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6875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docx

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检测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

“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

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戊戌变法的开展B.社会制度的变革

C.辛亥革命的胜利D.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 D

解析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思想一直不断传入,对中国的社会风俗习惯有一定的影响,故D项正确。

2.(xx·天门高二期末)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被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A.辫子问题是革命的核心任务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政治变革决定民众习俗变化

D.民众观念的进一步解放

答案 D

解析 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说明了民众观念的进一步解放,故D项正确。

3.(xx·金华十校调研)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政法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

A.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到普及

B.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

D.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

答案 D

解析 女校学生逐渐接受教育,表明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故D项正确。

4.(xx·杭州期末)《城南旧事》描绘了20世纪20年代北京城的社会风貌,曾被评选为《亚洲周刊》“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

下列情景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的是(  )

A.主人公去教堂参加新式婚礼

B.穿着列宁装是一种时尚

C.报纸上出现九一八事变的消息

D.搭乘地铁出行成为现实

答案 A

解析 穿列宁装成为一种时尚是在20世纪50年代,故B项错误;九一八事变是在1931年9月18日,故C项错误;搭乘地铁出行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故D项错误。

5.(xx·扬州期末)1907年10月13日,天津塘沽的张小田与北京慕贞女子书院的贾玉莲,在天津海大道美以美会微斯教堂,由陈牧师主持举行文明婚礼。

报载:

“中西往贺者甚众。

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形热闹。

礼毕,新夫妇乘双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

”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

A.传统婚俗已遭废除

B.年轻人崇尚西式婚礼

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

D.政府倡导婚姻自主

答案 B

解析 根据描述了1907年的一场婚礼的过程,可知采用的是新式婚礼的形式,说明西方的婚俗对中国有影响,但不能以此说明传统婚俗已被废除,故A项错误;通过这件事情可以得出年轻人对西式婚俗的认同,故B项正确;1907年辛亥革命尚未发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此次婚姻与政府有关联,故D项错误。

6.(xx·嘉兴期末)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换去娘娘的小脚鞋。

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

A.鸦片战争时期B.中华民国初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 B

解析 这一社会现象是废除缠足。

鸦片战争时期还未废除缠足,故A项错误;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等活动,故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已经废除缠足,不是“最早出现”,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时期妇女缠足早已经废除,故D项错误。

7.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2年近代中国最早的航运企业诞生。

这些交通事业的进步主要由于(  )

A.民主科学思想的传播

B.洋务运动的推动

C.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收回路权运动的开展

答案 B

解析 洋务运动创办的民用企业,如轮船招商局,推动近代中国航运业的发展,故B项正确。

8.历史照片记录着历史发展的脚步,是再认、再现历史的宝贵资料。

下图所示是上海“从杨树浦到外滩的3路电车”的照片,对照片反映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有(  )

①上海已出现了城市公共交通 ②上海的电车极有可能是引自西方国家 ③该照片的拍摄不会早于20世纪初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材料信息表明,这个时期上海出现了公共交通;中国工业发展落后,电车很有可能引自外国;中国最早的电车出现于1906年的天津,故①②③都正确。

9.1874年《申报》刊文称赞我国当时出现的一种新事物,曰:

“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度重洋。

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

”这一“新事物”是指(  )

A.铁路B.电报

C.电话D.电影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一线长”“音信飞传”,通过一线传递音信,故A项错误;电报与材料内容相符,故B项正确。

10.(xx·盐城期末)下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

19世纪40~90年代

19世纪90年代

20世纪初期

代表刊物

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

维新派《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

《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

A.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

B.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业主导地位

C.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体现社会变革要求

D.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推动国人思想解放

答案 B

11.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

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

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

花未飘零水常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

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

这说明(  )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答案 C

解析 “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电子邮件,可以解忧。

可视电话人相看”可见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故C项正确。

12.电影《搜索》反映了网络时代的“人肉”技术,通常是娱乐大众的利器,但很不幸,它也可能成为一种杀人工具。

这表明(  )

