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0343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2 大小:9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2页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1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docx

妇产科学复习重点笔记

第一节骨盆

一、骨盆的类型:

分四种类型

(一)女型(gynecoidtype):

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前后径,耻骨弓较宽,两侧坐骨棘间径≥10cm。

最常见,为女性正常骨盆。

(二)扁平型(platypelloidtype):

入口前后径短而横径长,呈扁椭圆形。

骶骨直向后翘或深弧形,骨盆浅,较常见。

(三)类人猿型(anthropoidtype):

入口呈长椭圆形,入口、中骨盆和出口横径均较短,前后径长。

两侧壁稍内聚,坐骨棘较突出,骶骨向后倾斜,故骨盆前部较窄而后部较宽。

骶骨较直,骨盆深。

较少见。

(四)男型(androidtype):

骨盆入口呈三角形,两侧壁内聚,坐骨棘突出,耻骨弓窄,坐骨切迹窄呈高弓形,骶骨较直而前倾,出口后矢状径较短。

骨盆呈漏斗形,常造成难产。

临床上所见多混合型骨盆.骨盆的形态、大小与种族差异以及生长发育还受遗传、营养和激素的影响。

二、骨盆平面和径线

(一)骨盆入口平面

呈横椭圆形

前:

耻骨联合上缘

两侧:

髂耻缘

后:

骶岬上缘

4条径线.

(1)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

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上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2)入口横径:

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正常值平均13cm。

(3)入口斜径:

骶髂关节至对侧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斜径,正常平均12.75cm。

左右各一.

(二)中骨盆平面

为骨盆最小平面。

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坐骨棘,后方为骶骨下端。

2条径线.

(1)中骨盆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5cm。

(2)中骨盆横径:

(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0cm。

(三)骨盆出口平面

由两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所组成。

底边:

坐骨结节间径.

前三角平面顶端为耻骨联合下缘,两侧为耻骨降支.

后三角平面顶端为骶尾关节,两侧为骶结节韧带.

出口平面有4条径线:

(1)出口前后径:

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

5cm。

(2)出口横径:

(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前端内侧缘之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9cm。

(3)前矢状径:

耻骨联合下缘中点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6cm.

(4)后矢状径:

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8.5cm。

若出口横径短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时,正常大小的胎儿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轴和骨盆倾斜度

三、骨盆与分娩相关的解剖特点:

骨盆以髂耻线为界分为——假骨盆及真骨盆。

假骨盆与产道无关,但径线长短关系到真骨盆的大小.测量假骨盆的径线作为了解真骨盆的参考。

真骨盆(骨产道)是胎儿出娩通道。

真骨盆:

骨盆入口与骨盆出口.出口和入口之间为骨盆腔。

骨盆腔后壁:

骶骨、尾骨,坐骨、坐骨棘、坐骨切迹及其韧带.

前壁:

耻骨联合。

(1)坐骨棘肛诊或阴道诊可触及

(2)骶骨的前面凹陷形成骶窝,第1骶椎向前凸出形成骶岬,为骨盆内测量的重要据点.

第二节骨盆底

一、骨盆底

由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

两侧坐骨结节前缘的连线将骨盆底分为

前部:

尿生殖三角;

后部:

肛门三角。

骨盆底由外向内分为3层。

(一)外层

浅层筋膜与肌肉:

会阴皮肤、皮下组织、会阴浅筋膜。

浅肌肉层(3对肌肉及一括约肌):

①球海绵体肌;②坐骨海绵体肌;③会阴浅横肌;④肛门外括约肌。

(二)中层

泌尿生殖膈

(三)内层

盆膈,由肛提肌、筋膜组成是支托盆内脏器的最主要成分。

肛提肌:

①耻尾肌;②髂骨肌;③坐尾肌.肛提肌有加强盆底托力的作用。

二、会阴

阴道口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皮肤、肌肉及筋膜),也是骨盆底的一部分.

