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591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docx

最新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课:

《邓稼先》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对材料和人物精神关系的了解分析,把握写人文章的一般规律。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并向课文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技巧。

3.将爱国主义情感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作为德育的重心,弘扬“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

二、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抓住有表现力的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生动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并向课文学习人物语言动作的描写技巧。

三、学习难点

将爱国主义情感和献身科学的精神作为德育的重心,弘扬“文以载道”的创作宗旨。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给生字词注音

元勋(   )  彭桓(   )武   王淦(   )昌       惶(   )恐

胆怯(   )  许德珩(   )    销声匿(  )迹     寥(   )寥无几

和(  )泥  聂荣臻(   )    含辛茹(  )苦     蓦(   )地  

2.朗读课文,并简要概括邓稼先事迹。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检测

(二)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三)小组探究

1.文章各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引子:

从20世纪40年代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第一部分:

写邓稼先接受使命时的激动和喜悦,突出他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使命感。

第二部分:

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作出贡献的事迹。

2.课文表现了邓稼先的哪些可贵精神?

从文中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邓稼先对祖国、对民族鞠躬尽瘁,无私奉献。

在“要放个‘大炮仗’”这部分集中写了这方面的精神。

1950年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的邓稼先,至1958年已成为崭露头角的优秀青年物理学家,但为了研制原子弹这一艰巨、光荣、伟大的工作,他无比激动而又喜悦地走到了原子弹设计研制的第一线,从事鲜为人知的工作,并从此在公开场合销声匿迹。

(2)邓稼先干工作身先士卒、不怕牺牲、不求名利,甘当无名英雄。

在“艰苦创业的年月”这部分有不少这样的例子。

(3)为人真诚谦虚、朴实坦诚。

搞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是研制原子弹的先行工作,关系重大。

有史以来,中国人谁也没有造过原子弹,无所谓什么权威。

在外国资料严密封锁的情况下,邓稼先边读书,边讲授。

年轻人叫他邓老师,他说:

“你们甭叫我邓老师,咱们一块干吧!

\\\'

(4)超凡的创造才能,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坚定的意志和坚强的信念。

如在苏联专家全部撤走的情况下,带领科研人员自力更生研制战略核武器。

又如,有一次,为了把一个问题弄个水落石出……数据是正确可靠的。

再如,有一次,核装置下到深处时,突然信号测不到。

在这危急关头,邓稼先和大家从夜里十二点一直讨论到天亮,最后邓稼先凭着勇进的胆识、稳健的判断做出现场处理的决定,并顺利排除了故障。

三、当堂检测

   请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评价邓稼先。

                 第二课时

一、预习

了解有关人物通讯的知识。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展示

这是一篇人物通讯,请你结合对本文的了解,你认为人物通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二)小组讨论

1.讨论写作特点:

 

(1)过程为序,各有侧重。

(2)点面结合,概述细写交融。

(3)文章有面的交代,有点的叙述,有对工作过程和人物事迹的概括叙述,也有对具体事件的细致描写,两相交融,既照顾了全局,又突出了重点。

对人物的语言、动作描写细腻。

环境烘托,表现人物。

3.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又取得了那些重要的科研成果?

你还知道哪些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三、当堂检测

  美文欣赏《邓稼先的光辉一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课:

《说和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的品格和精神。

3、学习闻一多严谨、谦逊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

教学重点、难点:

品读重要语句,探究体会语言的内蕴。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照片呈现,标题导入

1、照片呈现:

出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然后让学生说说他是谁。

他就是毛泽东同志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所说的闻一多。

他说:

“许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文中高度赞扬了闻一多的民族英雄气概。

(板书课题)

2、标题导入:

从标题看,文章主要写了闻一多的哪两个方面?

是啊,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和做事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如何处理日常生活中“说和做”,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必修课,闻一多堪称这方面的表率。

下面,让我们再次从闻一多身上感受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悟

1、诵读积累:

①学生朗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②学生交流朗读感受。

2、整体感悟:

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有什么不同一般人之处?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说了就做”。

②表现了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的需要而说和做的爱国精神。

三、合作探究,人物性格

1、合作探究:

①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哪几件事?

