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85884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77.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docx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培训教材

 

前言

安全是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信念;安全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能力;安全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品质。

树立安全意识,熟悉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是科研人员必备的科学素养。

安全培训的目的在于“为你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并为实验室的同事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如果你认为事故势态超出你的控制能力,应迅速离开,并马上报警求助,同时要及时通知附近的老师和同学撤离。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保护好自己和同事,而不是简单地舍弃生命保护财产。

实验室事故的表现形式

火灾(包括爆炸)

触电

机电伤人、设备损坏

化学品中毒和灼伤

水灾

环境污染

辐射

一、实验室消防安全

1.常见消防安全标志

 

2.实验室消防安全管理

(1)实验室应在醒目位置张贴消防疏散示意图,建立健全各种实验安全操作规程。

实验人员应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安全意识。

(2)实验人员应熟悉实验室及其周边环境,了解试验中涉及的化学品的性质,特别是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物质。

进入实验室开始工作前应了解煤气总阀门、水阀门及电闸所在处。

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将室内检查一遍,应将水、电、煤气的开关关好,门窗锁好。

(3)化学试剂应分类存放于专用的试剂柜内。

试剂不宜过多存放,以满足实验要求为准。

易制毒和易制爆试剂需妥善保管,并有专人管理。

(4)实验室中的易燃易爆物品应远离火源,使用恰当的安全容器和安全柜存放实验材料和化学试剂等,并正确标注。

实验室人员应养成勤看标签的习惯。

(5)实验结束后立即关闭气体阀门和电器开关,控制或熄灭火源,尽量清除或减少可燃、易燃物质。

用火时,应做到火着人在,人走火灭。

(6)常压操作时避免形成密闭体系;减压操作时禁止使用平底瓶;加压操作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7)实验仪器设备应合理布局,仪器设备周边应留有适当空间及正常通道,以便检修和人员疏散。

高压气瓶要采取固定措施并放置在阴凉通风且远离火源、热源的位置,易燃易爆气体与助燃气体要隔离放置。

(8)实验室保持良好通风。

(9)实验室内的容器在非使用状态时不要敞开放置,用毕立即盖紧瓶塞。

所有金属圆筒和运送容器均应置于地面。

(10)实验室须配备有效的灭火器。

用电仪器设备为主的实验室应配置二氧化碳灭火器,并配备适量的干粉灭火器;化学类实验室应配备二氧化碳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沙土、灭火毯等。

实验室人员应会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期火灾,并熟悉应急、自救等程序。

3.实验室常见火灾原因

火灾性事故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几乎所有的实验室都可能发生。

酿成这类事故的直接原因是:

(1)电气火灾:

忘记关电源,致使设备或用电器具通电时间过长,温度过高,引起着火。

如:

吃饭或长时间离开、突然停电等忘记关电源。

供电线路老化、超负荷运行,乱扯乱拉电线安置仪器设备,或使用劣质电器,造成电路故障起火。

轻则保险丝熔化,严重时出现短路起火。

如仪器设备十年报废,私拉电线,接线板的使用。

大功率电器设备要使用专用插座。

(2)化学药品火灾:

易燃易爆化学品保管或使用不当。

大量存放易燃易爆试剂,或存放地点温度过高。

夏天实验室可达40℃。

用普通冰箱存放低沸点的易燃易爆试剂。

(3)其他火灾:

操作不慎或使用不当,使火源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如不按要求使用酒精灯等。

乱扔烟头,接触易燃物质,引起着火。

4.实验室消防器材的正确使用

表1实验室消防器材的使用注意事项

灭火类型

使用方法

使用范围

注意事项

干粉灭火器

拔出保险销,右手提起灭火器并按下压手,(有喷射管的则用左手握住喷射管),喷嘴对准着火点横扫

适用于固体有机物质燃烧、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燃烧、可燃气体燃烧

a.在距燃烧物3米左右灭火,不可颠倒使用;

b.在室外,选择上风口灭火;

c.不适用于:

钠、钾、镁等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一般固体深层火或潜伏火,精密仪器和精密电器设备失火等

