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59523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83.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docx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自考

语言学概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

语言和语言学

 一、识记内容。

 1、口语: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2、书面语:

文字出现以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

 3、符号:

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4、能指:

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5、所指:

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

 6、聚合关系: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7、组合关系:

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8、语言学:

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9、普通语言学:

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

 10、理论语言学:

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

 11、应用语言学:

把侧重语言学理论和成果的实际应用。

 12、传统语言学:

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3、结构主义语言学:

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领会内容(不用识记,大体知道即可)

 1、言语交际是一个编码和解码的过程。

 答:

人要说话所需要的因素:

生活经历、社会环境、当前处理的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哲学问题、逻辑问题。

 人要接受语言所需要的因素:

组织与分析的能力、心理、生理问题;发音、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及机制和能力;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总之一句话,言语交际是通过许多因素对语言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过程,言者编码,听者解码。

“码”即所谓的言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

 答:

书面语比口语多了一些成分,是那些口语所特有的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口气和语调用书面的文字语言来描述出来的成分,也就是书面语补上的某些省略以后影响理解的成分。

用二者的一致性来分析可以用公式理解:

口语的基本语言成分=书面语的基本语言成分+用书面描写的口语非语言成分。

 3、书面语的产生具有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答:

书面语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限制,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

 4、语言和种族的关系。

 答:

二者没有必然的联系,根本原因是:

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是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完全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5、语言与各个领域的社会活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这种情况下,语言学必须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答:

语言客观存在形式是极其多样化的,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需要,去研究客观存在的语言的各个不同的方面。

要形成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首先要有明确的研究对象,然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那样才能成为一门现代意义上的科学。

如果研究对象长期不确定、不明确,或者研究对象太杂,范围太宽,研究就不可能深入,就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

  

1234下一页

6、语言和言语的区别。

 答:

“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

因此也可以说“语言”是一个抽象的实体,是从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全社会约定俗成的一个均质的系统。

“语言”就有内在一致的规律,而“言语”则很难找到内在一致的规律。

 语言=言语活动-言语,言语带着个人性,语言带着社会性。

 7、任何符号,包括语言符号都是形式和意义的统一体。

 答:

无法把语言符号的声音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分开;声音离开了意义就不再是语音的声音,意义离开了声音也就不再是语言的意义,而且声音和所表示的意义一旦分开,语言符号也就不存在了。

语言的形式和意义是语言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答:

语言符号是社会约定俗成的,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是不能任意改变的,因为如果个人可以任意改变,那就互相听不懂了,也就从根本上丧失柴交际工具的作用。

 9、语言符号的可变性

 答:

一方面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细微的偏离现象是不可避免的,时间的推移,细微的偏离积累成明显的差异。

另一方面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人口的增加,居住条件的改变,民族的形成,国家的出现,书面语的产生、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内部的阶层和行业等等的分化,都必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

 10、语言是一个系统

 答:

语言是一个人和人之间表达思想感情的符号系统,而人的思想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表达人的思想感情的语言系统也必然是非常复杂的。

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是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根据严密的组织规律分层次组织起来的,不同单位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

 11、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不平衡。

 答:

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系统性是有明显差异的,其中语音系统的系统性最强,几乎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步。

语法子系统的系统性也很强,但比语音系统稍差一些。

就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去进行语言的发音、时态的变换等等。

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均有这样的规律。

 12、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答:

系统性还表现为相对的封闭性,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

如果没有相对的封闭性也就不成其为一个系统。

 13、语言系统的层次性

 答:

语言的出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

语言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不是单一层次的,而且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

大小依次为:

语速—词—短语—句子,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

 14、组合关系的含义

 答:

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部分和部分,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上。

 15、聚合关系的含义

 答:

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6、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在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体现为聚合关系的线性序列。

 17、普通语言学的含义和主要研究领域。

 答:

普通语言学研究领域包括的内容有:

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社会的关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本体的语音、语法、语汇、语义和文字的一般规律,不同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性和特性等等。

 18、应用语言学的性质和主要研究领域

 答:

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任何一门应用语言学都有自己的理论,都是依据一定的语言学理论结合具体应用领域的需要而形成的,是主要性质。

主要研究领域:

 1)最早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2)实验语音学,是现代通讯领域应用语音学的理论和成果改进通讯质量和效能的体现。

3)计算机的广泛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等结合语言学的理论和成果,形成的新的应用语言学。