从中看出闻一多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学生讨论交流后归纳明确:

文章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围绕这两方面文章写了闻一多十多年来默默钻研,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起草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共六件事。

把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位治学严谨、成就卓越的学者,一位言行一致的民主战士。

②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

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课文中对闻一多的语言、肖像有许多具体描写。

例如炯炯目光、头发零乱、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目不窥园。

还有细节描写,例如“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凡此种种,都能起到具体再现闻一多先生那令人尊敬的高大形象的作用,使他的精神、品格、作风仿佛都成了可以具体感知的东西。

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已经把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都表现出来了。

④怎么理解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的说和做?

作为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他对反动派的揭露与斥责,对于革命、对于人民的呼喊,是他的说,也是他的做。

他是以他的说表示他的做,而在有些时候,他不仅说,而且以生命为代价来这样做,从课文17、18小节所传达的内容可以看出。

2、人物性格:

①第11小节引用了闻一多先生信中的话,这里可以看出什么样的品格?

“讲话定要讲个痛快”,想像一下闻先生讲的是什么样的话。

你能帮他说一说吗?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闻一多先生赤诚的爱国之心,甘愿为祖国而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他这时讲的应该是“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这类的话,是揭露反动派,鼓舞人们斗志的话等。

②请同学们用下面的句式来再一次表现闻一多先生的性格特点:

闻一多是一个 的人,我从 这里可以看出。

四、品读赏析,互动释疑

1、品读赏析:

品味重点语句中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的内涵,体会语句饱含的激情。

教师准备:

①“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一句,本来是叙述语言,无非是讲闻一多正在研究古代典籍,但作者不用“研究”一词,而精心地选用了“钻探”,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

并且句式也变成“向……钻探”,叙述由静态变成动态,给人的印象不再是客观的介绍,而且是热情的称赞了。

②“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等。

(以整齐的句式,饱含深情地赞美闻一多治学之勤之钻;“凝结”表现治学成果来之不易。

③“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诗兴不作”是文言说法。

“作”,起。

“诗兴不作”就是写诗的兴致减少了。

20年代,闻一多写了许多爱国诗篇。

从20年代末起,转入对我国古典文化的深入研究。

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是比喻的说法,表现闻一多为探索救国道路而苦读的目的。

自20年代末起,闻先生过了十多年“书斋生活”,企图从文化上寻找振兴民族的途径。

⑤“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望闻问切”是比拟的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第2句就全句而言也是比拟),说明闻一多当时从文化研究上来探求救国的方法,也还仅仅是走出了第一步。

⑥“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它”指深夜灯火。

深夜只有孤灯相伴,本来应感到寂寞,但闻一多则不然,他在一盏孤灯的照耀下,全力进行学术研究,成绩斐然。

“漂白了的四壁”引自闻一多诗《静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

课文中引用“漂白了的四壁”,意在表现闻先生深夜从事学术研究那种怡然自适的情景,与“大开光明之路”的意趣一脉相承。

⑦“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潜心贯注”和“心会神凝”意思相近,都是说用心极专极深,除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

2、互动释疑:

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五、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本文以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总领全文,作者前半部分介绍了闻先生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刻画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数十年如一日的敬业精神,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做了再说,做了不说”的精神,体现了闻先生“学者的方面”;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作者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三件事作为例证,表现了闻先生“革命家的方面”。

两部分互为补充,使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跃然纸上。

2、拓展延伸:

①摘抄文中你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②自读闻一多先生《七子之歌》并说说它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③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试为本文补充一两个事例。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导读法

教学课时:

3课时(本课为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

2、课堂选择有关鲁迅的图片;并设计幻灯片;

授 课 人:

陈生德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引入,展示学习目标

1、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生的意义引入;

2、展示学习的目标

学习目标:

(1)、走近鲁迅,了解鲁迅;

(2)、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二、合作探究,体会文情

1、谈谈你熟悉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2、教师结合课件谈一谈鲁迅的相关资料。

3、请你找出本文中比较精彩的生活细节,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问题设置:

(1)、鲁迅先生是个非常珍惜时间的人,本文那些地方也可以看出来?

