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75306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2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docx

中考化学云南专用版考前增分练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及答案

云南化学科学探究题(16道)

1.氢氧化钠的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状,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

NaOH是化学实验室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

一次实验课上,甲、乙两位同学同时发现盛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塞外有少量白色粉末。

[提出问题]白色粉末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①白色粉末是NaOH固体;②白色粉末是Na2CO3固体;③白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Na2CO3溶液呈碱性,CaCl2和NaCl溶液均呈中性,CaCl2+Na2CO3===CaCO3↓+2NaCl。

[实验探究]为了探究上述猜想,两同学分别取该白色粉末于烧杯中,加水配制成溶液。

(1)甲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说明猜想________(填序号,下同)不成立。

(2)乙同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CaCl2溶液后溶液变浑浊,过滤,往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表明猜想__________成立。

(3)用化学方程式解释NaOH变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事实说明NaOH溶液或固体都必须密封保存。

(4)要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碳酸钠,所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

为证明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甲同学认为,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2滴无色酚酞溶液,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酚酞溶液颜色的变化来证明反应的发生,你认为可以吗?

说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同学认为,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软塑料瓶中,拧紧瓶塞,振荡,可通过瓶子变瘪的现象来证明反应的发生,你认为可行吗?

说出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次实验中,老师将一定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烧杯中,未看到明显现象。

请你参与学习并帮助填写空格。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假设猜想]经分析,大家一致认为,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含有的一种溶质是X。

甲组同学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

只有X;猜想二:

有X和HCl;猜想三:

有X和NaOH;猜想四:

有X、HCl和NaOH。

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乙组同学认为猜想________是不合理的。

[实验探究]

(1)小红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无明显变化,说明猜想________不成立。

(2)小君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无明显变化,认为猜想一成立。

甲组同学认为小君同学的判断不科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兰取烧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几滴碳酸钠溶液,观察到有气泡产生,由此断定猜想二成立。

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拓展]

请你用与

(1)至(3)不同类别的试剂,设计另一种方案验证猜想二成立。

实验操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过程中,不慎用到了浓盐酸,导致制得的CO2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除去氯化氢气体并探究CO2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

查阅资料得知:

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能与CO2、H2O发生如下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确定反应后装置B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小组同学取适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溶解形成溶液M,无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不含________,该小组同学继续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反应后硬质玻璃管中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一:

Na2CO3;猜想二:

NaOH;猜想三:

Na2CO3和NaOH。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猜想二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小组同学取上述形成的溶液M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过量的________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证明猜想三成立。

[交流反思]小组中有同学认为,将上述滤液中滴加的酚酞溶液换成硝酸铜溶液,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你认为该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延伸]在盛有氯化铵(NH4Cl)浓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足量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

4.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

该组同学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探究。

(1)溶液M的可能组成:

猜想①:

是____________;

猜想②:

是CaCl2(CaCl2水溶液呈中性)。

为了确定其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下表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

____________

猜想①正确

(2)若猜想①正确,向M溶液中加入一定量Na2CO3溶液,待反应完后过滤,则上述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

猜想一:

NaOH和Na2CO3;猜想二:

____________________;猜想三:

NaOH。

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氯化钙溶液,B中加入________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

“猜想二”成立

“猜想三”成立

5.实验室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分别为Ca(OH)2、Na2CO3、稀盐酸、NaCl溶液中的一种,为鉴别它们,现将这四瓶无色溶液分别标号为A、B、C、D,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邀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A、B、C、D分别是什么溶液?

