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12975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docx

幸福的种子绘本教案中下

1爆米花

活动目标

●理解儿歌把下雨比喻成爆米花的意象。

●在阅读学习中体验儿歌语言的谐趣。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青蛙噗通跳》(P6~P7),人手一本图画书《青蛙噗通跳》。

●视频:

爆米花。

●汉字卡片:

“雨”。

活动过程

●欣赏视频“爆米花”(其中要爆米花之前操作的过程和爆米花在锅里跳动的过程)。

——爆米花之前先要干什么?

(盖锅盖)

——爆米花在锅里像什么?

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

(幼儿一起模仿并发出“啵啵——啵啵——”的声音。

——幼儿自由猜测大自然中有什么现象像爆米花。

(今天老师要教小朋友一首儿歌,它讲的就是把下雨比作爆米花的事情。

●自主阅读图画书P6~P7《爆米花》。

——图画书中的黑云像爆米花的什么?

——雨点像爆米花的什么?

——落下来时发出的声音像爆米花的什么?

●欣赏儿歌《爆米花》。

——教师示范念儿歌。

——儿歌中的哪一句你觉得不理解?

大家一起来帮它解答。

——幼儿跟念。

●游戏:

爆米花。

——游戏玩法:

爆米花,黑云盖锅,一半小朋友站成圆圈,两手向前斜上举,做成一个屋顶的形状,一半小朋友手抱头蹲在屋顶下;乌啊一乌啊一,下雨啦,圆圈里的小朋友慢慢向下蹲,手指上下抖动做下雨的动作;锅里小伞,啵啵——啵啵——,蹲着的小朋友站起来在圆圈里轻轻地跳动;爆开啦!

圈上的小朋友蹲下不动,圈里的小朋友双手往上举并且静止不动。

—一圈内圈外的小朋友可以互换动作。

 

2池塘

活动目标

●阅读理解图画书儿歌中重复出现的象声词。

●学习小组合作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活动准备

●人手一本图画书《青蛙噗通跳》。

●配套DVD。

●象声词卡片。

活动过程

●欣赏儿歌,观察画面。

——看,这里有个大池塘,里面有许多小青蛙,它们在干什么呢?

请你的小眼睛仔细观察。

——小青蛙在干什么?

小青蛙跳进水里会发出什么声音?

青蛙跳起来荷叶上的水珠怎么样了?

水珠在荷叶上滚动会发出什么声音?

●学念儿歌。

——教师示范念儿歌。

——听到儿歌,你想到了什么画面?

——为什么觉得画面很生动很形象?

小结:

有一些词语让我们一听就仿佛能够听到声音看到画面,这些词语就叫做象声词。

——幼儿学念JL歌。

●学习象声词。

——在这首儿歌里出现了象声词,你们知道是哪几个吗?

——“噗通”是什么的声音?

“噗通噗通,,是什么声音?

——听到“”咕噜“咕噜咕噜”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

看,这些奇妙的象声词让我们的阅读变得有趣、生动起来了。

我们一起看着配套DVD,一边再次感受一下吧。

●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这首儿歌里面的青蛙生活在池塘里面,请小朋友想象一下,它们在池塘里面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请幼儿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用自己的经验想象青蛙在池塘里的生活情景。

——让幼儿分组,并讨论小组如何绘画制作《我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请各组幼儿讲一讲自己的画,教师将他们所说的内容记录下来。

——将幼儿的作品组合装订,陈列展示幼儿自己创作的《青蛙噗通跳》小书。

 

3变色鸟飞来了

活动目标

●养成认真仔细阅读图画书的习惯。

●学习观察图画书画面并理解内容。

●观察、预测并感知颜色的混色过程。

活动准备

●白鸟、彩色鸟、黑鸟图卡各一张。

●装有各种颜料的杯子。

●教学大书《变色鸟》、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变色鸟》。

活动过程

●阅读图画书封面。

——分别出示白鸟、彩色鸟、黑鸟图卡,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有一只白鸟慢慢地变成了彩色鸟,后来又变成了一只黑鸟。

咦,这只鸟怎么会变色呢?

