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技术交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910816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8.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桩基技术交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桩基技术交底.docx

《桩基技术交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技术交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桩基技术交底.docx

桩基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记录

 

鲁JJ—005

0

0

9

工程名称

鑫苑世家公馆项目B-5地块工程

施工单位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

交底部位

桩基工程

工序名称

桩基技术交底

交底提要:

桩基技术交底

交底容:

桩基工程施工

一、施工准备

本工程采取钻孔灌注桩桩径为700mm。

在施工时采用旋挖钻机泥浆护壁钻进成孔。

工程桩桩身混凝土强度为C40,试桩为C45强度的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压力回顶法灌注混凝土。

钢筋笼为现场加工,分两节孔口焊接,吊车吊放。

1)泥浆制备:

泥浆的性能指标对钻孔的护壁效果和成孔质量有很大影响,施工中注意对泥浆性能指标的控制。

根据试桩和地质勘查报告以及施工经验,泥浆制作控制指标分别为:

泥浆比重:

1.15g/cm³,黏度:

18~22,含砂率:

1.5%,PH:

7.

为了泥浆的重复使用,在主体基坑北侧桩基附近设置泥浆池,泥浆池尺寸:

10m×4m×1.5m。

2)钢筋笼加工及堆放:

进场钢筋必须有材料出厂检验报告,并按规要求现场见证取样后送当地试验室进行复检,复检合格,方可使用。

钢筋笼主筋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度≥10d,双面焊接长度≥5d,圈加劲箍采用双面搭接焊,焊缝长度≥5d,螺旋箍筋与主筋点焊成形。

桩身4根注浆管,均对称布置,桩端注浆管2根代替主筋,长度≥33米,桩侧注浆管2根不代替主筋,长度≥22米。

注浆管采用套筒焊接。

1、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图:

(2)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1)定位放线:

采用旋挖钻机钻机施工,使用校验合格的全站仪,根据桩位平面布置图,计算出每棵桩相对坐标,随施工随测放桩位。

2)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深度1.5m以上,护筒用10mm厚钢板卷制而成,径比设计桩径大20cm。

护筒埋设前先根据桩位引出四角控制桩,控制桩用φ8钢筋制作,打入土中至少30cm。

四角控制桩必须经过现场技术人员复核无误方可进行护筒埋设。

护筒埋设后,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大于50mm,并保证护筒垂直且顶面水平。

护筒顶面高出地面约10cm,防止孔顶塌方以及杂物落入孔。

护筒埋设完成后,现场技术人员及时测量护筒中心偏差,经监理人员确认,下达开孔通知单,以此作为下步工序控制依据。

3)钻机就位:

保证平整完成的场地不产生沉陷,对钻机进行调平对正,通过机械上的平衡仪检查钻机水平,根据四角控制桩再次引出桩中心点,调平钻机使钻头尖对准桩位中心点,对深度仪进行归零。

4)钻孔:

旋挖钻采用筒式钻斗,其钻进成孔工艺为:

旋挖成孔首先通过底部带有活门的桶式钻头回转,利用钻头底部的斗齿切削土体,旋转钻斗并施加压力,并直接将其土体装入钻斗,仪表自动显示筒满时,钻斗底部关闭,然后再由钻机提升装置和伸缩钻杆将钻斗提出孔外卸土,如此反复作业提高成孔效率。

成孔完毕后,利用平钻头空转,进行一次清孔,清理孔底大颗粒。

钻至设计要求的孔深后,经当班施工员验收合格后报监理共同对孔深、孔径、空位、成孔质量进行验收,共同确定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入下道工序。

桩孔验收标准:

孔径≮设计桩径、孔深≥设计孔深、倾斜度<1%、孔底沉渣厚度<10cm。

5)钢筋笼吊放

钢筋吊放前监理验收合格,用吊车吊放钢筋笼,要求上下纵向主筋间无缝隙且上下节主筋同心垂直,焊缝饱满,无咬筋现象。

为确保钢筋笼主筋保护层厚度达到设计要求,在桩顶部位和钢筋笼主筋外侧,按间距4m均布焊接一组4个ф50mm、长50mm的砂浆滚轮,桩顶设置6块砂浆滚轮,以此扶正钢筋笼,下放钢筋笼过程中,尽量避免扭转和冲撞,钢筋笼沉放到底,不得悬吊。

当钢筋笼下放遇阻时,先查明原因,严禁强行下放,严禁撞笼、扭笼、墩笼。

避免钢筋变形和造成孔径坍塌。

钢筋笼吊放完成后,对钢筋笼固定。

在主筋上焊接2根ф8的钢筋做吊筋,吊筋圈穿上钢管做支撑,支撑在护筒上。

钢筋骨架制作和吊放的允许偏差:

主筋间距±10mm;螺旋筋间距±10mm;骨架外径±l0mm;骨架倾斜度±0.5%;骨架保护层厚度±20mm;骨架中心平面位置20mm;骨架顶端高程+20mm,骨架底面高程±50mm。

6)安装导管:

