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89681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5页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5页
亲,该文档总共3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修辞小故事集锦.docx

修辞小故事集锦

 修辞趣味故事集锦

 

咏絮才女谢道韫——妙用比喻

 

比喻是拿一个事物比作另一个事物的修辞手法,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打比方。

比喻有什么特点呢,请看下面的故事。

东晋时的一个冬天,北风呼啸,天气寒冷,纷纷扬扬地下起了大雪。

宰相谢安同侄儿谢朗,侄女谢道韫一块儿赏雪。

谢安忽然想考考孩子们的才学,他指着空中飞舞的雪花,激发了谢安的诗兴,他脱口而出:

“白雪纷纷何所似?

”几个侄儿、侄女一听,知道伯父又来考他们了,一个个凝眉静思,都想显显自己的诗才。

侄儿谢朗抢先答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

”谢安一听,就皱起了眉头:

“比喻不恰当,谯能有那么大力气把盐撒得满天空都是,何况,盐在空中很快成直线落下来,一点也不像雪花飘落的样子。

”侄女谢道韫听了也摇摇头,她不慌不忙地说:

“未落柳絮因风起。

”谢安一听,点点头,连声称赞说:

“比得好!

比得好!

风吹柳絮上云宵,正像雪花漫天飞舞。

絮白似雪,雪轻如絮,这个比喻又贴切又形象。

你有诗人的气质,也许你能当个女诗人呢。

”后来,谢道韫果然成了文学家,人们称她有“咏絮才”。

“雪花”和“柳絮”是两种不同的事物,但二者又有共同之处:

如颜色都是白的,看去都是软绵绵的。

这就构成了拿“柳絮”比“雪花”的条件。

利用两类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同特点,拿一种事物比另一种事物,这种修辞手法就是比喻。

“飘飘的雪花好像乘风飞舞的柳絮”这个比喻,我们把它分作三部分:

一是被比喻的东西——雪花,这叫“本体”;二是拿来作比喻的东西——柳絮,这叫“喻体”;三是用来联系本体与喻体的词语——好像,这叫“比喻词”。

由于本体与喻体关系的不同,比喻词的不同,因此就出现了不同类型的比喻。

一般来说,比喻有三个类型:

明喻、暗喻、借喻。

例如,谢道韫的比喻就属于明喻。

出现了本体和喻体。

还出现了“好像、好似、像。

”这一类比喻词。

苏联著名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坐火车去莫斯科,车上他为了向一位青年妇女表示自己是个纯洁的人,就对她说:

“我是一朵穿裤子的云……”两年后,诗人写了一首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罪恶、号召人民起来斗争的诗,题目就是《穿裤子的云》。

“我是一朵穿裤子的云”用的其实就是一个比喻。

与前面谢道韫提到的比喻相比,有不同的地方。

“飘飘的雪花”(主体)和“乘风飞舞的柳絮”(喻体)之间是相似的关系;而马雅可夫斯基的比喻中,本体(我)和喻体(穿裤子的云)却是相同的关系,比喻词用法也不同。

一个是像、好似等,另一个是用成了、构成了等,前者一目了然。

比喻关系明显,而后者比喻关系比较隐蔽,不太明显。

前者我们叫它“明喻”,后一种叫“隐喻”或“暗喻”。

明喻格式是:

“甲象乙”;暗喻的格式是“甲是乙”。

暗喻是比明喻更进一步的比喻,本体和喻体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精炼、含蓄,能引起人们的思索和想象。

 

一鸣惊人——借喻

 

春秋时代,楚庄王刚当了国君,看见令尹斗越椒的势力大,他想除掉这位令尹,但又不知道朝廷里哪些大臣可以信托。

于是,他就装成天天只知打猎、喝酒,不问国家大事的样子。

三年过去了,许多人都把他当成无能的国君,那斗越椒自然更不把他放在心上了。

有几个人劝楚庄王要以国事为重,楚庄王见他们也没有说到点子上,就故意下了道命令:

“谁敢多嘴,我就惩罚谁!

