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74860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7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docx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含新答案

医用基础化学平时作业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其他

总成绩

成绩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分校、工作站:

教学班: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制

 

医用基础化学第1次平时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掌握第一、二和三章的有关概念及一些常见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配制300ml0.10mol∙L-1NaOH(Mr=40)需称取固体NaOH的质量为( A )

(A)1.2g  (B)1.2mg (C)4.0g (D)4.0mg  (E)12.00g

2.人体血液中平均每100ml中含有19mgK+(M=39),则血液中K+的浓度是( D )

(A)0.49mol•L-1(B)4.9mol•L-1 (C)4.9×10-2mol•L-1

(D)4.9×10-3mol•L-1  (E)4.9×10-3mmol•ml-1

3.中和50ml0.20mol•L-1HCl溶液,需要某NaOH溶液25ml,该NaOH溶液的浓度是( C )

(A)0.1mol/L   (B)0.2mol/L     (C)0.4mol/L 

(D)0.8mol/L    (E)2.0mol/L

4.血红细胞置在下列哪个溶液中,将会引起溶血(细胞破裂)现象( D )

(A)9.0g•L-1NaCl   (B)90.0g•L-1NaCl(C)50.0g•L-1葡萄糖

(D)生理盐水的10倍稀释液(E)100.0g•L-1葡萄糖溶液

5.会使红细胞发生皱缩的溶液是( E )

(A)1.0g·L-1NaCl(Mr=58.5)(B)10.0g·L-1CaCl2·2H2O(Mr=147)

(C)12.5g·L-1NaHCO3(Mr=84.0)(D)9.0g·L-1NaCl(Mr=58.5)

(E)112g·L-1C3H5ONa(Mr=80)

6.在室温下把青蛙的筋肉细胞放在0.2mol/LNaCl水溶液中,观察到细胞皱缩,由此可得到的结论是( C )

(A)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大于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

(B)NaCl水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浓度

(C)NaCl水溶液的渗透浓度大于细胞内液的渗透浓度

(D)两者的浓度相等

7.当AgNO3的稀溶液与KI的稀溶液混合时,若AgNO3溶液过量,所形成溶胶的胶团和胶粒分别带( C )

(A)正电荷负电荷(B)负电荷正电荷(C)电中性正电荷(D)电中性负电荷

8.溶胶可暂时稳定存在的主要因素有( B )

(A)布朗运动  (B)胶粒带电  (C)胶粒扩散  (D)胶粒对光的散射作用

9.对于胶团[(AgI)m·nAg+·(n-x)NO3-]x+·xNO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AgI)m是胶核   (B)Ag+为吸附离子   (C)NO3-为反离子

(D)m=n+x     (E)[(AgI)m·nAg+·(n-x)NO3-]x+为胶粒

10.将0.01mol/LAgNO3溶液与0.10mol/LKI溶液等体积混合制备AgI溶胶,下列电解质中对该溶胶聚沉能力最强的是( B )

(A)K2SO4(B)Al(NO3)3(C)MgCl2(D)K3[Fe(CN)6](E)NaCl

11.关于活化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活化能越大,反应速度越大   (B)反应速度相同的反应,活化能一定相同

(C)活化能越小,一般反应速度越快 (D)正、逆反应的活化能相同

(E)活化能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12.在化学反应中,催化剂的作用在于( A )

(A)降低了活化能 (B)增加了分子间碰撞   (C)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D)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E)增大了活化分子的分数

13.某温度下,下列反应已达平衡:

CO(g)+H2O(g)===CO2(g)+H2(g)(放热反应),为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 )

(A)通入更多的水蒸气 (B)增加体系的总压力  (C)加入催化剂 

 (D)降低体系的总压力 (E)升高体系的温度

14.下列关于化学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E )

(A)升高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B)降低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C)温度改变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D)改变浓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动,故K也随之发生改变 

 (E)改变浓度可引起平衡的移动,但不会改变K

15.已知HCN的Ka=5.0×10-10mol/L,则CN-的碱常数Kb为( D )

(A)5.0×10-14(B)5.0×10-10(C)2.0×10-6(D)2.0×10-5(E)2.0×10-4

16.往氨水溶液中加入一些固体NH4Cl,会使( B )