①网络具有传递信息迅捷的特点 ②网络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③网络已成为替代法律和行政手段的社会伦理道德防护墙 ④网络自由的滥用等带来了一些弊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据所学可知互联网具有负面影响,排除含③的选项。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代王朝都以“会典”“律例”“典章”或“车服制”“舆服制”“丧服制”等各种条文颁布律令,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对服装的质料、色彩、花纹和款式都有详尽的规定,不遗琐细地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违者要以僭礼逾制处以重罚。

——刘志琴《服饰变迁——非文本的社会思潮史》

材料二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

——节选自康有为1898年递呈光绪皇帝的《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三 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以下是一组图片材料。

图一 清代的长袍马褂  图二 西装和中山装

图三 “文化大革命”   图四 当代绚丽多彩

时期的衣着        的服饰

(1)材料一中有关服饰的严格规定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什么主要特征?

(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述康有为的思想主张,并简要归纳其理由。

(10分)

(3)在材料三中,从图一到图二,从图三到图四,反映出中国民众服饰变化的什么主要趋势?

(6分)

答案 

(1)严格的等级制度。

(2)思想主张:

主张易服。

理由:

适应国际交往的需要;适应学习西方工业文明的需要。

(3)趋势:

由传统走向现代;由朴素单调走向丰富多彩。

解析 第

(1)问,由材料一中“规范和管理各阶层的穿衣戴帽”“区分君臣士庶服装的差别”即可回答;第

(2)问,由材料二中的“衣服独异……邦交不结”“中国宽衣博带……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可看出康有为的主张及原因;第(3)问,从款式、颜色等角度回答变化趋势。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民报之产生,当以同治十二年(1873年)在汉口出版之《昭文新报》为最早。

此为同治十三年在上海出版之《汇报》,在香港出版之《循环日报》,光绪二年上海出版之《新报》,及光绪十二年在广州出版之《广报》;斯四者皆当时深悉外情者之所为,惜国人尚不知阅报为何事,未为社会所见重耳。

迨光绪二十一年,时适中日战后,国人敌忾之心颇盛,强学会之《中外纪闻》与《强学报》,先后刊行于京沪,执笔者皆魁儒硕士,声光炳然。

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

后此《时务报》与《时务日报》等接踵而起,一时报纸,兴也勃焉。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材料二 若夫新闻事实之报道,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凡全球文明国报馆所应尽之义务,不敢不勉,此则同人以言报国之微志也。

——梁启超《时报》发刊词

材料三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办《民报》。

孙中山后来在《中国之革命》一文中评价说:

“《民报》成立,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革命主义,如日中天。

”——陈玉申《晚清报业史》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负隅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京陷帝崩’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龙、李遂卑辞乞降。

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

——摘自冯自由《革命逸史》

(1)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中后期我国报刊发展的特点。

(8分)

(2)据材料二,归纳梁启超认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有哪些?

(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报刊对辛亥革命所起的作用。

(6分)

答案 

(1)特点:

国人自办报刊主要集中在通商口岸和大城市;中国人自办的报刊盛行于维新变法时期;有识之士办报的目的是救亡图存;报刊的创办对中国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①传递国内外信息;②传播知识,开启民智;③立言议政,引导舆论。

(3)提供与维新派(保皇派)展开论战的阵地;宣传民主共和(民主革命)的思想和观念;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

解析 第

(1)问,依据材料一中的文字“汉口”“上海”“广州”“时适中日战后,我国人民发表政论,盖自此始后”可以直接得出特点。

(2)问,依据材料中“世界舆论之趋向,内地国情之调查”“政艺学理之发明,言论思想之介绍”“茶余酒后之资料”等信息可以直接得出“报馆所应尽之义务”。

第(3)问,从材料中“一方为同盟会之喉舌,以宣传正义;一方则力辟当时保皇党劝告开明专制、要求立宪之谬说”“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等关键语句和所学知识可以得出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作用。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5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检测新人教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时尚女性的图画,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国时期在风俗文化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人们的生活已经完全西化

