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915983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docx

第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课时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1.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重、难点) 2.概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学生用书P15])

一、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阅读教材P18~P19)

1.结构基础:

突触由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C.突触后膜构成。

2.其他结构:

D.轴突、E.线粒体、F.突触小泡、G.突触小体。

3.传递过程

神经冲动→轴突末梢→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4.单向传递的原因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二、分析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阅读教材P19~P20)

1.脊椎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A.大脑皮层、B.小脑、C.脊髓、D.下丘脑和E.脑干等,它们分别调控某一特定生理功能。

2.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三、分析人脑的高级功能(阅读教材P20~P21)

1.人的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

既可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这些功能与言语区有关,这些区域受损会引起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如S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不同区域名称的英文字母,分别对应相关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如W(write)、S(speak)、H(hear)、V(vision)。

3.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

(1)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2)记忆则是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

①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海马区。

②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1.连线

2.判断

(1)突触包括突触小体、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

分析:

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2)神经递质通过主动运输方式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

(×)

分析:

通过胞吐方式。

(3)(2016·四川绵阳高二检测)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取决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

分析:

应为膜的流动性。

(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时,能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分析:

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5)W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

分析:

S区受损,会导致运动性失语症。

主题一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学生用书P16]

 突触的类型

(1)A类型为轴突—细胞体型,图示为:

(2)B类型为轴突—树突型,图示为:

 突触的结构

(1)突触前膜:

轴突末端膨大的突触小体的膜。

(2)突触间隙:

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之间的缝隙,其内液体相当于组织液。

(3)突触后膜:

细胞体的膜或树突的膜。

 兴奋的传递过程及特点

(1)兴奋的传递过程为:

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下一个神经元)。

(2)递质移动方向:

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3)突触处信号变化: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4)传递特点:

单向传递。

①原因:

由于神经递质仅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

②方向: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③意义:

使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兴奋可以沿着一定方向传递,即由传入神经向传出神经方向传递,从而使整个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够有规律地进行。

(1)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

其意义是什么?

提示:

胞吐。

短时间可释放大量神经递质,提高兴奋传递的效率。

(2)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时,引起屈肘反射。

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当火焰烧手时,a、b、c处会出现膜电位的变化吗?

提示:

a、b两处会出现动作电位,c处不会出现动作电位,但外正内负电位差进一步加大。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比较项目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突触)的传递

信号形式(或变化)

电信号

电信号→化学

信号→电信号

速度

方向

可以双向

单向传递

 突触的结构

1.如图是突触局部模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和①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B.兴奋只能由③传递到④,而不能反过来

C.⑤内的液体是组织液

D.⑥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解析:

选B。

根据突触的结构可知,①是受体,②是神经递质,③是突触后膜,④是突触前膜,⑤是突触间隙,⑥是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然后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地结合,使突触后膜兴奋或者抑制。

突触间隙实质是神经细胞间隙,其中的液体为组织液。

突触小泡来自于高尔基体产生的小囊泡。

突触小体≠突触

(1)组成不同:

突触小体是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端膨大部分,其上的膜构成突触前膜,是突触的一部分;突触由两个神经元构成,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信号转变不同:

在突触小体上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在突触处完成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

2.(2016·成都市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期末)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膜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解析:

选B。

在突触前膜中电信号转变为神经递质形式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故A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故B错误;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故C正确;如果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表面分布的是负电荷,故D正确。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这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时间有关。

(2)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含量相对较多,这主要与其代谢及分泌功能有关。

(3)神经递质释放的过程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此过程消耗能量),最终由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识别。

 神经递质

3.(2016·黑龙江双鸭山一中、建三江一中高二期末)你幸福吗?

最近研究表明,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hypocretin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而当人感到悲伤时该多肽水平减少。

下列关于hypocretin的叙述,正确的是(  )

A.hypocretin在突触后膜中形成

B.hypocretin的合成和加工与高尔基体无关

C.人开心时,较多hypocretin进入组织液

D.hypocretin在神经元间双向传递

解析:

选C。

神经递质位于突触小体中的突触小泡中,A错误;由题意可知:

hypocretin是分泌蛋白,动物细胞中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离不开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和线粒体,B错误;“当人感到开心时一种被称为hypocretin的神经递质显著增加”,说明了有较多的hypocretin被释放出来,进入到组织液中,C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具有单向性,D错误。

 兴奋传导时电表指针的偏转问题

4.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示意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

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神经纤维时,甲、乙电流表的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B.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解析:

选A。

由于在两个神经元之间有一个突触,所以当刺激A点时,兴奋无法从左神经元传向右神经元,所以甲电流表的指针偏转一次,而乙电流表的指针不偏转。

兴奋传导与电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如图1)

图1

①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表不发生偏转。

(2)在神经元之间(如图2)

图2

①刺激b点(ab=bd),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②刺激c点,兴奋不能传至a,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电表只发生一次偏转。

主题二 人脑的高级功能[学生用书P17]

 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

结合排尿反射的示意图分析以下问题:

(1)成人能“憋尿”,但在医院尿检时,也能主动排尿,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主动排尿的过程:

g→h→c→d→e。

(2)某病人高位截瘫,小便失禁,其排尿反射过程为:

a→b→c→d→e。

(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是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功能

完善下图,并分析下列问题:

(1)S区受损出现不能讲话的现象,具体是指B(选填下列字母)。

A.口腔和声带不能运动,发不出声音

B.能发出声音,但不能组织语言,发出的声音杂乱无章

(2)我们做英语试题(包括听力测试)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H区、V区、W区。

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的关系

1.(2016·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期中)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表现得会弱一些,其原因是(  )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损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解析:

选D。

反射弧结构没有发生变化,A错误;传出神经没有受损,B错误;感受器正常,没有受到抑制,C错误;大脑是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所以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使其有思想准备,结果实验现象不明显,D正确。

2.聋哑人要理解同伴的“手语”所表达的意思,要依靠的中枢是(  )

①躯体运动中枢

②视觉中枢

③躯体感觉中枢

④语言中枢

A.①④         B.②④

C.②③④D.①②④

解析:

选B。

“手语”也是一种“语言”,受语言中枢的控制,同时要看见手的运动,二者配合来完成理解。

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生理或病理现象

神经中枢参与(损伤)

考试专心答题时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W区(高级中枢)

“千手观音”

聋哑人学习舞蹈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和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

某同学跑步时

大脑皮层、小脑、下丘脑、脑干和脊髓

植物人

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

高位截瘫

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

核心知识小结

[要点回眸]

[答题必备]

1.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3.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以及与生物节律控制有关的神经中枢。

4.人脑言语区损伤症

(1)W·区——不能写字;

(2)V·区——不能看懂文字;

(3)S·区——不能讲话;

(4)H·区——不能听懂话。

      [学生用书P19])

[随堂检测]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什么结构实现的(  )

A.轴突         B.树突

C.突触D.突起

解析:

选C。

神经元之间的突触结构包括上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前膜)、两个神经元间的组织液(突触间隙)、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C项正确。

2.(2016·成都市邛崃高埂中学高二期末)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在突触小体中发生的是(  )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解析:

选B。

突触小体内含有线粒体,丙酮酸可以进入线粒体氧化分解;在突触小体内会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兴奋在通过突触进行传递时,由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释放时,发生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3.(2016·贵州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二期中)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多巴胺的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一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解析:

选A。

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的方式是胞吐,需要能量,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突触小泡来源于高尔基体,A正确;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C错误;兴奋以局部电流和神经递质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D错误。

4.如图所示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a、b两个神经元间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B.②处的液体为组织液,③一定是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膜

C.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需要消耗能量

D.当兴奋沿b神经元传导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解析选C。

兴奋在a、b之间传递是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的过程;②是突触间隙,其内充满了组织液,③是突触后膜,可以是下一个神经细胞的细胞体膜或树突膜;a分泌神经递质的过程是由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此过程需要能量;兴奋在传导的过程中,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是一致的。

5.(2016·江苏泰州中学高二月考)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

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

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

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

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

解析:

选B。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A正确;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该基因在所有细胞中都存在,只是在神经细胞中表达,故B错误;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故C正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神经递质,故D正确。

6.(2016·江苏盐城射阳二中高二期末)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言语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解析:

选D。

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是低级的神经活动,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A错误;记忆种类包括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永久记忆,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但不能说明高级中枢能够控制低级中枢,B错误;大脑皮层言语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仅与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语言中枢有关,C错误;排尿的初级中枢是脊髓,高级中枢是大脑皮层,所以意识丧失不能控制排尿,意识恢复能够控制,说明脊髓的活动受大脑皮层控制,D正确。

7.(2016·陕西城固县一中高二期末)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突触小泡中的b物质是__________,该物质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突触间隙。

(2)运动应激能促进a过程,a过程是指BDNF基因的__________。

(3)请画出b物质与AMPA结合后兴奋传导至d处时,细胞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__________。

(4)据图可知,BDNF具有________________和激活突触后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5)图中c是突触蛋白,它在海马区的密度和分布可间接反映突触的数量和分布情况。