二氧化碳灭火器

拔出保险销,右手提起灭火器并按下压手,左手握住软管,将喷嘴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适用于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燃烧、可燃气体燃烧、电器引起的火灾

a.灭火距离不超过2米;

b.室外有风时效果不佳;

c.喷射时切勿接触喷管金属部分,以免冻伤;

d.不适用于钠、钾、镁等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

泡沫灭火器

一手紧握提环,另一只手扶住筒底圈将灭火器翻转,将射流对准燃烧物喷射

适用于固体物质燃烧、油质品、油脂等引起的火灾。

一般不适用于电器引起的火灾

a.喷嘴需定期检查,防止堵塞导致使用时出现炸裂;

b.内装药液需定期更换;

c.平时不要摇动灭火器;

d.灭火器存放须防冻、避高温

用水将火焰扑灭

适合于大部分火灾情况

一般不宜在化学实验室内使用,也不宜用于带电设备

沙土

将沙子盖洒在着火物体上

适用于一切不能用水扑救的火灾

沙土要经常保持干燥

灭火毯

a.在火灾出事阶段,将灭火毯直接覆盖住火源,并采取积极的灭火方式,直至着火物熄灭;

b.在发生火灾时,将灭火毯披盖在身上,迅速逃离火场

抓哟用于企业、商场、船舶、汽车、民用建筑物等场合的初期火灾

a.放在方便易取之处;

b.如有损坏或污损须及时更换

5.灭火器上的字母代表的含义

国家标准规定,灭火器型号应以汉语拼音大写字母和阿拉伯数字标于筒体,如“MF2”等。

其中第一个字母M代表灭火器,第二个字母代表灭火剂类型(F是干粉灭火剂、FL是磷铵干粉、T是二氧化碳灭火剂、Y是卤代烷灭火剂、P是泡沫、QP是轻水泡沫灭火剂、SQ是清水灭火剂),后面的阿拉伯数字代表灭火剂重量或容积,一般单位为每千克或升。

6.灭火的基本方法

(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

①冷却法:

降低可燃物质温度至燃点以下,终止燃烧。

②窒息法:

减少燃烧区域的含氧量,使火焰熄灭。

③隔离法:

使燃烧物和未燃物分离,限制燃烧范围。

④抑制法:

抑制或终止使燃烧得以持续和扩展的链式反应,从而减弱或停止燃烧。

(2)初期火灾的扑救与报警

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不是烧伤,而是因为吸入大量浓烟导致窒息,或是因惊恐而采取不当的逃生方式,如跳楼,或因拥挤而发生踩踏事故等。

初期火势一般不大,应迅速利用实验室内的灭火器材或采取适当有效的措施控制盒扑救。

移走着火点附近的可燃物,尽可能将受到火势威胁的易燃易爆物质、压力容器等转移到安全地带;

关闭实验室内电闸及各种气体阀门;

对密封条件较好的小面积室内火灾,在未做好灭火准备前应先关闭门窗,以阻止新鲜空气进入,防止火势蔓延;

根据火灾类型选择合适的灭火方式。

火灾发生后应及时拨打119火警电话报警,同时通知相邻房间人员撤离。

报警时要准确告知火灾的具体地点,如街道名称、单位名称或小区名称、门牌号码、楼层等;起火物质、火势,如之间冒烟、有火光或火势猛烈等;报警人姓名电话等,以便消防人员随时了解火情,或因不熟悉周围环境和道路不能及时到达现场。

(3)火灾现场

一般房间火灾,从起火到蔓延的时间间隔仅为7min,而在6min时火场烟气温度可达300-400℃。

人在125℃时能忍受15min,在175℃时能忍受的时间不足1min。

空气中正常的含氧量为21%。

发生火灾时,含氧量急剧下降,当氧气浓度为12%-15%时,人就会产生呼吸急促、头痛晕眩、动作迟钝。

浓度低于6%时,8-16min内人就会死亡。

着火的房间一氧化碳浓度一般可达5%,最高可达10%左右,已远远超过人的生命所能承受的浓度。

火灾中死伤的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烟气中毒或窒息、和跳楼等高空坠落死亡。

在疏散中乱跑乱叫,会消耗大量体力,吸入更多的烟气。

(4)不同火灾类型的燃烧特性及灭火方式

表2不同火灾类型的燃烧特性及灭火方式

分类名称

燃烧特征

灭火方式

A类:

固体火灾

有机物质燃烧造成的火灾,如棉、毛、麻、纸、木材等,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可使用水、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等

B类:

液体、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由汽油、煤油、柴油、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物质造成的火灾。

火势易随着燃烧液体流动,燃烧猛烈,易发生爆燃、爆炸或喷溅,不易扑救

可使用喷雾水、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器

C类:

气体火灾

气体火灾常引起爆燃或爆炸,破坏性很大,且难以扑救,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等引发的火灾

应先关闭气瓶阀门,截断气源,再冷却灭火

D类:

金属火灾

多因遇湿、遇高温自燃引起

一般使用干沙或氯化钠干粉金属火灾专用灭火器;忌用水、泡沫、水性物质,也不能用二氧化碳及干粉灭火器

E类:

带电火灾

带电设备燃烧,如配电柜等

可用干粉、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水灭火须特别注意防止触电,与带电体保持安全距离

7.安全疏散与逃生自救

冷静地了解所处的环境。

开门前先摸摸们是否发热,如果门已发热或有烟雾从门缝中渗透进来,则不能开门,应寻找其他逃生路线。

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条件的用湿棉被披在身上),弯腰或匍匐通过浓烟密布的走廊和房间,决不能挺直身体向前跑,也不能大口呼吸,以防吸入有毒烟雾发生窒息。

如果衣裤着火,应就地打滚将火压灭。

走廊或楼梯已被大火或有毒烟雾封锁后,应及时利用绳子(或把窗帘、床单等撕成较粗的长条结成结实的长绳),将其一端牢牢地系在暖气管或水管等能够承重的物体上,从窗户逃离火场。

倘若被大火封锁在楼内,则应暂时退到房内,关闭通向火区的门窗,向门窗泼水降温,减缓火势蔓延。

如果可能,则通过窗口向外发出求救信号。

逃生禁忌:

切忌乘坐普通电梯,切忌轻易跳楼,切忌贪恋财物。

因为大火可能烧断电线,或为了防止火势蔓延而人工断电;火灾来势极快,一般十分钟可进入猛烈燃烧阶段,且常伴有爆燃和建筑物坍塌等紧急情况发生,所以要尽快撤离火场。

8.化学实验室火灾的预防

不能用敞口容器加热和放置易燃、易挥发的化学试剂。

如对沸点低于80℃的液体,在蒸馏时,应采用间接加热法,例如加热乙醚、乙醇、石油醚、苯等沸点低于80℃的易挥发液体时,应当在蒸气浴或水浴上进行,不能用明火加热;不能在敞口容器中加热,只能在回流装置中进行升温。

投放沸石应当在蒸馏或回流操作前进行,以防止液体暴沸冲出容器而发生事故。

尽量防止或减少易燃物气体的外逸。

处理和使用易燃物时,应远离明火,注意室内通风。

不得在实验室内吸烟。

在需要动用明火或开启电炉时,实电验者应环顾四周,是否有人在使用易燃溶剂,如有的话,可推迟用火或搬到安全场所(如通风橱内)去使用明火。

若要进行除去溶剂的操作,则必须在通风橱里进行。

实验室内不要存放大量乙醚、石油醚、乙醇等易燃性液体,装有易燃性液体的容器周围,不得有明火。

如不慎着火,首先应迅速移去周围一切易燃性物质,同时扑灭火焰。

易燃、易挥发的废物,不得倒入废液缸和垃圾桶中,应专门回收处理;

使用可燃物,特别是易燃物(如乙醚、丙酮、乙醇、苯、金属钠等)时,应特别小心。

不要大量放在桌上,更不要在靠近火焰处。

只有在远离火源时,或将火焰熄灭后,才可大量倾倒易燃液体。

如果不慎倾出了相当量的易燃液体,则应按下法处理:

①立即关闭室内所有的火源和电加热器。

②关门,开启小窗及窗户。

③用毛巾或抹布擦拭洒出的液体,并将液体拧到大的容器中,然后再倒入带塞的玻璃瓶中。

要防止浓硝酸与棉织物甚至干树叶等接触而引燃。

试验中不能研磨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

用油浴操作时,应小心加热,不断用温度计测量,不要使温度超过油的燃烧温度。

严防冷水溅入油浴中而引起爆溅,灼伤实验者或引起火灾。

易燃和易爆炸物质的残渣(如金属钠、白磷、火柴头)不得倒入污物桶或水槽中,应收集在指定的容器内,必须小心销毁(如用盐酸或硝酸分解金属炔化物);不要把未熄灭的火柴梗乱丢;对于易发生自燃的物质(如加氢反应用的催化剂雷尼镍)及沾有它们的滤纸,不能随意丢弃,以免造成新的火源,引起火灾。