——指导幼儿阅读教学大书的封面。

仔细观察封面带来的信息,鼓励幼儿猜测书中的内容。

●幼儿阅读图画书。

——请幼儿自己阅读图书。

——鼓励幼儿在看图画书的同时,试着说故事给自己听。

——请幼儿讲讲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注意仔细倾听幼儿的讲述。

●与幼儿共同阅读。

——引导幼儿思考:

白鸟吃了哪些果子,它的羽毛依次有什么变化。

—一白鸟吃了那么多颜色的果子,就变成了什么鸟;它的羽毛又多了哪些颜色。

—一讨论变色鸟最后又是怎样变成了黑鸟的呢?

●尝试彩色变黑色。

——演示将各种颜色混在一起。

——让幼儿观察各种色彩混合变成黑色的过程。

——引导幼儿预期并发现问题的答案。

 

4颜色变魔术

活动目标

●理解并反思有关变色鸟的图画内容情景。

●感受颜色变化的美妙与钟奇。

●认识图画书中出现的有关颜色的字。

活动准备

●用糨糊、水粉分别配出红、黄、蓝色的糨糊。

●有关颜色的字卡。

●白色方型托盘每人各一个、小勺。

●幼儿围裙、护袖等保护性衣物。

活动过程

●阅读理解色彩变化过程。

——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进一步感受色彩变化的过程。

——帮助幼儿明白色彩变化的原理:

所有颜色加在一起会变成黑色,而三原色(红、黄、蓝)又可以配成千万种颜色。

●扮演颜色魔法师。

——教师将自己假扮成一个神秘的魔法师,激发幼儿用颜色变魔术的欲望。

——示范如何用勺将彩色糨糊放在盘子里,并用手来搅拌。

——提醒幼儿观察色彩的变化。

●幼儿尝试做颜色魔法师。

——帮幼儿穿好围裙衣物,让幼儿自主地混合各种颜色。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适时引导幼儿观察混色前后颜色的变化,感受其中的美妙与神奇。

——教师拿出有关颜色的字卡,让幼儿讨论:

什么颜色加上什么颜色就变成了另外一种颜色。

如:

红+绿=?

请幼儿指认或者取出正确的字卡。

 

5白鸽和白鹅

活动目标

●尝试口齿清晰地大声念绕口令。

●在游戏中快速目测点数、积累数数与认识数字。

活动准备

●“天上”和“水里”的大背景图一张。

●10只白鸽、白鹅的图片(大小不同、反面贴吸铁石)。

●1-10的数字卡片(幼儿人手一份)。

●若干张白鸽、白鹅图片分开贴在教室的墙上。

活动过程

●理解绕口令。

——出示背景图,从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

(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河水。

——谁会在“天上”飞、谁会在“水里”游?

听听绕口令里说了什么。

——教师边大声朗诵绕口令并出示(白鸽、白鹅)图片。

●学说绕口令。

——教师朗诵绕口令,念到“天上”、“水里”、“一排”处停顿,幼儿根据图片提示接着念。

幼儿完整大声朗诵绕口令一次。

——游戏:

接着念。

(游戏规则:

教师念绕口令在任意处停顿,由幼儿将这句绕口令补充完整。

先由教师和全体幼儿玩游戏。

逐步过渡到幼儿两两结伴进行。

2名幼儿可先玩“剪刀、石头、布,赢的那一个幼儿开始念。

●游戏:

数白鸽数白鹅。

——哪个多哪个少?

幼儿集体念绕口令,教师操作图片,当幼儿念完,立即数图片上的白鸽和白鹅。

觉得哪个多就站到那个图片处。

集体验证,答对的幼儿继续游戏。

教师在操作图片时可将白鸽、白鹅图片摆放的疏密不同来干扰幼儿,增加游戏的难度。

——数数有几只?

幼儿人手一份数字卡片,集体念绕口令,一念完立即数白鸽、白鹅数。

教师问:

一排白鸽有几只?

一排白鹅有几只?

幼儿立即高举手中的数字卡片。

 

6养鸭养羊

活动目标

●阅读理解绕口令的内容,感受其中幽默诙谐的趣味性。

●在情境游戏中认识简单的文字。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绿驴子》。

●大卡纸绘制的绕口令图夹文(“羊”和“鸭”用图片呈现)。

●“鸭”和“羊”的字卡(大字卡一份,幼儿操作小字卡若干)。

●羊角(头箍)、鸭嘴(小口罩)若干。

●在地面贴一条即时贴,分为:

“东家”“西家”两个区域。

活动过程

●阅读理解绕口令。

——(出示图夹文大卡纸)这首绕口令说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先来看看这里有哪些字是你认识的?