有实验表明,水迷宫训练后大鼠海马区突触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大鼠学习记忆受损后突触蛋白表达水平下降。

由此推测,长期记忆可能与__________的建立有关。

答案:

(1)神经递质 胞吐 

(2)表达(转录和翻译) (3)

(4)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5)(新)突触

[课时作业][学生用书单独成册]

1.下列有关神经信号的传导与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不需要消耗ATP的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局部电流完成的

解析:

选C。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需要消耗ATP释放的能量。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完成的,是单向的。

2.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K+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解析:

选A。

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Na+经通道蛋白进入神经细胞内的过程是一个协助扩散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3.(2016·贵州黔东南州凯里一中高二期末)如图表示3个通过突触相连接的神经元,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是(  )

A.c、d、eB.a、b、c、d、e

C.a、b、cD.b、c、d、e

解析:

选D。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a、c、e是轴突,b、d是神经胞体。

由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所以在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b、c处都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又由于兴奋能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所以d、e处也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但兴奋不能向上一个神经元传递,所以a处不能检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

因此,能测到膜内外电位变化的位置是b、c、d、e。

4.(2016·辽宁实验中学高二期末)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解析:

选A。

由题意可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受影响,其可能是阻断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又由题意可知,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也不变,说明止痛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能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神经递质失去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机会,A正确。

5.如图是某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据图分析,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图中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

B.若图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ABCD四个箭头表示的方向都正确

C.刺激图中②③任一部位,都不能引起反射

D.图中当④受到刺激而②损伤时,人体能产生感觉

解析:

选B。

图示反射弧的结构中,③②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④①分别为感受器和效应器,兴奋传导(传递)的方向是④③②①;④受到刺激时,兴奋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进而传到大脑皮层使人体产生感觉,故A、D正确。

图中A、D都与反射弧中的神经元的轴突相连,可以接收到从该神经元传出的信号;而C不能接收到从该神经元传出的信号,因为信号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故B错误。

反射活动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刺激②③任一部位,不能引起反射活动,故C正确。

6.(2016·潍坊高二检测)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时,以下生理活动不会发生的是(  )

A.生物膜的融合和转化

B.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

C.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变

D.化学信号分子与突触前膜上受体结合

解析:

选D。

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细胞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激活突触后膜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神经冲动的产生。

注意受体在突触后膜上,不在突触前膜。

7.如图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之间的联系,其中“

”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再到轴突,甲、乙表示两个电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指针发生一次偏转,乙指针发生两次偏转

B.图中共有4个完整的突触

C.在b点施加一强刺激,则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并在f点可测到电位变化

D.在e点施加一强刺激,则a、b、d点都不会测到电位变化

解析:

选C。

图中有3个完整的突触结构。

用一定的电流刺激a点,甲、乙两个电表指针都发生两次偏转;刺激b点,该点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在图中a、c、d、e、f各点都可测到电位变化;刺激e点,则能在c、d、f点测到电位变化,在a、b点测不到电位变化。

8.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运动性书写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D.④⑤

解析:

选D。

答题过程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中完成的,不需要听觉,也不需要说话。

在浏览试卷过程中需要视觉,并且需要理解题干中给予的信息,需要视觉性语言中枢的参与;在经过思考作答时,要用文字形式表现在试卷上,则需要运动性书写中枢的参与。

9.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  )

A.学习B.记忆

C.语言D.感觉

解析:

选C。

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是语言,故选C。

10.如图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Ⅱ处,小腿突然抬起,这种现象属于反射

B.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C.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Ⅳ处神经元的活动可能受到大脑皮层的控制

解析:

选C。

在神经元之间,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据此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是Ⅱ→Ⅰ→Ⅳ→Ⅲ,且Ⅱ是感受器。

敲击Ⅱ处,会产生膝跳反射,A项正确;阻断Ⅰ处,敲击Ⅱ处时,传入神经受阻,小腿不能抬起,B项正确;刺激Ⅲ处时,由于在突触中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在Ⅰ处检测不到电位变化,C项错误;低级中枢(脊髓)中的神经元活动都有可能受高级中枢(大脑皮层)的控制,D项正确。

11.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

(1)婴幼儿经常尿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现象会明显减少;

(2)成年人由于过度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调控

解析:

选D。

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其反射中枢在脊髓,因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大脑不能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进行控制而出现尿床现象;成年人在过度惊恐状态下,大脑失去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的控制而出现无意识排尿现象,这些现象均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需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调控。

12.(2016·四川南充高二期末)人的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下列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批量上传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