使用φ245活丝导管灌注混凝土,导管使用前试拼,并做水密试验,15分钟不漏水为宜。

仔细检查导管的焊缝。

在连接导管时,用橡皮密封圈,并打紧导管接头,以防止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导管漏水现象。

导管距孔底30-50cm左右。

每使完一次,都要检查导管是否有漏水现象,胶皮垫是否老化漏水。

7)二次清孔:

在吊入钢筋骨架、下完导管之后,灌注水下砼之前,应再次检查孔泥浆性能指标和孔底沉淀厚度,并进行第二次清孔。

二次清孔采用导管换浆清孔法进行清孔。

当泥浆比重小于1.1g/cm³,沉渣厚度摩擦桩不大于10cm,即满足清孔标准。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清孔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后,进行下道工序。

8)水下砼浇筑

本工程灌注用桩身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

,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80~220mm。

混凝土灌注前,先在导管近上口处下入略小于导管径的止水栓,然后放入漏斗。

导管距孔底0.3m-0.5m,第一灌注量混凝土不少于1m3,保证第一灌注量混凝土灌入孔后埋管深度不小于0.8m。

灌注过程中,应随时用测绳测量孔混凝土高度,准确计算混凝土埋管深度,及时提卸导管,保证正常灌注时埋管深度2-6m之间。

砼要连续浇筑,中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

浇筑过程中,如遇下料困难,严禁大幅度上下抖动导管,可以在50cm围小幅度上下提升2-3次,以防止导管脱离桩身混凝土造成断桩、空桩。

实灌桩顶标高控制比设计桩顶高0.8米,确保桩顶砼质量,桩顶砼标高使用测量工具测量。

钢护筒应在灌注完后立即拔出,混凝土灌注完成后,桩头进行覆盖保护。

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做好砼浇筑记录,作为桩身浇筑质量的重要参数,同时计算出桩身充盈系数。

根据试桩数据,本工程现场充盈系数大概为1.13.

3、质量控制标准

(1)钻孔桩成孔质量标准:

项目

允许偏差

孔的中心位置(mm)

50mm

孔径

不小于设计桩径

倾斜度

小于1%

孔深

不小于设计桩深

沉渣厚度

50mm

(2)钻孔灌注桩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混凝土强度

按图纸要求

每50m³3组试块

2

桩位

50mm

全站仪每桩检查

3

孔深

不小于设计

测绳每桩检查

4

孔径

±50mm

每桩检查(量钻头)

5

沉渣厚度

50mm

测绳、每桩检查

6

钢筋骨架标高

±50mm

水准仪每桩检查

二、后注浆施工

1、设计参数:

1)本工程ф700mm钻孔灌注桩,成桩2天后可以进行后压浆施工。

注浆采用矿渣32.5水泥,水灰比0.5-0.6。

水泥浆搅拌时间不小于3分钟,并需连续搅拌。

水泥浆使用必须用16目滤网过滤。

2)注浆管采用∅25钢管,壁厚2.5mm。

3)单桩注浆量水泥质量2.2T左右,其中装侧注浆量900kg/棵,桩底注浆量1300kg/棵。

4)注浆终止条件:

a满足注浆总量要求;

b注浆总量达到设计值的75%,注浆压力超过设计值且地层不再吃浆;

C压浆总量达到设计值的70%,桩顶上抬超过3cm。

2、设备准备:

1)注浆泵:

高压注浆泵,最大工作压力10Mpa。

2)带搅拌装置的搅拌桶。

3)滤网:

投放水泥浆进入储浆池时,用16目滤网过滤,使大颗粒杂物沉淀在滤网上,防止注浆管堵塞。

4)高压胶管:

采用∅25双层钢丝编制高压橡胶管。

5)单向球阀:

连接高压胶管和注浆管。

6)储浆池、压力表、流量表等。

3、注浆管制作:

桩底注浆管分为三部分:

端部花管、中部直管及上部丝头。

花管段侧壁一般按梅花形设置出浆水孔,孔径通常为6—7mm,直径Φ30 mm。

注浆头花管段用胶管包裹好,用铁丝等缠绕扎紧,防止渗漏。

装侧注浆管也分三个部分:

中部直管、上部丝头,端部注浆头采用环绕桩身的塑料软管,软管上梅花形设置出浆水孔,用胶管包裹好,防止渗漏。

注浆管对接时,在两根管对接处加一个Φ30长8cm 钢管套箍,交流焊焊接并保证焊缝饱满、连续、封闭良好。

4、工艺流程:

5、注浆施工:

1)开塞:

注浆管清水开塞一是为了疏通注浆通道、提高桩端可灌性,同时还是一次注浆前的压力试验,通过压水试验,可以在实施桩端注浆前了解桩端的可灌性。

压水试验通常在灌注桩成桩后24h进行。

检查管路与单向阀的畅通状况,同时清除单向阀周围凝土中沉渣和泥浆。

试验时由专人记录冲破压力值及管的疏通情况,并做好开塞记录。

开塞压力一般控制在2~4Mpa,压水量一般控制在0.6m³左右;水能不断注入,同时压力也能稳住说明己开塞成功。

2)压力注浆:

压浆作业应在成桩2天后进行。

压浆作业离成孔作业点的距离不得小于10米。

桩群注浆先外围后部为施工原则,单桩先注侧管在注底管,且桩侧和桩端注浆管注浆间隔不宜大于2小时。

单桩桩侧注浆管和桩底注浆管用红油漆有效区分。

桩端注浆管应对同一根桩的各注浆管依次实施等量注浆。

在注浆过程中,桩端可灌性的变化直接表现为注浆压力的变化,可灌性好,注浆压力则较低;反之,若可灌性较差,注浆压力势必高,可达6-10Mpa。

一旦注浆压力超过桩的自重和摩阻力,就有可能造成桩身上抬,上抬超过30mm应立即停止注浆。

因为注浆压力与地层的密实度、渗透性、初始应力、钻孔深度、浆液浓度及注浆顺序等都有关联,所以桩底后注浆施工,一般都以注入水泥量为主要控制因素,以注浆压力为辅助控制。

 

三、质量控制措施

1、工艺控制:

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组织施工,,技术负责人组织专业工程师施工技术员随时检查施工工艺,将存在的问题在第一时间书面下发至责任班组,由当班施工员监督整改,整改结果报技术负责人审核并由施工员进行验收。

2、工序控制:

灌注桩的主控项目、允许偏差项目及其围和测量方法:

项目

质量要求情况

桩身连续性、完整性

桩身完整连续

成孔深度、沉渣厚度

符合规要求

混凝土实际灌注量

充盈系数>1

原材料、混凝土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项目

允许偏差(mm)

测量方法

钢筋笼主筋间距

±10

尺量

钢筋笼箍筋间距

±20

尺量

钢筋笼直径

±10

尺量

钢筋笼长度

±50

尺量

主筋保护层厚度

±50

尺量

桩位偏移

D/4且不大于100

全站仪测量

垂直度

1%

重锤吊测

桩径

-50

尺量钻头

3、工程质量控制重点、难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施工

环节

技术质量控制重点及难点

主要措施

成孔

①桩位偏差

②桩径

③成孔深度

④孔垂直度

⑤孔底沉渣

①技术员检查

②严格控制钻具尺寸

③加强测量数据真实性的控制

④先行自检,然后由质检员检查,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钢筋笼制作

①钢筋质量

②钢筋焊接质量

③笼长偏差

④笼直径

⑤主筋间距

⑥箍筋间距

①严格控制进场材料,按要求送检

②用钢尺测量检查

③逐级验收检查,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水下砼灌注

①砼灌注前沉渣质量

②钢筋笼安放

③导管密封性及埋置深度

④桩顶标高控制.

①技术员检查,每桩检查次数不少于3次

②严格控制导管埋深,最大不超过6.0米,最小不少于2.0米

③砼面测量用三点测量

4、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1)护筒下陷、移位:

埋设护筒时保留桩位处土体,护筒外侧用素土夯填密实,开钻避免砸碰护筒。

(2)孔深不够:

即将终孔时,用钢尺检查测绳长度,多次测孔深,孔深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停钻。

(3)导管堵管:

固定指挥、操作人员,灌注砼时,施工员必须在场。

先做导管密水实验,下导管时装好密封圈、紧固到位。

储料斗和导管密封连接好,首盘砼隔水阀提起后,立即连续放砼,罐车放砼速度要快。

(4)钢筋笼焊接、下放、等待灌砼时间过长:

增加作业人员,提前将钢筋笼运至现场垫高堆放,做好准备,报验后立即焊接钢筋笼。

提前将导管运至现场摆放整齐,清洗干净,检查接口,长度,安排熟练工人下放导管。

(5)桩身砼蜂窝、孔洞、缩颈、夹泥、断桩:

严格控制砼的塌落度和和易性;连续浇筑,每次浇筑量不能太小,成桩时间不能太长;导管在砼中不得小于1m,导管不能漏水且第一节底管长度应≧4m;钢筋笼主筋接头焊平,防止提导管时挂住钢筋笼。

四、过程保护:

(1)验收完的钢筋笼要做好标识,在移动时要轻抬轻放。

(2)钢筋笼在加工场地制作好后集中存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场地采用碎石铺垫,以免粘上泥土。

(3)钢筋笼骨架的各节要排好次序,不得混杂存放,以免搞错。

雨天加以覆盖,避免生锈。

(4)钢筋笼采取三点起吊不得猛拉,防止钢筋笼变形。

(5)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应采取防止变形措施放入桩孔时应绑保护垫块或垫管和垫板。

五、成品保护:

(1)基础开挖时,为避免大型机械直接破碎桩顶混凝土,应采取人工截桩,在距桩顶约50cm使用人工清桩间土,避免机械碰撞破坏桩身。

(2)在清理桩头时,应注意对桩体和锚固钢筋的保护。

项目(专业)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接受

交底人

 

注:

本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交底单位存,一份接受交底单位存。

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