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752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5.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扎实的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应用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一)知识目标

   掌握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文化基础等基本知识;掌握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基本理论与应用知识。

(二)能力目标

初步掌握一门外语和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能力,取得电工(中级)资格证书、计算机维护维修中级证书、计算机一级(以上)证书及英语三级(以上)证书和普通话二级乙等证书。

在具备基本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三)素质目标

1、政治素质: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2、文化素质:

具备一定的人文科学素养、语言文学艺术素养。

3、身心素质:

具有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心理,能够和人友好相处。

4、职业素质:

具有敬业爱岗、踏实肯干、谦虚好学、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知识能力要求表

 

知识结构

基础理论知识

主要支撑课程: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线性代数、概论与数据统计、电路基础

专业理论知识

主要支撑课程:

信号与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

技能基础知识

主要支撑课程:

计算机文化基础、实用英语、就业指导、工程制图基础

技能专业知识

主要支撑课程: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微波与天线技术、微机控制技术、数字电视技术、信息安全技术

 

能力结构

学习能力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

具有跟随时代步伐,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培养方式或途经:

开展选修课,通过相应的自学和培训,规定学生取得相应证书等。

专业能力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

具有学习电子、信息等领域的电子设备与系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的相关理论和方法。

培养方式或途经:

课堂教学,毕业设计,参加职业技能培训考试,顶岗实习等。

沟通能力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

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翻译与查阅外文专业资料,具有计算机操作、简单软件应用及借助网络获取所需信息的能力。

培养方式或途经:

外语口语的开展,举办演讲比赛,举办各种社团活动等。

创新能力

应具备的学习能力:

掌握电子作息工程技术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或途经:

毕业设计,参加各种竞赛,激发兴趣。

 

素质结构

政治素质

主要支撑的课程:

形势与政策,军训与国防教育,毛、邓、三概论

培养方式、途经:

理论教学,技能培训,举办各种讲座等。

人文素质

主要支撑的课程:

思修与法基

培养方式、途经:

理论教学,举办社团活动等。

专业素质

主要支撑的课程:

信号与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微波与天线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控制技术、信息理论与编码、数字信号处理、数字电视技术

培养方式、途经:

课堂教学,实训实习等。

职业素质

主要支撑的课程:

就业指导课、职业技能培训考试、毕业实习、顶岗实习

培养方式、途经:

职业技能培训,毕业设计,顶岗实习

身心素质

主要支撑的课程:

体育,军训等。

培养方式、途经:

课堂训练,举办社团活动,开展讲座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制

高中毕业生,学制三年。

四、课程体系简介

(一)公共基础课

01毛、邓、三概论

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真正完整、系统、深入地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投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想和信念。

02思修与法基

主要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03形势与政策

主要突出了三个部分的内容:

一是形势与政策的基本理论;二是国内外重大形势与政策;三是学生所学专业、行业、地区及就业形势与政策。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既有“育才”功能,又有“育人”功能。

04实用英语

高职实用英语课程贯彻以应用为目的,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方针,在加强学生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能进行英语日常生活、工作会话,处理一般涉外业务信函。

课程主要内容以热门话题为中心,均由听说、阅读、语法、翻译、写作、巩固和提高六个部分组成。

05体育

主要内容为篮球、足球、武术、健美操、排球、羽毛球等,通过体育课的训练,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情操,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06计算机文化基础

本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组装与维护,文字录入,操作系统WindowsXP,办公软件Word2003、Excel2003、PowerPoint2003,多媒体技术与常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及操作应用。

07高等数学、复变函数

主要内容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促进大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08线性代数、概率与数据统计

主要内容包括行列式、矩阵、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与特征向量和二次型。

线性代数和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和广泛的应用性,它的理论和方法已成为科学研究及处理各领域工程技术问题的有力工具。

09专业导论

主要内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前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所含主要课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专业导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0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是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现阶段地区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找到自己的落脚点,定位自己的奋斗目标。

通过就业指导课的学习,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

(二)专业基础课

01电路基础

主要内容有电路的基本知识、直流电阻电路、磁场及其与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电容器及线性电路的过渡过程、正弦交流电及其电路、三相交流电路、信号与系统概述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基础技能。

02模拟电子技术

全书由半导体二级管、半导体三级管、放大电路基础、负反馈放大电路与基本运算电路、线性集成电路的应用、集成模拟乘法器及应用、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源等八章和附录组成。