会阴体厚3~4cm,呈楔状,由皮肤、皮下脂肪,会阴中心腱联合一对肛提肌和筋膜。

会阴浅横肌、球海绵体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亦与此腱会合。

第三节外生殖器

一、外阴的范围和组成

两股内侧从耻骨联合到会阴之间的组织。

外阴组成:

(一)阴阜

(二)大阴唇:

两侧大阴唇前端为子宫圆韧带终点。

特点:

皮下脂肪层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受伤后易出血形成血肿。

(三)小阴唇:

富含神经末梢,非常敏感。

(四)阴蒂:

具有勃起性。

阴蒂头,富含神经末梢,极敏感.

(五)阴道前庭:

为两侧小阴唇之间的菱形区。

1。

前庭球(球海绵体)具有勃起性的静脉丛组成。

2。

前庭大腺(巴多林腺):

大阴唇后部,被球海绵体肌覆盖,如黄豆大.腺管向内开口于小阴唇与处女膜之间的沟内。

正常不能触及.当腺管口闭塞,形成囊肿或脓肿。

3.尿道口:

4.阴道口及处女膜

 

第四节内生殖器

一、内生殖器及其功能

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

(一)阴道:

阴道壁由粘膜、肌层和纤维组织构成。

特点:

横纹皱襞,伸展性大。

阴道粘膜由复层鳞状上皮细胞覆盖,无腺体。

受性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出血或形成血肿。

后穹隆最深,与盆腔最低部位的直肠子宫陷凹紧密相邻,临床上可经此处穿刺或引流

(二)子宫:

1.形态:

倒置梨形,重量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

(1)宫体与宫颈的比例婴儿期为1:

2,成年妇女为2:

1,老人为1:

1

(2)宫体与宫颈之间最狭窄的部分——子宫峡部,非孕期长1cm。

上端因解剖上较狭窄,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此处由宫腔内膜转变为宫颈粘膜,称组织学内口。

(3)妊娠末期子宫峡部伸展达7~10cm→子宫下段。

2。

组织结构:

宫体和宫颈的结构不同.

宫体:

子宫内膜、肌层和浆膜层(脏腹膜)。

(1)子宫内膜:

功能层和基底层。

肌层由平滑肌束及弹力纤维组成,肌束外纵,内环,中交叉.

(2)脏层腹膜:

膀胱子宫陷凹,直肠子宫陷凹(道格拉斯陷凹)为盆腔最低部位.

宫颈:

长3cm

由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血管及弹力纤维构成.

(3)宫颈的特点:

①宫颈管粘膜:

单层高柱状上皮

②宫颈阴道部:

复层鳞状上皮

③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④宫颈管粘膜也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

3.子宫位置

正常位置呈轻度前倾前屈位,靠子宫韧带及骨盆底肌和筋膜的支托作用。

子宫韧带:

4对

(1)圆韧带:

维持子宫呈前倾。

(2)阔韧带:

限制子宫向两侧倾倒。

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

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宫颈横韧带):

固定宫颈位置,保持子宫不致下垂的主要结构。

(4)宫骶韧带: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上述韧带、骨盆底肌和筋膜薄弱或受损伤,可导致子宫脱垂。

(三)输卵管和卵巢

1.输卵管

(1)全长8~14cm,是精子与卵子相遇的场所,受精卵由输卵管向子宫腔运行。

按输卵管的形态可分为4部分:

(2)间质部

(3)峡部

(4)壶腹部

(5)漏斗部或伞部,游离端呈漏斗状,有“拾卵”作用。

输卵管壁粘膜层,由单层高柱状上皮覆盖。

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和粘膜上皮细胞受性激素的影响而有周期性变化.

2.卵巢

(1)产生卵子及性激素,成年妇女的卵巢约4cm×3cm×1cm大,重5~6g。

(2)骨盆漏斗韧带

(3)卵巢固有韧带

卵巢表面无腹膜,有单层立方上皮覆盖-生发上皮。

皮质与髓质:

皮质在外其中有数以万计的原始卵泡,髓质内无卵泡.