B.大部分国人已采用西方生活方式

C.中西文化习俗共存共容

D.国人固守自己的传统社会习俗

解析 从图片的穿着看,是改良后的旗袍,反映了中西结合的特点。

答案 C

2.近日,一本距今80多年前的青年男女的“情书大全”——《求婚尺牍》吸引了众多网友眼球“一不尚貌美,但需端正清白;二需先经几度口头谈话,半年或一年,以朋友资格相处,然后方可订婚;三有知识而无旧式闺秀恶习,且非自命不凡,专尚新时者;态度温和,身体健康;四有牺牲及服务社会之精神。

”这反映了当时(  )

A.传统婚俗受到挑战B.择偶必须借助传媒

C.新式婚姻蔚然成风D.女性实现婚姻自主

解析 从《求婚尺牍》的内容来看,可以看出婚姻观念变了,要求婚姻自主,冲击了传统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俗。

所以选A项,B、C、D材料没有体现。

答案 A

3.民国初年中国人的着装,据1912年3月的《申报》记载,当时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外国人中国装”,“男子装饰像女,女子装饰像男”,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现象。

材料主要反映了(  )

A.民国时期人们服饰观念开放

B.民国时期告别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C.辛亥革命瓦解了中国的衣冠体制

D.辛亥革命使得民主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解析 A项“开放”说法不准确;B、C两项中的“告别”和“瓦解”说法不对;辛亥革命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服饰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以“西服”代替长袍马褂。

改变了传统的具有尊卑观念的礼仪,取之以西方的平等的握手等礼仪。

改变缠足、留辫等陋习等。

答案 D

4.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的择偶观经历了五次重要变化。

下列符合20世纪50年代择偶标准的是(  )

A.穿着打扮排第一B.家庭人口要简单

C.经济条件必须好D.首选工人老大哥

解析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工业化的起步时期,工人的社会地位比较突出。

答案 D

5.下图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的变化情况。

这一变化趋势主要说明(  )

A.中国粮食生产呈下降趋势

B.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粮食越来越少

C.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D.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能力不断下降

解析 从图中可知,1980~xx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其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呈下降趋势,食品消费支出比重下降意味着居民家庭在衣着、娱乐、旅行等方面的消费比重增加,这反映了中国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 C

6.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论述铁路作用时说:

“国家于有事之时,运饷糈,装器械,载兵士,征叛逆,指日可以集事”。

他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  )

A.调运快捷B.连接中外

C.资源开发D.经济交流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作者认为铁路的主要作用在军事方面,能起到调运快捷的作用,故A项正确;连接中外、资源开发、经济交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C、D三项。

答案 A

7.1865年,两广总督毛鸿宾致总署函:

“此(铁)路一开,遂为外国火车独行之路,中国马车既难与之并驾齐驱,更不堪其横冲直撞,势将断绝往来,商民交割……且内地股匪未靖广……必乘机煽动,作梗生端,即外国人在中国者,亦不能平安无事。

”此函隐含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

A.毛鸿宾属于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B.当时修铁路受到守旧势力的阻碍

C.因列强的干涉中国当时不能自主修铁路

D.太平天国运动威胁到筑路安全

解析 两广总督提到的种种理由,实际上反映了守旧势力对修建铁路等新现象的阻碍。

答案 B

8.如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解析 由图中人物外表特征可判断这一时期是清末,而手拿电话进行通讯,可以判断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开始应用,故A项正确。

答案 A

9.某历史教研网站设计了一个关于中国近代社会物质生活及习俗变化的网页链接,其中包括服饰、社会习俗、饮食居住、礼仪、大众传媒、交通通讯。

如果再添加一个新的网页链接,最合适的是(  )

A.流行语言B.网络普及

C.自驾旅游D.民航大国

解析 交通通讯包含了网络和自驾旅游及民航,故可以增加流行语言的网页。

答案 A

10.1861年,《上海新报》发刊词写道:

“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本馆印此新报,所有一切世俗利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

”其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重大时事B.宣传政治主张

C.评价社会风气D.传播商业信息

解析 从材料中的“大凡商贾贸易,贵乎信息流通”及“生意价值,船货往来,无所不载”来分析,《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传播商业信息。