”一些大臣吓得更不敢说话了。

一天,申无畏偏要见楚庄王。

楚庄王问道:

“你来干什么?

喝酒还是听音乐?

“我来同您猜谜儿。

“这倒怪有意思的,来吧。

申无畏说了个谜语:

楚国山上,有只大鸟,身披五彩,可真荣耀。

一停三年,不飞不叫,人人不知,是个什么鸟?

楚庄王知道申无畏不是来猜谜儿,而是来劝自己的。

敢于冒险来劝国君,胆量不小,楚庄王暗暗喜欢,笑着说:

“这不是普通的鸟。

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

你别急。

申无畏知道楚庄王是在准备力量,决心有所作为,心里也很高兴,他向楚庄王磕个头说:

“大王到底英明。

不久,楚庄王从这些敢于冒险劝告他的人当中选了一些人才,加以重用,积极改革政治,训练军队,削弱了令尹的权力,亲自安排国家大事。

没过几年,楚国更加强大了,楚庄王也成为春秋时期五位霸主之一。

申无畏的谜语,实际是个比喻。

他把楚庄王比作一只大鸟。

但这个比喻同明喻、暗喻不同,它不像明喻、暗喻那样有本体、喻体和比喻词三部分,而其中本体和比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大鸟)来代替本体(楚庄王),也就是说只有喻体这个部分。

它通过对喻体——大鸟的描述,表达了所要表达的内容。

表面上句子描述的是大鸟,实际上句子说的都是楚庄王。

申无畏使用的是借喻。

借喻是比暗喻更进一步的比喻,它不露比喻的痕迹。

它可用公式“乙代甲”来表示。

 

是为了寻饭碗吗?

——借代

 

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十七岁那年留学日本。

他虽然缺吃少穿,但学习非常刻苦。

一些好心的同学劝告他,说:

“小苏,毕业后有个饭碗就行了,何苦拼命呢!

”苏步青严肃地回答:

“我到日本这个岛国来,是为了寻饭碗吗?

你们怎么不想想受难的祖国……”

啊,小苏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同学们对他更敬佩了。

这里的“饭碗”不是“吃饭的碗”,而是“工作”,寻“饭碗”就是“找工作”、“找职业”。

;因为有个职业,才能有饭吃,职业、工作同“饭碗”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人们就拿“饭碗”来代替“工作”了。

这就是用借代的修辞手法了。

所以借代就是不直接就说出事物的原名称,而借用和这个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东西来替代这个事物的一种表达方式。

为什么要用借代呢?

其实运用借代的方法能使人对事物留下鲜明、生动的印象,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有时还使语言具有一股特殊的魅力。

白眉毛

 

三国时代有个马良,马良的长相有个特点:

眉毛像雪一样,白得闪光儿。

马良兄弟五个,个个都有丰富的知识,因此他们年纪轻轻就很有名气。

这五个兄弟的名字里都有一个”常“字。

马良,字季常,他弟弟马谡,字幼常。

他们五兄弟里,马良的才学最高。

刘备派他去办外交,他每次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因此,当时就流传一句话:

“马家的五个常,白眉毛最优良。

这里不说马良最优良,而说“白眉毛最优良”。

用“白眉毛”这个长相特征来代替马良,这便是借代了。

正因为用了借代手法,马良这个人物形象上的特征就更加突出,给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这不正是借代的作用吗?

借代是常见的修辞手法。

使用借代要注意:

如果用事物的特征来代替时,一定要用事物最明显、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并且在上下文里交代明白,像用“白眉毛”来代替马良,一方面这是马良最突出的长相特征;另一个方面上文也交代了,所以不会误会。

再如陈毅《梅岭三章》中,就有多处借代。

你能找出来吗?

