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89652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docx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完整版

HENsystemofficeroom【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三版陈荣秋马士华著复习要点

生产与运作复习要点

名词解释:

一、社会组织:

具有特定目标和功能的、社会化的生产要素的集合体。

二、生产运作:

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三、系统柔性:

指系统处理外界变化的能力。

生产系统柔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能适应不同的产品或零件的加工要求。

能加工的产品(零件)种类越多,则柔性越好;二是转换时间,加工不同零件之间的转换时间越短,则柔性越好。

四、业务过程重组:

从根本上对业务过程进行再思考和再设计,在现行的关键绩效指标(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上实现显着改善。

五、精细生产:

指对资源的占用少,对资源的利用率高,是对资源精打细算的生产。

精细的含义还包括质量。

六、供应链:

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

它是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模式

七、大量定制生产:

是以大量生产的效率和成本制造定制产品的生产模式。

八、战略管理:

是指在企业战略的形成和实施过程中,制定的决策和采取的行动。

九、预测:

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计与推测。

一十、装配线平衡:

又称工序同期化,是对于某转配流水线,在给定流水线的街拍后,求出装配线所需的工序的工作地数量和用工人数最少的方案。

一十一、生产率:

指生产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与生产这些产品或服务所消耗的资源之比。

(生产率=系统输出的产品或服务/使用的资源)

一十二、工作设计:

指确定具体的任务和责任、工作环境以及完成任务以实现生产管理目标的方法。

一十三、工作测量:

在一定的标准测定条件下,确定人们作业活动所需的时间,并制定出时间标准或定额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

一十四、收入管理:

最初称收益管理,是在不同时期、对具有不同需求的顾客采取不同的产品或服务定价,以产生最大收入或收益的综合计划策略。

一十五、库存: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一十六、物料需求计划:

是指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品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个物品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时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别各个物品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是一种工业制造企业内物资计划管理模式。

一十七、ERP,企业资源计划:

它利用计算机技术,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把客户需要和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供应商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为企业决策层提供解决企业产品成本问题、提高作业效率、及资金的运营情况一系列动作问题,使之成为能完全按用户需求进行经营管理的一种全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ERP的功能模块:

MRP、财务、人力资源、供应链和顾客关系管理。

一十八、全面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的所有组织,所有部门和全体人员都以产品的质量为核心,把专业技术,管理技术和数理统计结合起来,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保证体系,控制生产全过程影响质量的因素,以优质的工作,最经济的办法,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的全部活动。

简言之,在全社会的推动下,企业全体人员参加的,用全面质量去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的活动,,核心在全面.

一十九、质量:

一种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二十、质量管理:

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活动。

二十一、新产品:

在技术、性能、功能、结构、材质等一方面或几方面具有先进性或独创性的产品。

二十二、经营杠杆:

反映年总费用一定的情况下和销售收入的关系,总费用在销售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越高,则经营杠杆的作用越大。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意味着销售收入很小的变化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净收益。

(图见122)

二十三、工时定额:

又称标准工作时间,是在标准的工作条件下,操作人员完成单位特定工作所需的时间。

二十四、供应链管理:

通过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

其他题型:

一、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

生产运作、理财和营销

二、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

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三、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

生产运作系统设计、运行和维护改进过程的管理。

四、生产运作管理人员所需技能:

技术技能和行为技能。

1)技术技能:

专业技术(产品知识、设计知识、工艺知识)与管理技术(生产运作过程组织、计划与控制)。

生产运作管理人员面临的是转化物料或提供各种特定服务这样的活动,他们必须具备有关的专业技术知识,特别是工艺知识。

2)行为技能:

组织工人和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活动,必须具备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善于与他人共事,调动他人的工作积极性,协调众人的活动。

五、从管理角度将生产运作分成两大类:

产品生产和服务运作

1)产品生产:

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将有形输入转化为有形输出的过程。

①按工艺过程的特点分

连续性(流程式)生产:

物料均匀、连续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如化工(塑料、药品、肥料)、炼油、冶金、食品、造纸。

离散性(加工装配式)生产:

物料离散地按一定工艺顺序运动,在运动中不断改变形态和性能,最后形成产品的生产。

如轧钢、汽车制造、机械、电子、家具和服装。

②按企业组织生产的特点分

备货型生产(MTS):

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的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的成品库存来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订货型生产(MTO):

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生产。

如电站锅炉、船舶等大型产品的生产。

六、服务运作:

又称非制造性生产运作,它的基本特征是提供劳务,而不制造有形产品;但是不等于不提供有形产品。

分类:

按是否提供有形产品(纯劳务运作、一般劳务运作)、按顾客是否参与(顾客参与的和顾客不参与的)、按资本、劳动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大量资本密集服务、专业资本密集服务、大量劳务密集服务和专业劳务密集服务)

特征:

①服务运作的生产率难以测定②服务运作的质量标准难以建立③运作和消费结合,与顾客接触,导致效率降低④纯服务运作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七、服务的分类:

按行业分类;按服务组织的目的分类;按顾客参与方式分类;按照是否提供有形产品分类;按顾客是否参与分类;按劳动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分类

五、服务运作管理的特征:

生产率难以测定;服务不能存储,不能通过库存来缓冲以适应需求变化;服务质量难以测量;质量难以测量;服务资源浪费;顾客自身直接参与对服务企业有正面和负面影响。

八、生产类型划分:

大量生产运作;单件生产运作;成批生产运作

九、大量大批生产运作类型的优势:

①设计方面,采用经过多次制造和使用检验的标准图纸生产,减少工作量,节省设计时间和设计人员,保证质量。

②工艺方面,设计图纸变化小,产品结构相对稳定,消除重复编制工艺的工作,减少工作量,缩短准备周期,减少原材料消耗。

③生产组织方面,进行精细分工,工作专业化程度高,操作简化,提高工作效率。

④生产管理方面,便于制定准确的工时定额,易与供应厂家和协作厂家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质量与交货期容易得到保证,且管理人员易掌握生产进度。

十、大量大批生产给企业带来的好处:

①从设计到出产的整个生产周期短,可加快资金周转和整个社会的生产速度。

②用人少,机械化、自动化水平高,产出率高,劳动生产率高。

③人力、物力消耗少,成本低。

④产品质量高而稳定。

十一、单件小批量生产问题:

①设计方面,工作量大,周期长,人员多,质量不易提高。

②工艺方面,编制周期长,材料消耗定额不易准确制定,工艺质量不易提高,人员多。

③生产组织方面,进行粗略加工,专业化程度不高,工人培训时间长,效率低,工作转换时间长。

④生产管理方面,粗略制定工时定额,不易建立长期稳定的协作关系,质量和交货期不易保证,计划、调度工作复杂,需要管理人员多。

十二、单件小批量生产的缺点:

①产品制造周期长,资金周转慢,用户订货提前期长。

②用人多,生产效率低,劳动生产率低。

③成本高。

④产品质量不易保证。

十三、当前生产运作管理的发展趋势:

1、重视生产运作策略;2、业务过程重组;3、精细生产;4、供应链管理;5、敏捷制造;6、大量定制生产。

十四、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因素:

价格、质量、品种、服务、时间和环保。

十五、战略管理过程:

1)确定使命和主要目标2)战略分析3)战略选择4)战略实施:

十六、确认资源与竞争优势p50

十七、战略选择:

㈠公司战略:

专注于单一事业、多元化、垂直(纵向)一体化、水平(横向)一体化。

㈡经营战略:

1、波特的三种竞争战略:

波特提出三种基本的市场竞争战略: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一点战略。

2、快速响应战略。

㈢职能策略

十八、生产运作策略主要内容:

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产品或服务的选择;设计与开发策略;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十九、生产运作总体策略包括:

1、自制还是外购2、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选择3、组织生产是预测驱动还是订单驱动4、采用高效供应链还是敏捷供应链5、配送网络方面的选择。

二十、产品或服务的选择策略需要考虑因素:

1、市场需求的不确定2、外部需求与内部能力之间的关系3、原材料、外购件的供应4、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协调

二十一、产品或服务的设计与开发策略:

1、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2、自己设计还是请外单位设计3、买技术或专利4、做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

二十二、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策略:

选址、设施布置、岗位设计、工作考核和报酬。

二十三、预测种类:

科学预测、技术预测、经济预测、需求预测、社会预测

二十四、预测分类:

(1)按预测时间长短:

长期预测(5年或以上)、中期预测(一季度以上2年以下)、短期预测(一季度以下);

(2)按主观因素所起作用:

定性预测方法(又称主观预测方法)、定量预测方法(统计预测法)。

二十五、德尔菲法(又称专家调查法)

应用过程:

挑选专家;第一轮函询调查并反馈;第二轮函询,再反馈;第三轮加以评价修正,重新预测。

优点:

简明直观,避免专家会议弊端。

缺点:

专家选择无明显标准,结果缺乏严格分析,随大流倾向。

原则:

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

二十六、新产品/服务开发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有利于扩大市场份额(三)适应个性化定制生产的需要(四)产品更新换代的需要

二十七、研究与开发的分类:

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

基础研究进行的是探索新的规律、创建基础性知识的工作。

应该研究是将基础理论研究中开发的新知识、新理论应用于具体领域。

技术开发研究是将应该研究的成果经设计、试验而发展为新产品、新系统和新工程的科研活动。

二十八、新产品分类:

按新产品和现有产品相比的创新程度,

(1)改进型产品,对老产品的改进与完善,创新程度最小的一类新产品

(2)换代产品,产品基本原理不变,因部分采用新技术使产品性能有重大突破(3)创新产品,采用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所开发的产品,创新程度最高

二十九、结构设计过程:

1)总体设计:

通过市场需求分析,确定产品的性能、设计原则、技术参数、概略计算产品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进行产品设计方案的经济效果的分析。

2)技术设计:

将技术任务书中确定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参数具体化,根据技术任务书所规定的原则,进一步确定产品结构和技术经济指标,以总图、系统图、明细表、说明书等总括形式表现出来。

3)工作图设计:

根据技术设计阶段确定的结构布置和主要尺寸,进一步作结构的细节设计,逐步修改和完善,绘制全套工作图样和编制必要的技术文件,为产品制造和装配提供确定的依据。

三十、工艺设计过程:

1)产品图纸的工艺分析和审查;2)拟定工艺方案;3)编制工艺规程;4)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

三十一、产品设计的原则:

(1)设计用户需要的产品(服务);

(2)设计可制造性强的产品(3)设计鲁棒性强的产品(服务);(4)设计绿色产品。

三十二、生产流程分类:

(1)按产品进行的生产流程:

就是以产品或提供服务为对象、按照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生产要求,组织相应的生产设备或设施,形成流水般的连续生产,有时称为流水线生产。

又称对象专业化形式,适用于大批量生产类型;

(2)按加工路线进行的生产流程:

又称工艺专业化形式,适用于多品种中小批量或单件生产类型;

(3)按项目进行的生产流程:

任一项人物都没有重复,所有的工序或作业环节都按一定秩序一次进行。

三十三、影响生产流程设计的主要因素:

(1)产品或服务需求性质

(2)自制-外购决策(3)生产柔性(4)产品或服务质量水平(5)接触顾客的程度

三十四、串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1)概念:

即从需求分析、产品结构设计、工艺设计一直到加工制造和装配一步步在各部门之间顺序进行。

(2)存在的问题:

①各下游开发部门所具有的知识难以加入早期设计。

加入设计的阶段越早,降低费用的机会越大。

而发现问题的时间越晚,修改费用越大。

费用随时间成指数增加。

②各部门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核能缺乏理解,目标和评价标准的差异和矛盾降低了产品整体开发过程的效率。

三十五、并行的产品设计方法:

并行工程是对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进行并行、一体化设计的一种系统化方法。

三十六、并行工程技术:

(1)虚拟技术

(2)产品数据管理(3)产品系列化,零部件标准化、通用化(4)成组技术(5)减少变化方案。

三十七、选址的重要性:

(1)投资:

建设新工厂或新的服务设施需要一大笔投资。

在不同的地点建厂对投资多少有很大的影响。

在偏僻山区建厂比在平原建厂投资要大得多,建设速度也要慢很多;在城市中心地段建服务设施,地价很高,以至“寸金寸土”;在城郊建服务设施,投资较少。

(2)成本:

生产服务设施若建在远离原料供应地或远离市场的地方,原料或产品的运输成本会很高;建在城市或经济发达地区,容易找到协作厂家,但职工工资较高

(3)职工:

不同的选址还会影响到职工的生活和工作积极性。

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气候条件、生活标准、教育水平、精神风貌不相同,对职工生活、子女上学都会有不同的影响。

(4)改变困难,作用深远:

因为新建的厂房既然不利于经营,那么出售必然也无人问津;将厂房移动是不可能的,将设备搬迁而易地重建,则耗资巨大;如果继续维持下去,投资大、成本高、职工队伍不稳定,企业将永远处于不利地位,一旦发生市场冲击,很可能就要倒闭。

因此选址不当将铸成大错,也就决定了企业失败的命运。

三十八、影响选址的因素:

1)经济因素:

①运输条件与费用:

接近原料或材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②劳动力可获性与费用;③能源可获性与费用;④厂址条件和费用。

2)其他因素:

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三十九、选址的评价方法:

1)盈亏平衡分析法2)因素评分法3)线性规划运输模型4)重心法(计算题)5)仿真法

四十、生产单位的专业化和形式:

1)工艺专业化原则:

按照工艺专业化特征建立生产单位,形成工艺专业化车间。

优点:

对产品品种变化适应能力强、生产系统可靠性高、工艺管理方便。

缺点:

加工路线长、运输量大、运输成本高、生产周期长、组织管理工作复杂。

适用于批量生产。

2)对象专业化原则:

按照产品(或零部件)建立生产单位。

优点:

有利于提高工作地的专业化程度,可以采用高效率的专用设备,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缩短生产周期,简化生产管理工作。

缺点: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应变能力较差。

适用于大量大批生产。

四十一、几种典型布置形式:

1、物流流程形式2、布置类型:

(1)固定式布置:

是指加工对象位置固定,生产工人和设备都随加工产品所在的某一位置而转移。

(2)按产品布置,是指就是按对象专业化布置有关机器和设施。

最常见的如流水线或产品装配线(3)按工艺过程布置,又称工艺专业化布置,就是按照工艺专业化原则将同类机器集中在一起,完成相同加工任务(4)按成组制造单元布置,其基本原理是,首先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结构和工艺相似的零部件组成一个零件组,确定出零件组的典型工艺流程,再根据典型工艺流程的加工内容选择设备和工人,有这些设备和工人组成一个单元。

他与对象专业化形式十分相似,因而也具有对象专业化形式的优点。

但成组生产单元更适合于多品种的批量生产,因而又比对象专业化形式具有更高的柔性,是一种适合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的理想生产方式。

四十二、办公室布置的几种基本模式:

(1)传统的封闭式办公室:

办公楼被分割成多个小房间,伴之以一度堵墙,一个个门和长长的走廊。

有利于保持工作人员足够的独立性,但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传递,容易使人产生疏远感,也不利于上下级之间的沟通,而且几乎没有调整和改变的余地。

(2)开放式办公室布置:

在一间很多的办公室内。

同时可以宂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十几人,几十人甚至上百人共同工作。

不仅方便同事之间的交流,也方便了部门领导与一般职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消除了等级的隔阂,但这种方式的一个弊病是,有时会相互干扰,职员可能会闲聊等。

(3)活动中心型的新型办公室布置:

在每一个活动中心有会议室,讨论间,电视电话,接待处,打字复印,资料室等进行一项完整工作所需的各种设备。

楼内有若干的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根据工作的任务的不同在不同的活动中心,每一项相对独立的工作集中在这样的一个活动中心进行,工作人员根据共组任务的不同在不同的活动中心之间移动,但每个人仍保留有一个小小的传统式个人办公室。

(4)更加新型的办公形式-——“远程”办公,所谓远程办公,是指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将处于不同地点的人们联系起来,共同完成工作,例如:

人们在家办公,也可以出差在火车或飞机上办公等。

四十三、工作设计中的行为理论

1)工作扩大化:

指工作的横向扩大,即增加每个人工作任务的种类,从而使他们能够完成一项完整工作的大部分程序,这样他们可以看到工作对顾客的意义,从而提高工作积极性;

2)工作职务轮换:

指允许员工定期轮换所做的工作;

3)工作丰富化:

指工作的纵向扩大,即给予职工更多的责任,更多参与决策和管理的机会。

四十四、生产产品时间消耗的结构:

产品(作业)在加工过程中的总时间包括:

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设计缺陷的工时消耗、工艺过程缺陷的工时消耗、管理不善而产生的无效时间、工人因素引起的无效时间。

1.[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

指在产品设计正确、工艺完善的条件下,制造产品或进行作业所用的时间,也称定额时间,由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构成。

宽放时间:

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因工作需要、休息与生理需要,需要作业时间给予补偿的时间。

宽放时间由三部分时间构成:

(1)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

(2)布置工作地时间;(3)准备与结束时间。

宽放率=宽放时间/作业时间

2.[无效时间]:

是由于管理不善或工人控制范围内的原因而造成的人力、设备的窝工限制的时间。

无效劳动会带来:

生产过剩、停工等待、搬运、加工、动作、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废品,这六个方面的浪费。

四十五、工时定额作用:

(1)确定工作所需人员数和确定部门人员编制的依据;

