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6477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6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docx

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第九章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

学习指导:

1.了解班主任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2.明确少先队的性质、任务、组织机构和教育任务;

3.把握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职责和基本任务;

4.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原则、内容和类型;

5.使学生初步具有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和制定中队工作计划,进行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和开展中队教育活动的能力。

6.掌握少先队组织的性质、任务;

7.了解少先队的历史及组织机构;

8.探究少先队教育活动的形式及新时期少先队辅导员应具备的素质。

第一节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概述

班队工作我国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是通过班队工作来落实下去的,它是对青少年施加教育影响的重要的组织形式。

做好班队工作,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整个教育教学工作,影响着学生的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影响着国家培养人的教育目标能否完成。

因此,我们要了解班队工作的基本原理,掌握班队工作的基本方法,科学有效地领导好班队工作,来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一、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一)班级工作和少先队工作的意义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组织,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

学校关于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教学工作和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都是通过班级来开展进行的。

并通过各科教师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的班级教育管理工作将其落实到每名学生身上。

使学生受到德、智、体、美、劳等全面的身心教育影响,使他们发生预期的变化。

因而,班级工作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各方面的工作质量。

因此,做好班级工作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

少先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在我国少年儿童教育体系中,少先队组织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的教育作用。

在少先队的一整套特殊组织形式中,充满了鲜明的政治内容和共产主义教育意义。

如星星火炬的队旗,表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少先队员要从小热爱党、跟党走,红领巾代表红旗的一角,是由烈士的鲜血染成等等。

少先队还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创造性活动,生动、具体地引导和帮助少先队员学习共产主义理想。

将共产主义理想的种子播洒在每名少先队员的心中。

因此,少先队的工作关系到共产主义理想在我们的少年儿童中的传播和发展,关系到我们祖国的未来。

因此,班队工作对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身心健康成长,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班队工作的理念

做任何工作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做好班队工作,必须确立以下理念:

1.承认学生主体性观点

学生主体观就是要承认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以学生为主体就是指在教育教学上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和自尊心,承认每名学生都有个性发展和本身潜能发挥的自由。

在教育教学中应充分尊重每名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权利。

鼓励学生自尊、自强、自信、自立,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鼓励学生独立探索、独立进行学习与活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在各种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自主权利,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从主体观角度看,班队工作是学生自己的事,他们才是主人,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安排和教育。

教师不能主导学生的思想,代替其思考,而要给学生自由选择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事情,引导他们自己处理活动中的矛盾,并在其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沟通,解决问题等。

如制定班队目标、游戏规则、活动方案等。

在活动中教育自己、锻炼自己,为学生未来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班队工作者还应合乎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在开展班级活动与少先队活动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学做活动的小主人。

2.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

提高认识与实际锻炼相结合就是要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内化、升华为道德信念和道德理想,并将其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班队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知行统一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教育,讲清道理,明确是非观念和荣辱观念,杜绝道德知识的灌输教育。

班队工作者还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学生进行实际锻炼,督促学生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反复练习,反复训练,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

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进行一些的道德行为训练。

杜绝道德行为的机械训练。

道德教育即不是单纯的说教,也不是单纯的行为训练,而是知行统一,找到知行最佳的结合点。

使提高认识与行为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知行并重、言行合一、知行统一。

班队工作者自身要以身作则,说到做到。

小学生最相信教师的话,也最善于模仿教师的行为。

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

只有教师以身作则,才能使教师的言教发挥更大的作用。

3.认识到学生是可持续发展的人

可持续发展观就是指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

世界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同样人也是可持续发展的。

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要认识到学生是在不断发展的个体,无论是知识、身体和心理,都是持续不断连续发展的。

所以教育工作者要重视发展的过程,不能仅重视结果。

同时,对学生的教育还要为他们今后的发展考虑,使之有发展的空间。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对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应积极引导,向儿童发展的方向前进;小学生是能够不断发展的,不能以一时一事定终身,要看到发展的未来;要按身心发展规律实施教育,不揠苗助长,也不超前发展;要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必须注重能力的培养。

教育要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

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发掘潜能潜力,适应时代需要,适应未来发展,从而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

4.树立全局、全面观点

全局、全面观是指班队工作要从社会的要求、学校工作的全局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全局、全面观要求班队工作者照顾到每一名学生,关心每一名学生,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更不能忽视中等生。