4)也可用来侦破刑事案件。

 19、古代哲学家对语言的研究、古代的语言本体研究

 答:

不论中外,古代哲学家都把对语言的哲学思辩作为语言研究的重点。

印度人、希腊人已经对语法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后世语法研究的基础;中国人则对语义、文字、音韵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这些都是对语言本体的研究,即使在今天看来也是真正的语言学研究。

20、历史比较语言学的产生

 答:

产生的几个阶段:

1)从16世纪到18世纪,由于国际贸易的发展,西方一些学者懂得的语言和了解的语言大大增多。

2)17世纪和18世纪不少人纷纷搜集和编纂多语种的对照词表,有人发现欧亚两洲语言有明显相似之处,并开始加以比较研究,后来语言学吸收近代生理学和声学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科学的语音学,并运用其的理论和方法发现语言之间严格的语音对应规律。

3)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科终于建立起来了。

 21、普通语言学的产生

 答:

由于语言学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特别是对更多的语言的认识,就有可能产生关于“语言”的一般理论或者说普遍理论,这就是现在的“普通语言学”。

 22、索绪尔的主要贡献

 答:

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入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的现代科学的道路。

 23、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语言学新学派的产生

 答:

由于过分强调语言的“自主性”,企图摆脱语言跟人和社会之间客观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并在不同程度上忽视语义研究,也就越来越显露出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就兴起了社会语言学、功能语言学、认知语言学。

 24、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

 答: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是语言学的研究素材。

诗律学、修辞学、文章学更是跟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分不开的。

在基础科段,语言和文学还是不分家的。

 25、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的应用

 答:

中国甲骨文和金文的辨认全靠汉代语言学家许慎给我们留下了一部《说文解字》,而甲骨文和金文的解读则大大促进了中国古代史的研究。

古埃及的文字没人能认读,后来语言学家解读了在一块石碑上刻下的这种文字和古希腊文对照的铭文,才解开了古埃及文字之谜,美洲玛雅文字的解读则揭开了欧洲人来美洲以前印第安人历史的神秘面纱。

 26、语言学研究在语言规划中的作用。

 答:

确定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民族语言规范化,发展中国家同样需要补课。

 27、语言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

 答:

信息处理说到底是对语言文字资料的处理。

一方面是现有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这方面的要求。

 三、思考内容

 1、什么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答:

口语是语言的第一种客观存在形式,而书面语是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的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

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大多数语言只有口语,并不存在书面语。

 4、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答: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民族又突破了语言作为标志的现象,这样看来,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别的民族标志,但事实上还不是最可靠的标志,从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由此产生的民族认同感”也许是维系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因素,因而也是确定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标准。

   

5、为什么不能单凭“相互理解程度”来区分语言和方言。

 答:

1)“相互理解程度”是西方一些语言学家所采用的区分“语言”和“方言”的唯一标准,即他们认为:

相互不能理解的是不同的语言。

同时主张:

相互能理解的各个方言从属于同一民族语言,使用同一语言的人属于同一民族,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属于不同的民族。

其实,这种通过识别“语言”和“方言”,从而识别“民族”的惯例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单凭“相互理解程度”,也就是依据语言结构差异的程度,来确定身份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从而确定有关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民族还是不同的“民族”,这种方法是把复杂的问题过于简单化了,而且很可能会在政治上引起严重的后果,即可能会把本属于同一民族但通话有困难的群体所使用的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当作不同的“语言”,从而认为这些社会群体是不同的民族。

 2)客观上,在有些地区,分属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居民使用的语言差别很小,甚至是一模一样的“话”,按照“相互理解程度”的理论,这些居民说的“话”应为一种语言,因而他们也应属于一个民族。

这样推论与客观事实是不相符的。

 3)实际上,按照“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并参考社会政治因素来区分“语言”和“方言”才是正确和可行的处理方式。

 6、区分语言和言语有什么意义

 答:

区别语言和言语是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真正的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所必须的,区别语言和言语可以纯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并把对象限制在一个内部一致的出均植系统的范围内,而使语言学回到本体研究部分,从而提高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

 7、应该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答:

“符号”有一个根本特性,那就是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8、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对语言系统的结构特点有什么重大意义。

 答:

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形特征使语言系统的组合单位的成员之间,整个语流的各个部分之间就都有可能形成各种关系,产生各种相互影响。

线形特征使离散的语言符号有可能组合成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连续的语流。

 9、为什么尽管语言是客观存在的,可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却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学说和观点。