“旌旗十万斩阎罗”、“人间遍种自由花”。

就都采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其中“旌旗”借代指“军队”,“阎罗净”借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自由花”借指“自由美满,没有剥削压迫的幸福生活”。

 

七岁写诗——夸张

夸张就是为了突出鲜明地表现某一事物的特点,故意“言过其实”的一种修辞手法。

高尔基就说:

“艺术的目的在夸大好的东西,使它显得更好;夸大有害于人类的东西,使人望而生厌。

的确,夸张手法通过突出强调事物的特征,会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如:

宋朝有位出名的宰相叫寇准。

他小时候就有志气,人也很聪明,他陕西渭南县人,有名的西岳华山就在这个县里。

他七岁时就写了一首咏华山的诗: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他的老师看到这首诗时,十分赞赏,立刻对寇准的父亲说:

“你的孩子将来怎么能不当宰相呢!

”果然。

寇准长大后真的当了宰相。

寇准为了突出地描写华山的高峻,故意夸大其辞。

诗的前两句说,只有高高的天空凌在华山的顶上,再没有别的山有华山那么高了。

后两句是想象站在华山顶上的景象:

抬头看,鲜红的太阳就在身边,回头看,白云还在自己的脚底下飘动。

实际上华山海拔只有二千四百多公尺,比起昆仑山,珠穆朗玛峰来要低得多。

诗里偏说没有山能跟华山比高低,显然是夸大了;即便站在华山顶峰,太阳也还远着呢,绝不会真的离太阳近了,这也是夸大了。

寇准用了夸张手法,所以华山的高险就给人留下了那么深刻的印象。

            

机智的回答——排比

 

排比是把范围或性质相同的事物,用结构相同或相像、意义相近的三个以上的句子或词组连用在一起表达内容的修辞手法,为了理解排比的特点,请看下面的故事。

唐代开元年间,大诗人李白拜访当时宰相杨国忠,自称为“海上钓鳌客李白”。

鳌是传说中的海龟,其大无比。

据说远古一场战争后,天塌地陷,女娲便砍了鳌的四只脚当柱子把大地重新安置平稳了。

可见鳌是多么大了。

李白竟然自称是“钓鳌客”,杨国忠便想难为他,说:

“先生去沧海,钓这鳌,拿什么去钓呢?

”李白机智的回答:

“我去钓鳌,拿虹霓做丝绳,拿明月做钩子,拿天下恶人做鱼饵。

”杨国忠听了一哆嗦,心想:

“李白真是不好对付的人啊!

李白的答话里,那“拿虹霓做丝绳,拿明月做钩子,拿天下恶人做鱼饵。

”三句,结构相同、语气一致,内容紧密联系,这种修辞手法,便是排比。

排比句的特点是用一连串形势一致的语句来表达思想感情,把一串有关的意思一口气说出来,表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深厚的意味,使人感到语言有股强大的力量。

这正是排比句的修辞效果。

 

似曾相识燕归来——对偶

 

北宋诗人晏殊,他做了大官,特别注意选用人才。

一次,他路过扬州大明寺,看见庙里墙上有许多游客题的诗,他闭了眼,慢慢走,让手下人将诗读给他听,但不要说出题诗人的名字,以免有“先入为主”的框框。

一会儿,他听到有诗写得好极了,就问:

“作者是谁?

”手下人回答:

“江都县尉王棋。

”晏殊立即派人把王棋请来。

那时正是春末夏初,落花满地。

晏殊有意当面考考王棋的学问,就说:

“我很喜欢诗,每逢想到好句子就写在家里的墙壁上,有的经过几年也没有对出对子,比如有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到现在还没有对上哩。

”王棋听后应声答道:

“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得真好啊!

晏殊听后大喜,以为王棋确有真才实学,就加以推荐,使王棋获得重用,两人也因此成了好朋友。

这里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就是对偶句。

对偶就是俗称的对对子。

这两句,从内容上看,写的都是类似的事物。

花儿掉落下去,燕儿飞了回来,两者的内容互相对应,互相补充,恰切地描绘了春末的景物特征。

从形式上看,两句不多不少都是七个字,字数相等,而且两句的结构也基本相同。

所谓对偶就是一种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的两个句子或词组来表达一个内容相对称的意思的修辞手法。