[实验药品]失去标签的四瓶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

[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烧杯等。

[收集证明]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四支试管中,两两混合

A、B混合产生大量气泡,C、D混合无明显现象

A、B是__________溶液中的一种,C、D是__________溶液中的一种

(2)分别取A、B、C、D溶液少量于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两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

A、D变红,B、C无明显现象

A为____________溶液;C为____________溶液;由此区分出B、D溶液

[反思与体会]鉴别物质的关键是利用物质的特征性质。

[继续探究]

将实验操作

(2)实验后的四支试管中的溶液,倒入一洁净的烧杯中,充分反应静置后发现,烧杯底都有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则上层清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指示剂除外),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为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是否存在,应补充实验,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维与家人聚餐时,对火锅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他与同学们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的;

②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①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作出猜想]猜想一:

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猜想二:

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变质。

[实验探究]

(1)如图T9-2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________,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杯底有白色沉淀,取沉淀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固体溶解并有气泡产生,则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①酒精中含有碳元素;

②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已经变质。

[拓展延伸]为进一步确定固体酒精中是否还含有氢氧化钠,小维与同学继续探究。

(3)他另取少量固体酒精,加水溶解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________,于是得出固体酒精中还含有氢氧化钠。

(4)小维的同学认为他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酒精中一定有氢氧化钠剩余,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另取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氯化铁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他们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氢氧化钠有剩余。

[反思交流](5)实验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中氢氧化钠应________保存。

7.蚊虫叮咬时能在人体皮肤内分泌出蚁酸,让人痛痒不止。

某课外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

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作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与探究一]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红色,说明蚁酸溶液显________性。

[实验与探究二]

(1)小明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氢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刚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①:

该气体是____________;猜想②:

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Z4-7所示的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Ⅰ.实验时装置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Ⅱ.实验时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上述实验现象,得出猜想②成立。

[评价与反思]E处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小苏打(NaHCO3)和食盐(NaCl)是厨房中常见物质。

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其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

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拓展性研究。

(一)定性分析

[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

[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该白色固体由NaHCO3和NaCl两种物质组成。

(1)基于上述实验结论,则步骤①中加入的过量稀酸应该是__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生成白色沉淀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定量分析

[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为了测定该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小吕、小周分别取a克该样品,设计了如下方案;

小吕方案Ⅰ:

利用NaH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CO2,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计算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

(3)小吕用下列装置完成本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4)D装置中的反应完全后,再次通入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周方案Ⅱ:

小周用沉淀法测定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操作流程如下。

(5)为使定量分析更准确,在操作Ⅰ之前,需判断所加BaCl2溶液是否过量,请你设计一个合理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

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

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7。

将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该NaOH溶液中,混合均匀后测定其pH,pH小于7。

结论:

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__________过量。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H2SO4与NaOH反应是______________(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反应,采用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验证,简单概括操作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方案二:

利用酸碱指示剂。

回忆课堂上你和老师共同完成的酸、碱反应的实验探究,并依照下列要求进行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①请你依据如图所示设计一个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a.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b.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

a.溶液颜色________;

b.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________为止

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该反应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

②选取BaCl2溶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探究实验二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探究实验二]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______________,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A、B两个实验。

A、B两个实验结束后,小明同学将两支试管中的物质同时加入到一只洁净的烧杯中(如图C所示)。

混合后,观察到烧杯中白色沉淀明显增加,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过滤,对所得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分析]A实验结束后,反应物中一定有剩余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小明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

小滨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

小英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NaCl、CaCl2、HCl;

你的猜想:

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

[讨论]你认为________的猜想一定不合理,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若要验证小明的猜想,请完成下表的方案。

实验步骤

预想的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________

溶液中有气泡产生

小明的猜想正确

11.某实验小组在探究硫酸铜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一:

探究硫酸铜溶液的酸碱性,用pH试纸测得pH<7,则说明硫酸铜溶液呈___性。

实验二:

探究硫酸铜溶液与金属的反应。

观察到试管A中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时,说明铁与硫酸铜溶液发生了反应;而试管B中无明显现象,则铜、铁、银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三:

探究硫酸铜与碱溶液的反应。

观察到试管C中产生蓝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再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硫酸铜能与另一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写明实验方案及发生的现象。

实验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酸铁表面会附着红色物质,溶液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铁>铜>银

2NaOH+CuSO4===Cu(OH)2↓+Na2SO4

(2)探究硫酸铜与某些盐溶液的反应。

取一支试管,加入少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硫酸铜和氯化钡发生了反应(合理即可)

12.甲、乙两同学在学完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后,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甲、乙同学进行了讨论。