要使每一名学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关怀和帮助,在不同程度上得到发展。

不仅要关心全体学生,同时更要关心个别学生,不仅要从社会和学校全局、全面需要出发,也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个体需要。

不仅要看到学生现在的发展,也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全局、全面观要求班队工作者创造各种条件来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

德、智、体、美、劳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德是发展的方向,智是知识积累,体是生理基础,美是生活情趣,劳是生计必需。

因此,我们说,德、智、体、美、劳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偏重、忽视任何一方面,都会给全面发展教育带来严重的不利的影响。

全面发展绝不是用一个标准的尺度去要求和培养全体学生,而是为学生个性自由、全面地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性。

让学生自由、自主、愉悦地发展。

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

(一)班队与班队管理者

1.班级、少先队

班级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为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的共同目标,按照学生的年龄阶段和知识水平组织起来的固定人数学生的正式群体。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最基层组织。

班级是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具有行政性、统一性、独立性、组织性。

行政性是指班级是学校进行教学及管理的最基层行政组织,班级的组成是按照一定编班原则和规定划分的,班级成员与班级同时存在,班级不变,则班级成员也基本不变。

学生不能自主选择,成员构成具有偶然性、随机性;统一性是指无论平行班级间还是成员间都存在各种差异,但总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及要求是统一的。

班级成员年龄大体相同、文化程度和身心发展水平大致相同,处在相同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是一致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学习;独立性是指班级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和学生的基层组织,绝大多数的教育活动是独立开展的,班级有独立开展各种活动的权利;组织性是指班级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领导核心。

班级有凝聚力、有组织,成员之间相互竞争、又相互帮助,共同发展。

班级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培养班集体的基础条件。

班级也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主要场所,既是学生成长的基地,更是学生心理上的“家”。

少先队(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少先队团结教育少年儿童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是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少先队活动。

少先队的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

少先队是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的对象,因此,少先队辅导员要开展多种多样的自主教育活动,焕发出少先队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少先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的亲密朋友和指导者,是做好少先队工作的主要力量。

辅导员要以自己的出色工作体现对党和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小学班级具有双重性质,既是教育教学的基层组织,也是少先队的基础组织。

2.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

班主任是受学校委托,按照学校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全面负责和主持一个教学班各项具体工作的教师。

是学校中的一种特殊管理角色,对学校中的基层教育组织——班级发挥管理的职能。

班主任这种角色除具有一般教师的职能外,也有自己的特殊性;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同时还是教育者,是发展中的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

在小学,班极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

在校长、教务主任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的教育要求和班级教育目标,充分利用和协调班级内外教育力量,对班级进行管理工作。

因此,班主任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少先队辅导员是由共青团选派优秀团员或由学校聘请思想进步、作风正派、热爱少年儿童的优秀教师或各行各业的先进模范人物担任。

包括校内大、中、小队辅导员及校外辅导员。

少先队中队辅导员在小学就是班主任,对少先队中队工作具有指导作用。

小学班主任有着双重管理者角色:

既是班主任,又兼任少先队中队辅导员。

构成两种不同的角色关系,即师生关系、朋友关系。

因此,中队辅导员应交替担任好这两种角色,既当好学生的良师,又要做好队员的益友。

(二)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关系

小学班级是一个班队合一的或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在小学的班级里存在两个平行的组织——班级行政组织和少先队组织,因为班级组织和少先队组织是同样的成员组成的,所以小学班级实际上是一个班队合一的组织,或者说它是具有双重性质的组织。

同一群人两个组织,但两个组织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

1.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区别

(1)具体工作目标不同:

班队工作在培养目标上是一致的,但是具体的教育工作目标有所不同。

班级作为一个少年儿童的学习组织,是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主要是为把小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公民服务;它侧重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儿童能力和身心的和谐统一发展;少先队组织是学习共产主义思想的学校,侧重于品德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集体主义人生观的教育。

从少先队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践出发,用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儿童,体现社会主义方向,使他们树立崇高理想。

要把少年儿童培养成为有着高尚品德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2)工作内容、重点不同:

班级和少先队虽同属一个社会群体,但它们是两个不同的组织,两者的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是有差异的。

班级工作是以教学工作和日常管理为主要工作内容,重点是学习和行为养成教育;而少先队工作则主要是对少年儿童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学习先烈精神、热爱少先队自己的组织,重点是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学习做自己的主人。

(3)工作方法不同:

班级教育工作教师往往采用的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的教育方法;而少先队工作则是更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进行自主性自我教育的方法,自主性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线,少先队在活动中让少先队员学习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发挥主动性,充分尊重队员在活动中的地位,让少年儿童做自己的主人,使队员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体。

(4)工作方式不同:

班级教育主要是通过班会、早检、和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为主要的教育形式,来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具备未来社会的生存能力。

而少先队则是通过适合少年儿童特点的丰富多彩有教育意义的各种实践的活动为主要的教育形式,少先队活动是少先队的生命,在活动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锻炼自己,在实践活动中求真知、长才干。

(5)领导和制度体系不同。

从正式组织的制度体系上来说,制约少先队组织的最根本、最有力的章程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而制约班级组织的最基本、最有力的规范便是《小学生守则》以及各班级具体制定的班规班约。

2.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的联系

(1)教育目的、任务一致:

班级与少先队工作的教育目的、任务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促进少年儿童的个性全面发展,将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也是班级和少先队工作的出发点的归宿。

少先队和学校的目的、任务是一致的,只是各有侧重。

(2)教育对象相同:

两个组织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班级与少先队组织工作的对象都是小学生。

对少先队员的教育同时也是对小学生的教育。

小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在人的一生中起奠基作用的时期。

这一时期有着与其它时期不同的特点和规律。

班队工作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规律来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教育者相同:

在小学,班主任一般兼任着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的工作。

因此,要处理好这双重身份的关系。

在教育工作中,只是侧重点有所不同,所以要求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少先队组织在班级中的核心地位和教育助手作用,尊重少先队的独立性;做为辅导员则要创设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配合班级的各项工作;社会对他们教师素质的要求是一致的,都要求他们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备崇高的师德、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4)教育内容有共同点:

班级和少先队都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层单位,尽管教育目标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教育的内容具有共同点。

都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有劳动、有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社会常识教育,逐步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

(5)教育途径一致:

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是班级和少先队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途径。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要求只有通过有形的、具体的、丰富的、活动的形式进行教育,才能真正为儿童所接受。

正是这样,将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化为生动活泼的活动,是班级和少先队教育成功的重要原因。

实践表明:

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可以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渴求新知识和学习社会的欲望。

活动在儿童天真的幻想、憧憬和现实生活之间架起桥梁。

它能给少年儿童带来欢乐,带来满足,甚至使他们终身难忘,对他们的未来志向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班级工作与少先队工作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相辅相成,各有侧重,不可分割。

第二节班主任工作

一、班主任工作概述

班主任是班级发展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

由于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同,班级的管理人员的配置也就不尽相同。

班级授课制的出现也促使班主任的产生。

在我国,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

是班级的组织者、管理者、教育者,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的骨干力量,也是沟通社会、家庭的桥梁,是社会文明的促进者,也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一)班主任角色的产生

班主任作为一种教育角色出现在教育制度上是与班级授课制的创立密切联系的,是随着班级授课制的出现而产生和设置的一种工作岗位的称谓。

从实行班级授课制以来,许多国家实行了这一制度。

但不是所有采取班级教学的国家都设置班主任,只是一部分国家的做法,如中国、俄罗斯、日本等。

1904年清政府公布《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

"小学各年级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这就是我国班主任工作的开始。

1932年国民党统治时期,在中学开始规定设立级任制。

1938年又改为导师制,把负责班级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称为级任导师。

这一角色相当于班主任。

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老解放区,小学、中学、师范学校和抗日军政大学都设有班主任。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学习当时前苏联经验,在全国中小学中一律设置了班主任。

1952年《中学暂行规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班主任制的初步确立。

中间经过58年、63年、88年的修改完善补充,指导着我国的德育和班主任工作。

到2009年教育部8月又重新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标志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教育班主任的制度的确立。

(二)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2009年8月17日教育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教基一[2009]12号)文件,文件中阐述

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做班主任和授课一样都是中小学的主业,班主任队伍建设与任课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

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在小学,班级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校中学生集体的基层组织。

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

班主任除具有一般教师的职能以外,就班级工作而言,还具有许多特殊的责任和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培育者

将学生编成一个班级,只能算是一个学生群体。

要把一个班有几十名来自不同家庭的学生,在思想、品德、智力、兴趣和性格等方面有着各自不同特点的学生群体,组织起来转化形成班集体,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出发点,也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之一。