(A)溶液PH增大(B)溶液PH减小   (C)溶液PH不变 

 (D)NH3的Kb增大(E)NH3的Kb减小

17.由等体积的HX和NaX组成的缓冲体系,如果HX的电离常数Ka=10-5,则此缓冲溶液的PH值为( B )

(A)7 (B)5 (C)8  (D)9   (E)14

18.将0.10mol/L的HAc溶液加水稀释至原体积的二倍时,其[H+]和PH值的变化趋势各为( B )

(A)增加和减小      (B)减小和增大    (C)减小和减小

(D)为原来的一半和增大  (E)为原来的一倍和减小 

19.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在化学反应NH3+H2O=NH4++OH-中,属于酸的物质是( B )

(A)NH3和H2O(B)NH4+和H2O(C)NH4+和OH-  

(B)(D)NH3和OH-(E)NH3和NH4+

20.若要制备PH=7的缓冲溶液,较为合适的缓冲对是( D )

(A)甲酸钠和甲酸(Ka=1.8×10-4)(B)醋酸钠和醋酸(Ka=1.8×10-5)

(C)氯化铵和氨水(Kb=1.8×10-5)(D)磷酸氢二钠和磷酸二氢钠(Ka=6.3×10-8)

21.有一难溶强电解质M2X,其溶度积Ksp和其在饱和溶液中的溶解度S的关系式为( E )

(A)S=Ksp(B)S=

(C)S=

(D)S=

(E)S=

22.有一难溶强电解质Fe2S3,其溶度积Ksp表达式是( D )

(A)Ksp=[Fe3+][S2-](B)Ksp=[Fe23+][S32-]

(C)Ksp=[2Fe3+]2[3S2-]3(D)Ksp=[Fe3+]2[S2-]3   (E)Ksp=2[Fe3+]2•3[S2-]3

23.250C时CaCO3饱和溶解度为9.3⨯10-5mol/L,则CaCO3的溶度积Ksp为( A )

(A)8.6×10-9(B)9.3×10-5(C)1.9×10-5(D)9.6×10-2(E)1.9×10-4

24.25℃时PbI2的Ksp为8.49×10-9则其饱和溶液I-浓度约为( C )

(A)2.04×10-3mol/L (B)4.08×10-3mol/L

(C)2.57×10-3mol/L  (D)1.28×10-3mol/L (E)3.03×10-3mol/L

25.250C时Ag2CrO4饱和溶液中,[CrO42-]=6.0×10-5mol/L,则Ag2CrO4的溶度积Ksp为( C )

(A)6.6×10-9(B)2.2×10-13(C)8.64×10-13(D)5.4×10-14(E)1.9×10-10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100ml0.1mol/LH2SO4(Mr=98)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是_0.01_mol,质量浓度是_9.8g/L_。

2.产生渗透现象的条件是_半透膜的存在_和_膜两侧单位体积内溶剂分子数不相等_。

3.0.15mol/LNaCl溶液用医学上渗透压单位表示,应为________mOsmol/L,它属于_等渗_(选择填写:

高、低或等渗)溶液。

4.溶胶的相对稳定性主要取决于_胶粒的电荷_和_胶粒表面水膜化_。

5.按照有效碰撞理论,活化分子必需具有的能量与普通反应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差值叫做_活化能_,催化剂使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改变了反应途径,降低了活化能_。

6.升高温度,反应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次数增加_;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度加快的原因是_单位时间内碰撞总数增加,有效碰撞频率增大_。

7.可逆反应C(s)+1/2O2(g)===CO(g),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_左(CO分解)_移动;若增大压力平衡向_左(CO分解)_移动。

8.反应:

2A(g)+B(g)==C(g)+D(g)为吸热反应,当温度升高时,标准平衡常数K0_增大_;当增大系统的压力时,平衡向_右_移动。

9.HPO42-的共轭酸是_H2PO4-_,HCO3-共轭碱_CO32—_;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是_两对共轭酸碱对之间的质子转移_。

10.若将氨水溶液稀释,则电离度将_增大_,溶液的PH值_减小_。

(填增大或减小)

11.若在HAc浓度可加入NaAc固体,HAc的解离度α将_减小_,酸常数Ka_不变_,溶液的PH值将_升高_。

(填升高或降低,或变化或不变化)

12.在由NH4Cl和NH3·H2O配制而成的缓冲溶液,其抗酸成分是_NH3_,抗碱成分是_NH4+_。

13.人体血浆中最重要缓冲对的抗酸成分是_HCO3-_。

影响缓冲溶液缓冲容量的因素是_缓冲溶液的总浓度和缓冲比_。

14.在含有Cl-、Br-、I-三种离子的混合溶液中,已知其浓度均为0.01mol/L,而AgCl、AgBr、AgI的Ksp分别为1.6⨯10-10、4.3⨯10-13、1.5⨯10-16。

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时,首先应沉淀析出_AgI_最后沉淀析出的是_AgCl_。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临床上为病人大量输液时,为什么要用生理盐水和50gL-1葡萄糖溶液?