本书以应用为目的,用工程观点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加强基本概念的叙述,提高实用性;加强理论与工程应用的结合。

03数字电子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逻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时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

04C语言程序设计

主要内容有C语言的基本知识及程序设计结构;数组和函数的概念;C语言的预编译处理及应用;结构体、共同体、位运算及文件的相关内容;综合所学知识,进行一个实用的项目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C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

05高频电子电路

高频电子线路是模拟电子线路的一部分,是无线电技术类各专业的一门主要基础课,是从事无线电工作的工程人员必备的基础理论。

它的任务是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常见电子器件和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与主要参数,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电路的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能根据学习目的要求,独立地组织实施实训,会处理实训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能正确地写出实训报告;掌握实训的规范化操作,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作风。

06工程制图基础

主要内容有制图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轴测投影,机件的各种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制图和读图的基本能力,为后续课及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必要的基础。

07AutoCAD

主要内容包括AutoCAD2010基础,绘图基础知识,绘图二维图形,绘制与编辑复杂图形,对象的选择和编辑,文字、表格的创建与编辑,尺寸标注,块、外部参照和AutoCAD设计中心,绘制三维图形,绘制和编辑三维实体,图形的输入输出与Intetnet功能,AutoCAD绘图综合实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AutoCAD2010的主要功能,提高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

08Protel

主要内容为:

中文Protel2002原理设计环境、原理图设计工具、原理图设计方法,中文Protel2002电路板(PCB)设计环境、布局和布线知识和技巧。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电路原理图绘制、电路仿真和印制电路板设计的方法及基本操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应用软件的能力。

09彩电原理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电视传送图像原理、全电视信号组成及发送、彩色电视编码与解码原理、高频调谐器、中频通道和伴音通道、PAL解码器、行同步和场同步扫描电路、彩色显像管的结构及其附属电路、电视机电源和系统控制电路、整机电路分析以及数字电视原理和平板电视。

其中,数字电视原理介绍了数字电视概念、视频编码及数字电视机的组成原理,反映了当前电视技术发展的方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技能,提高岗位就业能力。

10电磁场与电磁波

课程内容主要有矢量分析和场论,电磁场的物理量及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静电场与恒定电场,各向同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各向异性媒质中的均匀平面波,导行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宏观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三)专业核心课

01信号与系统

内容包括信号与系统概述、连续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连续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及离散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识别和信息重现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相关方面的基础知识。

02计算机网络技术

内容包括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数据通信基础、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计算机网络互连及设备、网络操作系统、局域网技术基础Internet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安全与管理等。

通过该门课程主要内容的学习,学生能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同时,掌握常用网络的组建与配置方法、互联网络服务管理和维护等网络技能,了解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应用。

03微波与天线技术

主要内容:

电磁场、微波技术与天线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技术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微波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深入学习和实际运用打好基础。

04微机原理及应用

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8086微处理器与汇编语言、80X86微处理器结构、存储器结构、微机中断系统和DMA控制方式、微机接口及其应用、单片微处理机、A/D和D/A转换器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微机原理并初步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05微机控制技术 

《微机控制技术》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各种应用技术。

主要内容包括:

计算机控制系统概述;微机控制系统中的输入/输出通道接口技术;人机交互接口技术;常用控制程序的设计方法;微机控制系统的数据处理;数字PID控制;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组态控制软件;微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微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在工业控制中的各种应用技术。

06信息理论与编码

主要内容为信源熵,信道容量,信息率,失真函数,信源编码,信道编码,保密信息理论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信息理论有一个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了解,掌握信息论的基本概念和信息论方法,为从事信息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07数字信号处理

本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时域离散信号和系统基础、Z变换、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自适应滤波、数字信号处理的软件实现和硬件实现、数字信号处理实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

08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教材着重讲述电子测量领域的基础性测量技术,包括电压、频率、时间、相位、元件参数、频率特性、噪声及数字逻辑等基本参量的测试原理、方法以及常用测试仪器,同时也介绍该领域的最新发展技术,包括虚拟仪器、网络仪器和远程测控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知道测量的测试评价内容。

(四)实验实训课

01军训与国防教育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树立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观念,培养艰苦奋斗、吃苦耐劳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合格的后备兵员和预备役军官、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好基础。

02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本课程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部分,介绍了常用仪器的使用,常用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选择;第二部分为实验与实训部分,介绍了各类模拟电路的实验与实训;第三部分介绍了PSPICE软件对电子电路进行分析与设计的新方法。