对偶的前一句叫“出句”。

后一句叫“对句”。

由于“出句”与“对句”的意义关系不同,对偶就有不同类型。

“出句”与“对句”叙述的内容相同或者相近,这就叫“正对”。

妙对羞官僚

 

明朝的大学士解缙,少时家贫,由于苦学,掌握了丰富的知识,后来终于当了大学士。

他年轻的时候,尽管很有学问,一些官僚仍然看不起他,甚至奚落他。

一次,有个大官蓄意拿他取乐。

当着很多人的面,那大官冲着解缙说:

“我听说你会对对子,我出一句给你对对吧。

”随后,他大声念道:

“二猿断木深山中,小猴也敢对锯(句)。

”显然,这是讽刺解缙不会对句了。

而且,他的“出句”很刁:

上句叙事,下句议论,结尾用“锯”来谐“句”,用的是谐音双关。

大官念完,得意地笑着,说:

“解缙,你对呀!

”解缙性情刚直,才思敏捷。

他略加思索,张口念道:

“一马陷足污泥内,老畜生怎能出蹄(题)。

”满座的人哈哈大笑,只羞得那老官僚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解缙对得工整极了。

从字数说,是十五个字,上句七个,下句八个。

从词性来看“二”对“一”,数词对数词;“马”对“猿”,名词对名词;“陷”对“断”,动词对动词;“足”对“木”,又是名词对名词;“污泥内”对“深山中”,都是方位结构;“老”对“小”,形容词对形容词。

从句子的结构说,两人的句子都是主——谓[1]——>宾——补。

从结尾看,老官僚用“锯”谐音“句”,解缙用“蹄”谐音“题”,都是双关,可见对仗十分工整。

解缙真不愧为机敏的大学士。

老官僚的出句通过猿猴锯木头讥讽解缙不会对偶,解缙的对句通过一马陷污泥,反击老官僚不配出题目,内容相同,所以是正对了。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老学庵笔记》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当了州官,他官气十足,架子很大。

百姓和下属见了他的面只许称他“大人”、“老爷”,不许人直呼其名。

谁若违反了这个规定,他就说人家对他不尊重,就要治人家的罪。

因为田登的“登”与“灯”同音,全州的人就把“灯”叫做“火”。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

这天要放花灯,让大家热闹热闹。

田登的手下人要通知百姓放灯,但又不敢说出“灯”字来,于是就在告示上写道:

“本州官依照历年规矩允许放火三天。

”老百姓看了告示后说: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句话流传开来,后来就成了成语,意思是比喻反动统治者可以任意做坏事,而百姓的正当言行却受到种种限制。

从修辞手法来看,“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个对偶句。

同解缙的那个对偶句不同的是:

出句和对句的意义恰恰相反。

这种对偶就是反对。

才思妙对娶佳人——对偶

(一)

明朝时候,山西省有一位名医叫乔嗣祖,家有二女,大女儿叫珍姐,二女儿叫珠妹,姊妹出落得像花一样,眼看到了出嫁的年龄。

乔老不想把祖传的医术传给外人,于是决定招婿入赘。

怎么招呢?

他理想的女婿是既懂医道又有学问的人。

想来想去,他想出了出联应对招婿的办法。

他出的上联是:

珍珠双花红娘子

此举公开后,虽有不少读书人前来一试,但因不懂医术药物被拒绝。

有一天,来了一位身穿绿棉袍的少年,彬彬有礼地上门对道:

 枸杞二丑绿宾郎

乔老爷怕受骗上当,就问少年这下联作何解释。

少年笑答:

“我叫吴杞,兄叫吴枸,兄有事在家,叫我穿绿棉衣前来。

兄长的医术和文才胜我十倍。

”乔老先生听后,心中大喜,当即决定招吴氏兄弟入赘。

这副对联传开后,都啧啧赞美,说它不仅对仗工整,而且切合有情事理。

朋友,你能说出它是运用什么修辞手法撰成的吗?