二、内生殖器与临近器官的关系

(一)尿道:

由于女性尿道短而直,接近阴道,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

(二)膀胱:

其大小、形状可因其充盈状态及临近器官的情况而变化。

(三)输尿管:

分腰段,盆段。

盆段输尿管在宫颈部外侧约2cm处,在子宫动脉下方与之交叉,经阴道侧穹隆顶端绕向前内方,穿越主韧带前方的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底。

(四)直肠:

妇科手术及分娩处理时应注意避免损伤肛管、直肠。

(五)阑尾:

妇女患阑尾炎时有可能累及子宫附件,应注意鉴别诊断。

妊娠期阑尾位置可随妊娠月份增加而向上外方移位。

第五节女性生殖系统血管和淋巴

一、盆腔血管来源与分支

(一)动脉

卵巢动脉、子宫动脉、阴道动脉及阴部内动脉。

1。

卵巢动脉:

右肾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左侧可来自左肾动脉,左卵巢静脉回流至左肾静脉。

2。

子宫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的分支,在子宫颈外侧约2cm处横跨输尿管至子宫侧缘.

3。

阴道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阴道上段由子宫动脉宫颈—阴道支供应,中段由阴道动脉供应,下段主要由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供应。

4。

阴部内动脉:

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并分出4支:

①痔下动脉;②会阴动脉;③阴唇动脉;④阴蒂动脉。

(二)静脉

盆腔静脉均与同名动脉伴行,在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互相吻合,故盆腔静脉感染容易蔓延.卵巢静脉出卵巢门后形成静脉丛,与同名动脉伴行,右侧汇入下腔静脉,左侧汇入左肾静脉。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第一节女性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

女性从新生儿到老年,是一个渐进的生理过程。

按年龄划分为几个时期:

一、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

出生后4周内称新生儿期。

三、幼年期

从出生4周到12岁称幼年期。

在10岁以前,身体持续发育,但生殖器仍为幼稚型,约10岁起,卵巢中开始有少量卵泡发育,但仍不到成熟阶段,女性特征开始出现.

四、青春期

从月经初潮至生殖器官逐渐发育成熟的时期称青春期。

生理特点:

身体及生殖器官发育迅速,第二性征形成,出现月经。

1。

全身发育: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全身成长迅速,逐步向成熟过渡。

2。

生殖器官的发育:

下丘脑与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量的增加,使卵巢发育与性激素分泌增加,内、外生殖器有明显变化(第一性征)。

3.第二性征:

音调变高;乳房丰满而隆起;出现阴毛及腋毛;骨盆横径的发育大于前后径;胸、肩部的皮下脂肪增多,显现女性特有的体态.

4。

月经来潮:

是青春期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

由于卵巢功能不健全,故初潮后月经周期无一定规律,经逐步调整才能接近正常.

五、性成熟期(生育期)。

卵巢功能成熟并有性激素分泌及周期性排卵的时期。

一般自18岁左右开始逐渐成熟,持续约30年。

在性成熟期,生殖器各部和乳房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改变。

kao120。

com

六、更年期

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生殖器官开始萎缩向衰退过渡的时期.突出的表现为经量减少,最后绝经。

一般发生在45~52岁.此期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卵泡不能发育成熟及排卵。

七、老年期

此期卵巢功能进一步衰退、老化。

由于衰老,性激素减少,易致代谢紊乱.

第二节月经

一、月经生理

(一)月经的定义:

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外在标志之一。

(二)月经初潮:

月经第一次来潮称月经初潮。

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5岁之间.

(三)月经周期:

月经周期从月经来潮第一天算起.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0日。

提前或延后5日左右属正常范围.本文来自于〈考乐网。

(四)月经持续时间及出血量:

正常月经持续时间为2~7日.月经血量多于80ml即为病理状态。

(五)月经血的特征:

呈暗红色除血液外,尚含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

月经血的主要特点是不凝固,月经血中含有前列腺素及子宫内膜有大量的纤溶酶,使已凝固的纤维蛋白裂解为流动的降解产物。

二、经期卫生

避免性生活及游泳,保持局部卫生,注意劳逸结合。

第三节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一、卵巢生理功能

排卵——卵巢生殖功能

分泌女性激素——内分泌功能

二、卵泡发育、黄体形成的周期改变

(一)卵泡的发育及成熟

未发育的卵泡称原始卵泡.每一原始卵泡中含有一个卵母细胞,周围有一层梭形或扁平细胞围绕。

1。

新生儿卵巢内约有10万个以上的原始卵泡

2.在妇女一生中仅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其余的卵泡自行退化(卵泡闭锁).

