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04129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7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docx

人教版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模拟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C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我中华民族地杰人灵,源远流长,或招之聚于华夏;或去之散于五洲。

其源皆出于始祖轩辕也”。

这篇祭文是在赞颂中国古代的

A.炎帝

B.黄帝

C.禹

D.嫘祖

2.某位同学写“北京人的一天”时,他用到的关键词语有“粗糙石器”“共同抵御禽兽” “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这位同学所描述的“北京人”生活阶段是()

A.远古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3.农具的发明和改进对农业发展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下列农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③②①

4.“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适宜水稻的种植。

人们饲养猪、狗等动物,建干栏式房屋时,使用了卯榫固定横梁,它拼接木板的工艺令人惊叹。

”这是对哪一原始人类遗址的描述

A.北京人遗址

B.山顶洞人遗址

C.半坡人遗址

D.河姆渡人遗址

5.如下图是()原始居民房屋复原图

①半坡人 ②河姆渡人  ③北京人  ④山顶洞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6.下图是近年来我省考古的重大发现―三亚海棠湾的英墩遗址贝壳堆积。

据考证,此遗址距今约有6000年。

同一时期,黄河流域的农耕文化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

B.周口店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

7.某学习小组要考察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生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云南元谋

C.浙江余姚

D.陕西蓝田

8.促使原始定居的主要因素是

A.原始农业的发展

B.木构建筑的发明

C.饲养家畜家禽

D.原始艺术的发展

9.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说道: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到一个馒头……不管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以下古人最早享受米饭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10.下列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使用工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打制石器  

②铁农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①④③②

11.下列图表的内容与中华文明的起源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下面是对史实的推论或评价。

其中史实与推论(评价)正确的是

 

史实

推论(评价)

A

北京人

能制造和使用工具,已会人工取火

B

河姆渡人

生活在长江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粟和水稻

C

黄帝

发明养蚕缫丝和文字“人文始祖”

D

尧舜禹

禹通过禅让成为部落首领,并建立夏初,他从部落联盟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国王

A.A

B.B

C.C

D.D

12.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山顶洞人

B.河姆渡居民

C.半坡居民

D.大汶口居民

13.“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

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

①制造和使用石器

②会种植庄稼

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④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④

14.下图是《原始居民使用的骨耜和装有木柄的骨耜复原图》,该工具的主要功能是()

A.制陶

B.耕地

C.造房

D.捕鱼

15.下列关于阪泉之战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战争发生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前

B.交战双方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

C.交战地点在长江流域的阪泉

D.战争结果是炎帝战败,归顺黄帝

16.下列事件不是禹所为的是()

A.九年治理黄河未果被杀

B.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C.三过家门而不入

D.公元前2070年,结束部落联盟局面,建立夏王朝

17.下面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胜利召开而发行的。

关于这次会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立新中国的有关事宜

B.会议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共同纲领》

C.会议制定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D.会议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18.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

B.黄炎联盟通过涿鹿之战大败蚩尤

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

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19.在我国古老传说中,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进行了一次大战,蚩尤最终被打败。

此大战是

A.涿鹿之战

B.城濮之战

C.牧野之战

D.阪泉之战

二、列举题

20.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完成下面的表格。

三、综合题

21.如下图中的两种房屋,是我国远古时代北方黄河流域和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居民典型的建筑模式。

(1)图一和图二的房屋分别是什么样式?

           

(2)图中哪一种房屋适合北方人居住?

哪一种房屋适合南方人居住?

请结合我国南北方的自然条件分别说明理由。

           

(3)你对古代先民用勤劳和智慧改善生活的做法有何感想?

22.阅渎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朝开创的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由秦汉帝国开创的这一民族共同体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一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

材料二“然骞(qiān)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一——《汉书》

材料三各游牧民族又因其自身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充当了早期丝绸之路上贩运买卖的主角。

他们都与丝绸之路发生着各种各样的非常密切的关系,结下了不解之缘……

——樊保良《略论中国古伐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是哪两位?

秦王朝开创“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在地方上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

(2)汉武帝为实现“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方面各采取了哪些举措?

(3)材料二中的“骞”指的是谁?

他一生中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朝开通丝绸之路的历史意义。

(5)综合以上材料,说一说国家的统一对经济的发展有何影响。

(写出一点即可,2分)

23.阅读材料,结合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1)材料一中这种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历史上称为什么制度?

禹死后,王权继承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材料二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把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把那里的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他们,建立诸侯国。

诸侯国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形成了“天子——诸候——卿大夫——士”金字塔形的等级结构

(2)材料二中,周王采取的是什么制度?

这一制度主要依据什么标准来推行实施的?

材料三 西汉初年,诸侯王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生活骄奢淫逸,政治上甚至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还企图谋反

——《汉书》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汉初面临着哪一严重的社会问题?

为解决这个问题,汉武帝采取了哪些较为成功的做法?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65年5月,在云南元谍县上那蚌村西北小山岗上,考古学家发现了两枚门齿,还有粗糙的石器,人工痕迹清楚,并且发现大量的炭屑和两块烧骨。

材料二 1929年,在中国考古学家裴文中独自主持下,于12月2日下午发现了一个完整的原始人类头盖骨。

后来又发现了5个比较完整的头骨化石和200多块骨化石,还有大量的打制石器、动物化石和灰烬。

材料三

(1)分别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介绍的远古人类的名称。

并从材料中归纳出远古人类已经会使用火的证据。

(2)根据材料三回答,当时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分别生活着哪一原始居民?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原始农耕居民的住房分别是什么样式的?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二、列举题

1、

三、综合题

1、

2、

3、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