废液,特别是强酸和强碱不能直接倒在水槽中,应先稀释,然后倒入水槽,再用大量自来水冲洗水槽及下水道。

实验前应仔细检查仪器装置是否正确,操作要求正确、严格;常压操作时,切勿造成系统密闭,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事故;常压操作时避免形成密闭体系;减压操作时禁止使用平底瓶;加压操作时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熟悉实验室内灭火器材的位置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9.化学实验室灭火方法

实验中一旦发生了火灾切不可惊慌失措,应保持镇静。

首先立即切断室内一切火源和电源。

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正确地进行抢救和灭火。

常用的方法有:

为防止火势扩展,应立即移走着火区域内的一切可燃物,切断电源,关闭门窗和通风设备。

若着火面积较小,可用抹布、湿布、铁片或沙土覆盖,隔绝空气使之熄灭。

但覆盖时要轻,避免碰坏或打翻盛有易燃溶剂的玻璃器皿,导致更多的溶剂流出而再着火。

火势大时可用泡沫或干粉灭火器灭火。

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化学药品不能用水扑救,如钾、钠、钙粉、镁粉、铝粉、电石、三氯化磷、五氯化磷、过氧化钠、过氧化钡、磷化钙等,它们与水反应放出氢气、氧气等将引起更大火灾。

小范围的有机物、钾、钠、白磷等化学物质着火可用砂子倒在上面盖灭。

比水密度小的有机溶剂,如苯、石油等烃类,醇,醚,酮,酯类等着火,不能用水扑灭,否则会扩大燃烧面积;少量乙醇及其它可溶于水的有机溶剂泼洒在桌面上着火燃烧,用湿布、石棉或干燥细砂盖灭,也可用水灭火。

比水密度大且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如二硫化碳等着火,可用水扑灭,也可用泡沫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反应器内的燃烧,如是敞口器皿,马上用砂袋、玻璃板、石棉板、磁板、金属板等覆盖住瓶口,可使其立即熄灭。

蒸馏加热时,如因冷凝效果不好,易燃蒸气在冷凝器顶端燃着,绝对不可用塞子或其他物件堵塞冷凝管口,应先停止加热,再行扑救,以防爆炸。

衣服着火时,千万不要奔跑,应就近卧倒,用石棉布或厚外衣盖熄,或者迅速脱下衣服;火势较大时,应卧地滚动以灭火焰,同时用水冲淋使火彻底熄灭。

电器设备导线等着火时,不能马上用水及泡沫灭火器,以免触电。

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或四氯化碳灭火器灭火,不会损坏仪器。

发现烘箱有异味或冒烟时,应迅速切断电源,使其慢慢降温,并准备好灭火器备用。

千万不要急于打开烘箱门,以免突然供入空气助燃(爆),引起火灾。

火势较大,应采用灭火器灭火,从火的周围向中心扑灭。

发生火灾时应注意保护现场。

较大的着火事故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若有伤势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

水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可燃粉尘聚积处,浓硫酸和浓硝酸场所的火灾,不能扑救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如碱金属、轻金属、乙炔等物质。

灭火时注意站在上风位置,不要离火源太近,防止烧伤自己。

灭火器对准火源根部喷射。

用灭火器扑救液体火灾时,不能直接冲击液体表面,防止喷溅形成新的火点,造成扑救困难。

使用消火栓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防止因水导电造成触电伤人。

10.实验室爆炸事故

(1)爆炸性事故多发生在具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压力容器的实验室,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违反操作规程,引燃易燃物品,进而导致爆炸;

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造成易燃易爆物品泄漏,遇火花而引起爆炸。

常见爆炸类型:

可燃气体爆炸、化学药品爆炸、活泼金属爆炸、高压容器爆炸等。

(2)化学实验室的防爆措施

切勿将易燃溶剂倒入废物缸内,应回收在专设的有盖容器内。

倾倒易燃溶剂应远离火源,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

不要将废纸、破损玻璃仪器或其他固体物品投入废液缸。

不要将碳酸钠(或钾)、碳酸氢钠(或钾)与酸一起倒在废液缸内,以免产生大量泡沫而使缸内废液溢出废液缸,污染实验室地面。

不要将燃着的火柴梗丢在废液缸内。

钠或钾碎片以及易燃、易爆的其他物质,不能投入废液缸内。

每次实验完毕后,应当立即清洗废液缸。

若久置不洗以至积累许多不同实验的废液,将成为事故的隐患,酿成事故。

某些化合物容易发生爆炸,如有机化合物中的过氧化物、芳香族多硝基化合物和硝酸酯、干燥的重氮盐、叠氮化物、重金属的炔化物、高氯酸、氯酸钾、乙炔银、乙炔铜、偶氮二异丁腈、过氧化苯甲酸、二硝基甲苯、三硝基甲苯、苦味酸及其金属盐等,都是易爆的危险品,不要用磨口容器盛装,不要研磨,不要用金属筛网过筛,不要使其受撞击或受热,不宜在烘箱内干燥,以免发生爆炸。

乙醇和浓硝酸混合在一起,会引起极强烈的爆炸。

含过氧化物的乙醚蒸馏时,有爆炸的危险,必须要先检查乙醚是否有过氧化物的存在。

可取少许乙醚,加入碘化钾的酸性溶液,若有碘析出,表示有过氧化物存在,则应在蒸馏前先除去过氧化物(用酸化过的硫酸亚铁溶液洗涤乙醚)。

实验室使用的氢气、氧气、乙烯、乙炔钢瓶,要与明火保持10m以上的距离,远离热源,避免曝晒与强烈震动。

氢气、乙炔、环氧乙烷等气体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比例时,会生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即会爆炸。

因此,使用上述物质时必须严禁明火。

对于放热量很大的合成反应,反应过于剧烈时,应适当控制加料速度和反应温度,必要时采取冷却措施。

同时要防止因滴液漏斗的活塞漏液而造的事故。

仪器装置不正确或操作错误,有时会引起爆炸。

如果在常压下进行蒸馏、分馏或加热回流,仪器必须与大气相通。

在蒸馏时要注意,不要将物料蒸干。

在减压操作时,不能使用不耐外压的玻璃仪器(例如平底烧瓶和锥形烧瓶等)。

二、实验室用电安全

1.触电事故

违反操作规程,乱拉电线等;

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易燃物品或粉尘落入插座孔,造成短路而发热燃烧。

乱拉临时线,电线过长没有固定好,容易受到机械挤压损伤而造成短路,因而引起触电或火灾事故。

插头或接线板严重超过负荷。

劣质的插头或接线板。

使用电气设备时无人看守。

放有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实验室,由于设备启动或拔插头等操作产生电火花,引燃达到爆炸极限的室内混合气体,引起事故。

2.安全用电的措施

了解灭火器、水电开关及电源总闸的位置在何处,而且要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

操作仪器设备前应熟悉原理、操作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规范流程进行操作。

使用电器前,应检查线路连接是否正确,电器内外要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或其他溶剂。

使用电器时,应保持手、衣服及四周是干燥的,如手湿时,应擦干后再启动电源进行操作。

实验开始时,应先缓缓接通冷凝水(水量要小),再接通电源打开电热套等。

实验做完后,应先关掉电源,再去拔插头,而后关冷凝水。

不能用湿手或手握湿物去插(或拔)插头。

不要用湿手接触通电工作的仪器,也不要用湿毛巾擦拭带电的插座、仪器设备等。

实验时要观察电源开关是否发热、发烫,有否焦糊气味散发。

若发现有异常现象时,要立即停止使用,请专人检修,不能拖延,以免发生意外。

电路发生断线、短路、接地不良、漏电、误合闸、误掉闸等问题时都可能造成设备损坏。

比较严重的损坏通常产生冒烟、有焦糊味等现象。

新设备接线和设备维修、拆装或移动时要拔掉电源。

维修完成后,接通电源,用电笔测试设备各部分带电情况。

安装设备时,设备之间,设备与墙体之间应留有合理距离,否则人员走动可能会刮碰线路,引发触电。

为了防止触电,装置和设备的金属外壳等应连接地线。

不能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长时间开启电器设备,尤其是烘箱、马弗炉、高压灭菌锅和离心机等高温、高压、高速运行的仪器。