成熟卵泡直径可达10~20mm。

(二)排卵

卵泡发育成熟,当卵泡接近卵巢表面时,表层细胞变薄,破裂,出现排卵。

卵细胞的排出,不是驱逐过程,而是在大部分卵泡液流出之后,卵细胞才排出。

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左右。

(三)黄体形成

排卵后7~8日(相当于月经周期第22日左右)黄体发育达最高峰,称成熟黄体,直径一般为1~2cm.

(四)黄体退化

卵子未受精,在排卵9~10日黄体开始萎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

一般黄体寿命为12~16日,平均14日。

三、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1。

卵巢合成和分泌:

(1)雌激素

(2)孕激素

(3)少量雄激素

2。

肾上腺皮质:

少量雌激素和孕激素(主要排卵前)

排卵前-—卵泡内膜细胞——雌激素的主要来源。

排卵后-—黄体细胞——孕激素与雌激素。

雌三醇是雌二醇和雌酮的降解产物。

第四节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子宫内膜的组织学变化

子宫内膜:

(一)功能层:

又分为海绵层与致密层。

(二)基底层。

功能层受卵巢激素的影响而随卵巢呈周期性变化.

1.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上皮与间质细胞呈增生状态——增生期.

2.在黄体形成后孕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呈分泌反应-—分泌期。

3。

一个月经周期为28日,可分为3期。

(1)增生期

月经周期的第5-14日,相当于卵泡发育成熟阶段.在卵泡期雌激素作用下,子宫内膜修复腺体和间质细胞呈增生改变。

增生期又可分早、中、晚3期。

①增生期早期②增生期中期③增生期晚期

(2)分泌期

占月经周期的后一半。

排卵后,卵巢内形成黄体,分泌雌激素与孕激素,能使子宫内膜继续增厚,腺体增大。

分泌期也分早、中、晚期3期。

①分泌期早期②分泌期中期③分泌期晚期

(3)月经期

在月经周期的第1~4日。

体内雌激素水平很低,无孕激素存在。

第五节性周期的调控

一、卵巢的发育、结构与功能

卵巢具有排卵与产生激素两种功能。

青春期——垂体产生FSH的作用—-卵巢内每个月有原始卵泡逐渐发育.生育年龄妇女一般每个月只有一个卵泡发育成熟而排卵。

卵巢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卵泡成熟期、排卵期及黄体期.

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于子宫内膜,使其发生周期性变化。

大量雌激素→下丘脑分泌FSH—RH(负反馈);同时雌激素→下丘脑分泌LH—RH(正反馈)。

大量孕激素→LH—RH呈抑制作用(负反馈)。

下丘脑→卵巢释放激素↓→垂体的促性腺激素(GTH)↓,黄体失去GTH的支持而萎缩,产生的两种卵巢激素↓。

内膜失去卵巢性激素的支持→萎缩、坏死、出血、剥脱→月经来潮。

二、丘脑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下丘脑:

分泌卵泡刺激素释放激素(FSH-RH)与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通过下丘脑与脑垂体之间的门静脉系统进入脑垂体前叶,脑垂体在其作用下,释放卵泡刺激素(FSH)与黄体生成激素(LH)。

三、垂体前叶对卵巢功能的调节

1.垂体分泌FSH与LH。

FSH在整个月经周期中都有产生。

排卵前1~2日水平最高,形成高峰,刺激卵泡排卵,促使排卵后的卵泡变成黄体,并产生孕激素与雌激素.