(根据幼儿的识字情况,重点认读“东”“西”“养”“咬”。

——东家、西家养鸭和羊的时候,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呢?

教师朗读绕口令。

●学念绕口令。

——教师点指图夹文,放慢语速,幼儿跟读绕口令。

——教师念到“羊”“鸭”时停顿,由幼儿补充。

(这个环节由幼儿集体补充过渡到小组幼儿补充。

●情境游戏。

——由一组幼儿上前,完整念绕口令,其余幼儿扮演“羊”和“鸭”。

(使用道具:

羊角、鸭嘴。

——儿歌结束,教师根据内容检验是否“东家”区域里都是羊,“西家”区域都是鸭。

(东家和西家可以交换游戏场地,增加游戏的趣味性。

——表演和念绕口令的幼儿交换。

(逐步加快念绕口令的速度增加游戏难度。

●认字“羊”和“鸭”。

——(出示大字卡)故事中出现得最多的是哪两个字?

(羊、鸭)

——跟着教师用手指书写“羊”和“鸭”并小结:

“羊”字里面有三横、“鸭”字旁边有个“鸟”,鸭子是鸟类。

——根据绕口令中出现的顺序,排字卡。

——幼儿尝试根据字卡的提示来念绕口令。

 

7蜘蛛先生要搬家

活动目标:

●学习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预期和假设的问题。

●感知理解图画书散文问答式的语言结构。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蜘蛛先生要搬家》。

●故事发展线索卡:

蜘蛛搬家的时间、方式、地点做成小图卡。

活动过程

●幼儿独立阅读,阅读后交流a

——介绍图书的题目。

——这是谁的故事?

——你觉得书中讲了一件什么事a

——你从哪儿发现的?

●根据发展线索卡进行阅读。

——阅读封面。

1.蜘蛛先生在干什么?

2.蜘蛛网就是它的家,蜘蛛先生用什么来盖房子呢?

——请幼儿根据事件线索卡进行阅读,线索卡排列:

蜘蛛先生为什么要搬家?

它是怎么搬家的?

经过了什么地方?

最后搬到了什么地方?

——引导幼儿根据线索卡理解及讲述。

蜘蛛先生为什么要搬家?

它是什么时候搬的家?

怎么搬?

它的搬路线是怎样的?

蜘蛛先生满意自己的新房子吗?

为什么?

●问答游戏

——模仿图画书中的散文语言结构,用问答的方式复述图画书的内容。

——教师与幼儿问答。

——同伴间问答。

 

8你喜欢哪个家

活动目标

●学习认读蜘蛛搬家路线图。

●尝试分析蜘蛛居住的生活习性。

●尝试进行故事讲述创编。

活动准备

●蜘蛛先生的搬家路线图。

●蜘蛛先生前后两个家的图片(参照图画书P5,P21)。

●空白小卡片,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共同阅读,教师边翻阅图书,边与幼儿用问答的形式讲述。

●出示蜘蛛先生搬家的路线图,蜘蛛先生搬家经过了什么地方?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地点图片。

——讨论:

这些地方适合作蜘蛛先生的家吗?

为什么?

●出示蜘蛛先生前后两个家的图片。

——这两个家有什么相同或不同的的地方?

——你更喜欢哪个家.为什么?

●迁移讲述。

——蜘蛛先生还会搬家吗?

——它想要搬到什么地方去?

——出示空白小图书。

——请幼儿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搬家的原因、搬家的时间、搬家的方式、搬家的路线、搬家的结果)把自己的想象画在小卡片上。

●创编讲述。

请幼儿与同伴共同续编。

 

9没有不方便

活动目标

●分段阅读图画故事并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和行为。

●通过画面细节推测判断人物的心态。

●学习尊重残疾人并萌发帮助他们的愿望。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没有不方便》、幼儿人手一本《没有不方便》。

活动过程

●激趣引疑。

——请幼儿说说生活中遇到过哪些不方便的事。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王阿明。

引导幼儿说一说他是谁?

你猜测他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方便。

●引导幼儿观察图画,阅读故事大书P1~P9。

——阿明遇到了哪些不方便的事?