(二)

从前有个中药店主人,膝下有一女,貌美聪慧。

为了给女儿选择一位才华出众的男子结良缘,他决定用中药名作上联,哪个对出下联,就把女儿相许。

上联是:

“玉叶金花一条根”

许多求婚者望联兴叹,一筹莫展。

忽然来了一位英俊少年,挥笔对出“冬虫夏草九重皮”。

店主一看此青年才貌出众,于是又出了一上联:

“水莲花半枝莲见花照水莲”,那青年马上对出下联:

“珍珠母一粒珠玉碗捧珍珠”。

店主十分高兴,随即又撰一上联:

“白头翁牵牛耕熟地”,那个青年稍加思索,又对出下联:

“天仙子相思佩红娘”。

店主非常满意,当即把女儿许配给他。

你知道对联中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吗?

     

 

六岁神童斗和尚——对偶

 

明代林文斌六岁时游庙,和尚见他梳着三叉小辫,就说:

“三叉似鼓架。

”林文斌随口对答:

“一秃似锣槌。

”和尚又惊又气,马上出联叫他对:

“三尊大佛坐象坐虎坐莲花。

”林文斌不加思索就说:

“一个秃驴偷鱼偷肉偷酒菜。

”母亲在一边听见就批评他太不文明了。

他说:

“我说的是,‘一个书生攀龙攀凤攀桂枝’。

”后来又一次,他改梳两条小辫到庙里去玩,和尚又笑他:

“牛头且喜生双角。

”林文斌毫不怯懦,顺口应道:

“狗嘴何曾吐象牙。

”  故事中的林文斌凭着自己的机智聪明,运用对句的修辞手法,敢于与不怀好意的和尚机灵应对,使和尚的取笑变成了自取其辱。

奇特的自荐诗——篇喻

有时为了含蓄委婉表达自己的意愿,一般不会直接向人表达。

如“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句诗就表示作者希望得到有识之士垂青。

以日常所见情愿为上钓之鱼表达自己急切出仕的心情。

传说朱庆余在《边试上张水部》中是这样说的:

“昨夜洞房停红烛,

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头问夫婿:

画眉浓浅入时无?

这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妇蜜月生活的爱情诗吗?

不是。

其实朱庆余在考试之前写了这首诗给张水部,张水部就是任水部员外郎的名诗人张籍,原是希望他先看看自己的作品,量量自己的才学,以便向当局者推荐,使自己有个进身之价。

所谓“拜舅姑”、“画眉深浅”,乃至全面构思,都是比喻。

这是整篇运用比喻的好例子。

张籍岂有不明白的道理?

于是回信说:

“越女新妆出镜新,

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

一曲菱歌敌万金。

仍是用篇喻手法,把朱庆余誉为西施,不但美貌过人,特别是歌声优美,是无价之宝。

这比原作只在形体上作喻稍为高明一点了。

       

庄周不想当宰相——讽喻

 

讽喻就是用讲故事的方法来说明事理的修辞方法。

战国时代的惠施当了梁国的国相,他的朋友庄周去拜访他。

有人对惠施说:

“庄周这次来梁国,是想夺你那国相的职位的。

”惠施听了非常害怕,立即派人去抓庄周,闹了三天三夜,没有捉到庄周。

一天,庄周找上门来,见了惠施,就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南方有种同鸾凤一类的鸟,名叫宛雏,你知道它的特点吗?

这鸟儿从南海出发,飞往北海。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

累了,找不到梧桐树不歇息;饿了,找不到竹果不吃;渴了,找不到醴泉不喝。

一只猫头鹰拣到一只死老鼠,刚想吃,看见宛雏飞过来,吓得惊惊慌慌,说:

‘啊呀,它要夺我的香美食物呀’。

“庄周讲完这个故事,瞅着惠施的眼睛,说:

”老朋友,现在你还认为我要夺你那宰相宝座吗?

