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0235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docx

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2020届湖南省永州市六县高三6月(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中的()

A.萌发的种子烘干燃烧后的灰烬为无机盐,是种子萌发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

B.植物液泡中含有无机盐,无机盐浓度大小决定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C.农民有计划地更换种植的作物种类,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有效利用

D.动物细胞外液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K+,其有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2.细胞甲、乙、丙中均无核膜,其中甲、乙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生物,丙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成熟细胞。

要培养这三种细胞,根据代谢类型必须提供的外界条件如表所示(“√”表示需要)。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细胞

必需的生活条件

H2O

O2

CO2

C6H12O6

NH3

无机盐

A.细胞甲能固氮,其活动可提高土壤肥力

B.生物乙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能吸收CO2,减缓温室效应

C.细胞丙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葡萄糖,消耗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

D.甲、乙、丙三种细胞在代谢过程中均会产生CO2

3.某人欲建立雄果蝇(2n=8)减数分裂的染色体变化模型,现有多种颜色的橡皮泥和相应的用具,在纸上画出细胞形态(能容纳所有的染色体),把橡皮泥做的染色体放在画好的细胞内,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用四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果蝇体内的四对同源染色体

B.需要制作不含染色单体和含有染色单体的各五种形态的染色体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时,细胞处于分裂中期

D.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种颜色的染色体

4.四季丁香是北方园林中优良的观赏灌木,近年来需求量很大,但因其种子繁殖慢且不易保持原有的性状,常采用扦插进行繁殖。

植物生长调节剂IBA的浓度在1500mg/L时促进插条生根的效果最佳。

如图表示用浓度为1500mg/L的IBA处理枝条(OIBA为对照组),并在不同时间测定两组枝条内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后所作出的曲线。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扦插后的时间

B.IBA可通过抑制IAAO的活性来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C.施用IBA后IAAO为相关反应提供的活化能减少

D.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可在正式实验前进行预实验

5.当手不小心触碰到尖锐物品时会发生缩手反射。

下列有关缩手反射的叙述不恰当的的是()

A.缩手反射过程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完成的

B.缩手反射既涉及兴奋的传递,也涉及兴奋的传导

C.缩手反射过程中,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

D.缩手反射过程与Na+、K+进出细胞有关

6.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杂合子Aa)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因为该个体能同时合成正常和异常的血红蛋白,并对疟疾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在非洲疟疾猖獗的地区,不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个体通常夭折,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幼年时的死亡率为50%;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没有疟疾发生,但高原缺氧的环境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未成年即死亡。

现有一个幼年时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1∶2∶1的足够大的群体(亲本),群体中的个体随机婚配,若这些亲本分别生活在非洲疟疾猖獗地区和青藏高原地区,子一代成年群体中基因A的频率分别为()

A.2/5,2/3B.2/5,3/4

C.2/19,4/5D.4/11,3/4

二、综合题

7.秋冬季温室内低浓度CO2与弱光环境严重制约了温室植物的产量。

为实现蔬菜的高产,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增施CO2与LED补光对温室番茄植株生长影响的实验,图1为一个温室的甲、乙、丙三个密闭隔间在自然光照条件下CO2浓度的变化曲线;图2为均给予实验当天10:

00时光照强度的自然光,不同处理条件下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的柱形图(补光指LED补光100μmol/(m2·s),800、1200指维持的CO2浓度(单位:

(μmol/mol)]。

回答下列问题。

(1)图1的甲、乙、丙三条曲线中,曲线__________表示未增施CO2的对照组,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

(2)曲线丙的a〜b段,隔间中CO2含量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_________;在10:

00时,给甲隔间用LED灯进行补光,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增大”“减少”或“基本不变”),在11:

00时,实验小组采取了某一措施,引起甲隔间出现d〜e段曲线下降,最可能的措施是__________。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通常可以采取__________(答出两项)等措施提高温室的CO2浓度;结合图1、图2可知,补充CO2与补充光照相比,__________对温室番茄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更大。

8.2021年3月,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肺炎(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到2021年4月17日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200万。

SARS-COV-2为一种单链RNA病毒,其表面存在一种S蛋白,该蛋白能与肺部细胞或黏膜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识别、结合进而侵人细胞。

回答与SARS-COV-2有关的问题。

(1)机体可通过免疫系统使人体免受病毒的侵染,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可通过检测体内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来监测病情的进展,这样做的理由是__________。