——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会怎样帮助他。

——观察小朋友脸上的表情和动作,说一说故事里他的小伙伴是不是乐意帮助他呢。

●老师朗读故事P1-P9,幼儿再次阅读故事。

——如果你是王阿明,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小猴子学阿明走路,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吗?

●老师朗读故事P1-P9,幼儿再次阅读故事。

——如果你是王阿明,你心里会怎么想呢?

——小猴子学阿明走路,你想对小猴子说什么吗?

●老师翻到故事结尾,引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你看到了什么令人开心的事。

——他们怎么会成为好朋友的呢?

●请幼儿自主阅读,了解后半段故事情节,找到阿明和小猴子成为好朋友的原因。

——在小猴子身上发生了什么事?

——猜猜阿明看到小猴子腿摔坏了,心里是怎么想的。

——他又是怎么帮助小猴子的?

——这件事后,大家心里是怎么想呢?

你想对阿明和小猴子各说一句什么话?

●完整欣赏故事

——老师运用故事大书为幼儿完整讲述故事,幼儿欣赏、重温故事。

——想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10为什么说“没有不方便”

活动目标

●理解画书“没有不方便”的含义。

●学着用“××帮助××做了什么”讲述画面中发生的事件。

●尝试用绘画方式创意续编自己故事情节。

活动准备

●摸箱(里面装有故事中重要情节的图片)。

●教学大书《没有不方便》、绘画材料。

活动过程

●出示《没有不方便》的图书封面,引导幼儿回忆故事。

——这个故事讲了什么?

——为什么故事的名字叫“没有不方便”呢?

●出示摸箱,邀请孩子就摸出的重点图片进行讨论。

如:

图片l(P17)

——这幅图上讲了什么事?

——想想这会儿,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

图片2(Pl9)

——这幅图上谁帮助了谁,他是怎么帮助他的?

——你还记得故事里“××帮助了××做了什么”。

图片3(P23)

——你能用“××帮助××做了什么”把这张图上发生的事讲

给大家听听吗?

——想一想,如果不互相帮助,大家会遇到哪些麻烦?

●续编故事。

——再次完整欣赏故事,想一想阿明和小猴子成为了好朋友以后他们会互相帮助对方做些什么呢?

——鼓励幼儿将自己想到的故事情节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欣赏同伴创编的情节,并且鼓励孩子用“××帮助××做了什么”讲述自己创编的情节。

——可以将孩子们创编的故事装订起来,编成《没有不方便》的系列故事集。

 

11大收集家和小收集家

活动目标

●理解收集的含义并对收集活动感兴趣。

●学习按照书的页码有顺序地翻看图书。

●说出不同画面的主要内容。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收集东·收集西》,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收集东·收集西》。

●邀请2-3位有收藏兴趣爱好的家长介绍他们收集的“宝贝”。

●照相机、录音笔。

活动过程

●请“大收集家”介绍他们的收集的“宝贝”。

——请出第一位“大收集家”介绍。

老师和“大收集家”的示范提问:

1.你从什么时候开始收集这些东西的?

2.请问你为什么喜欢把这些东西收集起来?

3.为什么你收集的是……而不是其他的东西呢?

——请出第二位(和第三位)“大收集家”介绍他的“宝贝”。

1.这位“收集家”和第一位“收集家”收集的东西怎么不一样呢?

2.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问他吗?

——鼓励幼儿向“大收集家”提出问题。

感谢“大收集家”们的介绍。

●理解“收集”的含义。

——你觉得什么是“收集”?

请幼儿说说各自的感觉和理解。

——老师用规范书的语言进行归纳和小结:

通过寻找和挑选把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且非常爱惜的保存起来,这就叫“收集”。

●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收集爱好和习惯,教师可以回放录音笔中的采访,帮助幼儿讨论。

——有的人喜欢收集……有的收集……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东西都收集了起来。

一一为什么人们要收集这些东西呢?

●阅读图画书《收集东·收集西》,并尝试用“收集”一词表达画面内容。

——集体认一认图书的封面和名称,猜一猜这本书里会介绍哪些被收集起来的东西呢?

那些东西都是谁收集的呢?

——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收集东·收集西》3-5分钟。

——组织提问和讨论。

1.你在《收集东·收集西》这本图书里看到了“谁,收集了什么?

2.图书的第一页介绍的是谁?

谁知道“我”喜欢收集什么?

