什么要捞月亮。

(2)第2自然段。

①喜欢这个自然段的学生一起读。

②指导感情朗读。

(3)第3、4自然段。

①指生读第3自然段。

②齐读第4自然段。

(4)第5自然段。

①自己读,猴子们是怎样捞月亮的?

边读边画出。

②小组讨论。

③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们捞月亮的过程。

(5)第6、7自然段。

结果怎么样呢?

齐读后两个自然段。

整体达标检测

拓展巩固练习

四、说话训练,拓展思维

1.交流:

猴子们捞到月亮了吗?

为什么没捞到月亮。

2.思考:

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事情应该怎么办?

3.讨论:

小朋友们,猴子们从树上跳下来,坐在地上累得气喘吁吁,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发挥想象力猜一猜。

4.汇报:

续说故事。

教学反思

课题

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课型

讲授课

总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4、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孩子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过程

先行独立学习

出示句子:

下雪啦,下雪啦!

(1)让学生自由朗读:

“下雪啦,下雪啦!

A、发现了什么?

(学习新标点“!

”)

B、知道这里为什么用感叹号码?

(特别高兴、开心)

(2)比赛朗读:

个别读、男女生读。

迁移导入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师:

同学们,你们喜欢下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