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14111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docx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

【压轴卷】中考九年级历史上第七单元工业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一模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件的发生与马克思有关的有

①建立了巴黎公社②撰写了《资本论》③参与了启蒙运动④起草了《共产党宣言》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下图为英国城市化进程曲线图。

其中BC段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原因是

A.农业经济的发展B.交通工具的革命

C.工业革命的推动D.世界市场的开辟

3.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广大工人为改善劳动和生活条件,提高政治地位,同资本家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

下图中A、B所示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中的两件大事,其对应的内容分别是:

()

A.英国宪章运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十月革命胜利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巴黎公社运动

D.巴黎公社运动十月革命胜利

4.“开棉、清棉、摊棉……这一切工艺都是放在厂房里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

60年前要200—300人来干的活,现在只要一个人和机器就能完成。

”为此最应感谢

A.瓦特B.斯蒂芬森C.富尔顿D.爱因斯坦

5.恩格斯说:

“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革命。

”这一论断是

A.肯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B.肯定了英国宪章运动的作用

C.肯定了英国工业革命的作用D.赞扬了文艺复兴在英国的广泛开展

6.“它的重要性是难以估量的,它被广泛地应用在工厂成为几乎所有机器的动力,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技术进步……”。

文中的“它”是

A.珍妮纺纱机B.瓦特的蒸汽机

C.火车机车D.汽船

7.19世纪40年代一本著作横空出世,该著作自发表以来已经有200多种文字的译本,是世界各国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必读的经典,也是全人类最重要的精神财富。

该著作是

A.《人权宣言》B.《权利法案》C.《共产党宣言》D.《拿破仑法典》

8.《共产党宣言》指出: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取民主。

”对这一理论观点进行第一次伟大尝试的是(  )

A.法国大革命

B.巴黎公社

C.工业革命

D.里昂工人起义

9.“当18世纪来临的时候……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

A.家庭手工业B.工场手工业C.大机器生产D.信息自动化

10.英国近代铁路运输始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的英国议会通过了多项的铁路条例支持修建铁路,到七十年代,英国建成了全国的近代铁路运输体系。

以下列哪一项重大发明为英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

A.改良蒸汽机

B.发电机的发明

C.内燃机的改进

D.电动机的出现

11.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得到广泛传播,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开始指引工人运动沿着正确的道路迅速发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共产党宣言》有力地指导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C.《共产党宣言》发表后,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D.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

12.1892年《共产党宣言》波兰文版序言中写道:

“近来《宣言》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测量欧洲大陆大工业发展的一种尺度。

……根据《宣言》用某国文字发行的份数,不仅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工人运动状况,而且可以相当准确地判断该国大工业发展的程度。

”材料反映出《共产党宣言》

A.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B.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

C.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

D.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思想武器

13.下图为某课学习小组小结的部分内容。

据此判断,该课的主题应该是()

A.启蒙运动的兴起B.法兰克王国的建立

C.巴黎公社的建立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4.列宁在1895年指出:

“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巨著;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这本书是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共产党宣言》

C.《物种起源》D.《战争与和平》

15.19世纪以来,自由主义、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

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的是(  )

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论联合政府》

16.瓦特的父亲是造船技术工人,他的祖父和叔叔也是当地有名的机械工匠。

瓦特从小就受到了技术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摆弄各种小物件,制作各种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表明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是

A.家庭环境B.学校教育C.社会鼓励D.政府支持

17.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蒸汽机器引起了欧洲生产的革命,英国引领了这一历史发展的潮流,取得了技冠群雄、傲视全球的辉煌成果。

由蒸汽机引发的成果是

A.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B.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C.本茨制造汽车D.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18.平奇贝克在《女工与工业革命》中提及:

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

A.提高了女性的生产积极性

B.培养女性优良工作习惯

C.增强女性融入社会的能力

D.促使女性走上领导岗位

19.《剑桥欧洲经济史》写道:

“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材料主要说明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方式

B.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

C.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

D.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20.中国高铁的飞速发展,使国人在短暂的假期中都能实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铁路交通的变革给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最早为铁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

A.斯蒂芬森

B.爱迪生

C.本茨

D.莱特兄弟

21.19世纪中期的一部著作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

这部著作是()

A.《人权宣言》B.《共产党宣言》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

22.“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这主要说明工业革命改变了()

A.生产方式B.家庭结构C.生活方式D.经济结构

23.某学习小组搜集到的资料有《共产党宣言》、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画像、巴黎公社等,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

A.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

B.杰出人物的作用

C.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D.民族解放运动

24.如图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图中的空白处应该是

A.英国宪章运动

B.法国大革命

C.巴黎公社成立

D.《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25.16世纪在英国流传首歌谣:

“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

……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

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土。

……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

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

……”歌谣透露的信息是英国(  )

A.棉纺织业的兴起B.工场经济的发展

C.机器工厂的景象D.庄园生活的惬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马克思,1818年生于特里尔,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决心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获博士学位后,1842年被聘为《莱茵报》主编,但由于宣传革命民主主义思想,这份报纸很快被查封了。

后来,马克思来到法国,从此开始了流浪生涯。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从空想变为科学。

1864年建立第一国际,1867年他的不朽巨著《资本论》第一卷出版,所以与马克思有关的有②④,D项符合题意;而①和③都与马克思无关,排除。

综上所述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2.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故C符合题意;题干考查的是英国城市化进程和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故AB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A|B分别对应的是19世纪40年代、70年代,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德意志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1871年3月巴黎工人起义,推翻资产阶级政府,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故C符合题意。