本课程针对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在加强学生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

03数字电子技术

本课程主要内容逻包括辑代数基础、逻辑门电路、组合逻辑电路、集成触发器、吋序逻辑电路、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数模和模数转换器、半导体存储器、可编程逻辑器件,有配合教学使用的技能训练及分析排除故障的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排除故障的能力。

04高频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动脑动手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巩固和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和试验技能。

05就业指导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当前形势下的毕业生就业状况和相

关就业政策,熟悉不同类型、性质企业的用人观,掌握基本的求职、面试的内容、方法和技巧,培育基本的职业道德意识,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06职业技能培训考试

主要包括“电工”、“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电子类)”、“NC认证助理程控交换工程师”、“NC认证助理传输工程师”等。

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试,学生获得了通信技术的行业资格证书,实现了学习与就业的零过渡,增加就业机会。

07毕业实习(电子设计)

毕业设计是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采用的一种总结性的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毕业设计,能使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种理论知识和技能,进行全面、系统、严格的技术及基本能力的练习

08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就是安排高职生离校走入生产一线,进行劳动锻炼。

通过顶岗实习,有利于对高职高专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方面的强化训练,使高职生提前了解社会,增强岗位意识和岗位责任感,最大限度提高其综合素养。

五、成绩考核

理论课在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或考核。

一门课两个以上学期完成的,每学期按一门课程进行考试或考查。

考试或考查按百分制记分,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含60分)为及格。

根据实训课程标准,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评定技能成绩,技能考核与校外实训教学接续单位共同组织考核,技能考核方式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

考核途径包括学生自评、实际操作、笔试、答辩、实习报告、调查报告、总结、项目设计等。

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合格的可获得证书。

如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和专业资格从业证书等。

六、教学计划安排表

2010年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课程类型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时间分配

考试

方法

各学期计划学时

考试

考查

 

公共基础课

01

概论

54

54

4/14

02

基础

48

48

3/16

03

形势与政策

16

16

1/168

04

实用英语(Ⅰ-Ⅳ)

280

240

40

4/16

4/18

4/18

4/18

05

体育

68

12

54

2/16

2/18

06

计算机文化基础

64

46

18

4/16

07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

150

150

6/16

3/18

08

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

68

68

2/16

2/18

09

专业导论

15

15

3/5

10

就业指导

24

20

4

2/12

小计

787

675

112

专业基础课

01

电路基础

80

70

10

5/16

02

模拟电子技术

70

70

4/15

03

数字电子技术

70

70

4/15

04

C语言程序设计

72

36

36

4/18

05

高频电子电路

75

67

8

5/15

06

工程制图基础

54

27

27

3/18

07

AutoCAD

36

18

18

3/12

08

Protel

42

30

12

3/14

09

彩电原理

70

62

8

5/14

10

电磁场与电磁波

72

64

8

4/18

小计

641

514

127

专业课

01

信号与系统

72

60

12

4/18

02

计算机网络技术

72

58

14

4/18

03

微波与天线技术

70

62

8

5/14

04

微机原理及应用

54

44

10

3/18

05

微机控制技术

72

54

18

4/18

06

信息理论与编码

72

56

16

4/18

07

数字信号处理

54

36

18

4/147

08电子

电子测量技术基础

48

40

8

3/16

小计

514

410

104

专业课

序号

课程名称

授课时间分配

考试

方法

各学期计划学时

考试

考查

选修课

01

数字图象处理

42

26

16

3/14

02

数字电视技术

42

226

16

3/14

03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42

26

16

3/14

04

信息安全技术

42

26

16

3/1444

小计

84

实践环节

01

军训与国防教育

66

36

30

02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

8

8

4/2

03

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8

8

4/2

04

高频电子电路课程设计

12

2

10

4/3

05

就业指导课

18

18

2次

06

职业技能培训考试

150

50

100

07

毕业实习(电子设计)

140

140

2周

08

顶岗实习

630

630

24周

小计

1032

56

68

908

合计

04

周学时

22

22

19

22

20

05

总学时

3058

七、毕业标准

(一)毕业合格标准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成绩合格;

(2)思想道德表现合格;

(3)取得两个以上职业技能证书

(二)优秀毕业生标准

(1)修完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专业核心课程的单科成绩不低于75分或良好以上,非专业核心课程无补考;

(2)思想道德表现良好以上;

(3)取得专业从业资格证书或三个以上的职业技能证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