(2)计划管理和生产控制的重要依据;(3)控制成本和费用的重要依据;(4)工时定额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力手段;(5)制定计件工资和奖金的标准。

四十六、模特法(P198)(了解)

(一)移动动作:

指抓住或挪动物件的动作。

根据手臂所使用的身体部位不同、手臂移动距离的不同,时间值也不相同;

(二)终止动作:

指移动动作之后,动作的终结;

(三)身体动作:

支躯干、下肢的动作;

(四)其他动作。

四十七、工作环境的影响因素:

气候状况、照明与色彩状况、噪声与振动状况三大类。

四十八、气候状况的取决因素:

空气的温度,空气的流动速度、气压与大气污染。

四十九、企业计划的层次:

战略层计划、战术层计划与作业层计划。

五十、计划的层次:

计划层、执行层、操作层。

五十一、生产计划的层次:

生产计划大纲或称综合生产计划、产品交付计划和产品生产计划或称主生产作业计划。

五十二、滚动式计划的编制方法:

按照编制滚动式计划的方法,整个计划期被分为几个时间段,其中第一个时间段的计划为执行计划,后几个时间段的计划为预计计划。

执行计划较具体,预计计划较粗略。

每经过一个时间段,根据执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企业内、外条件的变化,对原来的预计计划要做出调整与修改,原预计计划中的第一个时间段的计划就变成了执行计划。

五十三、生产运作能力

(1)概念:

生产运作能力是生产运作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实现的最大产出量。

(2)表示:

对于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可以用具体产品数表示生产能力;对于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数表示生产能力;对于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则只能以假定产品的产量来表示生产能力。

1、代表产品与假定产品2、生产能力与生产任务(负荷)的平衡

五十四、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1)调节需求的办法:

①通过调节价格转移需求;②推迟交货;③按需求来源不同转移需求;④刺激低谷需求;⑤供不应求时适当限制需求;⑥开发预定(约)系统;⑦调节上下班时间;⑧固定时间表。

(2)调节产能的办法:

①改变劳动力数量;②合理的人员班次安排;③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④利用库存调节;⑤转包;⑥改变“自制还是外购”的决策;⑦通过顾客参与调节产能;⑧将固定产能变成可调节产能;⑨分享产能;⑩培训多技能员工。

五十五、制定生产大纲的办法:

1)仅改变工人数量2)仅改变库存水平3)一种混合策略

五十六、反复试验法:

也是在管理实践中应用最广的方法。

具体例子:

P233

五十七、库存的作用:

1)缩短订货提前期2)稳定作用3)分摊订货费用4)防止短缺5)防止中断

五十八、库存问题的分类:

1)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2)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

库存控制系统的分类:

1)固定量系统;2)固定间隔系统;3)最大最小系统。

五十九、与库存有关的费用:

(一)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的费用:

1)资金的成本2)仓储空间的费用3)物品变质和陈旧4)税收和保险

(二)随库存量增加而减少的费用:

1)订货量2)调整准备费3)购买费和加工费4)生产管理费5)缺货损失费

(三)库存总费用:

1)年维持库存费2)年补充订货费3)年购买费(加工费)4)年缺货损失费

六十、MRP基本思想:

1)根据产品出产计划到推出相关物料的需求2)围绕物料转化组织制造资源,实现按需要准时生产

六十一、订货点方法用于制造过程的缺点:

1、盲目性2、高库存与低服务水平3、形成“块状”需求

六十二、MRP的输入包括:

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和库存状态文件。

六十三、MRP的输出包括:

1)零部件投入出产计划2)原材料需求计划3)互转件计划4)库存状态记录5)工艺装备及其设备需求计划6)计划将要发出的订货7)已发出订货的调整8)零部件完工情况统计、外购件及原材料到货情况统计9)对生产及库存费用进行预算的报告10)交货期模拟报告11)优先权计划

六十四、MRPⅡ,即制造资源计划。

了解P295-P298

六十五、供应链基本思想:

“横向一体化”,即把原来由企业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跟外包企业形成的一种水平关系。

六十六、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

1)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实现企业兴旺发达的必要条件;2)质量是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支柱;3)质量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六十七、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TQC是全面质量的管理2)TQC是全过程质量的管理3)TQC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4)TQC是全社会推动的质量管理。

六十八:

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工作内容:

市场调查、产品设计、采购、制造、检验、销售、服务。

六十九、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

在质量管理活动中,要求把各项工作按照作出计划,计划实施,检查实施效果,然后将成功地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去解决的工作方法,是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