使用旋转蒸发仪、水浴、油浴、回流或蒸馏等,也不能无人看管。

电源插座上都标有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两者相乘即为额定功率。

使用时要留有余量,绝不能超负荷用电。

有些仪器设备如离心机启动时功率会翻倍,电器连接过度极易造成跳闸或短路等,超负荷运行时导线过热引起漏电或火灾事故。

实验室中一定要用标准导线,用不同颜色标识火线、零线和火线。

通常三相电路中火线使用红、黄、蓝三种颜色表示三根火线,零线用黑色。

单相照明电路中,一般黄色表示火线,蓝色为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

有些地方使用红色表示火线,黑色为零线,黄绿相间的是地线。

实验室布线应安全合理,不要乱拉乱接电线,避免多级连用插座(或接线板)。

严禁将单相三孔插座的接地线与零线直接连接起来,以防使用中零线开路时造成电器外壳带电伤人。

使用三相电源,有些设备(如进口仪器)需要确定三相电相序,不符合时可交换连接导线,调整相序。

应保持实验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室内温度过高可能导致电器设备散热不良甚至烧毁,一般不要超过35℃.相对湿度过高易造成短路,一般不超过75%。

实验室内不宜存放大量易燃易爆物品,特别是挥发性较大的物质,因为易燃易爆物品产生的蒸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后,遇电火花(或静电火花)将引起爆炸。

如遇雷电天气,应停止带电的试验操作,避免发生雷击。

仪器设备都有规定的使用年限,一般为十年。

超出使用年限后,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

实验中常使用电炉、电热套、电动搅拌机等,使用电器时,应防止人体与电器导电部分直接接触及石棉网金属丝与电炉电阻丝接触;电热套内严禁滴入水等溶剂,以防止电器短路。

值日生在做完值日后,要关掉所有的水闸及总电闸。

触电后应立即切断总电源,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送医院救治。

3.实验室触电应急处理

触电急救的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伤员生命。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用手直接触及伤员。

使伤者脱离电源方法:

切断电源开关;若电源开关较远,或者电线被压在触电者身下,可用干燥的木橇、竹竿等挑开触电者身上的电线或带电设备,或用几层干燥的衣服将手包住,或者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拉触电者的衣服,使其脱离电源。

如果触电者倒地或俯卧在仪器上,先关总电闸,再施救,因为此仪器可能整体带电。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视其神志是否清醒,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如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通畅,并于5秒时间间隔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膀,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

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

抢救的伤员应立即就地坚持用人工肺复苏法正确抢救,并设法联系校医务室接替救治。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999或120.

4.机电伤人性事故

    机电伤人性事故多发生在有高速旋转或冲击运动的实验室,或要带电作业的实验室和一些有高温产生的实验室。

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

   ①操作不当或缺少防护,造成挤压、甩脱和碰撞伤人;

   ②违反操作规程或因设备设施老化而存在故障和缺陷,造成漏电触电和电弧火花伤人;

   ③使用不当造成高温气体、液体对人的伤害。

 

5.设备损坏性事故

设备损坏性事故多发生在用电加热的实验室。

事故表现和直接原因是:

由于线路故障或雷击造成突然停电,致使被加热的介质不能按要求恢复原来状态造成设备损坏。

例如:

不久前在湖南某高校两次发生的约20根汞电管报废事故(损失约1.5万元),就是因为突然停电而造成的。

(1)纯电阻设备

特点:

电流大,开机迅速升温,温度高,扩散范围大,对周围热影响大。

如电炉,马弗炉

使用环境:

远离易燃、易爆物品、药品

使用人员要求:

严格看管,禁止使用者离开

(2)停电应急处置

关断电源总开关:

防止来电后使用人员不在现场出现设备过热,设备操作故障等不可控现象

关断与设备相连的气路、水路开关

三、实验室化学品使用安全

化学实验过程中,都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化学品,而大多数的化学品都有危险性,必须加强化学品管理,特别是剧毒化学品、易制毒物质及易制爆物质的使用和管理,确保实验室和社会的安全稳定。

剧毒化学品、易制毒物质及易制爆物质的使用具有危险性,流入社会可能产生严重的危害,必须严格管理。

应严格遵守双人保管、双人收发、双人使用、双人运输、双人双锁的“五双”制度。

实验产生的废液、废固物质,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或普通垃圾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