2.腺垂体分泌催乳激素(PRL),与刺激泌乳有关激素。

雌、孕激素的生理作用

雌激素孕激素

子宫肌子宫收缩力增强松弛

催产素敏感增高降低

子宫内膜增生转化分泌期

宫颈口松弛闭合

粘液分泌增加减少

质稀薄变稠

易拉丝拉丝减少

输卵管加强输卵管收缩抑制输卵管收缩振幅

阴道上皮增生和角化细胞脱落加快

乳腺管增生乳腺腺泡发育

乳头、乳晕着色

卵泡发育必需

卵巢积储胆固醇

下丘脑正负反馈调节负反馈

钠、水潴留排泄

钙促骨钙沉积

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

(1)雌激素:

两个高峰

A。

排卵前形成一高峰,排卵后分泌减少。

B.在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形成第二高峰。

峰值低于第一高峰,较平坦。

(2)孕激素:

排卵后7~8日黄体成熟时,分泌量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到月经来潮时恢复排卵前水平。

(3)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协同和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雌激素促使女性生殖器和乳房的发育,而孕激素在雌激素作用的基础上,进一步促使它们发育,为妊娠准备条件;

拮抗作用:

在子宫的收缩、输卵管的蠕动、宫颈粘液的变化、阴道上皮细胞角化和脱落以及钠水潴留与排泄等。

(4)雄激素

卵巢分泌少量睾酮,是合成雌激素的前体。

维持女性正常生殖功能。

能促进阴毛和腋毛的生长。

少女在青春期生长迅速,也有雄激素的影响。

第四章

第一节受精与着床

(1)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子宫和输卵管

(2)卵子在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等待受精

(3)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

(4)受精过程需24小时

(5)已获能的精子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受精开始

(6)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受精完成

卵子→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待受精→精子获能→穿过次级卵母细胞透明带→受精的开始→卵原核与精原核融合→受精完成→受精卵有丝分裂→向宫腔移动→受精后第4日→进入宫腔→受精后第6~7日→着床。

一、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

1.透明带消失

2。

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

3。

囊胚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

4。

有足够数量的孕酮。

二、受精卵着床后,内膜发生蜕膜变,按蜕膜与受精卵的部位关系,将蜕膜分为:

1.底蜕膜:

胎盘的母体部分。

2。

包蜕膜:

覆盖在囊胚上面的蜕膜。

约在妊娠12周因羊膜腔明显增大,使包蜕膜和真蜕膜相贴近,宫腔消失。

3。

真蜕膜(壁蜕膜):

指底蜕膜及包蜕膜以外覆盖宫腔的蜕膜。

第二节胎儿附属物的形成及其功能

胎儿附属物:

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一、胎盘的形成

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也称丛密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

1。

羊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最内层。

2.叶状绒毛膜

构成胎盘的胎儿部分,是胎盘的主要部分。

在受精后第3周,绒毛内血管形成,建立胎儿胎盘循环。

母儿间的物质交换在胎儿小叶的绒毛间隙处进行。

绒毛组织结构:

足月胎盘的绒毛滋养层主要由合体滋养细胞组成,滋养层的内层为基底膜,有胎盘屏障作用。

3.底蜕膜

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

二、胎盘的功能

胎盘内进行物质交换的部位—-血管合体膜。

(一)血管合体膜:

1.合体滋养细胞2。

合体滋养细胞基底膜3。

绒毛间质4.毛细血管基底膜5。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二)胎盘功能:

1。

气体交换2。

营养物质供应3。

排除胎儿代谢产物4。

防御功能5.合成功能

1.气体交换

O2及CO2简单扩散进行交换,CO2通过血管合体膜的速度比O2通过快20倍左右,故CO2容易自胎儿通过绒毛间隙直接向母体迅速扩散。

2.营养物质供应

替代胎儿消化系统的功能。

(1)葡萄糖——能量来源——易化扩散—-通过胎盘

(2)氨基酸——主动运输——通过胎盘

(3)电解质及维生素——主动运输方式—-通过胎盘

(4)胎盘中多种酶,如氧化酶、还原酶、水解酶.分解或合成物质——供给胎儿.

3.排除胎儿代谢产物

替代胎儿泌尿系统的功能

胎儿代谢产物如尿素、尿酸、肌酐、肌酸等,经胎盘由母体排出体外。

4。

防御功能

胎盘的屏障作用有限.

(1)各种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通过胎盘.

(2)小分子量药物通过胎盘影响胎儿,致畸甚至死亡。

(3)细菌、弓形虫、衣原体、螺旋体可在胎盘部位形成病灶,感染胎儿。

(4)母血中免疫抗体如IgG能通过胎盘.