(2)根据一项报道,近期发现存在无症状感染的情况,即被SARS-COV-2侵染,血清中检测出抗体,但并没有表现患病症状。

有人认为这种情况和接种疫苗引起的结果类似,你觉得__________(填“有”或“无”)道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SARS-COV-2的传染性很强,且没有特效药,这是导致COVID-19在世界范围内泛滥的重要原因。

请结合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为研发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提供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9.我国是世界古茶树保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地方。

近年来古茶价格飞涨,过度采摘的情况严重;另外人们对纯生态茶存在误解,认为茶树不可人为干预,茶农既不施用有机肥,也不进行生物防治,使古茶树损伤严重。

茶叶的初加工全部采用传统的薪柴作为能源,森林受到严重损害,使当地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数量大量减少,古茶园局部小气候转变引起古茶树病、虫害发生率增加;同时薪柴燃烧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对周围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针对古茶树种群严重受损的情况,现对其进行种群水平的研究,集中于对__________的研究,其中雌雄同株的古茶树种群不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是种群间的关系、__________(答出两点)。

(2)根据题中信息,请提出保护古茶树的一些可行性举措:

____________________。

欲探究采取保护措施前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变化情况,请写出实验思路及最可能的预期结果(微生物数量越多,对淀粉的分解速率越快,请以碘液作为检验试剂设计实验)。

实验思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可能的预期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山羊的低繁和高繁为一对相对性状,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H、K决定。

现有一个数量足够大的自然种群,存在低繁和高繁两种表现型的雌、雄个体若干。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构成H、K两个基因中的碱基对数相同,则形成这两个基因间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2)若利用杂交的方法确定自然种群中高繁、低繁性状的显、隐性,最简便的方法为__________。

(3)现已确定高繁为显性性状,由基因H决定,则高繁个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

山羊的有角(A)和无角(a)为另一对相对性状,其中杂合子在雄性中表现为有角,在雌性中表现为无角。

现有纯种的高繁有角山羊与纯种的低繁无角山羊雌雄若干,现判断基因H、K与基因A、a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实验思路为__________。

若子代结果为__________,则说明基因H、K与基因A、a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11.2021年12月1日,《生活垃圾分类标志》标准正式实施。

生活垃圾被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四大类。

对厨余垃圾进行堆肥处理(利用微生物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是常用的方法。

回答下列问题。

(1)不同微生物对厨余垃圾的分解能力不同,科研人员在选取能高效降解厨余垃圾微生物的过程中,获得纯净微生物的关键是__________。

厨余垃圾含有较多盐分,在选取微生物时需在培养基中加入高盐配制成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不耐盐的微生物会出现__________而致死的现象。

(2)堆肥过程可在露天进行,在发酵初期可在堆肥的某些部位进行打孔,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随着发酵的进行,堆肥温度在一段时间内会逐渐升高,其热量主要来自__________。

研究人员欲探究温度对某菌株X的影响,可通过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下__________来反映菌株处理厨余垃圾的能力,进而确定其所需的适宜温度条件。

除盐度、温度对微生物分解能力的影响外,请列举两项影响微生物分解厨余垃圾的外界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列举两项进行垃圾分类或集中处理的益处:

____________________。

12.干扰素是动物或人体细胞受到病毒侵染后产生的一种糖蛋白,它是一种抗病毒的特效药。

中国“干扰素之父”侯云德院士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获得了人干扰素a-lb,用于临床疾病的治疗。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获得基因工程用的干扰素基因,需从__________细胞的细胞质中获得m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该基因中不包括正常干扰素基因的__________片段,再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扩增干扰素基因的前提是__________,以便合成引物。

(2)大肠杆菌和酵母菌均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受体菌,生产干扰素a-lb时宜选用后者,原因是________。

(3)有人尝试让植物细胞产生干扰素,探索发现水稻胚?