 答:

1)对语言的观察角度不同、侧重点不同、目的不同、依据的理论不同、使用的方法不同、依据的素材不同等因素会造成语言学存在着不同的理论。

 2)即使以上都相同,但由于时代的不同,整个社会的科学发展水平不同,个人的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等等主观因素不同,结论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3)客观语言是浑然一体的,并和参与交际的各方、周围的社会环境等等是分不开的。

语言学家要根据不同的需要运用现有的研究手段对研究现象加以切割分析,然后再进行综合。

 4)作为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并永远处于发展演变的过程之中。

语言学概论笔记(第三章

 说明:

在第二节语汇的类聚系统开始时本有关于词和语分类的总表很明了。

可是发贴后就变形就放弃了。

 第三章语汇

 第一节语汇的性质

 1.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2.语汇是词和语的总和。

 3.语汇是集合概念,是词和语的汇集,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和语的整体。

 4.词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5.语汇的性质和特点:

 1)语汇在产生时既有任意性,又有理据性。

 ①语言在初始阶段发音表义多是任意的,但也有部分词语(同源词,复合词)其音义联系有理据性。

 ②任意性和理据性是统一的;任意性是语汇得以产生的途径,理据性是语汇不断丰富的手段。

 2)语汇在表达上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①所有的词语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是普遍性,但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和概念上又反映出某个民族的独特认识,这是语汇的民族性。

 ②普遍性和民族性是统一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得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得概念,而民族性使得某种语言得语汇又能体现一些独特得认识。

 3)语汇在变化中既有活跃性,又有稳定性。

 ①语汇随着社会生活得发展而变化更替:

消失,增加,这是语汇得活跃性。

但语汇得变化又要受到社会约定和语汇系统得严格制约,又极强得稳定性。

 ②活跃性和稳定性是统一的:

活跃性使得语汇的个体元素不断的增加和更替,是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变化的需要,但稳定性使得语汇的基本成分和整体系统保持了固定和平衡,这也是为了保证社会交际能够正常进行。

 6.语汇学指研究语汇背后的规律性和系统性以及语汇的结构关系和类别的学科,是语言结构的一个分支学科。

 7.传统的语言学把语言结构系统分为:

语音语汇和语法三要素

 8.现代的语言学把语言结构系统分为:

语音语法和语义三要素

 第二节  语汇的类聚系统

 1.词和语的共同特点:

 ①都是最基本的语言单位;

 ②都具有意义凝固,形式固定的特点。

 2.词的特点:

 ① 既是语汇单位,又是语法单位。

 ② 词的定义:

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3.语的特点:

 ① 只是语汇单位,不是语法单位。

 ② 语的定义:

由两个以上的词构成,但意义比较凝固,又经常作为一个整体单位使用的固定词组或熟语性语言片段。

 4.词的语汇分类:

 1)按词的音节数量

 ①单音节词(书,好,了,吗)

 ②双音节词(著作,阅读,罢了)

 ③多音节词(半导体,冰糖葫芦)

 备注:

㈠古代汉语中单音节词占优势,现代汉语中双音节词占优势。

 ㈡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倾向作用:

①同音词少了,②多义词少了,③韵律的作用。

   

2)按词的语素数量:

(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①单纯词(人,病,了,哗啦,咖啡,蜘蛛)

 ②合成词(道路,狂热,纠正,锥子,图书馆)

 3)按词的音形关系(看一个词的语音或语形是否相同)

 ①同音词(同音不同形或同音同形)

 ②同形词(同形不同音)

 备注:

汉语同音词多的原因:

 ①语音偶合②历史变音(“事试”历史上不同音)③语义分化

 4)按词的地位用途:

 ㈠重要程度:

①基本词汇(核心和基础)②一般词汇

 ㈡用途和特点①常用语汇 罕用语汇②通用语汇 专用语汇

 备注:

㈠基本词汇的特点:

①产生的历史长②使用的范围广③构词的能力强

 基本词汇的类别:

①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天地山水火)

 ② 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刀车房布)

 ③ 表示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走生快)

 ④ 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年南三我母)

 ㈡一般词汇的特点:

(与基本词汇的特点相反)

 一般词汇的类别:

①新造词(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是一般词汇最重要的来源):

下海上网电脑回扣大款宰拖儿

 ②古语词(古代就已经产生,现在偶尔还使用的词。

 分两类:

ⅰ历史词语(鼎皇帝)ⅱ文言词语(余足俸禄)