答:

参考《学习指导》P.11四.2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哪些?

怎样解释这些影响?

答:

参考《学习指导》P.31四.5

3、缓冲溶液是怎样控制溶液不因外加少量酸碱而改变PH值的?

(举例说明)

答:

参考《学习指导》P.53四.5

四、计算题(共30分)

1、将10.0gNaCl(Mr=58.5)溶于90g水中,测得此溶液的密度为1.07g/ml,计算此溶液的质量分数,质量浓度和物质的量浓度。

(10分)

2、将10.0g某大分子物质,溶于1000ml水中配成溶液,在于27℃时测得该溶液的渗透压为0.37Kpa,计算该大分子物质的相对分子量。

(5分)

3、已知Kb(NH3)=1.79×10-5,计算0.10mol/LNH4Cl溶液的PH值。

(5分)

4、计算由0.080mol/LHAc溶液和0.20mol/LNaAc等体积混合成缓冲溶液的PH值(HAc的Ka=1.8×10-5)?

(10分)

医用基础化学第2次平时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使学生掌握第四、五和六章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基本计算。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当主量子数n=3时,角量子数l可能的取值为( A )

 (A)0,1,2(B)1,2,3  (C)0,1,2,3  (D)0,+1,-1(E)2,3

2.若将某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x22py1,则违背( E )

 (A)能量守衡定律 (B)能量最低原理

 (C)最低重叠原理 (D)保利不相容原理(E)洪特规则

3.基态29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B )

(A)[Ar]3d94s2 (B)[Ar]3d104s1

(C)[Ar]4s23d9  (D)[Ar]4s13d10(E)1s22s22p63s23p33d104s24p2

4.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构型中,错误的是( B )

 (A)1s22s22p63s1(B)1s22s22p53s1

(C)1s22s22p63s2(D)1s22s22p63s23p5   (E)1s22s22p2

5.已知某元素的基态原子价电子构型为3d14s2,则该元素位于周期表的( A )

(A)四周期、

B (B)四周期、

A  (C)四周期、

B  (D)三周期、

A

6.能进行杂化的原子轨道的条件是( C )

(A)有空轨道(B)d轨道(C)能量相近(D)电子需激发(E)有孤对电子

7.在水分子之间存在的主要作用力是( A )

(A)氢键(B)取向力(C)色散力(D)诱导力(E)取向力和色散力

8.在CH4与H2O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有( E )

 (A)氢键    (B)取向力、氢键

 (C)色散力、诱导力  (D)诱导力、氢键 (E)诱导力、色散力、取向力

9.下列物种中,分子间仅存有色散力的是( A )

(A)CH4(B)HBr(C)HI (D)NH3(E)H2O

10.已知298K时,电对MnO4-+8H++5e=Mn2++4H2Oϕ0=1.51V,此时H+浓度由1.0mol/L减小至1.0×10-4mol/L,则该电对的电极电势( C )

(A)上升0.38V(B)上升0.047V(C)下降0.38V(D)下降0.047V(E)无变化

11.对于下列原电池:

(-)Zn|Zn2+(1.0mol/L)|Ag+(1.0mol/L)|Ag(+)欲增大其电动势,可采取的措施为( B )

(A)降低Ag+的浓度  (B)增大Ag+的浓度

(C)加大银极板面积   (D)增大Zn2+的浓度  (E)加大锌极板面积。

12.氧化还原电对中,当还原型形成溶解度很小的沉淀时,其电位E值将随之升高,氧化能力( C )

 (A)不变(B)降低(C)增强 (D)不可确定

13.已知Fe3+/Fe2+,Cu2+/Cu,Sn4+/Sn2+,Fe2+/Fe等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分别为0.77V、0.34V、0.15V、-0.41V,则在标准状态下,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分别是( D )