文中有与他的这风格不一样的地方吗?

为什么他要这样做?

(2)、鲁迅先生对自己的亲人如何?

(3)、课文还有那些让你感动的地方?

4、师生交流有感情朗读部分细节 ;

5、思考: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

请谈谈你的体会。

三、交流互动,学习文法

1、细节赏析:

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细节描写,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2、教师例析课文开篇与结尾;

3、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锁记'是流水帐,你如何?

学生试分组讨论并回答。

教师明确:

(1)、文章围绕鲁迅忘我工作等精神风貌和个性特点记述,并非无中心的散漫之作;

(2)、文中采用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3)、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4)、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四、小结

五、作业:

1、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2、完成课后词句品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

(3)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的朗读课文,能用现代汉语正确翻译课文;

(2)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二、教学重点

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

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三、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说到三国这段历史正如歌中所唱: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确实在三国时期出现了一批英雄人物,如曹操、刘备、孙权,真可谓三国鼎立水火不溶,但曹操又曾说过这样的话:

“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到底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对手曹操的佩服,对于孙权,我们了解他当帝王的一面,今天我们了解他的其他方面。

现在,我们学习《孙权劝学》(板书《孙权劝学》)。

(二)自读感知,整体把握

1.走近司马光(小组交流课前预习资料)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著有《司马文正集》。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事。

2.(一读)范读课文,请听清字音,明确停顿;

3.学生大声自由朗读、点名读,大家评价。

4.提示字音,卿(qing) 涉(she) 孰(shu) 遂(sui) (为wei 更geng)多音字;

5.找出通假字邪-耶,表反问语气,语末助词,译成“吗”;

6.(二读)下面我们齐读;

7.请同学们结合注解疏通文意;

8.四人一组,找出小组问题,自己的问题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提出,一组一个代表,说不全的可以补充。

9.重点句子,找出,画出,对不懂的字句或字义,找开课件,教师用黑色加粗的条纹加重;

10.在译句子时重点词不能漏译;

咱们对号入座,调整顺序的有,蒙辞以军中多务,博士一词是官名,可以留用(国号、年号、官名、人名、书名等可以照录不译);

11.文言中古今异译,但:

只,只是,今是转折性连词;

12.找一找古今异译的词;

13.文言文译文五字法,展示课件,并找人读取;

14.一起朗读课文,出示课件中的四幅图,一、孙权劝吕蒙学习图,二、孙权现身说法图,三、鲁肃与吕蒙论议图,四、吕蒙与鲁肃结友图。

(三读)

研讨:

怎样读出语气?

因为这篇文章是写人叙事的文章,要读出语气,就要从读言上下功夫,我们看看孙权的语言,我们结合孙权的身份。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郎,孤学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第一句,严励、关心的语气;

第二句,怒气;

第三句,语重心长,现身说法。

这一段,孙权饱含关怀、苦口婆心的劝告吕蒙,我们认为孙权是一个什么性格特点的人?

孙权,爱惜人才,好学,关爱部下,善劝

我们再看吕蒙,坦诚、豪爽、知过能改、肯于努力学习、能听取意见;

鲁肃,论职位、论才能都高于吕蒙,爱才、敬才、有礼;

blow吹blewblown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呢?

(师生之间互动)

teach教taughttaught文中出现了两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找同学造句子。

spoil破坏spoilt/spoiledspoilt/spoiled【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学识尚浅。

现在多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swear发誓sworesworn【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ride骑roderidden四、拓展升华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也不少,请找出一两则,如:

“读书破尤卷,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知识就是力量”,“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结合我们所学的《孙权劝学》,想想我们该怎样对待学习。

forecast预报forecastforecast五、(四读)总结全文

附:

板书:

rise上升roserisen孙权    劝   吕蒙    赞     鲁肃

爱才        坦诚          爱才

关爱部下      豪爽          敬才

make制作mademade善劝        知过能改        文人雅士

好学                    有礼

forgive原谅forgaveforgiven

 

hit打hith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