[观察与讨论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于是对氢氧化钙溶液和稀盐酸能否发生反应提出质疑。

但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设计有问题,实验时应先向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加__________,再滴加适量的稀盐酸就可以看到反应发生。

[观察与讨论2]甲同学先将废液缓慢倒入一洁净的废液杯中,乙同学在观察到气泡产生后,也将实验废液缓慢倒入该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经过讨论确定,甲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一定有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乙同学的试管中废液含有的溶质—定有________。

为了处理实验后产生的废液,甲、乙同学决定对废液杯中最终废液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最终废液中含有什么溶质?

[猜想与假设]猜想1:

废液中含有CaCl2、NaCl两种溶质。

猜想2:

废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三种溶质。

猜想3:

废液中含有HCl、CaCl2、NaCl三种溶质。

[活动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甲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红。

乙同学实验:

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向其中加入铁钉,有气体生成。

[结论与反思]

(1)猜想________(填“1”或“2”或“3”)正确。

[表达与交流]

(1)处理该废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想证明氢氧化钙与稀盐酸能够发生反应,还可以采用的方法:

在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氢氧化钙固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某小组同学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鸡蛋壳里含有CO32-(以CaCO3的形式存在)的可能性,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探究。

[讨论交流]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若鸡蛋壳里含有CO32-,实验时广口瓶中一定会产生气泡,玻璃片上石灰水会变浑浊,据此写出有气泡生成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明和小红在各自的实验中均看到广口瓶中产生气泡,小明还看到玻璃片上石灰水变浑浊,而小红却未看到。

他们很好奇,于是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小红的实验中,玻璃片上的石灰水为什么不变浑浊呢?

[作出猜想]小红猜想:

可能鸡蛋壳中含有铁等较活泼金属,而不含CO32-。

小明猜想:

可能是小红实验所用的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过大,挥发出HCl气体。

依据所学化学知识和生活常识,你认为__________的猜想是不合理的。

[实验验证]小红分别取适量等体积的自己实验所用的盐酸a和小明实验中所用的盐酸b于两支试管中,试管内各盛有同一鸡蛋壳的碎片,塞上带导管的橡胶塞,并分别将导管伸入AgNO3溶液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实验中,甲、乙两试管内均有气泡产生,同时甲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而乙中没有,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_______。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说明盐酸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盐酸b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时也说明了鸡蛋壳中含有CO32-的可能性。

[反思应用]

(1)实验室制备CO2时,最好选择________(填“稀”或“浓”)盐酸。

(2)实验中发现,与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反应时,鸡蛋壳碎片比大块鸡蛋壳更剧烈,说明增大反应物____________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14.某兴趣小组同学欲探究NaOH溶液与CO2气体的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若导管a与b连接,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注入锥形瓶,关闭分液漏斗上的活塞,振荡,然后打开导管上的活塞,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反应后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

已知Na2CO3+H2O+CO2===2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提出猜想]Ⅰ.NaOH和Na2CO3;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Ⅲ.NaHCO3;Ⅳ.Na2CO3和NaHCO3。

[查阅资料]①Ca(OH)2与Na2CO3、NaHCO3均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②CaCl2与Na2CO3能反应且有白色沉淀生成,与NaHCO3不反应;③NaHCO3溶液显碱性,可与酸反应生成CO2气体。

[设计实验]限选试剂:

Ca(OH)2溶液、CaCl2溶液、稀盐酸、酚酞试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①取少量反应后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振荡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Ⅲ不成立

②将操作①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足量的________,振荡

________________

猜想Ⅳ成立

[拓展应用]联想到空气中有CO2,所以实验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________保存。

15.合金中除含金属外,也可以含有非金属。

已知某铝合金粉末除含铝、铜外,还含镁和硅中的一种或两种。

小冬设计实验对该铝合金粉末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1)硅不能与盐酸反应。

(2)铜、镁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铝、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且得到相同的气体。

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2NaOH+H2O===Na2SiO3+2H2↑,足量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溶液的溶质为NaAlO2,则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