 (A)Fe3+和Cu(B)Fe2+和Sn2+(C)Cu2+和Fe(D)Fe3+和Fe(E)Sn4+和Fe

14.若已知下列反应在标准状态下均可正向自发进行:

Cu2++Sn2+==Cu+Sn4+2Fe3++Cu==2Fe2++Cu2+设ϕ0cu2+/Cu=a,ϕ0Sn4+/Sn2+=b,ϕ0Fe3+/Fe2+=c,则有关ϕ0的大小顺序为( D )

(A)a>b>c (B)c>b>a(C)a>c>b(D)c>a>b(E)b>a>c

15.在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如果两个电对的电极电势值相差越大,则该氧化还原反应符合哪一条?

( A )

(A)反应速度越大(B)反应速度越小(C)反应能自发进行(D)反应不能自发进行

16.[Co(NH3)5(H2O)]Cl3的正确命名是( C )

(A)三氯·五氨·水合钴(

)(B)三氯化五氨合·水钴(

 (C)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

)(D)三氯化一水·五氨合钴(

 (E)三氯化水·五氨合钴(

17.K[PtCl3(NH3)]的正确命名是( C )

(A)一氨·三氯合铂(

)酸钾(B)三氯·一氨合铂(

)酸钾

 (C)三氯·氨合铂(

)化钾(D)三氯化氨合铂(

)酸钾

 (E)一氨·三氯合铂(

)化钾

18.在[Co(en)2Cl2]Cl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电荷及配位数分别是( B )

 (A)+1和4(B)+3和6(C)+3和4 (D)+1和6(E)+3和2

19、下列配合物中,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的是( D )

(A)[Ag(NH3)2]Cl(B)[Ni(NH3)4]SO4(C)[Cu(NH3)4]SO4

(D)[CoCl3(NH3)3](E)[PtCl2(NH3)2]

20.下列化合物中属于配合物的是(D)

 (A)Na2S2O3(B)H2O2 (C)C6H4Cl2(D)[Ag(NH3)2]Cl(E)KAl(SO4)2⋅12H2O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基态锂原子(3Li)的价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分别是n=_4_,l=_0_,m=_0_,ms=_+1/2_。

2.n=3,l=1的原子轨道属_三_电子层,_三_能级,它们在空间有_三_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3.同一原子中_能级_相近的各个轨道可以重新组合形成一组新的轨道,这一过程称为_杂化轨道_。

4.共价键具有_饱和性_和_方向性_两个特点。

5.原电池是利用_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_的装置,原电池的正极发生_还原_反应;负极发生_氧化_反应。

6.把氧化还原反应:

Fe2++Ag+=Fe3++Ag设计为原电池,则正极发生_还原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Ag++e→Ag_,原电池符号为_(—)Pt│Fe2+,Fe3+‖Ag+│Ag(+)_。

7.电极电势的高低反映了氧还电对_得失电子_的难易,当电对中的氧化态形成沉淀时,电极电势值将_降低_。

8.标准氢电极(H+/H2)的电极电势ϕ0(H+/H2)=_0.00V_。

电对的电极电势值越小,则电对中的_还原态物质的还原_能力越强。

9.配合物[Fe(en)3]Cl3,其配位体是_en_,中心离子的配位数是_6_。

10.配合物[Co(NH3)4(H2O)2]Cl3,其内界是_[Co(NH3)4(H2O)2]3+_,中心离子是_Co3+_,配位体是_NH3和H2O_;配位原子是_N和O_,配位数为_6_。

11.[PtCl2(NH3)2]的名称是_二氯•二氨合铂(Ⅳ)_,配位原子是_Cl和N_。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多电子原子中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哪些规则?

答:

(1)能量最低原理;

(2)保利不相容原理;(3)洪特规则。

2、何谓标准电极电势?

它有哪些重要的应用?

答:

参考《学习指导》P.88四.4

3、在电对Fe3+/Fe2+溶液中加入配位剂CN-后,电极电热是升高还是降低?

为什么?