帮助幼儿理解“我”代表讲故事的作者。

3.图书中还有谁也喜欢收集东西。

他(它)们有些什么有趣的收集?

请幼儿自由地介绍,鼓励孩子运用“收集”一词表达画面内容。

同时老师出示故事大书和孩子介绍的对应观察。

孩子的观察可能比较“蜻蜒点水”。

如果孩子有遗漏的部分,老师也无需过分强求孩子一定要面面俱到,只是给他们一个初步的印象而已。

●请幼儿思考自己的收集。

——你喜欢收集东,收集西吗?

——如果你也收集了许多宝贝,愿不愿意带来和我们一起分享呢?

 

12收集东,收集西

活动目标

●阅读并用符号整理记录不同的收集爱好。

●尝试用“我喜欢……收藏的……”表达认识。

●知道不同的收集概念的含义。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收集东·收集西》,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收集东·

收集西》。

●记录表,小图片和文字。

活动过程

●出示故事大书《收集东·收集西》,引起孩子的兴趣。

——上次,我们很高兴地分享了……收集的宝贝,还看了一本有关收集的图书,谁还记得那本图书的名称是什么?

——里面有许多有趣的收集,让我们再来看一看。

●用记录表的形式整理图书中的各种“收集”,并能用完整语句介绍。

——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

——在图画书《收集东-收集西》中,有许多不同的收集,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把图书中的这些资料整理一下呢?

(出示图表,参考见【附】。

——请幼儿观察图表的结构,如:

页码、谁一图文、喜欢收集什么一图文

——引导幼儿用观察图表的信息分析图画书:

1.图书第一个介绍的是谁的收集?

在图书的第几页?

2.请幼儿找出相应页码。

3.收集的主人公:

女孩。

4.喜欢收集的东西:

娃娃衣。

●说一说你喜欢谁的收集,为什么?

教师可以适时辅助提问:

1.女孩为什么喜欢收集娃娃衣呢?

2.猜猜奶奶为什么喜欢收集木屐?

3.如果清洁工伯伯不愿意收集垃圾会怎样、

4.乌鸦的收集会从哪里来?

5.你觉得“颜色算不算是东西呢”?

6.秋天除了树叶,它还比较喜欢收集什么?

7.月亮和天空,大海和小溪,它们的收集有什么不同?

8.你们的妈妈是不是也有收集孩子东西的习惯?

那些东西你已经不能用了,为什么妈妈还要收集它们呢?

引导幼儿感受妈妈温暖的爱。

——请幼儿尝试运用“我喜欢……收藏的……”表达自己的喜好和感受。

●完整地欣赏图书。

老师完整地朗读图书,幼儿逐页翻看欣赏。

 

13山丘上的约会

活动目标

●理解图画故事情节发展与人物特点的关系。

●学习理解故事中一些不常用的词汇。

●知道图画书的构成形式。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山丘上的约会》、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山丘上的约会》。

活动过程

●引导幼儿观察教学大书的封面、封底、扉页。

——请幼儿根据封面,猜猜这个故事讲的是谁,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

——引导幼儿阅读图画书的封底、扉页等,说明这些图书构成形式的作用。

●与幼儿一起阅读图画故事的前半部分。

——故事里的两个好朋友叫什么呀?

——它们有没有见过面呢?

——它们是怎么成为好朋友的呢?

原来用写信的方法的也可以成为好朋友,引出词汇:

信、笔友、约会、英俊、漂亮等,引导幼儿讨论并初步理解这些不常用词的含义。

●让幼儿预期故事可能怎样发展。

——猜猜瓜瓜和玲玲最后有没有见面呢?

——如果见面了,他们又是怎样找到对方的?

——见面后会发生什么事呢?

和幼儿共同寻找问题的答案。

先由幼儿自由阅读画面的内容,然后与幼儿一起讨论问题的答案,请幼儿说出自己的理由。

讲述后半部分的内容,要求幼儿边听边翻看小图书的图页大家共同归纳阅读重点。

——它们相约在什么地方见面?

——是怎么去的?

——它们终于见面了吗?

——它们的心情怎么样呢?

——最后它们又是怎么做的呢?

重点引导幼儿思考:

当现实与想象发生冲突后,玲玲和瓜瓜的友情是否因突如其来的差异而结束,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朋友,朋友间最值得珍惜的是什么。

●请幼儿说说:

你觉得这个故事有趣么?