答案 D

11.1897年9月5日上海《游戏报》第74号刊登了一篇文章,作者记载自己观看某艺术形式的感受:

“如影戏者,数万里在咫尺,不必求缩地之方,千百状而纷呈,何殊乎铸鼎之象,乍隐乍现,人生真梦幻泡影耳,皆可作如是观。

”这一艺术形式是(  )

A.皮影B.电影C.戏剧D.杂技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文字叙述,可以看出这是对电影这一艺术形式的感受。

答案 B

12.“点赞”“女汉子”“且行且珍惜”“nozuo nodie”等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

这表明(  )

A.网络已主导了大众文化消费

B.大众文化的日益庸俗化

C.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D.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解析 题干材料中“网络热词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普遍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表明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故选D项。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6分,14题26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顺治二年(1645年),颁布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旬月,直隶各省地方,至部文到日亦限旬月,尽令剃发。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

——蒋良骐《东华录》卷五

材料二 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而后彼之政治乃可得而尽革也。

——张枬《论辫发原由》

材料三 60年光阴荏苒,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从建国之初流行的长长、粗粗的系着红绳或者彩带的麻花辫,经过了齐耳短发的“刘胡兰头”……到如今兼容并包、变化多样、与世界时尚同步的各种美丽发型。

中国女性越变越美丽,发型成为女性打造自我魅力的重要的一环。

——《中国女性60年发型变迁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在头发问题上有哪两种不同的认识?

有何相同之处?

(12分)

(2)据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女性发型变化的趋势怎样?

说明促使这一变化的原因。

(14分)

解析 第

(1)问,注意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尽令剃发。

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盖欲除满清之藩篱,必去满洲之形状,举此累赘恶浊烦恼之物,一朝而除去之”,得出两种认识。

(2)问,把“中国女性的发式变化越来越丰富……”等信息具体化来回答“发型变化的趋势”,“变化原因”可联系时代变迁来考虑(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

答案 

(1)认识:

剃发留辫就是归顺清王朝;剪辫就是支持排满革命。

相同:

将辫子问题政治化。

(2)由单调到丰富多彩,由从众到个性化,与世界时尚同步。

原因:

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思想的自由,社会生活水平提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1905年5月,全国(包括香港、澳门)共有报纸约240种,上海出过119种。

在上海出过的报纸中,中国人办报72种,外商报纸34种,教会报纸5种,但仍在公开发行的只有31种。

——据《大公报》之《最近报界调查表》

(1905年)整理

材料二 《时务报》以中国为主题的译稿(翻译外国人“看清朝”的文章)分类表(部分)

类 别

篇 数

比 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变法维新主张)

19

4.2%

——潘光哲《开创“世界知识”的公共空间:

〈时务报〉

译稿研究》(引者注:

《时务报》1896年创刊于

上海,1898年停刊。

梁启超任总主笔)

材料三 时四方新学士子喜康、梁之议论新颖,群相呼应,起而组织学会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

举其著者,如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其他如算学会、农学会、天足会、禁烟会等,尤不可以计数,而每会必有一种出版物以发表其意见。

于是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而杂志亦风起云涌,盛极一时。

——戈公振《中国报学史》

请回答:

(1)概括材料所示上海报业发展的特点。

(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时务报》刊载上述几类译稿的背景。

(8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时务报》创办的积极影响。

(10分)

解析 第

(1)问,依据材料信息,从办报的数量、办报者、办报的主体、报纸发展情况等方面分析归纳。

(2)问,从当时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析。

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喜康梁之议论新颖”“讨论政治问题与社会问题”“长沙之湘学会、时务学堂……天足会、禁烟会等”“维新运动,顿成活跃之观”“杂志亦风起云涌”和所学知识概括。

答案 

(1)上海办报数量居全国首位;办报者多元;国人自办占主体;大部分报纸没有持续下去。

(2)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或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变革图强成为有识之士的共识,“实业救国”“设厂自救”的呼声高涨;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维新变法运动的逐步展开。

(3)宣传了维新变法思想;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推动了各种学会和组织的建立(或推动维新变法运动);促进了国人办报热潮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