5.合成功能

合成激素(蛋白激素和甾体激素)和酶。

A.蛋白激素:

HCG、胎盘生乳素、妊娠特异性β1糖蛋白、绒毛膜促甲状腺激素.

甾体激素:

雌激素、孕激素。

B.酶:

缩宫素酶、耐热性碱性磷酸酶等.

(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合体滋养细胞--妊娠8~10周血清达最高峰——持续1~2周后下降——产后2周内消失。

HCG在受精后10日左右即可用放免测定法(RIA)自母体血清中测出,诊断早孕最敏感方法之一.

HCG的主要功能有:

①作用于月经黄体,延长黄体寿命,使其成为妊娠黄体。

②HCGβ亚基有促卵泡成熟、促甲状腺活性及促睾丸间质细胞活性。

③与绝经期促性腺激素(HMG)合用诱发排卵。

(2)胎盘生乳素(HPL):

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

于妊娠5~6周用放免法在母血中测出,并维持至分娩。

HPL的主要功能有:

①与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协同作用乳腺腺泡,促进腺泡发育,为产后泌乳作准备;

②促胰岛素生成,增加蛋白质合成;

③通过脂解作用提高游离脂肪酸、甘油浓度,成为胎儿的主要能源和蛋白合成的能源。

是促进胎儿发育的重要“代谢调节因子”。

(3)雌激素:

来自胎盘及卵巢。

妊娠早期,黄体→雌二醇、雌酮。

①于妊娠10周后→胎盘→多量雌激素.

②雌三醇前身物质可由母体和胎儿肾上腺及肝产生,是胎盘合成雌三醇的主要来源。

(4)孕激素:

妊娠早期由妊娠黄体产生,妊娠8~10周合体滋养细胞是产生孕激素的主要来源.内容来自kao120。

com

三、胎膜及脐带

1.胎膜

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

2.脐带

足月胎儿脐带长30~70cm,脐带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

四、羊水

1。

羊水的来源

(1)妊娠早期的羊水,母血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

(2)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成为羊水的重要来源。

(3)足月胎儿通过吞咽羊水使羊水量趋于平衡。

2.羊水的吸收

约50%由胎膜完成。

足月胎儿每日吞咽羊水500~700ml,脐带每小时能吸收羊水40~50ml。

3。

母体、胎儿、羊水三者间的液体平衡

(1)母儿间的液体交换—-胎盘,每小时3600ml。

(2)母体与羊水的交换——胎膜。

(3)羊水与胎儿的交换,通过胎儿消化管、呼吸道、泌尿道以及角化前皮肤等。

4.羊水量、性状及成分

(1)羊水量:

妊娠38周约1000ml。

妊娠足月羊水量约800ml。

(2)羊水性状及成分:

孕早期无色透明,晚孕羊水略混浊有上皮细胞、毳毛、毛发、少量白细胞、清蛋白、尿酸盐等。

羊水中含有大量激素(包括雌三醇、孕酮、前列腺素、胎盘生乳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和酶。

5。

羊水的功能

(1)保护胎儿

(2)保护母体

第三节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殖系统及乳房的变化

(1)子宫体:

子宫底部增长最快,子宫下段次之,子宫颈最少。

主要是子宫肌细胞肥大胞浆内充满了有收缩活性的肌动蛋白和肌浆球蛋白。

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特点为稀发和不对称,无疼痛感觉,称为BraxtonHicks收缩.

(2)子宫峡部:

妊娠12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可伸展至7~10cm。

(3)宫颈:

于妊娠早期充血、水肿,致使外观肥大、着色及变软。

宫颈粘液分泌量增多。

临产时,宫颈管变短并出现轻度扩张。

2。

卵巢:

略增大,一侧卵巢可见妊娠黄体。

3.输卵管:

妊娠期输卵管伸长,可见蜕膜反应。

4。

阴道:

充血水肿呈紫蓝色,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加。

阴道上皮细胞含糖原增加,乳酸含量增多,使阴道分泌物pH值降低,

5。

外阴:

外阴皮肤增厚,大阴唇内血管增多及结缔组织变松软,故伸展性增加。

6.乳房的变化:

乳房于妊娠早期开始增大,充血.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