你最喜欢什么地方呢?

 

14我们是好朋友

活动目标

●知道用写信的方式与朋友交流。

●尝试用画图等不同的方式写信。

活动准备

●图画纸、彩色笔。

●邮局游戏的相关道具。

活动过程

●和幼儿一起阅读图书,讨论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

提醒幼儿书中的瓜瓜和玲玲用写信的方式成为朋友,因为他们还不会写字,鼓励他们想出其他的多种写信的方式。

●请幼儿选一个好朋友作为写信的对象。

拿一张图画纸,把想对好朋友说的话,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

●幼儿完成后把信折叠好,请大人帮忙写上收信的好友名字去投寄。

可以参照《给你一封信》课程单元,让幼儿将信投进班级的邮箱中,全班参与进行邮局扮演游戏。

●可以和幼儿一起讨论游戏的内容。

——如要盖邮戳、分信等。

——大家一起商量分配游戏角色。

——教师可以担任邮递员,根据收信人的姓名送信。

●幼儿在收到信的时候,可以先猜猜是谁写给他的,信里会写些什么?

然后阅读来信,理解信的内容。

●可以选择几封比较有创意的信让大家一起阅读,学习不同的表情达意的方式。

 

15蝴蝶的美味食谱

活动目标

●逐页观察画面并了解蝴蝶和其生活环境。

●记录有关不同种类蝴蝶的食物。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本图画书《蝴蝶的大餐》。

●蝴蝶图片一张。

●小记录表人手一张,大记录表一张(参考见【附】)。

●图片若干(花蜜、水、汗液、汁液、水果、泥土、树叶等)。

●小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出示蝴蝶图片。

——以儿歌引入:

蝴蝶,蝴蝶,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你爱花儿,花儿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儿有甜蜜。

——蝴蝶是用什么来吃东西的?

除了吃甜甜的花蜜,还会喜欢吃别的东西吗?

●出示记录表——蝴蝶的美味食谱。

——你觉得蝴蝶的食物会有哪些,就选择相应的图片贴到自己的记录表中。

——幼儿自由猜测,选图片。

——集体交流,对照自己的记录表,引导幼儿大胆说说这样猜想的理由。

●自主阅读图画书。

——正确的答案就在这本图画书里,认识图画书的书名《蝴蝶的大餐》。

——请幼儿仔细地逐页观察书本前半部分图片,找出蝴蝶喜欢的食物有哪些?

——根据图画书中观察到的结果,进行讲述并集体记录于大记录表中。

——提问:

蝴蝶的食物这么丰富。

但每只蝴蝶喜欢的食物都是一样的吗?

——请幼儿再次观察书本前半部分,寻找答案。

说说蝴蝶喜欢吃的食物各有不同的原因。

——小结:

原来不同的蝴蝶,生活环境不同,喜欢吸食的东西也就不一样了。

——蝴蝶的宝宝是谁?

它们喜欢吃的食物和蝴蝶会一样吗?

它们吃的食物又会有哪些不同呢?

——请幼儿继续阅读与观察书本后半部分,寻找答案。

 

16各种各样的蝴蝶

活动目标

●通过仔细观察图画细节把握各种蝴蝶的特征。

●尝试根据蝴蝶的外形特征判断蝴蝶的名称。

●认识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对应的关系。

活动准备:

●教学大书《蝴蝶的大餐》。

●蝴蝶图片。

●蝴蝶名字卡片。

活动过程

●出示教学大书。

——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图片。

——世界上美丽的蝴蝶可真多。

蝴蝶专家们为了把它们区分开来,就给蝴蝶们取了许多好听的名字。

——老师说几个名字。

请幼儿猜猜蝴蝶专家们怎么会给蝴蝶取这样的名字呢?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图片上色细节,如翅膀的外形以及颜色的特点等,联想名字的产生原因。

——小结:

原来蝴蝶的许多名字,都是根据蝴蝶身上特别的颜色或者是翅膀的外形特征来取的。

●名字图片大配对。

——名字图片快速配对的游戏。

老师报蝴蝶名字,并贴于黑板上,幼儿根据名字来选择相应的蝴蝶图片。

——比一比,看谁听得对,选的快。

一一请选对的幼儿来说说自己能很快选对的“诀窍”,抓住名字中主要字进行联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