要将学生群体转化为学生集体,这需要班主任的大量耐心细致的工作。

班主任要了解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让学生接受他,就要与学生朝夕相处,心理相融,这样,才能将学校的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打基础的时期,他们知识经验少,自理能力差,各方面都很很幼稚,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指导他们。

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培育者,将促进学生从学生群体心理向班集体心理转化。

把学校的要求精心地转化为班级活动的具体目标,并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进行直接的教育和引导、细致而具体的帮助和培养,通过教育教学及各种活动组织培养班集体。

因此,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

班集体的形成,凝聚着班主任的大量心血和辛勤的劳动。

2.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是学生健康的引路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这是班主任的教育职能的具体表现。

班主任做为教育者,本身既是教育的因素,同时也是教育的特殊手段。

班主任是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结合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品德。

班主任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引路人,小学生年龄小,他们的内心世界天真纯洁、心理脆弱、正是长身体之时,这都要求班主任对他们身体和心理加以爱护,使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又要用自己的良好的师德风貌、品德修养、心血、才智,通过言传身教作用于全班学生,用人格力量影响着全班学生。

班主任是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健康个性的培养者,是学生人格的榜样、道德行为的示范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导师,是影响学生整个人生命运的人。

实践证明:

优秀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长期的,不仅影响学生的现在,也影响着学生的未来,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

3.班主任是班集体的领导者、管理者

班主任是一个班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班级全面的领导和管理。

既管学生学习,又管学生生活;既管个别学生的行为,又管整个班级的班风的形成;既管校内的生活、学习,又管校外学生的交往活动等等。

班集体是由学生组成的,而学生能否发挥潜能,能否勤奋地学习、积极地活动,则取决于学生自身。

一个班集体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种想法,再加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家庭环境、成长经历,所以各自的心理状态也不同、想法也有所不同、行为表现也不同。

而一个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要使诸多不同都整齐化、系统化,让一群人愿意跟随他的思想意志向同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

而这个领导者就是班主任。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他主管着班级学生的思想、行为、学习、生活、活动等。

他与班级学生的交往最广泛、最频繁、最密切。

班主任领导能力的强弱,决定一个班集体的凝集力,班风的养成,对外的表现力。

决定能否调动每个班级成员的积极性,教师的权威力的发挥水平等。

4.班主任是学校和班集体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和骨干力量

班主任是学校领导与班级教育工作相互联系的纽带,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班主任不但自己要全面正确的领会学校的意图,坚决贯彻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而且还要把学校的意图和计划变成班级各方面教育活动的指导思想和行为依据,从而实现教育的统一性。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

小学的领导,要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小学培养目标制定本校的工作计划,而计划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主要是要通过班主任的具体工作才能对小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

班主任了解掌握学校的方针、教育要求,并加以贯彻、执行;同时对所属班级学生的共性、个性十分熟悉。

班主任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主观能动性,富有创造力,在熟悉学校与学生双方情况的基本条件下,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将班级组建成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班集体,对整个学校的教育管理质量和学校的精神面貌都有所影响。

因此,说班主任是学校和班集体进行教育工作的有力助手的骨干力量。

5.班主任是班级的各方面教育因素的组织协调者

班级学生的教育工作是由多方面教育因素构成的教育整体,但要充分发挥这些教育因素的作用,提高教育的功效,就必须组织协调好这些教育因素,而这组织协调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来完成。

在学校里,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是班主任的工作,而且也是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

同时班主任还要与任本班课的教师集体、学生家长和社区的密切配合。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方面教育因素的作用,就需要班主任的组织协调。

一方面,团结本班科任教师目标一致地共同做好教育学生的工作;另一方面,要与家庭和社区取得密切联系,争取和支持配合。

班主任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沟通学校与社会、家长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学生的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是构成班级教育的基础。

如果这种教育是正确的,就为班级工作顺利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反之,就会给班级工作带来不好的影响,甚至抵消学校教育的作用,出现“5+2≤0”的现象。

因此,促使各方面教育因素保持一致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

总之,班级教育工作是由各方面教育因素有机构成的。

班主任只有把各方面教育因素协调起来;使其相互联系、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做好班级的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活泼的发展。

二、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一)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

学生时期是人生打基础的重要时期。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这一时期,不仅要学知识、长身体,而且要逐步培养正确的理想和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良好的品德,掌握未来生活的技能。

为此,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对全班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具体来说2009年8月17日教育印发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有明确规定了班主任新时期的职责与任务:

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

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

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