 ③方言词(相对于已经成为全民通用语汇的词语来说,那些本来只在方言地区通行,进入共同语不久,并且被全社会接受和比较广泛使用的词)

 如:

吴方言:

尴尬瘪三名堂

 ⑤ 外来词(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分得词语,是一般语汇的来源之一)

 分类:

ⅰ纯粹音译:

沙发夹克沙龙ⅱ半音译半意译:

新西兰冰岛卡车啤酒

 ⅲ音译兼意译:

幽默香波基因俱乐部

 ㈢①怎样确定常用语汇:

从词的使用频率即词频

 ②通用语汇语专用语汇的区别是从词的使用范围上说的。

 ③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关系:

ⅰ区别:

基本语汇根据的是词产生的历史,使用的范围和构词的能力;常用语汇只是根据在一定语料中出现的频率。

ⅱ一致性:

基本语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最常用的语汇。

 ④基本语汇,常用语汇和通用语汇的关系:

常用语汇和基本语汇都是通用语汇。

 ⑥ 专用语汇分类:

 ⅰ科技术语 定义:

某种科学技术学科的专门用语。

 分类:

物理学术语:

(高频放射光波)数学术语:

(负数开方函数)经济学术语:

(商品资本投资)语言学术语(辅音语素)

 ⅱ行业语 定义:

某种行业和职业的专门用语

 分类:

金融银行业用语(贷款呆帐利息)交通运输业用语(晚点超载软卧)戏剧电影业用语(台词美工)新闻出版业用语(记者稿酬)   

 ⅲ隐语(黑话)

 5.语的分类:

 1)专用名词

 2)惯用语

 3) 谚语

 4) 成语

 5)歇后语

 6)简缩词语

 备注

 ㈠专有名词定义:

指用复杂词组形式表达的事物名称。

 分类:

国名地名书名机构组织

 ㈡惯用语定义:

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

多为三字的词组形式。

 分类:

动词性(背黑锅开倒车踢皮球)名词性(墙头草马后炮)比况语(一板一眼三三两两拼死拼活你一言我一语)

 ㈢谚语 定义:

指在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

 分类:

反映生产生活经验,有深刻寓意的(瑞雪照丰年纸里包不住火)

 俗语(俗话):

情人眼里出西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㈣成语定义:

汉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一般是四个字的。

 分类:

历史成语(毛遂自荐完璧归赵)寓言成语(守株待兔愚公移山)

 名言名句(学而不厌殚精竭虑)口头用语(七手八脚欢天喜地)

 流行语(自力更生舍己救人百花齐放)

 ㈤歇后语定义:

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指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

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省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

 分类:

谐音 双关

 ㈥简缩词语定义:

简缩比较长的专有名词或一般的词组,概括大意。

 北大(北京大学)环保(环境保护)三包(包修包退包换)

 第三节语汇的构造形式

 1、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最小”是从音和义结合的角度来看的。

 2、汉语语素的特点:

一字一音、单音成义。

 备注:

写法和读音都相同,并且只有一个意义的语言形式是一个语素。

 3、语素的分类(类别系统):

(P109)

 1)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2)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不自由语素)

 3)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4)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

 备注:

(一)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① 成词语素指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形成为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

(如:

AB类)

 ② ②不成词语素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

(如CD类)

 

(二)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①自由语素指某种语素既可以单独形成词,有时又可以单独?

隼础#ㄈ鏏类)

 ②黏着语素(不自由语素)指永远不能单独?

隼矗静荒苄纬纱省#ㄈ鏐CD类)

 (三)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①定位语素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或者总前置,或者总后置(BD类)   

 ②不定位语素:

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它们既可能前置,也可能后置(AC类)

 (四)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

 ①实义语素:

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

(AC类)

 ②虚义语素:

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当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更大单位时,才能使词或更大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

(BD类)

 4、汉语语素的交叉分类:

A类语素形式(“书、走、好”):

成词、自由、不定位和实义语素。

 B类语素形式(“被、了、吗”):

成语、黏着、定位和虚义语素。

 C类语素形式(“企、民、机”):

不成词、黏着、不定位和实义语素。

 D类语素形式(“-儿、-子、-头”):

不成语、黏着、定位和虚义语素。

 5、外语的语素分类:

 1)成词语素

 2)不成词语素

 备注:

 

(一) 词语素分类:

 ① 虚词语素:

towithby

 ②词根语素:

head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