L细胞作为反应器的效果比较好。

若用农杆菌转化法进行目的基因的导入,添加一定量的酚类物质效果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

在用农杆菌Ti质粒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应将干扰素基因插入T-DNA片段__________(填“内”或“外”),Ti质粒上的T-DN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鉴定水稻胚乳细胞中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生理作用有: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如钙可调节肌肉收缩和血液凝固,血钙过高会造成肌无力,血钙过低会引起抽搐。

(3)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和细胞的形态。

【详解】

A、种子萌发早期还没有形成根系,不能从土壤中吸收无机盐,A错误;

B、液泡中含有无机盐等物质,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由细胞液和外界溶液的浓度差决定,B错误;

C、农民在同一块田里种植种类不同的农作物(轮作),有利于作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选择性吸收,C正确;

D、动物细胞外液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无机盐离子是Na+、C1-,D错误。

故选C。

2.B

【分析】

根据表格分析,已知甲、乙都是单细胞生物且都具有细胞壁,甲细胞需要水、氧气、二氧化碳和氨气,不需要光和有机物,说明该细胞能够进行化能合成作用,应该是硝化细菌;乙细胞不需要有机物,需要氧气、二氧化碳、水和光,说明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应该是蓝藻;丙细胞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成熟细胞,需要葡萄糖、水,不需要氧气,应该是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详解】

A、甲细胞有细胞壁,代表的生物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不是固氮生物,A错误;

B、乙细胞为蓝藻,能把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为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由于能吸收CO2,因此能减缓温室效应,B正确;

C、丙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其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

D、丙细胞为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其代谢过程中不产生CO2,D错误。

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异同点,能够根据细胞壁的有无、是否需要光照、有机物和氧气等条件判断甲、乙、丙三种细胞的种类,进而结合选项分析答题。

3.A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

①前期:

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

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

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

①前期:

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

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

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

A、用两种颜色的橡皮泥分别表示来自父方、母方的染色体,而应该用四对不同大小和形态的染色体表示四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

B、由于雄性果蝇体内有五种形态的染色体,且减数分裂过程中既有包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类型,也有不包含染色单体的染色体类型,因此需要制作不含染色单体和含有染色单体的各五种形态的染色体,B正确;

C、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时,细胞处于分裂中期,C正确;

D、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可形成只有来自父方或母方染色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中可能只含有一种颜色的染色体,D正确。

故选A。

4.B

【分析】

题意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IB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机理,实验结果显示IBA能抑制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的活性,从而降低了IAA氧化量,进而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详解】

A、该实验的自变量有扦插后的时间、有无IBA,A错误;

B、施用IBA组的IAAO的活性较对照组低,已知施用IBA可以促进插条的生根,因此IBA可通过抑制IAAO的活性来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B正确;

C、IAAO可降低相关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不提供能量,C错误;

D、预实验可为进一步实验摸索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等,但不能减小实验误差,D错误。

故选B。

5.A

【分析】

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

A、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在脊髓的支配下完成的,A错误;

B、缩手反射过程中既有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又有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B正确;

C、有的肌肉收缩、有的肌肉舒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缩手过程,C正确;

D、K+外流与维持静息电位有关,Na+内流与动作电位的形成有关,故缩手反射过程与Na+、K+进出细胞有关,D正确。

故选A。

6.D

【分析】

根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在非洲疟疾猖獗地区,不含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基因的个体AA个体因不抗疟疾而死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aa有50%在幼年时死亡,而具有一个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突变基因的个体(杂合子Aa)并不表现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症状并具有抗疟疾能力。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在非洲疟疾猖獗地区,基因型为AA的个体死亡,基因型为aa的个体有50%在幼年时死亡,而基因型为Aa个体正常(不死亡),则能产生后代的亲本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a∶aa=4∶1,A基因频率=4/5×1/2=2/5,a基因频率=1-2/5=3/5,因此子一代AA基因型频率=(2/5)2=4/25,Aa基因型频率=2×2/5×3/5=12/25,aa基因型频率=(3/5)2=9/25,则成年群体中Aa∶aa=8∶3,计算得A基因频率=8/11×1/2==4/11;青藏高原地区没有疟疾,高原缺氧的环境会导致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未成年即死亡,已知亲代中AA∶Aa∶aa=1∶2∶1,则能产生后代的亲本为AA∶Aa=1∶2,A基因频率=1/3+2/3×1/2=2/3,a基因频率=1/3,因此子一代AA基因型频率=(2/3)2=4/9,Aa基因型频率=2×2/3×1/3=4/9,aa基因型频率=(1/3)2=1/9,则成年群体中AA∶Aa=1∶1,计算得A基因频率=1/2+1/2×1/2=3/4。

故选D。

7.丙光照条件下,密闭环境中CO2的浓度逐渐降低光照比较弱,此时番茄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基本相等基本不变不再补CO2增施有机肥、适时地通风、采用CO2发生器补充CO2

【分析】

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包括藻类)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