英国宪章运动发生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ABD表述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4.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捕捉题干中的关键句“由蒸汽机提供动力的机器完成的”由此可知,推动生产力巨大发展的重要机器是蒸汽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良蒸汽机的是瓦特。

因此A正确;斯蒂芬森发明了火车,B错误;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C错误;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D错误。

综上故选A。

【点睛】

到十九世纪30年代,蒸汽机成为主要动力来源。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的重大飞跃。

蒸汽机提供了持续稳定、有效便捷的动力,用热力代替了人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更快地向纵深发展。

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可知,此内容指的是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

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工业革命,在1840年前后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发明,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无关,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6.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工业革命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在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的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的发展。

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故选B。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蒸汽时代”的到来·瓦特与蒸汽机

7.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件,它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蓬勃发展,C正确;ABD时间不符,排除。

故选C。

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1年,巴黎工人阶级建立的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A项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C项工业革命是一场科技革命;D项是世界早期的工人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诞生前。

B项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

解答本题首先排除不属于无产阶级运动的选项AC项,然后依据所学可以分析出里昂工人起义发生在1831年和1834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于1848年,由此排除D项,得出正确答案。

9.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18世纪、英国、崭新的生产方式”等信息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由手工工场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革命。

因此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指大机器生产,C符合题意。

AB项不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崭新的生产方式”,不符合题意。

信息自动化发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工业革命中1785年瓦特改良了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出现以后,在许多生产部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

1825年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到19世纪七十年代,英国建成了全国的近代铁路运输体系,故A符合题意;发电机的发明、内燃机的改进、电动机的出现属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成果,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1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宪章运动爆发在《共产党宣言》发表之前,A符合题意;1848年《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标志着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尝试,BCD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

指出了人类发展的方向,从此国际工人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据题干材料可知,工业越发展,该国工人想要弄清他们作为工人阶级在有产阶级面前所处的地位的愿望也就越强烈。

工人中间的社会主义运动也就越扩大,而《共产党宣言》为国际工人运动提供了思想理论,故D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促进了各国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使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有利于世界工人阶级的联合,故AB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13.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的条件,D符合题意;启蒙运动的兴起与工人运动无关,A排除;法兰克王国的建立与工人运动无关,B排除;巴黎公社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排除。

故选D。

1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材料“这本书篇幅不多,价值却相当于多部著作。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列宁这里所说的“这本书”是指《共产党宣言》。

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国际无产阶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所以B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15.B

解析:

B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共产党宣言》的认识。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共产党宣言》揭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也标志着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化、系统化。

A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B。

【考点定位】人教版九年级上•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6.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的“瓦特的父亲是造船技术工人,他的祖父和叔叔也是当地有名的机械工匠。

瓦特从小就受到了技术方面的熏陶,因此对摆弄各种小物件,制作各种小工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明家庭环境的影响是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故A符合题意;学校教育、社会鼓励、政府支持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CD。

故选A。

【点睛】

正确解读题干材料,分析归纳题干材料体现的瓦特能够取得骄人成就的因素。

17.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良的蒸汽机,为工作机提供了稳定的动力,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使用蒸汽机为动力,发明了火车机车,密切了人们之间的联系,选项B符合题意;珍妮机不使用蒸汽机牵引,选项A不符合题意;汽车使用内燃机,选项C不符合题意;飞机使用内燃机,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8.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工厂“使年轻妇女走出狭小的‘家’,这种家在场地、光线、空气、思想和同伴方面都非常有限”,“表现自己在交友和社会活动方面的才干”,“训练她具备自尊、自立和勇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说明了工业革命中工厂的出现使女性在思想、交友、社会活动方面等方面更加的融入社会,选项C符合题意;选项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机器都在执行着一种新的规律,纺工不再像过去那样在家里无拘无束地摇车纺纱了,织工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在家里自由自在地投梭织布了。

现在,他们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

”可知,此内容反映了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操作,说明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故A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改变了传统家庭结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故BC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A。

2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斯蒂芬森发明火车,使人类进入“铁路时代”。

A符合题意;爱迪生发明电灯等,本茨发明汽车,莱特兄弟发明飞机,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点睛】

解决本题的同时注意归纳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

2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被剥削的无产者不断壮大,将用暴力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未来属于工人阶级,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

2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可知,纺工和织工必须在工厂中按照没有生命疲倦的机器设备所确定的速度工作,体现了工业革命后机器大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体现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生产方式,A符合题意;BC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择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点。

2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这些均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有关,因而这说明他们要探究的主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C符合题意。

巴黎公社没有体现近代社会主流思想的演变和杰出人物的作用,AB不符合题意。

题干没有涉及民族解放运动,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24.C

解析:

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巴黎公社的相关史实。

属于基础题。

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普军兵临巴黎城下,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镇压。

1871年3月,巴黎人民发动起义。

不久人民选举建立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故选C。

考点:

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据“16世纪”“一屋宽且长,织机二百张,织工二百人,排列成长行。

……列坐检细毛,不敢辞劳苦。

自晨至深夜,各得一便土。

……染工八十人,齐将颜色陈。

二十扦制匠,将呢折成匹。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这首歌谣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16世纪英国手工工场内部劳动分工细致,大家分工合作,共同生产,而且可以看到英国的呢绒手工工场规模的巨大,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场经济蓬勃发展,B符合题意;棉纺织业的兴起是在16世纪之前,A排除;16世纪工厂还没有诞生,C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庄园,D排除。

故选择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英国工业革命以及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