”惠施知道庄周无意同他争夺相位,便放心了,于是就同庄周友好地交谈起来。

在这则故事里,庄周为了消除惠施的误会,而引用了宛雏不会争吃猫头鹰的腐鼠的故事,来说明自己不会代惠施当宰相的道理,这便是讽喻了。

一般而言,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有的道理不便于直说或明说,或者是不容易说清楚,或者为了说得通俗、明白、有趣,于是就用了讽喻了。

有柴出卖——藏词

 

明代,广东有个著名文人叫伦文叙,他才华横溢,出口成章。

一天半夜,他突然想喝酒,可是家里已坛干罐净,滴酒不见了。

当时,明月当空,万籁俱寂。

于是,他踱出家门,去敲酒店的窗户,喊道:

“店家开门。

”老板被他吵醒了,推开窗上的小板,说:

“伦秀才,半夜买酒,有个条件。

”老板边扣衣服,边朝街对面一呶嘴。

那里是柴草店,挂了个“有柴出卖”的幌子。

又说:

“请你写首诗,既要用上柴店幌子上的字,又要表现半夜买酒的事实,否则,您老明天再来吧。

”伦文叙看见店主的雅兴,也暗自喜欢,他略一沉思。

随即吟道:

“有心披星戴月来,

柴门紧闭不肯开。

出声高叫惊邻里,

卖酒老翁快出来。

店主听后,连忙开门,请伦文叙喝了一回酒,临行还送给他一瓶名酒。

伦文叙吟的就是藏头诗,取每句开头的一字连起来,便是“有柴出卖”了,运用的修辞手法就是藏词。

 所谓藏词,就是将要用的词藏起来。

一般来说,那要用的是常见于熟悉的成语或语句,使用时,单将成语或语句的另一部分用在话中来代替本词。

运用藏词能创造语意含蓄、令人思索联想、形成幽默情趣的艺术效果。

如伦文叙的诗,暗藏“有柴出卖”四字,读者一旦发现,就会引起一种惊奇、喜悦的审美情绪。

藏词可分为藏头、藏腰、藏尾三种形式。

藏去的本词在每句开头,这叫藏头。

如:

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缺一(衣)。

藏去的本词在句子中间的叫藏腰,如:

一二五六七——丢三拉四。

藏去的本词在句子末尾的叫藏尾,如: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少十(食)。

藏词的材料往往是过去已有的“成句”,一般直接摘引自古代的典籍。

如:

一士人家贫,与友上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

“君子之交淡如。

”友应声曰:

“醉翁之意不在。

”对饮至席终。

这是《古今谭概》里的一则故事。

贫困的读书人拿一瓶水去祝友人的生日,他要告诉朋友:

自己送的不是酒,而是“水”,于是引用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这句古话,“藏”去了末尾的“水”;朋友明白了读书人的苦衷,告诉他:

没关系,人好水甜。

他引用了前人的文句“醉翁之意不在酒”,隐去了“酒”字,他们都用了藏词的手法,他俩的话都摘取了典籍的原句,并藏去了关键词。

对方通过说出那部分词语,就明白了隐去的词语。

藏词是现成一句话的截取,如果不懂得原句,那就不易理解藏去的词语。

所以,藏词往往要有一定文化的人之间才能运用。

 

五十年前二十三——也说委婉、婉曲或折绕

 

从前有个书生叫詹义,他多次考秀才都落榜了。

他不怕别人嘲笑,坚持参加考试,到他七十三岁那年,终于如愿以偿。

消息传开,朋友们都登门祝贺,而且还吸引了不少行人。

有些人问他年龄多大了。

他回顾一下自己一生所走过的坎坷的道路,不禁悲从中来,提笔作了一首诗以代回答:

读尽诗书五六担,

老来方得一青衫。

逢人问我年多少,

五十年前二十三。

青衫,即指书生的服装。

此诗看似平淡,实际却很深刻;表面俏皮,字里行间却含着辛酸的眼泪,读后颇为感人。

最后一句非常生动,别人问老秀才的年岁,他若回答:

“七十三”,就毫无趣味了。

如今说“五十年前二十三”,反显得幽默、诙谐了。

这种不直接说出该说的话,故意绕个弯子,以迂回曲折的方式说出本意的方法就是折绕。

如: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

焦大以奴才的身份,仗着酒醉,从主子骂起,直到别的一切奴才,说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

(鲁迅《主论自由的界限》)

李清照不直截了当地说“相思苦”,偏用“非关病酒,不是悲秋”;鲁迅的文章引焦大的话,说贾府只有“两个石狮子”干净,直接的说法应是贾府没有一个干净人了。

委婉的说法的确含蓄,优美而又深刻。

   

误解生幽默——飞白与曲解

 

什么是飞白呢?