(提示:

[Fe(CN)6]3-和[Fe(CN)6]4-和稳定常数分别为1.0⨯1042和1.0⨯1035)

答:

(参考《学习指导》P.100四.4)

Fe3+和Fe2+都可与CN-作用分别生成配离子[Fe(CN)6]3-和[Fe(CN)6]4-,但两种配离子的稳定性不同,其稳定常数分别为1.0⨯1042和1.0⨯1035,即[Fe(CN)6]3-更加稳定,在溶液中加入CN-时使Fe3+浓度变得更低,结果造成电极电势降低。

4、为什么AgCl沉淀可溶于氨水,而AgI沉淀确不能溶于氨水?

答:

参考《学习指导》P.102四.2

四.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判断反应:

Pb2++Sn===Pb+Sn2+在298K,(Pb2+)=1.0mol/L,(Sn2+)=0.100mol/L时自发进行的方向。

(已知:

ϕ0(Sn2+/Sn)=-0.1375Vϕ0(Pb2+/Pb)=-0.1262V)

 

2、对于下列原电池:

(-)Cu|Cu2+(1.0mol/L)||Ag+(0.10mol/L)|Ag(+)通过计算说明电池反应能否正向自发进行。

(已知:

ϕ0Ag+/Ag=0.7996Vϕ0Cu2+/Cu=0.34V)

3、将一根银丝插入AgNO3溶液中,并在溶液中加入KCl使溶液中Cl-浓度为1.0mol/L,在298K时,测得该电极电势为0.2223V,计算ϕ0Ag+/Ag=?

(AgCl的Ksp=1.8×10-10)

 

4、在下列反应体系中,[H+]=0.010mol/L,[Cu2+]=0.10mol/L,PH2=91.0Kpa,则利用此反应组成的原电池,其电动势为多少?

(298K)(Cu2++H2(g)=Cu+2H+     ϕ0cu2+/cu=0.34v)

5、计算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298K)

 Fe3++Ag=Fe2++Ag+

  已知:

ϕ0Ag+/Ag=0.7996Vϕ0Fe3+/Fe2+=0.77V

 

6、计算含有NH3和[Cu(NH3)4]2+分别为1.0mol/L和0.1mol/L的溶液中的[Cu2+]。

([Cu(NH3)4]2+的Ks=2.1×10-13)(不考)

医用基础化学第3次平时作业

通过本次作业掌握第九、十、十一和十二章的有关概念,烃、醇、酚、醚、醛酮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基本反应。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烃基中,属于异丙基的是( D )

(A)CH3CH2CH2-   (B)CH3CH2-(C)CH3-

     CH3 (D)CH3CHCH3

(E)CH3-C-

CH3

 2.下列化合物中存在顺反异构体的是( D )

(A)CH3CH2CH=CH2(B)CH3CH2C≡CH

(C)CH3C=CH2       (D)CH3CH=CHCH3       (E)CH3C≡CCH3

CH3

3.烷烃的化学性质最稳定,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属于烷烃?

( A )

(A)CH3(CH2)4CH3(B)CH3CH=CHCH3

(C)(D)CH≡CH-CH3(E)CH2=CH-CH=CH2

4.室温下能与硝酸银的氨溶液作用,生成白色沉淀的是( B )

(A)CH3CH2CH2CH3(B)CH3CH2C≡CH

(C)CH3CH2CH=CH2 (D)CH3C≡CCH3(E)CH3CH=CHCH3

5.下列哪个化合物对HBr、H2SO4和NaOH都很稳定,不会开环?

( E )

(A) (B)(C)

(D)(E)

CH3

6.下列化合物中,最易与Br2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B )

(A)   (B)(C)  (D)  (E)

                                          

7.扎依采夫规则适用于( C )

(A)卤烃的消除反应  (B)烯烃的加成反应

(C)醇的脱水反应   (D)卤烃水解反应    (E)烷烃取代反应

8.下列化合物中不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的是( E )

(A)羧酸(B)酚(C)胺(D)醇(E)醚

9.在室温下,醚类化合物(R-O-R)能与下列哪种试剂反应,生成佯盐( E )

(A)NaOH(B)Na(C)KMnO4(D)KOH(E)浓H2SO4

10.乙硫醇具有极难闻的气味,常作为无气味燃料气漏气的警报。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乙硫醇结构的是( A )

(A)CH3CH2SH    (B)CH3CH2OH   (C)HOCH2CH2CH3 

(E)HSCH2CHCH2OH  (D)HSCH2CH2OH

      SH

11.临床上可作为重金属解毒剂的是(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