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对实现自然界的能量转换、维持大气的碳-氧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内部因素:

植物种类、发育情况、叶龄、叶面积指数;外部因素:

光照强度、温度、必需矿质元素、二氧化碳含量、水含量。

【详解】

(1)根据光照条件下,密闭环境中CO2的浓度逐渐降低,可判断曲线丙表示未增施CO2的对照组。

(2)曲线丙的a〜b段,光照比较弱,此时番茄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基本相等;由图1可知,10:

00时甲隔间的CO2浓度约为1200μmol/mol,由图2可知,给甲隔间补充光照,光合速率基本不变,所以d〜e段CO2浓度下降的最可能原因是不再补CO2。

(3)在生产实践中,人们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适时地通风、采用CO2发生器等措施提高温室的CO2浓度,结合图1、图2可知,补充CO2比补充光照对温室番茄植株的光合速率影响更大。

【点睛】

本题考查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于光合作用的影响,需明确不同因素对于光合作用影响的不同及实验结果分析与实验结论的确定。

8.防卫免疫过程中先由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再由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且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病毒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才能引起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数量的变化有病毒侵染和接种疫苗均可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且没有引起此人发病可研发能抑制SARS-COV-2繁殖的药物、阻止S蛋白与ACE2结合的药物等

【分析】

1.体液免疫过程为:

(1)感应阶段:

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再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效应阶段: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2.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

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

【详解】

(1)机体通过免疫系统使人体免受病毒的侵染,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免疫过程中先由非特异性免疫(第二道防线)发挥作用,再由特异性发挥作用,再由特异性免疫发挥作用,且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病毒经吞噬细胞处理后才能引起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引起数量的变化,因此可以通过检测体内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监测病情的进展。

(2)病毒侵染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了记忆细胞和抗体,但没有使此人发病,注射疫苗也具有相同的免疫结果,因此有道理。

(3)可研发能抑制SARS-COV-2繁殖的药物、阻止S蛋白与ACE2结合的药物等,阻止SARS-COV-2对人体的侵染或破坏人体细胞,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点睛】

本题结考查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

9.种群数量特征性别比例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种群的种类(物种组成)、优势种对古茶树合理的开发利用、对古茶树加强管理(进行合理施肥、除虫、防病)、开发新的新茶加工方法、保护森林资源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取保护前后同一古茶园、同一地块的等量表层土,制成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分别与等量的淀粉溶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用碘液检测并观察变蓝的程度保护后土壤浸出液的蓝色比保护前土壤浸出液的蓝色浅

【分析】

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外貌和时间节律,群落中的动植物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有镶嵌分布现象,且其中的动植物的种类也不同。

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

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

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详解】

(1)对古茶树的研究集中于种群数量特征的研究,其中雌雄同株的古茶树种群不具有的特征是性别比例。

在群落水平上的研究,主要是针对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群落的空间结构、范围和边界、种群的种类(物种组成)、优势种等问题。

(2)针对题中涉及的过度采摘、茶树缺少人为干预和森林破坏引起茶园退化等三个方面提出保护古茶树的举措,如对古茶树合理的开发利用、对古茶树加强管理(进行合理施肥、除虫、防病)、开发新的新茶加工方法、保护森林资源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

取保护前后同一古茶园、同一地块的等量表土,制成等量的土壤浸出液,分别与等量的淀粉溶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的时间,用碘液检测并观察变蓝的程度,保护后土壤浸出液的蓝色比保护前土壤浸出液的蓝色浅,可说明保护后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增加。

【点睛】

本题目主要考查生态工程方面知识,考生结合课本知识做大即可,难度一般。

10.基因突变时发生了碱基对替换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显性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HH或HK让纯种的高繁有角山羊与低繁无角山羊雌雄杂交产生F1,F1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或F1与亲本中的低繁无角山羊杂交)产生F2,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高繁有角:

高繁无角:

低繁有角:

低繁无角=3:

3:

1:

1(或高繁有角:

高繁无角:

低繁:

低繁无=1:

3:

1:

3)

【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测交实验能够根据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确定亲本的基因型以及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详解】

(1)因为H、K为一对等位基因,且两个基因中的碱基对数相同,因此这对等位基因的出现是由于基因突变时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

(2)让表现型相同的个体自由交配,出现性状分离的亲的表现型显性性状,不出现性状分离的群体其亲本的表现型为隐性性状,且此种方法简便易行。

(3)若高繁性状为显性,则群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