明明知道错了,还故意仿效就叫飞白。

元代的《群书通要》卷八里记载了一个故事:

石中立是朝中大官,这人滑稽,因为爱同人开玩笑,所以得罪了不少人。

一天,有位叫上官泌的人劝告石中立说:

“您说话可要注意点儿啊。

”石中立开玩笑已成了习惯,这时脱口而出,说道:

“下官口碍上官鼻什么事?

”上官泌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真拿您没办法。

石中立的滑稽里就用了飞白的修辞手法。

“泌”与“鼻”同音,石中立利用这个关系,故意说白字,达到滑稽的效果,让劝告他的人不禁笑出声来。

这正好说明飞白的作用就是使语言滑稽风趣,增加喜剧气势。

飞白与书法艺术中的飞白是不相同的,但飞白往往与曲解相连,其实曲解却是另一种修辞手法。

所谓曲解,就是为了达到某种表达需要,故意对某些词加以歪曲的解释。

郭沫若的幽默就属于这一类。

1945年,郭沫若在重庆同画家廖冰兄等同桌吃饭,有人介绍道:

“画家的妹妹名冰,两人相依为命,因此取了冰兄这个笔名。

”郭沫若听后,装作恍然大悟的样子,说:

“哦!

这样我明白了。

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名邵力。

”座上客人轰然大笑。

郭沬若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由廖冰的哥哥即就是廖冰兄,那么郁达夫便是郁达的丈夫,邵力子便是邵力的儿子了。

实际上都不是。

这么只不过是运用曲解的修辞手法来开开玩笑而已。

正因为用了曲解方法,便造成了幽默诙谐的语言特色。

同时也使谈话显得轻松愉快了。

这正是曲解手法的修辞效果。

曲解与飞白都能创造幽默、滑稽的语言效果,都能创造轻松愉快的气氛。

而且,它们都是以“错误”制造情趣,在错误中产生趣味。

但是“借”的手法都各不相同:

飞白是故读“白”字或写“白”字,曲解是对别人的话的意思故意作歪曲的解释。

《雅谑》里记载的一则故事最能说明曲解的特点:

刘定之升了洗马,在上朝的路上碰见少司马王伟。

王伟同刘定之开玩笑,说:

“你是洗马,宰相的马多,你要一匹匹地洗一洗啊。

”刘定之笑着答道:

“哪能只洗宰相的马呢?

你们这些司马不干净,我也要好好替你们洗一洗哩。

”王伟闹了个大红脸,只好尴尬地笑了。

洗马、司马都是古代官职的名称。

洗马是辅导太子、掌管图书的官员,司马是掌管军队的官员,少司马相当于今天国防部副部长的职位。

王伟故意将“洗马”的词义说成“洗刷马匹”,运用曲解的手法来取笑刘定之取乐。

刘定之却运用曲解的手法将“司马”说成是马的名称,并表示也要将“司马”好好洗一洗,杀了一个回马枪,使王伟退身无地。

可见,曲解将词语另作解释完全是故意的。

一句多感——通感

 

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篇:

“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物无穷,感也无穷,而且相通,所以修辞上有通感。

白居易《画竹歌》:

“低头忽看不是画,低耳静听疑有声。

”视觉和听觉有相同之处。

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

”视觉和嗅觉也发生了转移,也有人叫移觉。

韩愈《听颖师弹琴》:

“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

”这也是听觉和视觉的相通。

李贺《李凭箜篌处》:

“芙蓉泣露香兰笑”,“芙蓉”和“兰”有色,“笑”有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视频讲堂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